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研究

合集下载

内部控制制度缺陷范本(2篇)

内部控制制度缺陷范本(2篇)

内部控制制度缺陷范本1. 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和权限制度。

在缺乏明确责任分工和权限制度的情况下,员工之间的工作职责和权限不清晰,容易产生责任不明、推诿扯皮等现象,从而导致内部控制失效。

2. 控制措施不完善。

内部控制制度中缺乏必要的控制措施,例如缺乏有效的审批流程、缺乏凭证的核对与审计等,这些控制措施的缺乏使得企业无法有效地防止各类风险和内外部的欺诈行为。

3. 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

内部监督机制的薄弱是内部控制制度出现缺陷的重要原因之一。

企业缺乏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导致无法及时、全面地发现和纠正内部的违规行为和错误。

4. 缺乏足够的信息披露。

内部控制制度中缺乏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使得企业无法向内部员工和外部利益相关方全面、及时地披露有关内部控制的信息,导致信息不对称和潜在投资者的不信任。

5. 内部控制制度中的制度规范不够明确。

制度规范不够明确会给员工在工作中提供漏洞,从而使得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

缺乏明确的规范会使得员工在工作中很难确定正确的操作方式,从而导致操作的错误和漏洞。

6. 缺乏有效的风险评估与控制手段。

企业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没有充分考虑到风险评估和控制手段,导致内部控制措施无法有效地应对潜在的风险和威胁。

没有有效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手段会使得企业面临着更大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7. 缺乏持续改进和监督的机制。

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中缺乏持续改进和监督的机制,导致内部控制制度缺乏适应性和实时性。

仅仅依靠已有的控制措施和规定无法满足企业迅速变化的外部环境的需求。

8. 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宣传教育不足。

企业内部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宣传教育力度不足,导致员工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理解和认同度不高,使得内部控制措施无法得到有效的执行和监督。

9. 人为因素引发的内部控制问题未得到及时处理。

企业在处理内部控制问题时,往往对人为因素产生影响的问题不够重视,这使得内部控制制度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而导致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内部控制的缺陷

内部控制的缺陷

内部控制的缺陷引言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运行和管理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然而,随着企业规模和复杂性的增加,内部控制的缺陷也变得更加普遍和突出。

本文将探讨内部控制的缺陷的定义、原因以及对企业可能产生的影响。

定义及分类内部控制的缺陷指的是企业内部在制定和执行控制措施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疏漏。

根据缺陷的性质和发生的阶段,内部控制的缺陷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设计缺陷:指的是控制措施的设计存在问题,缺乏完备性或有效性。

例如,企业制定的控制措施过于复杂或不适合实际业务流程,导致无法达到预期的控制效果。

2.实施缺陷:指的是控制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

例如,员工对控制措施的执行不到位或存在疏忽,导致控制措施无法有效地起到约束和监督的作用。

3.运行缺陷:指的是控制措施在长期运行中出现失效的情况。

例如,企业没有及时跟进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导致控制措施无法及时调整或修正,从而使得内部控制的效果逐渐降低。

4.评价缺陷:指的是对内部控制的评价存在问题。

例如,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评价不全面或不准确,导致无法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问题和缺陷。

原因分析导致内部控制缺陷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为因素:员工的不当行为或失职导致了内部控制的缺陷。

例如,员工不遵守制定的控制措施,或者故意绕过内部控制程序。

2.技术因素:企业信息系统的漏洞或不完善会增加内部控制的风险。

例如,系统的权限管理不合理或存在安全漏洞,容易被恶意攻击和侵入。

3.管理因素:对于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和管理水平也会影响内部控制的缺陷。

例如,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缺乏重视,导致控制措施不完善或不严格执行。

4.环境因素:外部环境的变化也可能导致内部控制的缺陷。

例如,法律法规的改变、竞争对手的行为等都会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产生影响。

对企业的影响内部控制的缺陷可能对企业产生重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业务风险:内部控制的缺陷会增加企业的业务风险,例如内部欺诈、资产损失等。

现阶段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与应对方案

现阶段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与应对方案

现阶段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与应对方案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企业稳健运营、预防和减少经济犯罪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当前的商业环境下,仍然存在许多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这些缺陷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损害,甚至危及企业的生存。

本文旨在探讨现阶段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方案。

一、缺陷一:核心业务流程控制不够完善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是企业的经营命脉,如果核心业务流程的控制不够完善,就会导致企业运营不稳定、业务失控等问题。

对此,企业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制定全面、系统的核心业务流程控制方案,包括工作流程、业务流程、制度规范等,确保流程全面、条理清晰,制度严密、可操作性强;2.加强对核心业务流程的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纠正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逐步完善和优化流程,保证流程的高效性和稳定性;3.加强员工培训,确保员工掌握核心业务流程的操作流程和规范操作,提高员工意识,降低流程风险。

二、缺陷二:公司治理结构不够完善当前,企业治理结构的不完善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治理结构不完善往往导致企业决策的不科学、管理的不规范,降低企业运营效率和整体竞争力。

