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刑人员心理问题及其心理矫治
犯罪心理的成因及服刑人员的心理矫治
2009.2(中)Legal Sys t em A nd Soc i et y 犯罪心理的成因及服刑人员的心理矫治张伟亚摘要本文指出在押服刑人员由于情绪和适应问题严重威胁着监管改造场所的安全与稳定,文中通过对犯罪心理成因的分析,提出了心理矫治的策略,以提高服刑人员个体改造质量和监狱整体改造质量。
关键词犯罪心理服刑人员心理矫治中图分类号:D9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2-342-02犯罪心理学以犯罪心理为研究对象。
但关于犯罪心理学的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说法。
狭义的犯罪心理学,是指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的一门学科。
广义的犯罪心理学,是指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以及犯罪对策中的心理学问题的一门学科。
所谓犯罪成因,一般是指犯罪原因及犯罪原因和其他因素、条件在犯罪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引起的结果。
一、有关犯罪心理成因的理论研究(一)犯罪行为的生理基础研究人的行为都是生物性和社会性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的犯罪行为也是生物性和社会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中国目前的犯罪心理学界并未对犯罪行为的生物性因素进行确认。
在这一点上西方犯罪心理学界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已经形成了理论体系,特别是现阶段的研究则更为深入。
包括研究体型-性格与犯罪的关系,染色体变异-性格异常与犯罪的关系,内分泌失调-情绪障碍与犯罪的关系,脑电图紊乱-意识障碍与犯罪的关系,血型-人格类型与犯罪的关系等等。
这方面的研究大量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技术进行。
美国犯罪心理学家提特斯说:“我们的犯罪心理学研究只有依靠生物学家、精神病学家、内分泌学家、脑电学家等的共同努力才能面目一新。
”这位犯罪心理学家还指出:“社会应当承认,如果我们希望树立这样一种对待犯罪心理的态度,这种态度既有社会科学的根据,又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与当代最新的生理学、医学科学、心理学的成就相结合,那么我们的犯罪心理学就能以崭新的姿态,在20世纪末之前出现”。
社区服刑人员心理矫治的方法与路径探索
社区服刑人员心理矫治的方法与路径探索社区服刑人员心理矫治是指对在社区中进行刑罚执行的犯人,通过心理矫治的方法和路径进行心理上的改造和矫正。
这是一种相对于传统的监狱刑罚而言更为人性化和有效的矫治方法,能够更好地促使服刑人员的思想觉悟和心理状态的积极转变。
下面将从心理矫治的方法和路径两个方面对社区服刑人员心理矫治进行探索。
一、心理矫治的方法1.认知矫治:认知矫治是指通过改变服刑人员的价值观念、认知模式和思维方式,帮助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犯罪行为对社会和自身造成的伤害。
通过认知矫治,使服刑人员重塑自己的思维方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2.情绪矫治:情绪矫治是指对服刑人员的不良情绪进行调节和矫正,帮助其改变消极情绪,建立积极情绪。
可以通过情绪管理培训、心理疏导等方式,引导服刑人员学会合理地面对各种情绪,避免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犯罪行为。
3.行为矫治:行为矫治是指通过对服刑人员行为的规范和引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行为准则,改变不良的行为模式。
可以通过认识到犯罪行为的后果和对不良行为的惩罚,引导服刑人员主动担责、追求善良行为。
二、心理矫治的路径1.心理评估:对服刑人员进行全面的心理评估,包括个体心理特征、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分析,为后续的心理矫治提供基础数据。
心理评估的主要目的是明确服刑人员的心理问题和特点,为制定个性化的心理矫治方案提供参考。
2.心理辅导:通过心理咨询师的指导和辅导,帮助服刑人员面对自己的内心问题和矛盾,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逐步建立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
3.心理训练:通过心理训练的方式,培养服刑人员的心理素质和能力,提高其自我调节和应对问题的能力。
可以通过心理技能培训、心理维持训练等方式,帮助服刑人员形成正确的心理态度和行为方式。
4.社区支持:社区支持是指社区对服刑人员进行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包括提供就业机会、家庭关怀和社交支持等。
社区支持可以为服刑人员提供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资源,帮助其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心理和行为的矫治。
社区服刑人员心理矫治的方法与路径探索
社区服刑人员心理矫治的方法与路径探索社区服刑人员心理矫治是指通过心理矫正手段,对服刑人员进行心理治疗和心理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自觉遵守法纪和参与社会正常生活的能力。
一、心理评估和干预社区服刑人员首先需要进行心理评估,通过评估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人格特点、心理问题和需要矫治的方向。
评估结果将为后续的心理矫治提供指导。
在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合适的心理干预计划,包括个体心理咨询、心理教育、心理支持、心理训练等手段,帮助服刑人员解决具体的心理问题,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
二、认知行为矫正社区服刑人员在犯罪过程中常常存在一些扭曲的认知,如自责、自卑、消极情绪等。
通过认知行为矫正,帮助他们改变消极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模式。
具体方法包括认知重构、情绪调节、自我控制技巧等,通过训练和引导,使其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我认知,以及正确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心理技能训练社区服刑人员在狱中或犯罪前往往缺乏一些基本的心理技能和管理能力,导致他们无法有效解决问题或者应对困境。
通过心理技能训练,帮助他们学习和掌握一些实用的心理技巧,如问题解决、决策能力、情绪管理等,提高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适应能力。
四、社会适应训练社区服刑人员在服刑期间与社会脱节,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较差。
社会适应训练的目的是帮助他们重新适应社会生活,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参与社会正常活动。
