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四年级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全部)
花的雌蕊的柱头上有很大的,很容易就花粉。
1.实验结论:认识到花的雌蕊的柱头上粘性很大,很容易就粘上花粉。
2.植物开花后,只有传粉后花才能发育成果实和种子。
科学实验报告单〔15
四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哪一块面包上的霉菌生长得快
实验目的:面包的变质发霉是霉菌大量繁殖引起的,霉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实验目的:1、知道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各部分结构及其功能。
2、知道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区别。
实验器材:培养皿、镊子、小刀、放大镜、浸泡2天的蚕豆油菜黄豆的种子、不同发芽阶段的蚕豆种子
实验步骤:
观察蚕豆种子的外形和结构
1.取一粒浸软的蚕豆种子,观察它的外形
2.观察种子外形,用解剖针小心挑破种皮,剥掉种皮,观察胚。首先看到的是子叶,数一数有几片。分开子叶,用放大镜辨认胚芽、胚根和胚轴的位置
2、用导线把电池、灯泡、用并联法连接起来。使2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
3、拆分器材
4、整理器材。
观察到的现象:两个小灯泡都比较。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6
四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检测故障电路
实验目的:应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并排除电路中的故障。
实验器材:一个由2个灯泡、灯座、1节电池、电池盒连接组成的出故障的电路,一个"电路检测器"。
实验步骤:
组装电路
1、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电池正确安装在电池盒里。
2、用连接电池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小灯泡,确定能使小灯泡发光。
3、将小灯泡安装在灯座上,再连接上导线---小灯泡亮了。
四年级实验报告单
认识量筒
实验器材:1个量筒,三个装有水的烧杯,记录纸
测量水的温度
(一)实验要求: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并记录测量结果。
(二)实验器材:温度计一支,烧杯两个,冷水、热水适量。
(三)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操作过程和记录
1.检查器材①检查实验所需器材是否齐全;
②观察并记录温度计的量程为,最小分度值为。
2.用温度计测量冷水的温度①将手指插入烧杯中的冷水中,估计水温大约为
;
②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水中,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冷水充分接触;
③保持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冷水充分接触,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
④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齐平,读出温度计此时的示数;
⑤记录此时烧杯中水的温度为。
3.用温度计测量热水的温度①将手试触烧杯杯壁,估计杯中热水温度大约为
;
②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水中,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热水充分接触;
③保持温度计的玻璃泡与热水充分接触,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
④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齐平,读出温度计此时的示数;
⑤记录此时烧杯中水的温度为。
4.整理器材实验完毕把器材整理好轻轻放回原处。
磁铁两极的研究
实验器材:没有标志的条形磁铁、若干纸条、实验记录表
过滤沙、食盐和面粉与水的混合物
实验器材:铁架台、漏斗、烧杯(50ml或100ml)、玻璃棒、滤纸、沙、食盐和面粉
实验结论:
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
实验器材: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烧杯、坩埚钳、三脚架、玻璃棒
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
教科版_四年级_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水的沸腾温度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记录水的沸点温度,了解水的沸腾现象及其温度变化规律。
实验材料:1.水壶2.温度计3.蒸发皿4.清水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将水壶清洗干净,确保温度计清晰可读。
2.倒水:将适量的清水倒入水壶中,但不要超过壶的容量。
3.放热:将水壶放在火上加热,并用温度计不断测量水的温度。
4.观察:观察水温随着加热的变化情况,并记录相应的温度。
5.水的沸腾:当水开始出现冒泡并有水汽飘出时,继续记录此时的温度。
6.结束实验:当水开始完全沸腾时,停止加热操作,并记录此时的温度作为水的沸点温度。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水的温度随着加热的进行逐渐升高。
刚开始加热时,温度较低,随着时间的推移,温度逐渐上升。
当水温达到100摄氏度时,水开始冒泡,逐渐沸腾,并有水汽飘出。
我们记录到的水的沸点温度是100摄氏度。
