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复习重点

合集下载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构造地质学Structural Geology第⼀节构造地质学的内涵、构造尺度以及构造变形场1. 构造地质学的内涵地质学的基础学科之⼀,主要研究组成类地⾏星(地球、⽔星、⽕星、⾦星)及其卫星的岩⽯、岩层以及岩体在⼒的作⽤下形成的各种变形(deformation)的构造样式(structural style)、组合型式(structural group patterns)和形成过程(process),以及作⽤⼒的⽅式(mechanism)和⽅向(direction);2.构造尺度(tectonic scale):主要指构造的规模1)巨型构造、⼤型构造、中型构造、⼩型构造、微型构造、超微构造2)显微构造学、构造地质学、⼤地构造学、板块构造学、全球构造学等构造地质学⼀般以露头-区域尺度上的中、⼩型构造为主要研究对象巨型构造(megatectonics):⼭系和区域性地貌的构造单元⼤型构造(macrostructure):区域构造单元中的次级构造单元如川东褶皱带中型构造(mesoscopic structure):⼀个地段上的褶皱和断层,在1:5万或更⼤⽐例尺上可见其全貌⼩型构造(minor structure):出露于露头和⼿标本上的构造微型构造(microstructure):偏光显微镜下显⽰的构造超微构造(ultrastructure):电⼦显微镜下显⽰的构造3.构造变形场(tectonic deformation field):某⼀主导构造应⼒作⽤形成的形变及其在空间上的分布。

1) 伸展构造(extensional tectonics):⽔平拉伸形成的构造。

如裂⾕、地堑-地垒、盆岭构造、变质核杂岩等。

2)压缩构造(compressional tectonics):⽔平挤压形成的构造。

如褶皱、逆冲推覆构造等。

3)⾛滑构造(strike-slip tectonics):沿直⽴剪切⾯⽔平滑动、位移形成的构造。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1.绪论1.构造变形的场的基本类型:伸展构造,压缩构造,升降构造,走滑构造,滑动构造,旋转构造。

(伸、缩、升降、减、滑、旋)。

2.朱志澄将构造层次分为:表构造层次、浅构造层次、中构造层次、深构造层次。

其中表、浅构造层次为脆性破裂域,中深构造层次为塑形流变域。

2.沉积岩岩层构造1.构造的类型、成因、规模、和形态千差万别,但是从几何学看,基本可以归纳为:面状构造和线状构造。

2.面状构造的三大产状要素:走向、倾向、倾角。

(1)走向:1.走向线:倾斜平面与水平面的交线.2.走向:走向线两端所指的方向(相差180°)(2)倾向:1.倾斜线:倾斜平面上与走向线垂直的线。

2.倾向:倾斜线(下端)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指的方向。

(3)倾角:倾斜平面与水平面的交角。

(4)视倾斜线:当剖面与岩层的走向斜交时,岩层与该剖面的交迹线。

(5)视倾角(假倾角):视倾斜线与其在水面上的投影线间的夹角。

(真倾角总是大于假倾角)3.沉积岩层的原生构造(1)原生构造:沉积、成岩过程中所形成的构造。

(2)次生构造:成岩之后,遭受地质作用变化后的构造。

(3)层理:由于岩石成分、构造和颜色的突变或者渐变所显示出来的一种成层构造。

4.原生构造鉴定岩层的顶低面(1)递变层理(韵律层理、粒序层理)递变层理的特点是:在一个单层中,从底面到顶面粒度由粗到细。

(下粗上细)(2)层面暴露标志:泥裂、雨痕泥裂:在剖面上呈“V”字型,开口示顶、尖端示底。

雨痕:凹面示顶,凸面示底。

5.倾斜岩层倾斜岩层露头界线复杂,表现为与地形等高线交切关系,并显示出一定的规律性,即在经过山脊和河谷时,均呈“V”字形态展布,即“V”字形法则。

相反相同(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反,露头线与等高线同向弯曲)相同相反(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一致,岩层倾角>地面坡角,露头线与等高线反向弯曲。

)相同相同(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一致,岩层倾角<地面坡角,露头线与等高线同向弯曲。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知识归纳整理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知识归纳整理

知识归纳整理一、主应力与主应变。

★主应力:当物体受力而处于平衡状态时,经过该物体内部任意点总可以截取这样一具无穷小立方单元体,使其六个面上都惟独正应力的作用而无剪应力的作用。

在单元体中这六个面上的正应力称为主应力,其性质可以是张应力也可以是压应力。

★主应变:在均匀变形条件下,经过变形物体内部任意点总是可以截取这样一具立方体,在其三个相互垂直的截面上都惟独线应变而无剪应变,即仅有伸长或缩短,而截面所夹的直角没有改变。

这三个相互垂直的截面上的线应变称为主应变。

二、倾伏角与侧伏角。

★倾伏角:指直线的倾斜角度,即直线与其水平投影线间所夹之锐角。

★侧伏角:当线状构造包含在某一倾斜平面内时,此线与该平面走向线间所夹之锐角即为此线在这个面上的侧伏角。

三、节理系与节理组。

★节理系:在一次构造作用的统一构造应力场中形成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节理组称为节理系。

例如, 共轭“X”型剪节理算是属于一具节理系。

当在一次构造作用的统一应力场中形成的产状呈规律变化的一群节理,也可称为节理系,如放射状节理和同心圆状节理。

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节理组:在一次构造作用的统一构造应力场中形成的, 产状基本一致,且力学性质相同的一群节理称为节理组。

常见的节理组有雁列节理组。

四、角度不整合与平行不整合。

★平行不整合:1、概念:上、下两套地层的岩层产状平行一致, 但上、下两套地层之间发生过沉积间断, 缺失了部分时代的地层。

2、特征: 不整合面代表沉积间断和侵蚀阶段, 是一具古剥蚀面,在这个面上常有含下伏地层岩石碎块的底砾岩, 有时还保存了古风化壳和古土壤, 平行不整合面有起伏, 也有平整的, 它反映了上覆新地层沉积之前的古地貌形态。

3、形成过程:下降沉积→上升、沉积间断、遭受剥蚀→再下降,再沉积。

4、意义:平行不整合代表一次以垂直升降运动为主的构造运动。

它的形成是由于地壳在一段阶段处于上升, 而在上升的过程中地层又未发生褶皱和明显倾斜, 不过露出水面接受剥蚀而发生沉积间断; 经过一段阶段后, 又再次下降接受新的沉积, 从而使上、下两套地层之间缺失一部分地层, 但彼此的岩层产状是基本平行一致的。

