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伤口的处理

合集下载

常见伤口的处理

常见伤口的处理

常见伤口的处理分享作者:百合已被分享90次评论(0) 复制链接1. 清洁伤口用碘伏消毒,刺激小,效果好;对于清洁、新生肉芽创面,还可加用凡士林油纱覆盖以减轻换药时患者的痛苦,并减少组织液渗出、丢失。

2. 血供丰富,感染机会小的伤口可用生理盐水简单湿润一下,无菌辅料包扎即可。

3. 对于有皮肤缺损的伤口,缺损区用盐水反复冲洗,周围可用碘伏常规消毒,消毒后,用盐水纱布或凡士林纱布覆盖,盐水纱布有利于保持创面的新鲜,干燥,凡士林纱布有利于创面的肉芽生长。

4. 感染或污染伤口原则是引流排脓,必要时坼开缝线,扩大伤口,彻底引流,伤口内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有坏死组织的应给于清创,也可以用抗生素纱布填塞伤口内,伤口的周围最好用碘酒两遍酒精三遍脱碘消毒。

当然感染伤口换药要做到每天一换。

另外,对化脓的切口换药时,不要嫌弃恶臭,一定要仔细擦掉切口处的脓苔,且不能因为患者的疼痛而不敢碰切口,脓苔除去后要有轻微的血丝渗出,这样才有助于切口早日愈合!5. 褥疮、化脓性骨髓炎等感染伤口:碘伏消毒创口周围,而创口以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庆大霉素敷料覆盖。

6. 对于骨髓炎有骨外露时的换药首先要勤,因为渗出很多,且敷料要多。

在换药过程中,应随时清除坏死组织,髓腔内可以放置纱条。

经验方法是先用盐水冲洗创面,再用0.1%碘伏冲洗,再用双氧水冲洗,最后用庆大纱布湿敷,敷料覆盖。

当创面肉芽新鲜,渗出较少时,行手术清除死骨、硬化骨,采用合适的肌皮瓣覆盖创面,外固定架外固定,待皮瓣成活后,再行骨延长。

7. 开放性骨折行外固定的患者换药遵循的是首先碘伏消毒(同时清理切除坏死组织),其次使用双氧水消毒,然后生理盐水冲洗,最后呋喃西林填塞覆盖创面。

等待其肉芽生长,行游离皮瓣覆盖。

8. 切口的脂肪液化:在脂肪丰富的地方易出现脂肪液化,此时广泛的敞开切口(脂肪液化的区域全部打开),培养+药敏,加强换药。

这样的切口要换好长时间,为了缩短时间,在初期消毒后在局部的皮下注射庆大霉素,向切口中放置葡萄糖粉,每天换药,待创口渗出少后油纱刺激肉芽生长,新鲜后二期缝合或蝴蝶胶布拉合。

外科感染性伤口的处理

外科感染性伤口的处理
➢自然愈合 ➢伤口红肿 ➢伤口脂肪液化 ➢伤口感染
一、自然愈合(Ⅰ/甲、Ⅱ/甲、Ⅲ/甲):
➢ 伤口边缘对合整齐,无明显的红肿反应,
伤口愈合良好。
二、伤口红肿(Ⅰ/乙、Ⅱ/乙、Ⅲ/乙):
➢ 伤口出现红肿、甚至形成血肿、积液,但 尚未形成脓肿;
➢ 这类伤口愈合欠佳,需进一步的外科处理 如加强换药、湿敷、理疗等,使伤口达到自 然愈合。
2、清除伤口内脓液、坏死组织及异物(如线 头等)再用PVP-I或3%的过氧化氢溶液冲洗, 也可采用生理盐水等伤口灌洗。
3、创口清洗后放置合适的引流条,覆盖无菌 敷料(一般3~4层,渗液较多时适当增加敷 料)。
不同的引流条对伤口的作用:
凡士林纱条:多用于较新鲜、分泌物较少的 肉芽创面或小的刚切开的化脓伤口;
外科感染性伤口的处理
➢美国Altemier 4类区分法:
✓ Ⅰ类(清洁)切口:手术未进入炎症区,未进入呼吸 、消化及泌尿生殖道,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上述 条件者
✓ Ⅱ类(清洁-污染)切口:手术进入呼吸、消化或泌尿 生殖道但无明显污染,如无感染且顺利完成的胆道、胃 肠道、阴道、口咽部手术
✓ Ⅲ类(污染)切口: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手术进入 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胃肠道内容物有明显溢出污 染;术中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如开胸心脏按压)者
感染性伤口的处理
➢早期伤口感染 ➢中期伤口感染 ➢后期伤口感染 ➢外科窦道、瘘管、溃疡
一、早期伤口感染
➢缝线反应 ➢针眼脓肿
二、中期伤口感染
➢伤口局部及周围皮肤明显肿胀并有压痛,甚 至有波动感出现。
➢针头试穿抽脓或经B超可诊断。
确诊为伤口化脓后的处理:
1、根据脓肿的大小将伤口敞开呈口大底小 (漏斗)状,实行最低位引流;如伤口全层 空虚,下方感染,则间断性拆除缝线,分解 成几个小的伤口,实行对通引流。 注: 皮肤软组织在清创或切开引流时, 就应注意尽可能多地保留有生机能力的皮肤 组织,为维持皮肤的张力打好基础。

