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经验汇报材料--家园携手,共促《小公民教育课程》深入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经验汇报材料

――家园携手,共促《小公民教育课程》深入发展

一、《小公民教育课程》的背景与发展

小公民教育课程是我园根据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结合自身历史积淀、组织文化、办园理念、办园特色、教师特长等编制的反映我园教育思想、尊重幼儿个性发展、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动态化特色课程。

我园课程改革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爱国主义启蒙教育、情感教育课程、小公民教育课程,期间进行了十余次的调整和完善,尤其是自2007年以来,我们依据两级《纲要》、《中国小公民道德建设行动指导意见》、《青岛市幼儿园班级幼儿一日活动质量评价指导意见》、《市南区幼儿园一日活动组织指导细则》,结合幼儿园实际发展情况,对课程进行了三次大的调整。在调整课程的过程中,我们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邀请家长与课程同行,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随着课程的日益完善,老师们一致认为,公民素质需要从小抓起,不管是家庭还是幼儿园都应不断提升自身的公民素养,影响并教育着身边的成人和幼儿,为孩子的终生幸福作准备。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的“教育幼儿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理论观点为依据,同时在这条育人之路上,我们必须与家长携手同行,为此我们确立了“家园携手,共育小公民”的教育特色。我们觉得它如同一支和谐的圆舞曲、一段灵动的华尔兹:小公民教育——这是圆舞曲第一拍上的重音,是幼儿园的教育核心;“家园同步,默契配合”——这

就是双双“和谐共舞”;踏准重音、携手同步,才能赢得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这就是一曲曲优美的华尔兹的缤纷呈现。我们正为实现幼儿最大化快乐发展,塑造合格小公民而努力着。

《小公民教育课程》确立的课程总目标是:

养成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公民情感;

形成爱幼儿园、爱社区、爱家乡、爱祖国的公民意识;

形成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守纪律的公民行为;

形成健康活泼、文明合作、勇敢自信、探索创新的公民素质。

《小公民教育课程》以“五小行动”为课程基本内容,重在通过“小公民践行活动”培养儿童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引导儿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一点一滴小事做起,逐步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即:

在家庭做孝顺父母,关心亲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小帮手”;在社会做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小标兵”;在幼儿园做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小伙伴”;在社区和公共场所做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遵守秩序的“小卫士”;在独处时做胸怀开阔,心理健康,勤奋自立,勇于创新的“小主人”。突出儿童的主体性,丰富幼儿的生活内容,让幼儿在各种活动中发展,“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邀家长同行课改之路,虽然道路蹒跚,但却给我园教育改革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初步建立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家园携手共育小公民”

的园本课程。

二、《小公民教育课程》的研究与实施

(一)加强教学管理,家园共建《小公民教育》研究机制

1.以制度为保障,邀请家长参与课程文本建设

课程内容是否适合幼儿的发展,课程实施是否富有实效,家长的参与是一个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手段。审视原有的规章制度,我们发现幼儿园制度建设中,家长工作制度存在缺失现象,不能保障现有活动的开展。而且家长在参与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的问题。如:活动地位——双方地位不平等;活动形式——单向为主、缺乏深度;活动内容——与课程割裂;活动效果——不能使家长良好的育儿愿望内化为正确的教育行为。

基于以上原因,围绕“小公民教育”,秉承幼儿园多年的家长工作特色,我们从2007年开始重点着手将家长参与课程实施的相关制度进行了调整和完善。新增了《亲子活动制度》、《家长参与课程建设制度》、《客座教师制度》、《家长问题会制度》等近30条家长工作制度。在制度的引领和保障下,确保了家长参与课程的实效性。如:依据《家长参与课程建设制度》,我们每学年都会利用“园本课程研讨月”,邀请各年龄班的家长代表一起对现有课程文本进行“五轮式”研讨和调整。

第一轮:全体教师和家长代表共同研讨,找出目前在实施课程方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并提出解决的策略。研讨正在实施的《小公民教育课程》的发展方向和突出的特色是什么(家园共育)并组织教师和家长分别进行相关理论的学习。

第二轮:以级部为单位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进行文本方案的调整和完善,然后由教师和家长结对,分组、分领域从小小、小、中、大的递进顺序系统地修改、完善。

第三轮:由现任各年龄班的教师和所在班级的家长代表一起进行方案调整,查找问题,集中研讨改进。

第四轮:由幼儿园课程研发小组(含家长成员)进行方案调整,系统审阅,再反馈给教师和家长,集中研讨修订。

第五轮:教师进行修订,由课程研发小组统稿。

在教师与家长共同调整、完善的过程中,《小公民教育课程》的体系越来越完整、清晰、丰实,为教师实施课程提供了便利和支撑,更重要的是使“让家长走进课程、参与课程”成为一句实话,使教育教学更有底气、更显特色。

2.以问题为切入,吸纳家长参与课程实践研究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我们与家长一同进行课程文本调整之后,每个学期末我们都会邀请家长参加“《小公民教育》课程实施问题会”,开展的形式是多样的,有研讨、问卷、访谈等。在问题会上家长们都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问题会的程序一般是这样的:先由班级家长代表或家委会将他们在幼儿园日常活动中发现的疑难或困惑问题提交;幼儿园课程实施小组(含家长成员)将这些问题进行分类归纳,有保育方面的、有教育教学方面的、还有管理方面的等等。各岗、各级部老师针对问题和与会家长一起进行研讨、解疑,并将一些未能解决且急需解决的问题提交到园里,最后园教研组再将各级部提交的问题进行筛选分析。通过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反复循环筛选,不仅使家长和教师能敏锐地发现问题,还能将他们达成共识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列为本学期园本教研研究的专题。

如,上学期家长和老师都提到图书区存在以下问题:图书区不够显眼、作用不明显;图书投放与主题活动脱节,有随意现象;幼儿的阅读兴趣有待培养等。针对问题,我们将“如何发挥图书区的实效性”作为教研主题之一,通过研讨各班的教师和家长一起出谋划策,遵循“两个满足”的创设原则,即满足主题活动的开展、满足幼儿阅读兴趣的需要,对图书区进行了重置。

同时幼儿园课程实施小组与“家长智囊团”联手,设计并开展了多项读书活动。如,利用晨间、离园等环节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品味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弘扬民族精神;班级中开展“故事会”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