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歌好比春江水》出处

合集下载

八年级音乐上册 第2单元《山歌好比春江水》

八年级音乐上册 第2单元《山歌好比春江水》
5
3
歌曲简介
《山歌好比春江水》是1960
年民间歌舞剧《刘三姐》的
序曲和贯穿全剧的主题曲,
歌词描绘了广西歌仙刘三姐
与地主斗歌的场景,反映了
农民与地主斗争的故事。
1961年,该歌作为长春电影
制片厂出品的电影《刘三姐》
的主题曲随电影播出而走红,
自此唱遍大江南北,经久不
衰,其后更被歌手斯琴格日
乐翻唱。
4
山歌好比春江水
山歌好比春江水
1
什么是山歌?
山歌是劳动人民自由抒发情感的民歌种 类。
山歌常在户外歌唱,曲调多高亢、嘹亮, 节奏多自由、悠长,歌词多为即兴创作。
山歌的歌词具有纯朴的情感、大胆的想 象和巧妙的比喻等特点,生动鲜活,真 切感人。
2
刘三姐
电影《刘三姐》是一 部非常优秀的歌剧, 主人公刘三姐是位勤 劳美丽、明喉善歌的 奇女子,这部电影讲 的是她以山歌为武器, 与封建官府、地主老 财作斗争的故事。

小学五年级语文《刘三姐》课文原文

小学五年级语文《刘三姐》课文原文

小学五年级语文《刘三姐》课文原文《刘三姐》很久以前,广西宜州下涧河边的壮族山村,有位姑娘,因为在家排行第三,人称刘三姐。

她不仅聪明伶俐、美丽动人,而且有一副美妙的歌喉(hóu)。

她唱起山歌来,不仅乡亲们爱听,连那些飞鸟游鱼都会听得入迷。

刘三姐山歌唱得好,人品更好。

她热爱乡里,同情贫苦百姓;她疾恶如仇,对社会上的那些不平事,不仅敢于仗义执言,而且还用山歌做武器与那些土豪劣绅作斗争。

因此,她深受乡亲们爱戴。

一天,三姐走在崎岖(qíqū)不平的山间小路上,看着弯弯曲曲的江水,不由唱道:“唱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

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滩险湾又多……”正唱着,忽然听到一阵争吵声。

刘三姐走到近前,发现青年猎手阿牛正与财主莫怀仁的管家争吵。

原来这个管家仗着莫家的势力,要抢阿牛射中的一只野兔。

三姐忍无可忍,便唱道:“天地山川盘古开,飞禽(qín)走兽众人财。

想吃鲜鱼就撒网,要吃野兔带箭来。

”管家听了,威吓[hè]她说:“你是什么人?可晓得莫家的厉害?”刘三姐唱道:“大路不平众人踩,情理不合众人排。

横梁不正刀斧砍,管你是斜还是歪。

”刘三姐的歌声大灭了莫府管家的威风,大长了乡亲们的志气。

乡亲们捋(luō)袖挥拳,蜂拥而上,管家在众人的嘲笑和咒骂声中急忙溜走了。

人们都围上来说:“三姐,你的歌唱得好,真唱到我们心窝里了!”没过多久,莫怀仁想霸占茶山,做自家坟地,又被刘三姐用山歌揭穿了企图,使他的阴谋没有得逞。

莫怀仁恼羞成怒,把刘三姐当做眼中钉、肉中刺。

他想除去刘三姐,想来想去,想出一个鬼主意。

他带着媒婆到刘三姐家提亲,并威胁说,要是不同意,就告她哥刘二欠债(zhài)不还。

三姐又气又急,唱道:“三姐生来脾气怪,只爱山歌不爰财。

你若不怕我唱歌,结亲就要摆擂(lèi)台。

谁能唱歌唱赢我,不用花轿(jiào)自己来。

”第二天,莫怀仁找来三个秀才,带着满船的歌书,准备和刘三姐对歌。

初中九年级音乐教案-《山歌好比春江水》重难点创新教学方法设计-全市获奖

初中九年级音乐教案-《山歌好比春江水》重难点创新教学方法设计-全市获奖

《山歌好比春江水》重难点创新教学方法设计一、教学设计思想本课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通过听、唱、编、演,使学生能够充分地展示自我,获得美的享受和成功的喜悦。

积极创设情景、情感体验,激发兴趣,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以提问式抢答,讨论法合作交流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不同区域民歌的韵律、风格,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鉴赏与表现能力。