伤口感染怎么处理

伤口感染怎么处理

伤口感染怎么处理在日常生活中,意外、跌倒、车祸等多种因素均有可能导致我们的身上出现伤口。

从医疗工作的角度来看,伤口的出现导致皮肤的防御功能受到了极大降低,基于此,各类病毒和细菌容易经由伤口侵入到体内,继而诱发感染问题,若不能及时进行合理干预,则伤口感染可诱发一系列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可出现败血症,继而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然而,由于缺乏系统的医疗知识学习经历,部分人在受伤后对于如何做好伤口感染的处理工作缺乏清晰认识与充分了解,继而容易导致伤口感染处理不当。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在本文中,笔者结合大量临床经验针对如何做好伤口感染处理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希望引导读者强化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水平。

一、做好伤口周围皮肤消毒对于出现伤口感染问题的患者,在临床期间,医疗人员应积极做好对于伤口及伤口周围皮肤的清洗和消毒工作,从而有效确保伤口的洁净度。

在此期间,可以采用聚维酮碘与无菌生理盐水等对伤口进行彻底冲洗。

在此期间,若使用酒精进行伤口的清洗,应避免酒精渗入到伤口处,以便减轻患者痛感。

在临床过程中,及时做好相应的消毒工作可以帮助患者有效实现对于伤口感染问题的充分控制,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与健康的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在临床过程中,大量研究资料显示,通过及时做好伤口及周围皮肤的消毒,可以充分实现对于相关病菌的合理清除,其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对于康复目标的实现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做好伤口固定与敷料更换在临床过程中,对于出现伤口感染问题的患者,医疗人员应在清理伤口后及时使用纱布或纱条对患者伤口部位进行覆盖并使用医用胶布或绷带给予固定。

实践表明,通过相关工作的合理开展,有利于降低伤口和外界接触的几率,从而有效避免细菌在伤口部位的滋生与繁殖。

与此同时,通过外用敷料的合理应用,可以促进伤口处微环境的合理改善,对于伤口愈合速度的提升具有良好的促进意义。

就目前而言,常用的敷料包括藻酸盐类敷料、银离子敷料以及泡沫合成型敷料等。

三、做好伤口清创处理工作对于伤口感染情况较为严重的患者,为了有效促进其病情的合理控制,医疗人员应在治疗期间及时对患者伤口进行清创处理,以便尽可能对坏死组织进行彻底切除并有效清除患者伤口部位的血块、杂质以及异物。

