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远程教育_中级财务会计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中级财务会计》课程

一、问答题:

1、什么是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并举例说明。

答:会计确认:对企业经济活动及其产生的经济数据进行分析、识别与判断,以确定它们是否对会计要素产生影响以及影响什么会计要素。这一过程通常称为会计确认。如企业职工的构成与管理人员素质的变化等,显然不能用货币形式进行可靠的计量,因而不属于会计核算的内容。从会计核算的具体方法来看,填制与审核原始凭证属于会计确认。 会计计量:在明确了企业经济活动所影响的会计要素之后,要进一步确定其影响的程度,即对有关会计要素的数量增减变化产生多大的影响。这一过程通常称为会计计量。例如,编制记账凭证既是会计确认的过程,也是会计计量的过程。

2、确认产品销售收入实现的条件是什么?

答:营业收入可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等日常经营业务过程中取得的收入。其确认条件分别如下:

一、确认销售商品收入的条件:

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全部转移给购买方 ;

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商品实施控制;

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4、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

5、相关已发生或将发生成本能够可靠的计量

二、企业提供劳务,应分不同情况进行确认:

1在资产负债表日能够对该项交易的结果进行可靠的估计,应按完工百分比确认提供劳务收入。

2在资产负债表日,如果不能对该项交易的结果进行可靠估计,企业应

按照谨慎性原则进行处理,对已发生的成本和可能收回的金额进行尽可能合理估计,只确认可能发生的损失,而不确认可能发生的收益;如果已经发生的成本估计能够得到补偿,应按已经发生的成本金额确认收入,并按相同的金额结转劳务成本,不确认损益;如果已经发生的成本估计不能得到补偿,则不能确认收入,但应按已经发生的成本结转劳务成本,将其全部确认为损失。

三、确认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一般应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1与提供劳务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相关的收入金额能够可靠的计量。

3、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如何确定?

不同情况下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有如下几种:

(1)持有产成品、商品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商品存货,不存在进一步加工的问题。

可变现净值=预计售价-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在不存在销售合同的情形下预计的售价应该采用产品或商品的市场价格。

(2)持有用于出售的材料等。

可变现净值=材料的市场价格-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3)为生产产品而持有的原材料。

①为生产产品而持有的材料是否计提准备,应该与产品的可变现净值结合起来。

首先应该计算产品的可变现净值是否低于成本,当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然后再计算材料的可变现净值,在不存在销售合同的情形下:

产品的可变现净值=预计售价即市场价格-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材料的可变现净值=该材料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市场价格)-进一步加工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当产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时,即使材料的市场价格低于材料成本,也不用计提准备。

②直接出售的材料可比照产品可变现净值的确认方法确认。

4、财务报表的使用者主要有哪些?对他们有何作用?

财务报表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1.投资者。对投资者而言,通过对会计报表的阅读和分析,可重点了解其投资的完整性和投资的报酬,企业资本结构的变化、未来的获利能力和利润分配政策等。

2债权人。对债权人而言,通过对财务报表的阅读和分析,可重点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了解其债权的保障和利息的获取,以及债权人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按期偿付债务。

3政府及其机构。对政府及其机构而言,通过阅读和分析会计报表,可了解企业的经营活动,社会资源的分配情况,以作为决定税收等经济政策和国民收入等统计资料的基础。

4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对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而言,通过阅读和分析会计报表,可了解企业的发展趋势、经营活动的范围,为选择投资和贷款方向提供依据。

二、业务题:

资料:

1、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甲材料计划单位成本为每公斤10元。该企业2010年5月份甲材料有关资料如下:

(1)“原材料”账户月初余额4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月初借方余额500元。

(2)6日,企业发出100公斤甲材料委托A公司加工成半成品(注:发出材料时应计算确定其实际成本)。

(3)15日,从外地购入甲材料6000公斤,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61000元,增值税额10370元,企业已通过银行付讫全部货款,材料尚未到达企业。

(4)22日,上述购入的甲材料到达,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20公斤,经查明为途中定期内自然损耗。按实际数量验收入库。

(5)31日,汇总本月发料凭证,本月共发出甲材料5000公斤(不包括6日发出的材料),全部用于产品生产。

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编制相关业务的会计分录;(2)计算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及月末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

答:(1)6日发出时:

借:委托加工物资 1000(100*10)

贷:原材料 1000

借:委托加工物资 12.5(1000*500/40000)

贷:材料成本差异 12.5

(2)15日从外地购入材料时:

借:材料采购 61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370

贷:银行存款 71370

(3)22日收到15人购入的材料时:

借:原材料 59800(5980*10)

材料成本差异 1200

贷:材料采购 61000

(4)4月30日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和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额,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材料成本差异率=(500-12.5+1200)/(40000-1000+59800)=1.71%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50000*1.71%=855(元)

借:生产成本 50000

贷:原材料 50000

借:生产成本 855

贷:材料成本差异 8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