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民主义之民生节制资本
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是什么意思
![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是什么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93518a6e680203d8cf2f2498.png)
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是什么意思?旧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民族:推翻满清贵族统治的满清王朝,但不是针对满族人。
民权:建立共和体制,主权在民,提倡自由,博爱,平等民生:丈量土地,平均地权,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这反映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利益上的要求,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新的:民族(都是新增加的,重复的就不说了)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民权:提出认人权力平等,比以前的抽象提法有进步民生:限制资本的投入,保护农民的利益新的和旧的最大差别就是提出了三大政策:联共,联俄,扶助工农三民主义孙中山所倡导的民主革命纲领。
由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构成,简称“三民主义”。
是中国国民党信奉的基本纲领。
三民主义的发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
它是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遗产。
三民主义反映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社会基本矛盾,概括了客观历史进程提出的三大斗争任务。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
这个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最早的组织的入会誓词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建立合众政府”。
誓词同《兴中会章程》中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内容,成为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的简要表述。
兴中会的纲领中第一次划时代地提出了民主共和国的要求。
次年孙中山在广州起义流产而逃亡国外期间,认真研读了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实地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
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
余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乃采取民生主义,以与民族、民权问题同时解决,此三民主义之主张所由完成也”。
通过后来的革命实践,三民主义得到丰富和发展。
在同盟会的政纲中,三民主义被完整地表述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四句话。
民族主义是孙中山首先揭橥的战斗旗帜。
它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既有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有以满族贵族为首的清朝统治集团同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清朝统治集团正日益勾结起来。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教学设计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f3f5660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09.png)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教学设计《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教学设计【课标要求】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孙中山先生关于“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新旧三民主义在推动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三民主义的提出、内容和影响;新三民主义的提出、内容和影响;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新旧三民主义的不同,掌握它们之间的差异,了解其在理论内容上的变化,掌握这种变化对后来中国革命发生的深远影响,培养学生对比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结合三民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的理解,认识到思想理论成果既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反过来又能指导社会实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孙中山和民主追求的学习,理解伟人顺应时代潮流、与时具进的高贵品质和为革命事业不断追求创新的精神。
通过了解三民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认识到革命理论需要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完善的规律。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内容、影响难点:三民主义的影响,包括进步性和历史局限性;新旧三民主义的不同;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关系。
【研读教材】梳理知识一、知难行易——三民主义的基础二、三民主义1、背景(1)必要性:鸦片战争后,各种救国主张相继失败想一想: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的三民主义,其产生应当具备怎样的土壤和条件?经济:(2)可能性:阶级文化2、提出:年,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在东京成立。
提出了“、、、”的革命纲领,并在《》发刊词中,将其概括为三民主义。
想一想:三民主义和十六字纲领,存在着怎样一一对应的关系?“驱除鞑虏”中的“鞑虏”指的是不是帝国主义?是不是要反满?“驱除鞑虏”与“创立民国”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哪一个才是核心所在?为什么还要加上“平均地权”?孙中山说:“我们革命的目标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新三民和旧三民的内容对比
![新三民和旧三民的内容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f665c4ca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46.png)
新三民和旧三民的内容对比
民族主义:旧三民主义主要反对满洲贵族统治,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新三民主义增加了对外反帝、对内主张民族平等的新内容。
民权主义:旧三民主义是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只有自由平等,等空洞的口号,新三民主义赋予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个人和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
1、民族主义不同。
旧民族主义内容:“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
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新民族主义内容:突出了反帝的内容,强调对外实行中华民族的独立,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2、民权主义不同。
旧民权主义内容:“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新民权主义内容: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
3、民生主义不同。
旧民生主义内容:“平均地权”,也就是土地归公。
新民生主义内容:概括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后来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并提出要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
三民主义是什么意思是谁提出的
![三民主义是什么意思是谁提出的](https://img.taocdn.com/s3/m/8cfcf11f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1b.png)
三民主义是什么意思是谁提出的三民主义释义:由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主义组成。
三民主义是孙中⼭提出的。
三民主义由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主义组成。
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所倡导的民主⾰命纲领,是其民主思想的精髓和⾼度概括。
三民主义的发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
它为中国国民党信奉的基本纲领。