针对此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管理体系,确保决策体系、管理层级和业务流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2.加强对公司治理结构变革和调整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规划和执行合理;3.完善公司内部的沟通渠道,畅通员工与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交流,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合理的员工待遇,吸引人才,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三、缺陷三:内部控制审计不够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发现文化风险、流程风险和威胁风险等方面的问题。

但是,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不够完善,导致审计监管能力不足,对宏观风险的发掘和预警能力不强。

对此,应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审计体系,保证审计检查能够全面覆盖公司各个部门和业务;2.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内外部控制要求的规范和标准化工作,提高审计的有效性和准确性;3.加强内部控制审计的监控和管理,提高审计调查的主动性和预警能力。

内部控制制度缺陷(4篇)

内部控制制度缺陷(4篇)

内部控制制度缺陷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人为因素:公司员工或管理层的不诚信行为可能导致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如财务舞弊、盗窃行为等。

2. 流程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中的流程可能存在缺陷或不完善,导致风险无法得到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3. 内部监督不足:如果公司的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或监督力度不足,容易导致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

4. 技术问题:如果内部控制制度中的技术支持不足或存在漏洞,可能导致信息安全风险和操作风险。

5. 资源限制:如果公司在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时没有提供足够的资源,可能导致控制措施不充分,无法有效防止风险。

6. 跨部门协作不足:如果公司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和沟通不足,可能导致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公司在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时需要重视并加以改进。

内部控制制度缺陷(2)内部控制按其控制的目的不同,可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

会计控制是指与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财务活动合法性有关的控制;管理控制是指与保证经营方针、决策的贯彻执行,促进经营活动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以及经营目标的实现有关的控制。

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并不是相互排斥、互不相容的,有些控制措施既可以用于会计控制,也可以用于管理控制。

内部控制的检查与评价是通过内部审计来完成的。

内部审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对内部控制的控制。

通常可按以下程序和步骤:1.确定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标准。

内部审计将根据标准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的现状进行检查和判断。

2.检查、判断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健全情况,在分析被审计单位控制缺陷及潜在影响的基础上,即可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健全性作出评价。

3.测试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内部审计应当科学地选定具有代表性的测试样本,借以正确判断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质量状况。

4.写出内部控制检查与评价的最终报告。

内部审计人员在其最终报告中,提出若干具体调查结论、意见、评价和建议,供单位最高管理层采纳,同时送交被审计单位的管理人员以改进内部控制。

现阶段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与应对方案

现阶段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与应对方案

现阶段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与应对方案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对企业的稳健运营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的运作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着一些缺陷,给企业的运营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隐患。

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及应对方案。

一、常见的企业内部控制缺陷1. 业务流程不清晰在一些企业中,业务流程没有明确的规范和标准,导致业务执行的不确定性和混乱性。

销售流程、采购流程、财务流程等,没有明确的规定和步骤,容易导致业务与业务之间的冲突和纠纷,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

2. 人员管理不到位企业内部人员管理不到位,内部人员职责不清晰,权责不分明,容易出现责任推诿、工作流程混乱等问题。

这样的情况容易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工作质量不过关,企业内部的混乱和冲突也会给企业的正常运营带来一定的风险。

3. 财务管理混乱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财务管理混乱,企业的经济效益就会受到影响。

资金流动不畅、资金监管不严、财务数据不准确等问题,都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运行。

4. 内部审计不到位企业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如果内部审计不到位,就会影响企业对内部风险的识别和控制。

对财务风险、业务风险、经营风险等的识别和控制不到位,容易导致企业的经营风险暴露。

5. 信息系统不安全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成为了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如果企业的信息系统安全控制不到位,容易导致信息泄露、数据损坏、系统瘫痪等问题,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

以上就是企业内部控制中常见的一些缺陷,这些缺陷直接影响了企业的运营和发展,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方案来解决。

1. 完善业务流程企业应该完善各个业务流程,建立明确的规范和标准,并在企业内部进行推广和实施。

建立销售流程手册、采购流程手册、财务流程手册等,明确各个业务流程的步骤和规范,保证每一个业务的顺利进行。

2. 规范人员管理企业应该规范内部人员管理,明确每个人员的职责和权责,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

浅谈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及对策

浅谈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及对策

浅谈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及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加,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完善变得尤为重要。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缺陷一直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探讨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及对策对于国有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一、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表现(一)组织管理架构不合理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缺陷表现之一就是组织管理架构不合理。

国有企业庞大的组织架构和繁杂的管理层次导致部门之间信息交流不畅、责任不清晰、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

(二)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是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另一重要表现。

国有企业长期以来形成的官僚化管理、行政化管理等管理方式导致企业管理制度不够科学、不够规范,存在一定的漏洞和弊端。

(三)内部审计工作薄弱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薄弱也是内部控制缺陷的表现之一。

由于内部审计工作不到位,企业内部的经营状况和风险无法得到全面、及时的监控和评估,从而造成企业资产、财务等方面的风险无法有效控制。

二、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危害(一)财务风险加大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将导致企业的财务风险加大。

