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非典带给我们的启示
幸好,SARS有两面这两天来BBS看帖子,常常是越看越担心,为自己担心,为家人担心,为朋友担心,为医院里的医生和护士担心,为大街上不认识的人担心...现在大家已经把A面渲染的很生动了,不如再来看看它的B面:SARS提醒我们生命的无常和脆弱,它给了我们这样的基本健康的年轻人一个机会,一个以往不多的机会,把自己推到生命的边缘来考察自己的一切。
以往,我们总觉得“离去”距离自己很遥远,至少在七十岁以前的每一天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我们还有“那么长的一辈子”要走。
其实,佛经上说,“生命就在呼吸之间”,即使没有SARS,我们中又有谁可以保证自己一定会有明天?生活就像一个躲在角落里的怪兽,会突然扑出来告诉我们“你该下场了”。
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会发现我们许多的假设都是不成立的,我们为了一些琐碎的东西去伤害或者追逐,我们不停的推迟幸福为未来去积攒什么,我们把对别人的爱隐藏起来不去表达,因为“未来还有的是机会”,我们拒绝原谅同我们不一样的人和事,因为“这是个原则问题”,我们对自己的熟人是一种态度,对陌生人是另一种态度,因为“他同我有什么关系”......SARS告诫我们人的渺小,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号称能“征服自然”的人类却面对一个疾病束手无策,我们以往对环境和资源索取的太多,迟早会收到大自然出示的黄牌。
在自然的伟力面前,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同它讲和。
SARS教会我们感谢,感谢在危机中看到的友爱与平和,感谢我们已经拥有的,看看那些坚守岗位的医生和护士,看看那些不知是不想还是不能戴口罩的公共汽车售票员,想想那些可能还不知情的每天忙到深夜才收工衣服上满是灰土住在大通铺上吃着最便宜饭菜却还要遭受某些“城里人”轻视的民工......我们真的应该去做点什么,去贡献一些什么。
SARS鼓励我们同情,我们体会到了恐惧和慌乱,在这短短的几周里。
可是,战争,地震,残杀......还有比SARS糟的多的情况,想象一下伊拉克的老百姓在这二十年里的遭遇,想想科索沃的种族战争,想象一下9.11时美国民众的心情,我们也许可以对苦难多一些同情心,少一些在别人出事时幸灾乐祸的情绪化的发泄。
非典观后感
非典观后感非典(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简称SARS)是2002年至2003年间全球爆发的一种传染性疾病。
作为当时的亚洲新兴经济体之一,中国成为非典疫情的重灾区,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和经济影响。
回顾那段艰难的时光,我深深地体会到了非典疫情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巨大冲击。
个人反思与触动非典疫情让我更加重视个人卫生健康和防控意识。
在疫情期间,公共场所的出行成为我最大的焦虑源。
我开始注意避免人群拥挤的地方,经常洗手、戴口罩、消毒等,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接触病菌的可能性。
我深刻地认识到,保护自己的健康不仅关乎个人生活品质,更是对他人健康负责的表现。
此外,非典疫情也让我认识到危机传播管理的重要性。
在当时,信息欠缺和错误信息传播带来了广大民众的恐慌和焦虑。
因此,我切身体会到及时、准确、透明的信息传播在危机事件中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更加关注信息来源的可信度,积极参与到正确的信息传播中,做到理性对待和科学应对各种危机。
社会影响与教训疫情使社会的稳定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随着感染人数的不断增加,恐慌和不信任开始蔓延。
人们纷纷居家避难,企业停工,学校停课,全国经济秩序陷入瘫痪。
这让我认识到,疫情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只有在危机中加强社会各界的合作和互助,才能更好地应对类似的灾难。
与此同时,非典疫情也揭示了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不足之处。
防疫意识薄弱、应急响应能力不足、信息不透明等问题暴露无遗。
在应对疫情的过程中,我们付出了很多代价,但也从中吸取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我深信,通过此次疫情,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将逐步完善,并在下一次危机中更加高效地发挥作用。
国家应对与抗击非典的探索面对非典,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来控制和治疗疫情。
临床治疗、疫苗研制、社会宣传等方面都进行了全面而有效的防控。
尤其在科学研究和医疗救治方面,中国科学家和医务工作者做出了巨大努力和贡献。
这一系列措施和经验对后续的疫情应对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非典”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非典’对中国经济影响”研究小组《研究简报》第十二期2003年5月7日“非典”给我们带来的启示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已经直接影响到了我们经济的发展,这种影响是短期阵痛的,对GDP的打击也是明显的,不久的将来就会呈现出来,而且间接影响的程度不但较为剧烈,而且还会有长期的滞延性。
然而,无论从政治还是经济方面,带给我们的不利的一面的同时,也有机遇的一面……非典型肺炎爆发至今,从新闻媒体的有限信息披露,到每日一次公开“非典”病例数量,新闻媒体的有限开放有利于改进政府为政作风,这一开放模式加大了政府和民众的信息互动,特别是政府对爆发性事件的处理,已经朝透明化的方向发展,换句话说,政府对关键信息的处理,多会采纳有限透明的策略,这是对民众负责任的态度和表现,拉近了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距离。
这种趋势是持久的、前进的、不可逆转的,很有利于我们推进体制改革进程。
就“非典”的影响而言,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反应尤为明显,不管是短期,还是远期,人们对“非典”都存在一种“非典”恐惧症,也可以说成是SARS综合症,这种恐惧主要来源“非典”的强烈传染性和身边发生事实死亡病例,这种恐惧使得个体生活自然避开人群,自然的隔离将会成为个体保护自己最有效的方法,生理上出现的任何相关的反应,都会使个体越来越依赖医疗卫生保健,这对提高个体的生活质量确实是一大进步,然而,如何降低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价格?将成为今后长期有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在这“两种因素”(这里指“心理”和“生理”)的影响下,医疗卫生保健产业将得到最大的改善,经济的新增长点不久就会出现,政府财政支出的20亿元预防“非典”基金只不过发挥了一个杠杆的作用,更大的个体消费支出将会在远期得到印证,这有可能成为弥补和扩大有效需求不足的重要突破口。
“两种因素”会导致大市场经济向小市场经济的转变吗?会从自然的密集型的集中市场向粗放型的个体经济转型吗?我们认为,这种倾向是存在的,但短期内这种经济结构不可能大规模出现,如果不能在短期根治“非典”,并使之不向农村扩散,就不能排除经济结构的变迁,起码国际间和国内区域间的隔离,已经产生了国际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割裂、国内区域经济的割裂、城乡经济的割裂,这种割裂对我们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在未来,我们不应轻易的一言以蔽之,说是消极的,很可能就此有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潜在地发挥作用,也可能是人类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改观和重塑,起码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实现了微调,也增加了国民对未来灾难的抗风险意识,这是一场深刻的国民教育和发展反思运动,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珍贵的,很有助于中国重振历史的雄风和辉煌。
