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曹丕《典论 论文》原文及译文

合集下载

典论论文全文

典论论文全文

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文人互相轻视,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

”(傅毅和班固两人文才相当,不分高下,然而班固轻视傅毅,他在写给弟弟班超的信中说:“傅武仲因为能写文章当了兰台令史的官职,(但是却)下笔千言,不知所止。

”)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大凡人总是善于看到自己的优点,然而文章不是只有一种体裁,很少有人各种体裁都擅长的,因此各人总是以自己所擅长的轻视别人所不擅长的。

)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

”斯不自见之患也。

(乡里俗话说:“家中有一把破扫帚,也会看它价值千金。

”这是看不清自己的毛病啊。

)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

(当今的文人,(也不过)只有鲁人孔融孔文举、广陵人陈琳陈孔璋、山阳人王粲王仲宣、北海人徐干徐伟长、陈留人阮瑀阮元瑜、汝南人应玚应德琏、东平人刘桢刘公干等七人。

)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亦良难矣。

(这“七子”,于学问(可以说)是(兼收并蓄)没有什么遗漏的,于文辞是(自铸伟辞)没有借用别人的,(在文坛上)都各自像骐骥千里奔驰,并驾齐驱,要叫他们互相钦服,也实在是困难了。

)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

(我审察自己(之才,以为有能力)以衡量别人,所以能够免于(文人相轻)这种拖累,而写作这篇论文。

)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

如粲之《初征》、《登搂》、《槐赋》、《征思》,干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虽张、蔡不过也。

然于他文,未能称是。

(王粲擅长于辞赋,徐干(文章)不时有齐人的(舒缓)习气,然而也是与王粲相匹敌的。

如王粲的《初征赋》、《登楼赋》、《槐赋》、《征思赋》,徐干的《玄猿赋》、《漏卮赋》、《圆扇赋》、《橘赋》,虽是张衡、蔡邕也是超不过的。

曹丕《典论·论文》

曹丕《典论·论文》

2.反对“文人相轻” 曹丕反对文人相轻和厚古薄今两种不良风气, 提出了“审己以度人”的批评原则,主张人应 该有自知之明,应该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的 长处和短处,并拿同样的态度去对待别人,在 文学批评中做到公正不偏、彼此尊重。
3.文体论之“四科八类” 曹丕还把文章的体类样式分成四科八类,并从 文体风格的角度对各类样式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诸如“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 欲丽”,表明他对文学体裁的自觉认识。
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又患闇于自见,谓 己为贤。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 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 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 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 而尽,荣乐止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 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 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 名自传于后。
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 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 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 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自以骋骥騄于千里, 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亦良难矣!盖君子 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
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 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干之玄猿、 漏卮、圆扇、橘赋,虽张、蔡不过也,然于他 文未能称是。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 应瑒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孔融体气高妙, 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至于杂以 嘲戏;及其所善,扬、班俦也。
作家的精神气质是有差别的,不同的精神气质, 在创作中表现为不同的个性和风格。 ◇“气之清浊有体。” “清浊”决定了作家的精神气质,作家的精神 气质从文章中表现出来,形成了文章的鲜明个 性。 曹丕就是根据所谓“清气浊气”来对建安时代 各个作家的文采风格进行品评的。

古典名篇赏析《典论·论文》作者:【三国】曹丕

古典名篇赏析《典论·论文》作者:【三国】曹丕

古典名篇赏析《典论·论文》作者:【三国】曹丕《典论·论文》作者:【三国】曹丕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

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1]。

”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

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

”斯不自见之患也。

今之文人,鲁国[2]孔融文举,广陵[3]陈琳孔璋,山阳[4]王粲仲宣,北海[5]徐幹伟长,陈留[6]阮瑀元瑜,汝南[7]应玚德琏,东平[8]刘桢公幹: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9]。

以此相服,亦良难矣。

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

王粲长于辞赋,徐幹时有齐气[10],然粲之匹也。

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幹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虽张、蔡[11]不过也。

然于他文,未能称是。

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

应玚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

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12],以至乎杂以嘲戏。

及其所善,扬、班[13]俦也。

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又患暗于自见,谓己为贤。

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

唯通才能备其体。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14];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

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故西伯幽而演《易》[15],周旦显而制《礼》[16],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17]思。

