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琴弦常识汇总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筝琴弦常识汇总篇
民族乐器分为:管乐、弦乐、打击乐三大类,古筝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民族弦乐器,琴弦的选择,无疑是重中之重。
古筝琴弦的历史发展
筝发展到秦代已十分流行,到了魏晋,特别是唐代更为普遍。这时的筝有十二弦,也有十三弦的。初期以十二弦居多,到了唐朝则以十三弦为普遍。旧唐书音乐志:“案京房造五音准如瑟,十三弦,此乃筝也。杂乐筝变十有二弦,它乐皆十有三弦。轧筝已竹片闰其端而轧之,清乐筝用骨爪长寸于,以代指。”
由于元代史料的缺乏,仅能从元史礼乐志中了解,在宴乐中使用了沿袭宋制“两头微垂”的筝。明代也继续承袭下来,而形状有逐渐减小的趋势。
到了清代,对于乐器的记载就十分清楚,多谓筝为十四弦,两组八度约七声音阶定律。清朝通典乐四丝五筝类:“筝似瑟而小,十四弦各随宫调设柱和弦,已皆律吕。通体用桐木金漆,樑及尾边用紫枟,弦孔用象牙饰。唐书言十三弦或十二弦不可考。今十四弦,则五声二变为七,倍之,故为十四也。”
民国以后,因大量西化的影响,在弦的材料上以及筝的构造上有较大的变化。除传统的丝弦十三弦小筝外,慢慢发展出十六弦的金属弦筝。复音式的新式筝、蝶式筝也发展到十八弦、二十一弦、二十五弦、二十六弦、四十四弦等。大型带有踏板转调的筝,音域增广、转调方便。筝弦也由金属质改良为外缠尼龙丝的形式,音质纯、弹奏顺暢。目前国内则以十及二十一弦外缠尼龙丝弦筝为主。
古筝琴弦的材质变迁
制作任何一件弦乐器,首先就要设计好琴弦的振频(张力)与形制(直径与长度),也就是质量与规格。
历史上的古筝弦经历过几个阶段,较早是一般使用动物的筋风干为弦(鹿筋),也有以动物的毛发为弦(马尾),这类弦的优点是声音柔和,缺点是音量小,易走音,使用寿命短。
到了近代,开始用尼龙弦代替,但是变化不大。潮州筝采用裸钢丝弦来代替,达到了柔美、细腻、多韵的演奏风格,音量增加,但是偏硬。
在古筝演奏技法的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古筝演奏家们对琴弦的要求越来越高,于是有人率先使用尼龙钢丝弦来代理传统琴弦,古筝弦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既有传统弦的柔和,又有钢丝弦的韧性,音量也有了质的提高,得到了行业的普遍认可,也普及到了各个厂家的制造中。
钢丝尼龙弦为什么会替代丝弦?
20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古筝一直使用丝弦,在唐代把丝弦染成朱红、翠绿或青色,偶尔也使用鵾鸡的筋作弦。丝弦的使用一直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在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出现了琴瑟两种丝弦乐器,表明我国古代高度发达的丝蚕养殖业,给乐器的设计制造进程奠定了物质基础,可以说丝弦技法是我国乐器制造技术的优秀代表技艺。20世纪50 年代后,大量古筝新作品、新技法的出现,特别是民族乐队“交响化”的出现,古筝的音准稳定性和琴弦使用寿命等问题,使古筝的推广受到制约。在此背景下,一批乐器改良者在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的协同努力下,创制出以钢丝为芯弦,外缠尼龙丝的钢丝尼龙弦。该弦音准稳定,使用寿命长,音色接近丝弦,从而获得成功,一举颠覆了2000多年的丝弦使用传统,并迅速推广到全国。但这一单一的音色审美倾向,近几年正受到筝界人士的关注,有识之士认为多元的音色是筝艺发展的生命源泉之一。日本的筝艺琴弦,仍以唐代的丝弦音色为标准,并以现代技法研制出仿丝弦的琴弦,解决了音准和寿命问题,为我国筝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方案。
国产钢丝与进口钢丝的区别
钢丝质量的柔韧和使用寿命与琴弦中的含碳量有直接的联系,进口钢丝任意截取一段,含碳量的比例都是一样的,国产钢丝可能会出现某10mm的含量高,某10mm的含量低,平均的含碳量和标准含碳量一致。
其次就是规格,部分品牌的琴弦会有不圆的情况,也有高音区的弦比低音区的弦粗的情况出现,这是因为拉丝模具的过度使用导致,当然,这样的古筝弦也会对古筝演奏带来相当的影响。
古筝1弦到21弦从哪个方向算起?
行业标准和古筝圈内的弦号叫法,都是统一的。和古琴的命名方式不同的是,最细、最高音的弦,弦号最小(古琴为最大)。靠近演奏者一侧的弦号为1号弦,依次向前至弦号最大、琴弦最粗的21弦。
琴弦的不同颜色代表什么意思?
现常用的钢丝尼龙弦外表是白色的,而古筝全套的21根弦中,有四根弦是绿色或红色的,分别是3弦、8弦、13弦、18弦,这种颜色标识是为了让演奏者更容易分清音区。距离最近的两根绿色弦之间,在音程关系上为八度,第八弦的音高为a1(小字一组的a)。
古筝如何上弦?
古筝的上弦,有用肖钉(肖子)的,也有用木轴的。上弦的部位,有的在筝头,有的在筝尾。固定另一端琴弦的方法,有的挂在挂弦钉上,有的穿在穿弦孔中。这里介绍筝尾用肖钉上弦,筝头用穿弦孔固定琴弦的上弦方法。上弦的顺序一般从第一弦开始,依次上到第二十一弦。这种按弦序由低至高的上弦方法,安放码子比较方便。
具体步骤如下:
装弦的码子──将琴弦带小疙瘩的一端穿在穿弦孔中,并拉直挂在筝首,然后将弦拉至琴钉处,留出够在琴代上绕五六周的一段弦,其后把弦截断。将弦的这一端穿入琴钉的小孔中,用扳子(调音扳手)将弦绕在琴钉上,上紧即成。然后,将码子按合适的位置安放在筝弦下。上弦时应注意弦的两端要恰如其分地放在两岳山所指定的位置上,以保持弦与弦之间距离的均等。码子在筝上的排列犹如一字形大雁的排列飞翔,被称为“筝排雁柱”。码子间的距离,低音间距宽,高音间距窄,整个雁柱间距是从低音至高音由宽到窄的过渡。在113公分长的筝面上,一般第一弦的码子距后岳山17公分左右;第二十一弦的码子距前岳山18公分左右。码子排列合适有助于弦的振动和方便按弦。码子应尽量放在两岳山置弦的两点所构成的"直线"上。否则,码子容易移动,弹奏低音区会也现码子碰撞筝面板的噪音。
还要注意码子的角度。调整好码子在弦下的角度有助于发音,使音质好,杂音少。码子调整后。继续上弦,上到每根在岳山和码子上不松动,就算完成上弦的工序了。筝的琴弦比较长,因此弦的张力小,比较松,因而筝的调音较为困难。在调音时,必须反复校正弦的音高,才能取得音的准确和稳定。即使调好的音,在演奏中也常常会发生变化,仍需移动码子进行校音和微调。影响弦的音高还有其它因素。如琴钉松动形成慢性跑弦,码子与岳山高度比差过小,码子容易移位形成弦音不准等。这些就需要在乐器制作和维修时加以克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