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材料有机表面修饰的研究进展
纳米材料的表面修饰技术及应用案例
纳米材料的表面修饰技术及应用案例纳米材料是具有尺寸范围在纳米级别的材料,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其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然而,由于其表面积较大、表面活性较强的特点,纳米材料在催化、电子器件、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为了提升纳米材料的稳定性、功能性以及可操作性,表面修饰技术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手段。
一、纳米材料的表面修饰技术1. 化学修饰技术:化学修饰技术是通过改变纳米材料表面化学结构,增强其与其他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例如,通过在纳米材料表面引入官能团或改变表面配位基团,可以实现针对性的吸附、嵌入或化学反应。
这些改变可以通过化学合成或表面修饰方法实现,如溶剂热处理、化学键合等。
2. 物理修饰技术:物理修饰技术主要利用物理手段对纳米材料进行表面修饰,例如利用等离子体处理、氧化、还原等方法改变纳米材料的形貌、晶相、尺寸等特性。
此外,还可以利用机械强化、高能球磨等技术对纳米材料进行表面修饰,提高其力学性能、稳定性等。
3. 生物修饰技术:生物修饰技术是利用生物分子对纳米材料进行表面修饰,例如利用蛋白质、多肽、核酸等生物分子对纳米材料进行包覆、功能化修饰。
这些生物修饰剂可以通过特异性的结合作用与纳米材料相互作用,从而增强其生物相容性、改变其特定性质。
二、纳米材料表面修饰技术的应用案例1. 纳米催化剂:纳米催化剂广泛应用于化学合成、能源转换、环境治理等领域。
表面修饰技术可以调控纳米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例如,通过在金纳米颗粒表面修饰有机官能团,可以实现更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通过调控纳米颗粒之间的间隔,可以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和循环使用性。
2. 纳米电子器件:纳米材料在电子器件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通过表面修饰技术,可以改善纳米材料的导电性能、界面特性和器件稳定性。
例如,利用表面修饰技术改变纳米颗粒的带隙能级,可以调控纳米材料的导电性质;利用高分子杂化修饰技术可以增强纳米材料与基底之间的界面粘附力,提高器件的稳定性。
化学合成纳米颗粒的表面修饰
化学合成纳米颗粒的表面修饰纳米颗粒是一种具有十分广泛应用前景的材料。
它的尺寸可以控制在1~100纳米范围内,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以及特殊的光学、电学、磁学、力学等性质。
这些优异的特性为纳米颗粒在生物医学、纳米电子、纳米催化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
然而,随着纳米颗粒市场的不断壮大,其在环境下的行为和生物毒性等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了克服这一问题,化学合成纳米颗粒的表面修饰成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对化学合成纳米颗粒的表面修饰进行探讨。
一、纳米颗粒的表面修饰意义纳米颗粒的表面修饰是指通过在纳米颗粒表面引入化学修饰基团、聚合物等物质,以实现纳米颗粒的稳定化、生物相容性、药物载体等目的。
合适的表面修饰还可以帮助纳米颗粒与特定的受体分子结合,实现生物分子识别、细胞定位和药物递送等功能。
二、纳米颗粒的表面修饰方法纳米颗粒的表面修饰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静电吸附和共价结合。
静电吸附是指在纳米颗粒表面引入带电修饰物质,利用静电作用将修饰物质吸附在纳米颗粒表面。
共价结合则是指通过尾链化学反应将修饰分子共价地结合在纳米颗粒表面。
两大类表面修饰方法的优缺点如下:* 静电吸附:简单易行,对原始纳米颗粒的影响小;但是,吸附的分子易被溶液中负离子竞争排斥,导致纳米颗粒表面修饰不稳定,容易被生物体内内环境所破坏。
* 共价结合:修饰分子紧密结合在纳米颗粒表面上,稳定性更佳;但是,由于共价结合需要尾链反应,对纳米颗粒的影响较大,因此在合成过程中需特别注意避免纳米颗粒的聚集。
三、纳米颗粒的表面修饰材料1. 寡聚乙二醇(PEG)寡聚乙二醇是目前最常用的表面修饰材料之一。
PEG分子一般较长,分子量在5000以下的为寡聚乙二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水溶性,可有效防止纳米颗粒因生物体液体中蛋白质、糖类等物质的吸附而导致的聚集。
PEG修饰后的纳米颗粒在血液中的循环时间更长,有助于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2. 聚丙烯酰胺(PAAm)聚丙烯酰胺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且可调控其分子的亲水疏水特性。
纳米材料表面修饰方法与实践
纳米材料表面修饰方法与实践纳米材料在近年来的发展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表面效应的增强,纳米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能源、环境、医学等领域。
然而,纳米材料表面的特殊性质也使得其在应用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如表面活性不足、团聚现象、化学不稳定性等。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表面修饰成为了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
纳米材料表面修饰的目的是在纳米材料表面引入不同的化学基团或结构,以改变其表面性质,提高其稳定性和功能性。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纳米材料表面修饰方法与实践。
1. 化学修饰法化学修饰法是最常见的纳米材料表面修饰方法之一。
通过在纳米材料表面引入化学键,可以实现对表面性质的调控,如改善分散性、增强稳定性、提高反应活性等。
其中,有机修饰物和无机修饰物是常用的表面修饰剂。
有机修饰物可通过选择不同的官能团和链长,实现对纳米材料表面性质的调控。
而无机修饰物则可利用其不同的结构和电荷性质与纳米材料表面发生作用,从而实现表面性质的改变。
2. 生物修饰法生物修饰法是一种绿色环保的表面修饰方法。
通过利用生物分子与纳米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将生物分子定向地固定在纳米材料表面,从而实现表面性质的调节。
例如,利用酶的特异性识别和结合能力,可以将酶固定在纳米材料表面,从而实现对反应活性和选择性的调控。
此外,利用抗体与纳米材料的特异性结合,还可以实现对纳米材料的生物分子识别和靶向控制释放。
3. 物理修饰法物理修饰法是一种非常简单和有效的纳米材料表面修饰方法。
该方法不需要引入新的化学基团或结构,而是通过物理手段改变纳米材料表面的形貌或结构。
常用的物理修饰方法包括高温热处理、光照、等离子体处理等。
例如,高温热处理可以改变纳米材料的晶体结构、尺寸和形貌,从而改变其物理和化学性质。
光照能够引发表面吸附物分子的解吸或变形,实现表面性能的调节。
等离子体处理则可以通过激发纳米材料表面的等离子体振荡,实现界面捕获和激发,从而实现对纳米材料表面的修饰。
有机物表面修饰纳米氧化锌技术研究进展
酯偶 联剂 改性纳 米 Z O , 与钛 酸酯 和硅 烷偶 联 剂进行 比较 。 果 表明 , 酸酯 偶联 剂对 纳米 氧化 锌 的 n 并 结 铝
收稿 日期 :0 00 —5修 回. 2 1 -32 基金 项 目 : 宁 省 教 育 厅 创 新 团 队项 目[ :2 0T0 1 . 辽 No 0 6 0 ]
l 修 饰 方 法
1 1 偶 联 剂 法 .