感染性创面的处理及个案分享PPT课件

感染性创面的处理及个案分享PPT课件
剂。 • 维持性伤口及难愈性伤口则可适当以控制臭味及
减少细菌负荷。
13
常用的伤口清洗方法
• 棉球擦洗:
– 优点:操作方便 – 缺点: – 擦洗易损伤新生肉芽组织; – 可能棉纤维残留,影响伤口愈合; – 不适用于外口小而深腔的伤口。
14
常用的伤口清洗方法
• 冲洗:
– 30~50ml注射器连接18~20号针头冲洗,产生8~15PSI/ 平方英寸的压力;
– 外口小而深腔大的伤口,建议使用吸痰管或去针头的 头皮针软管冲洗。
15
伤口清洗
• 伤口冲洗/灌洗如下情况不建议使用:
– 当冲洗液的流向不能确定; – 无法确保冲洗液能完全排除; – 伤口的基底部不可见,特别是对于存在腔隙或冲洗液
存在流入体腔风险的伤口。
16
感染的预防
• 传统的观点:
– 伤口感染是因为有细菌。因此,必须去除细菌。
以伤口清洁度 分类
清洁伤口 清洁污染伤口 污染伤口
感染伤口
3
伤口感染
• 伤口感染是伤口愈合过程中最严重的干扰因素,有侵 入伤口的不同微生物引起、增殖并产生有害的毒性物 质。
• 感染通常被局限,但严重时可导致组织受损,从而阻 碍伤口愈合。
• 每种伤口感染都有可能发展为全身感染,甚至败血症 而危及生命。
• 全身性治疗:原发/基础病治疗、并发症治疗、全 身应用抗菌素
• 伤口局部处理:伤口的清洗,清创、引流,抗菌 敷料的应用,伤口湿性平衡
11
伤口评估
• 完整的伤口评估包括全身因素评估、伤口局部评估、患者 的照顾系统及对伤口处理的预期目标。
• MEASURE代表内容(中文) • M:准确测量伤口的长度、宽度和范围 • E:渗液量(无、少量、重量、大量)、性质(浆液性、血

伤口感染分型及伤口处理

伤口感染分型及伤口处理
• 二)全身因素
• (1)高龄 (2)营养不良 (3)糖尿病 (4) 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5)免疫功能低下(6) 肿瘤治疗 (7) 吸烟 (8)疼痛 (9)自身免 疫性疾病
伤口感染图
感染伤口的处理
• 1.污染伤口
• 污染伤口:一般采用伤口内双氧水和生理盐水 反复冲洗,有坏死组织的应给予清创,加强换 药,应用抗生素抗感染。
• 3)污染切口,也称Ⅲ类切口,是指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开放性创伤手术胃肠道,尿路, 胆道内容物及体液有大量溢出污染;术中有明显污染。
• 4)感染切口,也称Ⅳ类切口,是指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 手术切口通常可以达到一期愈合。但也有些伤口通过二期愈合或三期愈合方式愈合。
• 肉芽生长过度:肉芽高出创缘,上皮不易覆盖而延迟 愈合。
• 处理:剪刀剪平或镊子刮平,压迫止血,盐水纱布湿 敷。
谢谢观看
THANK YOU
伤口感染分型及伤口处理
相关知识
01
手术切口概述
根据外科手术切口微生物污染或可能污染,将外科手术切口分为4类。
• 1)清洁伤口,或称Ⅰ类切口,是指手术未进入感染炎症区,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未进入呼吸道, 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
• 2)清洁-污染切口,也称Ⅱ类切口,是指手术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但不伴 有明显污染。
• 2.放置引流的伤口
• 放置引流的伤口:多为污染伤口或易出血伤口, 其目的是防止深部化脓性感染,引流物有盐水 纱条,凡士林纱条,橡皮条,橡胶管。
• 3 .放置引流条伤口的处理
• 换药时伤口常规消毒,拔出引流条时应缓慢向外牵动, 慎防被拉断。引流物一般在术后24-48h内取出,若渗 出液较多,应随时更换湿透的的外层敷料。