训练内容包括社交技巧训练、交往能力培养、就业技能培训等,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训练,逐步提高社区服刑人员的社会适应能力。
五、心理支持和自助培训在心理矫治过程中,社区服刑人员往往面临着各种心理困惑和压力。
为了增加其对矫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需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和自助培训。
这可以通过心理矫治队伍的建设、心理辅导员的指导、心理服务的支持等多种方式实施。
社区服刑人员心理矫治的方法与路径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心理矫治手段和方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入手,全面提升服刑人员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社区服刑人员心理矫治的方法与路径探索
社区服刑人员心理矫治的方法与路径探索社区服刑人员心理矫治是指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手段,帮助服刑人员改善心理问题,促使其对犯罪行为有更深入的认识,并培养其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本文将从心理矫治的意义、方法和路径三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心理矫治的意义1.帮助服刑人员改善心理问题服刑人员往往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自卑、焦虑、抑郁等,这些心理问题不仅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也可能导致他们再次犯罪。
通过心理矫治,可以帮助服刑人员改善心理问题,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2.促使服刑人员对犯罪行为有更深入的认识心理矫治可以帮助服刑人员深入分析自己犯罪的原因和动机,以及犯罪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后果,从而认识到自己犯罪的错误和伤害性。
这种认识能够增强服刑人员对犯罪的警惕性,减少再次犯罪的可能性。
3.培养服刑人员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服刑期间,服刑人员容易形成消极、悲观的情绪,丧失对未来的希望。
通过心理矫治,可以帮助他们调整消极情绪,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增强他们对未来的信心和动力。
二、心理矫治的方法1.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指通过心理专业人员与服刑人员的对话,帮助其了解自己的心理问题,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
心理咨询可以提供支持和指导,帮助服刑人员缓解压力,增强心理资源。
2.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一种通过与心理专业人员的系统性互动来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
心理治疗根据服刑人员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解决问题疗法等,帮助他们调整负面思维、改变不良行为习惯。
三、心理矫治的路径1.心理评估心理评估是心理矫治的第一步,通过对服刑人员进行心理测试和面谈,了解他们的心理问题和特点。
心理评估结果可以为后续的心理矫治提供依据,制定个性化的矫治方案。
2.制定个性化矫治计划根据心理评估结果,制定服刑人员的个性化矫治计划。
个性化矫治计划应充分考虑服刑人员的心理特点和矫治目标,确定适合其个体需求的治疗方法和措施。
3.开展心理矫治活动在社区矫正机构或监狱中设立心理矫治团队,负责开展心理矫治活动,包括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心理教育等。
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理问题与矫治策略
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理问题与矫治策略社区矫正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刑罚执行形式,旨在帮助犯罪分子重建社会联系,减少再犯率。
然而,社区矫正对象常常面临各种心理问题,这给矫正工作带来许多挑战。
本文将探讨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理问题以及相应的矫治策略。
一、引言社区矫正是刑罚执行的一种补充形式,兼具惩罚和帮助性质。
然而,社区矫正对象往往具有各种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犯罪的原因,也可能是犯罪行为的后果。
有效的心理矫治策略对于社区矫正的成功至关重要。
二、心理问题的成因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理问题多种多样,可能与个体的性格、经历和环境等因素有关。
有的社区矫正对象可能存在自卑感和焦虑情绪,这可能源于他们的家庭背景或过去的失败经历。
有的社区矫正对象可能存在依赖性和冲动问题,这可能与其缺乏良好的社会支持和自我控制能力有关。
三、影响矫正效果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对社区矫正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社区矫正对象若存在心理问题,可能会导致他们对矫正计划的抵触和抵制,降低矫正工作的有效性。
心理问题还可能引发社区矫正对象的再犯行为,阻碍其重新融入社会。
四、焦虑与自卑感的矫治策略针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焦虑与自卑感问题,可以采取积极的矫治策略。
例如,建立关爱与支持的矫治环境,通过矫正工作人员的关怀和鼓励,帮助社区矫正对象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尊心。
同时,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社区矫正对象排解焦虑情绪,增强心理适应能力。
五、依赖性与冲动问题的矫治策略社区矫正对象的依赖性与冲动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矫治策略。
一方面,可以通过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诱惑和挑战。
另一方面,建立支持网络和提供实用技能培训,帮助社区矫正对象减少依赖他人的行为,并提高他们的自主性。
六、心理咨询的重要性心理咨询是社区矫正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通过心理咨询,矫正工作人员可以深入了解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理问题,并提供精准的帮助和指导。
心理咨询不仅有助于社区矫正对象解决心理问题,还可以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促进他们的积极变化。
