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灭吴1

合集下载

勾践灭吴《国语.越语》原文

勾践灭吴《国语.越语》原文

勾践灭吴《国语.越语》原文原文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譬如蓑笠,时既至,必求之。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遂使之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于大王,私于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

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

唯君左右之,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沈金玉于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夫差将欲听,与之成。

子胥谏曰: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讎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

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

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

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

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已。

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

太宰嚭谏曰: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

寡人请更。

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

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勾践灭吴》原文及翻译

《勾践灭吴》原文及翻译

《勾践灭吴》原文及翻译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
注意积累。

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
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勾践灭吴》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
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1《勾践灭吴》原文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
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譬如蓑笠,时
雨既至,必求之。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遂使之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于大王,私于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

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

唯君
左右之,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沈金玉于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夫差将欲听,与之成。

子胥谏曰:“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

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

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

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

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

高中语文人教大纲版第一册:18《勾践灭吴》1

高中语文人教大纲版第一册:18《勾践灭吴》1

18 勾践灭吴(节选)●从容说课《勾践灭吴》一课节选自《国语·越语上》。

春秋末年,地处长江下游的吴、越两国经常发生摩擦,越王勾践被吴打败之后,力图复仇雪耻,任用文种谋有识之士。

文种以杰出的外交才能为议和创造了条件。

议和后越国取得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喘息机会,为了取信于民,恢复国力,勾践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促进了人民生活的安定和国家的日渐繁荣。

国人一再请战,越军连战大捷,最后灭掉吴国。

《勾践灭吴》一文,以朴实无华的文字,记录了这一真实的历史史实,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而且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学生虽然熟知“卧薪尝胆”的故事,本课文字也较浅显,但鉴于篇幅长、实词多等特点,本教案仍把反复诵读课文,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感悟、理解能力及理解和整理归纳文中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作为教学重点。

并将掌握古汉语中省略句式的类型和特点,体会文中外交辞令的巧妙传神,锤炼语言方面的字约义丰作为难点来突破。

教学过程中将采用朗读法、问答法、探究拓展法进行教学。

众所周知,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都是百里挑一,是中华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所以仅仅采用诵读、感悟、整理、归纳的方法远远不足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掌握文言知识的同时,在引导学生学习勾践于困境中不气馁、不沉沦,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精神的前提下,本教案将在“活动与探究”这一板块中启发引导学生用现代人的眼光去解读作品,挖掘作品的人文内涵.具体的教学步骤如下:一、预习课文.内容包括:1。

利用工具书,排除字词障碍。

2。

反复阅读课文,结合课文下面注释,初步疏通文意。

二、研读课文。

内容包括:1.反复阅读课文,以读带讲,理解文意,把握主旨。

2。

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3.整理和归纳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省略句式的内容。

三、活动与探究。

这一环节则是对课文的延伸阅读。

具体的内容有:1.阅读和理解与课文相关的选段,以便更全面地了解越王勾践及大夫文种。

2。

给学生推荐相关的典籍进行研究性阅读,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春秋时勾践的德政思想。

《勾践灭吴》全解

《勾践灭吴》全解

勾践灭吴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退”使动,使……后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古今异义,指武士,今为贬义,比喻坏人的党羽)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古今异义,官名。

今指医生)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遂使之行成于吴。

越王勾践退守到会稽山上,向三军下令说:"凡是我父辈兄弟和同姓弟兄,只要有能够帮助我出谋划策打败吴国的,我将和他共同管理越国的政事。

"大夫文种进见回答说:"我听说,商人夏天的时候就准备皮货,冬天的时候就准备细葛布。

天旱的时候就准备船,有大水的时候就准备车辆,就是打算在缺少这些东西的时候派上用场。

即使没有被四邻侵扰的时候,然而谋臣与武士,不可不选拔出来供养他们。

就像蓑笠一样,雨已经下来了,肯定要到处找。

现在君王您已经退守到会稽山上了,然后才寻求出谋划策的大臣,只怕太晚了吧?"勾践说:"如果能够让我听听您的高见,哪有什么晚的事呢?"于是就拉着文种的手,跟他在一起商量。

终于使文种去吴国议和。

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通“曝”,暴露)露百姓之骨于中原(古今异义,中原,原野之中,现常用于“中原地区” ),此则寡人之罪也。

寡人请更。

”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忧”形作名,丧事),贺有喜(“喜”,形作名,喜事);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然后卑事夫差,宦(“宦”,名作动,服役)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勾践对国人说道:"我不知自己的力量不够,与吴国这样的大国作对,导致老百姓流离失所,横尸原野,这是我的罪过。

勾践灭吴(一)

勾践灭吴(一)

勾践灭吴(一)两课时一、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二、掌握课文中多义词的含义及在课文中的用法。

三、诵读和背诵课文。

重点: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掌握课文中多义词的含义及在课文中的用法。

难点:背诵课文。

讲授分析、诵读勾践灭吴一、解题1、勾践2、《国语》二、背景介绍三、疏通文意1、第一段栖知资后成2、第二段谏上党之国苟赦3、第三段执雠中原寡人请更4、第四段广运不能摩厉朗读课文第一课时一、解题勾践,春秋末越国国君,越王允常之子,公元前497年至465年在位。

本文节选自《国语》。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记载了周穆王十二年到周贞定王十六年间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史实。

二、介绍历史背景春秋末年,地处长江中下游的吴越两国经常发生磨擦。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攻越,结果受伤而死,死前叮嘱儿子夫差一定要报仇。

