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经济周期

合集下载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流动性陷阱:
当利率降到某一不可能再低的低点时,投机性需求会变得无限大,即人们不管手边有多少货币,都不肯去买债券。

2、自动稳定器(automatic stabilizers)
国家财政预算中根据经济状况而自动发生变化的收入和支出项目。

3、挤出效应(effectiveness of crowding out)
当政府支出增加或税收减少时,货币需求会增加,在货币供给既定情况下,利率会上升,私人部门的投资会受到抑制,从而产生政府支出挤出私人投资的现象。

4、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一个经济社会在某一给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5、长期:指所有的生产要素都能调整的时期内
6、短期:部分生产要素无法调整的时期内
7、GDP缩减(平减)指数:
是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例,反映了相对于基年物价水平的现期物价水平。

8、经济增长:
建立在先进技术及所需制度和思想意识相应调整之上的为居民提供经济产品的能力的长期上升。

9、经济周期:总体经济活动的扩张和收缩交替反复出现的过程。

10、自然失业率:
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下的失业率。

11、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变化量的比率
12、工资粘性:指工资率不能随劳动供求的变动而及时而迅速的变动
13、总需求AD: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总价格水平上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14、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利率与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西方经济学是指西方国家对经济学的研究和理论积累。

它旨在揭示和理解市场经济系统的运作机制以及经济的增长、分配和资源配置等重要问题。

在西方经济学中,存在许多重要的概念和名词,下面对其中一些进行解释和说明。

1. 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y)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其中生产、投资、分配和定价等决策主要由市场而非政府来完成。

市场经济中,供求关系决定了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和数量,市场的竞争机制推动着资源的优化配置。

2. 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因消费一单位商品或服务而得到的额外满足感。

边际效用逐渐减少的原理说明了为何人们在消费中更愿意选择价值较高的商品。

3. 供给与需求(Supply and Demand)供给与需求是指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提供量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供给受到生产成本、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需求则与价格、收入、消费习惯等因素相关。

供需关系决定了市场均衡价格和数量。

4. 弹性(Elasticity)弹性是指市场对价格或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

需求弹性衡量了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供给弹性则衡量了生产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

弹性分析可帮助理解市场的反应和调整机制。

5. 外部性(Externality)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过程中产生的对非交易参与者造成的影响,这些影响可能是正面的(正外部性)、负面的(负外部性)或混合的。

外部性需要政府等相关方采取措施来纠正市场的失灵。

6. 通货膨胀(Inflation)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物价普遍上升的现象。

通货膨胀通常会导致购买力下降,对个人和经济产生影响。

央行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控制通货膨胀水平。

7. 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货币政策是央行通过改变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运行和稳定的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旨在通过稳定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护金融稳定等来实现经济的目标。

8. 物价指数(Price Index)物价指数是衡量一定篮子或一定种类商品价格变动的指标。

什么是经济周期?

什么是经济周期?

什么是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反复波动和循环变化。

这种波动性质上是经济增长的一部分以及经济衰退的一部分,通常表现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和减速。

经济周期是一种普遍现象,影响着各国各地不同规模和行业的经济活动。

经济周期通常有四个阶段:扩张期、高峰期、衰退期和低谷期。

扩张期是指经济活动增长的时期,这时候产出增加,就业机会增多,利润增加,投资增加等。

高峰期是扩张期的最后阶段,经济活动达到高峰,也是经济增长的顶点。

衰退期是指经济活动开始减速,投资、消费和产出均下降,就业机会减少,利润减少等。

低谷期是经济衰退的最后阶段,也是经济活动的最低点。

经济周期的起因可以归结为供求关系的变化。

通常,当需求高于供应时,经济活动增长,相反,当供应高于需求时,经济活动减速。

供求关系的变化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例如政府政策、技术创新、金融市场变化、商业信心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引起了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

经济周期对个人和社会经济活动都有深远的影响。

在扩张期,人们的收入和就业机会增加,人们更容易找到工作、买房、购车等。

然而,在衰退期,就业机会减少,失业率上升,个人和企业的收入减少,购买力下降。

经济周期对企业也有重要影响,企业在扩张期会追求扩大规模和利润最大化,而在衰退期会降低生产,缩减规模,削减成本。

经济周期对政府也带来挑战和机遇。

在衰退期,政府可能采取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策,如减税、增加政府开支、降低利率等,以促进经济复苏。

然而,在扩张期,政府需要警惕通胀风险,采取相应的紧缩政策来平衡经济增长。

政府的政策举措对经济周期的波动程度和持续时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除了经济周期的波动性,还存在着长期趋势,即经济增长的持久性。

长期经济增长可以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教育和培训、鼓励创业等措施来实现。

经济周期和长期趋势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微妙的,但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整体。

总之,经济周期是经济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反复波动和循环变化。

名词解释:经济周期理论详解

名词解释:经济周期理论详解

名词解释:经济周期经济周期编辑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也称商业周期、景气循环,经济周期一般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

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是国民收入或总体经济活动扩张与紧缩的交替或周期性波动变化。

过去把它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表现在图形上叫衰退、谷底、扩张和顶峰更为形象,也是现在普遍使用的名称。

