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自然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潭自然资源
平潭自然资源丰富,矿产有花岗岩、石英砂、明矾、黄铁、铜、高岭土矿等,花岗岩储量约8亿立方米;石英砂储量10亿吨,含硅量高达96%以上。水生动物有鱼、虾、蟹等679种,其中海洋鱼类242种,海水虾、蟹类73种,海水软体动物(贝类)有169种,漂游生物266种。
矿产资源
全县砂地面积82.3309平方公里。由于波浪、风力的自然分选,颗粒适中,石英晶粒洁白,含硅量96%,颗粒0.1—0.8毫米,成为电子工业和建筑业的重要原料。全县已探明石英砂储量约16亿吨。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咸水砂和淡水砂。咸水砂分布于潮间带的滨海地区,面积21.1881平方公里。淡水砂按成因分为海积砂和风积砂两种,风积砂多覆盖在海积砂上部。全县砂矿分布较集中,主要有北部的芦洋埔、东部的流水—龙王头和南部的七里埔—洋中澳。这三大片砂矿占全县砂矿分布面积的93%以上。
芦洋埔砂矿区:分布于整个芦洋埔平原,东北起于长江口,西南达于海坛海峡,面积30.23平方公里,占全县砂矿总面积的43.6%。砂矿分布范围广、矿层深、储量大,最深达30米以上。其厚度:竹屿标准砂厂矿区在10米左右,中楼砂矿区达12米,长江澳内侧达35米。据矿产部门测算,竹屿—长江澳型砂储量29928万吨,竹屿砂区原砂储量957万吨,中楼砂区原砂储量9232万吨。
流水——龙凤头砂矿区:分布于流水半岛至潭城镇龙凤头一带,面积22.3625平方公里,占全县砂区总面积27.16%。矿区由于延伸范围广,下伏地形及动力环境差别较大,因此厚度与粒度等差别也较大。流水半岛北岸,位于北—北北东主风向上,动力条件强,西段山门前澳两端岬角突出,湾澳较深,有一定的砂质沉积,加上风力作用,内侧风积砂矿的厚度也较大;东段大澳,为侵蚀性红土台地岸,侵蚀明显,沉积较少,砂矿分布断续且厚度小;龙凤头地区沙滩平缓宽阔,潮间带长,砂矿粒径较小,林带前沿分布着高度1~2米左右的砂堤。
七里埔——洋中澳砂矿区:位于海坛岛南部,面积10.4196平方公里,占全县砂矿总面积12.66%。由于潮滩沉积明显,加上朝向东南,受东南风的作用,内侧风积砂矿堆积较快,七里埔淡水砂已延伸至三十六脚湖南岸。洋中澳南段为一连岛砂坝,北段有高度2米以上的砂堤。
/thread-61960-1-1.html
花岗岩
全县已探明花岗岩储量约7.7亿立方米,其中一级石材储量238.9万立方米,二级石材3.8亿立方米,三级石材1.07亿立方米。平潭建筑向以石材为主,昔时由民间自行开发。20世纪50年代开始由集体管理,1987年规定须经县林业局审批,1988年6月10日起移归县矿产资源管理办公室审批。90年代后,石材精加工产业兴起,花岗岩荒料经机械切割、磨光,加工成不同规格的板材,利用效率大大提高。1995年全县生产石板材30104平方米,创产值242.3万元,利税30.7万元。
——平潭历史文化概说
风力资源
平潭风力资源丰富,被认为是中国乃至世界少有的风能利用最佳地区,年平均有效风速(4.5~27米)达6576小时,风能密度2678瓦/平方米。全县可利用的风能区域约5.3亿千
瓦时。20世纪70年代后期,平潭开始风力发电实验,1990~1995年,全县累计风力发电量424.04万千瓦时。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国家电力公司、福建省电力工业局、平潭县电力公司合作开发长江澳风电场,投资后大大改善了平潭的供电状况。2008年12月,中闽(平潭)风电有限公司又大手笔斥资403亿元,选址澳前准备建17台风机,装机规模34兆瓦,建成后年可发电9400多万度。该计划2009年被列为福建省重点项目。不久,因平潭综合试验区成立,平潭总体开发要在重新规划,澳前作为重要景观海岸线必须保护,该项目改为建在青峰,建设进度稍有延宕,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实施。据悉,改址青峰后还可以多安7台风机,这必将使平潭供电能力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平潭历史文化概说
滩涂资源
全县在海岸线外,发育一定宽度的滩涂,计有62.93平方公里,其中沙泥质滩涂占24.5%,泥沙质滩涂占39.3%,沙质滩涂占36.2%。平潭滩涂面积占全省滩涂面积的3.1%,占福州市滩涂面积的10.1%。人均滩涂面积0.26亩,在全省沿海25个县市中居第七位。
滩涂主要分布在主岛西部的幸福洋、马腿洋、竹屿口、大安湾等地,由于受风面小,地势平坦,倾斜度小,潮间带长,潮流缓慢,底质多为沙泥或泥沙,适宜养殖各种贝类紫菜。幸福洋全长1980米,其中高潮区250米、中潮区1200米、低潮区530米,已成为平潭海洋水产养殖重点区域之一。东部和北部,无山峦屏障,沿海基岩被风浪冲刷剥蚀,地势较陡,潮间带短,一般为200~900米,利用率较低。
滩涂土壤构成中,粉砂占40.48%~82.41%,粘粒占7.23%~44.82%,砂粒占0.23%~12.56%。滩涂底质营养盐丰富,有利于各种贝藻类养殖。
全县滩涂可利用于养殖的面积为2370公顷,其中可养蛎890公顷、养蛏320公顷、养蛤390公顷、养蚶80公顷、养紫菜690公顷。
/wiki/%E5%B9%B3%E6%BD%AD%E5%8E%BF
海盐资源
平潭海盐资源极其丰富,产盐历史悠久。1948年,全县有盐田40多公顷,年产盐2000吨。其后几经兴衰。20世纪70年代以后,盐场大量扩建,到1995年,全县盐坎面积460.7公顷,产盐3.16万吨,2003年产量近4万吨,创历史新高。由于海水洁净,平潭所产食盐清洁且富含各种对人体有益矿物质,誉满遐迩。
——平潭历史文化概说
潮汐资源
平潭海域时中国大潮汐差地之一,平均潮差4.31米,平均高潮5.84米,低潮1.60米,平均海平面3.74米。潮汐能分布的特点大体是西部笔东部大,东北部最小。西部平均潮差4.54米,最大6.70米,最小1.05米,东北部平均潮差4.16米,最大6.56米,最小1.03米。全县潮汐能可供开发的有11处,总装机容量32.46万千瓦,年发电量约8.95亿万千瓦,年发电量约8.95亿千瓦时。
潮汐能资源分布在海坛岛东、西、北方向。其中东部、东南部有4处,为主要的潮汐能分布区,装机容量达22万千瓦,年发电量约6亿千瓦时;西部有5处,装机容量6.3万千瓦,年发电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