二、教材分析《山歌好比春江水》是湖南文艺出版社2022版音乐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山歌好比春江水》这首歌曲选自广西柳州的民族歌舞剧《刘三姐》,全剧描写了广西歌仙刘三姐与地主斗歌的故事。

这首歌曲旋律舒展、宽广,以领唱、合唱的形式相互应和,表现了人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山歌艺术的热爱。

这首歌曲由歌手斯琴格日乐翻唱,在保留歌曲民族风格的同时,加入了流行音乐的元素,深受人民喜爱。

《刘三姐》电影《茶山对歌》选段,歌曲旋律简洁朴实,歌词简单,富有生活气息,接地气。

三、学情分析在经过两年半的学习,步入初三的学生已经对教材中的音乐感受、乐理知识等音乐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在学习上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在音乐的审美鉴赏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初三的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不够,参与获得的主动性较差。

对音乐的系统不够明确,知识结构还是不是很健全。

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上仍要下一定功夫,对于初三即将面临中考的学生,他们的学习任务更重,课堂氛围会更加的沉闷,所以要求在教学设计上需要精心设计,周密设计由浅入深,课堂讲解不仅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语言要精辟,而且要形象生动,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教学活动,最好能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山歌好比春江水》《刘三姐》电影《茶山对歌》选段;了解什么是山歌;了解山歌的演唱形式;能自信大胆地与同学对唱山歌。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听唱编演,使学生能够充分地展示自我,获得美的享受和成功的喜悦。

积极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以谈话法合作交流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不同区域民歌的韵律、风格,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鉴赏与表现能力。

粤教花城版初中音乐 《山歌好比春江水》课件

粤教花城版初中音乐  《山歌好比春江水》课件

与封建官府、地主老 财作斗争的故事。
歌曲简介
《山歌好比春江水》是 1960 年民间歌舞剧《刘三姐》的 序曲和贯穿全剧的主题曲, 歌词描绘了广西歌仙刘三姐 与地主斗歌的场景,反映了 农民与地主斗争的故事。 1961 年,该歌作为长春电影 制片厂出品的电影《刘三姐》 的主题曲随电影播出而走红, 自此唱遍大江南北,经久不 衰,其后更被歌手斯琴格日 乐翻唱。
山歌好比春江水
山歌好比春江水
什么是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山歌是劳动人民自由抒发情感的民歌种
类。 山歌常在户外歌唱,曲调多高亢、嘹亮, 节奏多自由、悠长,歌词多为即兴创作。 山歌的歌词具有纯朴的情感、大胆的想 象和巧妙的比喻等特点,生动鲜活,真 切感人。
刘三姐
电影《刘三姐》是一 部非常优秀的歌剧, 主人公刘三姐是位勤 劳美丽、明喉善歌的 奇女子,这部电影讲 的是她以山歌为武器,

山歌好比春江水

山歌好比春江水
这绝不 是 夸 大 之 词 ,因 为 读 他 的诗,我都不 胜欣 喜 。邓 生 才 的诗多是古近体诗,四言八句, 朗 朗上 口,题材 广 泛,咏 国事 家 事 以及天 下大 小 事,然而 不 论 涉 及天下大事,或缅怀故旧亲朋, 亦不论抒发胸臆,或寄情山水, 他 的诗都 是有 感而 发,而 不是 无 病呻吟。这虽然是写诗的常理, 古 往今来 的传 统,却 不 是 常常 可 以 做得到 的。诗 为 心声 ,贵 在 情 真 ,也 正是 发 自肺 腑,才 能打 动 人,引起强烈共鸣。
姻杜浩
“神马都是浮云”表达的是什么?
近日,某报一则标题《江苏给 都是浮云”源于今年的国庆期间 准,在精神态度上表现出一种淡
力“文化强省”》,出现网络热词 红遍网络的“小月月”事件。一句 定的境界。也有的人认为这句话
“ 给力 ”。“给 力 ”, 意思 类 似 于 “看过小月月,神马都是浮云”的 的意思是,表明什么都是虚幻的,
是 1985 年我参加中国首次南极 考察归来,我的老友、诗人邓生才 题赠的。我一直以为,这不是写给 我个人的,而是赠给所有参与那 一次历史性的南极远征的中华儿 女的。
邓生才是诗人、作家,又是很 出名的书法家,广西桂平人。退休 之前,他担任的职务有广西广播 电视厅厅 之多。
想,把国人读书的活动彻底功利 “火”的网络热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度 ,甚 至有一 些 质 疑的精 神 ,但
化了。
关于“神马都是浮云”,有很 深入玩味体会,却耐人寻味,让
不 少 网 友 慨 叹 如 今 网 络 世 多种解读。“神马都是浮云”为什 人无法轻松起来。近日读到《现
界、网络生活的浮夸、喧嚣和非理 么能够流行?社会心理学者的分 实 ,永 远 不可 能 “ 神 马 都 是 浮