实验分析:水的沸点温度是指在标准大气压下,水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温度。
根据实验结果,水的沸点温度是100摄氏度。
这说明在标准大气压下,水分子的热运动能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分子间的吸引力不足以维持液态结构,从而形成气泡并释放出水蒸气。
水的沸点温度是一个固定值,可以作为物质鉴定和纯净度检验的依据。
实验总结: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水的沸腾现象及其温度变化规律。
通过观察和记录水的温度,我们发现水的沸点温度在标准大气压下是100摄氏度。
这个实验不仅培养了我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记录能力,还增加了我们对水的认识。
同时,我们也学会了正确和安全地进行实验操作,对实验安全和个人安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参考资料:1.林兴华,刘勇.《小学科学教程-五年级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4年2.叶子齐,赵翼.《科学DIY百科全书.小学科学》.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实验一:水的沸点实验目的:观察水的沸点变化。
实验材料:水、烧杯、温度计、火源。
实验过程:首先,将适量的水倒入烧杯中。
然后,将温度计插入水中,确保温度计底部与水平面接触。
接下来,将烧杯放在火源上加热。
观察并记录温度计上的温度变化。
当水开始沸腾时,记录下水的沸点温度。
最后,关闭火源,等待水冷却。
实验结果:在我们的实验中,水的沸点温度为100摄氏度。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水在常压下的沸点温度为100摄氏度。
这是因为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当温度达到100摄氏度时,水开始沸腾,水分子变为水蒸气分子释放到空气中。
实验二:空气的存在实验目的:验证空气的存在。
实验材料:玻璃瓶、蜡烛、火柴。
实验过程:首先,将玻璃瓶倒置放在平坦的桌面上。
然后,点燃一支蜡烛,等待蜡烛燃烧产生火焰。
接下来,将火柴迅速放入玻璃瓶中,并立即将瓶口紧密地盖住。
观察并记录下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在我们的实验中,蜡烛的火焰逐渐熄灭。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玻璃瓶中的空气被火焰燃烧所需的氧气消耗殆尽,导致蜡烛的火焰熄灭。
这说明空气是由氧气和其他气体组成的,而氧气是维持火焰燃烧的必要条件。
实验三:光的传播实验目的:观察光的传播路径。
实验材料:手电筒、白纸、半透明玻璃。
实验过程:首先,将白纸固定在平坦的桌面上。
然后,将手电筒打开,将其光线照射在白纸上。
接下来,将半透明玻璃放置在光线传播路径上。
观察并记录下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在我们的实验中,光线经过半透明玻璃后,改变了传播方向。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光线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物体的阻挡和折射,从而改变传播方向。
这说明光是一种能够传播的电磁波,它可以在真空或介质中传播,而且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折射现象。
实验四:声音的传播实验目的:观察声音的传播路径。
实验材料:铃铛、细绳、木板。
实验过程:首先,将细绳系在铃铛上,并将其悬挂在空中。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四年级
5别的条件不变,在木板上铺上毛巾,再测出改变后的小车在木板上运动时间;
实验现象:小车运动的快慢不同
实验现象或
实验结果
小车载重物()运动越慢
小车运动的路面()运动越慢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贯庄中心
年级
四
时间
实验名称
纸蝙蝠(分组实验)
指导老师
实验目的
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力。
2.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但保持手不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3.手平放在桌面上,保持手不动,也不用力推或拉,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实验现象:手受到桌面一个力
实验现象或
实验结果
( )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贯庄中心
年级
四
时间
实验名称
模拟昼夜的形成
(4)面对地球仪,使它自西向东慢慢旋转(逆时针方向),将小纸人所在的位置旋转到黑夜部分,接着转动地球仪使小纸人再次转到白天部分;
(5)两人一组,轮流演示同一位置的昼夜变化。
提示:为了帮助学生教师还可以在地球仪旁边放一块钟表,告诉学生地球仪旋转的方向要和表针转动的方向相反。
实验现象:小纸人一会在明亮的一面,一会在黑暗的一面.
实验现象:重锤的锤线都是与地面垂直的。
实验现象或
实验结果
重力方向是( )的
学校
贯庄中心
年级
四
时间
实验名称
感受摩擦力(分组实验)
指导老师实验目的摩擦源自是帮助物体运动还是阻碍物体运动的.
实验器材
实验过程
1、先让同学们把手平放在桌面上,手心朝下,用力推或拉,使手在桌面上运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百度文库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测量物体的质量实验目的:通过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学习并掌握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并了解质量与重量的关系。