偶 联剂 具 有 能 够 同时 与 无 机物 和 有 机 物分 别 反 应 的功 能 基 团 , 的一 端 可 以 与 纳米 Z O 表 面结 它 n 合, 另一 端还 能够 与分 散介 质有 强 的相互 作用 L 。 3 j 硅烷 偶联 剂反 应力 强 , 和颗 粒表 面结 合 紧 , 目前应 用 最 多的偶 联 剂 。I 等 [用 电化 学沉 积 的方法 是 4 i ] 制备 了疏 水可 导 电的 氧化锌 薄膜 , 且使 用 氟化硅 烷进 行表 面修 饰后 , 为 了超 疏 水膜 。张海 风 采用 并 成 钛酸 酯偶 联剂 改性 纳米 Z O, 善其 在涂 料 中的分 散性 , n 改 改性 纳 米复 合 涂层 具有 良好 的防 腐效 果 。葛岭
的 活性 , 不稳 定 , 易 与周 围其 他 的原子 结合 , 极 极 造成 纳米 的“ 聚” “ 活 ” 在纳 米材 料表 面进 行修 饰 团 及 失 。 是解 决纳 米材 料“ 团聚 ” 表 面“ 活 ” 及 失 的关 键手 段 。 外 , 另 表面 修饰 能 够使 纳米微 粒 易 于分散 到 聚合物 体
j n 2 1 u.00
有机物表 面修饰纳 米氧 化锌 技术研究进展
张 瑜 , 锦娟 , 邢 刘 琳
( 海 大 学 功 能 化 合 物 的 合 成 及 应 用辽 宁省 重 点 实 验 室 , 宁 锦州 1 1 1 ) 渤 辽 2 0 3
手把手教你进行纳米粒子表面修饰的方法与实践
手把手教你进行纳米粒子表面修饰的方法与实践纳米材料是在纳米尺度下具有特殊性质和应用潜力的材料。
在纳米领域中,如何对纳米粒子进行表面修饰是一项关键任务。
本文将针对如何进行纳米粒子表面修饰的方法与实践进行详细介绍。
1. 纳米粒子表面修饰的目的与意义纳米粒子表面修饰是指在纳米粒子表面引入不同的功能单元或修饰剂,以改变其表面性质、稳定性和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从而实现对纳米粒子的精确调控和应用拓展。
纳米粒子表面修饰能够改善纳米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催化、药物传递、光电器件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2. 纳米粒子表面修饰的常用方法纳米粒子表面修饰的方法多种多样,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化学修饰法:通过表面活性剂或功能性单体的化学反应,将修饰剂固定在纳米粒子表面。
常见的方法包括吸附法、共价键接法、热交联法等。
其中,共价键接法可以使修饰剂牢固地结合在纳米粒子表面,增加修饰层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2)物理修饰法:利用物理方法将修饰剂引入纳米粒子表面,例如物理吸附、吸附剂辅助法、溶剂热法等。
物理修饰法操作简单、成本低,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然而,物理修饰剂的稳定性较差,容易脱落,因此在实践中需要综合考虑其应用条件。
(3)生物修饰法:利用生物体内的特定酶、抗体等生物大分子与纳米粒子发生特异性相互作用,实现表面修饰。
生物修饰法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专一性,并能在温和条件下进行。
然而,生物修饰法需要针对不同的纳米粒子和修饰剂进行优化设计,操作复杂性较高。
3. 纳米粒子表面修饰的实践步骤(1)选择合适的纳米粒子:根据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纳米粒子,例如金属纳米粒子、磁性纳米粒子等。
考虑其物理化学性质、生物相容性和合成成本等因素。
(2)合成纳米粒子:采用适合的方法合成纳米粒子,例如溶液法、热分解法、溶胶-凝胶法等。
在合成过程中控制粒径、分散度和形貌,以确保所得纳米粒子具备良好的性质。
(3)选择合适的修饰剂:根据纳米粒子表面的化学性质和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修饰剂。
上转换发光纳米粒子表面修饰及应用研究进展
上转换发光纳米粒子表面修饰及应用研究进展梁紫璐;毕水莲;罗永文;王宗源【摘要】Because of upconversion fluorescent nanoparticles technology which is the fast, accurate and effi-cient detection of the harmful factors in the food, it has become a hot spot of food inspection detection technolo-gy. The surface modifica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s of the upconverting nanoparticles have become the key to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ology in food inspection. This paper reviewed synthesis method and the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the upconverting nanoparticle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the upconverting nanoparticles in food inspection.%由于上转换发光纳米技术能够快速、准确、高效的检测食品中的危害因素,因此成为了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的热点.上转换发光纳米粒子的合成与表面修饰是上转换发光纳米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运用的关键.因此介绍上转换发光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和表面修饰,以及在食品安全检测中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表面修饰的应用情况.