山歌的唱和春江的波——音乐剧《山歌好比春江水》观后

山歌的唱和春江的波——音乐剧《山歌好比春江水》观后

山歌的唱和春江的波——音乐剧《山歌好比春江水》观后作者:于平来源:《艺术评论》 2017年第4期剧名虽然长了点,但却明显流露出编剧“致敬经典”的用心。

谁都知道,这是彩调剧《刘三姐》中歌仙刘三姐的经典唱段:“唱山歌来,这边唱来那边和,那边和。

山歌好比春江水也,不怕滩险湾又多喽,湾又多……”细品这曲“经典”,你会发现这其中似乎有一种“刘三姐精神”——这种“精神”的本质一在于与乡亲同心“唱和”,二在于对邪恶不共戴天。

山歌,总会让我联想到“诗三百”的“兴、观、群、怨”;这部音乐剧以“山歌”为主题词,应该不会不关注人之本性——纯真绝假之率性的审视!这部音乐剧的“致敬经典”,一方面是参悟“经典”之真谛,一方面也是传扬“经典”之精粹。

编剧在人物设置上,首先就确定了当年彩调剧《刘三姐》的两位首席——刘三姐和阿牛的扮演者,作为音乐剧的剧中人分别叫林芝和岑怀乡。

这种人物设置,对于“经典”的传扬无疑是十分取巧的。

该剧的第二幕《庙会》,就从“什么水面打筋斗?什么水面起高楼……”“什么有嘴不说话?什么无嘴闹喳喳……”的相互盘问、互相对答开场。

这是十八年前的庙会。

暗转之后,是庙会的十八年后了:还是彩调剧《刘三姐》,这次唱的是“山中只见藤缠树,世上哪有树缠藤?青藤若是不缠树,枉过一春又一春”。

扮演者也由岑月月和石磊替下了林芝和岑怀乡。

虽然都是“彩调”的“精粹”,传达的是恋人相处的不同阶段,但前者的含蓄与后者的率真在音乐剧的撷取中,却贴切着两代人不同的恋爱观。

是的,岑月月、石磊和林芝、岑怀乡是两代人。

岑月月是岑怀乡与林芝之女,而石磊是岑月月的队友——同在一个民间的“羊角乐队”。

但如果仅仅是这样设置人物,再预设一个月月与石磊“花好月圆”的结局,那就未免太清汤寡水、索然寡味了。

担任该剧编剧的张名河是著名词作家,他的“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曾广为传唱。

这回在剧中人物关系的设定上,岑月月作为岑怀乡和林芝的养女,是两人在当年庙会演出后捡回的弃婴;而石磊作为岑月月的队友,却又是一位双目失明的盲人歌手。

山歌好比春江水

山歌好比春江水

速度
中速
体验 探究
• 《山歌好比春江水》是歌舞 剧《刘三姐》中的插曲,根据 广西柳 州山歌《石榴青》改 编。教材提供的合唱歌谱采 用 2/4、 3/4混合拍子写成,短 小精悍,歌词简单扼要,采用一 领众合的演唱形式,具有典 型 的山歌特点,易学易唱。
• 出自我国经典电影《刘三姐》, 描写广西歌仙与地主斗歌的故 事反映了广大农民与地主斗争 的故事传说,传说,她从小聪 慧过人,八岁时,就能把看到 的故事编成歌曲。每年的歌会 中,许多人来找她对歌比赛, 但每次都不能难倒她,因此壮 家人都称她为歌仙。
G
聆听歌曲,仔细感受
情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爽朗质朴
旋律 优美婉转