孙中⼭设想通过三民主义的实施能够“⼈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货能畅其流”,进⽽实现国富民强、天下为公的⼤同社会。
民族主义,反对满清专治和列强的侵略,打倒与帝国主义相勾结之军阀,求得国内各民族之平等,承认民族⾃决权。
民权主义,实⾏为⼀般平民所共有的民主政治,⽽防⽌欧美现⾏制度之流弊,⼈民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权(政权)以管理政府,政府则有⽴法、司法、⾏政、考试、监察五权(治权)以治理国家。
其核⼼观念强调直接民权与权能区分,亦即政府拥有治权,⼈民则拥有政权。
民⽣主义,其最重要之原则有两个,⼀为平均地权(实⾏耕者有其⽥),⼆为节制资本(私⼈不能操纵国民⽣计)。
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前对其“三民主义”思想作出的最后⼀个版本的修正,是孙中⼭晚年联俄联共、扶助和依靠农⼯的思想体现。
但由于其中涉及中国国民党联合苏俄和中国共产党的问题,加之孙先⽣逝世后两党交恶,所以两党对此存在着截然相反的说法,并且争议保持⾄今。
民族主义:提出具体反帝⽃争要求,认清了国内反动势⼒和帝国主义的本质及关系,以及对中国⾰命的危害。
孙中⼭的民族主义的内容演变成排满兴汉→反满贵族→明确反帝⽃争。
民权主义:强调国家政权为“⼀般平民所共有”,即强调它的⼈民性、群众性。
“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及团体均得享有⼀切⾃由及权利。
”这样将资产阶级民权政治与反帝民族主义⽃争相结合,是⼀种巨⼤的进步和飞跃。
民⽣主义:“中国国民党之民⽣主义,其最重要之原则不外⼆者:⼀⽈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更新解释了“平均地权”,提出了新的⽅针。
(完整word版)新旧三民主义比较
![(完整word版)新旧三民主义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e6db6dafb9f3f90f77c61b50.png)
新旧三民主义之比较三民主义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集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思想和西方现代思想之大成,形成的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因此,有的学者把三民主义称为“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纲领”。
从广义上讲,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应该包括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
岳麓版历史新教材《第23课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也把孙中山的新旧三民主义作为本课重点。
但如何准确把握新旧三民主义的区别?新旧三民主义到底有何异同?教材并未明确指出。
本文拟在教材基础上进一步对新旧三民主义作一明确比较。
首先通过下表我们对新旧三民主义的内容作一对比:通过上表新旧三民主义的对比,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新旧三民主义内容上的异同:新旧三民主义的相同点:新旧三民主义都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都把民族、民权、民生紧密结合,都以民权主义为核心,都以建立真正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和挽救民族危亡为目标。
其中民族主义都主张反对民族压迫,民权主义都要求人民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民生主义都主张平均地权。
新旧三民主义的不同点:第一,民族主义:旧三民主义只反对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满清政府和满洲贵族统治,没有明确提出反对造成民族危机的主要敌人——帝国主义。
新三民主义增加了对外反帝、对内主张民族平等的内容,尤其是鲜明地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具有积极而明显的进步性和革命性,对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来说,实在难能可贵,说明此时孙中山已能认清国内反动势力和帝国主义的本质及其关系以及对中国革命的危害。
第二,民权主义:旧三民主义是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对民权所有者的强调比较笼统,未提出民众的个人权利,实际主要是指民权为资产阶级所有。
新三民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明确强调民权的普遍性,同时主张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实行专政,把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纲领发展为反帝反封建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纲领。
第三,民生主义:旧民生主义只是笼统地提出平均地权的主张,尽管表达了孙中山对农民的同情,但没有提出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因而无法取得农民对革命的支持。
知识点2_新三民主义的提出-1
![知识点2_新三民主义的提出-1](https://img.taocdn.com/s3/m/5b5d83fadd3383c4bb4cd291.png)
知识点—— 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新三民主义的提出背景】
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典型例题】
1.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 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 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 (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 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 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 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 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
(1)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失败而告终。 (2)孙中山顺应潮流的精神。 (3)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4)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1、标志 1924年,国民党一大、宣言接受中共的反帝反封建主张,
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 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2、内容 (1)民族主义: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华民族自求解 放; 对内: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2)民权主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 主义和封建军阀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政治机构民主化 (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提出扶助农工、
【答案】 C
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典型例题】
2、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表3是近代民主实 践过程中的一些重大事件,其中史实与推论相符合的是 ()
读三民主义比较新旧三民主义的异同
![读三民主义比较新旧三民主义的异同](https://img.taocdn.com/s3/m/31e46de276a20029bd642d90.png)
读《三民主义》比较新旧三民主义的异同孙中山(1860-1925)是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近代中国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
他在革命斗争的过程中,先后提出了新旧三民主义,作为战斗指导思想。
最近读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得出新旧三民主义的异同。
一、民族主义旧三民主义时期的民族主义的中心是反满,实行民族主义。
“驱逐达虏,恢复中华“是旧民族主义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口号。
“血统和不从者,杀戮亿万。
我汉人为亡国之民者,二百六十余年于斯。
满洲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
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
其满洲、汉军人等,如悔悟来降者,免其罪。
敢有抵抗者,杀无赦。
汉人有为满洲作汉奸者,亦如之。
恢复中华——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
驱除靼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敢有为石敬瑭、吴三桂之所为者,天下共击之。
”孙中山要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建立汉族政权,可见孙中山的旧民族主义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旧三民主义在一定时期内有着一定的战斗力,而以“三大政策”为其灵魂指导的新三民主义时期的民族主义,在对内对外方面的主张就更加符合当时的社会要求了。
首先,“反满”的重要任务为“反对帝国主义所代替。