中文名经济周期外文名Business cycle别称商业周期、景气循环特点交替或周期性波动变化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图形表现衰退、谷底、扩张和顶峰目录1研究意义2阶段定义▪两阶段法▪四阶段法3成因▪外因论▪内因论▪综合论4类型▪短周期▪中周期▪长周期▪建筑周期▪综合周期5争论6相关影响1研究意义编辑经济周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们越来越多地关心经济形势,也就是“经济大气候”的变化。

一个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好坏,既受其内部条件的影响,又受其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影响。

一个企业,无力决定它的外部环境,但可以通过内部条件的改善,来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充分利用外部环境,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自己的小环境,以增强自身活力,扩大市场占有率。

因此,作为企业家对经济周期波动必须了解、把握,并能制订相应的对策来适应周期的波动,否则将在波动中丧失生机。

2阶段定义编辑经济周期阶段定义按照阶段数量划分可分为两阶段法和四阶段法。

两阶段法经济经济周期波动以经济中的许多成分普遍而同期地扩张和收缩为特征,持续时间通常为2到10年。

现代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周期发生在实际GDP相对于潜在GDP上升(扩张)或下降(收缩或衰退)的时候。

每一个经济周期都可以分为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

上升阶段也称为繁荣,最高点称为顶峰。

然而,顶峰也是经济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此后经济就进入下降阶段,即衰退。

衰退严重则经济进入萧条,衰退的最低点称为谷底。

当然,谷底也是经济由衰转盛的一个转折点,此后经济进入上升阶段。

中国经济增长率60年波动曲线回顾与展望

中国经济增长率60年波动曲线回顾与展望

刘树成:中国经济增长率60年波动曲线回顾与展望发布日期:2009-10-16 10:01:42 来源:信息中心刘树成刘树成简介刘树成1945年10月生于上海。

祖籍河北省武强县。

1962年毕业于天津南开中学,196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1962年至1967年,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学习;1967年至1978年,先后在4595部队锻炼和在山西省偏关县委、山西省委政策研究室工作;1978年至1981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系学习,获硕士学位;1989年至1990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博德尔经济学院和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做访问学者。

1985年8月至1998年9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1998年10月至今,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研究》主编、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国家“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编写课题组首席专家。

曾多次参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工作。

长期从事宏观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研究,特别是中国经济周期波动问题研究。

主要著作有:《中国经济的周期波动》,《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阶段》,《繁荣与稳定》,《经济周期与宏观调控———繁荣与稳定Ⅱ》等。

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届(1977-1991年)、第二届(1992-1994年)优秀科研成果奖,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第五届作品奖(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年),孙冶方经济科学第七届(1996年)、第八届(1998年)论文奖等。

●从1953年起,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进入工业化历程,到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GDP增长率)的波动共经历了10个周期。

●第十个经济周期,2008年和2009年,中国经济面临着国际国内四重调整的叠加,即改革开放30年来国内经济长期快速增长后的调整与国内经济周期性的调整相叠加,与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美国经济周期性衰退和调整相叠加,与美国次贷危机迅猛演变为国际金融危机而带来的世界范围大调整相叠加。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发展周期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发展周期

中国经济周期 每轮经济周期的起止年份 1978-1981 1982-1986 1987-1990 1991-1999 2000-2003 2004-2007 峰尖及年份 11.7(1978) 15.2(1984) 11.6(1987) 14.2(1992) 10(2003) 11.4(2007) 五年计划平均增速比较 时期 GDP平均增速(%) 六五 10.78 七五 7.92 八五 12.00 九五 8.26 十五 9.58 峰谷及年份 5.2(1981) 8.5(1986) 3.8(1990) 7.8(1998) 8.3(2001) 10.1(2004) 落差 6.5 6.4 7.8 6.4 1.7 1.3
中国改革30年以来经济周期分 中国改革30年以来经济周期分 30 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金融服务部
2008年 2008年9月
二、我国的经济周期
1978―2007年我国GDP增长速度(%)
78-90年 78-90年:第一个中周期 78-81年 78-81年: 第一个 短周期 82-86年 82-86年: 第二个 短周期
从我国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来看,我国的经济波动呈现出逐步减缓的趋势。在1981-1990年的经济增长周 期中,GDP增长的最大值为15.2%(1984年),而最小值为3.8%(1990年),其波动幅度达到11.4个百分点。 而在1991-1999年的经济增长周期中,GDP增长的最大幅度为14.2%(1992年),而最小值为7.1%(1999年), 其波动幅度仅为7.1个百分点。仅从数据来看,在“十五”到“十一五”规划时期,我国经济波动幅度进一步 减小,经济增长更加趋于平稳。因此,可以预计,在“十一五”规划时期,我国经济增长将更加趋于平稳,经 济波动幅度将进一步减小。预计“十一五”规划期间我国GDP的增速在7.5%-11.5%之间,且呈现出逐年递减 的趋势。

经济周期规律及理论

经济周期规律及理论

经济周期规律及理论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经济的周期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我的这篇综述主要介绍经济周期的概念,分析经济周期的成因、影响及应对经济衰退与萧条的措施与方法,以及一些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周期的理论。