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

而人多不强力,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

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融等已逝,唯幹著《论》[18],成一家言。

《典论.论文》译文

《典论.论文》译文

陆基《文赋》词义一:文学体裁文赋是赋体的一类。

“文”指古文。

即相对骈文而言的用古文写的赋,也即相对俳赋而言的不拘骈偶的赋。

元代祝尧说,“宋人作赋,其体有二:曰俳体,曰文体”;并认为用文体作赋,“则是一片之文,押几个韵尔”(《古赋辨体》)。

其论虽对宋代文赋有所偏颇,但却指出了文赋的体裁特点,即以赋的结构、古文语言所写作的韵文。

作为赋的一类变体,文赋是唐宋古文运动的产物。

中唐韩愈、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在复古口号下改革了骈偶语言。

他们的赋作直接继承发展先秦两汉古赋传统,象韩愈《进学解》,柳宗元《答问》、《设渔者对智伯》,虽不以“赋”名篇,但其体裁取自东方朔《答客难》、扬雄《解嘲》,正是《文选》列为“设论”一类的古赋之体,既保持主客答难的赋的结构,又用比较整饰而不拘对偶的古文语言,实质便是文赋。

文赋始于唐,典型作品是《阿房宫赋》。

北宋以欧阳修为代表的古文运动,继承韩、柳革新的传统,反对宋初盛行的西□派骈偶文风,进一步巩固了古文取代骈文的文学语言地位,扩大了古文的文学功能。

其成就之一便是使文赋这一赋体发展得更为成熟而富有特色。

其代表作即欧阳修《秋声赋》和苏轼前、后《赤壁赋》。

从体裁形式看,《秋声赋》和《前赤壁赋》都还保持“设论”一类汉赋的体制,既有主客答难的结构形式,又吸取韩愈《进学解》的叙事性质,但扩大了叙事部分,增加了写景抒情部分。

而《后赤壁赋》则几乎完全摆脱汉赋体制的影响,独创地构思了夜游赤壁、攀登峰顶、泛舟长江及遇鹤梦鹤的情节。

以这三篇为代表的宋代文赋的共同特点是,融写景、抒情、叙事、议论于一体,用相当整饬的古文语言写作铿锵和谐的韵文。

宋代文赋的实质是用古文语言写作的具有赋的结构的韵文,所以按照古代传统文论观念来看,一方面肯定赋体至“宋人又再变而为文”,是赋的一种变体;另一方面又认为“文赋尚理,而失于辞,故读之者无咏歌之遗音,不可以言俪矣”(《文体明辨》),觉得既不符合“古诗之流”的要求,又不符合骈偶声律的“俪辞”的标准,实则已不属赋体。

《典论·论文》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典论·论文》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典论·论文》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曹丕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傅毅之于班固(1),伯仲之间耳(2); 而固小之(3),与弟超书曰(4):“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5),下笔不能自休(6)。

”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7)。

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里语(8)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9)。

”斯不自见之患也。

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10)、广陵陈琳孔璋(11)、山阳王粲仲宣(12)、北海徐干伟长(13)、陈留阮瑀元瑜(14)、汝南应玚德琏(15)、东平刘桢公干(16),斯七子者(17),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18),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19)。

以此相服,亦良难矣(20)。

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21)。

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22)。

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干之《玄猿》、《漏巵》、《圆扇》、《橘赋》(23),虽张、蔡不过也(24)。

然于他文,未能称是(25)。

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26)。

应玚和而不壮(27)。

刘桢壮而不密(28)。

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 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以至乎杂以嘲戏(29)。

及其所善,扬、班俦也(30)。

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又患闇于自见(31),谓己为贤。

夫文,本同而末异(32)。

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33)。

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34);唯通才能备其体(35)。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36)。

譬诸音乐。

曲度虽均,节奏同检(37),至于引气不齐(38),巧拙有素(39),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40)。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41),不朽之盛事。

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42)。

二者必至之常期(43),未若文章之无穷。

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44),见意于篇籍(45),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46)。

故西伯幽而演《易》(47),周旦显而制《礼》(48),不以隐约而弗务(49),不以康乐而加思(50)。

典论论文全文

典论论文全文

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文人互相轻视,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

”(傅毅和班固两人文才相当,不分高下,然而班固轻视傅毅,他在写给弟弟班超的信中说:“傅武仲因为能写文章当了兰台令史的官职,(但是却)下笔千言,不知所止。

”)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大凡人总是善于看到自己的优点,然而文章不是只有一种体裁,很少有人各种体裁都擅长的,因此各人总是以自己所擅长的轻视别人所不擅长的。

)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

”斯不自见之患也。

(乡里俗话说:“家中有一把破扫帚,也会看它价值千金。

”这是看不清自己的毛病啊。

)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

(当今的文人,(也不过)只有鲁人孔融孔文举、广陵人陈琳陈孔璋、山阳人王粲王仲宣、北海人徐干徐伟长、陈留人阮瑀阮元瑜、汝南人应玚应德琏、东平人刘桢刘公干等七人。

)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亦良难矣。

(这“七子”,于学问(可以说)是(兼收并蓄)没有什么遗漏的,于文辞是(自铸伟辞)没有借用别人的,(在文坛上)都各自像骐骥千里奔驰,并驾齐驱,要叫他们互相钦服,也实在是困难了。