实验器材:1.天平2.不同物体(如石子、果实、书本等)3.数据记录表实验步骤:1.将天平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并保持水平。
2.用零位调节按钮将天平调整到零位。
3.选择一个物体(如石子),将其放在天平的盘中。
4.观察天平指针的位置,记录下测得的数据。
5.按顺序重复步骤3和4,测量其他物体的质量,并记录数据。
数据记录表:序号物体质量 (g)1 石子 52 果实103 书本50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知,不同物体的质量是不同的。
石子的质量为5g,果实的质量为10g,书本的质量为50g。
实验结论:1.质量是物体固有的属性,用于描述物体所包含的物质量大小。
2.质量可以通过天平来测量,单位为克(g)。
3.通过实验了解到,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无关,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特定的质量。
实验注意事项:1.在进行实验时,保持天平平稳并水平放置,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将物体放置在天平的盘中时,应当小心轻放,避免物体掉落或破坏天平。
3.实验结束后要将天平清洁整理,并将实验器材归位。
参考资料:无以上是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的内容,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我们学习了使用天平进行质量测量的方法,也了解了质量与重量的关系。
通过实验的过程,我们掌握了正确使用天平的技巧,培养了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的能力。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物体具有不同的质量,质量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与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无关。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拓展了对科学实验的理解,提高了对自然界的认知。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一:观察植物的生长实验目的:观察并记录植物在一段时间内的生长变化,了解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
实验材料:花盆、土壤、种子(如绿豆、向日葵等)、水、尺子、记录表格。
实验步骤:1、在花盆中装入适量的土壤。
2、将种子均匀地撒在土壤表面,然后轻轻覆盖一层薄土。
3、适量浇水,使土壤湿润但不过于潮湿。
4、每天定时观察并测量植物的高度,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记录:|日期|植物高度(厘米)|生长情况描述||||||第一天|0|种子刚刚种下,没有明显变化。
||第二天|0|仍未发芽。
||第三天|05|有几颗种子开始发芽,冒出了嫩绿的芽尖。
||第四天|12|芽苗继续生长,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第五天|20|叶子增多,茎干变粗。
||第六天|28|植株生长明显,更加健壮。
|实验结论: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发现植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土壤。
在适宜的条件下,种子会发芽并逐渐长大。
实验二:溶解的实验实验目的:探究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实验材料:食盐、白糖、沙子、食用油、水、玻璃杯、搅拌棒、记录表格。
实验步骤:1、在四个玻璃杯中分别倒入等量的水。
2、向第一个杯子中加入适量的食盐,用搅拌棒搅拌,观察其溶解情况。
3、向第二个杯子中加入适量的白糖,搅拌并观察。
4、向第三个杯子中加入适量的沙子,搅拌后观察。
5、向第四个杯子中加入适量的食用油,搅拌后观察。
实验记录:|物质|是否溶解|溶解速度||||||食盐|是|较快||白糖|是|较快||沙子|否|不溶解||食用油|否|浮在水面上|实验结论:食盐和白糖能在水中溶解,而沙子和食用油不能在水中溶解。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同。
实验三:声音的传播实验目的:探究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实验材料:闹钟、玻璃罩、抽气泵、记录表格。
实验步骤:1、将闹钟放在玻璃罩内,能听到闹钟的声音。
2、用抽气泵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观察闹钟声音的变化。
实验记录:|抽气情况|声音大小|||||未抽气|清晰响亮||抽气中|逐渐变小||抽完气|几乎听不到|实验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声音无法传播。
四年级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实验报告单科学实验四年级(上) 4课.小吊车活动1:做小吊车制作目的:做小吊车并研究小吊车原理制作材料及工具:小纸盒吊车臂吊臂支架线绳两个铁丝钩一个剪刀锥子胶水钩码制作过程: 1.小组分工合作 2.观察小吊车模型组装各部分①四个点要对称,固定牢固;②绳子要从前往后穿,不要穿反了; 3.调试小吊车分别拉动两根线,看看小吊车的臂能否灵活运动. 实验现象:小吊车能提起或放下钩码实验结论:放松上牵引绳,拉紧下牵引绳,吊臂向下运动;拉紧上牵引绳,放松下牵引绳,吊臂向上运动。
活动2:收与放实验目的:推断动物与人的肢体运动原理(分组实验) 实验过程: 1. 弯曲手臂,感受上臂上下肌肉的长短松紧变化。
2.伸直手臂,感受上臂上下肌肉的长短松紧变化。
1 3.反复几次体会与小吊车的原理的联系。