经济周期原因理论对于世界上各个国家来说,经济周期是逃避不开的。

经济永远处在繁荣和衰退之间的循环之中,商界及民间对于未来生活总是从乐观的高峰跌落到失望的深渊,又在某种契机下雄心再起。

1.经济周期1.1经济周期的定义首先,我们通过下面表格给出的美国自1981年至2010年的实际GDP数据来简单了解一下经济周期。

年12月GDP增幅大幅减小,到2002年6月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较低水平,2002年经济开始复苏,2007年底经济增幅开始下降,2009年6月降至最低的-4.11%。

这就反映出了经济增长具有周期性。

每一周期大约10年左右。

下面,我们就具体了解一下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X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

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是国民收入或总体经济活动扩X与紧缩的交替或周期性波动变化。

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分别是衰退、萧条、复苏和繁荣四个阶段。

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总的来说可以分为经济收缩阶段和经济扩X阶段。

衰退和萧条属于经济收缩阶段。

复苏和繁荣属于经济扩X阶段。

这两个大阶段有着不同的经济特征。

当经济出现衰退并且暴跌至谷底的时候,经济不可能再也恢复不了,它一定会在某个时期复苏,而当经济出现繁荣的时候,这种景象也不会永远持续下去。

因此,企业的决策者、商品生产销售者研究清楚经济出现暴跌时应采取何种措施才能使经济重回正轨,而经济繁荣时期,如何才能使经济尽可能长的持续这种繁荣是十分重要的。

商品生产者必须对于经济周期的变化了如指掌。

当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日益活跃的时候,也就是经济繁荣的时期,市场需求旺盛,订货饱满,商品畅销,资金周转灵便。

这时商品的生产者加大人、物财力的投入,加快商品的生产,就会取得盈利。

经济周期的分类

经济周期的分类

经济周期的分类
如何回答经济周期的分类这个问题呢?下面为大家总结了一些要点:答案要点:
不同的经济学家提出不同的经济周期理论。

按照经济周期的时间长短,可以分为短周期,中周期,中长周期以及长周期等不同的类型。

(1)长周期,即康德拉基耶夫周期。

认为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存在着
50-60年的周期。

平均时间为50-60年为一个周期的长期波动。

(2)中周期,即朱格拉周期。

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长度一般为
9-10年。

这个周期的波动是经济自动发生的现象,与消费者的行为、储蓄习惯以及他们对可利用的资本与信用的运用方式有直接联系。

(3)短周期,即基钦周期。

一般长度为40个月,3-4年。

认为经济周期与库存周期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复苏阶段,库存低于正常库存量,需求增加,价格上升。

过热阶段,产品价格继续上升,产能供给逐步增加。

滞胀阶段,库存超过行业正常周转库存量并继续上升,价格继续下跌。

衰退阶段,生产者库存从最高位持续下降,产品价格急速下跌。

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生产者心理预期所导致的周期。

熊彼特把这种短周期作为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循环的一种方法,并用存货投资的周期变动和创新的起伏变化,特别是能很快生产出来的设备的变化来说明基钦周期。

经济周期的类型

经济周期的类型

经济周期的类型自19世纪中叶以来,人们在探索经济周期问题时,根据经济周期的长短,提出了不同长度和类型的经济周期。

(1)基钦周期:短周期或短波是1923年英国经济学家基钦提出的一种为期3-4年的经济周期。

基钦认为经济周期实际上有主要周期与次要周期2种。

主要周期即中周期,次要周期为3~4年一次的短周期。

这种短周期就称基钦周期。

基钦周期又称”短波理论”。

1923年美国的约瑟夫·基钦从厂商生产过多时,就会形成存货,就会减少生产的现象出发,他在1923发表的《经济因素中的周期与倾向》中把这种2到4年的短期调整称之为“存货”周期,人们亦称之为“基钦周期”。

基钦根据美国和英国1890年到1922年的利率、物价、生产和就业等统计资料从厂商生产过多时就会形成存货、从而减少生产的现象出发,发现经济周期实际上有主要周期与次要周期两种。

主要周期即中周期,次要周期为3到4年一次的短周期,所以短周期又称为“基钦周期”。

A·汉森根据统计资料计算出美国1807~1937年间共有37个这样的周期,其平均长度为3.51年。

经济学家熊彼特把这种短周期作为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循环的一种方法,并用存货投资的周期变动和创新的小起伏,特别是能很快生产出来的设备的变化来说明基钦周期。

他认为3个基钦周期构成一个朱格拉周期。

18个基钦周期构成一个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有的学者认为,短周期很可能只是一些适应性的波动。

(2)朱格拉周期:中周期或中波是1860年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提出的一种为期9~10年的经济周期。

该周期是以国民收入、失业率和大多数经济部门的生产、利润和价格的波动为标志加以划分的。

朱格拉在研究人口、结婚、出生、死亡等统计时开始注意到经济事物存在着有规则的波动现象。

他认为,存在着危机或恐慌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现象,而是社会经济运动三个阶段中的一个,这三个阶段是繁荣、危机与萧条。