苏少版音乐五上《山歌好比春江水》课件

苏少版音乐五上《山歌好比春江水》课件
山歌好比春江水
唱山歌哩
这边唱来那边和 那边和
山歌好比春江水哎
不怕滩险弯又多喽 弯又多
唱山歌哩
这边唱来那边和 那边和
山歌好比春江水哎
不怕滩险弯又多喽 弯又多
啊哎……嗨
啊哎……嗨
唱山歌哩
这边唱来那边和 那边和
山歌好比春江水哎
不怕滩险弯又多喽 弯又多
山歌好春江水哎
不怕滩险弯又多喽 弯又多
• 1、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迪生 • 2、一个人几乎可以在任何他怀有无限热忱的事情上成功。 ——查尔 斯· 史考伯 • 3、深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培根 • 4、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 ——白哲 特 • 5、流水在碰到底处时才会释放活力。——歌德 • 6、那脑袋里的智慧,就像打火石里的火花一样,不去打它是不肯出 来的。——莎士比亚 • 7、多数人都拥有自己不了解的能力和机会,都有可能做到未曾梦想 的事情。 ——戴尔· 卡耐基 • 8、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 9、苦难有如乌云,远望去但见墨黑一片,然而身临其下时不过是灰 色而已。——里希特 • 10、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也决非没有安慰和希望。——培 根

山歌好比春江水

山歌好比春江水

山歌好比春江水
作者:李健
来源:《新锐阅读·初中高分作文》2021年第04期江水弯弯流长
可曾经过她
山路曲曲向前
那是我的家
回归的大雁穿行在晚霞
漫山遍野依然开着童年的花
(童声合唱·广西民歌)
唱山歌
这边唱来那边和
山歌好比春江水
不怕滩险弯又多弯又多
起起落落漂泊
走不出冬夏
终究念念不忘
这是我的家
流淌的山歌不再是童话
最远的游子最想回到家
(童声合唱·广西民歌)
唱山歌
这边唱来那边和
山歌好比春江水
不怕滩险弯又多弯又多
唱山歌
这边唱来那边和
山歌好比春江水
不怕滩险弯又多弯又多
江水弯弯流长
这是我的家
小编贴士
这期向大家推介一首由咱们家乡走出的歌坛才子——李健改编演唱的《山歌好比春江水》。

这首歌原是歌舞剧《刘三姐》的主题曲,反映了廣西壮族“歌仙”刘三姐以山歌为武器,带领乡亲们与恶霸财主作斗争的故事。

但经李健对词曲改编重新创作后,却拥有了独特的魅力。

歌曲不仅融入了大量的现代流行元素,更加入了当地孩子们的伴唱,大大丰富了歌曲的表现形式。

柔和感人的旋律像“春江水”一般,清澈见底,缓缓淌入听者的心田。

飞溅起无数浪花的《山歌好比春江水》

飞溅起无数浪花的《山歌好比春江水》

飞溅起无数浪花的《山歌好比春江水》
赵乐
【期刊名称】《广播歌选》
【年(卷),期】2015(000)003
【摘要】从彩调剧《刘三姐》里的唱词,到民间歌舞剧《刘三姐》里的序幕曲,再到被误认为音乐故事片《刘三姐》中的歌曲,后又成为广西壮族的音乐文化符号……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从诞生、传播、成名歌的脉络清晰可见。

【总页数】5页(P59-63)
【作者】赵乐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07
【相关文献】
1.山歌好比春江水——漫话广西壮乡山歌 [J], 严珺
2.山歌好比春江水——壮族山歌特色文化浅析 [J], 詹原
3.山歌好比春江水 [J],
4.山歌好比春江水 [J], 杜启弘
5.《山歌好比春江水1》 [J], 曾卫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湖南文艺出版社九年级(初三)音乐下册(简谱):山歌好比春江水

湖南文艺出版社九年级(初三)音乐下册(简谱):山歌好比春江水

山歌好比春江水
壮族风俗歌会“歌圩”简介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有许多民族音乐活动, 最著名的是传统的风俗歌会“歌圩”。“圩”是“集 会”的意思;“歌圩“就是赛歌、唱歌的集会。
壮族风俗歌会“歌圩”。

