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eitis猪回肠炎

合集下载

猪回肠炎的防治措施

猪回肠炎的防治措施

3
营养:营养不 良的猪群易感
4
环境:卫生条 件差、湿度大
的猪群易感
5
应激:长途运输、 转群、疫苗接种 等应激因素可增
加猪群易感性
2
猪回肠炎的预防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
保持猪舍清洁卫生,定 A
期消毒
控制饲养密度,避免拥 C

定期监测猪群健康状况, E
及时发现并隔离病猪
B 合理搭配饲料,保证营
养均衡
D 加强通风换气,保持适

提高猪群健康水平
01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饲料质量
02
保持猪舍清洁卫生,定期消毒
03
加强猪群免疫接种,预防疾病发生
04 定期进行猪群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
05
加强猪群营养管理,提高猪群抗病能力
感谢您的观看与聆听
观察猪的临床 症状,如腹泻、 呕吐、食欲不 振等
定期测量猪的 体温、体重、 生长速度等指 标
观察猪的粪便 颜色、形状、 气味等
定期进行猪场 环境监测,如 空气质量、湿 度、温度等
定期进行猪场 消毒,防止病 原传播和感染
4
猪回肠炎的预防与控制
建立生物安全体系
加强猪场管理,提高 猪群健康水平
加强饲料管理,确保 饲料安全卫生
猪回肠炎的防治措施
演讲人
目录
01. 猪回肠炎的成因 02. 猪回肠炎的预防措施 03. 猪回肠炎的治疗方法 04. 猪回肠炎的预防与控制
1
猪回肠炎的成因
病原体
猪回肠炎的病原体主要是猪痢疾密螺旋体
猪痢疾密螺旋体是一种寄生在猪肠道内的微 生物 猪痢疾密螺旋体可以通过粪便、尿液等途径 传播
猪痢疾密螺旋体可以引起猪回肠炎,导致 猪腹泻、体重下降等临床症状

猪回肠炎猪回肠炎简介

猪回肠炎猪回肠炎简介

临床表现及危害
• 临床表现:猪回肠炎的潜伏期为8-10天,临床可分为急性型、慢性型、亚临床型等。急性型:较为少见,多发 于4-12月龄的成年猪,主要表现为血色水样下痢;病程稍长时,排沥青样黑色粪便或血样粪便并突然死亡;后 期转为黄色稀粪。慢性型:较为常见,多发于6-12周龄的生长猪,10%-15%的猪只出现临床症状,主要表现 为食欲不振或废绝,病猪精神沉郁或昏睡;出现间隙性下痢,粪便变软、变稀而呈糊样或水样,颜色较深,有 时混有血液或坏死组织碎片;病猪消瘦、背毛粗刚、弓背弯腰,有的站立不稳,生长发育不良;病程长者可出 现皮肤苍白;如果没有继发感染,有些病例在4-6周可自愈。亚临床型:猪体虽然有病原体存在,却无明显的 临床症状,也可能发生轻微的下痢,但并末引起人们的注意;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明显下降。
禁忌证分析
在使用抗生素时,要注意避免与禁忌药物同时使用,如避免 与抑制肠道蠕动的药物合用,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此外,对 于孕猪和哺乳期母猪,要特别注意用药安全,避免对胎儿和 幼猪造成不良影响。
其他辅助治疗方法介绍
免疫增强剂
01
在治疗过程中,可以辅助使用免疫增强剂,如维生素C、黄芪多
糖等,提高猪的免疫力,促进康复。
血液学检查
血清学检测
细菌培养
检测血液中的白细胞计数、 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等指 标,评估猪只的全身状况。
利用特异性抗体检测猪只 血清中的病原体抗原或抗 体,辅助诊断回肠炎。
采集病料进行细菌培养, 分离并鉴定致病菌株。
影像学检查辅助诊断
X线检查
通过X线透视或摄片观察肠道形 态和位置变化,辅助诊断肠道疾
02
03
肠绒毛萎缩
猪回肠炎导致肠绒毛变短、 萎缩,影响营养物质的吸 收。

猪得了回肠炎怎么治疗

猪得了回肠炎怎么治疗

猪得了回肠炎怎么医治猪回肠炎的主要症状是下痢,发觉疑似猪时,建议先进行诊断确诊,注意与类似疾病加以区分。

对于确诊得了回肠炎的病猪,应及时进行对症医治,同时注意对猪群的饲养管理加以改进。

一、鉴别诊断回肠炎、猪痢疾、胃溃疡以及猪鞭虫病呈急性发病时,病猪都会产生出血性下痢,食欲减退,严重时产生贫血,体表皮肤呈惨白色,乃至突然产生死亡,且通常是生长肥育阶段容易产生。

