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灭吴《国语.越语》原文
勾践灭吴《国语.越语》原文
勾践灭吴《国语.越语》原文原文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譬如蓑笠,时既至,必求之。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遂使之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于大王,私于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
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
唯君左右之,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沈金玉于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夫差将欲听,与之成。
子胥谏曰: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讎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
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
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
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
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已。
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
太宰嚭谏曰: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
寡人请更。
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
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勾践灭吴《国语.越语》原文
勾践灭吴《国语.越语》原文原文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譬如蓑笠,时既至,必求之。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遂使之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于大王,私于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
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
唯君左右之,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沈金玉于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夫差将欲听,与之成。
子胥谏曰: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讎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
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
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
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
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已。
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
太宰嚭谏曰: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
寡人请更。
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
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文选3——勾践灭吴
夫差对曰:
“寡人礼先一饭矣, 君若不忘周室, 而为弊邑宸宇, 亦寡人之愿也。若君曰:‘吾将残 汝社稷,灭汝宗庙’,寡人请死, 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 也。”遂灭吴。
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国之孺子
之游者,无不餔也,无不歠也,必 问其名。非其身所种则不食,非其 夫人所织则不衣,十年不收于国, 民俱有三年之食。
国之父兄请曰:
“昔者夫差耻吾 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 报之。”勾践辞曰:“昔者之战也, 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如 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
夫差将欲听与之成,子胥谏曰:
“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雠之国 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有吴则 无越,有越则无吴,将不可改于是 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
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
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 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 舟。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君必 灭之。失其利也,虽悔之,必无及 已。”
古代汉语下学期
勾践灭吴
勾践灭吴
选自《国语· 越语上》 《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史 曾被称为《春秋外传》 虽不如《左传》文学色彩浓, 但文辞深厚浑朴,史料价值很强。 背景:吴越之战 (地理位置、槜李之战、夫椒大战)
句践灭吴
越王句践棲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
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 知越国之政。”
父兄又请曰:
“越四封之内,亲 吾君也,犹父母也。子而思报父母 之仇,臣而思报君之雠,其有敢不 尽力者乎?请复战。”勾践既许之, 乃致其众而誓之曰: “寡人闻古 之贤君,不患其众不足也,而患其 志行之少耻也。
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不
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不足 也。今寡人将助天灭之。吾不欲匹 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也。进则 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 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 刑。”
勾践灭吴 原文及翻译
勾践灭吴原文及翻译作者:未知作者原文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遂使之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于大王,私于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
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
唯君左右之,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沈金玉于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夫差将欲听,与之成。
子胥谏曰:“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讎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
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
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
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
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已。
”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
”太宰嚭谏曰:“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
寡人请更。
”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
勾践灭吴译文
《勾践灭吴》译文原文:(节选自《国语·越语上》)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大夫文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遂使之行成于吴。
夫差将欲听与之成。
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
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
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
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
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已。
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
”太宰嚭谏曰:“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
寡人请更。
”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归下也。
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乃下令:“壮者无取老妇,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
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
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
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其达士,絜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
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文选 勾践灭吴 范雎说秦王
蔆水 (阳声韵)ling2
溧水 li4 (阴声韵)
阴阳对转:阳声失去鼻音尾韵变为阴声,阴声 加上鼻音尾韵变为阳声。
乃——仍 疑——凝 能通耐(汉马不能冬)
坐行蒲伏
蒲伏,又可以写作匍匐、匍伏、伏服、扶服等 汪洋,又可以写作望洋 连绵词:由两个音节联缀成义而不能分割的词
。由两个字构成一个语素。
《史记·越世家》:吴师败,越遂复栖吴王於姑 苏之山。吴王使公孙雄(吴大夫)肉袒膝行而 前,请成越王曰:“孤臣夫差敢布腹心,异日 尝得罪於会稽,夫差不敢逆命,得与君王成以 归。今君王举玉趾而诛孤臣,孤臣惟命是听, 意者亦欲如会稽之赦孤臣之罪乎?”句践不忍 ,欲许之。范蠡曰:“会稽之事,天以越赐吴 ,吴不取。今天以吴赐越,越其可逆天乎?”