)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

(我审察自己(之才,以为有能力)以衡量别人,所以能够免于(文人相轻)这种拖累,而写作这篇论文。

)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

如粲之《初征》、《登搂》、《槐赋》、《征思》,干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虽张、蔡不过也。

然于他文,未能称是。

(王粲擅长于辞赋,徐干(文章)不时有齐人的(舒缓)习气,然而也是与王粲相匹敌的。

如王粲的《初征赋》、《登楼赋》、《槐赋》、《征思赋》,徐干的《玄猿赋》、《漏卮赋》、《圆扇赋》、《橘赋》,虽是张衡、蔡邕也是超不过的。

《典论 论文》

《典论 论文》

典论·论文曹丕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

”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

”斯不自见之患也。

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自以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以此相服,亦良难矣!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

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

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干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虽张、蔡不过也,然于他文未能称是。

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

应瑒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

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至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扬、班俦也。

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又患闇于自见,谓己为贤。

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

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

而人多不强力;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

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融等已逝,唯干著论,成一家言。

注:班固(32年—92年),字孟坚,汉族,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班固出身儒学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

傅毅(?-约90),东汉辞赋家。

《典论.论文》译文

《典论.论文》译文

《典论·论文》现代汉语译文文人相互轻视,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傅毅和班固相比,如兄弟般,不相上下,但班固瞧不起他,在给弟弟班超的信中说:“武仲因为能写文章做了兰台令史,但文章冗长,没完没了。

”人容易发现自己的长处,而文体很多,各种体裁的文章都能写得好的人很少,所以各以自己的长处来轻视他人的短处。

俗话说:“自家有把破扫帚,也把它看成千金之宝。

”这就是缺乏自见之明的弊病啊。

当今著名的文人,有鲁国的孔融字文举,广陵的陈琳字孔璋,山阳的王粲字仲宣,北海的徐干字伟长,陈留的阮瑀字元瑜,汝南的应瑒字德琏,东平的刘桢字公干。

这七个人,无所不学,文章无所因袭,有独创性。

各个像驰骋千里的骏马,在文坛上并驾齐驱。

要使他们互相佩服,实在很难。

有修养的人先审查自己再评论别人,这样才能免除文人相轻的毛病,因此我写了《论文》。

王粲擅长写辞赋,徐干文气舒缓,但却是王粲的对手。

像王粲的《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徐干的《玄猿》、《漏卮》、《圆扇》、《橘赋》,就是张衡、蔡邕也超不过。