一样根据病灶位置不同会排出色彩不同的粪便,当上消化道(如小肠或者胃)产生出血性病变时,通常会排出暗红色或者煤焦油状的粪便;当下消化道(如大肠)产生出血性病变时,通常会排出鲜红色或者红色的粪便。

根据临床症状,很难区分回肠炎与猪痢疾。

通过药物医治成效不同,回肠炎与猪痢疾都对林可霉素、泰乐菌素敏锐,而痢菌净(乙酰甲喹)只能够用于医治猪痢疾,而没法用于回肠炎的医治。

鞭虫病对芬苯达唑、伊维菌素等抗寄生虫药物比较敏锐。

对患有回肠炎的病猪进行剖检,发觉回肠与结肠部位会产生病变,导致肠管增生、肥厚,并产生出血;猪痢疾主要是集中于结肠部位产生病变,结肠黏膜明显潮红、水肿,并产生出血,有时还会有纤维干脆坏死性伪膜覆盖在上面,而小肠只产生轻微病变或者没有产生病变。

二、解决办法猪得回肠炎怎么办?当猪只患有回肠炎时,先要对猪场进行严格彻底的消毒,确保猪只体内营养和酸碱保持安稳状态,然后对腹泻采取针对性的医治,特别是确保能够使猪体内的毒素得到最大量的排出,从而确保治愈后能够尽快的复原,同时避免病情反复屡次产生。

如果病猪治愈后消化系统严重受损,需要使其胃肠道功能适当提高,从而使免疫力和饲料转化率能够更高。

对全部病猪使用由1支泰尔斯(酒石酸泰乐菌素)1OmL肠炎毒抗(穿心莲)混合的药液,每头肌肉注射0. 1mL,另一侧肌肉注射注1OmL圆环炎毒消,连续使用3天。

在日粮中添加由肠道处理剂、内毒素吸附剂、复方阿莫西林粉组成的重症腹泻灵,每吨添加lkg,饲喂3天即可。

病猪饮水中添加欣康,主要成分是能量营养合剂,能够被肠道直接吸取,作用是促使肠道生态保持安稳,一样每吨饲料中添加2000mL,另外还要添加3kg人工盐,确保体内营养和酸碱保持安稳。

猪回肠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猪回肠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猪回肠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猪回肠炎,又被称为猪肠炎、隐孢子虫病,是一种猪只常见的胃肠道传染病。

本文将探讨猪回肠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以及防治措施。

流行病学:猪回肠炎主要由隐孢子虫引起,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粪口途径。

隐孢子虫会通过感染猪只的粪便排出体外,然后在环境中形成孢子。

其他猪只在饮水或摄取被孢子污染的食物后被感染。

猪只之间也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疾病。

临床症状:猪回肠炎的症状通常在感染后一到两周内出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消化系统症状:猪只出现腹泻,粪便形状软、稀,有时甚至呈现明显的水样。

病猪食欲减退,造成生长缓慢,久病猪可出现消瘦。

2.营养紊乱:由于肠道受到感染,猪只会出现营养吸收障碍的症状,包括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物质的吸收不良。

3.泌尿系统症状:部分猪只会出现尿液数量增加、频尿等症状。

4.神经系统症状:猪回肠炎的严重病例中,猪只可能出现神经异常,如抽搐、腿足不协调等。

防治措施:为了有效控制和预防猪回肠炎,以下是一些防治措施的建议:1.环境卫生:定期清理猪舍,保持干燥和清洁的环境,减少隐孢子虫的传播。

2.饲养管理:注意猪只的饮食卫生,避免猪只饮用被孢子污染的水,同时通过合理的营养配方以增强猪只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3.隔离患猪:在发现猪只出现疑似症状时,应及时将其隔离并咨询兽医进行诊断和治疗,以防止疾病的扩散。

4.预防接种:猪回肠炎的预防接种是另一个重要的防治措施。

注射疫苗可以提高猪只的免疫力,减少感染和发展疾病的风险。

5.定期检测:定期进行猪只的检测可以及早发现疾病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减少经济损失。

总结:猪回肠炎是一种常见的猪只胃肠道传染病,主要由隐孢子虫引起。

它会导致消化系统症状、营养紊乱、泌尿系统症状以及神经系统症状。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猪回肠炎,我们应该注意环境卫生、饲养管理、隔离患猪、预防接种以及定期检测,以降低感染和传播的风险。

猪回肠炎治疗方法

猪回肠炎治疗方法

猪回肠炎治疗方法
猪回肠炎是一种常见的猪类肠道疾病,主要症状是腹泻、食欲减退、发育迟缓和体重下降。

针对猪回肠炎的治疗方法如下:
1. 药物治疗:可使用药物治疗来控制疾病的症状和感染。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等。

