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公开课《分子动理论》
高中物理分子动理论教案

高中物理分子动理论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分子动理论在物质状态变化中的应用3. 能够解释气体压强、温度、体积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1. 分子动理论的概念和原理2. 气体状态方程中的分子动理论应用教学难点:1. 理解分子运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2. 掌握气体状态方程的推导过程和应用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分子动理论的概念,让学生思考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
2. 提出问题:为什么物质会呈现不同的状态?二、讲解分子动理论(15分钟)1. 讲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分子间的运动和碰撞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2. 讲解分子速度、能量与温度的关系。
三、实验展示(10分钟)1. 进行实验,展示不同状态的分子之间运动的差异。
2. 利用模型演示分子间的碰撞和能量传递过程。
四、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15分钟)1. 讲解气体分子动理论和气体状态方程之间的关系。
2. 分析气体压强、体积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五、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做练习,加深对分子动理论和气体状态方程的理解。
2. 点评答案,纠正错误。
六、概括总结(5分钟)1. 总结分子动理论的重要性和应用。
2. 强化气体的分子动理论与状态方程的联系。
七、课堂作业(5分钟)1. 布置作业: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更多有关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2. 提醒学生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较抽象,需要借助实验和模型来直观展示分子运动的过程。
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和应用。
同时,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及时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分子动理论》PPT上课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分子动理论》PPT上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eeba5f1b4daa58da1114aa2.png)
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1.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2.知道扩散现象、布朗运动,以及产生的原因;理解分子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 3.掌握分子间引力和斥力以及分子间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规律。 4.理解分子的模型,会应用阿伏加德罗常数进行相关计算、估算。
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运动就越明显。 (3)原因:大量液体分子对悬浮微粒撞击作用的 不平衡性 造成的。 (4)意义: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无法直接观察。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并不是分子的 运动,但布朗运动可以间接地反映 液体 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3.热运动 (1)概念:把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叫作热运动。 (2)宏观表现: 扩散 现象和 布朗运动 。 (3)特点:①永不停息;②无规则;③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 剧烈 。 (4) 温度 是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在扩散现象中,温度越高,扩散得越 快。观察布朗运动,温度越高,悬浮微粒的运动就越明显。可见,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与温度有关系,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3 | 分子间的作用力 1.分子间有空隙 (1)气体: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之间存在着很大的 空隙 。 (2)液体: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 小 了,这表明液体分子间存在着空隙。 (3)固体:压在一起的金块和铅块,各自的分子能 扩散 到对方的内部,说明固体 分子之间也存在着空隙。 2.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1)分子间有空隙,大量分子却能聚集在一起,这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2)当用力拉伸物体时,物体内各部分之间要产生反抗拉伸的作用力,此时分子间的 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3)当用力压缩物体时,物体各部分之间会产生反抗压缩的作用力,此时分子间的作 用力表现为斥力。
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人教版高三物理选修3《分子动理论》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三物理选修3《分子动理论》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简介本节课《分子动理论》是高三物理选修3课程的其中一部分。
教学内容主要涵盖了分子动力学基本概念、分子间作用力和分子均方速率公式等方面。
以班上学生为例,大多数学生学习过程中对分子动理论并不陌生,因为课本中存在一些介绍分子动理论的简单案例,如热胀冷缩等。
尤其是分子均方速率公式这一部分,是他们之前在化学课中接触过的,因此初步学习过程中较易掌握。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本节课的知识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掌握: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分类;2.掌握分子均方速率公式;3.培养学生对物理公式的推导能力和运用能力。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2.提高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方法;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信心。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讲师会利用热胀冷缩这个例子,与学生互动探讨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宏观现象之间的关系,旨在引起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注意力和浓厚兴趣。
