草乌的现代炮制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乌的现代炮制研究

彭晓明21010级中药学3100060030

概述

草乌为毛茛科植物北乌头的干燥快根,中医认为它具有搜风胜湿,散寒止痛的功能。草乌有剧毒,主要毒性成分为乌头碱,海帕乌头碱和美沙乌头碱等双酚型生物碱[1],小鼠的LD50 为0.308μg/kg,0.213μg/kg和0.213μg/kg[2]。自古以来,草乌就有很多炮制方法,但在减低毒性的同时,其内在成分却损失了50%-90%[3-4],不利于原药材的充分利用。现介绍几个草乌的现代炮制方法,能够避免传统方法的弊端。

润,蒸,煮相结合的炮制方法

1. 取原药材,大小个分开,除去杂质,洗净;

2. 湿:把药材置不漏水的容器内润(上盖湿布,洒水,4 次/ 日,以底部不积水为宜);

3. 蒸36h后取出,切成2mm厚的饮片, 置容器内蒸1h,然后再润36 h,取出后连续蒸6 h。或者取出后煮4个小时。

优点:润蒸或润煮相结合炮制草乌较药典规定的方法具有内在成分损失减少且污染加工地周围环境的优点,较其它各种传统炮制方法还有不使用辅料生,产周期短等优点。

润的中途切制饮片可以便于蒸汽的穿透,促进生物碱的水解和软化药材[5]。

高压锅蒸法

1. 取生草乌,拣去杂质,快速洗净;

2. 把药材置不漏水的容器内润(洒水,4 次/ 日);

3. 置手提式高压锅内(115℃,0.7kg/cm3),蒸1小时得到成品。

优点:草乌的有毒化学成分在高压下降到最近,而生物碱总含量没有发生变化。

烘制法

1.采集新鲜的草乌块根,拣去杂质,快速洗净;

2.取草乌厚片适量,置5000ml烧杯中,用清水润48小时,润至内无干心;

3. 放置烘干箱内在110℃烘制(4小时内即可)

优点:烘制方法简便,可行,烘制时间控制在4小时内即可,。而且可以最大限度降低草乌的毒性[6]。

石灰、生姜制法

1. 取石灰加水溶解,过滤,将泡过的草乌倒入滤液中,加水淹没草乌,浸泡2天,使草乌变成淡黄色时为度;

2. 倾出石灰水再换清水漂浸2天,至无石灰气味为止,捞出去芦,切3mm厚的片,晒至8-9成干(不能晒至全干,因本品富淀粉,晒至全干则易碎烂);

3. 另取生姜加水掏汁,加入草乌片泡1夭,用微火烘干。

用量:每草乌10kg,用石灰1kg,生姜2kg,水10kg。

优点:无污染,操作方便,简单。

加生石灰消除草乌炮制过程中的污染

草乌浸泡液中加入生石灰后,可使溶液中的生物碱含量降低,毒性减少。加入生石灰

量越多,生物碱含量和毒性降低越明显。以15%-20%为最佳用量,毒性降至原来的1/100以下。再增加用量似无必要。而且,20%的石灰重复使用2-3次,仍有较好的解毒效果。溶液中生物碱含量与毒性大小有关。含量高,毒性亦大。经Ca(OH)2和CaCI2处理后毒性几乎未见降低,用NaOH调pH12后,生物碱含量虽有降低,但毒性却无明显下降。可见单独加入钙离子或调节溶液pH并不能有效地降低草乌浸泡液的毒性。石灰的解毒作用似以吸附作用为主。加入5%以上的石灰即可使溶液pH至12左右,在碱性条件下,有毒物质多被游离析出,石灰即可能将其吸附除去。Al2O3的吸附作用较强,但在弱碱性条件下,并无明显的解毒作用。而同样用量的AI2O3在pH12的条件下,则可使生物碱含量降低77.97%,毒性降至原来的1/300左右,解毒效果比同等用量的生五灰更为显著。但是,AI2O3不及生石灰来源方便,经济易得,使用后的生石灰仍可作为建材粗料使用而不会造成污染。因此,在草乌浸泡液中加入15%-20%生石灰,经1昼夜后加以过滤除毒的方法,似有可能用于生产上作为解除草乌废水污染的一种办法[7]。

小结

草乌的传统炮制方法对生物碱成分造成很大的损失,而且具有很大的毒性,所以应积极开发新的现代炮制方法,炮制工艺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改革应引起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山田千鹤子等。日本药学杂志19 7 7;96:362

[2]. 矢数四朗。日本药理杂志1958;58:540

[3]. 上海市虹口区中药饮片厂。制川乌(草乌)炮制工艺的改革中药成分研究1978;(2):19

[4]. 孙志明等。草乌炮制工艺和质量的初步研究哈尔滨中医1963;(5):55

[5]. 察宝昌等。草乌炮制方法的研究中国医药学报1990;(3):6

[6]. 韩志强等。烘制时间对蒙药草乌总生物碱和酯型生物碱含量的影响中国中医药科技2011;(6):506-507

[7].叶定江等。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2;(1):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