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曹刿论战》同步练习3

合集下载

第20课《曹刿论战》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20课《曹刿论战》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20课《曹刿论战》同步练习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又何间.焉(jiān)小惠未遍.(biàn)B.民弗.从也(fú)小信未孚.(fú)C.齐师败绩.(jī)下视其辙.(zhé)D.夫.战,勇气也(fú)望其旗靡.(mí)2.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必以信.B.十年春,齐师伐.我/伐.竹取道C.又何间.焉/时时而间.进D.可以一战./何以战.3.课文第2段写曹刿的言行,目的是表现曹刿()A.忠君报国的思想B.勇于牺牲的决心C.冲锋陷阵的精神D.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善于掌握战机4.下列对“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的士气,两次(击鼓)士气就衰弱了,三次(击鼓)士气就竭尽了。

B.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竭尽了。

C.第一次击鼓能让士兵生气,第二次(击鼓)士兵就衰弱了,第三次(击鼓)士兵就竭尽了。

D.一次击鼓能振作土气,两次(击鼓)士气就竭尽了,三次(击鼓)士气就衰弱了。

二、情景默写5.(1)《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秋时期,鲁与齐交战,起初鲁庄公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被曹刿阻止了,曹刿采取“敌疲我打”的方针,战胜了齐军,成为了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有名战例。

这“敌疲我打”的方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6.今年,中国共产党将迎来建党100周年。

你所在的学校将举行“迎七一·爱祖国”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完成下列任务。

(1)为营造氛围,请你为该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 》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 曹刿论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曹刿.请见(guì) 又何间.焉(jiān) 小惠未遍.(biàn)B.小信未孚.(fú) 牺牲玉帛.(bó) 遂.逐齐师(suí)C.肉食者鄙.(bǐ) 登轼.而望之(shì) 望其旗靡.(mí)D.夫.战,勇气也(fú) 下视其辙.(zhé) 弗.敢专也(fú)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又何间.焉 (2)小惠未遍.(3)神弗福.也 (4)衣食所安.(5)弗敢专.也 (6)必以信.(7)小信未孚. (8)虽不能察.(9)望其旗靡. (10)彼竭.我盈(11)齐师.伐我 (12)牺牲..玉帛(13)公将鼓.之 (14)忠之属.也3.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彼竭我盈,故克之.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C.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D.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肉食者谋.之肉食者鄙,未能远谋.B.又何间.焉其间.千二百里C.弗敢加.也万钟于我何加.焉D.忠之属.也属.予作文以记之5.下列对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6.下列句子在语序上与现代汉语习惯一致的一项是( )A.何以战?B.虽不能察,必以情。

C.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D.微斯人,吾谁与归?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3)彼竭我盈,故克之。

(4)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8.填空。

(1)本文选自《左传》,《左传》旧传为时期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体史书。

(2)《曹刿论战》记载了历史上著名的长勺之战,曹刿利用了作战中“,, ”的特点,趁敌军士气衰竭之际一举战胜了敌军。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同步练习附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同步练习附答案解析

20《曹刿论战》同步练习第一课时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曹刿.()小惠未遍.()小信未孚.()又何间.()焉公与之乘.()长勺.()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1)又何间.焉古义:今义:(2)肉食者鄙.古义:今义:(3)牺牲..玉帛古义:今义:(4)小大之狱.古义:今义:3.下面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其.乡人曰公问其.故B.故克之.公将鼓之.C.登轼而.望之再而.衰D.何以.战可以.一战4.与“小大之狱”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肉食者谋之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C.公将驰之D.登轼而望之5.与“其乡人曰”中“其”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其妻献疑曰B.颓然乎其间C.增其旧制D.其如土石何6.根据要求填空。

(1)曹刿请见鲁庄公的根本原因是“,”。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

(3)曹刿不让鲁庄公追击齐军的原因是“,,”。

(4)曹刿判定敌方确系溃败的依据是“,”。

第二课时同步练习二、课内精读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7.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8. 文中鲁庄公的“将鼓”“将驰”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曹刿的“未可”“可矣”表现了什么?9. 俗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曹刿并非“肉食者”,却要参与战事,对此,你如何评价?10.曹刿论战“论”了哪些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一个?三、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日:“小惠未稿,民弗从也。