2. 饲养管理:改善饲养环境和条件,保持饲养场的清洁和卫生。

避免饲喂过量的饲料和不洁的食物,确保猪只获得充分的饮水和适当的营养。

3. 病源控制:通过疫苗接种来控制疾病的传播。

猪回肠炎的病原体主要是某些细菌和病毒,根据疫苗的可行性,可以进行预防接种来减少感染的风险。

4. 改变饲料组合:根据专业兽医的建议,适当调整猪只的饲料组合,添加一些对肠道有益的添加剂,如益生菌、酶制剂和有机酸等,以改善肠道健康。

总结起来,猪回肠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饲养管理、病源控制和改变饲料组合。

为了有效治疗和预防猪回肠炎,建议咨询兽医专家的意见并执行相应的措施。

猪回肠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猪回肠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猪回肠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摘要】猪回肠炎是一种引起猪只急性肠胃炎的疾病,由某些感染性细菌引起。

本文通过介绍病原学特点、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症状表现、检测方法和防治措施,全面阐述了猪回肠炎的特点和对猪只的危害。

针对该疾病的防治措施包括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提高饲料卫生质量、定期进行疫苗接种等措施。

本文强调了猪回肠炎的防治意义,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为猪只健康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通过对猪回肠炎的深入了解和有效防治,可以减少疫病传播风险,保障猪只健康和生产安全。

【关键词】猪回肠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防治措施、病原学、检测方法、防治意义、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猪回肠炎简介猪回肠炎,又称为痢疾、绞痛型腹泻,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猪类肠道传染病。

病原菌主要为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属于厌氧菌,主要定植于猪的肠道内。

猪回肠炎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发生,尤其在欧洲、北美和亚洲地区较为常见。

该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经口摄入受污染的饮水或食物,也可以通过接触感染的猪只或污染物传播。

猪回肠炎的发病率较高,特别是在新生仔猪中更为常见。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脱水甚至死亡。

对于猪群的养殖来说,猪回肠炎是一种重要的传染病,对猪群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严重影响,同时也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

为了有效控制猪回肠炎的流行,需要加强猪群的管理和卫生,定期消毒饲料和饮水,合理使用抗生素等药物进行防治。

加强疫苗研发和推广使用也是预防猪回肠炎的重要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对于猪回肠炎的防治将有更多的突破和进展。

2. 正文2.1 病原学特点猪回肠炎的病原学特点主要是由肠道致病菌引起,其中以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细菌最为常见。

这些致病菌通过粪便、食物或水传播,在猪的肠道内引起感染。

大肠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可以产生毒素引起肠道炎症,导致猪出现腹泻、发热等症状。

猪回肠炎的症状,猪回肠炎和猪痢疾区别

猪回肠炎的症状,猪回肠炎和猪痢疾区别

猪回肠炎的症状,猪回肠炎和猪痢疾区别猪回肠炎是由一种生存於细胞内的格兰氏阴性杆菌,称为细胞内劳索尼亚氏菌所引起的,又称猪增生性肠炎,症状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为了大家更好的了解,本文总结了猪回肠炎的症状,猪回肠炎和猪痢疾区别,以供大家参考。

猪回肠炎的症状本病主要发生于生长育肥猪(6-20周龄),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急性出血型和慢性型。

与其它疾病不同,本病的急性型主要发生于育肥猪、母猪和配种群的后备母猪,慢性型主要发生于保育猪和生长猪。

急性回肠炎:表现为急性出血性贫血、粪便松软呈焦油样。

某些猪可能仅仅表现为皮肤显着苍白、不腹泻,但可能突然死亡。

发病猪的死亡率可达50%,而剩余猪可在短时间内恢复且体况变化不大。

妊娠母猪可能流产,大部分流产发生于临床症状出现后6天内。

慢性回肠炎:患猪症状轻微,表现为同一猪栏内不时出现几头腹泻的猪,粪例衡软或不成形,呈黑色、水泥样灰色或黄色,内含未完全消化的饲料。

如果发生轻微的回肠炎、腹泻往往不明显,或仅有少数猪腹泻,应难以发现。

病猪虽然采食量正常,但生长速度受到影响,因此发病猪栏内猪的体重差别很大。

有些猪食欲下降,虽对饲料感举,但往往吃几口就走,病变严重的猪往往发生严重持续性腹泻,使用多种抗生素效果均不理想,大部分慢性感染猪可在发病4-10周后突然恢复正常,生长速度加快,但与正常猪相比,平均增重降低6-20%,饲料转化率降低6-25%。

猪回肠炎和猪痢疾区别猪增生性肠炎(PPE)是由一种被称为细胞内罗松菌的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常见综合症。

