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质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会质疑

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花船庙小学田洁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字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由此可看出质疑的重要性。质疑,是在不解之处提出疑问,或者在有疑问的地方提出自己的想法。问题是思维的开始,是质疑的基础,有疑才会有问。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质疑,是为了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能力,把传统教学中失落的主体精神重新找回来。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主动参与中发展,在独立探索中成长,在自主发展中成熟。这样说来,质疑应成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

一、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

小学语文课标提出了要让学生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能对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初步提出疑问,围绕重点展开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甚至还可以对知识本身进行怀疑、研究。要让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应努力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与学生成为朋友,学生们才会有话就说,有问就提。

首先,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创设融洽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愉快的学习。别林斯基说过:‚爱是教学的工具和媒介‛。对孩子的信任则是教育成功的保证。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以真挚的爱生之情去换取学生对教师的好感,在课堂上应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

的看法,不懂就问,敢于对老师、学生和教材质疑。对于学生大胆的猜测和疑问,即便是错误的也要首先肯定其积极动脑的一面,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决不可嘲讽,而应调动全班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教师在一旁作引导、评介。如我在教学《狐假虎威》这一寓言时,学生们在了解了寓言含义的基础上,七嘴八舌地说出了自己对寓意的理解,对文中的狐狸纷纷提出了批评,都说狐狸不应该借着老虎的威风欺压别人,可这时平时一个成绩不太好,胆子也小的孩子慢慢举起手,我欣喜地让他站起来,他却提出了一个疑问:‚老师,狐狸如果不这么做,它不就被老虎给吃了吗?它为了保护自己,难道不对吗?‛他话音刚落,立刻遭到了所有孩子的围攻,大家都反驳他,他满面通红地坐下了。我见状连忙制止了大家对他的嘲笑,而让孩子们扮演狐狸,我来扮演老虎,在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时,孩子们理解了他的想法,我也顺势引导他们,让他们知道保护自己没有错,但不应该借此来炫耀。

其次,在教学中多创设情境,增设疑点,激发学生积极地去思考问题,大胆地提出问题。

1.运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创设情境。

教师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描述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探究兴趣。例如:在教学《凡卡》一课时,我这样设计导言:100多年前,由于沙皇政府的残酷统治,社会非常黑暗,无数破产的农民被迫流如城市谋生,深受老板的剥削压迫,连儿童也不能幸免,文中的主人公凡卡就是被爷爷送到城里一家鞋铺当学徒的童工,他才九岁,

比同学们还小,本应该像你们一样坐在教室里学习,在亲人的呵护下生活。然而,他却没有你们的一切。那么凡卡的生活和心情怎么样呢?然后引入新课,这样学生很自然地会被带进教师所描述的情境中去,激发起探究的兴趣。再让学生自由地读课文,学生们就七嘴八舌地问开了:‚老师,他为什么不跟爸爸妈妈在一起呢?‛‚老师,那个时候像凡卡这样的孩子多吗?‛‚老师,爷爷会收到凡卡的信吗?‛‚后来,凡卡怎么样了?‛……

2.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会,教师若能选择好时机创设问题情境,学生的兴趣就会提高,因为包含着未知因素的新问题能刺激学生的认知冲突,能在学生中引起认识上的争论,促使学生进一步探究,使其产生一种内在的求知欲。所以,我们在课堂上要有目的地巧设问题,形成不同的问题情境,就可以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从而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如我在教学《神奇的鸟岛》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感受青海湖鸟岛上的鸟儿之多,我先创设了一个旅游参观的情境,让学生在观看影片时边读课文,当读到‚几乎没有我们插足的空地‛一句时,我故意做了个插足的动作,细心的同学马上注意到了,并提出了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用插足这个词语,而不用落脚呢?‛这么难的问题都能从四年级的学生嘴里提出来,与情境的创设是分不开的,后来同学们看了短片,并细细品味,明白了作者用词的巧妙之处。

二、抓住关键的切入点,让学生善于质疑。

有的学生乐于思考,敢于质疑,但质疑的质量不高。从何处质疑,怎样疑到点子上,我觉得应该抓住一些关键的切入点,让学生能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1、在课题处切入

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既有利于对文章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如《心田上的百合花开》一课出示课题后,老师引导:‚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提出了:‚百合花为什么开在心田上?‛‚百合花开在谁的心田上?‛‚这是一朵怎样的百合花?‛等一些问题。揭示课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课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就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做好了铺垫。

2、在标点符号处切入

各种标点符号用法不一样,它能帮助我们识别句子,辨明语气,理解课文内容,所以可以引导学生从标点处质疑。如:我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最后有这么一句话: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就是这短短的一句话,有两个‚鸟的天堂‛,第一个加了引号,第二个不加引号。教学时,我出示并让学生读读这个句子,然后问:‚读了这个句子,你有什么发现,提出来。‛有个同学答:我发现在这个句子中,有两个‚鸟的天堂‛,第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而第二个没有,这是为什么呢?我便给予鼓励,并提示学生不可忽视标点符号,里头可大有学问。由此,我便以疑促学,激励学生探究,把这个问题作为学习本篇课文的第一扇门,引领着学生一起走进了文本。

3、在课文细节处切入

学生自读课文时,引导对文中用得精妙的词句质疑,可以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文本意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第八次》中,有一句话:‚布鲁斯感动极了。他猛地跳起来,……‛教学这一课可以紧紧围绕‚感动极了‛引导学生质疑:布鲁斯的感动与先前的几乎失去信心有什么关系?布鲁斯感动的具体表现是怎样的?布鲁斯又是

为何‚感动极了‛呢?……

4、在课文重点处切入

对课文重难点词句段的质疑,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也有利于教师围绕这一线索进行教学,如教学《石头书》这一课时,在第一课时读文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课文说说‚刨根问底‛的意思,然后围绕这个词质疑:川川和磊磊在石头书中‚刨‛到了哪些学问?根据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再去读课文,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高涨,学文的线索也更加清晰。

5、在课文的矛盾冲突处切入

语文教材中经常有看似矛盾却是精彩之笔的描写。在阅读中抓住这些矛盾处质疑,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如《蒲公英》中第三自然段中‚小降落伞大声答道:‘放心吧,太阳公公!我们一定到泥土中去生长!’可是,有两颗小种子却不这样想。‛可以引导学生质疑:既然蒲公英种子已答应了太阳公公,为什么又说‚却不这样想‛呢?

6、在课文对比处切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