同学们,广西桂柳一带是一个山 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好地方,那里的 人民勤劳质朴、能歌善舞,尤其擅长 演唱山歌,每年都会举行传统的风俗 歌会,在歌会中涌现出一位深受人们 喜爱的壮族民间女歌手,你们知道她 是谁吗?
刘 三 姐
刘三姐的故事
• 刘三姐,据说她原是唐代壮族的一位农 家女。从小就聪慧过人,八岁时,就能把看 到的东西编成歌曲唱起来。她唱的歌山也爱 听,水也来和。壮家人都称她为歌仙。可见 她的歌声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她那 动听的歌声和动人的传说流传了一代又一代。 流淌在广西的山山水水间。来自《山歌好比春江水》歌词
• 唱山歌哎,这边唱来那边合 噢那边合;山歌好比春江水哎, 不怕滩险弯又多喽弯又多。
《什么结子高又高》歌词
• (男):哎· · · · · · 什么结子高又高哎· · · · · · 嘿高 又高?什么结子半中腰哎· · · · · · 嘿半中腰?什么结 子成双对咧?什么结子棒棒敲咧? • (女):哎· · · · · · 高粱结子高又高哎· · · · · · 嘿高 又高,玉米结子半中腰哎· · · · · · 嘿半中腰,豆角结 子成双对咧,熟了芝麻棒棒敲哎。 • (男):哎· · · · · · 什么有嘴不讲话哎· · · · · · 嘿不 讲话?什么无嘴闹渣渣哎· · · · · · 嘿闹渣渣?什么有 脚不走路哎?什么无脚走千家哎? • (女):哎· · · · · · 菩萨有嘴不讲话哎· · · · · · 嘿不 讲话,铜锣无嘴闹渣渣哎· · · · · · 嘿闹渣渣,财主有 脚不走路,铜钱无脚走千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歌好比春江水》词曲原创在广西
2011年04月22日13:23:01 来源:广西日报
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传唱了50个年头。

一直以来,人们都以为它出自久负盛名的电影《刘三姐》。

然而,记者近日走访发现——
《山歌好比春江水》词曲原创在广西
文/林雪娜何振强
山峰蜿蜒重叠,江流曲曲弯弯,一片红色的朝霞,映现在山峦之间。

顺着流水,飘来了刘三姐的歌声:
唱山歌,
这边唱来那边和,
山歌好比春江水,
不怕滩险弯又多。

这是1960年版民间歌舞剧《刘三姐》的序幕。

刘三姐唱的这首《山歌好比春江水》流过岁月长河,飞溅出无数浪花。

时至今日,人们仍可以在摇滚流行乐
中、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舞台上、在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中品味到……
搜索各刊物或网页查询《山歌好比春江水》出处,看到的是统一口径:出自电影《刘三姐》,词曲作者均为国内著名人士。

然而,它真的是电影名曲么?
惊奇一:电影《刘三姐》并无此歌
上世纪60年代,电影《刘三姐》红遍大江南北。

这部根据广西民间传说改编的电影,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深深烙印在人们美好的记忆里。

刘三姐这一形象,一时间成为广西文化的代表。

电影里的多首歌曲成为经典传唱,如《多谢了》《世上哪有藤缠树》《心想唱歌就唱歌》等。

然而,通观整部影片,并没有《山歌好比春江水》这首歌。

电影开篇唱的是:“山顶有花山脚香,桥底有水桥面凉,心中有了不平事,山歌如火出胸膛。

”不仅整部影片没有出现《山歌好比春江水》,查阅电影《刘三姐》的歌曲全集,也没有找到这首歌的记录。

“这不是电影里的歌。

彩调剧《刘三姐》被改编那么多次,一直不变的就是这首主题歌。

”原广西彩调团团长龙杰锋回忆道:1960年7月,彩调精英加入民间歌舞剧《刘三姐》演出团,赴北京向国家领导人和首都人民汇报演出,连续演出近百场,而且四进中南海。

当时,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国家领导人都观看了演出。

随后,《刘三姐》演出团于同年10月赴全国13个省(区)24个城市进行长达一年的巡回演出。

《山歌好比春江水》就是民间歌舞剧《刘三姐》的序曲和贯穿全剧的主题曲。

电影《刘三姐》于1961年在全国上映。

而此前,随着民间歌舞剧《刘三姐》的巡演,《山歌好比春江水》已在全国唱响。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首歌误传为电影《刘三姐》的插曲呢?龙杰锋认为,舞台剧的传播面有限,而电影可以反复放映,影响广泛。

民间歌舞剧《刘三姐》虽然于1978年拍成了舞台艺术片,然而由于电影《刘三姐》一炮打响后长映不衰,而民间歌舞剧舞台艺术片《刘三姐》则影响有限,因此这首歌很容易让人误认为是出自电影《刘三姐》。