但王粲、徐干其他体裁的文章,就达不到上述辞赋的水平。

陈琳、阮瑀写的奏章、表文、书信和公文,是当今最出色的。

应瑒的文章平和而不雄壮,刘桢的文章雄壮而不精密。

孔融才性气质都很高妙,有过人之处,但不善于立论,长于辞采,短于说理,甚至在文中夹杂嘲戏之语。

至于他擅长写的文章,又可跟扬雄、班固的作品相匹敌。

一般人贵古轻今,慕虚名而不重实际,又缺乏自知之明,认为自己高明。

一切文章在根本上是相同的,只是枝节有异。

奏章和议事的文章宜典雅,书信和论文要善于说理,铭诔要真实,诗赋要华丽。

这四类文章有不同的特点,作者各有偏长,只有全才方能驾驭各种文体。

作者的气质才性决定文章的风格,气质有刚柔不同的特点,不是勉强能够达到的。

比如音乐,曲调相同,节奏有一定的法度,但由于演唱者行腔运气不一样,优劣素质不同,效果也就有巧有拙,即使是父兄,也无法传给子弟。

文章,是治理国家的大业,永远不朽的大事。

曹丕《典论·论文》

曹丕《典论·论文》

❖ “立功”为强权如我者所专,而士人只能仅止 于“立言”,才是唯一的既全命避祸、又留名 后世的生存方式。《魏志·文帝纪》裴注引 《魏书》载曹丕《与王郎书》自称:“生有七 尺之形,死唯一棺之土,唯立德扬名,可以不 朽。其次莫如篇籍。疫疠数起,士人凋落,余 独何人,能全其寿。故论撰所著《典论》诗赋, 盖百余篇。”这里就“三不朽”而言,恰恰省 去了“立功”这一具有现实性的内容,可以与 上述《典论·论文》相印证,盖立言只是为了 留名后世,而立功却会影响到现实,要在实际 政治中发挥作用;
❖ 研究者或被迷惑,所以才往往将曹丕理解为“为 艺术而艺术”的代表。建安时期血雨腥风,很难 设想,曹丕会作一篇与现实政治完全无关而纯论 文学的文章,退而论之,即使要论文,其潜意识 流露的也还是政治的谋略,这似乎更符合实情, 对《典论·论文》也应作如是观,这才是对曹丕 其人之“知人论世”。而曹植最终失去曹操的宠 爱,似乎也不在于他酗酒犯规,主要缘于曹植的 政治立场有时偏于士大夫一边,《魏志·陈思王 传》裴注引《文士传》,曹植的亲信丁廙对曹操 称赞曹植“天性仁孝”,相对曹操与曹丕,曹植 的儒家色彩比较浓郁;
《典论·论文》 曹丕
《典论·论文》主旨
❖ 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曹丕《典论·论文》 极其受人注目。鲁迅先生因而认为:“曹丕的 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 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魏晋风度 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不容否认,建安 时期“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文学创作 表现出与前代经学束缚下很不一样的风貌,但 是创作与理论并非可以划等号,尤其当一些理 论只是准文学理论时,更是如此;
❖ 因此以准帝王的身份,曹丕努力要把士风纳入到 扬、班之士人精神道统中去,士人不是通过“杀 身以成仁”方式,而是以学术文化建树来务求垂 名不朽,士人与己相安于今世,自己偷梁换柱等 勾当,士人尽可视而不见,统治者可以避开士人 当下之锋芒,与承党锢之流风余韵者之执著于是 非原则不同,这可以减少政治风险,却不意鼓励 了王逸所指责的那种“颠则不能扶,危则不能安” 的独善思想,而这正是他所希望看到的士人精神 状态。曹丕明确指出,士人最佳处世方式是像古 之作者那样“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如扬 雄那般“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 ( 卢照邻《长安古意》),于士人非但可以全 身远祸,而且还可以“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 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真何乐而不为也!

【高中古诗词阅读】曹丕《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阅读答案及翻译

【高中古诗词阅读】曹丕《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阅读答案及翻译

【高中古诗词阅读】曹丕《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阅读答案及翻译【高中古诗词阅读】曹丕《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阅读答案及翻译自古以来,学者们就互相鄙视。

傅义之写信给班固和伯仲,顾孝之写信给弟弟赵:“吴忠可以用他属于文学的能力为兰台的历史写作,他不能停止写作。

”这位女士善于观察自己,但不善于用笔迹书写。

她很少善于准备。

她擅长彼此的长处,轻视彼此的短处。

俗话说,“如果你家里有扫帚,你可以享受成千上万的黄金。

”很难看出问题所在。

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元瑜、汝南应?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自以骋骥?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以此相服,亦良难矣!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

(曹丕经典理论与论文)21.请用“/”给文中画““一句一句。

(2分)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22.作者认为“学者相互鄙视”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用你自己的话说)(3分)23.文中划线句可用成语□□□□概括。

(2分)24.结合本文的写作目的,谈谈文章结尾提到的“七个儿子”的角色。

(4分)参考答案21.(2分)女士善于观察自己/不在一个身体里写作/很少善于准备22.(3分)各自凭借自己所擅长的文体来轻视被人不擅长的文体。

23.(2分)自尊24.本文的写作目的是反对文人相轻,提倡应审己度人2分,赞扬七子能互相发现彼此的长处,以此佐证自己的观点。

2分参考译文文人互相轻视,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傅毅和班固两人文才相当,不分高下,然而班固轻视傅毅。

他在写给弟弟班超的信中说:“傅武仲因为能写文章,当了兰台令史,(但是却)下笔千言,不知所止。

”大凡人总是善于看到自己的优点,然而文章不是只有一种体裁,很少有人各种体裁都擅长的。

因此各人总是以自己所擅长的轻视别人所不擅长的,乡里俗话说:“家中有一把破扫帚,也会看它价值千金。

”这是看不清自己的毛病啊。

曹丕典论论文

曹丕典论论文

《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文学专论,三国时期文学专论,作者曹丕即魏文帝。

《典论》是他在建安后期为魏太子时所撰的一部政治、社会、道德、文化论集。

全书由多篇专文组成。

《论文》是其中的一篇《典论•论文》是魏文帝曹丕所写的二十篇文章之一,按照“子”书的形式写成,是曹丕关于国家大事一系列的问题的论文总集。

但是很可惜,这二十篇文章到现在大多已经失散,只剩下残章断简。

而幸运的是,《论文》由于被南朝的萧统选入了《昭明文选》而得以完整保留下来。

建安以前,文学受经学束缚,少有独立地位。

盛极一时的汉赋,竟被扬雄斥之为“童子雕虫篆刻。

”(《法言•吾子》)曹丕之弟曹植也认为:“辞赋小道,固未足以揄扬大义,彰示来世也。

”(曹植:《与杨德祖书》)这已开始把写文章与对生命个体的自身价值的思考联系起来了。

据此,曹丕号召作家要以古代圣贤“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为榜样,努力改变目前这种“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的精神状态,培养自己具有一种超功利的审美心态。