弘扬抗击非典精神心得体会
弘扬抗击非典精神心得体会抗击非典肆虐的岁月已经过去了十多年,但是那段时期的记忆仍然在我的心中生动地存在着。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经历了很多,学到了很多,体会到了很多。
以下是我在抗击非典过程中得到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抗击非典使我更加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在疫情爆发初期,很多人都因为恐慌而选择逃离,甚至有人对疫情的传播负有极大的责任心。
然而,正是在这个时候,我们看到了许多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志愿者无私奉献的精神。
他们在前线奋战,无论生死,只为保护更多人的生命。
这种团结一心的精神让我深感震撼,也使我明白,在面对危机时,团结互助是我们最强大的武器。
其次,抗击非典让我更加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
在疫情肆虐的那段时间里,我们每天都接触着各种防护措施,比如戴口罩、勤洗手、保持距离等等。
这些措施虽然简单,但却是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疫情侵害的最有效方法。
我意识到,只有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才能有效地预防疾病的传播。
因此,我开始注重自己的生活习惯,尽量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心态。
再者,抗击非典使我更加看到了科技的力量。
在非典期间,科学家们不断努力地寻找病毒的来源和传播途径,研发防治非典的药物和疫苗。
他们付出了很多努力,最终取得了抗击非典的重要成果。
这让我明白到,科技不仅改变着世界,也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珍惜科技带给我们的便利,并积极参与科技发展,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抗击非典让我更加明白了生命的脆弱与可贵。
在那段时间里,我们看到了许多人因为非典而失去了生命,这让我们深感到生命的脆弱和宝贵。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眼前的一切,感恩拥有的一切。
生命是如此短暂,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去经营我们的生活,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去关爱身边的人。
通过抗击非典这个特殊的经历,我学到了很多,懂得了很多。
这段经历不仅让我更加坚定了团结的信念,也增强了我对健康和科技的重视,更加明白了生命的可贵。
这些经验将伴随我一生,让我更加成熟和自信。
非典带给我们的思考
非典带给我们的思考非典是指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简称SARS),是一种由冠状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统传染病。
2003年非典爆发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和恐慌,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而非典所带来的思考,不仅局限于健康危机,更深刻地影响了我们对于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思考。
首先,非典疫情带来的思考在健康危机方面。
非典的爆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疾病也能快速传播,给人类的生命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我们反思自身的健康习惯,加强个人防护意识和卫生习惯的养成,提高免疫力。
同时,非典疫情也暴露出了传染病防控措施的不足之处,我们需要加强疫情监测、快速响应和全球合作,共同应对疾病的挑战。
其次,非典疫情带来的思考在社会层面。
疫情爆发期间,许多地区采取了封锁、隔离等措施,强调“社会距离”,这不仅冲击了社会经济运转,也对人们的社交活动带来了巨大限制。
人们开始思考生活的本质是什么,重拾亲情、友情的重要性。
同时,人们也开始思考城市的规划和管理,如何构建更加健康、宜居的城市环境,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
第三,非典疫情带来的思考在人际关系层面。
疫情期间,人们的互动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
面对面的交流不再安全,人们开始追求线上沟通和远程办公。
这让我们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建立和维系的。
虽然线上社交提供了一种便利和迅捷的交流方式,但也暴露出距离产生冷漠、缺乏真实互动等问题。
我们要思考如何在疫情期间维系和加强人际关系,如何适应线上社交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最后,非典疫情带来的思考在环境方面。
疫情期间,由于全球交通限制和封锁,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这让我们思考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对环境的影响。
我们要思考如何通过减少碳排放、推广可再生能源等方式改善环境质量,使人类和自然能够共存与发展。
总的来说,非典疫情带给我们的思考不仅仅是关于健康危机的问题,更是关于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思考。
非典对中国社会发展影响与启示
非典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与启示2003年9月2003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袭击了世界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首当其冲,在经济发展、人际交往、社会公平、社会参与、政府政治、健康、文化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
党中内、国务院果断决策,在一手抓抗击“非典”的同时,一手抓经济建设,非典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经济形势依然保持良好态势。
但非典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启示则迫切需要我们对其进行理性的思考。
一.非典与经济目前非典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经济形势依然良好,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0053亿元,比去年同期实际增长8.2% 。
上半年,经济增长不仅速度高,而且质量和效益比较好。
一是工业经济效益大幅度增长。
二是财政收入大幅度增收。
三是国家外汇储备稳步增加。
但非典对经济滞后影响在下半年会进一步显现,下半年的经济增长可能会走低,主要表现在:1、对就业影响大于对GDP的影响。
目前,我国正处于就业高峰期,今年城镇要新增1000万个劳动力,目前有600万下岗职工,800万登记失业人员,而今年计划新就业1000万人,其中净增就业岗位800万个,就业缺口达1400万个。