《吴越春秋》:越王明日谓太宰嚭曰:“囚臣 欲一见问疾。” 适遇吴王之便,太宰嚭奉溲 恶以出,逢户中。越王因拜:“请尝大王之 溲,以决吉凶。”即以手取其便与恶而尝之 。因入曰:“下囚臣勾践贺于大王,王之疾 至己巳日有瘳chou1,至三月壬申病愈。” 吴王曰:“何以知之?”越王曰:“下臣尝 事师,闻粪者顺谷味,逆时气者死,顺时气 者生。今者臣窃尝大王之粪,其恶味苦且楚 酸。是味也,应春夏之气。臣以是知之。” 吴王大悦,乃赦越王得离其石室。
钱锺书《管锥编》:
《左传·僖公26》展喜曰:“寡君闻君亲举玉趾 ,将辱於敝邑。”《公羊传·宣公12》,楚庄王 曰:“是以使寡人得见君之玉面。”《楚策》子 良曰:“王身出玉声。”似“玉”非徒为藻饰词 头,而是当时礼节套语(protocol language)之施於人 君者。然《赵策》辛垣衍谓鲁仲连曰:“今吾观 先生之玉貌”,则又非人君所得专也。《艺文类 聚》载潘岳《登虎牢山赋》:“步玉趾以升降, 淩汜水而登虎牢”,竟自尊汗脚为“玉趾”。后 世尺牍用之尤烂熟,《聊斋志异·公孙九娘》: “如蒙金诺,还屈玉趾”,即竿牍家滥调也。
勾践灭吴的原文翻译及注释赏析
勾践灭吴的原文翻译及注释赏析勾践灭吴的原文翻译及注释赏析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遂使之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于大王,私于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
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
唯君左右之,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沈金玉于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夫差将欲听,与之成。
子胥谏曰:“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
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
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
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
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已。
”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
”太宰嚭谏曰:“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
寡人请更。
”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
勾践灭吴的原文翻译及注释赏析
勾践灭吴的原文翻译及注释赏析勾践灭吴的原文翻译及注释赏析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遂使之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于大王,私于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
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
唯君左右之,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沈金玉于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夫差将欲听,与之成。
子胥谏曰:“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
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
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
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
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已。
”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
”太宰嚭谏曰:“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
寡人请更。
”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
越王勾践灭吴(国语)原文及翻译
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遂使之行成于吴。
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
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
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
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