构造地质学复习要点归纳

构造地质学复习要点归纳

构造地质学复习要点归纳构造地质学复习要点归纳地球物理学2009名词解释不整合接触:呈沉积接触关系的上下两套地层之间有明显的沉积间断,或两套地层之间有明显的地层缺失。

角度不整合接触: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不同、以角度相交。

褶皱要素:1)核泛指褶皱中心部位的岩层2)翼泛指褶皱两侧部位的岩层3)拐点相邻背形和向形的共用翼上,褶皱面常呈S形弯曲,褶皱面不同凸向的转折点4)翼尖角两翼相交的二面角5)转折端指褶皱面从一翼过渡到另一翼的弯曲部分6)枢纽指同一褶皱面上最大弯曲点的连线7)脊、脊线和槽、槽线背形的同一褶皱面上的最高点为脊,它们的连线为脊线;向形的同一褶皱面上的最低点为槽,他们的连线为槽线。

构造窗:推覆体由于后期的剥蚀,被外来岩块包围中出露的原地岩块。

飞来峰:若剥蚀严重,仅局部残存在原地岩块之上的外来岩块。

剥离断层:在伸展地区浅部的高角度正断层,向深处常呈铲形变缓,最后若干个高角度正断层联合成一个较大规模的低角度正断层,这类断层称为剥离断层。

逆冲断层:位移量很大的低角度逆断层。

阶梯状断层:由若干条产状基本一致的正断层组成,各条断层上盘依次向同一方向降落,构成阶梯状。

地堑:由两条走向基本一致、相向倾斜的正断层组成,两条正断层之间有一个共同的下降盘。

地垒:由两条走向基本一致、倾斜方向相反的正断层构成,两条正断层之间有一个共同的上升盘。

剪应力:平行于截面的应力。

正应力:垂直于截面的应力。

主应力:当截面上只有正应力而无剪应力时,这个截面上的正应力叫主应力。

均匀变形:变形前后物体各部分的变形性质、方向和大小都相同的变形称为均匀变形。

非均匀变形:变形前后物体各部分的变形性质、方向和大小有变化的变形称为非均匀变形。

共轴递进变形:在递进变形过程中,增量应变椭球体主轴方向与全量应变椭球体主轴方向保持一致的变形。

非共轴递进变形:在递进变形过程中,增量应变椭球体与全量应变椭球体主轴方位在每一瞬间都互相不平行的变形。

剪节理:岩石中受剪应力作用形成的平行剪应力的节理称剪节理。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一、褶皱1.褶皱是由岩石中原来近于平直的各种面(例如层理面)发生弯曲而显示的变形。

2.褶皱的基本类型:岩层向上弯曲,其核心部位的岩层时代较老,外侧岩层较新,称为背斜;岩层向下弯曲,核心部位岩层较新,外侧岩层较老,称为向斜。

向斜在地面上的出露特征:从中心向两侧岩层从新到老对称重复出露;背斜从中心向两侧岩层从老到新对称重复出露。

如褶皱岩层的新老层序不明或变形面不是层面而是其他构造面,则向上弯曲的褶皱面为背形,向下弯曲的褶皱面为向形。

3.褶皱的基本要素:核部:泛指褶皱中心部分的地层;翼部:指褶皱核部两侧的地层;转折端:从一翼向另一翼过渡的部分;枢纽:指在褶皱的各个横剖面上,同一褶皱面的最大弯曲点的连线;轴面:一个褶皱内各相邻褶皱面上的枢纽连成的面,又称枢纽面,轴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翼间角:正交剖面上两翼间的内夹角,圆弧形褶皱的翼间角是指通过两翼上两个拐点的切线之间的夹角;脊、脊线、高点、脊面和槽、槽线、槽面:背斜或背形的同一褶皱面的各横剖面上的最高点为脊,它们的连线为脊线,脊线上的最高点表示褶皱隆起部位,称为高点,向斜或向形的同一褶皱面的各横剖面上的最低点为槽,它们的连线为槽线,若干相邻褶皱面上的脊线或槽线连成的面,称为脊面和槽面。

4.倾伏角、倾伏方向侧伏角、侧伏方向:倾伏角是指在直立面上量得的该构造线与它的水平投影线间的夹角,倾伏方向就是线状构造的水平投影指向该线向下一端的方位;侧伏角是指在线状构造所在的投影面(或其他几何参考面)上量得的该构造线与构造面的走向线之间的锐夹角,侧伏方向就是构成上述锐夹角的走向线一端的方位。

5.褶皱的波长和波幅:是量度褶皱大小的要素。

褶皱包络面:与连续褶皱了的某一褶皱面相切的面。

拐点:连续周期性波状曲线上,上凸和下凹部分的分界点。

褶皱中间面:位于两相邻包络面正中连接各个褶皱的拐点的连线。

波长:两个同相位拐点的距离。

波幅:相邻两个包络面之间垂直距离的一半。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

构造地质学一、名词解释1、构造层(1)答案中出现“一套地层组合(或建造)及其组成的构造”。

(2)指出构造层由角度不整合限定。

2、隔槽式褶皱是由一系列平行线状延伸的紧闭向斜和开阔平缓背斜相间排列而成的一组褶皱。

简单的说就是向斜窄,背斜宽。

其背斜形状似箱子,又称箱状褶皱。

是过渡型活动区的一种典型的褶皱类型。

隔档式褶皱是由一系列平行的背斜和向斜相间组合而成的一组褶皱。

四川盆地东部的一系列北北东向褶皱就是这类褶皱的典型实例。

3、糜棱岩(1)指出这是韧性剪切带内特征的动力变质岩。

(2)指出以下4个特点中的任何一个或者全部特点。

4个特点:①与原岩相比,粒度显著减小;②具增强的面理和(或)线理;③发育于狭窄的强应变带内;④岩石中至少有一种主要的造岩矿物发生了明显的塑性变形。

4、地垒(1)指出是正断层的组合形式之一。

(2)指出两组倾向相背(或相反)的正断层构成的构造组合,或者画出地垒示意图。

5、逆冲双重构造(1)指出这是逆冲推覆构造带内的构造组合形式之一。

(2)由顶板逆冲断层、底板逆冲断层和夹于其间的一套叠瓦式逆冲断层和断夹块构成的构造组合。

二、应用题1、下面的三幅图都是地质图,请分别判断图中为层的性质(每图5分,共15分)。

2、下图是某地的三幅地质剖面图,请分别判断图中断层的性质(每图5分,共15分)。

(1)(a)图-逆断层,(b)图-正断层,(C)图-逆断层,每答对一个图得5分。

3、下面的两幅图都是某地的构造图,已知地面基本水平,请分别判断图中断层的性质(每图(1)(a)图-左行平移断层,(b)图-右行平移断层,每答对一个图得5分。

(2)如果仅回答平移断层得1分,每答一个平移断层得1分。

三、问答题断层的野外识别标志有哪些?(1)地貌标志、构造标志、地层标志、岩浆活动和矿化标志、岩相和厚度突变带。

(2)对每一种标志作以简单解释。

客观题考试试卷问题1单选(2分)平面上纵向长度与横向宽度之比大于10的褶皱称为o线性褶皱匏式背斜构造盆地等轴褶皱等斜褶皱问题2单选(2分)直立倾伏褶皱是轴面近直立、近水平的褶皱。