三个阶段的反复出现就形成了周期现象。

他又指出,危机好像疫病一样,是已发达的工商业中的一种社会现象,在某种程度内这种周期波动是可以被预见或采取某种措施缓和的,但并非可以完全抑制的。

西方经济学第9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

西方经济学第9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
7
(2)经济均衡增长的稳定性 4.与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的异同点 (1)相同点 ①收入均衡的条件相同:I=S; ②增长率相同: (2)不同点 5.提高人均收入水平的途径 6.经济增长的黄金律 (1)定义 (2)意义 (3)两者不等时的调整
8
第二节 经济周期 一、经济周期的含义与阶段
1.经济周期的含义 2.经济周期的阶段
29
图9-10国际收支逆差下的调整
30
(四)IS-LM-BP模型的应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在实现国内外同时均衡时的作用的分析 1.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作用: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1)货币政策的作用 (2)财政政策的作用 2.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作用 (1)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的作用 (2)浮动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的作用
第9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
学习目标
理解经济增长的含义和特征; 理解经济周期的含义和类型; 了解经济增长的源泉; 了解经济增长模型; 掌握经济周期理论和乘数-加速原理 。
1
第一节 经济增长理论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与特征
1.经济增长的含义 2.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
2
二、经济增长的源泉
对于经济增长的源泉,不同的经济学家有不同的看 法。亚当· 斯密强调分工、专业化生产与国际贸易中的绝 对优势;李嘉图强调比较优势与自由贸易;马克思和恩 格斯以及熊彼特强调创新;而索洛等人强调生产要素; 贝克尔和舒尔茨则强调教育与人力资本;新经济增长理 论中,罗默和卢卡斯强调内生性增长,特别是规模报酬 递增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其实质是强调内生性技术创 新;诺斯等人强调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最近, 鲍默尔在新书中强调了自由市场机制是资本主义经济增 长的关键。
(2)假定投资是收入的函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周期及其成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周期及其成因
06期·1 1 9·经济周期指的是经济活动(主要是国民收入)的周期性波动,经济周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扩张阶段和衰退阶段。当经济活动处于扩张阶段时,往往体现为国民收入、消费、投资和就业的上升,当经济活动处于衰退阶段时,上述四个指标就会下降。对经济周期形成原因的研究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西方学者们提出了很多观点,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种:内生论和外生论。内生论认为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是经济体系内某种因素引起,如纯货币理论、投资过度理论等等。外生论则认为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是经济外某种因素引起的,如创新理论、太阳黑子理论等等。近年来西方学者对经济周期形成原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和构建数理模型来分析经济周期的影响因素。国内学者对经济周期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8 0年代,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我国经济周期进行划分、我国经济周期的特征及形成原因等方面。本文旨在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周期进行划分,并结合我国国情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形成的原因。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的经济周期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年实际GDP增长率,根据经济周期划分的峰-峰法,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经历了四个经济周期。第一个经济周期是1979年至1984年,第二个经济周期是1984年至1987年,第三个经济周期是1987年至1992年,第四个经济周期是1992年至2007年,目前我国正处于第五个经济周期,根据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如果不出现意外,第五个经济周期已于2009年见底,目前正处于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的划分可以发现我国经济周期呈现出以下特征。(一)各周期波长长短不一,但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经济周期(1979-1984)波长五年,第二个经济周期(1984-1987)波长三年,第三个经济周期(1987-1992)波长又是五年,前三个经济周期波长平均为4.3年,属于短周期,但第四个经济周期(1992-2007)波长长达十五年。由此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经历的四个经济周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三个经济周期即1992年以前是一个阶段,1992年后的第四个经济周期为另外一个阶段。(二)周期波动幅度较大。四个经济周期中第一个和第三个周期波动幅度都超过十个百分点,第一个经济周期的波谷出现在1981年,经济增长率为5.2%,波峰出现在1984年,经济增长率为15.2%。第三个经济周期的波谷出现在1990年,经济增长率为3.8%,波峰出现在1992年,经济增长率为14.2%。(三)总的来看,经济扩张的年份和经济收缩的年份大致相等。对于市场经济国家而言,通常情况是经济扩张所需的时期较长,一般为6-8年,而经济收缩所需的时期较短,一般为2年左右。而我国在1979年至2007年这29年所经历的四次经济波动中,经济扩张的年份有14年,经济收缩的年份有15年,两者大致相等。二、我国经济周期形成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之所以出现上述周期性波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投资的波动。投资是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GDP中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周期及其成因刘小丽/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 【摘 要】 通过经济周期划分的峰-峰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经历四个经济周期,我国经济周期形成的原因主要有投资的波动、政策的影响以及世界经济的冲击。【关键词】 经济周期 投资 宏观调控有较大比重。投资又分为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是投资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固定资产投资的较大变动会引起投资总额的较大变动,从而引起GDP的较大变动。投资波动是诱发经济周期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投资总额总体上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但其间出现过几轮波动。通过观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发现,两者呈现出明显的同方向变动的关系。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第一轮经济周期的波谷出现在1981年,经济增长率由上年的7.8%下降为5.2%,波峰出现在1984年,经济增长率为15.2%。同一时期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在1981年为2.9%,1984年为23.9%。(二)政策的影响。政府购买是总需求的组成部分,政府通过实施财政政策可以直接影响政府的购买支出,同时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也可以间接影响投资和消费,从而影响总需求,进而对国民经济产生影响。纵观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所经历的四次经济周期无不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如第三个经济周期(1987-1992),由于1987年开始出现了高通货膨胀,为了治理通货膨胀,防止经济过热,国务院在十三届三中全会上提出要压缩社会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开始实行宏观调控,于是在1990年我国经济增长下降为3.8%,形成第三个经济周期的波谷。1990年下半年,国务院开始对宏观政策进行调整,提出“以适当增加投资作为启动,搞活经济的调整措施”,于是我国经济从1991年开始又处于扩张期。值得注意的是,在1992年以前的前三次经济周期中,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是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处于次要地位,而自从1992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市场成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宏观调整转为以经济手段为主,正是经济体制的重大转变以及宏观调整的日益成熟,始于1992年的第四次经济周期长达15年之久,并且经济并没有出现大起大落,形成了一个开口很大的“V”字形。(三)世界经济的冲击。出口也是总需求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越来越高。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在30%以下,出口依存度低于进口依存度,90年代以后2000年以前,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逐渐上升到40%,并且出口依存度超过进口依存度,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的对外贸易有了很大发展,对外贸易依存度高达60%,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贸易国,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当世界经济尤其是欧美等主要伙伴国的经济发生变化时,我国经济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从而引发经济周期。如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得我国的出口大受影响,从而使我国的经济增长率从1997年的9.3%下降为1998年的7.8%,直至1999年形成第三轮经济周期的波谷。[参考文献][1]吴江.论中国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的发展.商业时代.2008,第15期[2]张连城.经济周期的制度特征与中国经济的复苏.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第7期[3]李星.陈乐一.近期国外经济周期研究文献综述.财经问题研究,2019年第1期经济◎经济研究