但在这里,已经被曹丕赋予“不朽”这一语言符号以崭新的现实涵意和历史意义。

曹丕把诗赋也列入“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一对文学自身价值思考的历史视野之中,这充分表现了他的远见卓识,也是当时文学趋向自觉的深刻表现。

鲁迅说:“曹丕的一个时代可以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那么,《典论•论文》则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的自觉的文学批评的理论代表作。

在这之前,中国古代文论还处于不自觉的胚胎阶段。

先秦诸子的文论,多属片言只语。

汉后诸家论文也还未从学术中分离出来。

其中,个别序、赞形式的文学批评,也只是讨论某一具体作家作品,限于一篇一书。

直到《论文》出现,才成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宏观地多角度地论述文学理论问题的专著。

它冲击了汉代后期统治文坛的陈腐观念;总结了建安文学的新特点和新经验;开创了解盛极一时的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之先例。

典论.论文.曹丕

典论.论文.曹丕

典论.论文.曹丕《典论》(曹丕)原文《典论》是三国时代曹丕的一部学术著作,写于曹丕做魏太子时期,原有22篇,后大都亡佚,只存《自叙》、《论文》、《论方术》三篇。

《典论·自序》初平之元,董卓杀主鸩后,荡覆王室。

是时四海既困中平之政,兼恶卓之凶逆。

家家思乱,人人自危。

山东牧守,咸以《春秋》之义,卫人讨州吁于濮,言人人皆得讨贼,于是大兴义兵。

名豪大侠,富室强族,飘扬云会,万里相赴。

兖豫之师,战于荥阳。

河内之甲,军于孟津,卓遂迁大驾,西都长安。

而山东大者连郡国,中者婴城邑,小者聚阡陌,以还相吞并。

会黄巾盛于海岳,山寇暴于并冀。

乘胜转攻,席卷而南。

乡邑望烟而奔,城郭睹尘而溃。

百姓死亡,暴骨如莽。

余时年五岁。

上以四方扰乱,教余学射,六岁而知射。

又教余骑马,八岁而知骑射矣。

以时之多难,故每征,余常从。

建安初,上南征荆州,至宛,张绣降,旬日而反。

亡兄孝廉子修、从兄安民遇害。

时余年十岁,乘马得脱。

夫文武之道,各随时而用。

生于中平之季,长于戎旅之间,是以少好弓马,于今不衰,逐禽辄十里,驰射常百步。

日多体健,心每不厌。

建安十年,始定冀州,(氵岁)貊贡良弓,燕代献名马。

时岁之暮春,句芒司节,和风扇物,弓燥手柔,草浅兽肥,与族兄子丹,猎于邺西终日,手获獐鹿九,雉兔三十。

后军南征,次曲蠡,尚书令苟彧奉使犒军,见余,谈论之末,彧言:“闻君善左右射,此实难能。

”余言执事未睹夫项发口纵,俯马蹄而仰月支也。

彧喜笑曰:“乃尔。

”余曰:“将有常径,的有常所,虽每发辄中,非至妙也。

若夫驰平原,赴丰草,要狡兽,截轻禽,使弓不虚弯,所中必洞,斯则妙矣。

”时军祭酒张京在坐,顾彧拊手曰:“善。

”予又学击剑,阅师多矣。

四方之法各异,唯京师为善。

桓灵之间,有虎贲王越,善斯术,称于京师。

河南史阿,言昔与越游具得其法。

余从阿学之,精熟。

尝与平虏将军刘勋、奋威将军邓展等共饮。

宿闻展善有手臂,晓五兵;又称其能空手入白刃。

余与论剑良久,谓言将军法非也,余顾尝好之,又得善术。

曹丕《典论·论文》原文注解与鉴赏

曹丕《典论·论文》原文注解与鉴赏

曹丕《典论·论文》原文注解与鉴赏典论·论文曹丕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

”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里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斯不自见之患也。

今之文人:鲁国孔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幹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幹: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自以骋骥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以此相服,亦良难矣。

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

王粲长于辞赋,徐幹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

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幹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虽张、蔡不过也。

然于他文,未能称是。

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

应玚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

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以至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扬、班俦也。