关于感染伤口的处理 (2)课件

关于感染伤口的处理 (2)课件
剪刀剪平或镊子刮平,压迫止血,盐水纱 条湿敷。此时创面不宜用油类敷料。
肉芽组织
肉芽水肿: 肉芽组织表面光滑亮晶,呈淡色或淡白色 分泌物较多,常高出创面,触之有浮动感。 处理:
3%~5%盐水纱条湿敷,局部加压包 扎,较小面积,可用剪刀剪除。
肉芽组织
陈旧性肉芽: 颜色暗红,不新鲜,高低不平。 处理:
关于感染伤口的处理 (2)
换药时应明确的几个概念
1
肉芽组织
2
脂肪液化
3
窦道
概念一:肉芽组织
肉芽组织(granulation tissue):由新 生薄壁的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纤维 细胞构成,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肉 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 形似鲜嫩的肉芽故而得名。为幼稚阶 段的纤维结缔组织.
与乳汁淤积、细菌侵 入有关
急性乳腺炎
处理原则:控制感染,排 空乳汁,脓肿形成前主要 给予热敷,药物外敷或理 疗、抗菌药等治疗为主, 脓肿形成后,则需及时行 脓肿切开引流
外科感染—脓肿
急性感染后,组织或器官内病变组织坏 死、液化后,形成局限性脓液积聚,并 有一完整脓壁者,叫作脓肿。
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脓肿常继 发于各种化脓性感染,如急性蜂窝织炎、 急性淋巴结炎、疖等;也可发生在局部 损伤的血肿或异物存留处。

预防: 注意皮肤清洁,特别是在初春、盛夏, 要勤洗澡、洗头、理发、勤换衣服、剪指甲; 疖周围皮肤应保持清洁,并用75%酒精涂抹, 以防止感染扩散到附近的毛囊。
治疗: 对炎症结节可用热敷,亦可外敷鱼石脂 软膏。有波动时,应及早切开引流。
面部疖,应给予抗生素,并注意休息,补充维 生素,适当增加营养。
倒刺逆剥和切伤等,有时也可引起手 的严重感染,甚至造成不同程度的病 残,以致影响手部功能。 手部损伤不容忽视,应及时处理

感染伤口的处理原则

感染伤口的处理原则

感染伤口的处理原则
1、伤口的清洁:患者出现伤口感染后通常都会表现有轻微发热、局部疼痛的症状,需及时对伤口部位进行彻底消毒和清理,一般选用碘伏或双氧水进行消毒
2、处理方式:对于感染后的伤口一般不建议进行马上缝合,首先需要先进行抗感染治疗后,根据恢复情况决定是否需要缝合,过早缝合有可能引起伤口内部的积液或脓液无法排出,引发脓肿产生,出现更严重的后果。

3、使用药物:针对感染伤口,根据情况不同,可以选择局部或全身使用抗感染药。

伤口感染如何紧急处理

伤口感染如何紧急处理

伤口感染如何紧急处理发表时间:2020-05-08T11:36:24.580Z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8期作者:苟文华[导读] 人们在经过手术、碰撞等方式在身体上出现了一个伤口,此时的伤口如果护理不及时就有可能出现伤口感染,危及整体的生命健康。

伤口按照洁净程度分为三种类型:清洁伤口,即无菌状态下的手术切口,也包括经过严格清创处理的无污染的外伤伤口(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人民医院四川广元 628012)人们在经过手术、碰撞等方式在身体上出现了一个伤口,此时的伤口如果护理不及时就有可能出现伤口感染,危及整体的生命健康。

伤口按照洁净程度分为三种类型:清洁伤口,即无菌状态下的手术切口,也包括经过严格清创处理的无污染的外伤伤口,能够顺利的愈合;污染伤口。

即在伤口出现八个小时内被细菌或异物、污物污染的伤口,进行严格的清创处理能够让伤口顺利愈合;感染伤口是已经出现感染现象的伤口,如一些化脓性外伤疾病的术后切口、手术切口受到污染感染等都会让伤口感染,感染伤口的愈合需要相当的时间与难度。

伤口的感染主要依赖于细菌的毒素和侵袭力,毒素分为外毒素和内毒素,外毒素是指细菌对组织器官的毒害效应,是细菌通过分泌物质直接攻击组织器官毒害人体的被称之为外毒素;内毒素是指人体反击细菌后,细菌死亡从而释放出的毒素。