夫差练兵三年,于公元前494年大败越国。

越王勾践退守到会稽山时,只乘下五千人。

本文叙述的是勾践退守到会稽山后,卧薪尝胆,富国强兵,终于报仇雪恨,灭掉吴国。

勾践忍辱负重,报仇雪恨,夫差倨傲纵敌,身死国亡,时后人都有深刻的启示。

三、师范读课文,扫清生字,后学生朗读。

会稽(kuài jī)勾(gōu)饩(xì)疹(chēn)四、疏通课文文意(一)第一段(请一生朗读)重点词语:栖:休息,退守。

知:管理进:进见资:积蓄,倾备。

乏:缺少四方之忧:指外患爪牙之士:指武士无乃:只怕后:太迟苟:如果何后之有:有何后,哪有什么晚的事呢谋:商量成:达成协议,讲和(二)第二段(师范读)重点词语谏:进谏于是:对这种局面陆人:住在陆地上的人上党之国:指中原各国此其利也:这是消灭越国的有利时机。

虽:即使纳:送赦:赦免古之伐国者:古伐讨伐一个国家服之而已:对方认输也就行了又何求也:您还想要求什么呢?第二课时一、继续疏通课文三、四段(一)第三段(生齐读)重点词语说于国人:对国人说执雠:结仇、结怨以:把中原:指原野罪:罪过请更:请求改变治国政策葬:埋葬问:慰问养:供养吊:慰问贺:祝贺送:相送迎:迎接民之所恶:老百姓认为不好的事补:补做民之不足:老百姓认为应该做而没有做的卑事夫差:恭卑地服事夫差额宦士三百人于吴:派三百个士做吴王的仆隶宦:做帝王的仆隶其身亲为夫差前马:勾践亲自给夫差充当马前卒。

高一语文勾践灭吴1

高一语文勾践灭吴1

古今异义(古/今)
1、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2、然谋臣与爪牙之士 3、将不可改于是也 4、亿有三千 5、欲其旅进旅退 6、进不用命 7、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8、丈夫二十不取 9、生丈夫 10、南至于句无 11、夫差与之成去之 12、寡人请更 13、十年不收于国 14、贫病者纳宦其子 15、孰是吾君也 (管理 / 知道) (勇猛武将 / 走狗、帮凶) (这种状况 / 判断词) (十万 / 万万) (共同 / 旅客或者军队编制单位) (服从 / 利用) (原野 / 黄河中下游地区) (男子 / 女子的配偶) (男孩 / 女子的配偶) (到达 / 达到某程度或另提一事) (离开 / 前往) (请允许我 / 请求别人) (国人 / 国家) (贫困 / 疾病) (这个、这样 / 判断词)

子 丈夫
一词多义练习
知 1、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知道 2、如寡人者,安与知耻 感到,感觉 3、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主持,管理 4、孰为汝多知乎 知识 1、山重水复疑无路 重复 2、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 再,又 3、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反复 1、既而儿醒,大啼 不久 2、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已经 3、将军既帝室之胄 既然
成个人逞能的匹夫之勇,希望大家同进同退。前进 就想到将得到赏赐,后退则想到将受到惩罚;象这 样,就有合于国家规定的赏赐。前进时不服从命令, 后退而无羞耻之心;象这样,就会受到合于国家规 定的刑罚。” 伐吴行动果断开始了,越国的老百姓都互相鼓 励。父亲劝勉儿子,兄长勉励弟弟,妇女鼓励丈夫, 说:“谁象我们的国君这样体恤百姓啊,难道不可 以为他效死吗?”因此在笠泽打败了吴国,又在没 这个地方再次打败了吴国,又在吴国郊外再次打败 它。于是灭掉了吴国。
越国的父老兄弟都请求说:“从前吴王夫差让我 们的国君在诸侯国面前丢尽了脸;现在越国也已经克 制够了,请允许我们为您报仇。”勾践就推辞说: “从前打败的那一仗,不是你们的罪过,是我的罪过。 象我这样的人,哪里还知道什么是耻辱?请暂时不用 打仗了。”父老兄弟又请求说:“越国全国上下,爱 戴国君您,就象自己的父母一样。儿子想着为父母报 仇,做臣下的想着为国君报仇,难道还有敢不尽力的 人吗?请求再打一仗。”勾践就答应了,于是召来大 家宣誓,说:“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国君,不担心自己 的人力不够用,担心的是自己缺少羞耻之心,却担心 他的士兵数量不够用。现在我将帮上天消灭他。我不

勾践灭吴1

勾践灭吴1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 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 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 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 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 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 必求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 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 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 谋。
颜迈为颂扬蒲松龄坚韧不拔意志而作的一副对联。
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项羽
有志者,事竟成, 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能忍的勾践
苦心人,天不负,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致勾践 钉上耻辱的十字架, 为了最后的荣誉, 为了伟大的国家和人民。 你可知道, 你创造了一个成语, 收入了所有的词典? 你可知道, 你创造了一种精神, 收入了所有的心灵? 告诉我, 你现在的是怎样的心情, 还有什么可做的事情?
《国语》简介
性质:我国第一部国别史。
内容:比较接近《左传》,又具有同样 的史料价值,所以《国语》又有《春秋 外传》之称。
作者:左丘明。《国语》的作者是谁,历来没
有定论。相传它和《左传》都是出自左丘明之手。 一般的看法是,《国语》的成书有一个过程,最初 是左丘明传诵,然后是时人传习最后经列国之瞽史 改编、润色而成。时代大约在战国初年。
春秋末年,吴越两国经常发生磨擦。公元 前496年,吴王攻越,结果受伤而死,死前叮 嘱儿子一定要报仇。夫差练兵3年,于公元前 494年大败越国。越王勾践退守会稽山上,只 剩下五千人。 本文叙述的是越王勾践退守会稽山上,卧 薪尝胆,富国强兵,经过十年准备,终于报仇 雪耻,灭掉吴国。 勾践灭吴是我国历史上对后世影响很大的 一件事。勾践忍辱负重,报仇雪耻,夫差倨傲 纵敌,身死国亡,对后人都有深刻的启示。