《构造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

《构造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

《构造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1、何为地质构造?答:地质构造简称构造,是地壳或岩石圈各个组成部分的形态及其相互结合的方式和面貌特征的总称。

2、什么是构造地质学?共有哪些任务和基本研究方法?答:构造地质学(广义):地质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研究岩石圈内地质体的形成、形态和变形构造作用及其成因机制,以及其相互间的影响、时空分布和演化规律的学科。

构造作用或构造运动常是其它地质作用的起始或触发的主要因素,因此,构造地质学说通常也就成为地质学的基本学说。

构造地质学(狭义):地质学的基础学科之一,主要研究组成地壳的岩石、岩层和岩体在岩石圈中力的作用下变形形成的各种构造。

3、什么是石油构造地质学?在石油地质勘查中的位置如何?答:石油构造地质学研究内容相当广泛,既包括结构,建造方面,也包括变形,改造方面。

石油地质构造研究是石油地质研究的一根重要支柱,是评价油气远景不可缺少的依据,构造变形和演化是成藏和保存的一个控制因素。

第二章一、1、岩层,地层、层理三者有何区别?答:层理:沉积岩最常见的一种原生构造,通过岩石成分、结构和颜色在剖面上的变化所显现出来一种成层构造。

地层:是指同一个地质时代的岩层组合。

岩层:两个平行或近于平行的层面(顶、底)限制的岩性大致相同的层状岩体。

2、在垂向剖面中和地质图上海侵层位与海退层位有何表现?答:海侵层位在垂向剖面中表现为由下向上沉积物颗粒由粗变细,所反映的沉积环境由浅水到深水,由氧化到还原,海退层位与此相反。

《构造地质学》第1 页共44 页海侵层位在地质图上表现为新地层的地质界限超过老地层,并盖在其上,形成超覆不整合,海退层位在地质图上表现为新地层的分布面积比老地层小。

3、什么是原始倾斜?答:由于地形起伏而造成的岩层倾斜叫做原始倾斜。

4、何为穿时现象?答:同一沉积岩层,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物源供应与沉积环境的不同,常在横向上出现岩性变化,称为横向变化;相反,岩性相同的岩层,也可能不是同一岩层,可能是同一岩层的综合体,包括了相当长的时代,这种现象叫做穿时现象。

构造地质学考试复习要点

构造地质学考试复习要点

考试复习要点1、熟练掌握倾斜岩层地质界线的“V”字型法则。

答:①当地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反时,岩层界线的弯曲方向与等高线相同。

但岩层界线的紧闭程度比等高线的紧闭程度开阔。

记作“相反相同”(如下图左)②当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同,且地层倾角大于地形坡度角时,则岩层界线的弯曲方向与等高线相反。

记作“相同相反”(如下图中)③当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同,且地层倾角小于地形坡度角时,则岩层界线的弯曲方向与等高线相同。

地质界线的紧闭程度比等高线的紧闭程度大。

记作“相同相同”(如下图右)2、地层的接触关系有哪些类型?掌握各类型接触关系的含义。

答:岩层或地层间的沉积接触关系是指组与组或两个不同时代的地层的关系。

是构造运动和地质发展史的记录。

沉积接触关系基本上可分为整合接触和不整合接触两大类型。

整合接触:相互平行或近于平行的、连续沉积的新老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不整合接触:指上下两套地层之间有明显的沉积间断或地层缺失A平行不整合接触:又称假整合接触,上下两套地层产状彼此平行B.角度不整合接触;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不同以角度相交3、横弯褶皱作用:岩层受到与层面垂直的作用力而发生褶皱4、断层的几何要素:1.断层面:是一个将岩石断开成两部分并借以滑动的破裂面A.断层带:大型断层一般不是一个简单的面,而是一系列破裂面或次级断层组成的带 B.断盘:断层面两侧沿断层面发生相对位移的岩块5、构造窗:一片外来岩块中露出一小片有断层圈闭的原地岩块,常常是较老地层中出现一小片有断层圈闭的较年轻地层6、飞来峰:在原地岩块中残留一小片有断层圈闭的外来岩块,常常是较年轻地层中出现一块较老地层7、平移断层:断层两盘顺断层面走向相对移动的断层顺层断层:顺着层面,不整合面等先存面滑动的断层枢纽断层:旋转量比较大的断层8、断层识别:1.地貌识别:断层崖、断层三角面、山脊错断和水系改向串珠状湖泊和奎地与带状分布的泉水 2.构造标志:构造线和地质体的不连续构造强化带:构造强化现象包括岩层产状急剧变化,节理化带,劈理化带的突然出现,小褶皱急剧增加以及岩石挤压破碎,构造透镜体和各种擦痕3.地层标志:一套顺序排列的地层,由于走向断层的影响,常常造成一层或部分地层的重复或缺失4.其他标志:岩浆活动和矿化作用岩相或厚度的变化断层岩:是断层带中或断层两盘岩石在断层作用中被改造形成的,是具有特征性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的岩石9、如何确定断层两盘相对位移的方向(断层性质)的依据?1.依据地层新老关系:对于走向断层,通常情况下,在地面上出现比正常层序更老地层的一盘为上升盘,比正常层序更新的一盘为下降盘。