同时还会温故而知新,帮助学生回顾与分子动理论相关的知识点。
(二)讲授在讲授掌握分子动力学基本概念的基础知识后,讲师将紧接着向学生提出分子均方速率公式的推导过程,这将需要学生运用之前学过的公式和相关物理概念进行推导。
这一部分讲解结束后,讲师将向学生介绍分子间作用力,然后详细讲解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
(三)实验在讲授完分子动理论的相关知识点后,讲师会针对分子均方速率公式这一部分,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首先,讲师会给出实验步骤和所需实验器材,然后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分子动理论的真实表现,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学生对分子动理论的理解和认知。
(四)练习在实验操作结束后,讲师将为学生布置一些相关练习问题,以让学生巩固所学和应用所掌握的知识点。
练习问题难度分别设计简单、中等和困难,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
(五)讲解学生完成练习后,讲师将对练习问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排除困难、加深理解。
同时,讲师会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技巧运用,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和自信心。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精品课件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 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分子之间有空隙。
2.分子间的作用力
(1)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当两个分子的距离为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0;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r0
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
表现为引力。
四、分子动理论
1.内容: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分子之
(2)以单个分子为单位彼此进入对方。
(3)固体、液体、气体之间均可发生。
2.扩散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引起的,除温度外与重力等外界其他因素无关。
变式训练2(多选)下列是小明吃砂锅粥时碰到的现象,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
A.米粒在水中上下翻滚
B.粥熟时,香味四处飘散
C.盐粒放入水中,水变味道
D.滴加香油时,周围可闻到香油气味
香气在空中不断地扩散,不需靠近,就能闻到梅花的香气。
知识归纳
1.影响扩散现象的因素
(1)物态:气态物质的扩散现象最容易发生,液态物质次之,固态物质的扩散
现象在常温下短时间内不明显。
(2)温度: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显著。
(3)浓度差:扩散现象发生的快慢程度还受到分子浓度的影响,当浓度差大
时,扩散现象较为显著。
3.分子的热运动
(1)定义: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2)影响因素: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1.分子间有空隙
(1)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间有很大的空隙。
(2)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液体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
(3)压在一起的金块和铅块,各自的分子能够扩散到对方的内部,说明固体
(4)应用:生产半导体器件时,在高温条件下通过分子的扩散在纯净半导体
[优选]高中物理人教版《分子动理论》PPT精讲课件
![[优选]高中物理人教版《分子动理论》PPT精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0c333c5a8114431b80dd8aa.png)
(名师整 理课本 专题) 高中物 理人教 版《分 子动理 论》PPT 精讲课 件ppt 优质说 课稿( 精选)
4.依据求得的一个分子占据的体积 V0,可估算分子间距,此时 把每个分子占据的空间看作一个小立方体模型,所以分子间距 d=
3 V0,这时气体、固体、液体均适用。 5.已知物体的体积 V 和摩尔体积 VA,求物体的分子数 N,则 N
【 (名校 师课 整 堂 理课】本获 专奖题PP)T- 高中物 理人教 版《分 子动理 论》PPT 精讲课 件(pp最t 优新质版说本课)稿推(荐精选)
【 (名校 师课 整 堂 理课】本获 专奖题PP)T- 高中物 理人教 版《分 子动理 论》PPT 精讲课 件(pp最t 优新质版说本课)稿推(荐精选)
【 (名校 师课 整 堂 理课】本获 专奖题PP)T- 高中物 理人教 版《分 子动理 论》PPT 精讲课 件(pp最t 优新质版说本课)稿推(荐精选)
【 (名校 师课 整 堂 理课】本获 专奖题PP)T- 高中物 理人教 版《分 子动理 论》PPT 精讲课 件(pp最t 优新质版说本课)稿推(荐精选)
=NVAAV。 6.已知物体的质量 m 和摩尔质量 M,求物体的分子数 N,则 N
=MmNA。
(名师整 理课本 专题) 高中物 理人教 版《分 子动理 论》PPT 精讲课 件ppt 优质说 课稿( 精选)
【 (名校 师课 整 堂 理课】本获 专奖题PP)T- 高中物 理人教 版《分 子动理 论》PPT 精讲课 件(pp最t 优新质版说本课)稿推(荐精选)
【 (名校 师课 整 堂 理课】本获 专奖题PP)T- 高中物 理人教 版《分 子动理 论》PPT 精讲课 件(pp最t 优新质版说本课)稿推(荐精选)
③先往边长为 30~40 cm 的浅盘里倒入 2 cm 深的水,然后将 ________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高三年级物理公开课《分子动理论》

21:26
★本课任务(考点解读)
• 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及实验依据 • 掌握阿伏伽德罗常量,能进行简单
的估算 • 了解布朗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
力的特点
21:26
1.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
分
子 动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
理 论
热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21:26
一、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Vmol NA
d分 3 V分
d
V分占=d3
21:26
EX1:试估算标准状况下气体分子的 距离为多少m? (取1位有效数字)
解:标准状况下1mol气体的体积V=22.4L 1mol气体的分子数N=6.02×10 23
每个分子占有的体积为
V1=22.4/ 6.02×10 23 =3.72×10 -23L 假使每个分子占有的体积为立方体 d=V1/3= (3.72×10 -23 × 10 -3)1/3 =3×10 -9m
实验依据:布朗运动实验
位置 连线
21:26
布朗运动 1.原因: 小颗粒受周围液
体(气体)分子撞击不平 衡的无规则性.