这两种毒素作用在人的创口之上,配合上一些细菌如革兰阳性菌等强大的侵袭力道,能够致使伤口出现感染症状。

1 伤口感染的处理目标伤口感染的处理目标分为两方面,其一为将伤口部位的微生物数量或负荷控制在患者自身所能够控制的范围之内,意味着让人体重新获得身体调节的主动权;其二为营造一个修复细胞的良好工作环境,其意味着能够将温度、生长因子、酸碱度等方面的外在内在环境控制在适合细胞生长的参数内,从而让伤口能够更快的摆脱感染状态,尽早愈合。

2 感染伤口的处理方法2.1 减压与固定当感染伤口处在足部上时,需要利用像是减压鞋、充气袜子等支持器具,感染严重时需要打石膏固定,防止伤口与地面直接接触压迫循环,促进伤口附近的血液流动,使免疫细胞能够达到感染伤口,同时保证伤口的氧气环境,防止厌氧菌大规模滋生。

急诊科晚期感染伤口处理技术操作规范

急诊科晚期感染伤口处理技术操作规范

急诊科晚期感染伤口处理技术操作规范
【适应症】
1、开放伤口丧失一期缝合时机,如伤后超过12小时以上的伤口,且气候炎热。

2、污染过重的伤口,初期未能处理的战伤伤口。

【操作方法】
1、明显感染的伤口,在清除伤口内异物后换药,培养肉芽组织。

2、仅超过一期缝合时限,无明显感染的伤口,应做清创术,通过冲洗,彻底清除异及坏死组织,消灭细菌滋生环境。

伤口内软组织除关节囊和体腔囊外不予缝合,填以生理盐水纱布,无菌包扎,观察4—72小时无感染者行延期缝合。

同时对该类病人应加强抗生素的使用。

【注意事项】
1、在厌氧菌孳生环境的开放性损伤(战伤),伤后4天是厌氧菌生长活跃时期,故在此期不宜作一期伤口缝合。

2、体腔及关节囊开放伤,无论何时手术,均应将体腔壁或囊壁缝合,缝合前安置橡皮管引流,缝合后视情况可作冲洗治疗。

医院感染的清创与换药

医院感染的清创与换药
念珠菌是一种真菌,可引起皮 肤和深部组织的感染。处理时 需立即进行清创,去除坏死和
失活组织。
伤口需用抗真菌药物(如制霉 菌素)涂抹,以杀灭念珠菌。
伤口需保持干燥、清洁,避免 潮湿和闷热的环境。
患者需接受全身治疗,包括使 用抗真菌药物和对症治疗。
05 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报告
医院感染的监测方法
临床观察
准备物品
消毒液、无菌敷料、棉球 、镊子、剪刀等换药所需 物品,确保无菌状态。
洗手
医护人员在换药前必须彻 底洗手,确保手部无菌, 防止交叉感染。
换药的操作步骤
消毒伤口周围皮肤
使用消毒液擦拭伤口周围皮肤 ,以减少细菌数量。
清理伤口
用生理盐水或消毒液清洗伤口 ,去除坏死组织、脓液和血痂 。
涂药或更换敷料
01
02
03
04
清洗伤口
用生理盐水或消毒液清洗伤口 ,去除表面的污物和坏死组织

清除坏死组织
使用手术刀、剪刀等器械,将 伤口周围的坏死组织彻底清除

止血
对伤口进行止血,防止清创过 程中出现出血不止的情况。
敷料覆盖
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保护创 面并预防感染。
清创术后的处理
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 化,如出现异常情况及
提高患者免疫力
通过加强营养、锻炼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来提高自身免疫力。
加强医疗操作管理
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对必须进行的操 作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
医务人员应遵守手卫生规范,定期对病房和 医疗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
提高医疗废物处理水平
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 防止交叉感染。

感染性伤口的护理措施

感染性伤口的护理措施

感染性伤⼝的护理措施:
1、⽪肤创⾯的处理⽪肤软组织在清创或切开引流时,就应注意尽可能多地保留有⽣机能⼒的⽪肤组织,为维持⽪肤的张⼒打好基础。

缝合前3天,每天⽤2%的双氧⽔清洗擦试伤⼝周围的⽪肤,使其光洁,注意保持⽪肤的完整性。

2、⾁芽组织的处理感染性伤⼝经充分的引流后,伤⼝内⽣成新的⾁芽组织,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往往导致⾁芽⽔肿、过度增长、⽣长停滞、从⽽影响伤⼝缝合质量。