【期刊名称】《食品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7(038)019【总页数】5页(P216-220)【关键词】上转换发光纳米技术;上转换发光纳米粒子;表面修饰;食品安全检测【作者】梁紫璐;毕水莲;罗永文;王宗源【作者单位】广东药科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广东中山528458;广东药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广东药科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广东中山528458;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广东广州510642;广东药科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广东中山528458【正文语种】中文Abstract:Because of upconversion fluorescent nanoparticles technology which is the fast,accurate and efficient detection of the harmful factors in the food,it has become a hot spot of food inspection detection technology.The surface modifica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s of the upconverting nanoparticles have become the key to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ology in food inspection.This paper reviewed synthesis method and the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the upconverting nanoparticles,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the upconverting nanoparticlesin food inspection.Key words:upconversion fluorescent nanoparticles technology;upconverting nanoparticles; surface modification;food inspection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Upconverting Nanoparticles,UCNPs)是将长波长激发光转换成短波长发射光的新型荧光探针材料,具有独特的发光性质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纳米金属材料的制备及其表面修饰研究
纳米金属材料的制备及其表面修饰研究纳米材料是指晶粒尺寸小于100纳米的材料,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纳米金属材料是指以金属元素为主要构成成分的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导热和催化性能,在催化、传感、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就纳米金属材料的制备及其表面修饰方面的研究进行探讨。
一、纳米金属材料的制备纳米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多种方法。
其中,物理法主要包括溅射法、电子束蒸发法等,化学法主要包括溶胶凝胶法、还原法等,生物法主要包括微生物法、细胞法等。
不同的制备方法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可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制备。
例如,化学还原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纳米金属材料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还原剂还原金属离子,从而得到纳米金属材料。
在该方法中,还原剂在还原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已有研究表明,强还原性还原剂如氢气和钠硼氢化物可获得高纯度、高稳定性的纳米金属材料,而弱还原性还原剂如乙醇、甘氨酸则容易产生颗粒物的凝聚和聚集。
二、纳米金属材料的表面修饰在实际应用中,单纯的纳米金属材料往往难以满足需求,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修饰。
表面修饰能够提高纳米金属材料的稳定性、催化性和生物相容性等指标,同时也能增加其与其他材料的相容性,从而扩展了应用领域。
常用的表面修饰方法包括物理吸附法、化学修饰法、生物修饰法等。
物理吸附法主要通过静电作用或范德华力等进行吸附,速度快、操作简单,但稳定性不高。
化学修饰法主要通过将分子修饰物共价连接到纳米金属表面,以提高其稳定性和活性。
生物修饰法主要利用生物分子的特异性与纳米粒子表面的化学组成进行反应,将生物分子与纳米粒子表面结合,通过构建生物纳米复合体实现表面修饰。
三、纳米金属材料的应用纳米金属材料在催化、传感、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在催化领域,利用纳米金属材料催化反应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和高效率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环保、能源等领域。
表面修饰纳米氧化铝的研究进展
纳米材料是 当今世界 高科 技产 品之 一 ,纳米 材料 的出现不 仅促进 了一批新产业 的出现 ,而且也为传 统产业 的发展 注入新 的活力 。其 中,纳米粒子应用 最广 ,发 挥作用 最大 ,应用 前景 最为广泛 ,然而 ,纳米粒 子 因小 尺寸 效应 、表面 与界 面效 应 、 量子效应 的特性呈 现出优 良的特殊性 能的 同时也 给人们 带来新 的 问题 。纳米 粒 子具 有 高 的表 面活 性 和 表面 能 , 自身 极 易 团 聚 ,致使其表面 能降低 ,表面活性降低 ,导致 了纳米粒 子许 多 优异 的性能丧失 。因此 ,纳米 粒子优异性 能 的发 挥是 以粒子在 介质 中的分散 为前 提和基础的 ,对纳米 粒子表 面修饰成 为必然 趋 势 I 2 j 。实际上在 2 O世 纪 9 0年 代 , 国 际 上 就 提 出 了 纳 米 粒
胡 国和 ,郑化安 ,付东 升 ,李
( 陕 西煤业化 工技 术研 究院 ,陕 西
欣 ,李应平
西安 7 1 0 0 6 5 )
摘 要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纳米氧化铝表面修饰的研究进展情况,按修饰机理区分为物理修饰和化学修饰方法,表面物
理修 饰 方 法 包 括 吸 附 、包 覆 、辐 照 处 理 等 ,表 面 化 学 修 饰 方 法 包 括 偶 联 剂 法 、接 枝 法 、接 枝 一 包 覆 法 等 ,文 中对 这 些 方 法 的特 点 、 修饰 机理以及修饰 的效果进行简单介绍 。
子( 1 —1 0 0 n m) 表 面工程的概念 。
饰剂与氧化 为表面物理修饰 和表 面化学修饰 。
纳米材料表面修饰的化学反应机理
纳米材料表面修饰的化学反应机理引言:纳米材料在近年来的研究和应用中展示出了许多优异的特性和潜力。
为了充分发挥纳米材料的性能,对其表面进行修饰是一种常见和有效的方法。
表面修饰能够调控纳米材料的电子结构、表面活性和化学反应性能,从而拓宽其应用领域。
本文将探讨纳米材料表面修饰的化学反应机理,并重点关注纳米材料表面修饰对其性能的影响。
一、纳米材料表面修饰的原理与方法1. 表面修饰的原理纳米材料的表面修饰是指在纳米材料的表面上通过化学方法引入特定的修饰基团或功能性分子。