文言文勾践灭吴翻译

文言文勾践灭吴翻译

勾践与吴王夫差,因越国曾助吴国攻齐,结下不解之缘。

然夫差不念旧情,反起贪欲,屡次侵伐越国。

勾践屡败,心灰意冷,欲与范蠡、文种共谋退敌之策。

一日,勾践与范蠡、文种商议曰:“吾国虽小,然民风淳朴,地形险要。

今吴王夫差骄奢淫逸,不修边幅,吾欲借此机会,一举灭吴,以雪前耻。

汝等有何良策?”范蠡对曰:“吾闻吴王夫差有三大过:一、宠信谗臣,疏远忠良;二、荒废政事,不理朝政;三、贪图享乐,不思进取。

若能利用此三点,必能灭吴。

”文种附和道:“吾等当内外夹击,内外交困,吴国必败。

”勾践闻言大喜,遂命范蠡、文种分别负责内外事务。

范蠡潜入吴国,结识吴国忠臣伍子胥,共同商议灭吴之策。

文种则在国内,励精图治,发展经济,加强国防。

范蠡与伍子胥密谋,利用吴王夫差贪图享乐之心,设宴款待吴王,使其沉溺酒色,荒废政事。

同时,范蠡还派间谍潜入吴国,散布谣言,挑拨吴国内部矛盾,使吴国日益衰败。

文种在国内,实行一系列改革,使越国国力日盛。

他改革税制,减轻百姓负担;整顿军队,提高战斗力;发展农业,保障粮食供应。

越国百姓安居乐业,国力蒸蒸日上。

转眼间,十年过去,吴国国力大减,而越国则日益强盛。

勾践认为时机成熟,遂下令出兵伐吴。

范蠡、文种各领精兵,分头进攻。

吴王夫差得知越国来犯,慌忙召集将领商议对策。

伍子胥力主出战,然夫差不听,反而听信谗言,将伍子胥赐死。

吴军士气低落,越军趁机发起猛攻。

勾践亲率精锐,攻入吴国都城,夫差被迫退守姑苏。

越军围困姑苏,吴国百姓苦不堪言。

夫差无奈,向勾践求和。

勾践见吴国已经衰落,遂答应夫差的要求,但要求吴王降服,成为越国属国。

夫差无奈,只得屈辱地接受勾践的条件。

吴国从此沦为越国属国,勾践实现了雪耻之愿。

而范蠡、文种则因功被封为大夫,辅佐勾践治理国家。

勾践灭吴,不仅是一段英勇悲壮的历史,更是一部警示后人、劝诫君臣的教科书。

勾践凭借坚韧不拔的意志,终成一代明君,为后世留下了千古佳话。

第一册 勾践灭吴

第一册 勾践灭吴
勾践灭吴
一、通假字
1.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1.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今寡人不能 “帅”通“率” 2.令壮者无取老妇 令壮者无取老妇, 2.令壮者无取老妇,“取”通“娶” 3.将免者以告 公令医守之。 将免者以告, 3.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免”通“娩” 4.当室者死 三年释其政。 当室者死, 4.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政”通“征” 5.其达士 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其达士, 5.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而摩厉之于义。 摩厉” 磨砺” 而摩厉之于义。“摩厉”通“磨砺” 6.国之孺子之游者 无不餔也,无不歠也, 国之孺子之游者, 6.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无不歠也, 必问其名。 必问其名。“餔”通“哺”,“歠”通 “啜” 7.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 7.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 。 “有”通“又”
第4 、5段 果行,国人皆劝 3.果行,国人皆劝。 劝: 译文: 译文:
四、知识清单
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古/今)
1.吾与之共 1.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吾与之共知 2.然谋臣与爪牙之士 然谋臣与爪牙 2.然谋臣与爪牙之士 3.将不可改于 将不可改于是 3.将不可改于是也 4.亿 4.亿有三千 5.欲其 欲其旅 5.欲其旅进旅退 6.进不 进不用 6.进不用命 7.暴露百姓之骨于 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7.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8.丈夫 丈夫二十不取 8.丈夫二十不取 9.生 9.生丈夫 10.南至于句无 10.南至于句无 11.夫差与之成 夫差与之成去 11.夫差与之成去之 12.十年不收于 十年不收于国 12.十年不收于国 13.孰 13.孰是吾君也 (管理 / 知道) 知道) 走狗、帮凶) (武将勇士 / 走狗、帮凶) 判断词) (这种状况 / 判断词) 万万) (十万 / 万万) 旅客或者军队编制单位) (共同 / 旅客或者军队编制单位) 利用) (服从 / 利用) 黄河中下游地区) (原野 / 黄河中下游地区) 女子的配偶) (男子 / 女子的配偶) 女子的配偶) (男孩 / 女子的配偶) 达到某程度或另提一事) (到达 / 达到某程度或另提一事) 前往) (离开 / 前往) 国家) (国人 / 国家) 这个、 判断词) (这个、这样 / 判断词)