2.特点:颗粒越小现象越明显;
温度越高,运动越激烈. 3.布朗运动既不是固体分子的运动 ,也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而是液
体分子无规则的运动反映;
布21:朗26 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的运动?
21:26
EX2.食盐(NaCl)的晶体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
组成的.这两种离子在空间中三个相互垂直
的方向上,都是等距离地交错排列的.已知
食盐的摩尔质量为58.5g/mol,食盐的密度
是2.2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1023/
人教教材物理《分子动理论》专家课件1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 究
实验目的 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
实验器材 烧杯、电加热器、天平、钟表、温度计、搅拌器。
实验方案
取等质量的水和煤油,使其升高相同的温度, 比较加热的时间(吸收热量的多少)。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 究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a.取一定质量的水和煤油装入两容器中,安装好实验
器材。 b.记录液体加热前的温度t1。 c.给电加热器通电一段时间后断电,同时上下拉动搅
放热:Q放= cm(t0-t1)
单位:J
四川省邻水县坛同中学人教版九年级 第1章 分子动理论2
随堂训练 四川省邻水县坛同中学人教版九年级第1章 分子动理论2
1.烧杯中装有酒精,现用去一半,则剩余酒精的下
列物理量中,发生改变的是( A )
A.质量
B.密度
C.比热容
D.沸点
四川省邻水县坛同中学人教版九年级 第1章 分子动理论2
=4.2×103 J/(kg·℃)×0.4 kg×(7量=比热容×质量×升高的温度
Q= cm∆t
Q吸= cm(t1-t0) Q放= cm(t0-t1)
四川省邻水县坛同中学人教版九年级 第1章 分子动理论2
讲授新课 四川省邻水县坛同中学人教版九年级第1章 分子动理论2
种草种树,增加水蒸气蒸腾
四川省邻水县坛同中学人教版九年级 第1章 分子动理论2
修建人工湖,利用水的吸热本领 强来调节气温
讲授新课 四川省邻水县坛同中学人教版九年级第1章 分子动理论2
练一练
以下四种现象中,与水的比热容有很大关系的是 (A B D )
A.汽车的发动机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 B.生活中往往用热水取暖 C.夏天洒水降温 D.滩涂湿地温差小
高三物理-分子动理论教案

高三物理-分子动理论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分子的构成和运动状态,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分子平均动能公式,理解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的概念
3. 理解分子的热运动对物质状态和性质的影响
二. 教学内容
1. 分子的构成和运动状态
2.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概念
3. 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和平均自由程的关系
4. 分子热运动对物质状态和性质的影响
三.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
2. 实验演示法
3. 探究法
四. 教学过程
1. 学习分子的构成和运动状态
①讲解分子的构成和化学键的种类
②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测和分析探究分子的运动状态,并了解分子的运动速度、碰撞以及能量转换等基本特征
2. 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概念
①讲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假设
②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模拟,了解气体分子的偏离理想气体状态的情况
3. 掌握分子平均动能公式和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的概念
①讲解分子平均动能公式和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的计算方法
②通过实验和分析分子的运动特征,帮助学生掌握分子平均动能和平均自由程的关系
4. 理解分子热运动对物质状态和性质的影响
①讲解分子热运动和材料物理性质之间的联系
②通过实验和模拟分析分子热运动对材料状态稳定性、材料力学性质等方面的影响
五. 教学评价
1. 教学效果评估:通过课堂测验、作业、实验报告等形式,评估学生掌握分子动理论的程度和应用能力
2. 教学反思: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 分子动理论 名师公开课省级获奖课件(24张)

热运动受统计规律支配。
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能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产生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分子运动的具体体
现之一。
3.布朗运动: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小颗粒所做的无规则运动 叫做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或气体分子对小颗粒撞击的不平衡 产生的,是分子热运动的宏观表现,间接地反映了分子的无规则