企业内部的财务制度和流程不规范,易造成资金挪用、账目混乱等问题,最终导致企业的财务风险增加。

(二)经营效率低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缺陷还将导致企业的经营效率低下。

组织结构不合理、流程不规范等问题将导致企业内部资源的浪费和管理效率的降低,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效果。

(三)企业形象受损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最终将导致企业形象受损。

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将使企业难以保障员工利益、客户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最终导致企业的声誉受损,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对策(一)优化组织管理架构国有企业可以通过优化组织管理架构,建立合理的管理层次和部门间的信息沟通机制,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运营效果。

(二)完善管理制度国有企业应当完善管理制度,建立科学、规范的企业管理制度。

通过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建立明确的责任制和激励机制,从而规范企业的内部管理行为。

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对策

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对策

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对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内部控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管理手段。

它确保企业实现运营目标、管理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并为合规性和透明度提供了基础。

然而,尽管企业都努力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但仍然会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就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研究对策。

一、人为因素引发的问题1.1 人员不当操作缺乏足够培训或意识不到责任,导致员工在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中产生错误或遗漏。

对策:加强员工培训:通过开展定期培训、工作坊等形式,提高员工对于内部控制重要性和正确操作方法的认知。

激励机制:建立奖惩体系,明确奖励优秀表现并处罚违规行为。

1.2 内外勾结某些雇员与外界的利益相关者合谋,从而欺诈性地窃取资产、篡改财务数据等。

对策:审计监督:建立独立审计机构,加大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力度,提高发现违规和欺诈行为的可能性。

制定异地交叉审计政策:通过异地交叉审核来降低内外勾结作恶的机会。

1.3 内部人员被收买内部有责任决策权的人员接受他人贿赂并泄露关键信息给利益相关者或竞争对手。

对策:建立严格的审批流程:明确决策权限,并实施多层次审批,减少个别人员滥用权力的机会。

建立透明报告制度:公开企业运营情况、财务数据等重要信息,减少利害关系人获取非法信息的渠道。

二、技术与系统问题2.1 信息系统漏洞企业信息系统设计缺陷,容易被黑客攻击或数据被窃取。

对策:网络安全管理:强化网络安全防护体系,采取先进的防火墙、加密和身份验证等措施保护企业数据安全。

持续更新与升级:及时修补已知漏洞、升级软件和硬件设备以确保系统始终最新和安全。

2.2 数据准确性问题人工处理数据时容易出错,导致企业使用不准确的数据作为决策依据。

对策:引入自动化数据处理系统: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将数据输入和处理过程自动化,降低人为操作失误的可能性。

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机制:通过设立独立的内控审计部门对企业信息进行监测和抽样核对,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

内控缺陷改进方案

内控缺陷改进方案

内控缺陷改进方案在企业管理中,内部控制是确保企业运营、合规性和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内控制度的复杂性和变化的环境,内控缺陷是难免出现的。

本文将探讨内控缺陷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案以提升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

一、内控缺陷的原因1. 组织结构不合理:企业在规划和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时,组织结构的不合理会导致职责不明确或交叉,从而降低内控的有效性。

2. 内控流程不完善:一些企业虽然规划了内部控制流程,但在实施中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从而造成内控缺陷的出现。

3. 风险评估不全面:企业在识别风险和制定相应控制措施时,可能存在评估不全面的问题,导致某些重要风险被忽视,从而带来内控缺陷的风险。

4. 内部监督不到位:内部监督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如果内部监督机制不合理或不到位,将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内控缺陷。

二、改进方案1. 加强组织结构优化:企业应通过重新规划和调整组织结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避免职责交叉和冲突,确保内控制度的有效执行。

2. 完善内部控制流程:企业应对内部控制流程进行全面审视,将各个环节连接起来,确保流程的规范性和完整性。

同时,应注重流程的灵活性,适应企业不同的运营环境和变化。

3. 健全风险评估机制:企业应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机制,对各个环节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并针对不同风险设置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内控制度的全面覆盖性和及时性。

4. 加强内部监督机制:企业应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设立独立的内控部门或委员会,对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内控缺陷并采取合理的措施予以纠正。

5. 不断改进和学习:内控制度是一个不断优化和改进的过程。

企业应积极开展内部控制培训,提高员工的内控意识和应对内控缺陷的能力。

同时,通过对内部控制的持续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结论通过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原因分析,以及采取相应的改进方案,企业能够提升内部控制水平,降低风险,并确保企业的规范运营和合规性。

浅谈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及对策

浅谈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及对策

浅谈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及对策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是指在国有企业内部,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对企业内部流程、人员和财务等方面的有效控制不足或存在的问题。

这些缺陷会对国有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国有企业内部运作流程不畅。

国有企业在决策、执行和监督等方面的流程不够规范和高效,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容易出现事务滞后、错过市场机会等问题。

国有企业人员管理和监督机制不完善。

一些国有企业在人员招聘、配置和绩效管理等方面存在漏洞,导致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工作责任不明确、激励机制不足等问题,从而影响企业的效益和发展。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