《勾践灭吴》原文及翻译

《勾践灭吴》原文及翻译

《勾践灭吴》原文及翻译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勾践灭吴》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勾践灭吴》原文及翻译1《勾践灭吴》原文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遂使之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于大王,私于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

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

唯君左右之,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沈金玉于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夫差将欲听,与之成。

子胥谏曰:“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讎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

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

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

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

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已。

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

”太宰嚭谏曰:“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

寡人请更。

”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勾践灭吴知识点[1]

勾践灭吴知识点[1]

1.标点: 勾践之困会稽也,唱然叹曰:“吾终于此乎?”吴 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 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 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 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2.标题:卧薪尝胆 3.加点的词语: 女通“汝”,你。 重(chóng)采——指多种颜色的华美衣服。 折节——屈己下人。 振——通“赈”,救济。 吊——慰问。
三、一词多义
1、子 、 必哭泣葬理之如其子 嫡子) 必哭泣葬理之如其子(嫡子) 苟得闻子大夫之言(尊称) 苟得闻子大夫之言(尊称) 2、请 、 姑无庸战(请求对方) 请姑无庸战(请求对方) 寡人请更(请允许我) 寡人请 请允许我) 3、之 、 夫差将欲听与之 代词,代他) 夫差将欲听与之成(代词,代他) 勾践之 助词“ 勾践之地(助词“的”) 助词,提宾的标志) 何后之 何后之有(助词,提宾的标志) 若水之归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若水之归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仇雠敌战之国也。 2、此则寡人之罪也。 3、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 (二)倒装句: 1、状语后置: (1)乃号令于三军曰 1 (2)勾践说于国人曰 (3)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 (4)十年不收于国 (5)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6)而摩厉之于义 (7)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
二、古今异义词
1、爪牙之士 、爪牙之士 爪牙——古义:武士; 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 古义: 爪牙 古义 武士; 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 2、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中原——古义:原野; 今义: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古义: 中原 古义 原野; 今义: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3、十年不收于国 、十年不收于国 国——古义:国内人民; 古义:国内人民; 古义 今义:常用于“国家” 代表国家的” 今义:常用于“国家”或“代表国家的”。 4、丈夫二十不娶 、丈夫二十不娶 丈夫——古义:男子;今义:女子的配偶。 古义: 丈夫 古义 男子;今义:女子的配偶。 5、南至于句无 、 至于句无 至于——古义:至,动词,到,于,介词,引出处所; 古义: 动词, 介词,引出处所; 至于 古义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

勾践灭吴古代汉语

勾践灭吴古代汉语

勾践灭吴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遂使之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于大王,私于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

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

唯君左右之,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沈金玉于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夫差将欲听,与之成。

子胥谏曰:“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讎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

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

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

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

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已。

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

”太宰嚭谏曰:“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

寡人请更。

”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

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高一语文文言文翻译:《勾践灭吴》.doc

高一语文文言文翻译:《勾践灭吴》.doc

高一语文文言文翻译:《勾践灭吴》原文: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遂使之行成于吴。

夫差将欲听与之成。

子胥谏曰:“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

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

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

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

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已。

”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

”太宰嚭谏曰:“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

寡人请更!”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行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归下也。

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

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

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

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官其子;其达士,絜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

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高一语文勾践灭吴1

高一语文勾践灭吴1

人做事情,或是出于利益,或是出于性情。出于利益做的事情,当然就不必太在乎是否愉快。我常常看见名利场上的健将一面叫苦不迭,一面依然奋斗不止,对此我完全能够理解。我并不认为他们的叫苦是假,因为我知道利益是一种强制力量,而就他们所做的事情的性质来说,利益的确比愉
快更加重要。相反,凡是出于性情做的事情,亦即仅仅为了满足心灵而做的事情,愉快就是基本的标准。属于此列的不仅有读书,还包括写作、艺术创作、艺术欣赏、交友、恋爱、行善等等,简言之,一切精神活动。
古今异义 丈夫 古:男子
今:妻子配偶 至于 古:到
今:表另提某事 孺子 古:年轻人
今:小孩子
致 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 招致,召集
淋漓尽致
名,情趣,兴致
专心致志 动,集中
誓 而誓之 誓不两立
告戒 动,发誓
归 四方之民归之 归附 若水之归下也 趋向,集中一个地方 之子于归 女子出嫁 返璞归真 返回
当 当室者死
设备再先进,全都白搭。 第七条箴言:教师应该把学生看作目的而不是手段 这是罗素为正确的师生关系规定的原则。他指出,一个理想教师的必备品质是爱他的学生,而爱的可靠征兆就是具有博大的父母本能,如同父母感觉到自己的孩子是目的一样,感觉到学生是目的。他强调:教师爱学
生应该胜于爱国家和教会。针对今日的情况,我要补充一句:更应该胜于爱金钱和名利。今日一些教师恰恰是以名利为唯一目的,明目张胆地把学生当作获取名利的手段。 教师个人是否爱学生,取决于这个教师的品德。要使学校中多数教师把学生看作目的而不是手段,则必须建立以学生为目
掌管
当春乃发生 介,表示在某个时候。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阻挡,把殊句式 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判断句 是故败吴于囿/败吴于没:介词结构后置

高一语文勾践灭吴1(1)