⾁芽组织⽔肿可选⽤10%的⾼渗盐⽔湿敷;过度增长的⾁芽组织,可⽤剪⼑予以剪除;⾁芽组织颜⾊灰暗,⽣长停滞,可在每次换药时⽤有齿镊夹持刺激⾁芽组织。

去除⽼化的,促使新⾁芽组织⽣长,或敷⽤中药⽣肌膏、⽣机散等去腐⽣肌药物。

适宜的⾁芽组织应该局限在伤⼝⽪下组织内的⽔平,不能超出⽪肤边缘。

3、抗⽣素的选择感染性伤⼝根据致病细菌种类不同,选⽤不同的抗⽣素。

伤⼝换药时,酌情取创⾯分泌物送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确定抗⽣素。

每天根据伤⼝⼤⼩,选⽤适量的敏感抗⽣素盐⽔纱条湿敷创⾯,这样可使抗⽣素在⽪肤创缘和软组织(⾁芽组织)上分布均匀,以增强局部组织的抗菌效果,从⽽达到最有效的抗菌作⽤。

感染手术及手术处理课件

感染手术及手术处理课件
组成
gp120 外膜糖蛋白 gp41跨膜蛋白 双层脂质膜
p17基质蛋白
P24核心蛋白 RNA 逆转录酶
18
特性• HIV对外界抵抗力较弱, 离开
人体不易存活 • 对热敏感, 60度以上可迅速被
杀死 56℃30分失去活性 • 0.2%次氯酸钠, 50%乙醇,
0.1%漂白粉, 0.2%戊二醛及 4%甲醛0.3%H2O2 处理5分 钟能灭活病毒 • 在室温下, 液体环境中的HIV 可以存活15天, 被HIV污染的 物品至少在3天内有传染性。
高危人群: 男同性恋者、性乱交者、静脉药瘾者、反复 接受血制品者
21
我们的态度
虽然HIV的危害性很大, 但我们在了解HIV的特性以及传播方式后, 应理性地看待, 做到“不卑不亢”不歧视 “卑”——盲目恐惧, 甚至不愿参与手术(手指甲倒刺是肌肤太干燥, 角质层有裂纹所致, 并未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 “亢”——认为HIV抵抗力弱, 过于轻视, 使得术中产生锐器损伤事 件或术后处理不当造成交叉感染
41
职业暴露的报告原则
对重大意外和事故必须进行报告和检测 (1)发生重大事故时, 在紧急处理的同时要立即向主管领导和专家
报告。同时抽血检测HIV抗体, 暴露后4周、8周、12周、6个月要 定期检测。 (2)发生小型事故时可在紧急处理后立即将事故情况和处理方法报 告主管领导和专家。
42
对暴露感染的危险进行评估
-----实施双向防护, 防止疾病双向传播
隔离措施 -----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9
常见病原体的特性
病原体 HBV
HIV
特性 抵抗力较强,对低温、对干燥、对紫外线、 对一般浓度的化学消毒剂,都能够耐受

伤口感染化脓怎么处理

伤口感染化脓怎么处理

伤口感染化脓怎么处理
处理伤口感染化脓的方法如下:
1. 清洁伤口:用温水和温和的肥皂轻轻清洗伤口,并用纱布轻轻擦干。

2. 清除脓液和死皮:用生理盐水或温水浸湿纱布,轻轻地擦拭伤口,以去除脓液和死皮。

3. 使用抗生素药膏:在清洁完伤口后,在伤口上涂抹抗生素药膏,可以帮助杀灭感染的细菌。

4. 使用抗生素口服药物:严重感染的伤口可能需要口服抗生素药物来控制感染。

5. 应用湿敷:使用湿润的敷料覆盖伤口,有助于保持伤口湿润和创面愈合。

选择质地柔软的敷料,如透明敷料或水凝胶敷料。

6. 视情况使用热敷或冷敷:如果伤口肿胀或感觉很热,可以使用冷敷。

如果伤口局部充血或有渗液,可以使用热敷。

7. 见医生:如果伤口感染继续恶化、发红、肿胀、渗液增多、伴有疼痛、发热或出现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寻求医生的帮助。

