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天地之中——解析
2023届江苏省常州市前黄高级中学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届江苏省常州市前黄高级中学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来接连出现的爆款文化创新节目,无不证明了艺术创作“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具有令观众惊艳的力量。
屡屡对这些节目赞美、惊叹的同时,我们也不禁思考,这类既叫好又叫座的文化创新类节目是如何炼成的?河南卫视推出的《唐宫夜宴》《天地之中》《祈》等致力于激活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依托现代技术、精心制作的节目对此做了很好的诠释。
追溯历史,破解传统密码。
与众多新兴媒体及其文化产物不同,传统文化创新节目与生俱来裹挟着厚重的历史感和历经岁月沉淀的独特“包浆”韵味,这使它在文化节目存在形式同质化、制作浅表化等问题的当下依然具有先天的吸引力。
而如何从卷帙浩繁的历史典籍中攫取“文化亮点”并提炼出新奇创意,是制作文化创新类节目面临的首要问题。
河南卫视在这方面可谓别出心裁,表现不俗。
端午节目开场舞《祈》以洛神、飞天为原型,采用真人水中起舞的形式再现曹子建笔下“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苦流风之回雪”的曼妙,舞出文化的“回归”;《丽人行》借老杜诗名,给每位演员画上花钿、斜红、面靥齐全的唐朝妆容,以重现“云想衣裳花想容”的大唐盛世……显然,在深入挖掘传统题材的基础上,选取最能触发受众民族自豪感、最能唤起受众文化认同和民族自信的文化元素,是这类文化创新节目频频“出圈”的关键所在。
以文驭娱,依托现代技术。
任何一种传统艺术的重新演绎都离不开现代元素的融入。
《离骚》曰:“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如果说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赋予文化创新节目以“内美”,那么现代化科技手段则起到了“修能”之用。
以《天地之中》的设计为例。
演员们于一片星河陨石中起手舞太极,再加上3D效果下配合磅礴背景音乐出现的张衡浑天仪、从飞船内部向外看到的祖国大好河山等等,无一不给人带来沉浸式的观赏体验。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古迹,指中国河南省登封市的一批具有悠久历史的文物古迹,包括周公测景台和观星台、嵩岳寺塔、太室阙和中岳庙、少室阙、启母阙、嵩阳书院、会善寺、少林寺建筑群(包括常住院、塔林和初祖庵)等8处11项优秀历史建筑。
该建筑群中的各建筑历经汉、魏、唐、宋、元、明、清,构成了一部中国中原地区上下2000年建筑史,是中国跨度最长、建筑种类最多、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代建筑群,是中国先民独特宇宙观和审美观的真实体现。
2010年8月1日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委员会这样评价“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位于中国河南省的嵩山,被认为是具有神圣意义的中岳。
在海拔1500米的嵩山脚下,距河南省登封市不远,有8 座占地共40平方公里的建筑群,其中包括三座汉代古阙,以及中国最古老的道教建筑遗址——中岳庙、周公测景台与登封观星台等等。
这些建筑物历经九个朝代修建而成,它们不仅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天地之中的概念,还体现了嵩山作为虔诚的宗教中心的力量。
登封历史建筑群是古代建筑中用于祭祀、科学、技术及教育活动的最佳典范之一。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古迹,指中国河南省登封市的一批具有悠久历史的文物古迹中华文明的核心在中国古老的宇宙观中,中国是位居天地中央之国,而天地的中心在中原,中原的核心则在郑州登封,因而这里成为中国早期王朝建都之地和文化荟萃的中心。
中国几大主流文明——儒、佛、道都在这里建立了弘扬传播本流派文化的核心基地,这里也成为人们测天量地的中心。
这一历史背景使得这里汇聚和留存了大量珍贵的文化纪念建筑,其精华即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它们都与中国“天地之中”传统宇宙观发生着直接的、必然的联系。
中国古代礼制、天文、儒教、佛教、道教等文化流派均热衷于在嵩山建立核心基地,这里逐渐成为中华文明的核心。
创建于东汉时期的少室阙、启母阙,是中国最古老的国家级祭祀礼制建筑典范;中岳庙和太室阙,是中国古代礼制建筑格局最全面的代表;周公测景台和观星台,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嵩阳书院作为中国最早的传播儒家理学、祭祀儒家圣贤和举行考试的书院,是已经消失了的书院文化的载体;嵩岳寺塔、少林寺建筑群和会善寺,是不同时期佛教在中国发展的纪念碑,千余年来,它们影响了广大范围内的宗教建筑形制。
天地之中
天地之中天地之中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包括8处11项历史建筑:周公测景台和观星台,少林寺建筑群三处:塔林、初祖庵、常住院,会善寺,嵩阳书院,中岳庙和东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嵩岳寺塔。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2010年8月1日审议通过,将中国的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包括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和初祖庵在内的8处11项古建精华有了新的“护身符”。