在不同的文献中又有不同的名称,诸如坏死性肠炎、增生性出血性肠病、回肠炎、局域性肠炎以及肠腺瘤病等等。

病菌可在5℃-15℃的环境中存活至少1-2周,细菌的纯培养物对四铵类消毒剂和含碘消毒剂敏感。

猪痢疾病由猪密螺旋体引起的一种猪的肠道传染病。

主要症状为黏液性或黏液出血性下痢。

本病可使仔猪生长发育受阻,饲料利用率降低,严重时导致死亡。

本病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中期在全国各地流行,但近几年已少见。

猪回肠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猪回肠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猪回肠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猪回肠炎,是一种由猪回肠炎弧菌引起的猪病,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对于养猪业和人类健康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猪回肠炎病原体主要存在于猪和其他动物的肠道内,通过排泄物和污染水源来传播,对于人类也存在一定的传播风险。

下面我们将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三个方面来进行解读。

一、流行病学猪回肠炎弧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通常在温暖的水体中生长,能够在不良的环境条件下存活数周甚至数月。

这种病原体主要存在于猪、禽类和家鸭的肠道内,通过排泄物排出,经过水源、土壤或粪便污染等途径,传播给其他猪和动物,也会通过水、食物、接触污染物等途径传播给人类。

主要从事养猪业的人员和与猪接触频繁的人员是感染的高危人群。

由于猪回肠炎弧菌存在于水源中,未经处理的饮用水也是感染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临床症状1. 急性型猪回肠炎急性型猪回肠炎通常会在感染后1-5天出现临床症状。

患病猪会出现食欲减退,呕吐,腹泻等症状。

在重症病例中,患猪会出现高热、腹泻严重,并伴有中毒性休克等症状,甚至导致死亡。

体温通常在41℃左右,粪便呈稀水样,含有大量粘液和血液。

2. 慢性型猪回肠炎慢性型猪回肠炎多为持续性的病例,患猪经常出现间歇性的腹泻,食欲减退等慢性症状。

在长期的感染后,患猪体重下降,生长受到影响,严重影响了养猪效益。

三、防治措施1. 预防措施(1)保持环境卫生,定期清洁猪舍和饲料饮水设施,防止病原体的传播和扩散。

(2)猪只隔离,新生小猪要单独饲养,以减少猪只之间的接触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3)保证水源卫生,定期消毒水源,减少水源传播病原体的风险。

2. 治疗措施一旦发现猪群中出现疑似猪回肠炎的症状,要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使用抗生素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感染的蔓延和减少死亡率。

也要加强猪只的免疫力,提高猪只的抵抗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3. 个人防护从事养猪行业的工作者和经常与猪接触的人员要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猪只的粪便和排泄物,减少感染的风险。

猪回肠炎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研究进展

猪回肠炎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研究进展

猪回肠炎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研究进展任静雷(礼蓝(上海)动物保健有限公司,上海 200041)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pig ileitis and advances inprevention and controlJinglei Ren(Elanco (Shanghai) Animal Health Co., Ltd., Shanghai 200041, China)猪回肠炎也叫猪增生性肠炎,是由胞内劳森氏菌感染引起的以回肠、盲肠、结肠黏膜呈腺瘤样增生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肠道疾病。

该病容易传播,低剂量胞内劳森氏菌的感染都会影响猪的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等生产指标。

胞内劳森氏菌的感染率很高,会引起生长育肥猪腹泻、出血性下痢甚至猝死,严重影响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给猪场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王怀山等,2015)。

美国养猪业每年因回肠炎造成的损失大约为9 800万美元,相当于每头猪每年损失1美元。

回肠炎阳性场每头猪的损失在3.5~7美元(Mark Hammer 等,2012)。

文章综述了近几年回肠炎在中国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研究进展。

1 病原学20世纪30年代,Biestes 等在美国衣阿华州首次发现并报道了猪回肠炎的病变,随后在全球其他的养猪地区都发现了该病。

1993年,第一次成功在体外培养了该细菌,并利用该细菌纯的培养物在猪身上复制出该病,从而鉴定了导致猪回肠炎的病原。

1995年将该菌正式命名为胞内劳森氏菌。

胞内劳森氏菌是一种弯曲或直的弧状杆菌,长1.25~1.75 μm ,宽0.25~0.43 μm ,是一种典型的具有三层外膜的革兰氏阴性菌,没有发现纤毛和孢子。

胞内劳森氏菌是脱硫弧菌科中独特的一个分支,因为其有细胞依赖性呼吸作用的特性,并失去了硫的还原能力。

由于常规方法培养胞内劳森氏菌困难,并且培养速度慢,所以现在仍然常用粗制的病变黏膜匀浆来进行攻毒试验。

猪的胞内劳森氏菌只有一个血清型,所以遇到临床的差异都是由于治疗用药的剂量和猪个体差异导致。

猪回肠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猪回肠炎用什么药治

猪回肠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猪回肠炎用什么药治

猪回肠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猪回肠炎用什么药治你养的猪得过回肠炎吗?猪回肠炎可防可治,但如果你防治不力,会造成重大损失。