男性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矫治对策研究
男性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矫治对策研究——以河北省某监狱为例中文摘要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提供矫正对策的依据,更是帮助其回归社会后,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的重大前提。
而男性作为社会的主体,对男性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自编男性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相关情况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河北省某监狱297名男性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
并运用SPSS16.0对结果进行分析。
调查及分析结果表明:(1)SCL—90症状自评量表结果显示,男性服刑人员心理健康健康状况较差。
(2)在躯体化,偏执等方面明显高于全国常模。
(3)不同情况的男性服刑人员的症状因子特别是文化程度和刑期两个方面与其他情况的服刑人员存在差异。
关键词:服刑人员,SCL—90,心理矫治TITAL OF DISSERTATIONAbstractKey words:第一章引言1.1研究背景广义的监狱指关押一切犯人的场所,包括监狱,看守所,拘留所等。
狭义的监狱指依照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在监狱内执行刑罚。
对罪犯实行惩罚和改造相结合、教育和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
本文所研究的服刑人员为经过人民法院因刑事犯罪判刑的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在判刑后投入到监狱劳动改造的刑事犯罪人员。
服刑人员在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直接原因往往是他们在心理活动上出现了障碍如人格障碍、认知障碍和性格障碍等。
正是由于这些方面的原因,才使他们不能正确的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因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2]服刑人员自服刑以来,面临着来着周围环境、家庭、社会、自身等多方面的压力,其心理健康状态也变得十分不乐观。
研究表明:服刑人员中普遍存在较重的精神障碍及心理问题,约20%的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正常。
[1]服刑人员处于监狱这一特殊的环境中,其心理表现出特殊性[2],而我国监狱的目的是将罪犯改造成守法公民,使其回归社会,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一旦服刑人员进入社会后,心理健康状况仍然堪忧,会对社会稳定与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
浅谈新入监罪犯的心理问题及矫治对策
了解新入监罪犯的心理问题是为了应用临床心理学,精神医学的理论和技术。
[1]由专业人员在与被治疗罪犯间形成的一种职关系基础上,通过表情、语言、文字、动作等媒介消除或缓解罪犯的各种心理障碍及异常行为,促使罪犯恢复心理健康。
目的是帮助他们解除心理问题,消除不良行为,增强自我控制和社会适应能力,重塑健全人格。
1.新入监罪犯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新入监罪犯是指第一次服刑,处于入监初期的犯罪。
[2]罪犯心理矫治是指监狱机关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技术、方法,通过心理测量、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方法矫正罪犯不正当认识,调节罪犯情绪,扫除其不良或异常心理,完善其人格的一中改造手段。
心理矫治作为一种新型的改造罪犯手段,具有其他改造手段的不可替代性,罪犯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迫切的需要心理矫治。
对新入监罪犯进行及时有效地心理矫治,使罪犯进入良性的改造轨道,这对于罪犯的整个服刑生活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1新入监罪犯的绝望心理罪犯绝望心理既是一种心理疾病,一种情绪,又是一种危险的意识,如果这种危险意识不除,极有可能导演出肆无忌惮的危险行为。
[3]新入监罪犯普遍存在意志脆弱,易生烦恼,不能正确面对人生现实,尤其是不能勇敢承受人生挫折和困难的懦夫。
他们在面对人生现实中的困难和挫折时缺乏沉着、冷静的心态;其情绪往往因逆境的困扰而波动起伏;他们在人生的逆境中看不到希望的曙光,对人生灰心意冷;在服刑改造中常常烦躁不安,或唉声叹气,或牢骚满腹,或消极对抗,是绝望心理的初期症状。
1.2新入监罪犯的焦虑抑郁心理忧虑抑郁、沮丧悲观是罪犯心理问题的又一症状特征。
特别是性格孤僻、内向、怯懦的罪犯是最容易患上这种心理疾病。
这种心理病症主要表现是:常常面带愁容、沉默寡言,不轻与人交往,也不轻易向别人吐露自己的心思;他们对监狱改造环境和干警的管理有严重“不适应”或“恐惧”或处处小心翼翼,左顾右盼,躲躲闪闪;他们常常独往独来,很不情愿参与群体性的文体活动,在生活、劳动中很少违规范纪;从表面看去给人以“非常老实”的感觉,心理却隐藏着许多琢磨不透的变数。
短刑期罪犯在服刑期间的心理特征与矫治对策
短刑期罪犯在服刑期间的心理特征与矫治对策短刑犯是指被判刑期较短或拘役的罪犯,我国法律上没有明确的界定,在监狱工作实践中一般是指罪责较轻,被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
在多次调查中发现,近几年来,短刑犯投入改造后,由于较短的刑期、较轻的惩罚心理效应和较宽松的改造处遇等的影响,导致他们无心改造,常常处于于不稳定状态,加大了改造工作的难度。
虽然短刑犯心理活动复杂多变、千差万别,但是相同境遇使其在改造中具有极其相似的共性,即对待刑罚“无所谓”,对待改造“混”。
探讨短刑犯的共性心理特征,寻求最佳改造对策,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心理矫治,体现“法德结合,文明改造”的改造新理念,对监管安全防范,不断地提高改造质量,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短刑犯的心理特征(一)、怨恨心理调查发现,尽管短刑犯的犯罪生涯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但是,在认罪服法方面,大部分都推罪客观,怨恨社会,甚至怨恨自己的命运。
在初犯和从犯看来,自己只不过是一时偶然的罪错或是受他人的诱惑、指使、甚至胁迫,就被处以刑罚,认为:“这是法律的无情、社会的不公,自己、家庭、亲朋势力的不足。
”因此他们在内心里怨恨法律、怨恨社会、怨恨被害人或检举人。
而二次以上犯罪的罪犯由于犯罪历史长,恶习较深,又有上次被判处刑罚的经验,他们在改造生活中常常行走于违法与犯罪之间,注意法律的规避。
对于他们认为是受生活所迫,被捕判刑是因为自己作案手段不高明,走“霉运”所致。
内心里不认罪,缺乏罪责感,思想抵触情绪大。
(二)、临时作客心理短刑犯因为刑期短,刑罚的处罚作用一般都达不到心理的惩治效应,难以使他们形成对刑罚的正确认识。