运动。布朗运动也是分子热运动的具体体现之一。
4.布朗运动与热运动的关系: 布朗运动 区别 相同点 热运动
研究对象是固体颗粒,颗 研究对象是分子,任何 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 物体的分子都做无规 在液体、气体中发生 则运动 ①无规则运动 ②永不停息 ③与温度有关 周围液体(或气体)分子的热运动是布朗运动产生 的原因,布朗运动是热运动的宏观表现
B.109m2 D.1011m2
M =10 m3,而油分子
【解析】选D。泄漏的原油的体积为V=
V =1011 m2。 d
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 m,所以这些原油造成的污染总面积为
S=
二、分子热运动、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 1.分子热运动:我们把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热 运动,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热运动越激烈,大量分子的
V =103。 V0
边长为1nm的立方体可容纳液态氢分子的个数N=
【变式训练】(2013·松原高二检测)一艘油轮装载着密度为
9×102kg/m3的原油在海上航行,由于故障而发生原油泄漏。 如果泄漏的原油有9 t,海面上风平浪静时,这些原油造成的 污染面积最大可达到 ( A.108m2 C.1010m2 )
【解析】选D。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不停地做无 规则的运动,它是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反映,而分子无规则热运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3册精品讲义 第01讲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解析版)

第01讲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及相关的实验证据;2.通过实验,了解扩散现象。
观察并能解释布朗运动。
1.认识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2.知道分子模型,体会建立模型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作用。
3.知道阿伏加德罗常数及其意义,会用阿伏加德罗常数进行计算或估算.4.知道扩散现象、布朗运动和分子的热运动,理解扩散现象、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5.通过实验,知道分子间存在空隙和相互作用力,并理解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的关系.6.明确分子动理论的内容.知识点01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阿伏加德罗常数(1)定义:1 mol 的任何物质都含有相同的粒子数,这个数量用阿伏加德罗常数表示.(2)大小:N A =6.02×1023 mol -1.知识精讲目标导航【知识拓展】1.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相关的物理量宏观量:摩尔质量M 、摩尔体积V mol 、物质的质量m 、物质的体积V 、物质的密度ρ;微观量:单个分子的质量m 0、单个分子的体积V 0其中密度ρ=m V =M V mol ,但是切记ρ=m 0V 0是没有物理意义的.2.微观量与宏观量的关系 (1)分子质量:m 0=M N A =ρV molN A.(2)分子体积:V 0=V mol N A =MρN A (适用于固体和液体).(对于气体,V 0表示每个气体分子所占空间的体积) (3)物质所含的分子数:N =nN A =m M N A =VV mol N A .3.两种分子模型(1)球体模型:固体和液体可看作一个一个紧挨着的球形分子排列而成,忽略分子间空隙,如图甲所示.d =36V 0π=36V molπN A(V 0为分子体积). (2)立方体模型:气体分子间的空隙很大,把气体分成若干个小立方体,气体分子位于每个小立方体的中心,每个小立方体是每个气体分子平均占有的活动空间,忽略气体分子的大小,如图乙所示.d =3V 0=3V molN A(V 0为每个气体分子所占据空间的体积).【即学即练1】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 .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C .分子永不停息地作无规则热运动D .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答案】B【解析】A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A 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又由电子、质子与中子组成的,分子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B 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并且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C 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 .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并且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D 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精品课件 第1章 分子动理论 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2)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素养·目标定位