中岳庙“天地之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登封市“天地之中”少林寺历史建筑群,共8处11项:周公测景台和观星台、中岳庙、太室阙、启母阙、少室阙、会善寺、嵩阳书院、嵩岳寺塔、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初祖庵等。
历经汉、魏、唐、宋、元、明、清,构成了一部中国中原地区上下2000年形象直观的建筑史,是中国时代跨度最长、建筑种类最多、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代建筑群,是中国先民独特宇宙观和审美观的真实体现。
观星台观星台位于登封市告成镇,同周公测景台、周公庙一起组成一座完整的院落,现存建筑有:照壁、大门、戟门、周公测景台、周公祠、观星台、帝尧殿等中轴线建筑和明清碑刻17通。
[1]嵩阳书院位于嵩山南麓峻极峰下,是中国创建最早、影响最大的书院之一。
它始建于北魏太和八年(公元484年),经历代重修,目前书院保持了清代(公元1644-1911年)建筑布局,中轴建筑共分五进院落,由南向北依次为大门、先圣殿、讲堂、道统祠和藏书院,中轴线两侧有配房和西院敬义斋等,共有古建筑25座108间。
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汉三阙嵩阳书院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建于东汉年间(公元118-123年),是中国仅存的时代最早的庙阙,代表了中国古代国家级祭祀礼制建筑的典范。
雕刻于汉三阙上的图画、篆书、铭文十分精美,是研究建筑史、美术史和东汉社会史的珍贵资料。
[3]嵩岳寺塔建于北魏正光年间(公元520-525年),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砖塔,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筒体建筑。
2024年1月上海市各区初三语文中考一模卷【文言文阅读题】汇集练附答案解析
2024年1月上海市各区初三语文中考一模卷【文言文阅读题】汇集练2024.1(24一模·宝山区)【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其①诏至京师,而复为柳州刺史也。
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
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②,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
”请于朝,将拜疏③,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④。
[注释]①其:指柳宗元。
②穷:处于困境。
③疏:上书。
④恨:遗憾。
5.【甲】文作者是朝柳宗元,【乙】文中提及的“□□”是他的“字”。
(2分)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分)(1)不可久居()(2)愿以柳易播()7.下列对【乙】文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况且绝没有让母子一起去柳州的道理。
B.并且也没有让母子一起来柳州的道理。
C.况且绝没有让母子一起去播州的道理。
D.并且也没有让母子一起来播州的道理。
8.(1)人物不同行为背后有不同的心情:【甲】文中“伐竹取道”一句表现了柳宗元一行人的□□之情;【乙】文中“泣”字表现了柳宗元的□□之情。
(4分)(2)对于引发人物行为的原因,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甲】文中“伐竹取道”是因为看见了小石潭水的清澈。
B.【甲】文中“乃记之而去”是因为无法探寻小石潭源头。
C.【乙】文中“泣曰”是因为得知刘梦得被贬播州的消息。
D.【乙】文中“请于朝,将拜疏”是因为刘梦得不想赴任。
9.【甲】文中面对自身被贬,【乙】文中面对友人被贬,柳宗元采取的方式和目的各不相同。
1621.世界文化遗产的规划管理与衔接问题初探——以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为例
表性建筑,综
合体现了一
种东方文化
的悠久历史 和突出成就。
图 1 世界遗产名录(UNESCO World Heritage List)中对于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 群的记录
它包括 8 处 11 项历史建筑,具体有:太室阙和中岳庙、少室阙、启母阙、嵩岳寺塔、 少林寺建筑群(常住院、初祖庵、塔林)、会善寺、嵩阳书院、观星台。它们以中岳嵩山为 景观和文化依托,集中分布在太室山、少室山周边 40 余平方公里的区域内。
将国内文物保护单位历史、艺术、科学“三大价值”评估模式与世界文化遗产的“突出 普遍价值”模式进行了进一步的对接。
对“天地之中”这一文化内核,将其价值按照某种分类标准进行描述和总结。因为要同 时为国内保护工作和国际监管服务,需要解决国内国外不同的价值评估体系的协调问题。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有关法规的描述或操作惯例,对文物保护单位的 价值评估以历史、艺术、科学三大价值为主,根据对象情况或有文化价值、社会价值、情感 价值等。这些价值是保护的最终目的,其附着对象是保护的直接对象。保护规划中的价值评 估内容,是制定保护措施的直接依据。
关键词:世界文化遗产,多元诉求,管理,衔接
1. 世界文化遗产的管理综述
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遗产自身及周边环境能得到更为合理和有效的 保护,得到国际上多方面的专业评估、监管和援助。但从国内世界文化遗产的现状来看,呈 现的是一种“重开发,轻保护”的趋势,被列入名录并没有使遗产地具有的突出的普遍价值 以及完整性和真实性得到保持或提升,反而对文化遗产带来了更多的威胁。
3.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规划管理与衔接
3.1. 多元发展带来的遗产地问题