特别是今年高校毕业生达212万人,是高校扩招以来首次毕业的一年,比上年净增67万人。
截止6月末,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为60%,就业压力依然很大。
这次非典主要打击的是第三产业中劳动密集度最高的服务类行业。
如餐饮就业人员有1700万,住宿业就业人员有1200万人,旅游业直接就业人员为600万人、间接就业人员达3000万人,还有零售业、娱乐业及其他服务业等,与工业相比,其在就业中所占比重明显大于占GDP的比重。
非典期间,还有1000万农民工返乡,存在着大量人员失业或隐性失业现象。
2.对居民收入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就业减少直接导致居民收入的减少,特别是减少了农民的收入。
去年农民增收的四成来自进城务工收入,今年非典将直接减少农民打工收入约二三百亿元,农民减收已成定局。
非典后的感悟与反思
非典后的感悟与反思2002年,在中国大陆俗称“非典”的肺炎患者爆发,意外地席卷全国,引发了在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公共卫生危机。
可怕的是,虽然经过中国政府的全力以赴的抗击,到最后,这一疫情被有效地控制住了,但这一次的疫情依然对整个国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引发了众多的思考与反省。
首先,非典的爆发使中国的医疗体系出现了巨大的挑战。
在肺炎疫情发生前,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医疗水平落后,抗病毒药物不足,针对此类病毒的检测等方面也很不完善。
非典疫情发生后,中国政府在短期内迅速采取了众多措施,加强了抗病毒药物的研发和采购、优化了整个医疗体系,以及发展了强大的疫情防控技术。
这样一来,中国政府研发和实施的所有措施把这一公共卫生危机有效地控制住,也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激发出了中国医疗体系的质的飞跃。
其次,非典疫情的爆发,使中国人民对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有了更加积极的重视。
当时,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卫生教育,普及人们对病毒传播机制和预防知识,并采取了封闭小区,封城,学校停课、晚间断电等措施,形成了抗击病毒的高压环境。
这样一来,整个民众对病毒传播及其防控的认知提高了,也提高了政府的具体行动的针对性和效率。
此外,非典疫情的发生,也让各方都受到了教训,也在政府和人民中间形成了一种“人人有责”的思想。
在这一次疫情发生过程中,警惕已经普及到了每个学校,每个家庭,每个街坊,每个办公室以及每个政府机构,都在采取各自的防控措施。
这样一来,整个民众的社会责任感和政府责任感都更加明确了,也更加合作于就是把疫情有效地控制住,使得整个社会的应对能力也大大提高了。
最后,非典疫情的发生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包括经济的增长,外贸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消费者保护等方面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这就需要政府采取各种措施来鼓励经济的复苏和发展。
非典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出台了抗击疫情财政政策,实施税收减免和政策性投资等措施,使得经济活动得以更快地复苏,也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非典”给酒店带来的启示
“非典”给酒店带来的启示2003年“非典”爆发,对全球旅游业和酒店业造成了巨大影响。
短短几个月时间内,许多国家关闭边境,旅游业几乎崩溃,酒店业也受到了极大影响。
然而,这场危机也为酒店带来了一些启示:一、卫生和安全第一“非典”让人们对卫生和安全问题开始高度关注,这也是酒店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
酒店要加强员工健康管理,提高员工卫生意识,加强开展消毒和清洁工作,保证客房和公共区域的卫生和清洁,同时还要完善酒店环境和设施,为宾客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住宿环境,提高消费者对酒店品牌的认可度和忠诚度。
二、深耕本地市场“非典”爆发时,国际旅游业遭受重创,但国内旅游市场反而大有可为。
酒店可以因势利导,深度挖掘本地市场的潜力,开发更多的周末度假、家庭出游、会议会展等本地特色产品,通过对本地文化资源和景点的利用,加强与当地政府和商业机构的合作,提高客户价值。
三、数字化转型“非典”让酒店业深刻认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
疫情期间,消费者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房间订购、用餐、会议、商务洽谈等全部向线上转移。
酒店借助数字化技术和平台,可以实现更好的服务管理,提高客户满意度,也可以为酒店带来更多经济效益。
四、危机管理与应对危机管理和应对能力是决定企业能否在危机中生存的关键。
酒店需要制定全面合理的应急预案,对危机时刻进行快速反应,保障客人安全,尽可能减少酒店的经济损失。
同时,酒店需要完善供应链管理,为危机时刻的应对提供必要保障,确保酒店的正常运营。
总之,“非典”为酒店业敲响了警钟,提醒酒店要加强卫生和安全、深度挖掘本地市场、数字化转型和危机管理与应对等方面的能力,这些启示将成为酒店今后卓有成效的营销策略。
非典给我们的启示
非典不可怕可怕在人心当前疫病劫起,非典恶名遍布中华大地,多有众生为其所恼,恐惧紧张如同黑云笼罩着大家的身心。
人们都知道无力之人最苦,而恐惧就是一种极端无力的感觉。
人心若处极端无力时,即是失控之状态,极易被不良外力所侵、所扰、所染。
面对人心处此极险之境,面对党中央对人民的真切关怀,动用了一切职能部门的力量,组织了广大医务人员奋战在第一线,为患者施医送药,无论是有钱的病人,还是贫穷的患者,一律平等救治。
这平等二字的真谛乃是共产党的生命,由此显现了真理二字巨大的凝聚力,验证了佛在《四十二章经》[“视平等,如一真地”]的教导。
从而迅速提升了广大医务人员“医德”的新境界,调发出了他们心中本有的光明、善良、智慧的力量。
面对此情此景,有关部门更应为广大人民宣说微妙真理正法,令其安住无上菩提(无上觉悟)。
因为这是灭度人心之中一切挂碍,以达“预防”二字真谛的唯一选择;这是实现长治久安唯一的光明正道、唯一的智举。
所以千万别忽视了这个“心”字蕴藏的真义。
“心”的作用是至高至上的,因为佛说:[“第六意识心王为上。
”]也就是说心叫你打人,你才打人;心叫你助人为乐,你才会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一切唯心故。
对于相伴人生的烦恼、痛苦、诸病,也皆由人心所导、人心所造、人心所生。
这句话可能使人不相信,也可能使人半信半疑,但是用一些人世间的实际例子,就不由得人们不相信了。
比如有人一夜就愁白了头髮;有人瞬间就变得苍老了很多,这都是人心之中产生了极大的挂碍所至。
在人心没有防备的状态时,突然出现的恐怖相,会导致人心失控,人心动乱,促使全身随之动乱,这就是佛法中所说的[“相由心生”]。
根据人心有无防备的程度,根据恐怖相的狰狞程度,可以使人全身起鸡皮疙瘩、毛骨悚然、头发根竖起、大小便失禁,甚至有的人被吓出病来,极度恐惧可以吓死人。
俗话说:吓破了苦胆。
举个例子:上小学时(五十年代初),有个同班好友,他生的虎头虎脑,小名又叫小虎,惹人喜欢。
有一次他爸爸说:星期天半夜就起床。
非典对中国的积极意义
非典对中国的积极意义《非典对中国的积极意义》1. 非典让咱们中国人更加重视公共卫生啦。
以前呀,好多人对公共卫生就马马虎虎的,像在小区里,垃圾乱扔的现象可不少。
非典一来,大家可都紧张起来了,知道了环境卫生不好就可能带来大灾难。
小区开始大力整治卫生,每个人也都自觉起来,就像大家突然从一群散兵游勇变成了纪律严明的战士,守护着公共卫生的防线。
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2. 咱再说说医疗体系。
非典之前呀,医疗体系就像是一辆有点破旧的汽车,虽然能开,但是有不少小毛病。