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又患暗于自见,谓己为贤。

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

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

而人多不强力;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

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融等已逝,唯幹著《论》,成一家言。

〔注释〕傅毅(?—89):字武仲,扶风茂陵人,东汉文学家。

属:缀辑。

能属文,善于写文章。

兰台令史:汉代掌管典校图籍,管理文书档案的官员。

【高中古诗词阅读】曹丕《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阅读答案及翻译

【高中古诗词阅读】曹丕《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阅读答案及翻译

【高中古诗词阅读】曹丕《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阅读答案及翻译【高中古诗词阅读】曹丕《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阅读答案及翻译自古以来,学者们就互相鄙视。

傅义之写信给班固和伯仲,顾孝之写信给弟弟赵:“吴忠可以用他属于文学的能力为兰台的历史写作,他不能停止写作。

”这位女士善于观察自己,但不善于用笔迹书写。

她很少善于准备。

她擅长彼此的长处,轻视彼此的短处。

俗话说,“如果你家里有扫帚,你可以享受成千上万的黄金。

”很难看出问题所在。

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元瑜、汝南应?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自以骋骥?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以此相服,亦良难矣!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

(曹丕经典理论与论文)21.请用“/”给文中画““一句一句。

(2分)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22.作者认为“学者相互鄙视”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用你自己的话说)(3分)23.文中划线句可用成语□□□□概括。

(2分)24.结合本文的写作目的,谈谈文章结尾提到的“七个儿子”的角色。

(4分)参考答案21.(2分)女士善于观察自己/不在一个身体里写作/很少善于准备22.(3分)各自凭借自己所擅长的文体来轻视被人不擅长的文体。

23.(2分)自尊24.本文的写作目的是反对文人相轻,提倡应审己度人2分,赞扬七子能互相发现彼此的长处,以此佐证自己的观点。

2分参考译文文人互相轻视,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傅毅和班固两人文才相当,不分高下,然而班固轻视傅毅。

他在写给弟弟班超的信中说:“傅武仲因为能写文章,当了兰台令史,(但是却)下笔千言,不知所止。

”大凡人总是善于看到自己的优点,然而文章不是只有一种体裁,很少有人各种体裁都擅长的。

因此各人总是以自己所擅长的轻视别人所不擅长的,乡里俗话说:“家中有一把破扫帚,也会看它价值千金。

”这是看不清自己的毛病啊。

高中语文 课外阅读之魏晋南北朝名作精选 曹丕《典论 论文》素材

高中语文 课外阅读之魏晋南北朝名作精选 曹丕《典论 论文》素材

高中课外阅读之魏晋南北朝名作精选:曹丕《典论·论文》《典论·论文》曹丕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

”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

”斯不自见之患也。

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自以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以此相服,亦良难矣!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

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

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干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虽张、蔡不过也,然于他文未能称是。

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

应瑒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

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至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扬、班俦也。

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又患闇于自见,谓己为贤。

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

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

而人多不强力;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

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融等已逝,唯干著论,成一家言。

[注释]1.瑀:(yǔ)2.瑒:(chàng)4.琏:(jiǎn)5.騄:(lù)6.粲:(chàn)7.卮:(zhi1).8.俦:(chóu)9.闇:(àn)10.诔:(lěi)[作者介绍]曹丕(187~226),魏文学家。

典论论文阅读答案_文言文典论论文翻译赏析

典论论文阅读答案_文言文典论论文翻译赏析

典论论文阅读答案_文言文典论论文翻译赏析文言文《典论论文》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前言】《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文学专论,作者曹丕即魏文帝。

《典论》是他在建安后期为魏太子时所撰的一部政治、社会、道德、文化论集。

全书由多篇专文组成。

《论文》是其中的一篇《典论·论文》是魏文帝曹丕所写的二十篇文章之一,按照“子”书的形式写成,是曹丕关于国家大事一系列的问题的论文总集。

但是很可惜,这二十篇文章到现在大多已经失散,只剩下残章断简。

而幸运的是,《论文》由于被南朝的萧统选入了《昭明文选》而得以完整保留下来。

【原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

”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

”斯不自见之患也。

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自以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以此相服,亦良难矣!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

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

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干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虽张、蔡不过也,然于他文未能称是。

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

应玚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

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至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扬、班俦也。

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又患闇于自见,谓己为贤。

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典论论文原文和翻译

典论论文原文和翻译

典论论文原文和翻译典论论文原文和翻译《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文学专论,作者曹丕即魏文帝。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典论论文原文和翻译,供大家参考。

典论·论文[魏] 曹丕原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傅毅之於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

”夫人善於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

”斯不自见之患也。

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於学无所遗,於辞无所假,咸自以骋骥於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以此相服,亦良难矣!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於斯累而作论文。

王粲长於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

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干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虽张、蔡不过也。

然于他文,未能称是。

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

应玚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

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以至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扬、班俦也。