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使社会中的各种资源和要素都形成了关联链条。其中一项要素的改 变,必然对社会的其他层面带来积极或消极的影响。随着“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成为世界 文化遗产,各类以盈利为目的的旅游开发项目正在大量酝酿,受到旅游开发的压力和冲击, 面临如下问题:
(完整版)中庸全文及译文
《中庸》——子思第一章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译文:上天赋予人和物的根本,叫做“性”;在人即人性,在物即物性。
遵循本性自然的规律,叫做“道”。
修养人性自然的法规,叫做“教"。
原文: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译文:“道”是片刻也脱离不开的,能够脱离开的,就不是“道”了。
因此,有道德的君子非常谨慎、敬畏地对待那眼睛只有天下最诚的圣人,才能充分地发挥他的天性;发尽天性,才能发尽人性;发尽人性,才能发尽物性;发尽物性,就能助天地化生、养育万物 ;能助天地化育万物 ,就能与天地并列,排在第三了。
看不见、耳朵听不见的东西 - “道”;遏制住欲念,即使是在隐晦或细微的地方,也不让它显现出来。
因此,当君子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是特别谨慎的.原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 ,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译文:喜怒哀乐等感情还没有抒发出来的时候,叫做“中 ";抒发出来而又完全符合礼义的标准,叫做“和”。
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的通途。
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就会各安其位、正常运行,万物就会正常地生长、发育。
第二章原文:仲尼日:“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能做到‘中庸’;小人相反,做不到‘中庸' 。
君子能做到中庸,是因为君子时刻都能做得恰如其分 ,既‘不超过’又不‘不足’;小人则相反,做不到中庸,是因为小人做事无所顾忌。
”第三章原文: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译文:孔子说:“中庸是至高无上的道德标准了吧!百姓之中很久以来就很少有人能做到了。
”第四章原文: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
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
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2023-2024学年上海市杨浦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解析
杨浦区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期中学业质量调研语文学科2023.10一、古诗文(25分)(一)(8分)1. 默写与运用(1)夜久语声绝,________________。
(杜甫《石壕吏》)(2)_______________,一任群芳妒。
(陆游《卜算子·咏梅》)(3)山水之乐,_____________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4)小语读到“月下飞天镜”时,想起了《岳阳楼记》中对月影的相似描写: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 如闻泣幽咽②. 无意苦争春③.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④. 静影沉璧【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
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闻、幽、咽、寓、影、璧。
(二)(17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丙】在儋耳①书吾始至南海,环视天水无际,凄然伤之曰:“何时得.出此岛耶?”已而思之:天地在积水之中,九州在大瀛海中,中国在少海中,有生孰不在岛者?覆盆水于地,芥②浮于水,蚁附于芥,茫然不知所济。
少.焉水涸,蚁即径去;见其类,出涕曰:“几不复与子相见。
”岂知俯仰之间,有方轨八达之路乎?念此可以一笑。
【注释】①儋耳:地名,今海南省儋县。
②芥:指小草。
2. 三篇诗文的作者为同一人,应是北宋文学家____________(人名)。
3.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何时得.出此岛耶()(2)少.焉水涸()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专题07 杞人忧天(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
专题07 杞人忧天(2023·山东东营·东营市实验中学校考二模)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叉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跳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杞人忧天》(乙)(陆象先)罢为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剑南按察使,为政尚仁恕。
司马韦抱负谏曰:“公当峻扑罚以示威,不然,民慢且无畏。
”答曰:“政在治之而已,必刑法以树威乎?”卒不从,而蜀化,累徙蒲州刺史,兼河东桉察使。
小吏有罪,诫遣之,大吏白争,以为可杖,象先曰:“人情大抵不相远,谓彼不晓吾言邪?必责者,当以汝为始,”大吏惭而退。
尝曰:“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为烦耳。
第澄其源,何忧不简邪?”故所至民吏怀之。