非典这一冲击,就像是一场紧急的大检修。
政府加大了对医疗的投入,医院的设备更新换代,医护人员的培训也更加严格啦。
我邻居就是个医生,他那时候天天参加各种培训,忙得不可开交。
可他说呀,这让他的医术提高了好多,就像一把钝刀被磨得锋利无比。
这对咱们老百姓以后看病就医可太重要了。
3. 非典还让中国人的危机意识变强了呢。
以前大家都觉得灾难离自己很远,每天就悠悠哉哉地过日子。
就像在一艘大船上,大家都以为永远风平浪静。
可非典就像突然刮起的狂风巨浪,把大家都拍醒了。
从那以后,大家都开始储备一些应急物资,像口罩、消毒水之类的。
我朋友之前就是个大大咧咧的人,非典之后呀,他家里总会备着点常用药品和防护用品。
这就像是给自己的生活加了一道安全锁,多安心呐。
4. 从社会管理的角度看,非典就像是一场大考。
以前政府的一些管理措施可能还不是那么完善。
但非典期间,各种防控措施迅速出台,社区管理变得更加高效有序。
我住的社区,工作人员那时候每天都在门口站岗、量体温、登记外来人员。
就像一群辛勤的小蜜蜂,把社区这个大蜂巢管理得井井有条。
这种高效的管理模式,在后来的日子里也一直被借鉴和改进,让咱们的社会更加稳定和谐。
5. 非典让咱们的科研力量得到了一次集中爆发式的成长。
以前科研在很多人眼里有点神秘又遥远。
可非典一来,科研人员就像一群冲锋陷阵的勇士,迅速投入战斗。
他们争分夺秒地研究病毒、研制检测试剂和治疗方法。
非典的观后感
非典的观后感非典是我生命中经历过的最为恐慌和焦虑的时刻之一。
当非典疫情爆发时,整个国家都沉浸在深深的恐慌之中。
人们戴着口罩,避免与他人接触,生活几乎陷入了停滞状态。
为了记录这段特殊的历史,我将通过这篇文章来分享我对非典的观后感。
初识非典当非典爆发时,我还是个年轻的学生。
那时候,我对非典的了解非常有限,只知道它是一种可怕的传染病,会导致人们生命的丧失。
我记得当时学校发出通知,要求我们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前往人群聚集的地方。
那时候,我还不太理解这种病毒的传播方式和危害程度,但是我能感受到身边人的恐慌情绪,这让我开始关注非典的每一条新闻。
社会的恐慌非典的爆发让整个社会陷入了恐慌之中。
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影响。
公共场所关闭,商店关门,人们害怕出门,甚至害怕与他人交流。
市场上口罩、消毒剂等物资迅速脱销,物价也水涨船高。
我记得那时候,我每次出门都戴着口罩,生怕自己被感染。
整个城市充满了紧张和焦虑的氛围,人们心情低落,生活缺乏了往日的活力。
疫情的蔓延与控制随着时间的推移,非典疫情逐渐得到了控制。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措施来遏制病毒的传播。
医疗机构加强了病例的诊断和治疗,加强了防控体系的建设。
人们也逐渐意识到了自己的防护责任,积极采取个人防护措施。
随着疫情的蔓延被遏制,人们的恐慌情绪逐渐平息了下来。
非典带来的反思非典疫情过后,我对健康、生活和社会有了更多的思考。
这次疫情教会了我珍惜生命,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
我开始更加重视个人卫生,注意饮食和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同时,我也看到了社会的脆弱性和有待提高的地方。
我认识到了防疫和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性,以及政府和个人在疫情防控中的责任。
这次经历让我更加意识到了作为一个公民应该对社会有更多的责任和贡献。
总结非典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时刻,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也思考了很多。
无论是社会的恐慌、疫情的蔓延与控制,还是个人对健康和生活的反思,都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更加重视个人和社会的健康。
非典总结反思
非典总结反思引言非典是在2002年爆发的一种传染性疾病,给全球范围内的卫生系统和社会造成了巨大冲击。
这场疫情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疾病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终于成功控制了非典疫情,并从中汲取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本文将对非典疫情进行总结和反思,希望能够为未来应对类似疫情提供一些参考。
疫情回顾非典爆发后,由于其高度传染性,短时间内迅速蔓延至全球。
这场疫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恐慌,各国卫生系统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应对。
然而,由于对此前未知病毒的缺乏认识和应对经验,加之信息传播的滞后,对疫情的控制和防范措施并没有取得较好的效果。
总结经验1.提高卫生系统的预警机制。
非典爆发初期,疾病的传播速度之快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我们应该意识到,现代社会疾病的传播速度之快可能给卫生系统带来巨大挑战,需要建立起更加灵敏和高效的预警系统,在疫情初期就能够发现和控制。
2.加强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
疾病并不认国界,国际合作是应对类似疫情的关键。
各国卫生系统应该加强信息共享和合作,及时了解和掌握疫情动态,共同制定应对策略,共同应对疫情的挑战。
3.建立灵活高效的应急机制。
非典疫情暴露出卫生系统在应对疾病突发事件时的脆弱性。
应急机制应该能够迅速启动,并且能够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及时调整和优化措施,以提高反应速度和效果。
反思教训1.公众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在非典疫情中,个人和公众对疾病的防控知识缺乏,对疫情的危害和传播途径认识不足。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公众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疾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在疫情发生时能够主动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
2.媒体在疫情中的责任和作用。
媒体在传播疫情信息和指导公众行为方面具有重要的责任和作用。
媒体应该及时准确地传递疫情信息,避免过度夸大或淡化疫情的报道,以避免引发恐慌和不必要的社会影响。
3.政府的决策和指导作用。
政府在疫情中的决策和指导作用至关重要。
政府需要建立起科学的决策机制,及时发布指导意见和措施,为公众提供明确的行动指南,保障公众的安全。
《非典带来的思考》课件
加强卫生教育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 对卫生知识的了解和重视 程度。
建立应急机制
建立健全的疫情应急机制, 提高社会应对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的能力。
非典后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提升
医疗体系改进
通过非典疫情的经验教训, 改进医疗体系创新,研发更加 高效和有效的疫苗和药物。
多部门协同合作
建立多部门之间的紧密合 作机制,提高公共卫生事 件的应对效率。
类似传染病的应对措施
1 加强预警系统
建立更加灵敏和准确 的传染病预警和监测 系统,及早发现和防 范风险。
2 完善医疗资源
3 合理分配物资
加强医疗资源的建设 和储备,确保能够迅 速应对传染病的暴发。
通过合理分配和管理 物资,提高传染病防 控工作的效果。
《非典带来的思考》PPT 课件
非典疫情席卷全球,给人们的生活和思考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和挑战。这个PPT 课件将带你深入探讨非典所带来的各种影响和启示。
什么是非典?