实验现象:手臂骨骼就像小吊车的吊臂,肌肉就像绳子,手臂运动时,当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时,肱二头肌牵动前臂向内收缩;当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时,肱三头肌牵动前臂向外伸展. 实验结论:前臂收缩类似小吊车抬起重物。
前臂伸展类似小吊车放下重物。
6课.做沙盘制作目的:通过制作校园沙盘模型培养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
制作材料:硬纸板学校平面图橡皮泥潮湿的沙土废旧泡沫包装纸小木棍颜料盒剪刀制作步骤:对校园建筑的布局进行观测2.用大的硬纸板做底座。
在纸板上画好学校平面图。
(明确建筑物.树木等的位置) 3.用橡皮泥旧泡沫等材料做出立体的楼房等校园建筑物,根据平面图摆放好位置。
4.要注意建筑物的比例。
8课.快与慢实验目的:研究小车运动的快慢(分组实验) 2 实验材料:秒表、长尺、玩具车,橡皮泥,马达、电池等实验过程: 1.小组做好分工:赛车手、计时员、测量员、记录员。
2.找好起点;3.秒表做好归零;4.在相同时间内必须进行多次测量,并做好记录5. .在相同距离内必须进行多次测量,并做好记录实验结论:1: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2:相同距离下所用的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活动2:玩小车实验目的:研究小车运动的快慢与载重物及路面光滑程度是否有关?(对比试验) 实验材料:秒表, 木板, 玩具车,钩码, 毛巾. 实验方法:1做好小组分工:赛车手、计时员、记录员; 2先测量空车时小车在木板上运动时间; 3别的条件不变,向小车上加钩码,再测出改变后的小车在木板上运动时间; 4先测量小车放在木板上运动的时间; 5别的条件不变,在木板上铺上毛巾,再测出改变后的小车在木板上运动时间; 实验现象:小车运动的快慢不同实验结论:小车载重物越多运动越慢3 小车运动的路面越不光滑运动越慢9推和拉实验目的:能够用实验体验探究出力有大小和方向,推和拉都是力。
四年级科学试验报告单
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一、实验名称:气温的测量提出问题:能用温度计测量气温吗猜测:我认为能用温度计测量气温实验器材:温度计实验步骤:1、选择两个地点:阳光下和背阴处来测量它们的温度;2、测量一天中,清晨、商务、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
实验结果:阳光下的温度高,背阴处的温度低,说明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
(使用温度计注意:a、不能捏液泡;b、视线与刻度相平)二、实验名称:水的溶解实验提出问题:食盐、沙、面粉能在水中溶解吗猜测:我认为食盐能在水中溶解,面粉和沙不能在水中溶解实验器材:食盐、沙、面粉、水、烧杯、玻璃棒、钥匙步骤:(1)取一小勺食盐,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轻轻搅拌,静置一段时间观察。
(搅拌后食盐不见了,静置一段时间杯底也没出现食盐颗粒)(2、)取一小勺面粉,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轻轻搅拌,静止一段时间观察。
(搅拌后整杯水变白了,静置一段时间杯底出现面粉沉淀。
)(3、)取一小勺沙,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轻轻搅拌,静止一段时间观察。
(搅拌后整杯水变浑浊,静置一段时间杯底出现沙的沉淀。
)实验结果:食盐在水中溶解,面粉和沙没有溶解。
三、实验名称:过滤食盐、沙和面粉与水的混合物(注意事项P24页)提出问题:能用过滤方法分离食盐、沙和面粉与水的混合物吗猜测:我认为能用过滤方法分离食盐、沙和面粉与水的混合物实验器材:铁架台1个、漏斗一个、烧杯6个、玻璃棒3根、滤纸三个、(面粉、沙、食盐)溶液三份。
实验步骤:1、折叠过滤纸,将折叠好的过滤纸放入漏斗中,用玻璃棒沾水涂在滤纸上,是滤纸和漏斗结合紧密。
3、铁架台下放好烧杯,然后放漏斗,倾斜放玻璃棒、放在三层滤纸处。
4、分别沿玻璃棒倾倒食盐溶液、沙和水的混合物、面粉和水的混合物过滤。
(液面不能高于滤纸的边缘)5、观察比较滤纸,记录观察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过滤后,食盐没有出现颗粒,沙留在滤纸上,面粉留在滤纸上。
四、实验名称:观察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提出问题:能观察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吗猜测:能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实验器材:烧杯1个、高锰酸钾、钥匙、搅拌棒1根、水。
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1、唾液能消化淀粉的验证实验:实验仪器:碘酒,滴管,试管,淀粉液、馒头等。
实验过程:取两个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在其中一个试管中加入少量唾液,并摇晃,使其均匀混合。
将两个试管放入温度为40摄氏度左右的温水中。
过一会儿,分别往两个试管中放入一滴碘酒,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加入唾液的淀粉液没有变化,没有加入唾液的淀粉变蓝了。
实验结论:淀粉遇到碘酒会变成蓝色.2、吸进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的实验实验仪器:水槽、玻璃吸管、集气瓶、烧杯、蜡烛、澄清的石灰水、火柴等。
实验一步骤:1、用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气体,在水中用玻璃片将瓶口盖严,然后将瓶子从水中取出;2 把瓶盖声上的玻璃片打开一个小口,将燃烧着的火柴慢慢放入瓶内,看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什么?实验一现象:燃烧的火柴熄灭了。
实验一结论:呼出的气体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