——《新唐书·陆象先传》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因往晓.之晓:②其人舍然..大喜舍然:③为政尚.仁恕尚:④民慢.且无畏慢:2.简要说明两文在写法上的相同之处及作用。
3.阅读甲、乙两文,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答出三点即可)【答案】1.①告知,开导;②消除疑虑的样子;③崇尚;④不恭敬,傲慢意思对即可。
2.示例一:通过对话描写塑造人物,人物形象鲜明。
甲文对话体叙事,言简意赅,逻辑严谨,将杞人忧思忧虑的形象与晓之者忧彼之所忧的形象充分地展现了出来;乙文通过对话描写,将陆象先“为政尚仁恕”的形象充分地展现了出来。
示例二:运用神态描写来刻画人物。
甲文中“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将两人疑虑消除、愿望实现后的喜悦之情充分地展现了出来;乙文中“大吏惭而退”等描写则把大吏惭愧而退的心理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学生版——专题01 基础知识综合
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学生版——专题01 基础知识综合1.(2024·河南·中考真题)小组成员想用下面这段文字介绍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里面有一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判断。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共8处11项,其中有闻名遐.迩的千年古刹少林寺、久① (符负)盛名的学府嵩阳书院、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观星台等。
这些历史建筑宛如镶嵌在② (崇祟)山峻岭间的颗颗明珠,闪耀着中华文明的璀璨光芒。
数千年来,它们以各自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何为“天地之中”,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文化遗产。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2.(2024·河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太行巍巍,滹沱滔滔。
河北省平山县中部,滹沱河北岸一处松柏苍郁.的坡岭上,甲(落成/坐落)着革命圣地西柏坡。
西柏坡是一个永载史册的名字,它被称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在这里,中共中央指挥了三大战役,召开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擘画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毛泽东同志称之为“进京赶考”。
23日11时,“赶考”的人们乘汽车从西柏坡出发,17时到达唐县淑闾村;24日4时出发,11时许到达保定,傍晚到达涿县并留宿;25日改乘平汉线火车,(líng chén)出发,6时到达北平清华园站。
这一路风尘仆.仆,向着新中国走去。
75年过去了,重温“进京赶考”这段历史,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精神不断乙(激励/激荡)着我们,(bǐng c hí)理想信念,砥砺奋斗前行。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líng chén)②(bǐng chí)(2)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松柏苍郁.(yú)风尘仆.仆(pú)B.松柏苍郁.(yù)风尘仆.仆(pú)C.松柏苍郁.(yú)风尘仆.仆(pū)D.松柏苍郁.(yù)风尘仆.仆(pū)(3)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
(8)古代诗歌五首——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古诗文加强练
(8)古代诗歌五首——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古诗文加强练一、阅读下面古诗词,按要求完成任务。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_______”字是全诗的诗眼,体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2.请赏析“念天地之悠悠”中“悠悠”一词的表达效果。
二、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乙】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诗中“悠悠”一词,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B.乙诗首句写出了峰和塔的高度,“千寻”极言塔之高。
C.“古人”喻指礼贤下士的圣君,“浮云”暗指奸佞小人。
D.两诗均以写景来揭示人生哲理,充满理趣富有感染力。
4.人生境遇不同,登临感想也不一样。
两诗作者各自抒发了怎样的感想?请简答。
三、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对这首唐诗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文中无“望”,却句句向岳而望,自近而远,由朝至暮,从泰山整体到泰山周围。
B.开篇一问一答,写泰山横跨齐鲁,郁郁葱葱,表现出泰山雄伟阔大的气势。
C.诗中三、四句写大自然把种种神奇秀丽的景致都集聚于泰山,泰山的白天晚上明暗不同。
D.诗中五、六句由动景到静景,写诗人仰见层云涌动、飞鸟还林,内心激荡不已。
6.本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常常被后人称道,句中“会当”如何理解?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