一些国有企业在财务核算、审计和资金使用等方面存在问题,容易出现资金浪费、滥用职权、财务报表失真等情况,影响企业的财务安全和信誉。

对于这些缺陷,国有企业可以采取一些对策来解决:加强内部流程管理。

国有企业应建立规范、高效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流程,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提高工作效率和协同能力。

可以借鉴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内部流程的透明度和便捷性。

完善人员管理和监督机制。

国有企业应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选拔和激励机制,提高人员的素质和工作动力。

要建立健全的监督和问责机制,对工作不力、违规行为进行及时和有效的处罚,形成人员管理的有效约束。

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国有企业应加强财务管理的规范和透明度,制定严格的财务核算和资金管理制度,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和安全。

要加强内部审计和风险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维护企业的财务安全和信誉。

加强内外部监督机制。

国有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外部监督机制,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管和指导。

内部监督可以通过设立独立审计和监察机构,强化内部控制的自我约束;外部监督可以通过加强政府监管和市场监督,对国有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进行监督和引导。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是制约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对策来解决。

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制度问题和不足引发的影响内部控制制度是组织管理重要的一环,旨在确保企业运营的透明度、合规性和有效性。

然而,不完善或存在问题的内部控制制度可能导致一系列负面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分析其可能带来的影响。

1. 人为因素造成的缺陷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依赖于每个员工遵守规定、诚实守信。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为因素经常会导致内部控制缺陷。

例如,员工可能出于个人利益动机,故意违反公司政策或规章制度。

这种行为可能涉及审计记录篡改、数据泄露等违规行为,从而产生潜在的损失和法律风险。

2. 不适应变化的流程随着企业运营环境的快速变化和技术进步,许多过时或复杂的流程无法满足新需求。

这些不适应变化的流程可能导致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以及错误判断等问题。

如果内部控制制度未能适应新环境和需求,将很难保证企业的长期竞争力。

3. 文档化与执行之间的脱节内部控制制度应包括相关的政策、程序和流程文件,以便员工遵循和参考。

然而,在一些组织中,文档化过程可能存在问题。

文件更新不及时或遗失,导致员工无法准确理解规定,降低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此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与文档不一致的情况,没有充分落实制度要求。

4. 缺乏监督和反馈机制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有效的监督至关重要。

然而,一些企业中缺乏独立审计职能或监测机构,这使得问题很难被发现和纠正。

此外,没有建立良好的反馈渠道来收集员工对内部控制体系改进的建议意见也是一个不足之处。

5. 技术系统风险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普及和应用,技术系统成为一个关键领域。

然而,技术系统本身也带来了安全风险。

例如,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系统故障等问题都可能直接影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缺乏对技术系统风险的充分认识和管理,将导致企业面临严重的信息安全风险。

二、解决内控制度问题与不足的建议为了应对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组织需要采取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浅谈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及对策

浅谈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及对策

浅谈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及对策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由于其特殊的性质和体制机制,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一些缺陷,影响了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效率。

本文将从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原因、影响以及对策方面展开探讨。

一、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原因1. 体制机制不完善。

国有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决定了其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政府干预的现象,导致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受制于政府干预,难以形成独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2. 利益关系复杂。

国有企业内部存在各种利益关系交织在一起,管理层、员工、政府部门等各方利益关系纷繁复杂,导致企业内部控制难以形成有效约束机制。

3. 监管不到位。

部分国有企业内部监管不到位,监督机制不健全,导致管理层滥用职权、内部腐败等问题层出不穷。

二、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1. 经营效率低下。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导致企业经营管理效率低下,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2. 内部腐败问题严重。

由于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缺陷,使得企业内部容易出现腐败问题,严重影响企业形象和管理秩序。

3. 经济损失严重。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导致企业管理不善、资源浪费严重,造成经济损失,影响企业的发展和盈利能力。

三、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对策1. 完善体制机制。

国有企业应强化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独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2. 加强内部监管。

国有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监控和审计机制,加强对企业内部各项活动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企业内部不发生违法违纪行为。

3.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国有企业应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管理素质和能力,增强企业内部的管理和控制能力。

四、结语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是制约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这一问题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国有企业应凭借着不断完善的改革措施,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内部监管水平,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政府监管也应加强,保障国有企业健康发展。

现阶段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与应对方案

现阶段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与应对方案

现阶段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与应对方案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着一些缺陷,这些缺陷对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效果,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

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内控制度不完善。

一些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时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导致内控制度的完善程度不高。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各项工作程序和流程,明确职责权限,建立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

第二,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有些企业员工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了解不足,没有形成全员参与的内控意识。

企业应加强员工内部控制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通过制定奖惩机制,激励员工主动参与内部控制工作。

内部控制职责分散。

有些企业在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各个部门之间职责分散,缺乏有效的协同配合。

企业应明确内部控制的组织架构,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和协作方式,提高内控工作的效率和协同性。

第四,信息系统安全风险。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的信息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