请注意,这些方法仅适用于轻度到中度的伤口感染。

对于严重感染或伤口有脓肿等情况,应尽早就医寻求专业诊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感染伤口的微生物学特征
Bacteria in Leg Ulcers 下肢溃疡的细菌谱
• Staph. Aureus 金黄色葡萄球菌 • Staph. Epidermidis 表皮葡萄球菌 88% 16%
• Enterococcus Faecalis 类肠球菌
• Enterobact. Cloacae 阴沟肠杆菌 • Peptococcus Magnus 大消化球菌 • Pseudomonas Aerogenosa 铜绿假单孢菌
15
严重定植
临床表现和体征包括: • 伤口延期愈合 • 异味 • 渗出增多 • 缺失/异常/无色的肉芽组织 • 伤口局部疼痛增加
严重定植会造成伤口延迟愈合,并导致伤口感染
感染伤口的诊断
传统的诊断标准
局部
诊断学标准 体征
脓肿 渗出 脂肪团 坏疽 红肿加重 分泌物增多 疼痛 局部温度高
全身
诊断学标准
白细胞计数 发热 菌血症 C-反应蛋白 (CRP)
天然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获得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18 May 2016
Coloplast Academy----Wound Management
10
人体的防御机制——宿主抵抗力
2.组织氧含量
– 1986年, Knighton等学者的动物实验证明:氧和抗生素一样可有效预 防感染;
– 2000年, Greif 研究结果表明:高流量吸氧能够显著降低术后伤口感 染率 (N Engl J Med 342: 161-7, 2000); – 2002年,Finn Gottrup也发表文章,阐述高压氧治疗和持续的氧供可降 低肠道手术的伤口感染率,同时也对已感染的局部外伤伤口有效(Eur J Surg 2002; 168); – 2005年,F. Javier等人的随机对照研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18 May 2016
Coloplast Academy----Wound Management
18
特别注意:
糖尿病足溃疡的伤口,其感染的体征 和症状(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C-反应 蛋白升高)可能是不典型的 !
18 May 2016
Coloplast Academy----Wound Management
25-62 % 4-88 % 7-57 % 18-100 % 5-46 %
• Bacteroides 类杆菌
• Other Anaerobes 其他厌氧菌
2-85 %
5-100 %
(*From 17 Studies)
18 May 2016
Coloplast Academy----Wound Management
25
定性培养——擦拭法
注意事项:
1. 使用无菌生理盐水将伤口表面残留的敷料纤 维、坏死组织冲洗掉,确保伤口是干净的; 2. 要去除坏死和失活的组织,再做培养;因为 细菌最多在坏死组织和正常组织之间; 3. 如果使用培养拭子擦涂法,拭子要不停转动, 并以一定压力擦拭创面,确保拭子吸收足够
的伤口渗液;
取自伤口中心和伤口边缘的细菌的数量和种类没有不同,即与采样的 伤口部位没有关系。 (Karlsmark et al. 2002 Abstract)
18 May 2016
Coloplast Academy----Wound Management
28
感染伤口的处理目标
• 将创面/伤口微生物负荷控制在宿主(患者)控制的
范围内(即宿主控制微生物,而不是微生物控制宿主)
• 为修复细胞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温度、湿度、酸碱
度、生长因子等)
18 May 2016
5
污染伤口
伤后8小时内,已发生异物和细菌沾染和污染的伤口, 清创术使之接近于清洁伤口可获一期愈合。
18 May 2016
Coloplast Academy----Wound Management
6
感染伤口
已发生感染的伤口,化脓性疾病的引流性手术切口和手术切口感 染等。二期愈合。
18 May 2016
Coloplast Academy----Wound Management
31
局部治疗
–伤口冲洗:
清洁的生理盐水 肥皂水(无防腐剂、无色无味的、pH 4.5-5.7)
–局部抗菌剂
抗生素 消毒剂 杀菌剂
–敷料
18 May 2016
Coloplast Academy----Wound Management
Coloplast Academy----Wound Management
7
细菌的致病机制
• 细菌的毒力:
侵袭力 毒素:外毒素/内毒素
性状
来源 存在部分 化学成分 稳定性
外 毒 素