高一语文勾践灭吴1(1)
在吴敏树时代,岳阳地区的家织布很发达,吴敏树曾写过一文《巴陵土产说》介绍道:巴陵之产,有名者布,初邑之山中,多作小布,幅裁尺,红之可巾,且以张彩饰馆柱,青者以为鞋带。长沙有 巴陵小布行,以此,其后二三都及冷铺三港嘴诸处产棉,而一都人工作布,绝精匀,谓之都布。二三都谓之三都布,男妇童稚皆纺织,布少粗而多。吴客在长沙湘潭益阳者,来鹿角市之,鹿角孙坞童桥 皆有庄,庄皆吴客,早起收之,饭而止。岁会钱可二十万缗,盖巴陵之布盛矣。其后布差伪,而巧造者有粉石米撶机碾石之事,收者喜之,高其价,工益窳,布不耐穿著,他乡弗尚,庄钱减,吴客落, 孙坞无一庄,而布归新墙,客为衡州长沙人也。bet9会员登录入口
文章中所说的二三都,就是晚清时期的鹿角地区,那时,鹿角地区设二都、三都。根据吴敏树的叙述,那时的鹿角人喜爱种棉,喜爱织布,鹿角、孙坞和童桥均设有做贸易的布庄。
市场带动了鹿角古镇的繁荣,在吴敏树时代,鹿角就有“巴陵分县”之说,他在《鹿角早春》一诗里说“鹿角山前春正晴,鸬鹚滩外水初生。新年小市人声闹,学得风光似县城”。你看,这是一幅 多美的图画,春日融融,湖水初涨,小市犹如县城一样繁华。
古镇集市不但有布庄,还有酱行、材料厂、陶瓷厂、酒坊及各类店铺。

勾践灭吴

勾践灭吴
勾践灭吴
勾践灭吴-题解

选自《国语 越语》 上篇,记越王勾践十 年生聚,十年教训, 卧薪尝胆,发愤图强, 终于灭吴的故事。
勾践灭吴-1
越王勾践栖于会 稽之上,乃号令于 三军曰: “凡我父兄昆弟及 国子姓,有能助寡 人谋而退吴者,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 政。”


越王勾践退守在会稽山 上,就向全军发出号令 说:“凡是我父老兄弟 和国里的百姓,有能帮 助我设法退走吴国军队 的,我和他共同主持越 国的政事。”[号令,传告,

勾践说于国人曰: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 足也,而又与大国执 仇,以暴露百姓之骨 于中原,此则寡人之 过也!
勾践向全国人民解释说: “我以前不知道自己力 量的不足,又和强大的 吴国结仇,因而使百姓 的尸骨暴露在中原地区, 这就是我的过错了!
寡人请更。 请允许我改正。 说,解释,劝说; 更,改正。



勾践灭吴-8

寡君帅越国之众, 以从君之师徒,唯 君左右之。
我们的国君带领着全 国的百姓随时从大王 的军队,任凭大王调 遣他们。 师徒,指军队士兵, 与现代汉语里指“师 傅徒弟”的“师徒” 不同。

勾践灭吴-9
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 赦也, 将焚宗庙,系妻孥, 沉金玉于江,

如果以为越国的罪过 是不可赦免的了,我 们准备焚烧祖庙,把 妻子都囚禁起来,沉 没黄金宝玉于大江里 把妻子孩子都囚禁起 来[这表示令妻、子 死生用命,不为吴所 俘虏];
勾践灭吴-18

太宰(喜否)谏曰 : 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 闻古之伐国者, 夫差就跟文种讲和,并 服之而已;今已服矣, 且打发他回去了。 又何求焉!”
太宰(喜否)劝告吴王 说:“我听说古时候付 伐别的国家,征服了它 就可以了。现在越国已 经降伏了,还有什么要 求于它的呢!”

高一语文勾践灭吴1

高一语文勾践灭吴1

与 吾与之共知 安与知耻 与人为善 与日俱增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介,和,跟 助,不译 动,赞同 介,随着
公与之母
蜩与学鸠 失其所与
给予
连,和 结交,亲附 知道
知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安与知耻 知道 感到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主持 孰为汝多知乎” 通“智
复 山重水复疑无路 请复战 再
繁复
唧唧复唧唧
再,又
请 请报之
表敬副词,请你允许我 表敬副词,请你
勾践灭吴
三心舟有 千人,志 越,百者 甲天二, 可求秦事 吞负头竟 吴,终成 。卧属, 薪楚破 尝;釜 胆苦沉 ,
《国语》的别名:《春秋外传》
《国语》的作者:相传和《左传》都 出于左丘明之手。一般的看法,其成 书有一个过程,最初是左丘明传诵, 然后是时人传习,最后经列国瞽史改 编,润色而成。时代大约在战国初年。
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衣,名——动
古今异义
丈夫 古:男子
今:妻子配偶
至于 古:到 今:表另提某事 孺子 古:年轻人 今:小孩子
致 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 淋漓尽致 专心致志
招致,召集
名,情趣,兴致 动,集中
誓 而誓之
誓不两立 归 四方之民归之
告戒
动,发誓 归附
若水之归下也 趋向,集中一个地方
之子于归 返璞归真 女子出嫁 返回

当室者死 当春乃发生
掌管 介,表示在某个时候。 阻挡,把守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当奖率三军
应当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
第 4, 5段 特殊句式 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判断句 是故败吴于囿/败吴于没:介词结构后置 词类活用 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耻,形——使动 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耻,形——名