课前·基础认知
课堂·重难突破
模型方法·素养提升
随堂训练
素养•目标定位
目标素养
1.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及相关实验证据,培养物质观念。
2.通过了解扩散现象,知道扩散现象是物质分子永不停息地做
无规则运动的证据之一。
3.通过了解科学家发现布朗运动现象的过程,观察并能解释布
2.布朗运动。
(1)布朗运动: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微粒不停地无规则运
动。
(2)产生的原因:大量液体(或气体)分子对悬浮微粒撞击的
不平衡 造成的。
(3)布朗运动的特点: 永不停息 、 无规则 。
(4)影响因素: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布朗运动
越明显。
(5)意义:布朗运动间接地反映了液体(气体)分子运动的无规
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选项D正确。
三 实验:用显微镜观察炭粒的运动
重难归纳
【实验目的】
用显微镜观察炭粒的运动。
【实验原理】
墨汁中的炭粒在水分子的撞击下,做无规则运动,用显微镜可
以观察到运动情况。
【实验器材】
显微镜、盖玻片、载玻片、显示器、碳素墨汁、清水。
【实验步骤】
(1)取一滴用水稀释的墨汁,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放在高
该体积所包含的水分子数目 N= NA=9.6×1027。
典例剖析
已知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离为384 400 km,金原子的直径为
3.48×10-9 m,金的摩尔质量为197 g/mol。若将金原子一个接
一个地紧密排列起来,筑成从地球通往月球的“分子大道”,求:
(1)该“分子大道”需要的原子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26
试估算标状况下NaCl NaCl晶体 EX2. 试估算标准状况下NaCl晶体 中相邻两钠离子间的平均距离? 中相邻两钠离子间的平均距离?
dNa Cl L = 2
+ 21:26
M mol 3 Na : V0 = =L ρN A × 2
+
二 . 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 息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 实验依据: 实验依据:布朗运动实验
每个分子占有的体积为
V1=22.4/ 6.02×10 23 =3.72×10 -23L × × 假使每个分子占有的体积为立方体 d=V1/3= (3.72×10 ×
21:26
-23 × 10 -3)1/3 =3×10 -9m ×
EX2.食盐(NaCl)的晶体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 EX2.食盐(NaCl)的晶体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 食盐(NaCl) 组成的. 组成的.这两种离子在空间中三个相互垂直 的方向上,都是等距离地交错排列的. 的方向上,都是等距离地交错排列的.已知 食盐的摩尔质量为58.5g mol,食盐的密度 58.5g/ 食盐的摩尔质量为58.5g/mol,食盐的密度 2.2g/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 6.0× 是2.2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1023/ mol,在食盐的晶体中 在食盐的晶体中, mol,在食盐的晶体中,两个距离最近的钠离 子中心间距离的数值最接近于( 子中心间距离的数值最接近于( ) A.3.0× B.3.5× A.3.0×10-8cm B.3.5×10-8cm C.4× D.5× C.4×10-8cm D.5×10-8cm
M ρV n= = M mol M mol V M n= = Vmol ρVmol
固/液
气体
标状:Vmol = 22.4l / mol
21:26
D.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D.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V分 指每个分子占据的空间
立方体模型
v分占
Vmol = NA
d 分 = 3 V分
21:26
讨论:给车胎打气时, 讨论:给车胎打气时,越来越费力 是因为分子间表现为斥力 斥力? 是因为分子间表现为斥力?
n↑ p ↑= R T V
注意: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的现象 注意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的现象 说明 分子之间有 斥力 ;
21:26
设计实验:估测分子引力最大值? 设计实验:估测分子引力最大值?
一般分子质量的数量级是10-27kg-10-26kg 一般分子质量的数量级是10 kgB.估算固/液分子直径: B.估算固/液分子直径: 估算固 球形模型
d分 = 3
6V分
Vmol v分 = NA 21:26
π
适用于固体和液体对 气体不适用(忽略间隙) 气体不适用(忽略间隙)
C.求分子数? C.求分子数? 求分子数
NFm = mg
S 断口 N= 2 d
m
21:26
微观分子力的宏观表现
m
题型3、分子间作用力的特点 创新方案例 例:创新方案例3及体验创新
设计实验:估测分子引力最大值? 设计实验:估测分子引力最大值?