非典(SARS)是一种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它于2003年 全面爆发,迅速蔓延,给世界各地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非典对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
3
在线购物兴起
非典期间,人们为了避免接触,开 始更多地选择在线购物和远程办公。
非典对医疗体系的冲击
1 床位不足
非典疫情导致医疗系统不堪重负,医院床位不足成为严重问题。
2 医疗资源紧张
医疗机构面临医疗物资短缺的困境,导致对医疗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使用变得困难。
3 医护人员承压
非典疫情对医护人员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体现出医护人员的重要性。
非典疫苗与药物的研制
全球科研合作
面对非典,全球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疫苗和药物研发合作。
非典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与启示
非典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与启示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全世界都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流行病,但同样也让我们回想起17年前的非典疫情。
2003年下半年,非典疫情在中国蔓延,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
那么,非典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与启示是什么呢?一、民生保障需加强非典疫情影响范围非常广泛,全国人民都受到了影响。
在疫情期间,社会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暴露出一些不足:疫情期间医疗资源不足,医疗设备和防护物资医院之间分配不均,特别是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卫生条件不够好,都导致了疫情发展的恶化。
此时需要加大对民生保障的投入,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与分配,提高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防止因灾害、疫情等社会突发事件给公众带来的不必要困扰。
二、卫生领域投入需加强对于公共卫生领域,我们应该加强投入,消除卫生问题供给的结构性短板,提升卫生设施和服务水平,尤其地为农村和偏远山区的卫生事业配设一大批医生和相关的资源。
另外,在公共卫生领域中还需要大力推广和科普有关疫情和防护等知识,并加大对疾病预防和医疗保障领域投入,增加医疗设备药品的备货储备以及加强疫苗研发等。
三、加强科学精神疫情爆发时,很多信息传递、防控等工作还没有科学依据,导致了防护措施不当和不必要的恐慌。
这提示我们,在未来需要多加强科学精神,引导公众正确理解疾病的性质和传播途径,落实传染病防控隔离、集中收治和防护等科学的疾病防控思路,避免恐慌和蔓延。
四、紧密合作非典疫情期间,全国各地医疗卫生部门和社会各个方面都密切配合,共同应对非典疫情。
这种多边合作的思想和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抗击疫情的效率和质量。
在未来可能出现的疫情中,需要继续在不同的领域,尤其是政府、社会以及科学界的合作上做出共同努力。
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预防和应对未来的疫情,将损失减少到最低。
总之,非典疫情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让我们在卫生保障、科普和信息发达的优势方面发现了不足。
在应对公共时间突发事件方面,我们需要加强政府和社会方面的合作,引导公众科学防范和应对疫情,在未来更好地应对各种疫情和突发事件。
抗击非典的经验和教训
抗击非典的经验和教训说起非典,那可是让大家记忆深刻的一段历史啊。
要是现在还要大家谈起2003年的时候,估计没多少人能淡定。
那会儿,整个社会都陷入了一种紧张和恐慌的状态,几乎每个人的生活都被打乱了。
医院的病房里,医生和护士们拼命地与病魔作斗争,街头上戴口罩成了常态,就连去超市买菜,也得小心翼翼,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染上病毒一样。
说实话,那时候的日子真是有点让人喘不过气来。
不过,尽管那个时候非常困难,但也有很多值得我们总结的经验和教训。
首先呀,非典给了我们一个非常深刻的启示,那就是“信息透明”有多重要。
非典初期,信息的传播不及时、不透明,导致了很多人对疫情的恐慌和误解。
大家都觉得,什么都不清楚,自己是不是被感染了,出去上班还能安全吗?反正当时,信息不对称可是让不少人慌了手脚。
直到国家开始加强疫情通报,媒体频繁曝光相关情况,大家才渐渐松了口气。
其实说到底,我们需要的不是过度的防备,而是明确的信息,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再来说说防控措施。
其实防控非典的很多措施,放到今天来看,依然是非常有效的。
最基本的,就是做好个人防护。
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这些简单的事,做不好都可能引发大问题。
虽然说起来容易,但真正做到的时候却很难。
记得那时每天外出,口罩就成了标配,有些人甚至把口罩戴得严严实实,眼睛只露出一条缝,生怕空气中哪儿飞来个细菌就把自己搞定了。
话说,戴口罩也不仅仅是为了保护自己,更是对他人负责,毕竟谁也不希望自己无意中成为传播源嘛。
要说抗击非典,最令人感动的还是那些坚守在前线的医护人员。
说起他们,我就想起那段时间,医院里真的成了一个个孤岛。
医护人员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每天都像超人一样在病房里忙碌着,哪怕他们自己也有家人,有亲人,也有害怕,但他们从未退缩。
最感人的是,那些年轻的护士和医生,在没有足够经验的情况下,仍然毫不犹豫地冲上前线,就为了救治更多的病人。
有时候想想,真的觉得这就是“你守护我,我守护你”的最好诠释。
“非典”带给我们的思考
“非典”的爆发,暴露了人类和社会自身需要解决 的好多问题,是对一个社会的综合性检验。 “非典 ”让我们反思,企业应该如何加强危机管理呢?