”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日:“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节选自《左传》)【乙】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同步练习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同步练习

部编版九年级下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知识梳理 《左传》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作,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曹刿论战》出自该书。

间⎩⎨⎧ 古义:参与。

例:又何间.焉?今义:隔开;不连接。

鄙⎩⎨⎧ 古义:浅陋。

文中指目光短浅。

例:肉食者鄙.。

今义:粗俗;低下。

狱⎩⎨⎧ 古义:指诉讼事件。

例:小大之狱.。

今义:监狱。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又何间(jiān )焉 B. 牺牲玉帛(bó) C. 下视其辙(zhé) D. 望其旗靡(mǐ)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 必先/苦/其心志。

C. 公将/战。

曹刿请见。

D. 行/拂乱/其所为。

3.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A. 彼竭我盈,故克之B.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C.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D.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4.下列各句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 神弗福也B. 公将鼓之C. 下视其辙D. 虽不能察,必以情5.下面对《曹刿论战》一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记叙了战争的全过程,重点是写曹刿战前对作战条件的准备和战后对取胜原因的分析,显示出他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在军事指挥上的杰出谋略。

B.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曹刿“请见”的原因,这里面既有对统治者的蔑视,又显示出他的自信。

C. 鲁庄公身为鲁国国君,在迎战“齐师”时,寄希望于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且急躁冒进,同时他“既克”却“问其故”,处处显露出“鄙”。

D. 全文紧紧扣住“论战”来写,对曹刿的言论写得详备,而对战争的经过写得简略,这充分表现了《左传》善于剪裁、言简意赅的特点。

6.依次填入下文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一篇散文,就是一杯作者用自己的人生________酿成的酒,我们读散文,也就是在饮这杯“酒”,越是细细________、越能够________出其中丰富而复杂的滋味,得到启迪和美感。

第20课《曹刿论战》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度部编委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20课《曹刿论战》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度部编委语文九年级下册

20《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后附答案)一、基础积累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又何间.焉()小信未孚.()下视其辙.()夫.战()望其旗靡.()肉食者鄙.()2.重点实词解释。

(1)齐师伐我师:(2)又何间焉间:(3)肉食者鄙鄙:(4)小惠未遍遍:(5)弗敢加也加:(6)必以信信:(7)小信未孚孚:(8)虽不能察察:(9)战则请从从:(10)公将驰之驰:(11)既克既:(12)一鼓作气作:(13)三而竭竭:(14)彼竭我盈盈:(15)难测也测:(16)惧有伏焉伏:(17)望其旗靡靡:3.解释一词多义。

(1)故公问其故()故克之()(2)以何以战()必以分人()必以情()(3)从战则请从()民弗从也()4.解释加点词的古今义。

(1)又何间.焉今义:古义:参与(2)小大之狱.今义:监狱古义:(3)牺牲..玉帛古义: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今义:(4)肉食者鄙.古义:今义:语言品行恶劣不道德5.指出加点词的用法并释义。

(1)神弗福.也名词作动词,(2)公将鼓.之名词作动词,6.重点句子翻译(1)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二、课内探究7.用课文原句填空。

(1)曹刿身为一介草民,却能冲破阻挠,坚持拜见鲁庄公去进谏的原因是“,”,这正印证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

(2)曹刿认为,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就要取信于民。

鲁庄公“,,”的回答则表明他终于领悟到了这个道理。

(3)曹刿不让鲁庄公追击齐军的原因是:,。

(4)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

8.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A.齐师伐.我伐.薪烧炭南山中B.忠之属.也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C.遂逐齐师.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D.公问其故.温故.而知新9.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鲁庄公看重衣食、祭祀等因素对战争胜负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其人格的卑鄙。

B.曹刿对人心向背的重视,对进攻和追击时机的把握,都表现出他的深谋远虑。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同步练习附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同步练习附答案解析