企业应加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信息系统安全政策和安全控制措施,确保企业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针对以上的问题,企业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加强员工内部控制教育和培训。

企业应通过内部培训、研讨会等方式,提高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强员工的内控意识。

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对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企业应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包括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员工内部控制教育和培训,优化内部控制组织架构以及加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等措施。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更好地提高内部控制的效果,推动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于内部控制缺陷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关于内部控制缺陷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关于内部控制缺陷的国内外文献综述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企业的运作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各种原因,内部控制系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陷,这些缺陷可能会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报告产生严重影响。

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是当前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国内外文献的角度出发,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综述,并探讨相关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内部控制缺陷的定义和分类内部控制缺陷是指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存在的不足之处或错误,包括组织结构、流程设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人员配备等方面的问题。

内部控制缺陷通常可分为设计缺陷和操作缺陷两类。

设计缺陷是指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与要求不符,导致无法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操作缺陷则是指内部控制制度虽然在设计上是合理的,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存在着失误或疏漏,使得内部控制失效甚至产生严重错误。

内部控制缺陷的产生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管理层失误、人为犯错、经济环境变化、技术进步、外部环境变化等。

管理层失误是导致内部控制缺陷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管理层的决策错误、制度设计不合理、监督不到位等都可能导致内部控制缺陷的产生。

人为犯错也是内部控制缺陷的重要原因之一。

员工精神状态不佳、业务繁忙、技术水平不足等都可能导致内部控制操作缺陷的产生。

经济环境变化和技术进步也会对内部控制产生一定影响,可能会导致原有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再适应企业经营活动的需要,从而产生缺陷。

三、国内研究综述国内学者对内部控制缺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影响内部控制缺陷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对于内部控制缺陷的原因分析,国内学者主要从管理层失误、人为犯错、经济环境变化等方面展开研究。

在改进措施和建议方面,国内学者主要是针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规范和完善,以及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和管理。

国内研究还发现,内部控制缺陷与公司治理结构相关。

孙冕(2015)指出,在中国上市公司中,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缺陷存在显著影响。

浅谈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及对策

浅谈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及对策

浅谈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及对策国有企业是指由国家所有或控股的企业,其性质决定了国有企业承担着国家利益保障、国民经济发展主导和社会稳定保障等重要使命。

国有企业在国家经济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经营管理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在国有企业的内部管理中,也存在着一些控制缺陷,这些缺陷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对策,就会对国有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本文将就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及对策进行探讨,以期为国有企业的管理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一、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主要表现1. 风险意识不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首要表现就是风险意识不强。

由于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和补贴,导致了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对市场经济、市场竞争和市场风险的认识不足,缺乏紧迫感和危机意识。

这就使得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盲目决策、盲目投资和盲目经营的现象,很容易导致企业财务风险、市场风险和经营风险的产生。

2. 决策失误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第二个主要表现就是决策失误。

由于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受到政策、地方、行业等多方面的干扰和影响,导致了企业决策的失误。

管理者和员工往往无法做到客观理性地分析问题,而是基于政策、地方、行业等因素作出决策,这就使得企业在产品开发、市场拓展、技术创新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失误和偏差,造成了企业发展的阻碍和损失。

3. 腐败现象严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第三个主要表现就是腐败现象严重。

由于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受到政策、资源等多方面的干扰和影响,导致了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容易沉迷于权力、金钱等方面,往往出现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受贿受贿、挪用公款等违法违纪行为,这些行为会严重损害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形象,也会严重影响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

1. 体制缺陷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体制缺陷。

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其内部管理受到国家政策、行业政策、地方政策等多方面的干扰和影响,使得企业在决策管理、资源配置、产品开发等方面受到一定程度的束缚和制约,这就容易造成企业内部控制不够严谨和规范。

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改进与风险承担

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改进与风险承担

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改进与风险承担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企业内部建立的一系列制度、规范和程序,旨在确保企业的运营和财务活动合法合规、有效高效、风险可控。

由于各种原因,企业内部控制可能存在缺陷,给企业带来风险。

本文将就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及其改进与风险承担进行讨论。

一、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种类1. 设计缺陷:这是指企业内部控制的制度、规范和程序本身存在缺陷,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

企业内部控制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程序不够清晰明确,或者制度与企业实际业务不相适应等。

3. 监督缺陷:这是指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机制存在缺陷,无法对制度、规范和程序的执行进行有效监督和检查。

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监督人员对控制制度的执行过程缺乏尽职管理等。

企业要改善内部控制,首先要对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和程序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找出存在的缺陷,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方案。

具体而言,改进企业内部控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完善控制制度: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完善内部控制的制度、规范和程序。

制度要明确、规范、易于理解和执行,确保企业各项业务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2. 加强内部监督: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对内部控制的执行进行严格监督和检查。

监督人员要有足够的权力和独立性,确保其监督的公正、客观和有效性。

3. 加强内部培训: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内部控制培训,提高员工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理解和执行能力。