构造地质学复习重点

构造地质学复习重点

六、节理
1、节理的力学性质分类
(2)张节理 :由张应力产生的破裂面 张节理特点: ①产状不太稳定,延伸不远; ②节理面粗糙不平,无擦痕; ③常绕过砾石和粗砂粒; ④节理面多开口,常被矿脉充填; ⑤多条张节理呈不规则树枝状或锯齿状、共轭雁列状及放射状、同心圆状; ⑥尾端变化极不规则。
六、节理
3、节理的分期与配套
三 、劈理与线理
分类依 据 成因 类 型 主要特征 成岩过程中形成的线理,如岩浆岩的流线 构造变形过程中形成的线理,如拉伸线理、皱纹线理 拉伸线理:拉长的岩石碎屑、砾石、鲕粒、矿物颗粒或集合体等平行排列而 显示的线状构造。A 型线理。 矿物生长线理:由针状、柱状或板状矿物顺其长轴定向排列而形成的线理。 A 型线理。 皱纹线理:由先存面理上微细褶皱的枢纽平行排列而形成的线理。 交面线理:两组面理相交或面理与层理相交形成的线理。
六、节理
1、节理的力学性质分类
节理是岩石中的裂隙,是没有明显位移的破裂,是地壳上部岩石中发育的 最广泛的一种构造。 (1)剪节理: 由剪应力产生的破裂面 剪节理特点: ①节理面产状较稳定, 沿走向和倾向延伸较远; ②节理面较平直光滑,有时具有因剪切滑动而留下的擦痕; ③发育于砾岩和砂岩等岩石中的剪节理一般切穿砾石; ④典型的剪节理常呈共轭“X”型节理系; •主剪裂面由羽状微裂面组成,羽状微裂面与主剪裂面的交角 一般为 10° ~15° ,相当于岩石内摩擦角的一半,其锐角指示本盘错动方向。
分期 就是从时间尺度上对一定地区的所有节理进行分类,划分出先后序次, 确定其长幼关系。
配套 是指从亲缘关系(或成生联系)上对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所有节理进行组
合,显然一个地区至少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具亲缘关系的节理系。 分期与配套的目的是,为研究区域构造和恢复古应力场提供依据。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跃)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跃)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跃)复习题一1、什么是地质构造、构造地质学?2、地质构造的尺度划分。

答:1、地质构造是指组成地壳或岩石圈的各部分岩石(岩层或岩体)———即各地质体的形态特征、在几何空间上的相互关系。

构造地质学是研究地壳或岩石圈的地质构造的科学。

2、1巨型和大型地质构造指成百上千公里的大规模的乃至全球性的地质构造,如板块边界、深大断裂等。

2.中、小尺度地质构造指手标本——几十上百公里规模的地质构造,如褶皱、断层、节理、面理、线理等。

3.微型地质构造(显微构造)指必须利用显微工具才能观察的微型地质构造。

复习题二1、如何利用沉积岩层的原生构造判断沉积岩层的顶、底面?2、理解几种主要软沉积物变形的形成机理。

答:1、1交错层理(顶截底切)。

交错层理的斜纹层均呈弧形,斜纹层的顶部被截切,与层系面呈高角度相交,下部常逐渐收敛、变缓,与底面小角度相交或相切。

2递变层理(下粗上细)。

从底到顶颗粒由粗逐渐变细,顶面与其上一层的底面是突变的,有明显的界面。

3波痕(峰尖(窄)谷宽(圆))。

波峰指向岩层的顶面,波谷的圆弧则凹向底面。

4泥裂。

在剖面上一般呈“V”型(有时切穿层面也可呈“U”型)裂口其“V”型的开口指向岩层的顶面。

5雨痕和冰雹痕(边缘凸起向上)。

岩层的顶面有凹坑,上覆岩层底面形成瘤状突起的印模。

6冲刷面(碎屑位于岩层底部)。

7.底面印模(凹坑位于岩层顶面,印模位于岩层底面)。

8古生物的埋藏标志。

2、1压模与火焰状构造。

压模是当砂层沉积处在塑性状态的泥质层之上时由于超负载或差异负载作用使沉积物发生垂向流动而成。

火焰状构造是塑性状态的泥质沉积物挤入负载瘤状突起之间形成的。

2球状和枕状构造。

球状和枕状构造是由于地震、水体扰动和局部负重使砂层破裂、下沉而形成的。

3滑塌构造与卷曲层理。

滑塌构造是指松散沉积物在未固结成岩之前,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斜坡向下滑塌(或滑动)而形成滑塌褶皱、滑塌断层及滑塌角砾岩等一系列构造及其伴生产物的现象。

构造地质学复习重点褶皱要素

构造地质学复习重点褶皱要素

第二章重点掌握岩层产状要素概念、真倾角和视倾角、线状构造产状、层理、地层接触关系(不整合)第三章重点掌握主应力、主平面第四章重点掌握应变椭球体概念,应变主轴与应力主轴的关系岩石应变的最基本型式第五章重点掌握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因素、岩石能干性、第八章褶皱的几何分析褶皱要素、褶皱的描述、褶皱分类褶皱的描述一、正交剖面上褶皱形态分类1.转折端的形态)(1)圆弧褶皱(2)尖棱褶皱(3)箱状褶皱(4)挠曲(膝折)2. 翼间角的大小(1) 平缓褶皱:180°-120°(2) 开启褶皱:120°-70°(3) 中常褶皱:70°-30°(4) 紧闭褶皱:30°-5°(5) 等斜褶皱:5°-0°3. 轴面产状(1) 直立褶皱:轴面近直立,两翼倾向相反,倾角近相等(2) 斜歪褶皱:轴面倾斜,两翼倾向相反,倾角不相等(3) 倒转褶皱:轴面倾斜,两翼倾向相同,其中一翼地层倒转(4) 平卧褶皱:轴面近水平,其中一翼地层倒转(5) 反卷褶皱:轴面弯曲的平卧褶皱4. 褶皱的对称性(1)对称褶皱:轴面与包络面垂直,两翼长度基本相同。

(2)不对称褶皱:轴面包络面斜交,两翼长度不相同。

二、平行枢纽方向的褶皱形态1、枢纽产状:(1)水平褶皱:枢纽近水平,两翼地层走向平行(2)倾伏褶皱:枢纽倾伏,出现转折端背斜:倾伏端,一般枢纽倾向封闭端,内部老地层向斜:扬起端,一般枢纽倾向撒开端,内部新地层(3)倾竖褶皱:枢纽直立2、褶轴:圆柱状褶皱:一轴线平行自身移动形成的弯曲面。

非圆柱状褶皱:凡不属于上述特征的褶皱,其中有一特殊类型即圆锥状褶皱。

它是由一轴线一端固定,以某一角度绕旋转轴进行旋转而成。

三、褶皱的平面形态1. 等轴褶皱:长:宽近等于1:1(穹隆、构造盆地)穹隆: 长:宽近等于1:1的背斜。

构造盆地:长:宽近等于1:1的向斜。

2. 短轴褶皱:长:宽近等于3:1褶皱。

构造地质学总复习(二)

构造地质学总复习(二)