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又患闇於自见,谓己为贤。

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此四科不同, 故能之者偏也; 唯通才能备其体。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於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是以古之作者,寄身於翰墨,见意於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於後。

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

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

而人多不强力,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

日月逝於上,体貌衰於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融等已逝,唯干着论,成一家言。

曹丕论

曹丕论
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马融,以永兴中帝猎广成,融从。是时北州遭水潦蝗虫。融撰《上林颂》以讽。]
《典论·论文》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较早的一篇专论。《典论》是曹丕做太子时候写的一部专著。据《三国志》注引《魏书》说,曹丕写成《典 论》后,“集诸儒于肃城门内,讲论大义,侃侃无倦”。又引胡冲《吴 历》云,曹丕“以素书所著《典论》及诗赋饷孙权,又以纸写一通与张昭”。据《魏志》载,魏明帝太和四年二月戊子,曾“以文帝《典 论》刻石立于庙门之外”及大学,共有六碑。说明曹丕本人及其后人都很重视这部《典论》。《典论》全书大概到宋代已经亡佚,今存完篇只有一篇《自叙》和这篇《论文》。 曹丕在本文中,批评了两汉以来轻视文学的观点,指出了文学应享有独立地位,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主张。其中涉及到:文学 的价值问题,作家个性与作品风格问题,文体问题以及文学批评的态度问题,等等。曹丕将文学的价值,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指出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把文学摆到了与事功并立的地位。这是对儒家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传统思想的补充、完善和发展,把“立言”的内容丰富了,从而突出强调了文学的“经国”作用和“不朽”意义。在作家个性问题上,曹丕提出了著名的“文以气为主’的论断,并且作了具体论述。“文气”说遂由此发端,逐渐发展成中国古典文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对后代影响很大。对于文体问题,曹丕提出了“夫文本同而末异”的观点,说明各种文体既有共同的原则、共通的东西,又有具体的规则、不同的要求,所以既要研究其一般的规律,也要注意其不同的特 征。曹丕抓住了“本”与“末’的关系来谈文体问题,有辩证的观 点,同时也纠正了前人只限于本而不及其末的片面认识,是很有创见的。后世之文体研究,如陆机《文赋》,挚虞《文章流别论》,李充《翰林论》,刘勰《文心雕龙》等,大略从此肇端。关于文学批评 的态度,田是立足于实际,批评了两种错误的倾向,一是“贵远贱 近,向声背实”,二是“文人相轻,自古而然”.都具有针砭现实的作用,同时还具有相当的概括性.所以一千多年来常被人们引《典论·论文》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它对文学全面提出了崭新的观点,标志着文学的自觉时代的到来。其中论述到有关文学的一些基本问题,虽是提纲挚领式的,未及全面展开,但对后代的影响很大。刘勰在评论曹丕的才情时说,“乐府清越,《典论》辨要”(《文心雕龙.才略篇》),以“辨要”二字概括《典论·论文》的特点,是非常准确的。它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吴小平)

11.典论 翻译

11.典论 翻译
4
一般人都重视古人,轻视今人,崇尚名声,不重实际, 又有看不清自己的弊病,总以为自己比别人厉害。 而大凡文章,(用文辞表达内容)的本质是共同的,但 具体的体裁和形式又是不同的,所以奏章、驳议要典雅 庄重,书信、论说要条理清晰,铭文、诔文要崇尚朴实, 诗歌、赋体要追求华美。这四种体裁各不相同,所以能 文之士(往往)有所偏好,只有全才方能擅写各种体裁 的文章。 文章以“文气”为主导,气又分清气和浊气两种, 不是勉力就可以达到的。用音乐来作比喻,音乐的曲调 节奏有同一的衡量标准,但是运气行声不可能一样整齐, 技巧也有优劣之差,即使是父亲和兄长具备这样的才能, 也不能转移给儿子和弟弟。

5
文章是关系到治理国家的千秋功业,是可以流传后 世而不朽的盛大之事。人的年龄或寿命总有一天会到头, 荣誉和欢乐也只能限于自己一身,二者都将在一定的期 限内结束,不如像文章那样永久流传,没有穷尽。因此, 古时的作者,投身于写作,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写进文章 和书籍中,就不必借助史家的言辞,也不必依托高官的 权势,而他们的声名自然能流传后世。所以周文王即使 被囚禁还推演出《周易》,周公旦即使如此显达还作了 《礼》,(文王)不因困厄而忘却千秋大业,(周公) 也不因显达而改变心中的志向。所以古人轻视一尺的碧 玉而重视一寸的光阴,都是因为害怕时间流逝得太快罢 了。而多数人都不愿努力,贫穷的则害怕饥寒之迫,富 贵的则沉湎于安逸之乐,于是只知经营眼前的事务,而 放弃能流传千载的文章大业。太阳和月亮在天上流转移 动,而人的身体形貌在地上日日衰老,忽然间就与万物 一样变迁老死,(而没有写出传世之作)这真是有志之 士最痛心疾首的事啊! 孔融等人已经去世了,只有徐干著有《中论》,成 6 为一家之言。
2
当今的文人,(也不过)只有鲁人孔融孔文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丕《典论·论文》原文及译文
原文: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