他们往往认为服刑三、二年无所谓,全当在外“打几年工”,咬咬牙,挺一挺就过去了,管他改造不改造的(三)、急于出监心理短刑犯因刑期短,入监与出监处于一种临界状态,很多短刑犯具有一种急于出监处于一种临界状态,很多短刑犯具有一种急于出监,重返社会的心理,时常陷入对出监后的各种幻想之中。
罪犯心理咨询矫治方案个案
4项预测因子的总得分表1
罪犯自杀预测表2
34 5+38 7+74 8+89 0+57=294
三 搜集该犯材料;
• 1 童年时期
在该犯的自述材料中反
映 1987年11月出生于一个相对条件一般的农
民家庭;爸爸起初是一个拖拉机手;后来自己买
了一台神农牌拖拉机;上有两个姐姐;受到重男
轻女思想的影响;从小在家爸爸 妈妈有什么好
• 2011年7月21
组织该犯与家 人进行了入狱 后的第一次会 见;在接见中;该
犯非常感动痛 哭流涕;通过接
见使该犯得到 了家人的鼓励 和支持;并为其 配备了眼镜;大
大提高了该犯 改造的积极性 和自信心;
• 我们知道改造罪犯就一个人的力量而言是微不足道的;在 这方面我们得到了所领导和相关业务科室的支持和帮助
• 就这样很愉快的结束我们的第一次接触;也为我们今后的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 础;
• 在后来的多次交流中我都是像第一次一样让他尽情的倾诉;让他倾诉着自己 的压抑 沉闷和烦恼;往往在倾诉之后心情都会变得很轻松;
• 2 联系相关领导申请对该犯进行一次外诊;帮助起树立战胜 疾病的信心; 眼疾是导致该犯心理压力较大的一个重要问题 之一;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该犯对自己疾病的正确认识;才能解 脱该犯长期以来压抑 消极 焦躁不安的思想情绪;才能使该 犯更好的投入改造生活;安心改造;
吃的好喝的都留给自己;什么事都由着自己可
以说是受到了家人的溺爱;逐渐养成了刁蛮任
性的性格;
• 2 上学期间:1981——1986麻城市铁门岗乡 四角门村小学;1987——1989麻城市铁门岗 乡四角门村中学;该犯自述材料中是这样说的:
• 上学的时候经常逃学跑到 • 几里外的镇上玩游戏机 • 打台球 抽烟还曾经因为 • 老师到家里跟父母告状而 • 打过老师;
监狱改造人员心理疏导和管理方案
监狱改造人员心理疏导和管理方案
1. 前言
监狱管理工作是复杂而艰巨的,除了要确保监狱秩序和安全外,还应注重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和人性化管理。
良好的心理疏导和管理有助于服刑人员的身心健康,促进其重新融入社会。
2. 目标
- 缓解服刑人员的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
- 培养服刑人员的自我意识和责任心
- 帮助服刑人员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为服刑人员重新融入社会做好心理准备
3. 心理疏导措施
- 建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
- 定期组织心理健康讲座和小组辅导
- 鼓励服刑人员表达情绪,倾诉困扰
- 针对不同犯罪类型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4. 管理方式
- 实施人性化管理,尊重服刑人员的基本权利
- 建立奖惩分明的制度,激励服刑人员积极改造
- 开展多种文体活动,丰富服刑人员的生活
-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增强服刑人员的就业能力
5. 社会支持
- 加强监狱与社会力量的合作,为服刑人员复员做好准备
-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为出狱人员提供持续心理辅导
- 吸纳社会志愿者参与监狱心理疏导工作
- 营造包容、支持的社会氛围,消除对出狱人员的偏见和歧视
6. 总结
心理疏导和人性化管理是监狱改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全方位的心理干预和社会支持,有助于服刑人员的身心健康,促进其重新融入社会,减少再次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以案例说明不同服刑阶段罪犯心理的主要表现
以案例说明不同服刑阶段罪犯心理的主要表现篇一:罪犯心理矫治的基本问题罪犯心理矫治的基本问题罪犯心理矫治是罪犯改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作为一个监管改造工作者所应当具备的职业知识和技能。
本课程根据新任监狱人民警察培训的特点,介绍罪犯心理矫治的几个最基本的问题,以对罪犯心理矫治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背景:监狱行刑狱罪犯矫正思想的演变对犯罪人和犯罪心理的矫治是随自由刑的出现而产生的,并与行刑制度和罪犯矫正思想的发展变化紧密相连,是行刑与矫正理念的一种变革。
一、罪犯与罪犯心理(一)罪犯罪犯具有人性意义上的特征,这表现在罪犯具有人所共有的自然(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属性。
即使是通常所说的心理和行为上的偏差,在一般人身上也有可能发生,当然在影响犯罪行为产生时,这些偏差的某些方面或许多方面发展到极端,与错误的社会内容相结合,导致了人格的反社会性。
使罪犯与常人相区别的是罪犯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事罚惩罚性(由此表明了“罪犯”这一概念所具有的法律的规定性)。
作为在监狱服刑的罪犯,刑罚惩罚已成为现实,其人性意义和法律意义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也就显得更加的特殊和重要。
(二)罪犯心理罪犯心理是罪犯在服刑改造期间的心理和行为现象的总和。
从心理内容来看,罪犯心理包括:1、曾经支配其准备和实施犯罪行为的心理,即犯罪心理。
在这里指的是还存在于罪犯头脑中的与犯罪经历相联系的某些心理;2、承受刑罚与接受改造的心理,即刑罚心理和改造心理;3、与社会常人所相似的心理。
如前所说,既有常态心理,也有偏差心理。
(三)罪犯心理的特征1、质和量的特征曾经支配罪犯准备和实施犯罪行为的心理以及监狱环境中罪犯的服刑改造心理,构成了罪犯区别于其他社会公民的最基本的心理特征。
使罪犯心理具有质的规定性。
罪犯的再社会化,也就是罪犯心理的质的转化。
在行(服)刑改造活动中,罪犯心理或迟或早、或快或慢、或多或少发生着变化,从而表现出罪犯心理的量的特征。
罪犯刑满释放前的心理特征及心理矫治策略
罪犯刑满释放前的心理特征及心理矫治策略缪文海在罪犯刑满释放前期,即出监狱前的半年至一年内,罪犯的心理状态一般会打破服刑中期的平静,重新呈现出较为特殊复杂的亢奋波动状态,与入监前期的失落、恐惧、焦虑和改造中期的相对平稳构成一个明显的“马鞍型”情绪曲线。
如何有的放矢地做好刑满释放前期罪犯的心理调适、矫治工作,直接影响到罪犯的改造质量及其回归社会以后的人生轨迹,对于贯彻“降低释放罪犯的重新犯罪率的首要标准”也有着重要作用。
一、罪犯刑满释放前期的心理特征罪犯在进入释放前期后,由于剩余刑期屈指可数,对于未来、自由的渴望、憧憬,开始由模糊、渺茫变得清晰和可触摸,原先的许多“不安分想法”及各种各样的打算在出狱前这个特殊时期重新被激活甚至膨胀般生长,变态心理、害怕心理、报复心理、抗改造心理、自卑心理、紧张心理等在出狱前罪犯身上潜滋暗长,有的甚至过度生长,从而成为服刑改造中的“多事之秋”。