构造地质学总复习(二)一、名词解释:1、构造应力场:地壳一定范围内某一瞬间的应力状态。

(4分)2、盐丘:由于盐岩和石膏向上流动并挤入围岩,使上覆岩层发生拱曲隆起而形成的一种构造。

(4分)3、底劈构造:由变形复杂的高塑性层(如岩盐、石膏和泥质岩类等)为核心,刺穿变形较弱的上覆脆性岩层的一种构造。

一般分为底劈核、核上构造、核下构造三个部分。

(4分)4、飞来峰:当逆冲断层和推覆构造发育区遭受强烈侵蚀切割,将四周外来岩体剥掉,在原地岩块上残留小片孤零零的外来岩体,称为飞来峰。

(4分)5、构造窗:当逆冲断层和推覆构造发育区遭受强烈侵蚀切割,将部分外来岩体剥掉而露出下伏原地岩块,表现为在一片外来岩块中露出一小片由断层圈闭的原地岩块,称为构造窗。

(4分)6、窗棂构造:是强硬岩层组成的形似一排棂柱的半园柱状大型线理构造。

(4分)7、石香肠构造:不同力学性质互层的岩系受到垂直或近于垂直岩层的挤压时,软弱层被压向两侧塑性流动,夹在其中的硬岩层不易塑性变形而被拉伸,以致拉断,形成剖面上形态各异、平面上呈平行排列的长条形岩块,即为石香肠。

(4分)8、破劈理:指岩石中一组密集的剪破裂面,裂面定向与岩石中矿物的定向排列无关。

间距一般为数毫米至数厘米。

(4分)9、流劈理:为变质岩和强烈变形岩石中最常见的一种次生透入性面状构造,它是由片状、板状或扁园状矿物或几何体平行排列构成,具有使岩石分裂成无数薄片的性能。

(4分)10、递进变形:在变形过程中,物体从初始状态变化到最终状态的过程是一个由许许多多次微量应变的逐次叠加过程,这种变形的发展过程称为递进变形。

(4分)11、柱状节理:为玄武岩中常见的一种原生破裂构造,总是垂直于溶岩的流动层面,在平缓的玄武岩内,若干走向不同的这种节理将岩石切割成无数个竖立的多边柱状体;其形成与熔岩流冷凝收缩有关,横断面为六边形、四边形、五边形及七边形等多种形态。

(4分)12、枕状构造:枕状构造是水下基性熔岩表面具有的一种原生构造。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 拉分盆地:走滑断层系中拉伸形成的断陷盆地,其短边为正断层,长边为走滑断层。

2. 断弯褶皱:逆冲岩层在爬升断坡过程中引起的褶皱作用。

3. 应变椭球体:为了形象的描述岩石的应变形态,常设想在变形前后岩石中有一个半径为1的单位球体,均匀变形后成为一个托球,以这个椭球体的形态和方位来表示岩石的应变状态,这个椭球体即应变椭球体。

4. 应力场:物体内各点的应力状态在物体占据的空间内组成的总体。

构造应力场:由构造作用造成的应力场。

5. 应力莫尔圆:在应力分析中,一种重要的图解方法,能完整的代表一点的应力状态。

6. 窗棂构造:强硬层组成的形似一排棂柱的半圆柱状大型浅状构造。

7. 拉伸线理:拉长的岩石碎屑、砾石、鲕粒、矿物颗粒或集合体近于平行排列而显示的线状构造。

矿物生长线理:由针状、柱状或板状矿物顺其长轴定向排列而成。

8. 构造序列:不同时期的构造群按其发育的顺序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9. 构造置换:岩石中的一种构造在后期变形中或通过递进变形过程被另一种构造所代替的想象。

10. 剪节理:由剪应力产生的破裂面。

11. 均匀变形:物体内各点的应变特征相同的变形。

12. 劈理的域构造:岩石中劈理域和微劈石相间的平行排列构造。

13. S-C组构:韧性剪切带内常发育两种面理:a. 剪切带内面理(s)b. 糜棱岩面理(c)随着剪应变加大,剪切带内面理(s)逐渐接近以致平行于糜棱岩面理(c)。

14. 花状构造:剖面上一条走滑断层自下而上成花状撒开。

15. 石香肠构造:不同力学性质互层的岩系受到垂直或近垂直岩层挤压时形成的。

16. 褶皱枢纽:同一褶皱面上最大弯曲点的连线。

脊线:同一褶皱面上沿着脊形最高点的连线。

17. 断展褶皱作用:与下伏逆冲的断坡密切相关,不过褶皱形成于逆冲断层终端,是在断坡形成同时或近于同时发生的。

18. 位错蠕变:高温下的变形机制,当温度T>(Tm为熔融温度)时,恢复作用显得重要起来,位错可以比较自由的扩展且从一个滑移面攀移到另一个滑移面。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

一、判断题1、对称波痕的波峰尖端指向岩层的顶面。

对2、对称浪成波痕的波峰尖端指向岩层的底面。

错3、泥裂在剖面上一般成“V”字形,其“V”字形尖端指向岩层顶面。

错4、斜层理由一组或多组与主层面斜交的细层组成,其细层的收敛方向指向岩层的底面方向。

对5、斜层理由一组或多组与主层面斜交的细层组成,其细层的收敛方向指向岩层的顶面方向。

错6、粒级层理又称递变层理,其特点是在一单层内,从底到顶粒度由粗逐渐变细。

对7、雨痕的凹坑或瘤状印模的圆弧形顶端总是指向岩层底面。

对断层运动方向1、在断层旁侧发育的压性结构面(如褶皱轴面)与断层所构成的锐角指示断层对盘的运动方向。

对2、在断层旁侧发育的张性结构面(如羽状张节理)与断层的锐夹角指示对盘的运动方向。

错3、在断层旁侧发育的羽状剪节理与断层所构成的锐角指示断层对盘的运动方向。

错4、牵引褶皱的弧形顶端指示断层对盘运动方向。

错5、牵引褶皱的弧形顶端指示断层本盘运动方向。

对6、同沉积断层的上盘常发育逆牵引构造,逆牵引构造一般构造背斜,其弧形顶端指示断层本盘的运动方向。

错褶皱1、同沉积褶皱是在岩层形成后受力变形而形成的。

错2、同沉积断层是在岩层形成后受力断裂而形成的。

错3、在多层岩层受到顺层挤压引起的纵弯褶皱作用过程中,背斜中各相邻岩层的下层相对向背斜的转折端滑动。

错4、在多层岩层受到顺层挤压引起的纵弯褶皱作用过程中,背斜中各相邻岩层的上层相对向背斜的转折端滑动。

对V字形法则1、当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且岩层倾角大于地面坡度角时,岩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

对2、当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反,岩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

错3、当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且岩层倾角小于地面坡度倾角时,岩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

错4、当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反时,岩层出露线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同。