培训内容要与企业实际业务相结合,提高员工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

4. 完善内部沟通:企业要加强内部沟通和协作,建立健全的内部信息传递和交流机制,确保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和协调,从而减少内部控制的执行偏差和管理失误。

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可能给企业带来各种风险,包括经济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等。

具体表现为:1. 经济风险: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可能导致经济损失,比如财务欺诈、资产侵占等。

这些风险对企业的经济利益造成直接的影响,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破产。

2. 法律风险: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可能导致企业在法律上出现问题,比如违反税法、财务报表造假等,从而面临巨额罚款、涉及诉讼或被取缔的风险。

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审计的研究共3篇

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审计的研究共3篇

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审计的研究共3篇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审计的研究1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审计是企业管理和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企业运作正常、规范,保护企业利益的关键。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审计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一、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审计的定义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建立的一种管理制度,以保障企业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安全性、高效性,实现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而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审计则是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估和审计,以发现其中的缺陷和不足,提出改善意见和建议,以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二、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审计的作用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审计对企业的作用显著,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保障企业的合法性和合规性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审计可以发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中存在的漏洞和问题,及时提出改善建议和意见,以保障企业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2.促进企业的高效运作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审计的存在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进一步促进企业的高效运作,使企业更好地实现其利益的最大化。

3.优化企业的风险控制管理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审计可以发现企业在风险控制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为企业提供更好的优化建议,进一步提升企业的风险控制能力。

三、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审计存在的问题虽然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十分显著,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难点。

1.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审计的难点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审计对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要求非常高,需要拥有丰富的金融、会计、法律等方面的知识,能够对企业的所有业务和流程进行全面的审计和评估。

2.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审计的成本问题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审计是一项十分繁琐和复杂的工作,需要有专业的合规和审计团队进行实施,这不仅需要增加企业的人员成本,还需要增加用于实施审计的费用预算。

3.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审计的时效性问题随着企业的运营规模不断扩大,其业务和流程也在不断地变化和更新,在一些大型、高复杂性的企业中,审计人员难以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全面的审计和评估,同时也存在时效性问题。

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存在的缺陷及治理对策

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存在的缺陷及治理对策

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存在的缺陷及治理对策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企业自身建立起来的、对经营活动和财务报告的制度、流程和方法,以保证企业可以有效地实现经营目标、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性、预防和发现内部风险和失误、保护企业利益和股东权益。

然而,尽管企业内部控制已经被广泛应用和重视,但仍然存在一些缺陷。

首先,企业内部控制在设计和执行中存在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的问题。

有些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建立得过于简单或僵化,无法真正适应企业发展和变化的需要。

同时,一些企业在执行内部控制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个人行为决策偏差或疏忽大意等问题,导致内部控制效果不佳。

其次,企业内部控制还存在缺乏独立性和公正性的问题。

一些企业内部控制的制定和执行主体可能和受控对象存在利益关联,导致内控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受到影响,无法做到真正独立、公正和客观。

此外,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信息技术支持也存在不足。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很多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内容需要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建设和运用,以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准确性。

然而,一些企业在信息技术建设和运用过程中存在缺乏专业性、安全性和连续性等问题,导致企业内部控制无法得到有效支持和保障。

针对上述问题,应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治理对策。

首先,企业应加强对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通过建立科学、严谨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确保内部控制能够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并能及时反馈企业运营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其次,企业应建立独立、公正和客观的内部控制机制。

可以通过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或聘请第三方机构进行内部审计,来提高内部控制的独立性和公正性,确保内部控制能够有效发挥作用。

另外,企业也要加强信息技术支持的建设和运用。

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安全、稳定和高效的信息系统,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和准确性,避免信息技术支持出现问题导致内控失效。

此外,企业内部控制的持续评估和监督也非常重要。

企业应定期进行内部控制的评估和自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关于内部控制缺陷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关于内部控制缺陷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关于内部控制缺陷的国内外文献综述内部控制缺陷是企业运作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也是内部管控体系不完善的表现之一。

内部控制缺陷可能会导致企业经营风险的增加,甚至引发企业的财务危机。

针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国内外研究文献也逐渐增多。

本文将综述相关国内外文献,探讨内部控制缺陷的研究现状、影响因素、应对措施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内部控制缺陷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内部控制缺陷的定义及类型内部控制缺陷是指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存在的不足或缺陷,可能导致企业经营风险的增加或者内部资源的浪费。

根据内部控制缺陷的性质和影响程度,可以将其分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合规内部控制缺陷和运营内部控制缺陷等不同类型。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是指企业财务报告编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或缺陷,可能导致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受到影响。

合规内部控制缺陷是指企业在业务运作过程中未能遵守相关法规、规章和政策,可能导致企业受到法律风险和合规风险的影响。

运营内部控制缺陷是指企业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或缺陷,可能导致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成本控制程度不足。

二、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因素内部控制缺陷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组织结构、管理人员素质、制度设计、技术水平、员工素质等方面的因素。