表面修饰可以改变纳米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包括电子结构、表面活性和化学反应性能。
通过表面修饰,可以优化纳米材料的稳定性、分散性以及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性能。
2. 表面修饰的方法纳米材料的表面修饰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化学修饰、物理修饰和生物修饰等。
其中,化学修饰是最常用和有效的方法之一。
通过化学修饰,可以在纳米材料表面引入特定的官能团,如羟基、氨基、羰基等,并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稳定的表面修饰层。
另外,物理修饰方法主要包括溶剂热处理、高温氧化等,用于改变纳米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形貌。
生物修饰则利用生物分子的特异性与纳米材料表面进行反应,例如通过表面吸附、共价结合、矿化等方式。
二、纳米材料表面修饰的化学反应机理1. 表面修饰层的生成机理表面修饰能够改变纳米材料的表面性质,其中最主要的机理是表面官能团的引入和表面反应的发生。
通过化学修饰,修饰剂与纳米材料表面的官能团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稳定的表面修饰层。
这种化学反应可以是共价键的形成,也可以是表面离子对的吸附。
在修饰剂与纳米材料表面发生反应的过程中,通常需要考虑反应条件、反应物浓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2. 表面修饰对纳米材料性能的影响表面修饰的化学反应机理决定了纳米材料的表面化学性质和稳定性。
修饰层能够改变纳米材料的形貌、大小和晶体结构等特性,并调控其表面电子结构和表面活性。
通过表面修饰,可以增强纳米材料的化学反应活性,降低催化剂的反应活化能,实现更高效的催化反应。
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以及应用前景研究
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以及应用现状1.绪论从概念来说,纳米材料是由无数个晶体组成的,它的大小尺寸在1~100纳米范围内的一种固体材料。
主要包括晶态、非晶态的金属、陶瓷等材料组成。
因为它的大小尺寸已经接近电子的相干长度,它有着特殊的性质。
这些特殊性质所表现出来的有导电、导热、光学、磁性等。
目前国内、国际的科学家都在研究纳米材料,试图打造一种全新的新技术材料,将来为人类创造更大的价值。
纳米科学技术也引起了科学家的重视,在当代的科学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纳米技术的范围包括纳米加工技术、纳米测量技术,纳米材料技术等。
其中纳米材料技术主要应用于材料的生产,主要包括航天材料、生物技术材料,超声波材料等等。
从1861年开始,因为胶体化学的建立,人们开始了对直径为1~100纳米粒子的研究工作。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工作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为了战争的胜利进行了“沉烟实验”,由于当时科技水平落后研究失败。
2.纳米材料的应用现状研究表明在纺织和化纤制品中添加纳米微粒,不仅可以除去异味和消毒。
还使得衣服不易出现折叠的痕迹。
很多衣服都是纤维材料制成的,通常衣服上都会出现静电现象,在衣服中加入金属纳米微粒就可消除静电现象。
利用纳米材料,冰箱可以消毒。
利用纳米材料做的无菌餐具、无菌食品包装用品已经可以在商场买到了。
另外利用纳米粉末,可以快速使废水彻底变清水,完全达到饮用标准。
这个技术可以提高水的重复使用率,可以运用到化学工业中。
比如污水处理厂、化肥厂等,一方面使得水资源可以再次利用,另一方面节约资源。
纳米技术还可以应用到食品加工领域,有益健康。
纳米技术运用到建筑的装修领域,可以使墙面涂料的耐洗刷性可提高11倍。
玻璃和瓷砖表面涂上纳米材料,可以制成自洁玻璃和自洁瓷砖,根本不用擦洗。
这样就可以节约成本,提高装修公司的经济效益。
使用纳米微粒的建筑材料,可以高效快速吸收对人体有害的紫外线。
纳米材料可以提高汽车、轮船,飞机性能指标。
纳米凹凸棒石粘土有机表面修饰的研究现状
棒石 粘土应用于 杀虫剂 的研 究。L i u 等 用十六烷基 三 甲基改性 的凹凸棒石粘 土 ,采用乳液聚合法 ,以苯 乙烯 、甲基丙烯酸 甲酯为单体 ,制得复合材料 ,讨 论 了聚合包覆机理 。Z h a n g 等 利用微 波照射法成功 制 备 了十 六烷基 三 甲基 溴化 铵有机 改性 的 凹凸棒石 粘
用十六烷基 三 甲基 溴化铵 改性 的凹凸棒石粘土 ,制备 聚丙烯酰胺 / 有机 凹凸棒石粘 土吸H 殳 J I 生复合材料 ,研 究 了聚丙烯 酰胺/ 凹凸棒石粘 土高性能吸收剂对不 同
重金属的吸收、溶 出性能。S a n c h e z - Ma r t i n 等 使用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八烷基三 甲基溴化铵改性的凹凸
粘土的用量 对吸附菲的性 能的影响 ,验证了有机粘 土
矿物 吸附菲 后的稳定性 。Hu a n g 等 用超声方法使用 十八 烷基 三 甲基氯化铵 ( O T MAC ) 改性的 凹凸棒石粘
土进行 脱 出废水 中活 N i MF - 3 B 红色 素的研 究 ,结果 表 明改性 凹凸棒石粘 土可 以作 为活 陛MF - 3 B 红色 素 污染 废水 的吸 收剂 。黄健 花 用 十八烷基 三 甲基
P a n 等 用熔融法在凹凸棒石粘土上接枝尼龙一 6 ,
制备 了尼龙- 6 /凹凸棒 石粘 土复合材料 ,通过S E M、 XRD、D S C 等手段 进行分析 和表征 ,研 究 了材料 的 非等温结晶性。S h e n 等 研究 了尼龙一 6 / 凹凸棒 石粘 土复合材料 的热力学和力学性 能 。Ma o 等 采用两步
氯化钱( O T MAC ) 有 机改性的 凹凸棒石 粘土进行对丹 宁酸和苯酚的选择 性吸附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吸附 作用可能是 由于凹凸棒石粘 土的疏水作用 、表面氢键 作用和静 电吸附引起的。S h e n  ̄t 采用超声方法用十六
药物分析中的纳米材料应用研究进展
药物分析中的纳米材料应用研究进展近年来,纳米科技的不断发展与应用,对各个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药物分析领域也不例外。
纳米材料作为一种具有特殊物理化学性质的材料,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正逐渐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本文将重点讨论药物分析中纳米材料的应用研究进展。
一、纳米材料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介绍药物分析是研究药物质量和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为了确保药物的生产质量和疗效。
然而,传统的药物分析方法受到许多限制,如分析时间长、分析灵敏度低等。