对5、当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且岩层倾角大于地面坡度角时,岩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

构造地质学考试重点复习内容(整理篇)

构造地质学考试重点复习内容(整理篇)

构造地质学考试重点复习内容地质构造:组成地壳的岩层和岩体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发生的形变、变位,从而形成诸如褶皱、节理、断层、劈理以及其他各种面状和线状构造等。

构造地质学研究包括构造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以及构造演化历史的研究:a.构造几何学研究b.构造运动学研究c.构造动力学研究d.构造演化历史的研究。

构造旋回:地壳运动在地质历史中的表现特征是无时不刻不在运动,并具普遍性和旋回性,从和缓地壳运动到剧烈地壳运动算作一个旋回,叫做构造旋回或构造运动期。

构造层:一次构造旋回时间内受地壳运动的作用(包括沉积建造、构造变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而形成的综合地质体即为一套构造层。

构造世代:主要是指不同旋回或构造幕中形成的构造顺序。

在一个构造幕中形成的构造群为一个世代的构造。

沉积岩层的原生构造:在沉积物堆积与成岩的过程中产生的构造。

如:层理构造、层面构造、包卷构造、同生结核、生物遗迹、叠层石等。

固结成岩之后形成的构造为次生构造。

岩层:有两个平行或近于平行的界面所限制的、岩性基本一致的层状岩体。

由沉积作用形成的岩层叫沉积岩层。

按层厚度可分为:块状层h>2m,厚层2m>h>0.5m,中层0.5m>h>0.1m,薄层0.1m>h>0.01m,微层h<0.01m。

层理:沉积物沉积时由于介质(如水、空气)的流动在层内形成的成层构造。

组成要素:细层、层系、层系组。

细层(纹层):是组成层理的最小单位,厚度极小,常以毫米计。

层系:由成分、结构、和产状上相同的许多细层组成。

层系的上下界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层系厚度。

层系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似层系组成的,是在同一环境的相似水动力条件下形成的。

层理按形态,层理按形态分为平行层理、斜层理、波状层理。

识别层理的标志为:岩石的成分、结构和颜色以及层间分界面:1.岩石成分变化2.岩石结构变化3.岩石颜色变化4.岩层原生层面构造沉积岩原生构造确定岩层顶底面的标志有:1.斜层理。

构造地质学复习

构造地质学复习

走向滑动断层复习1.走滑断层:一般指大型平移断层,两盘沿直立或近直立的断层面相对水平剪切活动。

2.走滑断裂的特点:1.走滑断裂带常包括一些列与主断裂平行或以微小角度相交的次级断裂,次级断裂常常交织构成发辫式。

2.走滑断裂常呈直线延伸,甚至穿过起伏很大的地形仍保持直线状。

3,断层两侧地层岩相呈递进式依次错移,时代越老,移距越大。

4,常伴有褶皱、隆起,断块隆起和断陷盆地。

走滑断裂特点:分叉性,直线性、时代越老,移距越大,有伴生构造。

3.走滑断层带次级应力分析:1左行左阶,右行右阶,重叠拉伸;左行右阶,右行左阶,重叠挤压。

2主断裂在终端分叉为一套马尾丝状断裂,在一般滑动指向终端形成压性断裂扇,另一端张性断裂扇。

3两个箭头汇聚挤压,分离拉伸。

4.与走滑断层相关的基本概念:1拉分盆地:1,走滑断层系中形成的拉伸盆地;2两侧长边为走滑断层,短边为正断层,成熟的拉分盆地长宽约1:3;3,形似菱形,曾称菱形盆地,形态上分为S型(左行左阶)和Z型(右行右阶)。

4具有沉积厚,地壳热流值高,与地震密切相关等地质特点。

2.花状构造:走滑断层系中的一种特征性构造。

因剖面上走滑断层自下而上成花状散开所以称花状构造。

根据结构和力学性质分为正花状构造和负花状构造。

正花状构造:聚敛性走滑断层派生在局部压扭性应力场状态中形成的构造。

剖面上,一条陡立断层向上分叉散开,以逆断层组成背冲构造,断层下陡上缓,凸面向上,被切的地层多呈背形。

负花状构造:离散型走滑断层在局部张扭性应力场中形成的构造。

剖面上,一条陡立走滑断层向上散开,形成凹面向上的正断层,构成了似地堑构造,钱不地层被破坏形成向斜。

3雁列式褶皱:雁列式褶皱是走滑断层的派生性特征构造,褶皱以背斜为主,褶皱轴与主干断裂成小角度相交。

所交锐角指示对盘运动方向。

(褶皱是在走滑剪切作用派生的次级压应力作用下形成的)。

褶皱一般产出于断层的一侧,并且随着远离主断层而逐渐减弱至消失。

走滑双重构造:平面上两条走滑断层中的断块与产出一套与主断层斜交的雁列式走滑断层。

构造地质学期末复习重点总结(完整版)

构造地质学期末复习重点总结(完整版)

第一章地质构造:组成地壳或岩石圈的岩层或岩体等,在内外地质动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各种变形构造地质学:研究地壳上各级各类地质构造的发生、发展、演化及其与矿产分布、地震、工程稳定性、环境演化等的关系的一门学科。

面状构造产状要素:走向、倾向、倾角。

方位角法:倾向+倾角(45 °∠ 30 °) 象限角法:走向+倾角+倾向(N30°E, 45 ° SE)线状构造产状要素:倾伏、侧伏。

倾伏:倾伏向+倾伏角,如:330 °∠ 20 °或 N30°W,20°侧伏:侧伏角+侧伏向/构造面产状,如: 20°S/N30°E,45 °SE 。

水平岩层:岩层倾角小于5度左右的岩层。

水平岩层特征:地质时代较新的岩层位于较老岩层之上;水平岩层的地质界限随着地形等高线的弯曲而弯曲;水平岩层的厚度等于岩层顶面和底面的标高差;水平岩层上、下层面出露界限之间的水平距离(露头宽度)的变化受岩层厚度和地面坡度的影响。

岩层厚度等于顶底面标高之差;出露宽度与地层厚度和地面坡度有关。

岩层厚度相同,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同,坡度越缓,岩层出露越少,与坡度成正比;岩层厚度相同,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反,坡度越缓,岩层出露越大,与坡度成反比;坡度、厚度不变时,露头宽度决定于岩层倾角,倾角与宽度成反比。