国内外研究表明,企业组织结构的松散、管理层的失误和疏忽、内部控制流程设计不合理、人员素质低下等因素是导致内部控制缺陷的主要原因。

国际金融危机期间,一些企业在强大的市场冲击下,内部控制缺陷暴露得更为明显。

而在国内,一些小微企业由于自身实力不足和人员素质较低,更容易出现内部控制缺陷。

企业规模和市场环境也是影响内部控制缺陷的重要因素。

针对内部控制缺陷问题,国内外的学者和专家也提出了许多应对措施。

一是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内部控制体系是企业实施内部管控的框架和机制,包括风险评估、控制措施、信息和沟通等方面内容。

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内部控制缺陷问题的发生。

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改进与风险承担

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改进与风险承担

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改进与风险承担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企业内部为实现各项经营目标,保护企业资产,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合规性等目的而采取的各种管理方法、手段和措施。

由于各种原因,企业内部控制可能存在一些缺陷,这些缺陷可能导致企业面临各种风险。

本文将探讨企业内部控制的常见缺陷,以及改进控制措施和风险承担的问题。

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常见缺陷是职责分工不清。

企业中的不同职能部门负责不同的工作,需要相互协作才能实现整体目标。

由于职责分工不清,可能导致工作职责和权限的重叠或缺失,影响工作的协调和高效进行。

为解决这一问题,企业需要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建立相应的协作机制,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企业内部控制的另一个常见缺陷是管理层的有效沟通不畅。

管理层需要及时了解企业内部的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由于沟通不畅,可能导致信息传递不及时或失真,从而影响管理层的决策和对风险的判断。

为解决这一问题,企业需要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促进各层级之间的及时、准确的沟通,以保证决策的有效实施。

企业内部控制的第三个常见缺陷是员工行为风险。

企业中的员工可能存在贪污、滥用职权、泄露机密等不当行为,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和声誉风险。

为了防范员工行为风险,企业应建立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员工诚信教育和培训,建立风险报告和内部举报机制,加强对员工行为的监督和惩戒措施。

企业内部控制的第四个常见缺陷是信息系统安全风险。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的信息系统越来越重要,但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安全威胁。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可能导致企业数据泄露、系统瘫痪、业务中断等严重后果。

为了防范信息系统安全风险,企业应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进行定期的安全演练和审计。

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改进,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针对职责分工不清的问题,企业可以重新定义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协作机制;针对管理层沟通不畅的问题,企业可以建立定期的沟通会议和报告机制;针对员工行为风险的问题,企业可以建立健全的员工管理制度和内部监控机制;针对信息系统安全风险的问题,企业可以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和技术防护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研究
作者:杜永泽
来源:《商场现代化》2017年第21期
摘要:内部控制缺陷是指公司内部控制的设计或运行无法合理保证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出现的错误将导致财务报表出现错误,而这些错误并没有被有效地识别和发现。

目前许多国内企业都或多或少存在内部控制缺陷问题,给企业运营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隐患。

本文以制造高科技材料为主的某企业为例,对其内部控制缺陷进行了剖析,以期能够进一步对国内企业加强内控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内部控制;缺陷分析;风险防控
一、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概念和理论意义
内部控制缺陷是指公司内部控制的设计或运行无法合理保证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出现的错误将导致财务报表出现错误,而这些错误并没有被有效地识别和发现。

内部控制缺陷按本质可以分为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

按严重程度可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包括重大缺陷、重要缺陷、一般缺陷;对于没有影响到财务报表的内部控制的缺陷主要通过定性定量两种方式来认定。

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但很多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并没有随着企业自身实力的快速发展而不断完善,他们普遍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内部控制缺陷,这无疑给企业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对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分析和研究,将有助于国内企业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进一步完善内控各项制度和规定,确保企业不断健康发展壮大。

下文以制造高科技材料为主的某企业为案例,对其目前所存在的种种内部控制缺陷进行了剖析,以期能够给国内企业不断强化内控管理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参考。

二、某企业内控存在的缺陷分析
1.采购与付款环节
某企业作为一家以制造高科技材料为主的公司,其在物资采购环节,超量采购造成了储存的堆压,形成了大量的资金浪费;对生产能力预计不足,物资采购计划不完善使得企业不能够对资源高效合理的利用;原材料、辅助材料采购预测不合理;招标人员的长期固定容易滋生腐败,出现表面合同和私下合同并存的情况。

在物资付款环节,该企业对物资市场的价格关注不够,在市场价格下跌时仍然执行原价格,在采购数量增加等有机会降低供货价格的时机出现时没有进行议价;财务部门对于发票管理不完善,财务总监对汇款申请书进行审批时,没有合理
的对资金总量进行规划就批准了划款支出,导致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甚至出现一定程度的资金链断裂。

2.物资采购流程缺陷分析
由表可知该公司在向某煤炭公司采购煤炭时,采购数量比实际消耗数量多了42.2吨,差异率达到了10.12%,对石油焦的采购差异率较低控制在4.40%,主要风险点:①煤炭的超量采购造成了煤场储存的堆压,企业不得不租赁其他场所进行煤炭的堆积,造成了大量的资金浪费。