危机管理的三大特征
危机管理具有不确定性、应 急性和预防性三大特征。由于危机 爆发后往往给企业带来重大的经济 损失和形象伤害、处理不当甚至会 导致企业倒闭,因此,国外不少大 公司均将目光投向危机管理。 据悉,伦敦证券交易所还作 出新规定,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建立 危机管理体制,并定期提交报告, 由此可见,危机管理已越来越受到 企业界的重视。
挺住就意味着胜利,中国人民有信心战胜“非典”
让人们很高兴的是,我国危机管 理体系已经进入高效运转状态,全国 人民一心,相信会很快找到抗击病魔 的医学手段;全国团结一致,相信会 尽量缓解疫情对公众心理的冲击,我 们完全能够尽量减少此次灾害所带来 的损失。 正如温总理所指出,“我们要正 确对待,把眼光放长远一些,不要计 较一时的得失。只要我们尽快消除疫 情,积极主动做好工作,局面很快就 会改观。”最近中央的一系列重要部 署,正凸显出中国政府和民众抗击非 典的能力和信心。
危机处理的重要环节
危机发生后,当事人应当冷静下来,镇静处理 以最快的速度启动危机应变计划。找出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后处理危机应 刻不容缓,果断行动 要想取得长远利益,公司在控制危机时就应更多地关注消 费者的利益而不仅仅是公司的短期利益 建立有效的信息传播系统,做好危机发生后的传播沟通工 作,争取新闻界的理解与合作。这是妥善处理危机的关键 为增强公众对企业的信赖感,可邀请权威机构和新闻媒体 参与调查和处理危机 随机应变。在处理危机时,应针对具体问题,随时修正和 充实危机处理对策
面对“非典”,企业该有哪些思索?
非典正在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但非典既可防又 可治,特别是在现代科技和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只 要认真正确对待,不至于到恐慌的地步。 “非典”不应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工作秩序。我 们每个人应对“非典”,除了用科学的方法正确预防 和治疗外,那就是沉着应对,一如既往地做好本职工 作。不要让比“非典”更具传染性的谣言和恐惧在我 们身边流行起来。 作为企业,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主体,从“非典” 中应该有哪些思考呢?
《非典》读后感
《非典》读后感
在读完《非典》这本书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疫情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挑战。
这本书以真实的案例和数据为基础,深入分析了2003年非典疫情的爆发过程,以
及政府、医疗机构和民众在应对疫情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通过对疫情的揭示和反思,我对疾病的传播机制、防控措施以及社会应对能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疫情爆发初期,人们对非典病毒的传播机制和症状并不清楚,导致了疫情的
迅速扩散。
作者在书中详细描述了疫情的传播路径和病毒的特点,让人们对疫情的严重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同时,书中还提到了政府和医疗机构在疫情初期的不作为和疏忽,导致了疫情的失控。
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对于疫情的防控,及时的预警和有效的措施至关重要,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和忽视。
除了疫情的传播机制和防控措施,书中还反映了疫情对社会秩序和人们生活的
影响。
在疫情期间,人们的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许多人不得不居家隔离,生产和生活秩序也受到了破坏。
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和社会应对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书中,作者提到了政府和医疗机构在疫情期间的应对措施和协调能力,以及民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配合度。
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只有政府、医疗机构和民众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防控疫情,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通过《非典》这本书的阅读,我对疫情的严重性和防控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
认识。
疫情是一种全球性的挑战,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和民众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应对和控制。
希望我们能够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加强疫情防控的意识和能力,共同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疫情挑战。
让我们携手合作,共同为人类的健康和安全而努力奋斗!。
抗击非典的经验教训
抗击非典的经验教训要说起非典,那个时候大家都还记得吧?一听到这个词,心里立马就觉得压得慌。
记得2003年,那真是“风头无两”的时候,街上人少得可怜,大家都开始戴口罩,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莫名的紧张和不安。
谁能想到,那个小小的病毒,居然能让整个社会像被按下了暂停键一样。
回想起来,真是心有余悸,但又觉得,这段经历给我们上了宝贵的一课,虽然有些教训是苦涩的,但也让我们更加坚强,也让我们意识到,面对任何灾难,团结一致比什么都重要。
你看,非典刚爆发的时候,大家都懵了。
就好像是被一个大霹雳劈头盖脸砸了过来,谁也没准备好。
那时候,信息还没现在这么发达,电视、广播是我们主要的消息来源。
可那时候的相关部门和专家们可没有闲着,大家都在忙着调查病毒的来源,忙着寻找治疗方案。
那时候人们没有过多的技术工具,疫情的防控就全靠一纸命令,一线医护人员的拼命付出,还有大家的自觉配合。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不简单,毕竟大家对这个病一点也不了解。
恐慌是不可避免的,很多人宁愿呆在家里不出门,甚至食物都不敢买,不敢去医院。
那种紧张的气氛,真的是让人透不过气来。
不过说实话,非典也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和社会的力量。
你说,国家能迅速行动起来,组织力量,调动资源,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还有医护人员的奉献,真的是拼了命,穿上防护服,几乎是和死神赛跑。
当时许多普通人也是毫不犹豫地参与到抗疫当中,志愿者、社区工作者,还有很多无名的英雄,真的是顶了个大帽子,谁也不说啥,默默付出。
就连那时候有很多人买不到口罩,想方设法用自己能想到的办法进行防护,简直是让人看得泪目。
不过说到这里,大家可能都会有点疑问:“那这次教训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哎,说实话,经验教训有点多,有些看起来简直就像是“中午不吃饭,晚上吃得更急”那种“后知后觉”。
比如,疫情初期的应对,虽然大家都在拼命,但信息沟通和传递的速度显然还不够快。
你想啊,那时候大家都不知道病毒是什么,信息不对称就导致了很多恐慌情绪的蔓延。
非典给我们带来的反思和启示
非典给我们带来的反思和启示非典疫情使我们认识到疾病传播的严重性和迅速性。
在非典爆发之前,大多数人对于疾病传播的了解还停留在表面,很少有人意识到病毒可以如此迅速地蔓延。
非典的爆发让人们看到了疫情带来的恐慌和恐惧,也让人们明白了疾病传播对社会的影响是如此之大。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于疾病传播的认识,提高个人卫生意识,做好预防工作,以防止类似的疫情再次发生。
非典疫情暴露了公共卫生体系的薄弱之处。
非典爆发时,许多地方的医疗系统都出现了短缺和混乱的情况,缺乏有效的防控措施和紧急处理能力。
这一次疫情的教训是,我们需要加强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提高医疗设施和医护人员的储备能力,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机制的建设,以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疫情。