倾斜岩层:在地壳运动的影响下,水平岩层的产状可以发生改变,形成和水平岩层面有一定交角并朝一个方向倾斜的岩层。

倾斜岩层基本特征:倾斜岩层在野外和地形地质图上成条带状分布,切割地形等高线;在没有发生倒转的前提下,顺着岩层的倾向,岩层的时代有老到新排列;横穿沟谷的岩层倾角越大,岩层的条带越接近直线状,若岩层的倾角越小,则岩层越弯曲。

倾斜岩层的厚度:真厚度(h)=铅直厚度(H)×cosα(真厚度永远小于或等于铅直厚度)视厚度(h’)=铅直厚度(H)×cosβ(真厚度永远小于视厚度)V字形法则:1.岩层的倾向与地面的坡向相反时,岩层的界限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同,即“相反相同”,但岩层界限弯曲的曲率小于地形等高线的曲率;2.当岩层的倾向与地面的坡向相同时,岩层的倾角大于地面坡度角时,岩层的露头界限与地向等高线成相反方向,即“相同相反”;3。

构造地质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构造地质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构造地质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构造地质学考试复习重点一、名称解析(20 分)视倾角:视倾歪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间的夹角。

真倾角:指倾歪平面上的倾歪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之间的夹角。

侧伏向:线状构造所在平面指示线下倾的走向。

侧伏角:当线状构造包含在某一倾歪平面内,此线与该平面走向线间所夹之锐角为此线在这个面上的侧伏角。

倾伏向:倾歪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所指示的该直线下倾歪的方位,通常用方位角表示。

倾伏角:倾歪直线与其水平投影线间所夹之锐角。

线应变:物体内部一点,在一定方向上的相邻指点罗列成质线,质线上的相邻质点方向的相对位移造成线变形,对线变形的度量称为线应变。

剪应变: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在变形后其夹角偏离直角的量称之为角剪切应变,其正切称为剪应变γ。

剪裂角:剪裂面与最大主应力σ 1 的夹角。

共轭剪裂角:两组共轭剪节理的夹角。

均匀应变:变形前后各质点的应变特征相同。

非均匀应变:变形前后各质点的变形特征别同。

非均匀变形分延续变形与别延续变形两种。

应变椭球体:设想在变形前岩石中有一具半径为 1 的单位球体,均匀变形后成为一椭球体,以那个椭球体来表示岩石的应变特点即应变椭球体。

共轴递进变形:在递进变形过程中,假如各增量应变椭球的主轴始终与有限应变椭球的主轴一致,这种变形叫共轴递进变形。

旋转变形:变形过程中平行于应变椭球体主应变轴方向的物质线方位发生了改变的变形:应变,称为旋转变形。

非旋转变形:变形过程中平行于应变椭球体主应变轴方向的物质线方位始终保持别变的变形,称为非旋转变形。

有限应变:物体变形的最后形状与初始状态对照发生的变化,称为有限应变。

劈理:劈理是一种埋伏在分裂面将岩石按一定的方向分割成平行密集的薄片或薄板的次生面状构造。

劈理域:劈理域通常指由层状硅酸盐或别容残余物质福集成的平行或交错状的薄条带或薄膜。

透入性构造:指一具地质体中均匀延续布满整体的构造现象,反应地质体的整体发生了变形或变质作用。

非透入性构造:指那些仅仅产出于地质体局部或只妨碍其个不区段的构造,如节理断层之类延续劈理:凡岩石中矿物均匀分布,全部定向,或劈理域宽度极小,只能借助偏光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干分辩劈理域和微劈理,均称为延续劈理。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构造地质学其研究对象是地壳或岩石圈的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是指组成地壳和岩体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发生的变形、变位,从而形成诸如褶皱、节理、断层、劈理以及其他各种面状和线状构造。

研究地质构造的理论意义:阐明地壳构造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和时间上的发育顺序,探讨地壳构造的演化和地壳运动规律及其动力来源。

研究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应用地质构造的客观规律指导生产实践,解决矿产分布、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震地质及环境地质等方面有关问题。

1.构造尺度、构造层次、构造旋回、构造层的概念构造尺度主要是指地质构造的规模。

一般把构造尺度划分为巨、大、中、小、微以及超微等六个级别。

构造层次是指在同一次构造变形中,由于在地壳中不同深度,因压力、温度的不同而引起岩石物性的变化,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构造分层,一般把地壳或岩石圈划分为表、浅、中、深四个构造层次。

构造旋回是指从和缓地壳运动到剧烈地壳运动的一个旋回构造层指一次构造旋回时间内收地壳运动的作用〔包括沉积建造、构造变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而形成的综合地质体即为一套构造层。

2.地质构造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构造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①地质构造的形态、产状、分布和组合形式;②地质构造的形成条件、形成机制、形成时间、先后顺序与演变规律;③探讨产生地质构造的地壳运动的方式、规律和动力来源。

地质构造的研究方法:构造地质学研究应包括构造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以及构造演化历史研究①构造解析法〔构造几何学解析、动力学解析、运动学解析〕②历史分析法第二章·沉积岩层的原生构造及其产状1.从哪些方面识别层理?层理是沉积岩最常见的一种原生构造。

它是沉积物沉积时由于介质〔如水、空气〕的流动在层内形成的成层构造。

由于沉积物的成分、结构、颜色及层的厚度、形状等在剖面上的变化而显示出来。

层理按照其形态的不同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平行层理、波状层理、斜层理。

构造地质学复习要点

构造地质学复习要点

1、简述正断层的组合形式2、简述伸展构造类型3、剪节理的特征4、张节理的特征5、简述不整合的形成过程6、简述平行不整合的特征及构造意义7、简述角度不整合的特征及构造意义8、简述兰姆赛的褶皱几何分类9、简述逆冲断层的构造样式(组合形式)10、简述安德森模式11、简述断层的层次性12、简述流劈理的成因13、简述走滑断层的样式(组合形式)14、简述顺层断层的特点与标志15、简述同沉积断层的主要特点一、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 地质构造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或岩体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发生变形和变位,如褶皱、节理、断层、劈理以及各种线理和面理构造等。

2. 构造地质学研究地质构造的一门分支学科,主要研究由内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各种地质构造。

3. 构造尺度在对地质构造进行观察研究时,可按规模大小划分为许多级别,称为构造尺度。

4. 岩层的产状岩层的空间产出状态,常采用岩层面的走向、倾向和倾角三个要素的数值来表示5. 走向岩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的线叫走向线。

走向线两端所指的方向即岩层的走向。

6. 倾向层面上与走向垂直并沿斜面向下所引的直线叫真倾斜线,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所指的方向,就是岩层的真倾向,简称倾向。