2023年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三)(含解析)
2023年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三)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1. 下面三幅图片均来自登封“天地之中”建筑群,他们共同反映的是()A. 儒家文化的正统地位B. 中华文化兼收并蓄C. 中原文明历史悠久D. 古代杰出的建筑艺术2.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材料描述的是商鞅变法的()A. 背景B. 内容C. 性质D. 影响3. 他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开创了纪传体通史的编纂体例;他接任父亲继任太史令,有“中国史学之父”之称。
“他”撰写的史学著作是()A. 《论语》B. 《史记》C. 《汉书》D. 《资治通鉴》4. 他的思想主张是“兼爱”,其实质是“爱利百姓”,以“兴天下大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当时战争频发、民不聊生,他代表着小生产者及广大百姓的利益,提出了“非攻”的主张。
他代表的学派是()A. 道家B. 儒家C. 法家D. 墨家5. 东晋南朝时,南方地区“火耕水耨”的原始耕垦方法已经退居次要地位,日益注意精耕细作与施肥;麦菽等北方作物开始在南方各地推广种植,果木蔬菜已经是南北兼备,诸品杂陈。
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有()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②江南地区农业生产经验丰富③北方战乱,人口南迁④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6. 马克思评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虽然没有提到造纸术,但是正是它为印刷术的产生和推广提供了必要条件。
材料意在强调,中国的四大发明()A. 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B. 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创造力C. 加剧了西方国家的殖民掠夺D. 推动了近代世界的进步潮流7.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说:他的出使远航,在古代中国对外关系史和航海史上都是罕见的壮举,增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的交流。
老子《道德经》第五章原文、翻译(译文)注释及延伸阅读
《道德经》第五章原文、翻译(译文)注释及延伸阅读[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①;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②?虚而不屈③,动而俞出④。
多闻数穷⑤,不若守于中⑥。
[译文]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
圣人也是没有仁受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
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
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注释]①刍(chu)狗:用草扎成的狗。
古代专用于祭祀之中,祭祀完毕,就把它扔掉或烧掉。
比喻轻贱无用的东西。
在本文中比喻:天地对万物,圣人对百姓都因不经意、不留心而任其自长自消,自生自灭。
正如元代吴澄据说:“刍狗,缚草为狗之形,祷雨所用也。
既祷则弃之,无复有顾惜之意。
天地无心于爱物,而任其自生自成;圣人无心于爱民,而任其自作自息,故以刍狗为喻。
”②犹橐龠(tuoyue):犹,比喻词,“如同”、“好象”的意思。
橐龠:古代冶炼时为炉火鼓风用的助燃器具——袋囊和送风管,是古代的风箱。
③屈(gu):竭尽,穷尽。
④俞:通愈,更加的意思。
⑤多闻数穷:闻,见闻,知识。
老子认为,见多识广,有了智慧,反而政令烦苛,破坏了天道。
数:通“速”,是加快的意思。
穷:困穷,穷尽到头,无路可行。
⑥守中:中,通冲,指内心的虚静。
守中:守住虚静。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
仁者必造立施化,有恩有为。
造立施化,则物失其真;有恩有为。
则物不具存;物不具存,则不足以备载矣。
地不为兽生刍而兽食刍,不为人生狗而人食狗,无为於万物,而万物各适其所用,则莫不赡矣。
若慧由己树,未足任也。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圣人与天地合其德,以百姓比刍狗也。
天地之间,其犹橐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橐,排橐也。
钥,乐钥也。
豪钥之中空洞,无情无为,故虚而不得穷屈,动而不可竭尽也。
(完整版)天地之中——解析
天地之中,老历史建筑群入选世界文化遗产以来,““天地之中”登封家河南”一语成了河南全省频率最高的对外形象宣传。
什么叫“天地之中”?为什么说大多数中国人的老家在河南?“天地之中”,从方位上说,就是上天和大地的中间。
在人为万物之灵的宇宙间,天地之中的“中”字指的就是人类。
于是“居中为尊”就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观念。
古代“天地人乃三才”的说辞,也许就是这样来的。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具有地域特征。
中字的起源地就是现在的河南省。
据考证,五千年前人文始祖伏羲在河洛一带仰天俯地“演八卦、画太极”,是肇造汉文“中”字之始。
太极图形就是中字的最初写法。
殷商之前的先人们,把圭表这一天文器具叫作“中”。