高一语文勾践灭吴1(1)

高一语文勾践灭吴1(1)
勾践灭吴
• 导入新课 • 题解 • 重点词语 • 课文分析 • 课后练习
返回
可卧 吞薪 苦 吴尝 。 胆心 ,人 二, 天 千 越不 甲负 ,
终破 属 釜有 楚 沉志 。 舟者 ,, 百事 二竟 秦成 关,
导 入 新 课
题解
《勾践灭吴》节选自 《国语越语》记述了越 王勾践与吴王夫差之间 的矛盾斗争并最终战而 胜之的故事。《国语》 又名《春秋外传》,全 书二十一篇,相传为左 丘明所作,是分别叙述 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 的记言史书。
返回
谢谢观看!
制作:中文九八零二 陈玉婵
; / 整体家具
lps15hkm
想法,谁说动物没有想法的,那才是最无知的想法。我感受到了身体的这一系列变化,有种莫名的兴奋感。那个和我一模一样的女孩出现 在我的脑海里。或许那就是我,是我尘封已久的记忆。5玉道|整理好来时山神帮我准备的行李,进入玉道里,还是来时的模样,不同的是 身边没有了山神,进入遇到里才发现玉道没那么简单,才刚走了没几分钟就遇到了一个三个洞口,并且在同一方向。来时是跟着山神走, 完全没记路,现在我面临一个选择,要么三个洞口随便选一个要么上去,走路回去,可是上去要面临各种妖怪随时都可能会找到我,可是 在下面走,极有可能会迷路。而且我现在食物严重匮乏,四五天还能接受,可是要更长时间的话,那就只能被饿死或者渴死了。思索了一 会,我还是返回去,走上面说不定还能回到正常世界,下面通道错综复杂,洞口连着洞口,最后走到哪里自己也不知道,还是别冒这个险 了,我又返回去,可是进来时的洞口却消失不见了,变成了一望无际的长甬道。就一百米的距离,而且路上没有洞口没有拐弯,只有这一 条道是不可能走错了的,我想会不会不只是一百米,我又往前走了一会,又遇到了三个洞口并列在同一个方向,我想那就应该是一百米, 我又返回去,走到不久又是三个洞口,这时我猜想这三个洞口可能是移动着的,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我在这长甬道中经过某个点时,就走 到了别的地方,已经不是原来的那条长甬道了,要不就是见鬼了。这两种情况无论是哪一种对我都不是什么好消息。山神也没跟我提到这 种情况,究竟是他不知道,忘记说还是故意不说,这就不知道了。现在想来山神真是越来越可疑,现在他不跟我在一起没准还是好事呢。 可不免有些心痛,因为山神是我来到这个世界真正意义上的朋友。想到这里觉得思绪又飘远了,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出去,进来时的出口 已经不可能找到了,现在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了,前面的三个洞口要任选其一,选错了也不知道会有什么后果,我进入中间的洞口,一路 上我都用碎玉块打着记号,路可能会变化,那么洞口也可能会有变化,我边做记号边走,洞口里并不是一片漆黑而是发着莹莹的绿光。就 像是张开血盆大口的猛兽,正等着我自己走进去。走了不久,前面又出现了两个洞口,我发现这里的洞口都是并列的,让人不好根据目的 地的方向做判断究竟走哪一个,我选了右边的洞口继续往里走,前面又出现了几个洞口,就这样不知经过了几个洞口,在我看着洞口都晕 头转向的时候,我看到了前面的三个洞口处,有我之前做的记号,也就是说,我走了那么久,一直都是在兜圈子。可是路上明明一个弯道 都没有,我一直都是走直路的啊。我坐在地上,索性不走了,走了也是白走。我很快冷静了下来,我想我很可能是遇到鬼打