下表是2008年2月,XX监狱对在2008年年底将要刑满释放的150名罪犯,采用“临床症状自评测验量表”(SCL-90)为测量工具所做的测试,各症状有问题人数及异常人数的检出率为:各症状有问题人数及异常人数的检出率明显差异(Z>1.5)异常差异(Z>2)因子—————————————————————————————————人数 % 人数 % 躯体化 55 37 19 13强迫症状 56 37 31 21人际关系敏感 30 20 16 11 抑郁 53 35 36 24焦虑 63 42 40 27敌对 25 17 16 11恐怖 43 29 32 21偏执 25 17 11 7 精神病性 46 31 39 26由上表可见,这些罪犯在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抑郁及精神病性等心理问题方面的检率均为30%以上,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通过心理测试分析,结合个别访谈、民警面谈等,罪犯常见的出监狱前期的心理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喜悦与紧张的心理。
关于罪犯心理咨询与矫治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罪犯心理咨询与矫治现状的调查报告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关注心理健康问题。
罪犯,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入狱后,在刑罚作用下承受了一定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同时由于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承受力的不同,在遭受狱内外的生活事件刺激或挫折后,部分罪犯出现了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
严重者甚至诱发精神疾病,干扰了正常的监管改造工作,甚至出现危及监管安全的事故。
笔者在某女子监狱从事罪犯的心理咨询与矫治工作。
实践证明,在罪犯中开展心理咨询与矫治工作,对培养罪犯健康人格,提高改造质量,稳定监管秩序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到二00五年九月份为止,监狱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共咨询个案386例,现随机抽取200例,分析如下:一、基本情况1、求询罪犯的犯罪种类表一:求询罪犯的犯罪种类调查表犯罪种类人数百分比犯罪种类人数百分比1涉淫犯罪3216%8职务犯罪11 5.5%2故意杀人2613%9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84%3贩卖毒品2010%10诈骗83% 4盗窃189%11绑架5 2.5% 5抢劫13 6.5%12拐卖儿童42% 6拐卖女性16 6.5%13其他3517.5% 7故意伤害9 4.5%合计200100%2、求询罪犯的文化程度。
表二:求询罪犯文化程度调查表文化程度项目文盲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以上人数(200)5457552311百分比27%28.5% 27.5%11.5% 5.5%3、求询罪犯的年龄构成。
表三:求询罪犯年龄调查表年龄项目18岁―35岁36岁―50岁51岁以上人数(200)6611321占统计人数百分比33%56.5%10.5%4、求询罪犯的捕前职业。
表四:求询罪犯捕前职业调查表捕前职业项目无业农民职员个体干部其他人数(200)42103192475百分比21%51.5%9.5%12% 3.5% 2.5%5、求询罪犯的主要心理问题表五:求询罪犯主要心理问题调查表心理问题项目负性情绪反应社会适应不良人际交往障碍错误认知躯体反应现实的矛盾和茫然人数(200)73 4 35 34 36 18百分比36.5% 2% 17.5% 17% 18% 9%二、分析主要心理问题1、困扰求询罪犯的心理问题中,情绪类问题较多,占36.5%,主要是以下几种:情绪沮丧忧郁,兴趣缺乏,消极悲观,对前途无望,无改造目标者36人,占18%;情绪紧张,恐惧、焦虑,心烦意乱,坐立不安者27人,占13.5%;情绪不稳定,自我控制力差,愤怒、冲动,经常违纪者10人,占5%;2、社会适应不良主要指智力低下、学习困难,这类问题相对较少,仅占2%;3、人际交往障碍主要指不能适应狱内生活,人际交往差,人际矛盾或人际关系紧张,占17.5%;4、错误认知类的问题占17%,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敌意、偏见、认知歪曲,不认罪、不服判,逆反、抗拒,不服管教者16人,占8%;自我中心,缺乏同情心,缺乏罪责感,行为冲动。
监狱管理中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现状及对策
案例分析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江苏某监狱的罪犯心理矫治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例 如,一些罪犯对心理矫治持有怀疑态度,认为这是一种变相的惩罚,不配合治疗; 一些心理咨询师在面对罪犯时缺乏有效沟通技巧,导致矫治效果不佳;同时,监 狱管理人员对心理矫治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
对策建议
对策建议
针对江苏某监狱罪犯心理矫治工作存在的问题,本次演示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监狱应加大对罪犯心理矫治的宣传力度,让罪犯认识到心 理矫治的重要性,从而主动参与治疗。
三、对策提出
3.加强专业培训:针对专业人员缺乏的问题,监狱应该加强专业培训,提高 工作人员的心理矫治能力。可以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等为工作人员进 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三、对策提出
4.多元化矫治手段:针对矫治手段单一的问题,监狱应该采取多元化的矫治 手段,满足不同罪犯的心理需求。例如,可以采取团体辅导、个案辅导等多种方 式,以及引入心理剧、心理游戏等趣味性强的心理矫治方法,提高罪犯参与度和 矫治效果。
思考与总结
罪犯心理矫治的目标不仅仅是改变罪犯的行为,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建立积 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以更好地融入社会。为实现这一目标,矫治师需要具备丰 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灵活运用各种心理矫治方法。同时,矫治师还需要具 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共情能力,以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增强矫治效果。
思考与总结
二、问题分析
1.有效性不足:目前,许多监狱的心理矫治工作存在有效性不足的问题。一 方面,专业人员缺乏,导致心理矫治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受到影响;另一方面, 矫治手段单一,不能满足不同罪犯的心理需求,从而影响心理矫治的效果。
二、问题分析
2.落实情况差:在一些监狱中,心理矫治工作往往停留在表面,没有得到真 正的落实。例如,有些监狱的心理咨询机构只是形同虚设,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有些监狱的心理治疗工作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导致效果不佳。
论当前重刑犯的心理特征及改造对策1