惊奇二:“春江水”原为“红河水”
《山歌好比春江水》是怎么创作出来的呢?带着疑问,记者采访了1960年版民间歌舞剧《刘三姐》的编导之一江波。

50年过去了,80多岁的江老仍然精力充沛,对往事记忆犹新:1960年4月,全区《刘三姐》大会演在南宁举行。

自治区组织专家对《刘三姐》进行改编,将彩调剧、桂剧等广西各剧种《刘三姐》版本进行汇集整理,集体创作民间歌舞剧《刘三姐》。

4月的南宁春意盎然,改编工作在一片繁忙中进行。

在林林总总的材料和版本中,改编组的专家们看到这么一首歌词:
唱山歌,
这边唱来那边和,
山歌好似红河水,
哪怕滩险弯又多。

“红水河很有名么?”有专家问道。

“她是广西的母亲河!”江波答道。

转念一想,仔细琢磨,江波感觉“红河水”有点局限,且不那么上口。

那改为什么好呢?看着窗外的邕江,江波想起两岸修竹的下枧河和漓江,那种青山绿水的诗意之美是很多地方没有的,一个词从心中跳出:春江水!
讨论会上,江波把这一想法提了出来:“‘红河水’太具体,缺乏诗意。

‘春江’在广西是没有的,但这是人们希望有的。

山歌好比春江水,可以想象山歌很美,意境也很美。

”他的意见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那几句唱词,原本出现在剧本并不显眼的地方。

专家们觉得改为“山歌好比春江水”后,意境油然而生,便决定把这首歌调整到全剧的开头,作为主题歌。

“你可以想象,当帷幕慢慢拉开,这首歌袅袅而起,意境多么好!”江波用手比划着,便有了此篇开幕所述。

1978年,为向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献礼,广西以1960年版民间歌舞剧《刘三姐》为基础,重新排演拍摄了民间歌舞剧舞台艺术片《刘三姐》。

但由于先拍摄的电影《刘三姐》已蜚声海内外等原因,后拍摄的舞台艺术片《刘三姐》的影响力不大。

惊奇三:词曲均为广西本土原创
把“红河水”改为“春江水”,参与柳州彩调剧《刘三姐》(第三方案)创作的包玉堂对此另有一番见解:“原本剧本是‘红河水’的,最后定为‘春江水’了。

‘红河水’多好啊!一唱‘山歌好似红河水’,那气势就出来了。

‘哪怕滩险弯又多’,把刘三姐唱山歌不怕财主欺压的气势唱了出来,充满了特定时代的思想感情。

”说完,包老笑了。

他还提起后来的趣事:他经常去江老家,两老友
有时都会拿此事作乐。

你说“红河水”好,还是“春江水”好?每次都以笑场收局。

据包老称,民间歌舞剧《刘三姐》主要参考了1959年柳州彩调剧《刘三姐》第三方案。

果然,在第三方案的第六场,刘三姐成功出逃时首次出现了“红河水”版本的记载。

第三方案编剧名单为5人,包玉堂虽未署名,实际上参与了编剧。

如今,名单中只有龚邦榕一人健在了。

龚老今年已88岁,他对“红河水”那几句歌词具体出自谁手,已没有印象,但仍记得大家讨论过“山歌好比松柏树”、“唱歌好似长江水”等词句,经讨论认为“红河水”更具广西地域特色。

红河水穿山越岭气势大,不怕艰难险阻向前奔流,也与刘三姐唱山歌那种力量和斗争精神贴切。

这么看来,这首歌的雏形并非名人作词。

那么,它是来自广西山歌吗?是纯粹的民歌吗?龚老表示,当年的第三方案是来自民间剧本,有的剧本有类似这几句歌词,但都是“红河水”之前各式各样的词句,有的剧本连这类似的几句歌词都没有。

在他们创作过程中,有的歌词是完全照搬山歌,有的是改编山歌,有的则是用山歌手法重新创作。

“山歌好似红河水”那几句歌词,并非照用山歌,而是编剧过程的自创,类似今天的用山歌笔法写诗。

那相应的曲谱又是出自何处呢?《石榴青》的曲调即《山歌好比春江水》曲调的前身。

后来,《石榴青》的曲调已经改编成现在《山歌好比春江水》的曲调,但仍保留《石榴青》的基本旋律。

经过顺藤摸瓜的探究,根据确凿的事实,可以肯定:《山歌好比春江水》这首著名歌曲并非出自电影《刘三姐》,而是出自广西民歌土壤,出自默默无名的广西作者之手。

《山歌好比春江水》是土生土长的广西名歌,也是广西人的骄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