今天我们谈谈猪回肠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以及猪回肠炎用什么药治疗等话题,供养殖者参考。

一、猪回肠炎的症状表现1、本病的临床主要表现为出现血色水样腹泻,病程稍长时,排黑色沥青(柏油)样稀粪。

有时粪便里会有大量的未消化的的饲料颗粒。

个别猪只甚至突然死亡。

2、部分得病的猪体温不升高。

这种细菌是生长在肠道粘膜细胞内,免疫系统很难追踪,虽然很严重,但免疫系统不能将细菌杀灭。

二、猪回肠炎的治疗方法1、发病后,可在饮水中添加20%治嗽静400克和绿益态500克/吨水,连饮10天,肌肉注射泰妙菌素针剂和止血敏,每日两次,连续三日。

2、针剂治疗:①支原净(泰妙菌素)+强力霉素,②地美硝唑+林可霉素,效果很好。

3、用药时机,当猪群发生ppe时,一定要立即用药,选择对内劳森菌高度敏感的治嗽静或富乐克进行保健,每次使用15天,可完全有效的控制该病的临床症状,提高经济效益。

三、猪回肠炎的预防要点1、做好消毒工作。

重点要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对工作人员的服装、鞋子等防护用品及运输车辆要严格消毒,同时注重灭鼠和粪便的堆积发酵,彻底切断病菌的传播途径。

2、注重药物保健预防。

胞内劳森氏菌属于专一性的细胞内病原菌,所选药物不仅需要对病原菌有较高的敏感性,而且在肠道上皮细胞内要有较高的药物浓度。

3、种猪群饲料中添加20%治嗽静160ppm+万特肺灵600克+并可清1千克每吨,连用15天停15天再用15天,不仅可有效降低仔猪回肠炎的早期感染,更能起到稳定prrs的作用。

四、治疗猪回肠炎的建议方案以下是某养猪单位经过实验检验的治疗猪回肠炎的方案与错施,我们把它放在这里,供养猪的朋友们参考:方案1、对于发病群体少,可以选择强力加泰乐,止血敏加安落敏加维B,左右一边。

方案2、一般剂量是1000斤饲料+支原净150g强力霉素150g四黄止痢颗粒1000g。

猪回肠炎---猪回肠炎简介(1)

猪回肠炎---猪回肠炎简介(1)

猪回肠炎---猪回肠炎简介(1)
猪回肠炎是一种猪只肠道疾病,又称为菌痢、猪菌痢、猪肠痢等,是
经常发生而且具有传染性的猪病之一。

猪回肠炎的发生率高,严重威
胁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一、病因
猪回肠炎的病因主要是因为受到了丝虫、细菌、寄生虫等的感染所造成。

尤其是病毒感染更加严重,因为猪回肠炎自身的抵抗力比较弱,
很容易受到感染。

二、临床症状
猪回肠炎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猪只食欲不振、消瘦、精神不安、腹
泻等。

随着病情的加重,猪只的精神状态会越来越差,甚至出现死亡
的情况。

三、预防和治疗
1. 预防:一般来说,要想有效预防猪回肠炎,首先要注意环境卫生,
保持猪舍的清洁。

同时,定期对猪只进行检查和疫苗注射,加强免疫力,在平时饲养过程中也要注意饲喂多样化的食物,增加营养均衡度。

2. 治疗:对于已经感染猪回肠炎的猪只,及时进行治疗也十分重要。

首先要停止给猪只饮食,保持内脏的休息。

然后给猪只注射抗生素等
药物,促使猪只早日康复。

四、总结
综上所述,猪回肠炎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猪病,能够直接影响到猪只的
生长和健康,甚至对养猪业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重视起来,并从预防和治疗两个方面来进行有效的防范和治疗。

只有这样才能使
得我们的养猪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猪增生性肠病(回肠炎、胶皮管样肠病)

猪增生性肠病(回肠炎、胶皮管样肠病)

| 2018年第38卷第01期 总252期 | 5(三)日粮粒度大小增大到750 µm,并持续3周,另外确保该日粮以粉料形式而非颗粒料形式供应。

如果采用这种饲喂方案,已经出现的溃疡甚至也可以恢复(图3)。

颗粒料的粒度大小也可以加大。

乳清的pH 也应测定,酸度高的乳清不应饲喂。

7 特别注意猪螺杆菌可能会感染人,且可能会存在于猪肉中。

常规的卫生预防措施可以降低人受到感染的可能性。

□□原题名:Gastric (Stomach) ulcers (英文)注:照片来自丹麦家猪研究中心图3 50%以上白色部分或形成瘢痕的溃疡有明显纤维化(三)(Regional Ileitis,图2)、PHE和坏死性肠炎的潜在病症。