试论当前重刑犯的心理特征及改造对策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更好地实现监狱的“三化”方针,强化监管,深化教育,提高罪犯改造质量,以适应当前监狱在押犯的新特点,我们运用罪犯改造的心理学原理对监区在押的重刑犯作了抽样调查。
根据这次调查和日常工作掌握的情况分析,明显地看出这部分罪犯的改造规律及其心理结构特征都发生了新的变化。
一、重刑犯的改造规律及其心理特征(一)随着监狱收押无期、死缓等重刑犯的不断增加,监狱也同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监管改造压力。
如何将这部分罪犯改造好,成为了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因此,我们下大功夫对他们进行了重点攻关,总结经验,摸索规律,通过对全狱八十一名无期、死缓犯的抽样调查并分析表明,重刑犯从入监开始,随着对改造生活的不断实践,呈现出明显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呈朦胧状态。
这一阶段是重刑犯入监改造初期,主要是慑于监狱执行刑罚的压力和规范化改造生活的约束,在认识上产生最初印象,心理上不定型。
表现在对严肃的监管、制度法规产生一定的畏惧感,对监狱的生活不熟悉、不适应,心理烦燥,对民警的管理教育产生抵触等戒备心理,思想上处于苦闷、烦燥、徘徊、低沉等消极状态。
因此,这也是教育改造重刑犯,稳定他们的思想情绪,引导其走上正常改造轨道的关键期。
第二阶段,呈摇摆状态。
在这一阶段,罪犯已经通过一段时间的改造,逐步熟悉了监狱的改造生活,适应了改造环境,从心理学上来说,就是处于客观现实与罪犯心理需求之间存在的种种矛盾之中,出现了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相互斗争的复杂心理过程。
同时,左右着改造方向。
这一阶段绝大多数重刑犯的改造决心还没有真正的扎根,思想脆弱,摇摆性大。
这期间是他们发生逃跑、自杀、凶杀等案件的危险期。
第三阶段,呈醒悟状态。
这一阶段重刑犯已经逐渐摆脱了消极思想的羁绊,由被动改造向自觉改造过渡,改造情况基本稳定下来,正常的心理机制开始恢复,希望得到自我价值体现的机遇。
在行动上有了积极接受改造的表现。
但这一阶段觉醒的过程并不牢固,遇到问题还可能发生反复,但总的趋势还是向往进取的心理占主导地位。
监狱心理矫治工作的主要内容
监狱心理矫治工作的主要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犯罪问题愈发突出,因此,矫正和改造罪犯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治安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一过程中,心理矫治工作也逐渐受到了重视,尤其是在监狱系统中,心理矫治工作已经成为了矫正和改造罪犯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会从监狱心理矫治工作的主要内容、重要性以及实施中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监狱心理矫治工作的主要内容1.心理评估心理评估是监狱心理矫治工作的第一步,通过心理评估可以了解罪犯的心理状态、人格特征、行为特征、心理问题等方面的情况。
同时,心理评估还可以为后续的心理矫治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帮助制定个性化的矫治计划。
心理评估的具体内容包括:临床面谈、心理测试、个案分析等。
2.心理干预心理干预是监狱心理矫治工作的核心内容,通过心理干预可以帮助罪犯改变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提高其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达到矫正和改造罪犯的目的。
心理干预的具体方式包括: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认知重构、行为矫正等。
3.心理辅导心理辅导是监狱心理矫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心理辅导可以帮助罪犯解决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和适应能力,促进其心理成长和发展。
心理辅导的具体方式包括:个体辅导、家庭辅导、群体辅导等。
4.心理教育心理教育是监狱心理矫治工作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心理教育可以帮助罪犯了解自身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提高其心理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心理教育的具体方式包括: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心理健康讲座等。
二、监狱心理矫治工作的重要性1.促进罪犯的心理健康监狱心理矫治工作可以帮助罪犯解决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和适应能力,促进其心理成长和发展,从而达到促进罪犯的心理健康的目的。
2.提高罪犯的自我控制能力监狱心理矫治工作可以帮助罪犯改变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提高其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避免罪犯再次犯罪。
规范服刑人员心理矫治管理的思考
关于进一步规范监狱心理矫治管理的思考监狱服刑人员心理矫治,是指运用心理学基本理论、技能和方法,通过心理测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措施调节服刑人员情绪,矫正其不良心理,促使其心理结构向良性方向转化,完善其人格的一种活动,具有预防、激励、保障和治疗、培养和矫治四大功能,有利于稳定狱内改造秩序和提高教育改造质量。
心理矫治始于西方国家,在我国起步晚、发展慢。
上世纪末,对监狱心理矫治工作要求只多见于领导讲话,少有具体文件和制度。
2003 年6 月,司法部才正式颁布了79 号令《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规定》,第7 章阐述了“监狱应当对罪犯开展心理矫治工作”。
监狱心理矫治在我国逐渐被重视与运用,彰显了我国监管工作理念的“人性化”与创新性,充分展现了对罪犯身心健康发展的尊重。
通过对合肥监狱心理矫治管理工作的调研,了解到了目前规范监狱心理矫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合肥监狱在罪犯心理矫治方面起步较晚,基本上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罪犯心理矫治体系。
目前建有专门的矫治监区,其工作职责包括:建立服刑人员心理矫治工作网络,制定服刑人员心理矫治工作规章制度;开展服刑人员心理矫治工作,包括新入监和在押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测试与入监甄别、心理咨询及心理危机干预、个别教育和顽危犯转化、出监教育及危险评估等方面;负责开展教育改造社会化工作,包括对服刑人员的法律援助、就业指导、社会帮教;积极组织兼职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矫治工作进行心理矫治工作的研讨与交流,培育一支专业化的民警矫治队伍。
矫治监区共有心理咨询师8人,其中6人拥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2人拥有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证。