20《曹刿论战》同步练习第一课时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曹刿.()小惠未遍.()小信未孚.()又何间.()焉公与之乘.()长勺.()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1)又何间.焉古义:今义:(2)肉食者鄙.古义:今义:(3)牺牲..玉帛古义:今义:(4)小大之狱.古义:今义:3.下面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其.乡人曰公问其.故B.故克之.公将鼓之.C.登轼而.望之再而.衰D.何以.战可以.一战4.与“小大之狱”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肉食者谋之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C.公将驰之D.登轼而望之5.与“其乡人曰”中“其”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其妻献疑曰B.颓然乎其间C.增其旧制D.其如土石何6.根据要求填空。

(1)曹刿请见鲁庄公的根本原因是“,”。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

(3)曹刿不让鲁庄公追击齐军的原因是“,,”。

(4)曹刿判定敌方确系溃败的依据是“,”。

第二课时同步练习二、课内精读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7.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8. 文中鲁庄公的“将鼓”“将驰”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曹刿的“未可”“可矣”表现了什么?9. 俗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曹刿并非“肉食者”,却要参与战事,对此,你如何评价?10.曹刿论战“论”了哪些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一个?三、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日:“小惠未稿,民弗从也。

”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日:“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节选自《左传》)【乙】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同步练习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曹刿.请见(guì) 又何间.焉(jiān) 小惠未遍.(biàn)B.小信未孚.(fú) 牺牲玉帛.(bó) 遂.逐齐师(suí)C.肉食者鄙.(bǐ) 登轼.而望之(shì) 望其旗靡.(mí)D.夫.战,勇气也(fú) 下视其辙.(zhé) 弗.敢专也(fú)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又何间.焉 (2)小惠未遍.(3)神弗福.也 (4)衣食所安.(5)弗敢专.也 (6)必以信.(7)小信未孚. (8)虽不能察.(9)望其旗靡. (10)彼竭.我盈(11)齐师.伐我 (12)牺牲..玉帛(13)公将鼓.之 (14)忠之属.也3.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彼竭我盈,故克之.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C.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D.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肉食者谋.之肉食者鄙,未能远谋.B.又何间.焉其间.千二百里C.弗敢加.也万钟于我何加.焉D.忠之属.也属.予作文以记之5.下列对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6.下列句子在语序上与现代汉语习惯一致的一项是( )A.何以战?B.虽不能察,必以情。

C.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D.微斯人,吾谁与归?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3)彼竭我盈,故克之。

(4)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8.填空。

(1)本文选自《左传》,《左传》旧传为时期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体史书。

(2)《曹刿论战》记载了历史上著名的长勺之战,曹刿利用了作战中“,, ”的特点,趁敌军士气衰竭之际一举战胜了敌军。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义今义相同的一项是()A.牺牲..玉帛,弗敢加也B.小大之狱.C.肉食者鄙.,未能远谋D.夫战,勇气..也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又何间.焉(jiàn) 牺牲玉帛.(bó) B.遂.逐齐师(suí) 下视其辙.(zhé) C.望其旗靡.(mǐ) 肉食者谋.之(móu) D.小信未孚.(fú) 公将驰.之(chí) 3.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曹刿与乡人的对话表现了曹刿作为一介平民对国家高度的责任感。

B.本文第二段运用对比,表现了曹刿和鲁庄公指挥才能的高下之别。

C.本文在剪裁上别具匠心,详写论战,略写作战,意在表现曹刿的“远谋”。

D.在曹刿心目中,士兵的勇猛无畏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

4.补出下列省略句中省略的部分。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②必以分人。

③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④可以一战。

⑤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5.仿照示例,在理解画线词含义的基础上,写出相应的成语。

示例:Ⅰ三而竭:殚精竭虑Ⅱ观其辙:南辕北辙①齐师伐我:②齐人三鼓:③惧有伏焉:④望其旗靡:⑤小信未孚:⑥夫大国,难测也:⑦未能远谋:⑧故克之:6.阅读以下链接材料,并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你探究的结论及理由。

链接材料:公元前260年,在长平之战中,赵军与秦军对峙。

赵王急于求胜,不听蔺相如和赵括母亲的劝告,执意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老将廉颇指挥作战。