而纳米材料的引入,为药物分析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纳米材料由于其具有的较大比表面积和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得它们可以作为药物分析的载体、用于增强光学信号、提高药物灵敏度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纳米材料可以作为药物分析传感器的载体,通过吸附或探针修饰,实现对药物的高效检测和定量分析。
二、纳米材料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实例1. 纳米颗粒在药物传递中的应用纳米颗粒作为一种高效的药物传递系统,广泛应用于药物递送和药物靶向治疗。
通过将药物包裹在纳米颗粒中,可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同时减少药物对健康组织的毒性。
此外,纳米颗粒还可以通过表面修饰,实现对药物的靶向释放和控制释放。
2. 磁性纳米材料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磁性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磁性性质,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的提取、富集和分离等方面。
通过在纳米颗粒表面修饰磁性团簇,可以实现对目标药物的选择性吸附和分离。
同时,磁性纳米材料还可以通过外加磁场的作用,减少样品的分析时间,提高药物分析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3. 金纳米颗粒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金纳米颗粒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较强的光学性质,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中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等领域。
金纳米颗粒可以作为SERS基底,通过其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增强药物分子的拉曼信号。
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药物的检测灵敏度,还可以实现对复杂样品的定量分析。
三、纳米材料在药物分析中的前景与挑战虽然纳米材料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已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纳米材料的合成及表面修饰技术探究
纳米材料的合成及表面修饰技术探究人类科技的进步离不开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
纳米材料作为新一代材料的代表,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对于开展新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纳米材料的合成和表面修饰技术是利用各种方法合成纳米材料,并在其表面修饰以实现特定性质和功能的增强。
本文将探究纳米材料的合成和表面修饰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纳米材料的合成是指通过控制材料的特定尺寸和形态,以纳米尺度精确控制其结构和性质。
目前常用的纳米材料合成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
物理方法是利用物理手段,如磁控溅射、热蒸发和溶胶凝胶法等,来制备纳米材料。
其中,溶胶凝胶法是常用的一种合成方法,通过溶胶和凝胶的相互转化制备纳米材料。
该方法具有简单、经济、易于控制材料尺寸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陶瓷、纤维材料的制备。
化学方法是通过化学反应合成纳米材料。
常见的化学合成方法包括溶剂热法、溶胶-凝胶法、气相法和电化学法等。
其中,溶剂热法是一种将溶液中的物质通过加热沉淀出纳米材料的方法。
该方法可以控制沉淀过程中的温度、浓度等因素,从而精确控制纳米材料的尺寸和形态。
生物方法是利用生物体自身合成纳米材料。
常见的生物合成方法包括植物提取物法、微生物法和酶法等。
其中,植物提取物法是一种利用植物提取物中的有机酸和酶来合成纳米材料的方法。
该方法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和环境友好性的优势,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纳米材料合成方法。
纳米材料的表面修饰可以改变其表面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从而实现特定功能的增强。
常用的表面修饰技术主要包括化学修饰、物理修饰和生物修饰。
化学修饰是通过化学反应在纳米材料表面引入特定官能团,改变其表面性质的方法。
常见的化学修饰方法包括溶胶-凝胶法、聚合物修饰法和化学还原法等。
其中,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将纳米材料悬浮在溶胶中,通过固化凝胶使纳米颗粒表面包裹一层修饰层的方法。
该方法可以通过控制溶胶中官能团的浓度、溶胶浓度等参数来调控修饰层的厚度和形态。
纳米材料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方法与研究进展
纳米材料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方法与研究进展近年来,纳米材料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质和高度可调性,使其在光催化材料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本文将介绍纳米材料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方法以及研究进展。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纳米材料在光催化中的优势。
与传统的催化材料相比,纳米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高度可调性,这使得纳米材料能够更高效地吸收和利用光能。
此外,纳米材料的能带结构和光学性质也可以通过调控材料的形貌、尺寸和表面组成来实现。
这为光催化反应的选择性和效率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针对纳米材料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有两种常见的方法,分别是光催化水裂解和光催化降解污染物。
首先,介绍光催化水裂解的应用方法。