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已。
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
”太宰嚭谏曰:“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
寡人请更。
”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广运百里,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
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
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
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
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
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
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哺(有的哺为“饣”偏旁)也,无不歠也:必问其名。
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
先秦-国语《范蠡谏勾践勿许吴成卒灭吴》原文、译文及注释
先秦-国语《范蠡谏勾践勿许吴成卒灭吴》原文、译文及注释原文:范蠡谏勾践勿许吴成卒灭吴先秦-国语居军三年,吴师自溃。
吴王帅其贤良,与其重禄,以上姑苏。
使王孙雒行成于越,曰:“昔者上天降祸于吴,得罪于会稽。
今君王其图不穀,不穀请复会稽之和。
”王弗忍,欲许之。
范蠡进谏曰:“臣闻之,圣人之功,时为之庸。
得时不成,天有还形。
天节不远,五年复反,小凶则近,大凶则远。
先人有言曰:‘伐柯者其则不远。
’今君王不断,其忘会稽之事乎?”王曰:“诺。
”不许。
使者往而复来,辞愈卑,礼愈尊,王又欲许之。
范蠡谏曰:“孰使我蚤朝而晏罢者,非吴乎?与我争三江、五湖之利者,非吴耶?夫十年谋之,一朝而弃之,其可乎?王姑勿许,其事将易冀已。
”王曰:“吾欲勿许,而难对其使者,子其对之。
”范蠡乃左提鼓,右援枹,以应使者,曰:“昔者上天降祸于越,委制于吴,而吴不受。
今将反此义而报此祸,吾王敢无听天之命,而听君王之命乎?”王孙雒曰:“子范子,先人有言曰:‘无助天为虐,助天为虐者不祥。
’今吴稻蟹不遗种,子将助天为虐,不忌其不祥乎?”范蠡曰:“王孙子,昔吾先君固周室之不成子也,故滨于东海之陂,鼋鼍鱼鳖之与处,而鼃黾之与同渚。
余虽靦然而人面哉,吾犹禽兽也,又安知是浅浅者乎?”王孙雒曰:“子范子将助天为虐,助天为虐不祥。
雒请反辞于王。
”范蠡曰:“君王已委制于执事之人矣。
子往矣,无使执事之人得罪于子。
”使者辞反。
范蠡不报于王,击鼓兴师以随使者,至于姑苏之宫,不伤越民,遂灭吴。
翻译:居军三年,吴师自溃。
越王出兵围困吴国三年后,吴军终于自己崩溃了。
吴王帅其贤良,与其重禄,以上姑苏。
吴王带着他的谋臣和贵族们逃到姑苏台上。
使王孙雒行成于越,曰:“派王孙雒向越国求和说:“昔者上天降祸于吴,得罪于会稽。
过去上天给吴国降下灾祸,使我在会稽得罪了贵国。
今君王其图不穀,不穀请复会稽之和。
”现在越王如果肯照顾我的话,我请求恢复当年在会稽实行的和好。
”王弗忍,欲许之。
越王有点不忍心,打算答应讲和。
(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文选 勾践灭吴 范雎说秦王
勾践灭吴
(《国语》)
鲁昭公三十二年夏(前510年 ),吴伐楚。鲁定公五 年(前505)越趁吴军在楚之机,进攻吴国。鲁定公 十四年夏(前496),吴王阖闾亲自率军伐越,越王 勾践率军抵御,两军战于越地檇zui4李(嘉兴),吴 军大败。阖闾身负重伤,在撤退中死去。
秦王跪而请曰
坐: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臀部压于脚跟。 跪:危坐,正身而坐,表示对对方尊敬。 跽:长跪,指受到惊吓时的动作。 (段玉裁:跪需要拜,跽不需要拜。)
一说而为太师
太师:官名,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 ,后来指太子的老师,又称为“太傅”。
披发而为狂
披发左衽:落魄放荡
至于蔆水
“会稽”为山名,原名苗山,后因禹计功诸侯 于苗山,所以又更名作“会稽山”。“会稽”所 取乃“会计”义,故“会稽”也可以写作“会计 ”。后来“会稽”一词词义扩大,由山名转为代 指整个地区,秦时就置有会稽县。
會稽
①古外切:(guai4)gui4→Kuai4 ②黄外切: hui4(《广韵》)
会稽、会计在绍兴口语中均读为gui4。根据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地名用字注音原 则:未经审订的,依“名从主人”的原则 ,按方言与北京语音的对应规律,注出普 通话的读音。
《史记·越世家》:吴师败,越遂复栖吴王於姑 苏之山。吴王使公孙雄(吴大夫)肉袒膝行而 前,请成越王曰:“孤臣夫差敢布腹心,异日 尝得罪於会稽,夫差不敢逆命,得与君王成以 归。今君王举玉趾而诛孤臣,孤臣惟命是听, 意者亦欲如会稽之赦孤臣之罪乎?”句践不忍 ,欲许之。范蠡曰:“会稽之事,天以越赐吴 ,吴不取。今天以吴赐越,越其可逆天乎?”