经济周期理论(共23张PPT)

经济周期理论(共23张PPT)

5
(6) 净投资
0
2
10
0
50
5
0
3
11
1
55
5
5
4
13
2
65
5
10
5
16
3
80
5
15
6
19
3
95
5
15
7
22
3
110
5
15
8
24
2
120
5
10
9
25
1
125
5
5
10
25
0
125
5
0
11
24
-1
120
5
-5
(7) 总投资
5 5 10 15 20 20 20 15 10 5 0
从上述变化过程可以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1.中周期或中波
法国经济学家莱芒特·朱格拉于1862年在其《论 法国、英国和美国的商业危机及其发生周期》一书中
提到:通过对物价、生产就业的统计资料分析可以 发现,经济活动呈波浪般地变动。朱格拉认为危机 或恐慌并不是一种独立现象,而是经济社会不断面 临三个连续阶段中的一个。这三个阶段是繁荣、危 机和清算。危机是由繁荣造成的不平衡状态的结果 。这三个阶段反复出现形成周期现象,平均每一周 期的长度为9—10年。这种周期后来被称为朱格拉 周期,或“中周期”、“中波”。朱格拉周期也是 以后各种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的基本周期。
2.影响加速数。假定不考虑收益递减问题,加速数与资本
一产量比率的数值是相同的。所以,政府采取措施影响加速
数就是影响资本—产量比率。这就是说,政府应通过适 当的政策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投资的经济效果。

中国经历的三次经济周期

中国经历的三次经济周期

中国经历的三次经济周期未来经济走势作者:李世东文章发于:乌有之乡点击数:3277 更新时间:2009-5-25中国经济第一次上升周期1981-1988中国经济的第一个上升周期。

1988年下半年到1989年上半年,是中国经济这轮上升周期到顶峰的时候经济出现了过热物价呈现两位数的通货膨胀。

第一次下降周期1989-1991中国经济进入我们转向市场体制之后的第一个下降周期和第一个生产过剩的危机。

第二次上升周期1992-1994短短不到三年时间,这一轮上升周期特别迅猛,因为背后有很强的政治性。

到了1994上半年,经济过热的现象已经比较明显,当时的利率提高到了接近14%,国库券的利率14%,银行利率也接近14%。

第二次下降周期1995-1999利率上升,国内需求下降;汇率贬值,海外市场被打开,1994年是整个世界消化了中国国内的经济危机。

凡是面向内需生产的企业减员增效,下岗分流;但是沿海地区面向外需生产的企业,是开足马力大生产,利润很丰厚。

2000年上半年经济经济回升但是下半年起一直到2001年下半年经济又开始下滑。

第三次上升周期2002-20072002年起经济迅速回升,2002年~2007年大部分产业供过于求,小部分产业供不应求,大部分产业价格在下滑,小部分产业在上升,特别是房地产相关产业价格在迅速上升。

中国经济从2003年以后出现了一冷一热,凡是汽车、手机、彩电、空调、服装这一类产业价格在一路下跌,而房地产、钢铁、水泥、原油这一类产业价格在一路上升。

第三次下降周期2008-2008年9月份以来随着大宗商品石油钢铁煤炭价格的暴跌国内重工业企业亏损严重,华尔街风暴的发生,外需市场萎靡,订单的骤减,对出口企业打击很大,导致大批企业停工减产纷纷裁员。