赵括一到长平,立即改守为攻,全线出击,结果中了秦军佯败之计,导致四十余万赵兵被坑杀。

7.班级正在开展“勇于担当,兼济天下”的主题活动,根据要求逐项完成以下任务。

(1)【观点论述】活动中,同学们观看了央视播放的纪录片《大国工匠》第八集“大任担当”。

本集介绍了三位大国工匠:焊接火箭发动机的高级技师高凤林、拼接兵马俑的文物修复师马宇、手工打造飞机弧线的高级钣金工王伟。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同步训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同步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0.《曹刿论战》同步训练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1. 下列选项中,画线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曹刿(kuì)又何间焉(jiàn)肉食者鄙(bǐ)小惠未遍(biàn)B.玉帛(bó)陟罚臧否(zhì)咨诹善道(zōu)下视其辙(zhé)C.登轼(shì)公与之乘(chèng)中道崩殂(cú)以遗陛下(wèi)D.弗敢加也(fú)遂逐其师(sùi)彼竭我盈(jié)望其旗靡(mǐ)2.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最要紧的,还是自己要有信心。

B.带着这么一张脸,你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管穿什么服饰,也不管在俄国什么地方,都不会有一种鹤立鸡群、引人注目的可能。

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两弹”元勋邓稼先的一生。

D.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不求甚解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3. 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词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麦苗在霜冻时返青了,山桃在积雪里鼓苞了。

清早,①,②,春风呼哧呼哧地帮助呼哧呼哧的人们,把粪肥抛撒匀净,好不痛快人也。

A.①着大靸鞋,穿老羊皮背心,使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②绕山嘴,上山梁,爬高高的梯田B.①穿老羊皮背心,着大靸鞋,使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②上山梁,爬高高的梯田C.①使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②上山梁,爬高高的梯田D.①使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着大靸鞋,穿老羊皮背心②爬高高的梯田,上山梁,绕山嘴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晚会以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的耳边。

B.我们要以凌云的壮志,用刻苦勤奋的汗水浇开灿烂的理想之花。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及答案.doc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及答案.doc

13曹刿论战一、积累与运用1.给加点的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又何间焉 ( ji ān) 肉食者鄙 ( bǐ)..B.牺牲玉帛 ( b ó) 下视其辙 (zh é)..C.登轼而望 (sh ì) 望其旗靡( mǐ)..D.小信未孚 (f ú) 曹刿请见 (gu ì)..2.解释加点的词。

①齐师伐我伐:.②又何间焉间:.③肉食者鄙.鄙:④小信未孚.孚:⑤大小之狱.狱:⑥ 齐师败绩..败绩:3.补出省略的成分。

①必以()分人。

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对“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亲自明察,也一定按实际情况处理。

B.大大小小的监狱,即使不能一一审察,也一定按实际情况处理。

C.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按实际情况处理。

D.大大小小的监狱,即使不能亲自察看,也一定根据感情处理。

5.填空:①《曹刿论战》选自《》,传说是时期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体史书,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722 年以下 200 多年间的许多史料。

② 《曹刿论战》表明鲁庄公能做到取信于民的句子是:,,。

③ “”是出自《曹刿论战》的一个成语,现比喻趁力气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做完。

6.下列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 .牺牲玉帛为国牺牲....B.故克之公问其故..C.又何间焉亲密无间..D.何以战可以一战..7.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A.彼竭我盈,故克之。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D.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8.长勺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学了此文后,请根据课文内容总结鲁国取胜的原因。

二、阅读探究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人教新版九年级(下)《第20课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卷(3)

人教新版九年级(下)《第20课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卷(3)

人教新版九年级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卷(3)一、积累与运用1.(3分)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曹刿.又何间.焉牺牲玉帛.小信未孚.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望其旗靡.2.(3分)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1)齐师伐.我:(2)肉食者鄙.:(3)衣食所安.:(4)小信未孚.:(5)再.而衰:3.(3分)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古义:今义:(2)十年春,齐师.伐我古义:今义:(3)小大之狱.古义:今义:(4)可以..一战古义:今义:4.(3分)下列加点字“以”的含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何以.战B.必以.情C.必以.分人D.可以.一战5.(3分)翻译下列句子。