水裂解是一种将光能直接转化为氢和氧气的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纳米材料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水裂解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
例如,可见光响应的纳米材料如二氧化钛(TiO2)纳米颗粒被广泛研究,通过控制其形貌和表面组成,可以增强其光催化活性。
此外,金属纳米颗粒如铜、镍等也被发现能够促进光催化水裂解过程,提高氢气的产量和红外线响应。
其次,我们来看看纳米材料在光催化降解污染物方面的应用。
光催化降解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用于处理水和空气中的有机污染物。
纳米材料的高度可调性使其能够降低光催化反应的活化能和提高催化活性,进而实现高效降解有机污染物。
许多纳米材料,如二氧化钛纳米管、氮掺杂碳纳米管、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等,被广泛研究用于光催化降解反应。
它们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催化活性,能够吸附和分解污染物分子。
在纳米材料在光催化领域的研究进展方面,一些新的合成方法和性能调控策略应运而生。
例如,用溶液化学方法和气相沉积方法可以制备各种形状和大小可控的纳米材料,包括纳米颗粒、纳米线、纳米片等。
此外,材料的表面修饰和杂原子掺杂也是提高光催化活性的方法之一。
通过合理设计和选择纳米材料的结构和组成,可以实现光催化性能的调控和优化。
纳米材料的性能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纳米材料的性能及其应用研究进展近年来,纳米科技发展迅速,纳米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环保、新能源、信息技术等领域,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纳米材料的性能入手,阐述其应用研究进展。
一、纳米材料的性能纳米材料指尺寸小于100纳米的物质,由于纳米尺度下的量子大小效应、表面效应等物理、化学特性,与宏观物质相比,其性能具有明显的差异。
1、物理性能纳米材料的光学、磁学、电学等物理性质迥异于宏观材料。
例如,金属纳米颗粒在可见光范围内具有显著的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现象,与尺寸和形状有关,可应用于传感器、光学器件等领域;磁性纳米粒子在外加磁场下表现出不同的磁性,可应用于医学成像、存储介质等领域;碳纳米管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特别好,在新能源领域有广泛应用。
2、化学性质纳米材料的表面积相比宏观物质大幅提高,其表面能、化学活性、滞留作用都具有显著特点。
例如,银纳米颗粒的表面具有广谱抗菌性,可应用于医疗用品、水处理等领域;纳米氧化锌的表面具有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作用,可应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等领域。
3、机械性能纳米材料比宏观物质的强度、硬度、塑性等力学性能更具优越性。
例如,纳米硬度大于单晶体硬度的1/3,石墨烯比钢的强度高200倍,且弹性模量高,可应用于强度要求高的工业领域。
二、纳米材料的应用研究进展1、生物医学领域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有广泛应用,包括药物送递、分子诊断、组织工程、生物成像、抗菌等方面。
例如,通过化学修饰,纳米材料可选择性地靶向癌细胞,并释放药物;同时,纳米颗粒的表面还可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形成生物传感器,应用于分子诊断和成像。
2、环保领域纳米材料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包括空气净化、水处理和废物处理等方面。
例如,纳米TiO2、纳米铁等材料具有光催化降解作用,可应用于水处理和空气净化;纳米材料与污染物结合后可通过热解、燃烧等方式进行处理。
3、新能源领域纳米材料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太阳能电池、储能材料和催化剂等方面。
纳米材料的表面修饰和改性
纳米材料的表面修饰和改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纳米材料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纳米材料的小尺寸、高比表面积和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得它们在生物医学、电子工程、能源、化学和环境等领域中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中,纳米材料的表面修饰和改性是影响其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纳米材料的表面修饰是指在纳米材料表面引入特定的功能分子或化学基团,以改变其表面化学性质和形貌的过程。
通过表面修饰,可以实现纳米材料在不同领域中的特定应用,例如:在生物领域中,可以通过表面修饰实现靶向治疗和药物释放;在电子领域中,可以通过表面修饰实现导电性能和电子传输的优化。
纳米材料的表面修饰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种。
物理方法包括离子束辐照、等离子体处理、溅射、蒸镀和自组装等,这些方法实现表面修饰的过程中不需要涉及化学反应。
化学方法则包括物理吸附、共价键接和离子交换等,这些方法需要涉及化学反应才能实现表面修饰。
物理方法中,离子束辐照是一种常用的表面修饰方法,通过用不同的离子束辐照纳米材料表面,可以实现对表面化学性质的改变。
例如,硝酸纤维素通过氧离子束辐照可以实现表面羧基的引入,从而实现其在药物释放方面的应用。
另外,等离子体处理也是一种常见的表面修饰方法,在等离子体处理过程中,通过将纳米材料放置在等离子体中,可以实现表面化学活性基团的引入和表面的清洁。
化学方法中,物理吸附是一种简单、易于实现的表面修饰方法。
物理吸附法是指将分子或离子吸附在纳米材料表面,利用分子或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实现修饰。
共价键接是一种将分子或离子与纳米材料表面共价键连接的方法,常用的共价键接反应包括硫醇和纳米金表面的反应、芳香酮和纳米二氧化硅表面的反应等。
此外,离子交换是一种将纳米材料表面原子或分子与溶液中的离子进行交换的方法。
离子交换的方法可以实现对表面电性质的调控,从而可以将其用于电子电器或催化反应等领域。
离子交换的方法还可以实现对分子或离子在表面的吸附,从而实现表面功能化。
纳米材料的表面修饰与应用
