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混合生态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发展与应用

————以四川省射洪县为例

摘要: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是现代生态学的热点之一,它在我国的农村经济建设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阐述了当前国内外的农林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及在我国的实际应用,提出了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

关键词: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四川省射洪县;发展趋势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groforestry Ecosystem

————case of shehong county,sichuan province Abstract:In these days ,the Agroforestry Ecosystem is a hotspot of bionomy,it take a imoprtant part in developing rural economy in China .the article,expatiates on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Agroforestry Ecosystem in China and overseas and the application in China,raising some problems to improve.

Keywords: Agroforestry Ecosystem; shehong county; trend

前言

改革开发已经经历了三十年,取得的成果举世睹目,然而作为改革起点的农村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土地资源的开发强度不断加大,造成了诸如粮食不足、能源紧张、土地退化、水土流失严重、劳动力过剩、人均收入低等一系列问题[1],严重影响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同时我国第三次土地改革的来临为农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依靠传统的单一农业和林业生产经营方式,已无法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因此,建立具有生物多样性的人工生态系统,或通过丰富农林牧渔的多种经营组合,达到减缓生态危机,协调生态、社会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使社会经济和环境纳入良性的发展轨道,生物多样性与经济需要相结合的,满足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目的[2]。

1.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概念

关于农林复合生态系统(Agroforestry)的定义,农学、林业、生态学、系统科学、生态经济学等不同学科的科学家有不同的看法,分别在有关学术杂志上发表并评论。1978年,国际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研究委员会的第一任主席Kin在一篇有关Agroforestry的文章中,把其定义为:“在同一土地单元内将农作物生产与林业和畜牧业生产结合起来(他们在时间上可以是同时的,也可以是交替的),使土地总生产力得以提高的持续性土地经营体系”[3]。1982年,ICRAF则对Agroforestry的概念做了如下定义:“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是通过空间和时间的布局安排,将多年生的木本

植物精心地用于农作物和(或)家畜所利用的土地经营单元内,使其形成各组分间在生态上和经济上具有相互作用的土地利用系统和技术系统的集合”[4]。

2.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Nair教授等对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特点和内涵进行了总结,认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既具备农业的特点,又具备林业的特点,同时它还有土壤、田野、景观的特性集合[5]近年来,国外对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研究主要是偏重于基础理论的研究。如以赫克斯利为代表,他们主要侧重于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中各种群的分布格局以及不同的复合系统中种植什么树种最佳等[6]。美国的L.L.Tieszen则侧重于从树木和作物的生理角度来探讨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指出由于C3和C4植物对环境因子适应不同,光合效率和生产力也不同[7]。它们的差异就成为在设计建立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时的重要依据,以选择光合类型最适合的树种等。还有的学者是从生物量和能量的角度,研究如何解决发展中国家对燃料和粮食日益增加需求的问题等[8]。总之,国外在对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研究过程中,基础研究做的多,对农林复合经营结构、功能与生产力的研究较为具体和深入,但对农林复合经营系统的应用方面以及将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农、牧、渔相结合方面的工作相对较少[9]。

从新中国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农林复合生态系理论和应用研究在我国都有很大进展,包括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理论基础、系统分类、系统诊断和设计以及建立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数据库等,如竺肇华将我国农林复合种植模式分为农一林、林一牧、农一林一牧3类结合型和特种农林复合经营型,并在此基础上划分出l6个类型[10];熊文愈将农林复合种植模式纳为林一农、林一牧、林一渔、林一农一渔、林一副等5大类[11];宋兆民等将我国的农、林、牧划分为农一林间作、林一牧业经营、农一林一牧经营、农一林一渔经营和多用途森林经营等5种系统类型[12];裘福庚等将我国农林复合经营系统划分为农林、林农、林牧、农林渔、林特和地域性农林等6种复合型[13];皱晓敏等将我国农林业系划分为7个系统26个类型[14];冯宗炜以农林复合系统的结构特征为主要依据,对豫西平原农林系统提出了4级分类体系[15];费世民以生态系统分类法对四川盆地浅丘区农林业系统进行分类[16];曾觉民将我国西南山区农用林业划分为11种农用林系统,21个类型,近40个亚类型[17];朱清科等将黄土区农林复合系统划分为复合系统、复合模式、结构类型和栽培经营方式4个分类等级单元

件[18]。这些学者为农林复合系统在我国的研究和推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农林复合系统在射洪县的应用

3.1 基本情况

射洪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偏北,隶属遂宁市,辖20个镇、10个乡、630个村,耕地面积67万亩,总人口104万.其中农业人口76万,是丘陵地区的人口大县和农业大县。该县面临着农业资源匮乏、利用率低、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等一系列不利因素,农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19]。

3.2采用技术措施

根据射洪县种植制度和气候生态特点,主推了旱地新三熟麦/玉/豆模式和旱地规范改制技术、山丘区集雨节灌技术、水稻旱育秧技术等技术[20],将抗旱节水、土壤保育、节约劳力、增产增效等有机结为一体,兼具科学性和实用性。大力推广以“饲一猪一沼一果”和“粮一酒一糟一猪一沼一粮”循环经济模式[21],发展等高植物篱技术——在坡地沿等高线布置灌木或矮化乔木作为植物篱带,带间种农作物,能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和提高土壤肥力,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22]。

3.3成效分析

(1)县域农业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6年射洪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8.5亿元,其中农业生产总值28.5亿元,比2005年增长5.3%;农民人均纯收入3500元,较2005年增长277元,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23]。

(2)农业产业构、布局日趋完善。射洪县已初步形成了优质商品肉猪、小家禽、优质粮油、抗虫棉、桑蚕、中药材、优质水果、两杂制种、蘑菇、榨菜等十个主导产业,2006年畜牧业已占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肉类总产量14.6万吨,增长15.36%,全年出栏生猪125万头,小家禽1544万只,分别增长6.84 %和31.43%[24]。

(3)生态效益明显。通过农林复合经济技术的推广实施,降低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减少环境危害,促进四川丘陵地区粮食和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农村生活面貌和生态环境也有了明显改善。2006年降低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减少环境危害,促进四川丘陵地区粮食和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农村生活面貌和生态环境也有了明显改善[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