14 d后产生小菌落,在5 ℃下可2周,但不能增殖。

该菌的纯培养物可引发所有类型的PE。

该菌进入肠道内壁的细胞中,通常是侵入位于小肠末端(回肠)的肠细胞中,有时也可以侵入大肠细胞中,并在细胞中增殖,导致肠细胞在外观上表现出发育不完全,破坏具有吸收能力的绒毛,并使肠绒毛间的隐窝变深,使得感染部位的肠道壁不具有吸收功能,变薄且凹凸不平。

炎症伴随着红细胞(和部分白细胞)和受感染的肠上皮细胞的死亡而发生。

随着肠道的恢复,厚厚的黏膜可能会发生崩塌,变成如NE中一样的坏死,最终在节段性回肠炎中会使得肌层增厚或成为“软管样肠道”。

更快速的崩塌可能会造成大量失血,并使血液进入回肠,引发PHE。

康复的猪对再感染有免疫。

2 传播方式胞内劳森氏菌的感染是通过受污染的粪便从猪传染给猪的,通常发生在混群的猪之间。

由于该菌在猪体外可以短时间存活,传播可以在摄入受污染的饲料和饮水后,或将易感猪转移到受污染的猪圈或车辆中发生。

该菌可存在于小鼠体内,小鼠和其他种类的啮齿动物可以成为感染源。

3 临床症状临床病症最常见于刚断奶的仔猪中,并可持续约6周。

该病的潜伏期为3~6周,可以发生在3~4周龄到成年之间所有年龄段的猪中。

第一个症状是增重停止或者失重,以及食欲出现不同程度的丧失。

猪回肠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猪回肠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猪回肠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1. 引言1.1 猪回肠炎的概述猪回肠炎,又称为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

该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主要感染对象是幼猪,但成年猪和仔猪也可能感染。

猪回肠炎病毒主要侵犯猪的小肠绒毛柱状上皮细胞,导致肠道功能障碍和细胞损伤。

病猪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食欲不振、发热等临床症状。

猪回肠炎对养猪业造成严重危害,不仅导致生产性能下降,还会增加饲料成本和兽药使用量。

加强对猪回肠炎的流行病学监测和防治工作至关重要。

通过正确的预防措施和控制措施,可以有效减轻猪回肠炎对养猪业的损失,保障猪群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未来研究方向应该着重在疫苗研发、环境卫生管理和病媒控制等方面,为有效控制和消灭猪回肠炎提供更多科学依据。

2. 正文2.1 流行病学特征猪回肠炎是一种由猪回肠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口-粪传播途径传播。

猪回肠炎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发生,尤其是在猪场和饲养场中更为常见。

流行病学特征显示,猪回肠炎的发病率在不同地区和季节可能有所不同,但通常呈现出一定的季节性和集群性。

病毒感染往往在春夏季节高发,可能与气温和空气湿度等环境因素有关。

在饲养条件恶劣、卫生条件差的猪场,猪回肠炎的流行情况更加严重。

大规模猪场中猪只数量众多,疾病易于在短时间内传播,从而导致猪回肠炎的爆发。

猪回肠炎还可能通过人类的接触而传播,尤其是猪场工作人员和兽医等可能受到感染。

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对于控制猪回肠炎的传播至关重要。

2.2 临床症状猪回肠炎的临床症状可以表现为肠道炎症和消化系统症状。

患病的猪会出现食欲减退、腹泻、腹痛等消化系统症状。

腹泻通常是水样便或黏液便,伴随明显的腹痛。

病猪还会出现发热、体温升高和精神萎靡等全身症状。

临床检查中可能发现肠鸣音亢进、腹部压痛等症状。

在猪回肠炎的临床症状中,病程较短,病情多在一周内迅速发展。

患病的猪常常出现腹泻严重、积极性下降、气促、腹胀等症状。

猪回肠炎_??????

猪回肠炎_??????

加强猪群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病猪
保持猪舍清洁、干燥,保证营养均衡
加强环境消毒
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保持环境清洁
01
使用高效消毒剂,如过氧乙酸、次氯酸钠等
02
加强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
03
定期对猪舍内的设备进行消毒,如食槽、饮水器等
04
定期对猪群进行健康检查,发现病猪及时隔离治疗
04
治疗方法
抗菌药物治疗
抗生素: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如氟苯尼考、恩诺沙星等
剂量:根据猪的体重和病情,合理调整用药剂量
给药方式:注射、口服、饮水等
疗程:根据病情和药物敏感性,确定合适的疗程,一般3-5天
联合用药:根据病情和药物敏感性,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联合使用,以增强疗效
改善饲养管理
定期进行消毒,防止病原体传播
05
THANK YOU
猪回肠炎
演讲人
01.
症状
02.
03.
目录
病因
治疗方法
症状
腹泻
2
1
症状:水样腹泻,粪便呈黄色或绿色
严重程度:轻度至中度腹泻,可能影响猪的生长和健康
持续时间:通常持续2-3天
伴随症状:可能伴随呕吐、腹痛、发热等症状
4
3
食欲减退
01
02
03
04
食欲减退是猪回肠炎的主要症状之一
猪回肠炎会导致猪的食欲明显下降,甚至完全丧失
03
预防措施: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环境卫生,定期消毒,接种疫苗等
04
饲料因素
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
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高
饲料中粗纤维含量不足
饲料中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
饲料中抗生素滥用