另外,各监区共有民警兼职心理咨询师36人,其中二级心理咨询师2人,三级心理咨询师34人。
多年来,这支队伍工作兢兢业业,完成本职工作,基本上能满足我监罪犯的心理咨询、矫治需求,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以2011年上半年工作为例,今年上半年累计接受主动求询23余人次,主动干预罪犯136人次。
社区服刑人员心理矫治的方法与路径探索
社区服刑人员心理矫治的方法与路径探索社区服刑人员心理矫治是指对犯罪分子进行心理矫治,帮助他们重新适应社会,改变不良行为习惯,最终实现社会融入和重返正常生活。
本文将探索社区服刑人员心理矫治的方法与路径。
一、心理矫治的重要性心理矫治是帮助社区服刑人员纠正罪恶思想、改变不良行为,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关键环节。
透过心理矫治,可以解决服刑人员的心理问题,减少再犯率,为他们创造一个重返社会的机会。
而且,心理矫治也是推动司法公正和人权保障的重要手段。
1.心理疏导在社区服刑期间,重建服刑人员的自我认知、价值观和世界观十分重要。
心理疏导是一种帮助服刑人员释放压力、解决矛盾和情绪困扰的方法。
通过与心理专家的交流,服刑人员可以理性分析自己的问题,减少冲动行为的发生。
心理辅导是通过专业心理师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心理咨询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改变不良行为。
心理辅导的具体形式包括个别辅导和小组辅导。
个别辅导将针对每个服刑人员的特点,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调适。
小组辅导则通过与其他犯人的交往,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
3.认知重建社区服刑人员往往存在着不良的认知观念,需要对其进行认知重建。
认知重建的核心是帮助服刑人员纠正其错误的认知,使他们能够正确地分析问题、认识自我、准确理解社会以及正确看待他人。
通过认知重建,使服刑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4.行为矫正社区服刑人员往往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和行为方式,行为矫正是对这些不良行为进行纠正和改变。
行为矫正的具体措施包括行为规范化、行为训练和行为反馈。
通过正面激励和负面惩罚,使服刑人员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行为方式。
5.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社区服刑人员心理矫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社区服刑人员需要得到社会的关心和支持,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改变不良行为。
社会支持可以通过家庭的关心、社会组织的帮助以及志愿者的参与来实现。
社区服刑人员心理矫治的路径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基本路径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评估和诊断对服刑人员进行心理评估和诊断,了解其心理问题和矫治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刑人员心理问题及其心理矫治李路荣① 颜剑雄① 谭千保②【摘要】 目的 了解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心理矫治措施。
方法 采用SCL -90对394名服刑人员进行测试。
结果 ①服刑人员在SCL -90各个因子项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②服刑人员在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抑郁4个因子项上问题比较突出;③入狱前有无职业的服刑人员在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入狱前无职业的服刑人员得分高于入狱前有职业的服刑人员。
结论 应加强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关键词】 心理问题;症状自评量表;服刑人员;心理矫治The M en t a ti on and Psycho -recti f i ca ti on of Pr isoners.L i L urong ,Y an J ianx iong ,T an Q ianbao .Colleg e of E d ucation S ciences of H unan N or m al U niversity ,Chang sha 410081,P .R .China 【Abstract 】 Objecti ve To investigate the m entati on of p ris oners ,then m ake s om e p sycho 2rectificati on .M ethods 394p ris oners w ere m easured by the questi onnaire of Symp tom Check list 90.Results (1)P ris oners got h igher scores of each factor than Ch inese nor m s and the difference w ere Significant .(2)P roble m s of p ris oners on the facts of s om atizati on ,obsessi on ,anxiety ,D ep ressi onare seri ous.(3)P ris oners w ho have j obs before arrested got l ow er scores of each factor the p ris oners have no ,the different w ere significant on the factor interpers onal relati onsh i p .Conclusi on T he work of p sycho 2educati on for p ris oners should be h igh ly e mphasized .【Key words 】 M entati on ;SCL -90;P ris oner ;P sycho 2rectificati on 服刑人员作为产生心理疾病的高危群体,其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目前,国内一些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125]。
相应地,关于服刑人员的心理矫治也成了研究的重点。
服刑人员心理矫治是指监狱部门运用心理科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对服刑人员开展心理评估、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预测等一系列活动,帮助他们消除不良心理及其他心理障碍,维护和恢复心理平衡,促进心理健康,增强生活的适应性[6]。
本研究采用SCL -90对394名服刑人员进行调查,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心理矫治方法,旨在为监狱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以湘南监狱3个监区共402名服刑人员为调查对象。