革兰阳性菌与部分革兰阴性菌 从活菌分泌,少数为细菌崩解 后释出 蛋白质 60~80℃,30min 被破坏 强,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害 效应,引起特殊临床表现 强,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甲 醛液处理脱毒形成类毒素
18 May 2016
Coloplast Academy----Wound Management
24
细菌培养的方法
• • • • • • • • 棉签擦拭 活检切片 针吸活检 刮除法 剥脱法 棉球接触法 滤纸 洗濯法
18 May 2Βιβλιοθήκη 16Coloplast Academy----Wound Management
感染伤口的处理
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 张燕萍
18 May 2016
Coloplast Academy----Wound Management
2
内容
伤口的分类 细菌在伤口中的作用 感染伤口的特点 细菌培养的方法 伤口处理原则
18 May 2016
Coloplast Academy----Wound Management
18 May 2016
Coloplast Academy----Wound Management
26
定量培养
滤纸法:
•10 mm 无菌滤纸片; •覆盖于伤口10-30分钟,使它浸透伤口渗出液;
•将滤纸片取下放在2 cc 水中转移。
针吸法:
感染伤口的处理原则
• 减压和固定 • 清创 • 外科手术 • 局部/全身治疗
(Cutting & White 2004)
感染伤口的诊断
扩展的诊断标准
局部
诊断学标准 体征
脓肿 渗出 脂肪团 坏疽 组织塌陷 红肿加重 分泌物增多 渗出液颜色改变 肉芽脆弱 腐肉 气味改变 疼痛
全身
诊断学标准
白细胞计数 发热 菌血症 C-反应蛋白 (CRP)
(Cutting & White 2004)
内 毒 素
革兰阴性菌 细胞壁组分,细菌裂解后释出 脂多糖 160℃,2~4h 才被破坏 较弱,各菌的毒性效应大致相 同,引起发热、白细胞增多、 微循环障碍、休克、DIC 等 弱,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中和 作用弱;甲醛液处理不形成类 毒素
毒性作用
抗原性
细菌毒力的评价指标:LD50(半数致死量);ID50(半数感染量)
71%
29% 29% 19%
• All Pseudomonas types 各种假单孢菌
• Proteus Mirabelis 奇异变形杆菌
52%
16%
(In 58 Patients with Venous Leg Ulcers without Clinical Infection)
(Hansson et al. 1997)
18 May 2016
Coloplast Academy----Wound Management
8
细菌的致病机制
• 细菌的数量:
101~102个/g组织:利于伤口愈合 105~108个/g组织:伤口愈合延迟或停止
(Tenorio et al. 1976;Levenson et al. 1983)
3
伤口的分类(以清洁度划分)
清洁伤口 污染伤口 感染伤口
18 May 2016
Coloplast Academy----Wound Management
4
清洁伤口
无菌手术切口,也包括经清创处理的无明显污染的外伤伤口, 应获一期愈合。
18 May 2016
Coloplast Academy----Wound Management
18 May 2016
Coloplast Academy----Wound Management
23
细菌培养的时机
• 出现全身感染征象(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等),需 要进行全身性抗菌治疗时; • 应用抗生素的同时,仍出现感染的临床体征时;
注意事项: • 很少在仅有局部治疗时进行细菌培养; • 没有常规的细菌培养!
21
细菌培养
• 细菌培养的分类和目的
• 细菌培养的时机
• 细菌培养的方法
18 May 2016
Coloplast Academy----Wound Management
22
细菌培养的分类和目的
• 定性培养 目的:确认何种细菌感染,以选择适合的抗生素。 通常同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 • 定量培养 目的: 确定多少细菌感染 ( >105)
• 细菌的侵入部位:
18 May 2016
Coloplast Academy----Wound Management
9
人体的防御机制——宿主抵抗力
1.免疫反应
皮肤粘膜屏障 屏障结构 血脑屏障 胎盘屏障 小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 吞噬细胞 大吞噬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 补体 溶菌酶 体液中的抗菌物质 防御素 乙型溶素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