勾践灭吴_文言文翻译

勾践灭吴_文言文翻译

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封于会稽。

会稽,故吴地也。

吴强而越弱,吴王夫差闻越王勾践之贤,乃纳之于会稽,与之盟。

越王勾践许之,遂与吴为和。

勾践归国,苦身焦思,置胆于坐,饮食必尝,欲使不忘会稽之耻。

及吴王夫差伐齐,越王勾践乃发兵助之。

吴王大悦,赐勾践宝剑一,剑名干将,曰:“子有勇略,敢用此剑,必能灭吴。

”勾践拜谢,藏剑于室。

越王勾践欲报会稽之耻,乃广求良将,选贤才,治兵练武,以图复仇。

吴王夫差骄纵,不修国政,荒于田猎,百姓疾苦。

越王勾践乘吴之衰,发兵伐吴。

吴王夫差闻越兵将至,大惊,乃召其将伯嚭问计。

伯嚭曰:“越王勾践有胆有识,吾等不可轻敌。

今当修德政,以安民心,然后可以抗越。

”吴王不听,遂兴师伐越。

越王勾践率兵迎战,吴王夫差兵败,退守于吴都。

越王勾践乘胜追击,围吴都三月,吴王夫差求和。

勾践曰:“吾誓灭吴,岂可轻言和?必灭吴而后已。

”遂拒绝和议。

吴王夫差困急,求救于齐。

齐王不听,吴王夫差遂降越。

越王勾践以礼待之,封吴王夫差为诸侯,居甬东。

越王勾践灭吴之后,即位为王,号“霸越”。

越王勾践即位,修德政,兴学校,招贤才,治兵练武,越国日益强盛。

越王勾践北伐齐、鲁,南征楚、吴,威震华夏。

越王勾践在位三十六年,寿至九十有九。

越王勾践崩,太子勾践即位,是为勾践子。

勾践子即位,越国更盛,传至勾践孙,越国终成强国。

《勾践灭吴》译文(现代文):越国的国王勾践,他的祖先是夏禹的后代,被封在会稽。

会稽,原本是吴国的领土。

当时吴国强大而越国弱小,吴王夫差听说了越王勾践的贤明,于是将他从会稽接来,与他结盟。

越王勾践答应了,于是与吴国和平共处。

勾践回到国内后,他刻苦自励,日夜思考,将苦胆放在座位上,无论是饮食还是休息,都要尝一尝,以便不忘会稽的耻辱。

等到吴王夫差征伐齐国,越王勾践就派兵帮助他。

吴王夫差非常高兴,赐给勾践一把宝剑,名为干将,说:“你有勇有谋,敢用这把剑,一定能灭掉吴国。

”勾践拜谢,将剑收藏起来。

越王勾践想要报复会稽的耻辱,于是广泛寻求良将,选拔贤才,整治军队,训练武艺,以图复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之父兄放弃请战了吗? 国之父兄放弃请战了吗?他们再次请战的 理由是什么? 理由是什么? 父兄又请曰:“越四封之内,亲吾君也, 犹父母也。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 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 战!” 这次勾践答应了吗?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什 么?
既然勾践已经答应与吴国一战了, 既然勾践已经答应与吴国一战了,那么他 在战前做了什么准备呢? 在战前做了什么准备呢? 致其众而誓之 : 越国与吴国的比较
夫差面对勾践的拒和,有什么反应? 夫差面对勾践的拒和,有什么反应?你认 为在这个时候,夫差会想到谁呢? 为在这个时候,夫差会想到谁呢? 从礼节上讲,我对越王已有过小小的恩 惠了,如果越王看在吴与周是同姓的情 分上,给吴一点庇护,那就是我的愿望 啊!越王如果说:'我要摧毁吴国的国土, 灭掉吴国的宗庙',那就请求让我死吧! 我还有什么脸面去见天下百姓呢?越军 可以进驻吴国了!"
民具有三年之食。
面对越过国内发生的巨大变化, 面对越过国内发生的巨大变化,越国国人 有怎么样的反应? 有怎么样的反应? 国之父兄请战 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 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 国之父兄请战的原因是什么? 国之父兄请战的原因是什么?
勾践答应国之父兄的请战了吗?为什么? 勾践答应国之父兄的请战了吗?为什么? 没有。 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 罪也。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 战! 理由…………
译文:
勾践困守在会稽的时候,喟然感叹道: “难道我就这样困守在这里一辈子吗?” 吴王夫差赦免越国以后,越王勾践回到越 国,于是就苦身焦思,在座位前放者苦胆, 无论是坐着还是躺着,抬头就能看见苦胆, 吃饭也亲口尝尝苦胆。勾践还常常自言自 语地说:“你忘记了吴越在会稽这一仗的 耻辱了吗?”越王勾践亲自参加田间劳动, 他的夫人亲自织布,吃饭时也不加肉,穿 衣也不要多种颜色的华美衣服,屈己礼待 那些有才能但地位不如自己的人,善待来 访的宾客,救济穷困的人,慰问死者家属, 与老百姓同甘共苦。
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没,又郊败之。遂 灭吴。 这段话中有几个表示顺承关系的词语, 这段话中有几个表示顺承关系的词语, 请找出来, 请找出来,并说一说这些词的效果 是故……又……又……遂…… 讨论:既然是承接关系,为什么在“ 讨论:既然是承接关系,为什么在“遂” 之前的标点是“ 之前的标点是“。”呢?
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 亲为夫差前马。
勾践形象小结
1.勇于承认错误 2.体恤百姓 3.敢于承担责任 4.……
文种形象分析
1.为国难挺身而出 2.善于辞令 3.……
练习
1.夫差是怎么样一个人?从这里看出 他为什么会最后败给越国? 2.试分析伍子胥和伯噽的人物形象.
勾践采取哪些措施振兴国力?
背景
春秋末年,地处长江下游的吴越 两国经常发生磨擦。公元前496 年,吴王阖闾攻越,结果受伤而 死,死前叮嘱儿子夫差一定要报 仇。夫差练兵3年,于公元前494 年大败越国。越王勾践退守到会 稽山时)吴既赦越, 越王勾践反国。
问题1:吴王为什么赦免了越国? 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
说一说:经过勾践的励精图治, 说一说:经过勾践的励精图治,越国国内 发生了什么变化? 发生了什么变化? 经过勾践的十年的努力: 鼓励生育 优生优育 减免赋税 爱民如子 招募贤才 身体力行 休养生息 富民强国 越国的国力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越国的国力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人口数量提高,劳动力增加;人口质量 上升,贤士来归;国力上升。
贿赂伯嚭
越国打扮了八个美女,送给吴国的 太宰嚭,并对他说:“您如果能宽恕越 国的罪过,同意求和,还有比这更漂亮 的美女送给您。”于是太宰嚭向吴王进 谏说:“我听说古时攻打别国的,对方 屈服了就算了;现在越国已向我们屈服 了,还有什么要求呢?”吴王夫差采纳 了太宰嚭的意见,同越国订立了和约, 让文种回越国去了。
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文种说吴王
随后,越王就派文种到吴国去求和。文种对吴王说: “①我们越国派不出有本领的人,就派了我这样无能的臣 子,我不敢直接对您大王说,我私自同您手下的臣子说: 我们越王的军队,不值得屈辱大王再来讨伐了,越王愿意 把金玉及子女,奉献给大王,以酬谢大王的辱临。并请允 许把越王的女儿作大王的婢妾,大夫的女儿作吴国大夫的 婢妾,士的女儿作吴国士的婢妾,越国的珍宝也全部带来; 越王将率领全国的人,编入大王的军队,一切听从大王的 指挥。②如果您大王认为越王的过错不能宽容,那末我们 将烧毁宗庙,把妻子儿女捆绑起来,连同金玉一起投到江 里,然后再带领现在仅有的五千人同吴国决一死战,那时 一人就必定能抵两人用,这就等于是拿一万人的军队来对 付您大王了,结果不免会使越国百姓和财物都遭到损失, 岂不影响到大王加爱于越国的仁慈恻隐之心了吗?③是情 愿杀了越国所有的人,还是不化力气得到越国,请大王衡 量一下,哪种有利呢?”
胆 , 三 千 越 甲 可 吞 吴
苦 心 人 , 天 不 负 , 卧 薪 尝