7. 倾角层面上真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的夹角。

8. “V”字形法则倾斜岩层露头界线分布形态较复杂,表现为与地形等高线呈交切关系,并有一定规律,即当其横过沟谷或山脊时,均呈“V”字形态,根据岩层产状、地面坡向和坡度角不同,“V”字形形态也有所不同,这种规律称为“V”字形法则。

9. 整合接触上、下地层在沉积层序上没有间断,岩性或所含化石都是一致的或递变的,其产状基本一致,它们是连续沉积形成的。

10. 不整合接触上、下地层间层序有间断,先后沉积的地层间缺失了某些地层。

11. 角度不整合上、下地层间既缺失地层,产状又不相同。

12. 平行不整合上、下地层间既缺失地层,但产状基本相同。

13. 背斜岩层向上弯曲,其核心部位的岩层时代较老,两侧岩层较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造地质复习重点
1 绪论
(1)构造地质学研究对象(地质构造) 、内容(几何学、运动学、变形学、动力学)
(2)构造地质学研究方法(几何学→运动学→变形学→动力学)
2 沉积岩层的原生构造及其产状
(1)原生构造和次生构造的概念
(2)利用沉积岩层原生构造确定岩层的顶面和底面
(3)岩层产状要素及概念;岩层走向与倾向之间关系;真倾角与视倾角之间的关系;岩层出露宽度及影响因素(厚度、坡度、倾角、倾向-坡向)
(4)地层接触关系的类型、几何特征及形成过程,不整合时代的确定;角度不整合的研究意义
(5)倾斜岩层的V字型法则及其应用(三种情况)
3 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
(1)应力的概念:主应力,正应力-剪应力,应力状态(与构造关系)。

(2)应变的概念、变形方式(拉伸、压缩、剪切、弯曲、扭转) 、岩石变形阶段(弹性、塑性、断裂)
(3)影响岩石力学性质与岩石变形的因素(围压、温度、溶液、孔隙压力、时间《快-慢施力、重复受力、蠕变-松弛》)和作用(性质、强度)
4 褶皱
(1)褶皱类型(背斜-向斜、背形-向形)及其概念
(2)褶皱主要要素(核、翼、转折端、褶轴、轴面、枢纽、轴迹、侧伏向-侧伏角、波长/波幅等)及其概念
(3)褶皱的轴面(剖面)形态分类
1)根据轴面产状和两翼产状(直立、斜歪、倒转、平卧、翻卷)
2)根据枢纽产状(水平、倾伏、倾竖)
3)根据翼间角(平缓、开阔、闭合、紧闭、等斜)
4)根据褶皱面弯曲形态(圆弧、尖棱、箱状、扇状、挠曲)
(4)里卡德褶皱分类依据(轴面倾角、枢纽倾伏角和侧伏角)及类型(直立水平、直立倾伏、倾竖、斜歪水平、平卧、斜歪倾伏-斜卧)
(5)兰姆赛褶皱几何分类依据(等倾斜线)和类型(顶薄、平行、相似、顶厚褶皱)
(6)褶皱组合型式(线状、短轴、穹隆-构造盆地、阿尔卑斯式、隔挡式和隔槽式褶皱的特征)
(7)褶皱形成机制
1)褶皱形成机制类型(纵弯、横弯、剪切)
2)纵弯褶皱作用(顺层挤压)
▲纵弯褶皱机制的方式(弯滑、弯流);
▲每种方式形成的褶皱特征(弯滑-平行、弯流-相似);纵弯褶皱中形成的小构造类型(弯滑-层间滑动构造、弯流-层内流动构造)
(8)影响褶皱形成的主要因素
1)层理(不均一性致使层间滑动-流动而弯曲)
2)岩层厚度和力学性质(厚度-褶皱形态;力学性质-褶皱方式《强岩层-弯滑、弱岩层-弯流》)
3)岩层埋藏深度(浅-断裂、弯滑褶皱;深-弯流褶皱)
4)应变速率(快-断裂、弯滑褶皱;慢-弯流)
5)基底构造
5 节理
▲(1)节理的力学成因分类(剪、张、雁列节理<脉>)
▲(2)节理(断层)与岩层以及与褶皱几何关系分类
1)与岩层产状(走向、倾向、斜向、顺层)
2)与褶皱轴和区域构造线(纵、横、斜)
(3)共轭剪节理,剪节理的应力状态
▲(4)节理分期的依据(错开、限制、互切)
6 断层
(1)断层要素(断层面《带》、断盘、位移)
(2)位移(滑距、断距《地层断距-铅直、水平》)
(3)断层类型(断层与岩层走向、褶皱几何关系分类;相对运动分类)
(4)各类断层及组合型式(正断层-地堑、地垒、阶梯、环状和放射状、雁列状;逆冲断层-叠瓦状、对冲式、背冲式、楔冲式;平移断层;顺层断层)
(5)逆冲推覆构造(飞来峰-构造窗;几何特征-台阶状《断坪、断坡》结构;扩展方式-前展、后展;推覆褶皱作用《断弯-断展-断滑褶皱》)
(6)断层效应(横、斜向断层-上升盘地质界线向倾斜方向移动;-错断褶皱后核部宽度变化;走向断层-地层重复、缺失)
(7)断层形成机制(正、逆、平移断层的应力状态)
(8)断层存在标志和两盘相对位移的确定依据
7 劈理及线理有关概念(面理、劈理、线理、透入性)
▲劈理结构——劈理域-劈石域
▲劈理类型及特征
破劈理、流劈理、滑劈理(劈理结构)
连续劈理、不连续劈理(劈理域结构)
轴面、层间、顺层、断裂、区域劈理(与构造关系)
线理类型——小型线理
大型线理
A线理、B线理
8 岩浆岩体的构造研究
(1)侵入岩体的各种产状(协调-岩床、岩盘、岩盆、岩鞍;不协调-岩基、岩株、岩墙、)及形态特征
(2)流面及其构造意义,流线及其构造意义
(3)岩浆岩体的接触关系类型(侵入、沉积、断层)及特征
(4)岩体形成时代的确定
(5)岩浆岩体的原生节理(Q、S、L、D节理)及划分依据
9 变质岩区的构造研究
(1)有关概念(构造置换、韧性剪切带、透入性、叠加褶皱、构造层次)
(2)构造置换的过程或阶段
(3)变质岩区构造类型(韧性剪切带、叠加褶皱、劈理)
(4)变质岩区的构造变形特征
(5)韧性剪切带形成的条件与地质环境
10 地质构造图件分析
(1)基础知识-V字型法则、断层效应、褶皱效应
(2)分析内容
1)褶皱、断层存在及性质、形成时代
2)侵入体产状及侵位时代
3)接触关系(整合-不整合、平行-角度)
4)构造层及其构造演化历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