国子姓
勾践 韦昭《国语》注:勾践,祝融之后、允常
勾践灭吴《国语.越语》(3)原文
勾践灭吴《国语.越语》(3)原文南至于句无句通勾。
勾无,山名,在浙江。
令壮者无取老妇取通娶。
句意是,规定青年男子不许娶老年妇女。
将免者以告免通娩,生育,临产。
句意是,妇女将要临产时向官府报告。
三年释其政政通征,赋税徭役。
而摩厉之于义摩厉通磨砺,切磋。
无不哺(bǔ)也哺哺通哺,给人食物吃。
无不歠(chu )也歠通啜,给人水喝。
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有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其通岂,难道。
古今异义1.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中原,原野之中,现常用于中原地区。
句意是,因而使百姓的尸骨暴露在荒野之中。
2.丈夫二十不取丈夫,男子。
今常用于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
句意是,男子二十岁还不娶媳妇。
3.生丈夫丈夫,男孩。
今常用义同前丈夫句。
句意是生男孩。
4.十年不收于国国,指国内人民。
今常用于国家或代表国家的。
句意是,十年不向人民征收赋税。
5.爪牙之士爪牙之士:指武士,今为贬义,比喻坏人的党羽。
6.苟得闻子大夫之言大夫:官名。
今指医生7.广运百里广运:指土地面积的长和宽。
8.南至于句无至于:到达。
今用作介词,表示一件事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9.乃至其父母父母:父老兄弟。
今意为父亲和母亲的总称名词的活用A. 名词活用为动词(1)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衣穿(2)宦士三百人于吴:宦派遣做的奴仆(本为官宦)(3)必庙礼之:礼恭敬地对待(4)无不哺也:哺给他食物吃(哺,干粮,泛指食物)B.名词作状语(1)又郊败之:郊在郊外(2)必庙礼之在庙堂上动词的活用A.活用为名词(1)今寡人不能能力,才能(不能没有才能)B.动词的使动用法(1)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退使撤退(勉强释为打退,则不准确,因为原句是:谋取而退即:谋取划使吴退兵)(2)夫差与之成而去之:去使离开形容词的活用A.活用为名词(1)水则资车,以待乏也:乏物质匮乏的时候(2)四方之忧:忧忧愁的事,指外患(3)吊有忧,贺有喜:忧忧愁的事;喜高兴的事,喜事(4)耻羞耻之心B.形容词的使动用法(1)洁其居:洁使洁(打扫干净)(2)美其服:美使美(使他穿上漂亮服装)(3)饱其食:饱使饱(4)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暴露使暴露判断句(1)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吴国与越国,是相互仇恨、相互敌对、相互征战的国家。
先秦-国语《越王勾践命诸稽郢行成于吴》原文、译文及注释
先秦-国语《越王勾践命诸稽郢行成于吴》原文、译文及注释原文:越王勾践命诸稽郢行成于吴先秦-国语吴王夫差起师伐越,越王勾践起师逆之。
大夫种乃献谋曰:“夫吴之与越,唯天所授,王其无庸战。
夫申胥、华登简服吴国之士于甲兵,而未尝有所挫也。
夫一人善射,百夫决拾,胜未可成也。
夫谋必素见成事焉,而后履之,不可以授命。
王不如设戎,约辞行成,以喜其民,以广侈吴王之心。
吾以卜之于天,天若弃吴,必许吾成而不吾足也,将必宽然有伯诸侯之心焉。
既罢弊其民,而天夺之食,安受其烬,乃无有命矣。
”越王许诺,乃命诸稽郢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使下臣郢不敢显然布币行礼,敢私告于下执事曰:昔者越国见祸,得罪于天王。
天王亲趋玉趾,以心孤勾践,而又宥赦之。
君王之于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
孤不敢忘天灾,其敢忘君王之大赐乎!今勾践申祸无良,草鄙之人,敢忘天王之大德,而思边垂之小怨,以重得罪于下执事?勾践用帅二三之老,亲委重罪,顿颡于边。
“今君王不察,盛怒属兵,将残伐越国。
越国固贡献之邑也,君王不以鞭箠使之,而辱军士使寇令焉。
勾践请盟:一介嫡女,执箕帚以畡姓于王宫;一介嫡男,奉槃匜以随诸御;春秋贡献,不解于王府。
天王岂辱裁之?亦征诸侯之礼也。
“夫谚曰:‘狐埋之而狐搰之,是以无成功。
’今天王既封植越国,以明闻于天下,而又刈亡之,是天王之无成劳也。
虽四方之诸侯,则何实以事吴?敢使下臣尽辞,唯天王秉利度义焉!”翻译:吴王夫差起师伐越,越王勾践起师逆之。
吴王夫差出兵进攻越国,越王勾践起兵对抗。
大夫种乃献谋曰:“大夫文种向勾践献计说:“夫吴之与越,唯天所授,王其无庸战。
吴国与越国的命运,只凭天意决定,您无须通过战争来解决问题。
夫申胥、华登简服吴国之士于甲兵,而未尝有所挫也。
申胥和华登选拔训练吴国的青年把他们组编成军队,还不曾被打败过。
夫一人善射,百夫决拾,胜未可成也。
一个人善于射箭,就会有一百个人拉紧弓弦跟着效仿,吴国有这样的良将指挥,我们能否获胜还没有把握。
勾践灭吴《国语.越语》(2)原文
勾践灭吴《国语.越语》(2)原文夫差想听取文种的建议,与越国和好。
吴国大夫伍子胥进谏说:不行!吴国与越国,是世代的仇敌,经常打仗;外有三条江水环绕,老百姓没有地方迁移。
有吴国就没有越国,有越国就没有吴国。
这种局面将不可改变。
我听说,住在陆地上的人习惯于住在陆地上,住在水上的人习惯于住在水上。
中原各国,即使我们主动进攻,把他们打败了,我们也不能长期住在那里,也不习惯乘坐他们的车子;而越国,我们主动进攻,把他们打败了,我们就能长期住在那里,也能乘坐他们的船。
这是消灭越国的有利时机,千万不可失去。
大王您一定要消灭越国!如果您失去这个有利的时机,以后后悔也来不及了。
越国人把八个美女打扮好,送给吴国的太宰,对他说:您如果能够让吴王赦免了我们越国的罪行,还有更漂亮的美人会送给您。
太宰就向吴王夫差进谏说:我听说,古代讨伐一个国家,对方认输也就行了;现在越国已经认输了,您还想要求什么呢? 吴王夫差就与越国订立了盟约而后撤兵了。