纳米材料的表面修饰与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纳米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且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纳米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材料,具有比传统材料更高的比表面积、更短的扩散距离等性质,因此更容易与外界进行相互作用。
表面修饰可以改变纳米材料的表面化学性质,从而改变其物理化学性质,扩展其应用范围。
本文将讨论纳米材料表面修饰的原理、方法以及应用。
一、纳米材料表面修饰的原理纳米材料的表面修饰主要是为了改变其表面化学性质。
纳米材料的表面具有较大的活性,表面分子与外界反应的速率很快,因此,它们的表面性质对纳米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应用有很大的影响。
表面修饰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化学修饰实现对纳米材料表面性质的改变,以满足纳米材料在化学、生物、电子、能源等领域的应用需求。
具体来说,纳米材料的表面修饰可以改变其电荷状态、疏水性、亲水性、功能团的组合和数量等,从而调节其表面反应性质、光学性质和磁学性质等,提高其应用性能。
例如,通过在纳米材料表面引入亲水性或疏水性分子,可以调节其润湿性、分散性和溶解度,从而提高其材料的稳定性和防止聚集现象。
同样,改变纳米材料表面的功能团的组合和数量,可以改变其表面反应性质,如催化活性、生物兼容性等等。
二、纳米材料表面修饰的方法纳米材料表面修饰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种。
物理方法主要是通过吸附、吸附剂多层覆盖、包覆等方式对纳米材料表面进行修饰,达到改变其表面性质的目的。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简单快捷,不需要使用化学试剂,对材料的纯度要求不高。
常见的物理方法有:1.吸附法吸附法是在纳米材料表面吸附上一些小分子,如空气、水蒸气、有机静电荷、多肽等,以改变纳米材料表面的性质。
例如,将纳米材料表面吸附上疏水性的有机物,可以使纳米材料表面疏水性增强,达到一定的分散效果。
2.吸附剂多层覆盖法吸附剂多层覆盖法是通过在纳米材料表面吸附上带有不同表面功能的吸附剂,形成覆盖层,使表面具有新的性质。
这种方法可以使纳米材料表面拥有新的官能团和不同的表面电荷状态,提高其生物活性和生物分散性。
纳米材料的表面精密修饰与改性方法
纳米材料的表面精密修饰与改性方法概述:纳米材料是一种粒径在纳米尺寸范围内的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尺寸效应。
由于表面对材料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纳米材料进行表面精密修饰和改性是提高其性能和应用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纳米材料的表面精密修饰方法和改性方法。
一、表面精密修饰方法:1. 化学修饰法:通过化学方法在纳米材料的表面引入新的官能团,改变纳米材料的表面性质。
常用的化学修饰方法包括溶液法、沉积法和键合法。
溶液法将纳米材料浸泡在含有修饰剂的溶液中,通过化学反应将修饰剂与纳米材料表面发生反应;沉积法通过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在纳米材料表面生长一层新的材料;键合法利用纳米材料表面的化学键与修饰剂发生键合反应。
2. 物理修饰法:利用物理方法改变纳米材料的表面形貌和结构。
例如,利用高能电子束、离子束或激光束照射纳米材料,可以在表面形成纳米结构或纳米颗粒,增加纳米材料的比表面积和活性。
热处理方法通过加热纳米材料,在表面驱动扩散作用,实现表面形貌和结构的改变。
3. 生物修饰法:利用生物方法改变纳米材料的表面性质。
例如,利用生物分子的特异性识别与配位能力,将特定的生物分子修饰在纳米材料的表面,实现表面性质的改变。
还可以利用生物合成法,通过生物体自身合成纳米材料,并在表面修饰生物分子。
二、改性方法:1. 表面功能化:在纳米材料表面引入功能性官能团,赋予纳米材料新的性质和功能。
例如,通过在纳米材料表面修饰亲水官能团,提高纳米材料的亲水性和分散性;通过在纳米材料表面引入疏水官能团,提高纳米材料的疏水性;通过在纳米材料表面修饰光敏官能团,实现光控制功能等。
2. 表面包覆:在纳米材料表面形成一层覆盖物,保护纳米材料,改善其稳定性和可控性。
常用的表面包覆方法包括沉积法、自组装法和模板法。
沉积法通过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在纳米材料表面沉积一层新的材料;自组装法利用表面活性剂或聚合物分子在纳米材料表面自组装形成覆盖层;模板法通过在纳米材料表面形成模板,然后通过沉积或聚合形成覆盖层。
材料学中的纳米材料表面修饰
材料学中的纳米材料表面修饰近年来,纳米材料在材料学领域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使其在各个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然而,纳米材料的表面性质对其性能和应用至关重要。
为了改善纳米材料的性能和功能,表面修饰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表面修饰是指通过在纳米材料表面引入不同的物质或化学基团来改变其表面性质。
这种修饰可以改变纳米材料的表面能、化学反应性、光学性质等,从而实现对纳米材料性能的调控。
表面修饰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化学修饰、物理修饰和生物修饰等。
化学修饰是最常见的一种表面修饰方法。
通过在纳米材料表面引入化学基团,可以改变其表面性质。
例如,将纳米材料表面进行硅烷化修饰,可以增强其亲水性,使其在水中更好地分散。
此外,还可以通过在纳米材料表面引入功能化基团,如羟基、羧基、氨基等,来实现对纳米材料的功能化修饰。
这种化学修饰方法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化学反应,从而实现对纳米材料表面性质的精确调控。
物理修饰是另一种常用的表面修饰方法。
物理修饰主要通过改变纳米材料表面的形貌和结构来改变其表面性质。
例如,通过控制纳米材料的形貌和尺寸,可以调控其光学性质。
纳米材料的形貌和尺寸对其光学性质有着重要影响,如金属纳米颗粒的表面等离子共振现象。
此外,还可以通过在纳米材料表面形成纳米结构,如纳米孔洞、纳米线等,来增加纳米材料的比表面积,从而提高其催化活性和吸附性能。
生物修饰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表面修饰方法。
生物修饰主要通过利用生物分子的特异性识别性质来修饰纳米材料表面。
例如,可以利用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来实现对纳米材料的定向修饰。
此外,还可以利用生物分子的自组装性质来实现对纳米材料的组装修饰,如利用DNA分子的互补配对性质来实现对纳米材料的组装。
纳米材料表面修饰的研究不仅可以改善纳米材料的性能和功能,还可以扩展其应用领域。
例如,通过对纳米材料表面进行修饰,可以实现对纳米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调控,从而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应用于药物传递、生物成像等方面。