非典疫情也给我们带来了全球化的思考。
非典的爆发并非仅仅是中国的问题,而是全球范围的问题。
疾病的传播已经超越了国界,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变得尤为重要。
非典疫情也提醒我们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威胁。
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才能更好地防止疾病的传播和控制疫情的蔓延。
非典疫情还对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许多行业和企业因为疫情而受到重创,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
非典疫情让人们认识到,疾病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来缓解疫情带来的冲击。
此外,非典疫情也提醒我们要加强公共卫生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使我们在面对类似的疫情时能够更加从容应对,减少不必要的恐慌和损失。
非典疫情还让人们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
在非典疫情期间,科技的应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病毒的快速检测、信息的快速传播等。
科技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手段来抵抗疾病,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来预防和控制疫情。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科技研发,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以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疫情挑战。
非典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反思和启示。
我们应该加强疾病传播认识,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强全球合作,缓解疫情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加强科技研发,以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疫情挑战。
非典个人年度总结(3篇)
第1篇引言2003年,对于全球而言,是非同寻常的一年。
这一年,一种名为“非典型性肺炎”(简称非典)的传染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我国也深受其害,全国各地纷纷采取紧急措施进行防控。
作为一名普通公民,我也在这场抗击非典的战役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以下是我在2003年非典期间的年度总结。
一、非典的爆发与传播1. 非典的起源:非典起源于我国广东省,最早于2002年底在佛山市被发现。
随后,病例迅速增加,并向全国乃至全球蔓延。
2. 传播途径:非典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即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将含有病毒的飞沫喷出,他人吸入后可能感染。
3. 症状表现:非典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
二、非典期间的日常生活1. 居家隔离:为防止非典的传播,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封城、封路、居家隔离等。
在这期间,我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严格居家隔离,减少外出。
2. 生活物资保障:在非典期间,生活物资供应一度紧张。
为了保障生活,我提前储备了足够的食物、饮用水、消毒液等必需品。
3. 关注疫情动态:每天关注疫情动态,通过电视、网络等渠道了解非典的最新信息,了解政府防控措施,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4. 心理调适:长时间居家隔离,容易产生焦虑、恐慌等负面情绪。
为了保持良好的心态,我通过阅读、听音乐、锻炼等方式进行心理调适。
三、抗击非典的举措1. 宣传防控知识:通过微信、朋友圈等渠道,向亲朋好友宣传非典防控知识,提高大家的防护意识。
2. 参与志愿者活动: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我积极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协助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消毒、排查等工作。
3. 捐款捐物:通过捐款、捐物等方式,为抗击非典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非典的启示1. 公共卫生的重要性:非典疫情让我深刻认识到公共卫生的重要性。
只有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才能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 团结协作的力量:在抗击非典的过程中,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共同抗击疫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非典’对中国经济影响”研究小组《研究简报》第十二期2003年5月7日“非典”给我们带来的启示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已经直接影响到了我们经济的发展,这种影响是短期阵痛的,对GDP的打击也是明显的,不久的将来就会呈现出来,而且间接影响的程度不但较为剧烈,而且还会有长期的滞延性。
然而,无论从政治还是经济方面,带给我们的不利的一面的同时,也有机遇的一面……非典型肺炎爆发至今,从新闻媒体的有限信息披露,到每日一次公开“非典”病例数量,新闻媒体的有限开放有利于改进政府为政作风,这一开放模式加大了政府和民众的信息互动,特别是政府对爆发性事件的处理,已经朝透明化的方向发展,换句话说,政府对关键信息的处理,多会采纳有限透明的策略,这是对民众负责任的态度和表现,拉近了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距离。
这种趋势是持久的、前进的、不可逆转的,很有利于我们推进体制改革进程。
就“非典”的影响而言,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反应尤为明显,不管是短期,还是远期,人们对“非典”都存在一种“非典”恐惧症,也可以说成是SARS综合症,这种恐惧主要来源“非典”的强烈传染性和身边发生事实死亡病例,这种恐惧使得个体生活自然避开人群,自然的隔离将会成为个体保护自己最有效的方法,生理上出现的任何相关的反应,都会使个体越来越依赖医疗卫生保健,这对提高个体的生活质量确实是一大进步,然而,如何降低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价格?将成为今后长期有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在这“两种因素”(这里指“心理”和“生理”)的影响下,医疗卫生保健产业将得到最大的改善,经济的新增长点不久就会出现,政府财政支出的20亿元预防“非典”基金只不过发挥了一个杠杆的作用,更大的个体消费支出将会在远期得到印证,这有可能成为弥补和扩大有效需求不足的重要突破口。
“两种因素”会导致大市场经济向小市场经济的转变吗?会从自然的密集型的集中市场向粗放型的个体经济转型吗?我们认为,这种倾向是存在的,但短期内这种经济结构不可能大规模出现,如果不能在短期根治“非典”,并使之不向农村扩散,就不能排除经济结构的变迁,起码国际间和国内区域间的隔离,已经产生了国际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割裂、国内区域经济的割裂、城乡经济的割裂,这种割裂对我们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在未来,我们不应轻易的一言以蔽之,说是消极的,很可能就此有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潜在地发挥作用,也可能是人类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改观和重塑,起码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实现了微调,也增加了国民对未来灾难的抗风险意识,这是一场深刻的国民教育和发展反思运动,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珍贵的,很有助于中国重振历史的雄风和辉煌。