实验二步骤:1、按课本中的装置,经过弯玻璃管吸气,让瓶外空气经石灰水进入人体,石灰水有变化吗?(没有变化)2经过直玻璃管向石灰水内吹气,石灰水有变化吗?(有变化)这说明什么?实验二结论: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概括出呼出的气体中含氧气少、二氧化碳多。
推想出人体需要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3、凸透镜成像实验仪器:凸透镜、纸屏、蜡烛、火柴等。
实验步骤:1、将点燃的蜡烛放于凸透镜和纸屏中间,立在桌上,使它们在一条直线上,并使火焰、镜面、纸屏的中心高度大体相同。
2、适当调整凸透镜与纸屏的距离,在纸屏上可以看到蜡烛的像吗?像是什么样的?3、研究像的大小与成像的规律是怎样的?实验结论:利用凸透镜形成的像都是倒立的。
1、当凸透镜距纸屏近,距蜡烛远时,形成的是缩小的像。
2、当凸透镜距纸屏远,距蜡烛近时,形成的是放大的像。
3、当凸透镜距纸屏和距蜡烛相等时,形成的是相等的像。
4、种子发芽条件的对比试验方案通过验证试验,观察记录种子发芽的过程。
种子萌发需要水、空气、营养等条件;影响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是阳光、水分、空气、温度等。
科学实验报告单四年级
实验名称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实验者于钰
同组者夏铭实验时间 3.2
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灯泡、灯座各2个、导线4根
实验目的:小灯泡的串联和并联
实验步骤
1、把电池装入电池盒里,把灯泡装在灯座上。
2、用导线把电池、灯泡、逐个串联或并联接法连起来。
使2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
3、拆分器材
4、整理器材。
结论:小灯泡的串联和并联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比较两种不同的电路连
接
实验者简习文
同组者范盛实验时间 3.26
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小灯座、小灯泡、导线
实验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
实验步骤1、用并联的两节电池点亮一个小灯泡。
2、用串联的两节电池点亮一个小灯泡。
3、比较两种电路中小灯泡的亮度。
结论:小灯泡在电池串联的电路中更亮一些。
+
-
+
-
串联的两节电池
+
-
+
-
串联的两节电池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上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探究光线传播的路径一、实验目的1.理解光的传播路径;2.掌握光线传播的方式;3.学习使用实验方法进行观察和探究。
二、实验材料1.手电筒;2.透明玻璃;3.透明塑料板;4.草地;5.实验报告纸。
三、实验步骤1.将手电筒打开,并照射到透明玻璃上,观察光线的传播路径。
记录观察结果。
2.将手电筒照射到透明塑料板上,观察光线的传播路径。
记录观察结果。
3.将手电筒照射到草地上,观察光线的传播路径。
记录观察结果。
四、实验原理光是一种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会按照直线传播。
当光线遇到透明的物体时,可以穿过物体并向前传播。
当光线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会发生反射,光线会发生改变方向。
五、实验结果1.在透明玻璃上照射光线时,发现光线可以穿透玻璃,并且直线传播。
2.在透明塑料板上照射光线时,同样发现光线可以穿透塑料板,并且直线传播。
3.在草地上照射光线时,发现光线在草地上会发生散射,传播路径并不是直线。
六、实验分析与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光线在透明的物体上可以穿透并且向前传播,传播路径为直线。
2.光线在不透明的物体上会发生反射,光线会改变方向。
3.光线在草地上会发生散射,传播路径并不是直线。
我们可以从中推断出光线的传播路径会受到物体透明程度的影响。
透明度越高的物体光线传播路径越直线,透明度越低的物体光线会发生散射。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光的传播路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光线在透明物体上可以直线传播,在不透明物体上会发生反射,而在草地上会散射。
八、实验体会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了解到了光的传播方式,并且学会使用实验方法进行观察和探究。
实验中我们还学会了记录实验结果和结论。
这次实验让我们对光线的传播路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希望通过实验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学习知识。
小学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四年级实验名称让小灯泡发光年级四年级实验名称带灯座的电路小组成员实验器材导线、灯泡、电池若干实验目的让小灯泡发光实验原理1、观察小灯泡。
2、连接装置:把导线的一端跟电池的负极连接,另一端与灯泡上面实验过程的连接点连接,再把灯泡靠下面的连接点与电池的正极连接,形成一套电路装置。
实验现象或用一根导线和一个电池,使小灯泡亮了起来实验结果指导教师评定等级小组成员实验器材导线、小灯泡、电池、灯座、电池盒若干让学生尝试用一个小灯泡、一个小灯座、两根导线、一个电池盒和实验目的一节电池组成电路实验原理电路图原理1、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电池安装在电池盒里2、与同学合作,用连接电池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小灯泡,使小实验过程灯泡发光3、把小灯泡安装在小灯座上,再连接上导线。
4、画出简单的电路图。
实验现象或不用手按住小灯泡,小灯泡亮了起来实验结果指导教师评定等级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四年级实验名称电路出故障了小组成员年级四年级实验名称导体与绝缘体灯泡(好的和坏的)、导线、电池、电池盒、小灯座、废电池、形实验器材成短路的电池盒、一套电路检测器的材料。