(1)夫战,勇气也。

(2)望其旗靡,故逐之。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6.(3分)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今齐地方千里。

7.(3分)文学知识填空。

(1)《曹刿论战》选自《》,传说是时期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一部体史书。

(2)《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具体来说指的是。

文中叙述了开始反攻的时机是。

开始追击的时机是。

二、课内精品屋8.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曹刿论战》选自《》,传说是春秋时期的左丘明所编。

《曹刿论战》叙述了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齐师败绩..:②遂.逐齐师:③公问其故.:(3)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译成现代汉语。

(4)曹刿的军事才能体现在哪些地方,请说出两点。

(5)有两个成语出自上文,它们是:、。

三、课外阅览室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9.不责僮婢(节选)唐临性宽仁,多恕。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第13课《曹刿论战》同步测试试题含答案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第13课《曹刿论战》同步测试试题含答案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第13课《曹刿论战》同步测试试题含答案十三曹刿论战【学习目标】掌握课文生字的读音和写法,准确理解文中重点文言词的含义与用法;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选材、组材、详略得当的写法;学习和发扬曹刿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主义精神。

【学习方略】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反复诵读课文,掌握文言词的含义与用法,翻译全文;3、仔细品味人物对话,体会曹刿的深谋远虑和鲁庄公的“鄙”。

【自我测评】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①曹刿()②又何间焉()③肉食者鄙()④牺牲玉帛()....⑤小信未孚()⑥登轼而望之()⑦视其辙乱()⑧望其旗...靡().2、指出下列加点字含义。

(1)又何间焉()(2)肉食者鄙()..(3)小惠未徧()(4)牺牲玉帛()...(5)神弗福也()(6)忠之属也()..(7)小大之狱()(8)必以情()..(9)望其旗靡()(10)公问其故()..3、用课文原文语句填空。

《曹刿论战》以为组织材料的线索,文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词语是:;曹刿请见鲁庄公的原因句子是:;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句子是:;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指出有利于反击的时机是:之时;最有利于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源自本文的成语有:4、翻译句子(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5、说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6、请根据曹刿在文中的评选,简要分析曹刿这个人物形象。

二、重点文段阅读与赏析8、选择题(1)与“小大之狱”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肉食者谋之B、登轼而望之..C、公将驰之D、醉翁之意不在酒..(2)下面句子的停顿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2。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册习题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册习题答案

教学文档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册习题答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册习题答案第六单元21、(曹刿论战)累积与运用1.guì jiàn biàn fú bó bǐ zhé mǐ shì 2.①同“遍〞,普遍;跟从,支持。

②为人信服;赐福,保佑。

③击鼓进军。

④养;单独专有。

C 3.C4.⑴参与;中间。

⑴鄙陋,目光短浅;卑劣。

⑴指猪、牛、羊等祭品;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⑴案件;监狱。

5.⑴这是忠心尽力为人民办事。

⑴第—次击鼓能振作士气。

6.左传春秋左丘明编年理解与鉴赏1.X的双方性质鲁国2.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齐人三鼓后,齐人辙乱旗靡时。

3.……乃入见。

‖问:“何以战?〞……一层:写曹刿请见鲁庄公的背景和原因。

二层:写曹刿见鲁庄公后两人的对话,表现曹刿对备战条件的认识。

4.爱国热情;深谋远虑5.记叙,言语、动作 6.D 7.例如:①我们遇事要三思而后行,切不可莽撞行事。

②对事物的正确推断应建立在认真观察、周密分析的根底上。

拓展与提高1.C〔“进〞向上,指在朝廷。

〕2.A〔“食〞,音 sì,给……吃。

〕3.D4.B〔都是指代齐景公送的财物。

〕5.⑴我听人这样说,从君主那里拿来厚赏然后散发给百姓,这就是臣子替代君主总揽人民,忠臣是不这样做的。

⑴我听人这样说,圣明的人考虑多了,也难免会有失误。

愚蠢的人经过屡次考虑,也有可取之处。

.。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曹刿论战》同步练习苏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曹刿论战》同步练习苏教版