北京、广东等城市对“非典”所采取的短期隔离,是有效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方法,就广义而言,北京对外界进入北京的人(或物等)实行的隔离,广东对外界进入广东的人(或物等)实行的隔离,此外,其他的城市为避免北京、广东和香港“非典”的入侵,也会对外来的人(或物等)实行隔离,不管这种隔离是短暂性身体检查,还是长期性的观察治疗,都会阻隔城市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在这种情况下,区域的割裂性和封闭性加强了,城市经济的辐射作用弱化了,不符合现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显然对经济总量的提升是不利的,起码有一点是事实,就是限制了区域经济的发展,防病毒的隔离已经弱化了人口群居效应,长期的可支配收入下降也会导致购买力下降,这都限制了经济潜能的发掘和内需的拉动,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降低了。
此外,中国的国际交往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国际对中国的SARS病毒隔离,影响到中国与国际的交流和贸易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必然促使中国的产业政策将进行自我微调。
“非典”的影响,直接制约了旅游、航空和餐饮业发展,也间接影响到整个服务业发展,但也制造出了繁荣的“非典经济”:医疗卫生、信息、快餐食品、保洁用品等产业都在短期内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尽管这种有限增长不足以弥补整体的损失,然而,从长期看,将会导致国内产业结构的微调和洗牌;从战略上看,“非典”阻隔了国际贸易和交流,中国的短期经济发展就会越来越倾向于扩大内需。
然而,倘要扩大内需,就必须取消区域的割裂,但为了防疫这又是不可能解除的,这就产生了经济发展的新 “瓶颈”:“非典”休克症。
之所以称之为休克,是因为它的症状与人体休克很相似,不过这种休克不是由过急的政府改革政策引起的,而是一种突发性的传染性SARS病毒所诱发的。
潜在的SARS隔离能够持续多久?这是人们比较关注的。
如果“非典”持续时间较短,就只会影响城市经济,不会影响到“三农”,但“非典”城市休克症还是存在的,在“非典”阴影消除之后,城市经济会逐渐复苏,聚居化、市场化的倾向依然会得到大力发展。
如果“非典”症持续时间稍长,就会使经济发展的休克状态持续较长,城市或部分农村的自由职业者就会增多,有可能会出现大量的小型经济单体,这就避免参加聚居的工作方式,也能够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因“非典”而挤出的工作岗位,必然导致了农民工向农村的回流。
如果短期不能克服“非典”,就必然会造成“非典”向农村的传播,所谓的隔离和封闭就很难解决农村SARS问题,对中国9亿农民实行局部隔离也不太可能,加之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普遍较差,治疗和预防“非典”也会成为新的难题,新一轮的大面积的“非典”农村休克症就会出现。
解决“非典”问题是对政府提出的一大考验,政府要体现施政爱民,也要践诺“三个代表”的方向,在这个关键时期,政府能不能服务于老百姓?能不能服务好老百姓?都是对政府体制改革的考验,在这场改革中,官员下课是常见的现象,这也体现了政府务实的改革作风。
新一届领导对“非典”的高度重视,而且对国内外信息披露的及时公开,已经展示了中国政务改革的方向,政府的有所作为反映的不只是实事求是的作风,这体现了对人权的尊重。
对“非典”病例和数据的据实报道,是倡导了新闻自由和改革的方向,很有利于推进政治体制的改革。
然而,在预防“非典”的过程中,我们也不得不正视另一现实,政府的战略决策是好的,但政府执行和群众参与过程中有时经常会出现偏差,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隔离了非病毒携带者和非易感人群,相反,却对病毒携带者和易感人群采取放任的做法。
不少单位的领导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把疑似病例者无声无息地放假和辞退,这样便不会影响到自己失职和责任,也保护了内部人员,如果把疑似病例者送往医院观察治疗,就会导致单位所有人员的恐慌,也会增加大量的麻烦问题:医疗费用、病人移交、相关人员隔离管理,之所以“非典”病例不断增多,而且,扩展到其他城市,一方面是病毒的传染性较强,另一方面就与管理的松懈分不开,在大局问题上,“明哲保身,但求无过”是消极逃避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二、放假就是最好的隔离,是一种偏颇的做法。
对于学校学生而言,放假是可行的,但对于大部分的单位都采取放假,就不容易找到和隔离“非典”患者,特别是流动人口的放假,就增加管理的难度,流动人口不是回流农村,就是在市区到处流动,增加了“非典”传播途径。
三、群众的自觉性不够,政府主导替代了群众主导。
这场抵御“非典”的战役中,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技术、物力和人力,发挥主导的、核心的作用,然而民众多是被动的参与,没有积极的、及时的把这场战役打好,换句话说,群众是战役的主导力量,政府是引导和诱发群众力量的“导火索”,当然,这与各级政府、卫生部门、新闻媒体的保守和各自为政意识分不开,不但存在协调上的问题,暴露了各级机构“各人自扫门前雪”的倾向,也隐寓了政权的弱点和市场化程度低的状况,这在以后的中国改革中都需要逐步的根除。
“非典”问题已经给我们提供一个有益的启示?政府已经疏通了和民众自然的沟通管道,对关键问题政府已经及时准确向民众通报,并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措施,政府有所作为有可能成为推进改革的最大动力,新闻媒体也前所未有的开放,这对促进信息开放和新闻自由是一大进步。
新闻媒体自由在很大程度上会推进中国的民主建设。
经历这次“非典”后,政府对人权和民主更加看重了,整个政府机器的为政队伍更精良了,素质也更高了。
“非典”对中国、对世界,虽然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灾难,然而,也潜移默化在推动中国的政务改革,特别SARS背后潜在的改革诱发源泉和无形动力,这对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非典型肺炎事件的负面效应,对一些行业的打击将是非常沉重的。
如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零售业、饮食业和旅游行业等,所受影响都是前所未有的。
但是"非典"给们带来的不仅是恐慌或经济损失,精明的投资应该能够从中窥出一些商机。
我们认为,"非典"事件之后,必将引起中国对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的重视。
吸引投资,加快这些领域的建设,将是一个可预见的商业机会。
除公共卫生、环境保护、医药生产等直接相关领域外,"非典"事件后,影响公共健康安全感的公共交通、食品卫生等领域的技术水准的提升,也将需要有大量资金来实现。
尽管非典型肺炎带来的损失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企业充分利用各种科技手段,突破传统经营模式,仍然可以获得商机。
网络贸易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方式,在“非典”面前,其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无需人员接触往来的优越性凸显,所以网络贸易正受到越来越多商人们的关注。
比如刚刚结束的春季广交会,在全部44.2亿美元出口成交中,网上就占去了13亿美元,中国传统贸易的最大盛会广交会尚且如此,这就更加充分体现了网络贸易的潜力。
以攻克“非典”作为突破口,中国已经和必将掀起新一轮经济的增长风潮,借此“非典”反映出来的问题,也会推进中国的改革步伐,“非典”在带给我们灾难的同时,也推进了我们产业的微调和制度变革,这已经使我们在问题中发现问题,也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新线索。
执笔:吴国富、周宏定稿:吴国富、周宏参加讨论的其他成员还有董昭、陈敏、巩馥洲 联系人:徐山鹰;电话:62565817,62651378,82671322;传真:62621304Email: x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