勾践对国人说道:我不知自己的力量不够,与吴国这样的大国作对,导致老百姓流离失所,横尸原野,这是我的罪过。
我请求你们允许改变治国政策。
于是埋葬已经死去的人,慰问受伤的人,供养的人;谁家有忧就去慰问,谁家有喜事就去祝贺;客人要走,起身相送;有客人要来,亲自迎接;凡是老百姓认为不好的事就不去做,凡是老百姓认为应该做而没有做的,就补做。
然后恭卑地服事夫差,派三百个士做吴王的仆人。
勾践自己还亲自为夫差充当马前卒。
勾践的地盘,南到句无,北到御儿,东到鄞,西到姑蔑,土地面积长宽达百里。
又招集他的父辈兄弟发誓说: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国君,四方的老百姓都来归附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
现在我无能,将率领你们夫妇们繁衍生息。
于是下令:青壮年不准娶老年妇人,老年不能娶青壮年的妻子;女孩子十七岁还不出嫁,她的父母有罪;男子二十岁还不娶妻生子,他的父母同样有罪。
快要分娩的人要报告,公家派医生守护。
生下男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条狗;生下女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头猪;生三胞胎,公家给配备一名乳母;生双胞胎,公家发给吃的。
《国语·句践灭吴》
句踐滅吳《国语·越語上》越王句踐棲于會稽之上,乃號令于三軍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國子姓,有乃助寡人謀而退吳者,吾與之共知【同“知县”、“知州”之“知”】越國之政。
」大夫種對曰:「臣聞之賈人,夏則資皮,冬則資絺,旱則資舟,水則資車,以待乏也。
夫雖無四方之憂,然謀臣與爪牙【褒义词】之士,不可不養而擇也。
譬如蓑笠,時雨既至必求之。
今君王既棲于會稽之上,然後乃求謀臣,無乃後乎?」句踐曰:「茍得聞子大夫之言,何後之有?」執其手而與之謀。
遂使之行成于吳,曰:「寡君句踐乏無所使,使其下臣種,不敢徹聲聞于天王,私于下執事曰:寡君之師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賂【参见课本第111页】君之辱,請句踐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
越國之寶器畢從,寡君帥越國之眾,以從君之師徒,唯君左右之。
若以越國之罪為不可赦也,將焚宗廟,系妻孥,沈【读chén,同“沉”】金玉于江,有帶甲五千人將以致死,乃必有偶。
是以帶甲萬人事君也,無乃即傷君王之所愛乎?與其殺是人也,寧其得此國也,其孰利乎?」夫差將欲聽與之成,子胥諫曰:「不可。
夫吳之與越也,仇讎敵戰之國也。
三江環之,民無所移,有吳則無越,有越則無吳,將不可改于是矣。
員【yún】聞之,陸人居陸,水人居水。
夫上黨之國,我攻而勝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車。
夫越國,吾攻而勝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
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君必滅之。
失此利也,雖悔之,必無及已。
」越人飾美女八人納之太宰嚭,曰:「子茍赦越國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將進之。
」太宰嚭諫曰:「嚭聞古之伐國者,服之而已。
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與之成而去之【课本注释有误,当为“使之离开吴国”】。
句踐說于國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與大國執讎,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則寡人之罪也,寡人請更。
」于是葬死者,問傷者,養生者,吊有憂,賀有喜,送往者,迎來者,去民之所惡,補民之不足。
然後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吳,其身親為夫差前馬。
勾践灭吴原文及译文
勾践灭吴原文及译文勾践灭吴原文及译文勾践灭吴原文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遂使之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于大王,私于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
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
唯君左右之,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沈金玉于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夫差将欲听,与之成。
子胥谏曰:“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讎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
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
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
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
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已。
”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
”太宰嚭谏曰:“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
寡人请更。
”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