采用团体测试的方式,在各个监区各个中队按比例随机抽取,回收问卷394份,剔除无效问卷8份,有效问卷386份。
样本构成如下:按受教育程度分,文盲13人、小学98人、初中216人、高中(含中专,职高)51人、大专以上8人;按家庭住址分,农村259人、城市127人;按入狱前职业分,干部26人、知识份子61人、工人31人、农民83人、军人8人、个体户28人、无业113人、其他36人。
1.2 工具 采用SCL -90症状自评量表[7],被试根据自己情况和症状严重程度按1~5评分,分析指标为9个症状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
本次测试中,量表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90。
1.3 方法 采用团体施测的方法,在监狱各监区各中队按比例随机抽取被试。
测试过程中统一指导语,对于部分阅读有困难的被试实行个别测试。
为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减少被试的顾虑,采用无记名测试。
测试结果采用SPSS 11.5for w in 2dow s 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2.1 服刑人员与全国常模各因子项比较 将服刑人员与全国常模做比较,结果显示服刑人员在SCL -90测试中9个项目的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而且差异都达到了非常显著的水平。
见表1。
2.2 服刑人员总体各因子阳性症状检出率 根据SCL -90分析方法,以因子均分≥2为阳性症状者,以因子均分≥3为症状痛苦水平达到中度和中度以上者,计算了在各个因子上阳性症状和症状达到中度以上者的检出率。
结果显示:阳性症状检出率在29.33%~65.31%之间,症状达到中度以上者检郁情绪,所以在对产妇进行产前指导时,只要指导她们相信科学、顺其自然,不要将妊娠和分娩考虑的过于复杂,在正常进行产前检查的前提下,不要有过多的担心,保持乐观情绪,做好产前和产后的心理和经济上的准备,就可以顺利完成妊娠分娩的神圣使命。
3 参考文献[1]张明圆.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3:35242[2]Kashani JH ,O rvaschel H .A nxiety dis orders in m id 2adolescence :acomm unity sa mp le .Am J P sychiatry ,1988,145(8):9602964[3]Kita m ura T ,Shi m a S ,Suga w ara M ,et al .P sychol ogical and Social correlates of the onset of affective dis orders a mong p regnant wom en .P sycholM ed ,1993,23:9672975[4]韩蓁,李芬,崔丽侠,等.孕期抑郁症的调查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增刊):63265(收稿时间:2007209221)・644・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第16卷第4期 China Journal of H ealth P sychol ogy 2008,V ol 16,N o .4 ①中国.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长沙) 410081 ②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湘潭)出率在8.80%~23.10%之间。
其中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以及抑郁这4个因子阳性症状检出率和症状中度以上检出率都达到了较高水平。
见表2。
表1 服刑人员与全国常模各因子项比较(xθ±s)项 目服刑人员全国常模t P躯体化2.32±0.851.37±0.4821.9633<0.01强迫症状2.29±0.681.62±0.5819.2733<0.01人际敏感2.13±0.711.65±0.6113.4933<0.01抑 郁2.09±0.711.50±0.5916.3133<0.01焦 虑2.31±0.811.39±0.4322.3333<0.01敌 对2.16±0.791.46±0.5517.2733<0.01恐 怖1.74±0.701.23±0.4114.2233<0.01偏 执2.21±0.791.43±0.5719.3133<0.01精神病性2.03±0.661.29±0.4222.1633<0.01表2 服刑人员总体各因子阳性症状检出率[n,(%)]因 子阳性症状检出者症状中度以上者躯体化228(59.60)89(23.10)强迫症状252(65.31)72(18.77)人际敏感211(54.74)58(15.01)抑 郁205(53.16)49(12.74)焦 虑235(61.10)75(19.45)敌 对204(52.87)69(17.90)恐 怖113(29.33)34(8.80)偏 执211(54.74)78(20.22)精神病性190(49.21)43(11.15)2.3 入狱前服刑人员有无职业各因子比较 依据服刑人员入狱前是否有职业,将服刑人员分为“入狱前有职业”和“入狱前无职业”两组。
两组结果比较显示:“入狱前无职业”组在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上显著高于“入狱前有职业”组。
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入狱前无职业的服刑人员因没有工作而要承受更大的压力,进入到监狱后面对陌生的生活环境,自身的心理调节能力不足,因而心理问题表现得更加突出些。
而入狱前有职业的服刑人员与他人打交道的机会要多于入狱前无职业者,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经验要丰富一些。
3 讨 论3.1 服刑人员心理问题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服刑人员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怖、人际关系敏感。
这与那龙等人(2006)的研究结果一致[8]。
服刑人员的服刑生活一般可以分为3个阶段:服刑初期,服刑中期和服刑后期[9]。
在服刑初期,服刑人员初进监狱,面对高墙电网,狭小的活动空间,威严的警察,严格的监狱纪律以及强制劳动,易产生焦虑、抑郁和恐怖情绪。
同时,由于对监狱的相关情况不大了解,他们比较多的采用自我封闭的方法来保护自己,对于人际关系非常敏感。
当服刑人员进入到服刑中期后,他们的心理问题则主要来自于社会家庭方面,由于与社会和家庭的联系与入狱以前相比大为减少,对于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判断缺少了解,容易产生消极厌世,自暴自弃,抑郁的情绪。
到了刑期满释放前的一段时间,服刑人员的监狱生活进入到了服刑后期。
到了这个阶段,服刑人员心里容易产生新的焦虑,由于与社会分隔较长的时间,对于外界的变化缺乏了解,不知道其他人对于自己会怎样评价,对自己出去后是否能够适应新的生活也缺少信心。
因此表现为对于自己的前途既向往又忧虑。
同时有部分改造不彻底的服刑人员在这个阶段会感到如释重负,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逃避改造,导致与其他人相处困难,对于人际关系非常的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