股市继续走熊,楼市成交量下降房价走跌。

经济下滑刺激政府的四万亿投资举措,大搞基建又会导致部分重工业产能的过剩。

通过政府主导的投资扩张来撬动经济的发展显然不会维持多久,即使回升,也是暂时的。

第9章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与经济周期

第9章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与经济周期
? 危机沉重地打击了美国,使美国工业生产 下降的时间最长,工业生产连续下降了13 个月,下降幅度达到13.5%;
? 这次危机具有较强的同步性,各主要资本 主义国家几乎同时进入危机;
? 危机在深度和规模上超过了第一次危机。
三、1969-1971年的经济危机
20世纪60年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 历了战后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时代。60年 代后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进一步采 取刺激投资的措施,工业生产增长较快。 同时,由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关税的降低 导致进出口贸易的扩大。于是各国经济又 出现了周期性高涨,这次高涨不过两三年 就紧接着爆发了第三次世界性经济危机。
此后,各国经济转入低速增长期,而 且停停走走,没有出现明显的高涨。从1979 年7月开始,各国又接连陷入经济危机。
以下是危机持续时间和生产下降幅度情况。
表9.1.3 1979-1982 世界经济危机概况
国别
危机起讫年月
危机持续 月数
美国 1979.4-1982.12
44
日本 1980.3-1983.1
? 危机在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呈现出明显的 同步性;
? 这次危机的广泛性、深刻性和持续性都超 过了战后前三次世界性经济危机;
? 在危机期间,出现了“滞胀”现象。
五、1979-1982年的经济危机
1973—1975年经济危机之后,各国经济 陆续进入了复苏阶段,但复苏的进程缓慢。 美国、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的工业生产于 1976年恢复到危机前最高点,英国和日本的 工业生产则分别到1977年夏和1978年初才达 到危机前最高水平。
表9.1.1 1957-1958年世界经济危机概况


危机前的 最高点
危机时的 最低点
工业生产 下降幅度 (%)

第9章 经济周期理论

第9章 经济周期理论

山东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教研室
第二节 新古典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 一、新古典主义的基本假设
新古典主义至少有四个主要假设:
个体利益最大化。 持续市场出清。 理性预期 • 理性预期 • 适应性预期 • 完全预见 自然率假说。
山东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教研室
第二节 新古典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 二、新古典主义模型Ⅰ
宏观经济学
第九章 经济周期理论
学习目的
山东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教研室
本章内容
第一节 经济周期的特征 第二节 新古典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 第三节 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
山东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教研室
第一节 经济周期的特征 一、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征 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总体经济活动环绕 长期增长趋势出现扩张与收缩的交替更迭、循环 往复的现象。
山东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教研室
第二节 新古典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
米尔顿· 弗里德曼和安娜· 施瓦茨发表《1867-1960年美 国货币史》,分析了货币供给波动的原因,以及货币与 其他经济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他们得出的结论是:
• 货币冲击的变化与经济活动、(名义)收入、价格息息相关; • 货币增长与产出增长之间有较强的正向关系; • 货币的变化有其独立的原因,货币供给增加不能完全解释货币 与实际产出之间的关系。
卢卡斯总供给曲线 对经济波动的解释 理性预期与货币政策无效论 总结
山东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教研室
第二节 息模型
山东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教研室
第二节 新古典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
工人错觉模型 • 由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购买投入品,并出售自己的 产品,因此他们清楚地了解产品的价格水平P和名义 工资水平W。企业总是按照实际工资水平来决定雇用 劳动数量的,企业对劳动的需求是实际工资的减函数 W w f ( N ), f ( N ) 0 P • 工人对实际价格水平并不拥有充分信息,他们只知道 名义工资,他们只能按照正常或预期的实际工资we提 供劳动,预期实际工资等于名义工资W除以预期的价 格水平。劳动供给是预期实际工资的增函数:

9经济周期

9经济周期

康德拉捷夫周期
N. D.Kondratief,苏
长周期(经济长 波)
50年
库兹涅茨周期
(Kuznets,美
一种长周期
20年
建筑业周期
三、经济周期的解释
1°乘数——加速数模型(汉森——萨缪尔森模型)
该理论认为,经济波动的根源在于经济自身, 因而是内生的。具体来说就是,投资的变动会引 起收入或消费若干倍的变动(乘数作用),而收 入或消费的变动又会引起投资若干倍的变动(加 速数作用),正是乘数和加速数的交互作用,造 成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加速数为V, 期收入为 Y t ,自发投资为 I 0 ,并假定每期不变。则有,
本期消费
C b Y 设边际消费倾向为b,
V
I Y
,本
C t bYt 1
I V (C t C t 1 )
引致投资(指由收入或消费变动所引起的投资,由消费变动和加速数决定
本期投资 本期收入
I t I 0 I I 0 V (C t C t 1 )
二、经济周期的类型
名称
基钦周期
(Joseph Kitchen, 美)
别称
短周期 中周期
平均 长度
40个月 9-10年
特点
经济的短期波动,存货周期 主导部门的生产、价格和 利润波动。设备投资和产 业生命周期。 以各时期的主要发明、新 资源的利用为标志,技术 革命周期
朱格拉周期
(C. Juglar, 法)
Yt C t I t bYt 1 I 0 V (C t C t 1 )
I 0 为已知,则不难推出各期的收入,并用以说明经济 若 b 、 V、 的周期性波动。因此,该理论把经济周期看作是有规则的, 可以预测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周期的分类
基钦周期:短周期 美国经济学家基钦(Joseph Kitchen)提出,经济周 期实际上有大周期和小周期两种。小周期平均长度约为 40个月,大周期则是小周期的总和。一个大周期可包括 两个或三个小周期。这里的大周期相等于朱格拉所论的 中周期。这种小周期也可称为短周期,因为它是由基钦 提出的,又称“基钦周期” 。短周期的长度大致为中 周期的一半,两个周期的高峰经常出现于两个中周期的 高峰之间。
现代经济周期理论
乘数-加速数模型 - 加速原理:加速原理是由法国经济学家阿夫塔里昂于1913年 提出 - 表示收入或消费需求的变动怎样引起投资变动的理论。加速 原理说明的是这样的现象:收入或消费需求的增加必然引起 投资若干倍的增加,而收入或消费需求的减少必然引起投资 若干倍的减少。 - 资本—产量比率是指资本量与其产出量之间的比率。 - 加速数是指增加1单位产品生产所需增加的资本数量, 1919年以来美国的经济波动
经济周期的分类
朱格拉周期:中周期 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C.Juglar)认为,危机与恐慌 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现象,而是经济社会不断面临的三个 连续阶段中的一个。这三个阶段是繁荣、危机与清算。 这三个阶段反复出现形成了周期现象。平均每一周期的 长度为9至10年,以国民收入、失业率和大多数经济部 门的生产、利润和价格的波动为其标志。这便是所谓的 “朱格拉周期” ,又称中周期(intermediate cycles)。
经济周期四个阶段各自的特点: - 繁荣:国民收入与经济活动高于正常水平的一个阶段。 - 其特征:生产迅速增加,投资增加,信用扩张,价格水平上 升,就业增加,公众对未来乐观。 - 萧条:国民收入与经济活动低于正常水平的一个阶段。 - 其特征:生产急剧减少,投资减少,信用紧缩,价格水平下 降,失业严重,公众对未来悲观。 - 衰退:经济开始下降但未达到最低水平。 - 复苏:经济开始回升但未达到最低高水平。
经济周期的分类
康德拉捷夫周期:长周期 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捷夫(N.D.Kondratief) 认为,经济有一种较长的循环,平均长度为50年左 右。这种50年左右的长周期,是以各时期的主要发 明,新资源的利用,黄金的供求等作为其标志的。 它也跟发现者的名字相联系,被称为“康德拉捷夫 周期”(Kondratief Cycles)。
经济周期的分类
熊彼特周期:一种综合 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每一个长周期包括 6个中周期,每一个中周期包括三个短周期。短周期约 为40个月,中周期约为9-10年,长周期为48-60年。
经济周期的类型
名人名称 基钦周期 朱格拉周期 康德拉季耶夫 库兹涅茨周期 熊彼特周期 周期长短 短周期( 短周期(短波) 中周期( 中周期(中波) 长周期(长波) 长周期( 中长周期 综合周期: 综合周期: 每个50-60年 每个50-60年 50 平均长度 3.5年(40个月 个月) 3.5年(40个月) 8-10年 10年 50年 50年 20年 20年 长周期包括6 长周期包括6个 10年中周期 8-10年中周期 发现的年代 英国1923年 英国1923年 1923 法国1860年 法国1860年 1860 俄国1925年 俄国1925年 1925 美国1930年 美国1930年 1930 中周期中包括三 个长度约40 40个月 个长度约40个月 的短周期
国民产出波动的原因: 9 国民产出波动的原因: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周期理论的基本问题
经济周期的定义 经济周期被定义为经济活动水平的波动(通常以 国民产出来代表),它形成一种有规律的形式,经济 活动的扩张(expansion)之后跟着是经济收缩 (contraction),而后又继之以进一步的经济扩张。 这样的周期大约以产出量的长期趋势轨迹而出现。
V
=
∆ Y
乘数-加速数模型 乘数 加速数模型
加速原理举例,先作以下假定: (1)某企业的全部固定资本均由机器构成。 (2)该企业原有机器100台,每台市值为20万元。 (3)每台机器生产产品10件,销售收入为10万元。即加速数为2, 每增加10万元收入,需20万元投资。 总投资=净投资+折旧(重置投资) 加速原理是在假定不存在折旧的前提下,考察收入变动对净投资的 影响,从而对总投资变动的影响 即V=I/∆Y,其中I为净投资 It=V ⋅ ∆Y=V*(Yt-Yt-1)
传统经济周期理论
货币投资过度论(代表人物瑞典经济学家哈耶克、密塞斯) - 这种理论认为,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了投资的增加,这种增加 都会引起经济繁荣。这种繁荣首先表现在对投资品需求的增加 以及投资品价格的上升上。这就更加刺激了对资本品的投资。 资本品的生产过度发展引起了消费品生产的减少,从而形成经 济结构的失衡。而资本品生产过多必将引起资本品的过剩,于 是出现生产过剩危机,经济进入萧条。因而经济周期是由于过 度的投资引起了繁荣与萧条的交替,而投资过度的根源又在于 货币与信用的扩张。