②对生产能力预计不足,物资采购计划不完善使得企业不能够对资源高效合理的利用。

物资采购应当进行预先的计划才可以进入采购,该公司在采购计划上的执行不到位,很多采购并没有进行适当的计划,而是直接需要什么就采购什么,势必会造成一定的企业资金浪费,很多的采购并不是必需的而通过了审核,这也与企业没有进行一定的物资采购计划有关。

③原材料、辅助材料采购预测不合理,有可能导致原辅助材料供应中断,影响生产进度或企业资源浪费;办公用品等预估不合理导致库存不够,会影响工作效率。

④物资部门对各部门报送的物资需求不能做出合理的采购批次和时间的安排,可能会导致超出仓储能力,库存不均衡或供应紧张。

⑤在生产石墨圆盘的时候,采购的石油焦在纯度和结晶度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在后续的步骤出现问题,高硫焦炭使得这种原材料生产的物品在高温状态下出现膨胀,开裂,因为在采购过程中审核的力度不够,审核人员存在疏漏造成企业的不必要损失。

⑥该公司有一定量的设备采购请购依据不充分、不合理则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

该企业审核过程存在不严格的情况,可能发生未经审批的预算外支出,导致企业资源的浪费和预算执行不利。

⑦在企业接下很大的订单的时候,企业往往会进行大量的原材料采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超支采购问题,财务总监在超支采购对于预算执行结果的影响和对于资金的需求估计不足,导致预算的难以达成和资金供求紧张请购申请越过财务总监直接传递至常务副总经理,或者常务副总经理对采购的必要性或者财务风险认识不足,物资采购部门对需求部门请购物资复审不认真,对于请购的合理性不加判断,大额采购未经过常务副总经理审批。

3.生产与存货环节
该企业由于石墨生产的特殊性存货周转的速度较慢,致使存货积压较为严重。

但是这些存货市场上已经出现了跌价的趋势,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未计提金额没有全部运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进行计量。

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不规范,可能存在虚增利润的可能。

此外,对原材料的统计不正确,存在未记录或者多记录的原材料以及原材料成本计价的问题。

库存商品结转存在问题直接导致产品成本的不合理不规范,进而对公司的毛利率、净利率等指标产生错误的影响,导致企业在分析产品成本问题的时候不能做到直击要害。

4.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相关缺陷
根据该企业某年存货信息统计表可知,其该年存货总计132,711,338.75元资产总计有610,573,999.53元,占总资产的比重约为21.74%,销售成本年末为99,449,726.70元,年
初为93,214,532.08元,存货周转率为72.59%。

该企业由于石墨生产的特殊性存货周转的速度较慢,致使存货积压较为严重,大量存货难以销售,但是这些存货市场上已经出现了跌价的趋势,虽然对库存商品计提了一定的存货跌价准备,但是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没有计提的金额没有全部运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进行计量,很多存货没有获得市场销售的价格就自认为不会跌价直接使用账面价值,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不规范,可能存在虚增利润的可能,存货多计提跌价准备也可能存货未经批准就运出企业,然后通过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来掩盖存货遗失的可能,除去存货后该企业速动比率只有0.71,短期偿债能力有明显的缺陷,存货跌价准备没有及时、准确地计提,不能保证存货成本真实。

5.销售与收款环节
在销售中石墨圆盘时,该项产品的销售对象信用出现了一定的问题,资信部门对客户的赊销额度没有做到百分百的审核。

该企业的结算方式选择不到位,应当选择使用银行承兑汇票进行结算,企业票据管理同样存在一定缺陷,没有对空白的票据设置专人保管。

未及时协调安排的情况,这样会导致发货不及时或发货失误,从而给公司带来经济损失。

发出货物没有按照发货合同的要求进行发货,收货方要求退货并且要本企业承担运费,致使企业遭受经济损失。

销售折让或者销售退回的控制不严格,会导致企业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企业资金运转情况,对销售方的客户档案没有完全纪录,减少了很多可以直接通过系统批准的订单,对这些客户的信用记录没有进行细致的调查,导致款项难以收回,产生了大量的坏账准备,直接造成了企业资金链的断裂。

6.售后服务流程内控缺陷
在实地调查中,某企业的售后服务有以下的缺陷:①有的客户认为该企业生产的静压石墨没有达到预期标准,在与客户协商拟定解决方案时,该解决方案显失公平,该公司并没有对该商品进行退货,而是给出一定折扣,使得消费者满意度不足,影响企业的品牌形象,造成企业客户流失或者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

②销售折让或者销售退回的控制不严格,会导致企业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企业资金运转情况,对于销售折让的授予人员和授予限额都应当进行合理的规范,没有这些规范,某些员工就可能在销售折让环节存在舞弊的可能,对企业的发展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参考文献:
[1]白华,高立.内部控制缺陷实证研究的最新进展:一个文献综述[J].财会通讯,2011(5):111~114.
[2]财政部会计司.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讲解(2010)[M].经济出版社,2010.80~81,389~4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