纳米二氧化钛表面改性与应用研究进展
2 表面包覆方法
提高纳米二氧化钛耐候性与分散性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其表面包覆一些具有特定化学性质并能以很薄的包膜形式吸附在二氧化钛颗粒表面的化合物,使二氧化钛颗粒之间分离开来,减小颗粒间的范德华引力,提高了分散性。同时也使颗粒本身与外界介质隔开,避免阳光中紫外线的直接照射,防止二氧化钛粉化,增强耐候性。
3 表面包覆过程中的控制因素
进行表面包覆时,溶液pH、二氧化钛含量、分散剂用量、表面活性剂、反应温度、包覆时间、搅拌器结构及转速对表面包覆的效果都有较大的影响。
3.1 pH
一般情况下,二氧化钛在pH<2时分散性很好。随着pH上升二氧化钛会逐渐发生团聚现象,当pH为5-8时,团聚现象最为严重。当pH>8时,又重新分散,而且当pH为8.5-11时分散最好。而当pH>11时,又重新团聚。在实际分散过程中,pH一般控制在8-10,碱性环境有利于二氧化钛在中和前保持分散状态而不凝聚,从而使涂膜较为均匀,使尽可能少的颗粒被包覆。
4.2 国内外有机包覆研究进展及应用
纳米二氧化钛在各领域中应用的关键是需要其具有良好的光稳定性和分散性。提高纳米二氧化钛的光稳定性是通过无机表面处理实现的。纳米二氧化钛经过无机处理后,表面呈亲水性,适合于极性体系中的使用。但如果加入非极性体系中时,则难以分散,不能体现二氧化钛的特殊功能,为改善纳米二氧化钛在有机体系中的相容性和分散性,改进添加纳米二氧化钛复合体系的性能,还必须对纳米二氧化钛进行有机表面处理。R.J.Nussbaumer等利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进行表面修饰,所得产品在甲苯中几乎透明,但却可在很广的波段范围内吸收紫外线,提高了纳米二氧化钛的紫外线屏蔽功能。出光兴产公司开发的纳米二氧化钛,用二氧乙酸酯钛酸酯、月桂酸钠、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等表面改性剂对其改性,使纳米二氧化钛亲油度提高,用于树脂中也增强了紫外线的屏蔽能力。帝国公司则用TiOSO4水解得到二氧化钛,然后用硬脂酸钠、三乙醇胺处理,使其透明性与紫外线屏蔽效果也都得到了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 0卷 第 1 5期 21 0 2年 8月
广
州
化
工
Vo . 140 No. 5 1
Gua g ho e c lI u ty n z u Ch mi a nd sr 源自Au u t 2 2 g s. 01
纳 米 材 料 有 机 表 面 修 饰 的 研 究 进 展
商春 锋 ,张雅 莉 ,张 国庆 ,李 秀 娟 。 ,秦 晓楠 ,尹 振 燕
性。
1 表 面 处 理 方 法 的分 类
改 性 方 法 包 括 机 械 法 、 理 法 和 化 学 法 。机 械 法 的 缺 点 是 物 时 间 长 、 耗 大 , 子 表 面 难 以达 到 完 全 均 匀 覆 盖 。物 理 法 是 利 能 粒
用高能射线 、 电晕放电或等离子体使表 面性 质发生变 化 , 费用高 且 技 术 难 度 大 。化 学 法 是 一 种 简 便 易 行 、 廉 而 效 果 又 好 的 方 价
材料有机 表面改性方法及 常用 改性 剂进行 了归纳 和分 析。最后 提出了 当前在纳米材料有机表 面改性 中存在 的问题和不足 , 对其将 并 来 的发 展 趋 势 进 行 展 望 。
关 键词 : 纳米材料 ; 表面修饰 ; 有机的
中 图分 类 号 :Q 7 T 14
文 献标 识码 : A
( 1济 宁市产 品质 量监 督检 验 所 , 山东 济 宁 2 2 0 ;2鲁 南煤化 工研 究 院 , 70 0 山 东 济 宁 2 2 0 ;3山 东卡松科 技 有 限公 司 ,山 东 济 宁 2 2 0 ) 7 00 7 05
摘 要 : 本文综述了纳米材料有机表面修饰的研究进展, 并对纳米二氧化钛及氧化锌 、 纳米二氧化硅以及其他几种常见的纳米
法, 因此 被 普遍 采 用 。
随着纳米 科技 的发展 , 米 颗粒 以其特有 的性质 正受 到人 纳 们 越 来 越 多 的 关 注 。 然 而 , 正 是 由 于 其 独 特 的 性 质 , 其 制 也 在 备 与 使 用 中无 一 不 要 求 对 颗 粒 进 行 表 面 修 饰 以 利 于 其 性 能 的 充 分 发 挥 , 关 系 到 纳 米 颗 粒 的应 用 前 景 。 目前 , 是 具 有 优 它 凡
2 L n n Re e rh Isi t fCo lC e sr u a sac n t ueo a h mit t y,S a d n iig2 2 0 h n o g Jnn 7 0 0;
3S a d n ao gsi c n eh o g o , t. hn o gJ ig2 2 0 , hn ) h n o gk sn ce ea dT c n l yC . Ld ,S ad n i n 7 0 5 C i n o n a
文 章编 号 :01 97 (02 1 — 09 0 10 — 67 21)5 00 — 3
Pr g e s o r a e O r a i o fc to f Na o —m a e i l o r s n Su f c g n c M di a i n o n i t ra
K e r s: n n — ma e il u a e mo i c t n;o g i y wo d ao tra ;s r c d f a i f i o rnc
纳 米 材 料 是 指 颗 粒 尺 寸 为 纳 米 量 级 的 超 细 微 粒 , 尺 度 大 其
于原子簇 , 但小 于微 米级一 般介 于 1~10 n 0 m之 间 。纳 米粒 子 因其尺 寸小 、 比表 面积大 、 面原子数 多 、 能和表 面 张力随 粒 表 表 径 的下 降急剧增 大 而具 有量 子 尺 寸效 应 、 尺 寸效 应 、 面 效 小 表 应 和宏观 量隧道效 应等不 同于 常规 固体 的光 、 、 磁 等新 特 热 电、
mo i c to ftt n u d o i e,zn x d d f ainso ia i m ix d i i c o i e,n n a o—slc swe la e e a t e o i a a l ss v r lo h rc mmo n trasa d fe e ty i n na o mae il n r qu n l u e d fe r u s d mo i rwe e s mme p a n lz d.Th r b e n fce c xsi g i he s ra e mo i c t n c re ty i d u nd a a y e e p o l ms a d deii n e e itn n t u c d f a i u r n l f i o we e p o o e r r p s d,a d t e d v lp n r n s p o p ce . n h e e e me tte d wa r s e t d
A b t ac : T mp o e n fp o r s n n n s r t he i r v me to r g e so a o— m ae ilSo g n c mo i c to sr ve d Th u fc ra i t ra’ r a i df ai n wa e i we . i e s ra e o g n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