西周以后依据有飘带的“中”字写法,又创造出了个专指圭尺的“圭”字,而把“中”字赋予了另外更多的含义。
其次,天地之中孕育了中国。
早在三皇五帝的邦国时代,开放富庶的中原是邦国联盟共主的活动中心。
在他们看来,要想统领四夷,就必须“居天下之中”。
于是,他们就以“中”观星量天,求得北极星为“天中”,河南的嵩山阳城为“地中”。
并且神秘地认为,天中与地中相对应的地方,就是王者与上帝通话以达“君权神授”之地。
在此建都立国,就能号令四方诸侯,阜安万民。
这个建都立国的神圣之地,就是嵩山河洛一带的阳城、洛邑。
.由“中”与“国”组成“中国”,以整词出现,较早见于周初。
“中国”初义是“中央之城”,即周天子所居京师(洛邑),与“四方”对称。
”初义“京师”的“中国”又有多种引申,主要指诸夏列邦,即黄河中下游这一文明早慧、国家早成的中原地带,居“四夷”之中。
西周时,“中国”主要包括宋、卫、晋、齐等中原诸侯国,此义的“中国”后来在地域上不断向四周拓展。
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天地之中就是中国,或者说孕育了中国。
中华五千年的建国立都文明史,在河南境内延续了长达四千余年。
数千年来,华夏子族不但与涌入中原的四夷边民交汇融合,而且又一批批迁徙四方,和当地部族联姻交合,传播“中”字文化。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在理论与事实发生矛盾时,袁隆平的态度是尊重权威但不崇拜权威,不能跟在权威后面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一步....。
B.企业对高精尖、炫彩酷的不懈追求,同工匠精神不谋而合。
只有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打造产品,企业才有金字招牌....。
C.在中国人那里,自然与精神,宗教信仰与日常生活,不是相互敌对和矛盾,而是相反相成,各行其是....。
D.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对于在关键时刻只顾个人,不顾集体,贪生怕死,临阵脱逃的党员干部,我们一定要坚决查处。
①每次布置任务,他总要找借口。
①老吴太不会讲话了,本来挺简单的事儿也被他弄复杂了。
①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提前或举行。
A.以致推托未免改期B.以致推脱不免延期C.以至推脱不免改期D.以至推托未免延期3.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你好啊,欢乐的精灵!B.从地面你一跃而上,像一片烈火的轻云。
C.那犀利无比的乐音,似银色星光的利箭。
D.全世界就会像此刻的我——侧耳倾听。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研讨会上,有不少专家学者围绕以当前房地产形势、发展及相关问题为主题展开讨论,并对房地产行业进行总结和展望。
B.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了嫦娥三号着陆区四项月球地理实体命名,分别是广寒宫、紫微、天市和太微,可以在官方的天体地图中使用。
C.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个性的泯灭以及生活的刻板化和碎片化,人类需要自觉地寻找精神家园。
D.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开幕,与会代表围绕互联网治理、发展、建设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完整版)《中庸》十则经典名句,道出文化精髓
《中庸》十则经典名句,道出中华文化精髓1、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中庸·知物》【译文】君子所秉持的道,往大了说,天下没有什么能承载得了;往小了说,天下没有谁能剖析得了的。
2、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中庸·知物》【译文】君子所秉持的中庸之道,是从普通男女之间的浅近道理开始的,但推究到精深深奥处,就能明察天地上下一切事物了。
3、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能够为道。
——《中庸·笃行》【译文】道存有于人们之间,并不远离大家。
但有人修道却故作高深,使中庸之道日益与大家远离,那就不能够称做修中庸之道了。
4、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中庸·纲领》【译文】人们秉受天赋的理叫做性,遵循本性的自然发展行事叫做道,把道加以修明并推广到众人就是教化。
5、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中庸·正心》【译文】天下国家是能够平定治理的,官爵俸禄是能够放弃的。
雪白的刀刃是能够践踏而过的,但中庸却不容易做到。
6、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
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庸·程子提示》【译文】不偏于一方叫做中,不改变常规叫做庸;中的意思是天下的正道,庸的意思是天下的定理。
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纲领》【译文】人们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显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符合节度,叫做和。
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普遍准则。
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得其所,万物便生长发育了。
8、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中庸·知人》【译文】君子的言行能符合中庸的准则,小人的言行则完全违背中庸的道理。