猪回肠炎资料

猪回肠炎资料

发现疑似回肠炎症状?
Enterisol® Ileitis Process Flow
发现疑似回肠炎症状?
Enterisol® Ileitis Process Flow
诊断: ELISA, PCR, 等
Hale Waihona Puke 发现疑似回肠炎症状?Enterisol® Ileitis Process Flow
诊断: ELISA, PCR, 等
• Philippine experience on Ileitis 菲律宾防控回肠炎经验
Growing together
Target farms 目标猪场
Acute leitis (dead pigs, bloody diarrhoea)急性回肠炎(死猪,血便)
Mild clinical/chronic温和临床/慢性
• Antimicrobial treatment is usually started after the first clinical symptoms are seen. 往往都是在首次看到
临床症状后才进行抗生素治疗.
• If you see clinical symptoms the economic damages are already present. 看到临床症状
PI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6
S
wks
I
V
SERUM: Gilts
Sows
4 wks
10 wks
13 wks
18 wks
24 wks
(+) or (-) Infection Seroconversion
感染
血清阳转
Infection Point Intervention Point

猪回肠炎的防治

猪回肠炎的防治

猪回肠炎的防治
王久媛
【期刊名称】《现代农业》
【年(卷),期】2018(000)006
【摘要】猪回肠炎(Ileitis)是由细胞内劳索尼亚氏菌,一种生存于细胞内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引起的以猪出血性下痢为主要特征增生性肠炎,全称为猪增生性肠炎(PPE).该病主要感染育肥猪,保育猪也可感染,延长了育肥猪的生长周期,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降低,给养猪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文章主要论述了回肠炎的防治方法,希望给养猪户提供一些参考.
【总页数】1页(P87)
【作者】王久媛
【作者单位】辽宁省朝阳市畜牧兽医监测预警中心,辽宁朝阳 122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猪增生性回肠炎的防治
2.浅谈猪回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3.猪回肠炎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4.锌+疫苗接种可有效防治猪回肠炎
5.猪回肠炎和猪痢疾的鉴别诊断及防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阻斷拉森菌的核醣體作用
42
預防及控制
• 預防
– 高爆發期或預期應 激出現時開始投藥
– 每噸飼料投予100 克泰農,連續投予21 天
– 之後21天每噸飼料 投予40克泰農
– 之後至上巿為止每 噸飼料投予20克泰 農
• 控制
– 出現臨床症狀即開 始在每噸飼料中投 予100克泰農,連續 投予21天
– 之後21天每噸飼料 投予40克泰農
17
非出血性迴腸炎
• 慢性迴腸炎
– 最常發生於肥育後期豬隻(30-70 Kg體重)
– 哺育豬次之
– 10-50%豬隻下痢呈現半固體軟便
• 顏色不規則
• 通常不帶血絲
• 糞便中含有壞死性組織
– 病程可維持數天至數週
– 逐漸變成壞死性腸炎,預後不良
• 體重減輕,皮毛粗剛,生長不良
18
• 死亡
慢性迴腸炎
– 豬腸道Porcine intestinal adenomatosis
( PIA )
6
現在我們知道
• 這些疾病都是同一種病原所引發的不同型 態及臨床症狀
• 迴腸炎
– 亞臨床型迴腸炎 – 非出血型迴腸炎 – 急性出血型迴腸炎
7
過去我們認為
• 這些疾病可能是由許多不同病原所引發
– 榛狀菌Campylobacter sputorum – 類棒狀菌微生物Campylobacter-like
40
控制 2
• 含藥飼料添加物
–選擇有效的抗生素
• 藥物敏感性高(MIC值低) • 可以進入腸道細胞並在細胞中蓄積 • 進入細胞後仍能保持藥物活性
泰農(泰樂菌素)
41
泰農進入腸道細胞蓄積
腸道上皮細胞
拉森菌
拉森菌附著在腸 道上皮細胞表面 ,2小時鑽入細胞 內後