舟 , 百 二 秦 关 终 属 楚
有 志 者 , 事 成 , 破 釜 沉 竟
《国语》简介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史,共21卷, 分《周语》《鲁语》《齐语》《晋语》 《郑语》《楚语》《吴语 》《越语》八 部分,记叙由西周穆王2年(前990年)起 到东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年)共538年 各国内政、外交等事件。《国语》在内容 上比较接近《左传》,又具有同样的史料 价值,所以《国语》又有《春秋外传》之 称。
研究性学习:
请结合课文和查找有关资料,从吴国方 面的原因说说勾践能够灭吴的原因。 要求:1.至少阅读一本相关参考文献; 2.观点明确,最好有自己的理解; 3.字数1000字以上; 4.12月1日之前上交。
夫差行成于吴
我的军队不值得越王来讨伐,请允许我 用财宝子女慰劳越王的辱临!
勾践答应夫差的求和了吗?为什么? 勾践答应夫差的求和了吗?为什么?
先前上天把越国送给吴国,吴国却不接 受天命,如今上天把吴国送给越国,越 国怎能不听从天命而听从您呢?我要把 您送到甬江、勾章以东地方去,我同您 象两个国君一样,您以为如何?"
卧薪尝胆
勾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 乎?”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 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 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 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 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卧薪尝胆
勾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 乎?”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 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 尝胆也。曰:“女(汝)忘会稽之耻 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 衣不重(chóng)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 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伍子胥谏夫差
吴王夫差准备接受文种的意见,同越国订立和约。吴 王的大夫伍子胥劝阻说:“不行!①吴国同越国,是 世代互相仇视,互相攻伐的国家,三条江河环绕着两 国的国土,两国的人民都不愿迁移到别的地方去,因 此有吴国的存在就不可能有越国的存在,有越国的存 在就不可能有吴国的存在。这种势不两立的局面是无 法改变的。②我还听说,旱地的人习惯于旱地的生活, 水乡的人习惯于水乡的生活,那些中原的国家,即使 战胜了它们,我国百姓也不习惯在那里居住,不习惯 使用他们的车辆;那越国,如若战胜了它,我国百姓 既习惯在那里居住,也习惯使用它们的船只,这种有 利条件不能错过啊!③希望君王一定要灭掉越国;如 果放弃了这些有利条件,一定会后悔莫及的。”
吴王已经赦免了越国,在励精图 治之前,勾践还做了些什么?
1.责己请更 责己请更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 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 请更!”
2.抚恤百姓 抚恤百姓
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 忧,贺有喜;送行者,迎来者;去民之 所恶,补民之不足。
3.亲当国耻
鼓励生育 减免赋税 招募贤才 休养生息
优生优育 爱民如子 身体力行 民富国强
鼓励生育,优生优育 鼓励生育,
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 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 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将免者以 告,公令医守之。生丈夫,二壶酒, 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 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 饩。
总结:结合全文 说一说 总结 结合全文,说一说 结合全文 说一说: 勾践为什么能灭吴?
谈谈你的自己的想法……
课外延伸:
回顾: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勾践…… 讨论:说一说《勾践灭吴》课文为什么删 去了“文种说吴王”、“伍子胥谏夫差”、“贿 赂伯嚭” 、“夫差行成于吴”等章节? 你认为这样处理文章合理吗?
勾践求贤
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 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文种进言:
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 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 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 必求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 无乃后乎?
勾践态度:
古之贤者: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夫差: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 越国:
严明军纪
1.一切听从指挥 2.赏罚分明
议一议: 议一议:越国国人真的像国之父兄请战时 说的那样“其有敢不尽力者乎”了吗? 说的那样“其有敢不尽力者乎”了吗? 国人皆劝。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 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 乎?” 战争的结果如何? 战争的结果如何?真的是像勾践誓师时 说的“吾将助天灭之” 说的“吾将助天灭之”吗? 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没,又郊败之。遂灭吴。
减免赋税, 减免赋税,爱民如子
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 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 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 官其子;
招募贤才 其达士,絜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而摩厉之于义。四方之士来者,必 庙礼之。
身体力行,休养生息, 身体力行,休养生息,
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国之孺子 之游者,无不餔也,无不歠也,必 问其名。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 其夫人之所织不衣。十年不收于国, 民俱有三年之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