这是因为,君子能时时省察对于中庸的理解,做到随时而异,适中不偏;小人对于中庸的理解,则任性妄为,肆无忌惮。
安徽高一高中语文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安徽高一高中语文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
陆贾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
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
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
陆生至,尉佗椎结①箕踞见陆生。
陆生因说佗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
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杰并起,惟汉王先入关,据咸阳。
项籍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
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项羽灭之。
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
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
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
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
汉诚闻之,掘烧君王先人冢墓,夷种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越则杀王已降汉,如反覆手耳。
”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
”因问陆生曰:“我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陆生曰:“王似贤。
”复问:“我孰与皇帝贤?”陆曰:“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尝有也。
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崎岖山海之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尉佗大笑曰:“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乃大悦陆生,留与饮数月。
曰:“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
”陆生拜尉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
归报,高祖大悦,拜为太中大夫。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
秦时已并天下。
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
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
嚣死,佗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
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
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
辽宁高三高中语文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辽宁高三高中语文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中国古代的天文李政道古代西方人的一种观念是“天圆地方”,我们老祖宗却认为“天圆地圆”,有黄道、赤道。
两千多年前,诗人屈原在其著作《天问》中引证天是圆的,地也是圆的。
他说: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九天是指坐标,就是昊天(东)、阳天(东南)、赤天(南)、朱天(西南)、成天(西)、幽天(西北)、玄天(北)、鸾天(东北)、钧天(中间向上),一共是九个坐标位置。
屈原说,如果天圆地平,就会相交,成“九天之际”。
“安放安属?”相交的点放在哪里呢?“隅隈多有,谁知其数?”天地相交显然不合理。
因此,天是圆的,地一定也是圆的。
天如蛋壳,地如蛋黄,各自可转。
所以中国古代天文就有赤道、黄道两个圆轨道。
他下面再问:天是圆形的,还是椭圆形的?东西南北,其修孰多?南北顺椭,其衍几何?其中东西是经度,南北是纬度。
他问的是经度长一些,还是纬度长一些。
实际上,地球的赤道直径与南北两极的距离相差22公里,屈原当然没有求出来,不过他这种解析问题的能力及有关天圆地圆的推测都令人佩服。
《周礼》说:“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
”璧的外围是圆的,中间有圆孔,代表天。
可是,为什么天中有礼?琮的造形更奇怪了,外面是方的,中间也有一个圆孔穿过去。
外边为什么是方的?为什么璧代表天,琮代表地?另外,商代还有一种玉器叫璇玑,造型很像璧。
璧,璇玑,琮,它们的关系是什么?《虞书•舜典》注疏:“璇,美玉也;玑为转运,径八尺,圆周二丈五尺强,王者正天文之器。
”璇玑是一个大的天文仪器。
我们今天看到的璇玑玉器,直径仅约33厘米,可能是模型,是商代的文物。
那么璇玑怎样做天文仪器呢?每颗恒星和行星,都要转圈,都各自沿着一个圆在走。
但大球面上有一点不动,就是天球面和地球的轴的相交点,叫做正极。
我们可以设想,璇玑或璧、琮的前身可能是一个旋转式天文仪器,目的就是把这个旋转轴的指向定准于正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入选世界文化遗产以来,“天地之中,老家河南”一语成了河南全省频率最高的对外形象宣传。
什么叫“天地之中”?为什么说大多数中国人的老家在河南?