x x
潛伏期二週
x
x 泰農
穿透進入上皮細胞
– 之後至上巿為止每 噸飼料投予20克泰 農
organism
8
現在我們知道
• 1995年發現且正式命 名
• 迴腸炎的致病原為一 種專門寄生在腸道上 皮細胞內的:
細胞內寄生拉森菌 Lawsonia
Intracellularis
免疫螢光
9
過去我們不重視迴腸炎,因為
• 病原不明 • 診斷方法不明(僅能經由死後剖檢) • 容易與沙門氏菌或豬赤痢混淆 • 對於該病的亞臨床型及慢性型了解有限 • 豬場的流行狀況及經濟損失不明 • 罹病率及疾病在豬場的重要性被低估
10
增生性腸病
• 最常被稱為增生性腸炎或迴腸炎 • 仔豬離乳後的腸道疾病 • 目前已知是造成豬隻下痢及生長不良的重
要疾病
11
病原
• 細胞內寄生拉森菌 Lawsonia Intracellularis
• 對腸道細胞具親和 力,因而感染腸細 胞
• G(-)專性厭氧菌
• 專性細胞內寄生之 細菌
12
不成熟的上 皮細胞增生 因而使腸壁 不正常增厚
• 經常發生於哺育豬及 肥育前期豬隻(20-50 Kg).
• 病豬生長不良,整齊 度差
• 10-50%豬隻呈現軟 便至下痢
• 生長性能不良
• 飼養管理的改變經常
造成疾病爆發
– 換欄或運輸
– 換料(攝飼料減少)
– 停藥或換藥
– 溫差過太
– 密飼
– 黴菌毒素
• 可能的二次感染病原
– 梭菌
– 榛狀菌
19
20
21
迴腸部位出現血塊
23
迴腸粘膜出血
24
粘膜增厚
25
腸壁增厚
26
疾病傳播-經口感染
鳥類傳播
母豬傳播給仔豬
污染的糞便
人員散播
鼠類傳播
平行感染 外來後備母豬
迴腸炎診斷
30
屠宰場剖檢
• 屠宰後以腸壁變厚作為判斷標準 • 無特異性 • 敏感性低(容易低估真正感染比率)
32
組織病理學
• 死後豬隻採腸道組織進行
2
答案
• 豬增生性腸炎(PPE, Procine Proliferative Enterpathy)
• 又叫迴腸炎(Ileitis)
3
這是新的豬病嗎?
• 不,這不是一種新病。但我們對它卻到最 近才有完整的了解。
• 我們發現迴腸炎是造成養豬業重大損失的 疾病。
4
豬迴腸炎Ileitis
美國禮來大藥廠
增厚的腸壁 影響腸道正
常功能
細菌性二次感 染機會增加
豬迴腸橫切面
受感染的上皮細 胞脫落後經由糞 便排出並感染其
它豬隻
上皮細胞不 正常增生
寄生於細胞 內的拉森菌
急性出血性迴腸炎
• 又稱增生性出血性腸 炎(PHE)
• 急性
• 好發於後備母豬及肥 育豬(>15-17 週齡)
– 長途運輸後或新進場母 豬
• 好發於規模大豬場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菌清除後造成拉森菌 增生?
• 豬隻感染後
– 糞便呈現黑色瀝青狀 – 豬隻呈現蒼白貧血 – 高死亡率(約6-20%) – 未死亡可逐漸康復
16
非出血性迴腸炎
• 亞臨床型迴腸炎
– 最常發生於哺育豬(15-30 Kg體重) – 肥育前期豬隻次之 – 生長性能不良
• 整齊度差 • 攝飼料減少 • 增重降低 • 籵肉比增加
5
過去我們認為
• 這些疾病不相關
– 豬增生性腸炎PPE
– 增生性出血性腸炎PHE
– 迴腸炎Ileitis
– 壞死性腸炎Necrotic Enteritis
– 出血性迴腸炎bloody form ileitis
– 增生性腸道病變Proliferative Enteropathy
– 水管腸道病Garden hose Gut
35%
屠宰時以PCR檢查
50% 15%
38
迴腸炎的治療及控制
39
控制 1
• 飼養管理
– 全進全出 – 強力清潔及消毒(使用非氛類消毒劑) – 檢測外來的後備母豬 – 避免應激因子, 包括
• 密飼, 通風不良,溫差太大
*Bane y col. Proc. 15 IPVS Congress ,1998
– Warthin Starry鍍銀法 – 或Hematoxylin Eosin染色法
33
實驗室PC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 以拉森菌存在與否決定 • 高特異性(100%)低敏感性(39%) • 活體動物亦可進行(糞便) • 極少量菌體即可測得,但感染豬隻必須在
排毒期方可測得,所以測得結果僅能針對 單一豬隻,無法判斷全場感染狀況 • 成本昂貴
34
實驗室血清學方法-Ileitest®
• 利用免疫螢光抗體法檢 測感染(曾感染)豬隻的 IgG抗體
• 最新研發科技
• 高持異性91%
• 高敏感性97%
• 好處
– 可知全場疾病感染動向, 進而可進行治療或控制
– 成本低廉
– 一般實驗室即可進行
35
結果判讀
陽性
陰性
36
全球流行率
35% 35%
30% 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