F1 = m 玻 g N =
NFm = F2 − F1
21:26
S玻 d
2
巩固3、 分子流以平均速率v和面积为 和面积为S的器壁 巩固 、 分子流以平均速率 和面积为 的器壁 碰撞,分子流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是n 碰撞,分子流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是 0,每个 分子的质量是m 分子的质量是 0,如果 运动方向与器壁垂直 且碰撞后以原速率反向弹回, ,且碰撞后以原速率反向弹回,求分子流对器 壁的作用力和压强。 壁的作用力和压强。
21:26
r=r
0
f引
f斥
分析分子力
分子力F=0 r=r0(10-10m)时,f引=f斥,分子力F=0
f引 f斥
r<r0时, f引< f斥,分子力F表现为斥力. 分子力F表现为斥力.
f引 f斥
分子力F r >r0时,f引> f斥,分子力F表现为引力 ---0 分子力F=0 r >10r0时,f引、f斥---0,分子力F=0
d
21:26
3 V分占=d
EX1:试估算标准状况下气体分子的 EX1:试估算标准状况下气体分子的 距离为多少m? (取 位有效数字) 距离为多少m? (取1位有效数字)
气体的体积V=22.4L 解:标准状况下1mol气体的体积 标准状况下 气体的体积 1mol气体的分子数 气体的分子数N=6.02×10 23 气体的分子数 ×
21:26 分子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试画分子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图 试画分子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图?
r=r0 时 f引=f斥 分子力 F=0 r<r0 时 f引<f斥 分 子力表现为斥力 r>r0 时 f引>f斥 分 子力表现为引力 r>10r0 时f引、 f斥 迅速减为0 迅速减为0,分子力 F=0
秒内通过截面S的分子总质量 的分子总质量m 解:t 秒内通过截面 的分子总质量 m=n0Vm0 = n0 vtSm0
由动量定理 v vt
21:26
Ft= - mv – mv = - 2mv
s
作用力 F=2n0m0Sv2 压强 P=F/S=2n0m0v2
21:26
分子热运动
21:26
★本课任务(考点解读) 本课任务(考点解读)
• 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及实验依据 • 掌握阿伏伽德罗常量,能进行简单 掌握阿伏伽德罗常量, 的估算 • 了解布朗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 了解布朗运动、 力的特点
21:26
分 子 动 理 论
1.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 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 热运动 3.分子 分子
21:26
一、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单分子油膜法实验
v d= s
分子直径数量级: 分子直径数量级:10-10米 创新方案P(165-166)基础自修 创新方案 基础自修 除一些有机物分子外) (除一些有机物分子外) 21:26
题型1、 题型 、微观量的估算
M mol A.分子的质量 A.分子的质量 : m分 = NA 适用于一切物质
位置 连线
21:26
布朗运动 1.原因 原因: 1.原因:小颗粒受周围液
气体)分子撞击不平 体(气体 分子撞击不平 气体 衡的无规则性. 衡的无规则性
2.特点: 颗粒越小现象越明显; 2.特点: 颗粒越小现象越明显; 特点
温度越高,运动越激烈. 温度越高,运动越激烈. 3.布朗运动既不是固体分子的运动 布朗运动既不是固体分子 3.布朗运动既不是固体分子的运动 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 的运动, ,也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而是液 反映; 体分子无规则的运动反映;
21:26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的运动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的运动?
题型2、布朗运动的理解
讨论: 讨论: 大风天常常看到风
沙弥漫、尘土飞扬, 沙弥漫、尘土飞扬,这 就是布朗运动吗? 就是布朗运动吗?
21:26
三、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1)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1)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和斥力, 和斥力,其合力叫分子力 2)特点: 2)特点: 特点 A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着分子间的 距离增大而减小, 距离增大而减小,随着分子间的距 离减小而增大, 离减小而增大, B.斥力比引力变化更快! B.斥力比引力变化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