传统经济周期理论
心理理论(代表人物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和凯恩斯) - 这种理论强调心理预期对经济周期各个阶段形成的决定作用, 认为预期对人们的经济行为有决定性的影响,乐观与悲观预 期的交替引起了经济周期中繁荣与萧条的交替。当任何一原 因刺激了投资活动,引起高涨后,人们对未来的预期的乐观 程度一般总超过合理的经济考虑下应有的程度。这就导致了 过多的投资,形成经济过度繁荣。而当这种过度乐观的情绪 所造成的错误被觉察后,又会变成不合理的过分悲观的预期。 由此过度减少投资,引起经济萧条。 - 现代理性预期学派更多强调预期的合理性,凯恩斯所强调的 是预期的无理性,两者有所不同。
Y
经济周期理论的基本问题
繁荣 复苏 衰退 萧条 0 国民收入Y的周期性波动 国民收入 的周期性波动 t
经济周期理论的基本问题
经济周期的定义 - 经济周期(商业周期、商业循环或经济循环)就是国民收入及经济活动的周 期性波动。持续时间通常为2-10年,它以大多数经济部门的扩展或收缩为标 志。 - 总体经济活动的扩张和收缩反复交替出现的过程。 - 古典的经济周期定义:GDP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 - 现代的经济周期定义:经济增长率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 对经济周期的理解须把握三点: - 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民收入的波动; - 经济周期是经济中不可避免的波动; - 每个周期都是繁荣与萧条的交替。
经济周期的分类
关于中国经济周期的特征问题
在周期理论中,很多人把经济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即复苏、扩张、收 缩、萧条。有人认为,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典型方式是,从经济增长加速 开始(复苏),逐步进入过热阶段(高涨),遇到资源和结构限制不得不 实行紧缩(收缩),并经过一定时期的调整(停滞),再进入下一周期 。 持此观点的人强调,中国经济周期的阶段分析有自己的特点,如果说市场 经济条件下的周期理论是要着重分析为什么会“衰退”,那么,中国的经 济周期波动首先要由“高涨”的原因来说明。还有人认为,中国的经济运 行存在着五种状态,即过热、热、适度、冷、过冷。一般来说,每个周期 都存在着热、适度、冷三个阶段,过热和过冷不一定会在每个周期中出现 。 应当指出,经济周期的阶段分析在宏观经济的预警预报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将经济运行分为红灯区、黄灯区、绿灯区、兰灯区,就是按此进行的。
经济周期的分类
库兹涅茨周期:另一种长周期 1930年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一项有关生产和 价格长期运动的研究中,着重分析了美、英、法、德、 比等国从19世纪初叶和中叶到20世纪中叶60种工农业 主要产品的产量和35种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价格波动的 时间序列资料,以及有关序列的长期过程,提出了在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存在长度从15年到22年不等,而平 均长度为20年的论点。这也是一种长周期,被称为 “库兹涅茨周期”(kuznets Cycles)。
传统经济周期理论
太阳黑子理论认为是太阳黑子的变化影响了农业生产与整个经济 而引起的经济周期性波动。 非货币投资过度理论认为是新领土开拓,技术发明或人口增加等 所引起的投资过度导致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政治性周期理论则认为政府出于政治目的(如选举等),周期性 地制止爬行的通货膨胀或用通货膨胀来消灭失业引起了经济周期。
传统经济周期理论
内生经济周期理论 - 内生经济周期理论在经济体系之内寻找经济周期自发地运动 的因素。这种理论并不否认外生因素对经济的冲击作用,但 它强调经济中这种周期性的波动是经济体系内的因素引起的。 这些经济体系内的因素自发地运动就引起了周期性的波动。 其主要观点有 :
传统经济周期理论
纯货币周期理论(代表人物英国经济学家R·霍特里) - 这种理论认为,经济周期是一种纯货币现象。经济中周期性的 波动完全是由于银行体系交替地扩大或紧缩信用所造成的。 - 当银行体系降低利率,扩大信用时,商人就会想银行增加借款, 从而增加向生产者的订货。这样就引起生产的扩张和收入的增 加,而收入的增加又会引起对商品需求的增加和物价上升,经 济活动继续扩大,经济进入繁荣阶段。但是,银行扩大信用的 能力并不是无限的。当银行体系被迫停止信用扩张,转而紧缩 信用时,商人得不到贷款,就减少订货,由此出现生产过剩的 危机,经济进入萧条阶段。在萧条时期,资金逐渐回到银行, 银行可以通过某些途径来扩大信用,促进经济复苏。
现代经济周期理论
乘数-加速数模型 完整的经济周期理论要能说明(1)经济体系本身具有产生周 期性波动的功能;(2)经济波动的原动力是来自外界的冲击。 一般的周期理论都不能同时说明这个问题,只有乘数和加速数 作用模型能够同时说明上面两个问题。 乘数和加速数作用模型也是从投资的角度来分析为什么经济会 产生周期性波动。具体来说,一方面用加速原理说明国民收入 的变动导致更大的投资变动,另一方面又用乘数原理说明投资 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的倍数变动。这两方面的力量相互推动, 导致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传统经济周期理论
消费不足周期理论(代表人物英国学家马尔萨斯和法国经济学 家西斯蒙第和近代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森等) - 这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理论,主要用于解释经济周期中危机阶 段的出现以及生产过剩的原因,并没有形成为解释经济周期 整个过程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经济中出现萧条与危机是 因为社会对消费品的需求赶不上消费品的增长。而消费品需 求不足又引起对资本品需求不足,进而使整个经济出现生产 过剩性危机。消费不足的根源则主要是由于国民收入分配不 平等所造成的穷人购买力不足和富人储蓄过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