实验目的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找到电路出故障的一般的原因实验原理电路检测原理1、把小灯座上的一根导线头拆下,另外在连上一根导线,制作电路实验过程检测器2、用我们制作的电路检测器检测出故障的电路实验现象或我们能用自制的电路检测器排除故障,使小灯泡重新亮了起来实验结果指导教师评定等级小组成员木片、塑料片、陶瓷、纸板、橡皮、布、钢管、玻璃、铅笔、铜丝、实验器材铝丝、铁丝、卷笔刀、硬币、导线、插座16种待测物体、电路检测器实验目的认识一些常见物体的导电性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验原理绝缘体不导电一、检测一块橡皮泥的过程:1、拿出一块橡皮泥,预测橡皮泥能否通过电流使灯泡发光。
把预2、测记录在本子上。
3、把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接触一下,看看灯泡能发光。
四年级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上册一、制作目的:做小吊车并研究小吊车原理制作材料及工具:小纸盒吊车臂吊臂支架线绳两个铁丝钩一个剪刀锥子胶水钩码制作过程:1.小组分工合作2.观察小吊车模型组装各部分①四个点要对称,固定牢固;②绳子要从前往后穿,不要穿反了;3.调试小吊车分别拉动两根线,看看小吊车的臂能否灵活运动.实验现象:小吊车能(吊起)或(放下)钩码实验结论:放松上牵引绳,拉紧下牵引绳,吊臂向(下)运动;拉紧上牵引绳,放松下牵引绳,吊臂向(上)运动。
二、、实验目的:研究小车运动的快慢实验材料:秒表(或电子手表)、长尺、玩具车(学生自带),橡皮泥,马达、电池等(学生自带)实验过程:1.小组做好分工:赛车手、计时员、测量员、记录员。
2.找好起点(必要时确定好终点);3.秒表做好归零;4.在相同时间内必须进行多次测量(不少于3次),并做好记录5. .在相同距离内必须进行多次测量(不少于3次),并做好记录实验结论:1: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2:相同距离下所用的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慢)三、实验目的:通过重锤说明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实验材料:铁锁、(螺母、橡皮、橡皮泥、砖头、石子、)细线等。
实验过程: 1.观察重锤由几部分组成,怎样连接的。
2. 将细线与铁锁连接在一起,检验是否接牢。
3.用自己做的重锤检测教室是否与地面垂直。
实验现象:重锤的锤线都是与地面(垂直)。
实验结论:重力方向是(垂直向下)的五、、实验目的:模拟昼夜的成因实验材料:地球仪手电筒或蜡烛小纸人遮光窗帘实验过程:(1)将地球仪的北极对着北方,在桌面中间放好;(2)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北京(或其他省会城市)的位置贴上小纸人;(3)用手电筒代替太阳光,在正对地球仪1米左右的地方打开手电筒,调整手电筒的远近,以地球仪上清晰地出现明暗两部分为宜;明确地球仪上的白天部分和黑夜部分; (4) 面对地球仪,使它自西向东慢慢旋转(逆时针方向),将小纸人所在的位置旋转到黑夜部分,接着转动地球仪使小纸人再次转到白天部分;(5)两人一组,轮流演示同一位置的昼夜变化。
小学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标题:水的存在形态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水的存在形态,了解水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状态变化。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饮用水、冰块、锅炉、玻璃杯、塑料瓶、温度计方法:1.准备一个玻璃杯,倒入适量的饮用水。
2.向玻璃杯中加入一个冰块,观察冰块的变化。
3.将玻璃杯放入锅炉中,加热水,观察水的变化。
4.使用温度计测量不同温度下水的温度。
5.将饮用水倒入塑料瓶中,用手捏住瓶口,观察瓶内的变化。
三、实验过程:1.将适量的饮用水倒入玻璃杯中,并放入一个冰块。
2.观察冰块的变化,可以看到冰块逐渐融化成水,并滴落在杯底。
3.将玻璃杯放入锅炉中,加热水。
4.随着加热,水开始沸腾,产生大量的水蒸气。
5.使用温度计测量不同温度下水的温度,记录数据。
6.将饮用水倒入塑料瓶中,用手捏住瓶口,观察瓶内的变化。
7.可以看到瓶内的水开始沸腾,产生水蒸气,并在瓶内产生一定的压力。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冰块的变化:冰块在室温下逐渐融化成水,说明冰的状态是固体,而水的状态是液体。
2.加热水的变化:随着水的升温,可以看到水开始沸腾,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这说明水在加热过程中发生了状态的改变,从液体变成了气体。
3.温度的变化:通过使用温度计测量不同温度下的水的温度,可以得出不同温度下水的状态变化规律。
在低温下水是液体状态,随着温度升高,水的状态从液体转变为气体,直到达到100摄氏度的沸点,水开始沸腾。
4.塑料瓶中的水蒸气:将饮用水倒入塑料瓶中,并用手捏住瓶口,可以观察到瓶内的水开始沸腾,产生水蒸气,并在瓶内产生一定的压力。
五、实验结论: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了水的三种存在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在低温下,水存在于固态,即冰的形态;在室温下,水存在于液态,具有自由流动的特性;在高温下,水存在于气态,即水蒸气的形态。
通过调节温度和压力,我们可以改变水的存在形态。
六、实验心得:通过这次实验,我对水的存在形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观察到水的液态,比如洗手、喝水等,但是我们很少注意到水的固态和气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名称: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实验器材:温度计、线、笔实验步骤:1、取一支温度计,用线拴好。