”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

”斯不自见之患也。

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自以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以此相服,亦良难矣!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

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

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干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虽张、蔡①不过也,然于他文未能称是。

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

应瑒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

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至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扬、班②俦也。

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又患闇于自见,谓己为贤。

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

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

而人多不强力,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

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融等已逝,唯干着论,成一家言。

节选自曹丕《典论·论文》
注:①张、蔡:张衡、蔡邕。

②扬、班:扬雄、班固。

译文:
文人互相轻视,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傅毅和班固两人文才相当,不分高下,然而班固轻视傅毅,他在写给弟弟班超的信中说:“傅武仲因为擅长写文章当了兰台令史的官职,(但)下笔千言,不知所止。

”大凡人总是善看到自己的优点,然而文章不是只有一种体裁,很少有人各种体裁都擅长的,因此各人总是以自己所擅长的轻视别人所不擅长的,乡里俗话说:“家中有一把破扫帚,也会看它价值千金。

”这是看不清自己的毛病啊。

当今的文人,只有鲁人孔融孔文举、广陵人陈琳陈孔璋、山阳人王粲王仲宣、北海人徐干徐伟长、陈留人阮瑀阮文瑜、汝南人应旸应德琏、东平人刘桢刘公干等七人。

这“七子”,在学问上是没有什么遗漏的,于文辞没借用别人的,(在文坛上)都各自像骐骥千里奔驰,并驾齐驱,要叫他们互相钦服,也实在是困难了。

我审察自己,来衡量别人,所以能够免于(文人相轻)这种拖累,而写作这篇论文。

王粲擅长于辞赋,徐干不时有齐人的(舒缓)习气,然而也是与王粲相匹敌的。

如王粲的《初征赋》、《登楼赋》、《槐赋》、《征思赋》,徐干的《玄猿赋》、《漏卮赋》、《圆扇赋》、《橘赋》,虽是张衡、蔡邕也是超不过的。

然而其他文章,却不能与此相称。

陈琳和阮瑀的章、表、书、记是当今特出的。

应旸平和但不够雄壮,刘桢雄壮但不够细密。

孔融风韵气度高雅超俗,有过人之处,然而不善立论,词采胜过说理,甚至于夹杂着玩笑戏弄之辞。

至于说他所擅长的(体裁),是扬雄、班固一流的。

一般人看重古人,轻视今人,崇尚名声,不重实际,又有看不清自己的弊病,总以为自己贤能。

大凡文章(用文辞表达内容)的本质是共同的,而具体(体裁和形式)的末节又是不同的,所以奏章、驳议适宜文雅,书信、论说适宜说理,铭文、诔文崇尚事实,诗歌、赋体应该华美。

这四种科目文体不同,所以能文之人有所偏好;只有全才能擅长各种体裁的文章。

文章是以“气”为主导的,气又有清气和浊气两种,不是可以出力气就能获得的。

用音乐来作比喻,音乐的曲调节奏有同一的衡量标准,但是运气行声不会一样整齐,平时的技巧也有优劣之差,虽是父亲和兄长,也不能传授给儿子和弟弟。

文章是关系到治理国家的伟大功业,是不朽的盛大事业。

人的年龄寿夭有时间的限制,荣誉欢乐也只能终于一身,二者都终止于一定的期限,不能像文章那样永久流传,没有穷期。

因此,古代的作者,投身于写作,把自己的思想意见表现在文章书籍中,就不必借史家的言辞,也不必托高官的权势,而声名自然能流传后世。

所以周文王被囚禁,而推演出了《周易》,周公旦显达而制作了《礼》,(文王)不因困厄而不做事业,(周公)不因显达而更改志向。

所以古人看轻一尺的碧玉而看重一寸的光阴,这是惧怕时间流逝罢了。

多数人都不愿努力,贫穷的则害怕饥寒之迫,富贵的则沉湎于安逸之乐,于是只知经营眼前的事务,而放弃能流传千载的功业,太阳和月亮在天上流转移动,而人的身体状貌在地下日日衰老,忽然间就与万物一样变迁老死,这是有志之士痛心疾首的事啊!孔融等人已经去世了,只有徐干著有《中论》,成为一家之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