《国语·勾践灭吴》
《国语·勾践灭吴》原文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遂使之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于大王,私于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
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
唯君左右之,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沈金玉于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夫差将欲听,与之成。
子胥谏曰:“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讎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
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
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
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
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已。
”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
”太宰嚭谏曰:“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
寡人请更。
”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
《国语》卷二十一·越语下
《国语》卷二十一·越语下《国语》卷二十一·越语下越语·范蠡持盈定倾节事越王勾践即位三年而欲伐吴。
范蠡进谏曰:“夫国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倾,有节事。
”王曰:“为三者,奈何?”对曰:“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
王不问,蠡不敢言。
天道盈而不溢,盛而不骄,劳而不矜其功。
夫圣人随时以行,是谓守时。
天时不作,弗为人客;人事不起,弗为之始。
今君王未盈而溢,未胜而骄,不劳而矜其功,天时不作而先为人客,人事不起而创为之始,此逆于天而不和于人。
王若行之,将妨于国家,靡王躬身。
”王弗听。
范蠡进谏曰:“夫勇者,逆德也;兵者,凶器也;争者,事之末也。
阴谋逆德,好用凶器,始于人者,人之所卒也。
淫佚之事,上帝之禁也。
先行此者,不利。
”王曰:“无是贰言也,吾已断之矣!”果兴师而伐吴,战于五湖,不胜,栖于会稽。
王召范蠡而问焉,曰:“吾不用子之言,以至于此,为之奈何?”范蠡对曰:“君王其忘之乎?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
”王曰:“与人奈何?”对曰:“卑辞尊礼,玩好女乐,尊之以名,如此不已,又身与之市。
”王曰:“诺。
”乃命大夫种行成于吴,曰:“请士女女于士,大夫女女于大夫,随之以国家之重器。
”吴人不许。
大夫种来而复往,曰:“请委管籥,属国家,以身随之,君王制之。
”吴人许诺。
王曰:“蠡为我守于国。
”对曰:“四封之内,百姓之事,蠡不如种也。
四封之外,敌国之制,立断之事,种亦不如蠡也。
”王曰:“诺。
”令大夫种守于国,与范蠡入宦于吴。
三年,而吴人遣之归。
及至于国,王问于范蠡曰:“节事奈何?”对曰:“节事者与地。
唯地能包万物以为一,其事不失。
生万物,容畜禽兽,然后受其名而兼其利。
美恶皆成,以养其生。
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
自若以处,以度天下。
待其来者而正之,因时之所宜而定之。
同男女之功,除民之害,以避天殃。
田野开辟,府仓实,民众殷。
无旷其众,以为乱梯。
时将有反,事将有间,必有以知天地之恒制,乃可以有天下之成利。
《国语·越语下》原文及翻译
《国语·越语下》原文及翻译原文:越王勾践即位三年而欲伐吴。
范蠡进谏日:“夫国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倾,有节事。
①王曰:“为三者,秦何?“对曰:“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
王不同,蠡不敢言。
天道盈而不溢,盛而不骄,劳而不矜其功。
夫圣人随时以行,是谓守时。
天时不作,弗为人客;人事不起,弗为之始。
今君王未盈而溢,未胜而骄,不劳而矜其功,天时不作而先为人客,人事不起而创为之始,此逆于天而不和于人。
王若行之,将妨于国家,靡王躬身。
”王弗听。
范蠡进谏曰:“夫勇者,逆德也;兵者,凶器也;争者,事之末也。
阴谋逆德,好用凶器,始于人者,人之所卒也。
淫佚之事,上帝之禁也。
先行此者,不利。
”王曰:“无! 是貳言②也,吾已断之矣!”果兴师而伐吴,战于五湖,不胜,栖于会稽。
王召范蠡而问焉,曰:“吾不用子之言,以至于此,为之奈何?”范蠡对曰:“君王其忘之乎? 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
”王曰:“与人奈何?”对曰:“卑辞尊礼,玩好女乐,尊之以名,如此不已,又身与之市。
”王曰:“诺。
”乃命大夫种行成于吴,曰:“请士女女于士,大夫女女于大夫,随之以国家之重器。
”吴人不许。
大夫种来而复往,曰:“请委管籥③”,属国家,以身随之,君王制之。
”吴人许诺。
王曰:“蠡为我守于国。
”对曰:“四封之内,百姓之事,蠡不如种也。
四封之外,敌国之制,立断之事,种亦不如蠡也。
”王曰:“诺。
”令大夫种守于国,与范蠡入宦于吴。
三年,而吴人遣之归。
及至于国,王问于范蠡曰:“节事奈何?”对日:“节事者与地唯地能包万物以为一其毫不失生万物容畜禽兽然后受其名而兼其利美恶皆成以养其生。
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