2、将温度计悬挂,(离地面 1.5米左右,不能靠拢,在室外注意通风,阳光不能直射温度计)。
3、读数。
4、记录并比较。
实验结果:室内外温度存在差距,通过对大气温度的测量,可以了解当地的气温实验名称:气温的测量实验器材:温度计实验步骤:1、选择两个地点:阳光下和背阴处来测量它们的温度;2、测量一天中,清晨、商务、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
实验结果:1、阳光下的温度高,背阴处的温度低,说明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背阴的地方。
2、一天中,中午的时候气温最高,清晨的时候气温最低;还发现在一天中的气温时从低到高,在从高到低的规律变化的。
实验名称:制作风向标实验器材:吸管1根、小刀1把、剪子1把、硬纸板1块、大头针1个、带橡皮的铅笔1只。
实验步骤:1、选一根硬一点的吸管,在吸管的两端纵向切开约1厘米的缝隙。
2、用硬纸板剪一个大小适中的箭头和一个稍大的箭翼。
分别插入吸管两端的缝隙,并固定。
3、用一根大头针穿过吸管平衡点并插入铅笔一端的橡皮中,使其能自由转动。
4、确定方向后观察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就是风向。
实验结果: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就是风向。
实验名称:观察食盐在水中的状态溶解了吗?实验器材:烧杯1个、搅拌棒1根、食盐、水。
实验步骤:1、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2、你发现了什么?3、实验结果:食盐在水中溶解了。
实验名称:观察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实验器材:烧杯1个、搅拌棒1根、面粉、水。
实验步骤:1、取一小匙面粉,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2、你发现了什么?实验结果: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
实验名称:观察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实验器材:烧杯1个、高锰酸钾、钥匙、搅拌棒1根、水。
实验步骤:1、轻轻地往杯中的水里放入几粒高锰酸钾,观察并描述高锰酸钾和水的变化。
2、用搅拌棒轻轻搅拌,再观察、描述高锰酸钾和水的变化。
3、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了吗?实验结果: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了,形成颜色均匀、稳定的紫红色透明液体。
实验名称:观察胶水和洗发液是怎样溶解于水的实验器材:烧杯2个、钥匙、搅拌棒2根、水。
实验步骤:1、取一小匙(约2毫升)胶水或洗发液,慢慢地倒入盛水的玻璃杯中。
2、观察胶水或洗发液是怎样进入水中的。
它们在水中是漂浮的还是下沉的?它们在水中是怎样扩散的?3、先轻轻搅拌,观察有什么现象,再充分搅拌,继续观察。
胶水或洗发液在水中溶解了吗?。
实验结果:胶水或洗发液在水中溶解了实验名称:观察醋、酒精和食用油是怎样溶解的实验器材:试管3个、醋、酒精、食用油、三支滴管、水。
实验步骤:1、在三个试管中,各盛约15毫升的水。
分别用滴管往试管中加入2毫升醋、酒精和食用油。
充分震荡后,静置一会儿。
2、观察、描述这三种物质在水中的状态。
实验结果:醋和酒精在水中溶解了,食用油不能溶解于水。
实验名称:观察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实验目的: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实验器材:烧杯2个、2克食盐20包、2克小苏打20包、搅拌棒2根、水。
实验步骤:1、取一小份食盐,加入到盛水的杯中,用搅拌棒充食盐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第二小份食盐,继续搅拌。
食盐再溶解后,再加入第三小份食盐,,直到食盐不能溶解为止。
2、按照同样方法往另一个成有水的烧杯中加入小苏打,直到不能溶解为止。
3、完成教材29页记录表。
实验现象:约溶解了7份食盐,2份小苏打。
实验结果:食盐比小苏打的溶解能力强,说明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四年级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第2课植物的根【实验名称】验证根的吸收作用【实验目的】会设计观察实验;知道根有吸收作用。
【实验器材】一株生长好的植物、玻璃杯、花生油。
【实验步骤】1、在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水。
2、把植物放入玻璃杯中。
3、在玻璃杯里滴入花生油,防止水分蒸发。
4、用橡胶塞(中间钻孔、切成两半利于固定植物)固定好植物,并在杯壁处做标记。
5、把植物放在向阳的地方,观察玻璃杯中液面的变化。
【实验现象】玻璃杯中的液面会逐渐下降。
【实验结论】根有吸收作用。
在吸收水分的同时,把溶解在水中的养分也吸收了。
【实验说明】1、玻璃杯可用烧瓶代替,直接观察刻度,不用做标记。
2、花生油防蒸发,可用棉花代替。
3、橡胶塞可用橡皮泥代替。
第3课植物的叶【实验名称】分离叶绿素【实验目的】大多数植物叶呈现绿色,是因为叶中含有叶绿素的缘故。
【实验器材】锥形瓶、酒精、烧杯(盛水)、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脱脂棉(棉花)【实验步骤】1、把几片绿叶放入锥形瓶内,再加入95%的酒精到淹没叶片为止。
2、把锥形瓶放入盛热水的大烧杯中。
3、在三脚架上放好石棉网,然后把大烧杯放在水面,点燃酒精灯加热。
4、过一会儿,会看到锥形瓶中无色酒精完全变成绿色,这些绿色物质就是叶绿素。
【实验结论】叶子大多数呈现绿色的原因是含有叶绿素。
【实验说明】叶绿素不溶于水,溶于酒精。
将它加热煮沸,叶绿素就会跑到酒精中。
改进:这个实验如果分组做,不太安全,演示的话不利于学生观察,可以让学生在家自己做,方法:用矿泉水瓶子装上白酒,把绿叶放入瓶中,放到盛有水的锅中,在炉上加热,仔细观察,效果很好。
第4课植物的茎【实验名称】验证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实验器材】凤仙花、水(滴入红墨水便于观察)、矿泉水瓶、小刀等。