第13课《曹刿论战》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选出对“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翻译正确的一句()A.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察看清楚,也一定按实情处理.B.大大小小的监狱,即使没有才能察看清楚,也一定按实情处理。

C.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察看清楚,也一定凭感情办理。

D.大大小小的监狱,即使没有才能察看清楚,也一定凭感情办理。

答案:A解析:分析:“狱”指“案件”,“必以情”指“一定按实情处理。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语句的翻译。

2.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小惠未彳扁”的“彳扁”同“遍”。

B.“神弗福也”的“福”是动词. C.“公与之乘”的“之”指代曹刿。

D.“齐人三鼓"的“三鼓”指击鼓进军。

答案:D解析:分析:D项“三鼓”指的是“三次击鼓”.其余正确.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翻译。

3.下面句子在语序上跟现代汉语习惯一致的一项是( )A.何以战? B.虽不能察,必以情.C.可以一战。

D.微斯人,吾谁与归?答案:A解析:分析:何以战翻译应是“以何战”B。

与现代汉语习惯一样。

C.可以一战翻译顺序应为“可以凭借一战"D。

微斯人,吾谁与归翻译顺序应为“微斯人,吾与谁归?”故答案选B.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翻译。

4.对下列句子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师败绩(齐军大败)B.公将驰之(鲁庄公要下令驱车追赶齐军)C.夫战,勇气也(作战,是靠勇气的)D.夫大国,难测也(大国兵多将广,难以测量)答案:D解析:分析:D项应为“齐国是大国,是很难估计的”。

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又何间.焉立有间.B.公问其故.并驱如故.C.肉食者鄙.顾不如蜀鄙.之僧哉D.何以.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答案:D解析:分析:A.间:参与;一会儿。

B故:原因;原来。

C鄙:目光短浅;边境。

D以:凭借。

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学生一词多义现象.6.“望其旗靡”中“靡”的意思是:()A.破烂 B.发霉 C.倒下 D.倾斜答案:C解析:分析:“靡"的意思是“倒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刿论战》练习题姓名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又何间焉.()望其旗靡.()小惠未()
下视其辙.()遂.逐齐师()肉食者鄙.()
牺牲玉帛.()肉食者谋.()夫.战,勇气也()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1)齐师伐
..我()()(2)齐师败绩
..()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三、辨别下边的一词多义。

1、既克,公问其故.()
2、民弗从.也()
彼竭我盈,故.克之()战则请从.()
3、曹刿请.见()
4、又何间.焉()
战则请.从()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5、其.乡人曰()
6、肉食者谋之.()
公问其.故()公与之.乘()
望其.旗靡()登轼而望之.()
四、指出下列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
2、忠之属也()
3、公将鼓之()
4、公与之乘()
五、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牺牲玉帛古义:今义:
2、忠之属也古义:今义:
3、又何间焉古义:今义:
4、肉食者鄙古义:今义:
5、小大之狱古义:今义:
6、再而衰古义:今义:
7、必以情古义:今义:
六、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原因是什么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
(3)为什么“齐人三鼓”曹刿才同意击鼓进军
(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同意追击的理由何在
(5)曹刿进见时,他的同乡反对的理由是
(6)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7)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
2、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

可分两层:前一层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
;后一层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
3、第二段内容可概括为()
A、写追击齐师的时机
B、写齐师败绩的情况
C、写长勺之战的概况
D、写曹刿的军事才能
4、第二段写曹刿的言行,目的在于表现曹刿()
A、忠君报国的思想
B、勇于牺牲的决心
C、冲锋陷阵的精神
D、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善于掌握战机。

5、第三段内容可以概括为()
A、曹刿论述战争取胜的原因
B、叙述长勺之战的全过程
C、论述作战要靠勇气
D、交代鲁国战胜了齐国
6、下列对句子停顿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7、文中那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
8、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必以分人”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
项()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以.塞忠谏之路也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D、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9、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忠之属也”中的“属”意义相同的一项()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神情与苏、黄不属.
C、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D、属.予作文以记之
10、出自本文的一成语是,意思是。

11、就曹刿与庄公的对话,联系全文,说说曹刿对话中表现出来的主要思想。

12、分析“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13、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那些方面的才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