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及其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 心理 社会 历史 因素 基础 开放 政策
1. 我国的农业基地有哪些类型? 粮、棉、油、糖、出口基地等 ——东部的农业基地主要有哪些? 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黄淮海平原、江淮地区、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中部的农业基地主要有哪些?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 阳湖平原等(河套平原) ——西部的农业基地主要有哪些? 成都平原、南疆地区等(河西走廊、宁夏平原) ——这些农业基地发展农业的条件如何? 生产条件好、商品率高、增产潜力大 ——东部的农业基地对工业发展有何作用? 提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工业的雄厚基础
中国地理课件之
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及其差异
一、三大经济区的划分
东部经济带
划分依据 经济 区域 差异 经济社会 发展水平 三大经 济地带 中部经济带
西部经济带
三大经济区的比较
经济地带 面积比(%) 人口比(%)(1999年) 经济 地 发展 带 水平 性 经 济 经济 差 发展 异 速度 发展水平 东 部 中 部 西 部
我国最具实力的四大工业基地都集中在东部地区;西部除 少数地区外,工业基础薄弱。
3. 目前,我国主要的城市群或正在形成的城市群、城 市带有哪些?主要分布在哪里?
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东部地带 东部科技发达、平均受教育程度高、高素质人才比例高
4. 试比较东、中、西地带的交通运输状况。
——东部:交通便利是又一优势,陆路交通网稠密,海岸线漫 长,海上运输是其他区无法比拟的,也是本地带经济国际化程 度高的一个原因。 ——中部:交通网稠密程度不及东部,作为能源基地支援周边 的任务艰巨,发展交通更显得意义重大。 ——西部地域辽阔,高山、荒漠阻断明显,居民点分散,交通 线建设投资很大。(可以大力发展航空运输,以扬长避短)
——由于河床坡度变缓,河流流速减小,导致泥沙淤积;夏季雨 水的高度集中,使河湖水满为患。 ——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如围湖造田,大大减弱了长江中游湖泊的 调洪蓄洪能力。 ——周边植被破坏,造成地表径流不稳定,也是形成水患的原因。 中游水患应全方位治理
5.为什么说中部地带对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任务 尤为艰巨?(从自然、人类活动、周边生态等几个方 面分析)
2. 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工业中心有哪些?
地带 东部 工业中心、工业基地 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哈尔滨、包头、太原、郑州、洛阳、武汉、株洲、南昌
中部 西部
西安、兰州、重庆
——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发展的制约因素分别是什么?
辽中南 水源、能源 京津唐 水源 沪宁杭 矿产、能源 珠江三角洲 矿产、能源
东部经济地带
优势: 1.工农业基地
2.交通便利 3.经济国际化程度高 4.高科技文化水平 5.城市密集、人口稠密 问题: 1.能源原料不足 2. 北方各省淡水不足 3.环境污染 4.大江河下游防洪问题 2、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农业 3、发挥技术创新优势,技术改革,新兴产业
方向: 1、外贸、金融、海洋开发基地
三大经济地带的协调发展
西部经济地带 中部经济地带 东部经济地带
1、加强传统 工业和现有企 业的改造,大 力发展新兴产 业发展知识密 集型产业和高 档消费品工业, 使产品向高精 尖方向发展; 2、发挥内引 外联和对外对 内两个辐射扇 面的作用; 3、大力发展 第三产业和集 约化的农业生 产
1、大力发展农 林牧和交通 2、有步骤、有 重点开发能源、 矿产,因地制 宜发展加工工 业; 3、改善生态环 境; 4、大力发展基 础设施建设
东部经济地带内的农业基地
基地类型 商品粮基地 商品棉基地 桑蚕基地 主要分布区 江淮地区大部分、太湖平原、珠江三 角洲 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大部分)、长 江中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大部分) 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
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部沿海渔 海洋渔业基地 场、北部湾渔场 粤桂闽盛产甘蔗,海南岛、雷洲半岛 亚热带热带作 为天然橡胶生产基地、亚热带、热带 物基地 水果和经济林木
西部部经济地带
优势:1.国境线,沿边经贸有较大优势
2.能源、矿产、旅游资源丰富 3.西南地区水能充足 4.资源的空间组合较好
2.科学文化教育不发达 3.交通落后 4.生态恶化
问题:1.工农业基础薄弱
1.绿洲农业→提高单产、稳定面积 2.发展林牧业→改善生态 方向:3.发展交通→发展边贸、旅游创汇 4.开发能源→全国动力基地(能源、矿产、水力) 5.军工技术向民用转化
信息 技术
资金 产品 能源
16 42 最发达 最多 最快 最快
27 35 较发达 较多 较快 较快 降低
57 wk.baidu.com3 较落后 较少 较慢 较慢 降低
GDP(04年) 最多(60.4%)
人均GDP 发展速度 GDP增长
较多(26.4%) 较少(13.2%)
GDP比重的 逐年增加 变化
三、地带性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和形成原因
经济地带 气候 自然 地貌 因素 地理 区位 经济 产业 因素 结构 东 部 中 部 西 部 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 干旱区、高寒区,不利于 地势低平,利于开发利用 农业的发展 开放,有便利海运,有利 距海远,长期封闭,不利 于发展开放性经济 于发展 产业结构较优,二、三产 一产业比重较大,生产力 业远大于一产业,生产力 水平较低,经济发展速度 水平较高 较慢 思想观念开放,经济竟争 思想观念保守,经济竟争 有危机感、紧迫感 的危机感、紧迫感差 历史上形成的社会经济基础存在地域差异。近代 工业首先出现在沿海 改革开放首先在沿海起步,东部地区首先接受海 外先进技术、大量资金和现代经营方式
中部部经济地带
优势:1.能源、矿产优势
2.农业较发达(天然林场、牧场) 3.有色金属工业、重工业 4.交通运输:铁路、内河 5.外贸:边贸优势 1.晋煤外运的压力 问题: 2.水土流失(黄土高原) 3.过度砍伐(东北森林) 4.洪水危机(黄河中下游) 5.洪涝(长江中游) 6.风沙问题(长城沿线) 1.发挥资源优势→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 方向: 2.改善环境,发展农业→商品粮和农林渔业基地 3.加强东西向运输建设→扩大对外贸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