“天地之中”,从方位上说,就是上天和大地的中间。
在人为万物之灵的宇宙间,天地之中的“中”字指的就是人类。
于是“居中为尊”就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观念。
古代“天地人乃三才”的说辞,也许就是这样来的。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具有地域特征。
中字的起源地就是现在的河南省。
据考证,五千年前人文始祖伏羲在河洛一带仰天俯地“演八卦、画太极”,是肇造汉文“中”字之始。
太极图形就是中字的最初写法。
殷商之前的先人们,把圭表这一天文器具叫作“中”。
西周以后依据有飘带的“中”字写法,又创造出了个专指圭尺的“圭”字,而把“中”字赋予了另外更多的含义。
其次,天地之中孕育了中国。
早在三皇五帝的邦国时代,开放富庶的中原是邦国联盟共主的活动中心。
在他们看来,要想统领四夷,就必须“居天下之中”。
于是,他们就以“中”观星量天,求得北极星为“天中”,河南的嵩山阳城为“地中”。
并且神秘地认为,天中与地中相对应的地方,就是王者与上帝通话以达“君权神授”之地。
在此建都立国,就能号令四方诸侯,阜安万民。
这个建都立国的神圣之地,就是嵩山河洛一带的阳城、洛邑。
由“中”与“国”组成“中国”,以整词出现,较早见于周初。
“中国”初义是“中央之城”,即周天子所居京师(洛邑),与“四方”对称。
”初义“京师”的“中国”又有多种引申,主要指诸夏列邦,即黄河中下游这一文明早慧、国家早成的中原地带,居“四夷”之中。
西周时,“中国”主要包括宋、卫、晋、齐等中原诸侯国,此义的“中国”后来在地域上不断向四周拓展。
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天地之中就是中国,或者说孕育了中国。
中华五千年的建国立都文明史,在河南境内延续了长达四千余年。
数千年来,华夏子族不但与涌入中原的四夷边民交汇融合,而且又一批批迁徙四方,和当地部族联姻交合,传播“中”字文化。
由此大中华就形成了代代相传的“根在河洛,老家河南”的理念。
再次,天地之中是内涵丰富的哲学理念。
受居中为尊的观念影响,中国古代统治者很早就将“中”作为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理念。
孔子所谓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就反映出古人居中为尊的观念,强调为政以德才能像北辰一样居于中心位置。
老子所著的《道德经》是道学经典,“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和“冲气以为和”是其第一要义。
在道家看来,“中”即为“度”,要知止知足,行为要有节制限度,治国应该爱惜民财。
《道德经》曰:“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意思是,甚即贪淫声色,奢即糜烂生活,泰即豪华宫馆。
抛掉此三者,天下就风清政廉,社会自然太平。
儒学的创始人孔子,在《论语》里首次把“中”与“庸”连为词组,提出了“中庸”的概念,认为“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宋
代理学家程颐给“中庸”下的定义是:“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强调不偏不倚的“中”是永恒不变的定理。
孔子的嫡孙子思作《中庸》,集中论述“中”的哲理,指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意思是要大力推广中和之道,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各种关系,以求化解矛盾,消除冲突,协调发展。
东汉末年传入中国的佛教,经过印度龙树祖师的“中观论”和六祖慧能“坛经”的“中”化,融成了完全中国化的大乘禅宗。
它的核心观念是“中道”。
虽然佛学各派对“中道”的解释不尽相同,但都把它当作教派的最高真理,与真如、佛性并提。
中原不但是中国道、儒、佛三大教派的祖庭源头,也是三大教派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三者由于学术以“中和”相通,彼此虽有纷争,但从未发生过宗教战争。
隋唐以降,三教的学者力推道、儒、佛“合一”。
到了宋代,程颐、程颢二兄弟在嵩阳书院创立新儒学,集三教之大成,进一步突显中和理念,最终实现了三教合一。
“中和”理念强调事物对立面的统一与平衡、复杂多样事物之间的统一与融合,认为由“中”而致“和”是万事万物生存发展的源泉。
要“中和”,关键是“无过犹不及”,恰到好处,把握住度;要“时中”,因地制宜,与时俱进;要“和而不同”,多元一统。
以人为本是中和理念的根基。
正如《左传》上说:“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
”孔子曰:“仁者人也。
”中和理念所体现的主旨,
是他人至上,包容诚信、公平正义;追求的目标就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数千年来,中和这一主旨和追求,已经沉淀为世世代代中国人的文化基因,成了思想和言行的主导。
建筑学上的中轴对称,中医养生的阴阳平衡,音乐美学的声韵谐和,为人处世的宽厚包容等,无不闪烁着中和的魅力。
为什么叫“天地之中”
在中国人的早期宇宙观中,中国是位居天地中央之国,而天地之中心则在中国中原,中原的核心则在登封一带,登封的嵩山是天地的中心。
中国早期王朝将这里作为建都之地,以象征皇权神授。
据统计,从周武王开始至清代末年,中国历史上有史可查的巡狩、祭祀、封禅嵩山的帝王就有72位。
以“天地之中”理念为动力,中国古代礼制、天文、儒教、佛教、道教等文化流派均热衷于在嵩山建立核心基地,逐渐成为中华文明的核心。
历代礼制、宗教、科技和教育等建筑类型的代表作品汇聚于此并得到了真实保留,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