自若以处,以度天下,待其来者而正之,因时之所宜而定之。
同男女之功,除民之害,以避天殃。
田野开辟,府仓实,民众般。
无旷其众,以为乱梯。
时将有反,事将有间,必有以知天地之恒制,乃可以有天下之成利。
事无间,时无反,则抚民保教以须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勾践灭吴《国语.越语》原文
原文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譬如蓑笠,时既至,必求之。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遂使之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于大王,私于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
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
唯君左右之,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沈金玉于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
夫差将欲听,与之成。
子胥谏曰: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讎
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
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
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 吾能乘其舟。
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
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
已。
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
太宰嚭谏曰: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
寡人请更。
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
广运百里,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
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
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
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
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
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
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
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哺也,无不歠也:必问其名。
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
请报之。
勾践辞曰: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
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
父兄又请曰:越四封之内,亲
吾君也,犹父母也。
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勾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
今寡人将助天灭之。
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
进则思赏,退则思刑; 如此,则有常赏。
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
果行,国人皆劝。
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
无死乎?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
夫差行成,曰:寡人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请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勾践对曰:昔天以越予吴,而吴不受命;今天以吴予越,越可以无听天命而听君之令乎?吾请达王甬、句东,吾与君为二君乎!夫差对曰:寡人礼先壹饭矣。
君若不忘周室而为弊邑寰宇,亦寡人之愿也。
君若曰:吾将残汝社稷,灭汝宗庙,寡人请死!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遂灭吴。
越王勾践退守到会稽上,向三军下令说:凡是我父辈兄弟和同姓弟兄,只要有能够帮助我出谋划策打败吴国的,我将和他共同管理越国的政事。
大夫文种进见回答说:我听说,商人的时候就准备皮货,的时候就准备细葛布。
天旱的时候就准备船,有大水的时候就准
备车辆,就是打算在缺少这些东西的时候派上用场。
即使没有被四邻侵扰的时候,然而谋臣与武士,不可不选拔出来供养他们。
就像蓑笠一
样,雨已经下来了,肯定要到处找。
现在君王您已经退守到会稽山上了,然后才寻求出谋划策的大臣,恐怕太迟了吧?勾践说:如果能够让我听听您的高见,又有什么晚的呢?于是就拉着文种的手,跟他在一起商量。
终于使文种去吴国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