【实验步骤】1、剪取一枝凤仙花枝条。
2、把凤仙花插入装红墨水的矿泉水瓶里。
3、把装置放在阳光下,叶面水分迅速蒸腾水分,从而使红色染液迅速上升到叶脉。
4、当看到叶脉微红时,从瓶里取出,用清水冲洗,再制成切片观察。
【实验现象】茎内导管被染红,其他部分没被染红。
【实验结论】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实验说明】1、凤仙花俗称:指甲桃。
2、凤仙花可用芹菜(其叶柄和茎是相通的)替代,效果非常好。
3、时间不宜过长,因为时间长,就会因茎的横向运输,使茎内不只导管染成红色,其他部分也染上了红色,这样就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了。
改进:选用带树皮细的枝条比较好,能明显的区分茎运输水分和养料的部分。
第6课:秋季星空——制作观星箱制作步骤:1、准备一个较大的盒子、线、胶带;2、将盒子去掉盖,并在盒底左下角或右下角挖一个小洞,作为观察孔,洞不宜太大;3、再原来盒盖处用线编出大小一样的网格,线的端口可以用胶带固定再盒子上,网格起到为观察对象定位的作用;4、将制作好的观星箱放置再便于观察研究对象的位置,固定不动,并开始利用观星箱对研究对象进行长期观察。
【基础知识】1、观察方位的确定:观察南面的天空:上北下南左东右西观察北面的天空:上南下北左西右东2、北斗七星的位置: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东3、()是秋季星空中一个耀眼的星座。
这个星座中的五颗亮星构成一个“M”形。
4、()是北方天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
著名的()就处于这个星座。
第8课木材实验名称:研究木头的特点实验实验材料:各种木头、水槽、放大镜、酒精灯、导线、电池、小刀、锤子、实验方案:1、将木头放在火上烧观察哪种木头更易燃烧。
2、用放大镜观察木块上的花纹,比较花纹的形状、纹络粗细3、用小刀刻木头、用指甲刻画木块,探究木块的软硬程度 4、将木块放入水中,看沉浮现象。
5、检验木头的导电性。
实验现象:木头易燃烧。
2、木头有年轮 3、木头软硬度不同 4、木头能浮沉 5、湿木头能导电第10课陶瓷实验名称:研究陶瓷的特点实验实验材料:陶瓷、碎瓷片、木锤、小刀、酒精灯。
实验方案: 1、将陶瓷片砸开,观察断裂面。
2、用断裂面来切割纸观察其锋利程度。
3、将陶瓷片放在火上烧,观察陶瓷的耐火性。
4、检验导电性实验现象:陶瓷坚硬、易碎 2、陶瓷断裂面锋利 3、陶瓷耐高温 4、陶瓷不导电实验结论:同现象第11课金属实验名称:金属的特点实验材料:各种金属制品、烧杯、热水、勺子、小刀、锤子、钉子、木头、导线、电池、酒精灯实验方案: 1、把勺子放入有热水的烧杯中,用手触摸勺把。
2、用小刀刻金属体验软硬程度。
3、用锤子砸钉子。
4、检验导电性实验现象:易传热、 2、软硬度不同 3、有延展性 4、易导电实验结论:同现象第12课玻璃与塑料实验名称:玻璃与塑料的特点实验材料:各种玻璃、塑料制品、木锤、电池、导线、镊子实验方案:同以上研究材料的方法实验现象:玻璃特点:1、透明 2、易碎 3、不燃烧 4、较重 5、较硬 6、断裂面锋利 7、不导电塑料特点:1、透明 2、不易碎 3、易燃烧 4、较轻较软 5、硬塑料断裂面锋利 6、不导电实验结论:同现象第13课蒸发实验名称:蒸发实验材料:镜子、手帕、吹风机、瓷盘、玻璃片、玻璃棒、瓶盖、木棒、棉花球、棉线、弧形木板、小铁钉、铁丝、双面胶、试管夹、烧杯温度计、棉纱实验方案: 1、用湿毛巾擦拭小镜子,观察镜子上水的变化。
2、把水抹在手掌上观察水的变化,观察室外晾晒湿衣服。
3、用棉纱将一支温度计的液泡包住,蘸上少许水,观察温度计的变化。
4、在两个蒸发皿里放入同样多的水,用酒精灯加热一个蒸发皿中的水,另一个不加热,做对比实验。
5、两块同样的湿布,用电吹风吹其中一块湿布,另一块放在桌上,进行对比实验。
实验现象: 1、2:水不见了。
3:温度计温度下降。
4:被加热的蒸发皿里的水蒸发的快。
5:被电吹风吹动的湿布水蒸发的快。
实验结论: 1和2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蒸发,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
3说明水蒸发时会吸收热。
4和5说明加热和通风可以加快蒸发。
第14课沸腾实验名称:沸腾实验材料:方座支架、烧杯、酒精灯、火柴、温度计、水实验方案: 1、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观察烧杯中的温度的变化。
2、水开后继续加热一段时间,观察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随着给水加热时间的延长,水的温度逐渐升高,水里产生大量气泡,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水会不停地翻滚,烧杯中的水不断减少。
水烧开后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不再上升。
实验结论: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液体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内部会出现大量气泡,气泡迅速胀大,上升到液面后放出大量蒸气,整个液体发生剧烈汽化,这种现象叫做沸腾。
如果继续加热,液体温度不再上升,此时的温度称为液体的沸点。
第15课凝结实验名称:凝结实验材料:小镜子、小瓷盘、酒精灯、火柴、玻璃杯、试管夹、水实验方案: 1、对着小镜子哈气,用放大镜观察小镜子上产生的现象。
2、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放入同样多的温度相同的热水,在两个杯口同时分别盖上冷瓷盘和烤热的瓷盘,进行观察。
实验现象: 1、镜面上有小水珠。
2、冷瓷盘下有小水珠,烤热的瓷盘下没有小水珠。
实验结论: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的水,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第16课水的三态变化实验名称;测定水的冰点教参164页实验材料:大烧杯试管温度计冰块食盐实验步骤;在大试管中放入冰块,倒入适量浓食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