民族主义,其目的在使中国民族得以自由独立于世界,民族解放之斗争,对多数之民众,其目的在于使中国民族获得自由独立于世界。
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反外帝国主义而已等。
二、民权主义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它赋予民主革命以比较完整的意义,成为民主革命更为正规阶段的重要标志。
旧三民主义时期的民权主义基本内容就在于以“国民革命”的手段推翻“恶劣政治之根本”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平等”、“民治”的共和国,在共和国内实行“五权分立”,同时通过“军政”、“训政”、“宪政”的程序,给人民以民主和自由。
它概括了广大群众渴望摆脱封建暴政压迫和争取民主自由的意愿,带有共和国要求的民主革命纲领。
但是,所提出的“主权在民”中的“民”,在很大程度上是各阶层的资产阶级的民,不但他们内部之间的利益不一致,更与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不一致。
新旧三民主义
![新旧三民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8759457958fafab069dc025b.png)
与中共革命
纲领相比
缺少的内容:八小时工作制、彻底实现人民的权利、社会主义
缺少的根源:孙中山代表的阶级利益
历史影响: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强调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存在区别的根本原因。(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以“少数人所得而私”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
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状况
与旧三民主义
相比
新三民主义新增的内容
民族主义:提出了明确反帝要求,主张各民族平等
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民生主义: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
增加新内容的原因
从孙中山自身来看:与时俱进,接受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新旧三民主义比较表
三大主义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改变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
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突出了反帝的内容,
强调对外实行中华民族的独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知识点2_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知识点2_新三民主义的提出](https://img.taocdn.com/s3/m/42a57a0a7375a417866f8fbe.png)
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新三民主义的提出背景】
(1)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失败而告终。 (2)孙中山顺应潮流的精神。 (3)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4)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1、标志 1924年,国民党一大、宣言接受中共的反帝反封建主张,
【答案】 C
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典型例题】
2、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表3是近代民主实 践过程中的一些重大事件,其中史实与推论相符合的是 ()
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典型例题】
结合史实可知,法国热月政变结束了雅各宾派的统治,故 A项错误;拿破仑建立的第一帝国是军事独裁性质,体现 不出由军事独裁向民主的发展历程,故B项错误;欧洲无产 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标志是欧洲三大运动,不是第一国际, 故C项错误;国民党一大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与 史实相符,故D项正确。
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典型例题】
结合史实可知各界军阀代表着不同的利益集团,故A项错 误;结合史实可知军阀自保凭借的是武力,宣传主义仅是 为了迎合社会民众需求,以粉饰名声减少矛盾,故B项错误; 从各界军阀标榜的主义都体现了爱民、民权、人权等内容, 可知民主思想已经成为潮流,故C项正确;结合题意可知, 没有体现对三民主义的理解,故D项错误。
知识点4_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联系和区别
![知识点4_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联系和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6ba5a1adf90f76c661371acb.png)
总之,新三民主义有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内容,并且同联俄联 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结合起来,民权为“平民所共有”和“节制 资本”的口号。这表叫对旧三民主义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 级专政的思想,采取了批判的态度。“反对帝国主义”和“耕者 有其山”的口号,使它有明确的反帝反封的政治内容。尽管它斗 争的彻底性、革命最终目标、指导思想同阶级不同与共产党民主 革命纲领不有着本质区别,但它与民主革命纲领的各种原则基本 一致,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典型例题】
借新理论宣扬革命的正义性没有涉及实践层面,且革命本省就具 有正义性,故A项错误;孙中山民生主义是主张革命的而非消除革 命,故B项错误;马克思主义主张无产阶级联合,人人平等,这就 对三民主义注入平等观激发更多群众参与革命,故C项正确;革命 的首要问题是解决民族独立,故D项错误。
【典型例题】 C
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联系和区别
【两者的区别】
5、前途不同。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除民主革命阶段外,还有一个 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即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最高革命纲领。 而新三民主义只有民主革命的纲领,仅限于发展资本主义
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联系和区别
【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关系】
(1)三大政策是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核心,是依据和体现这一思 想理论体系所确定的重要政策原则。 (2)新三民主义是纲领和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实现纲领和目标 的方法和手段,两者紧密联系。
知识点—— 新三Biblioteka 主义的提出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联系和区别
【新三民主义的内容】
(1)民族主义: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华民族自求解 放; 对内: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2)民权主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 主义和封建军阀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政治机构民主化 (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提出扶助农工、实 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
![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0a97c61faaea998fcc220e8d.png)
民族主义
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
对外反对帝国主义,谋求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的独立与平等,对内反对民族压迫,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强调各民族平等和自决
民族主义都主张反对民族压迫;②民权主义都要求人民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③民生主义都主张平均地权。
民族主义:旧三民主义主要反对满洲贵族统治,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新三民主义增加了对外反帝、对内主张民族平等的新内容。
②孙中山还以三民主义思想为指导,制定颁发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大推动作用。
新三民主义是三民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与发展,是指导新时期国民革命的思想理论体系,不仅与当时的革命任务相结合,而且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体现了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纲领,成为国共两党和各革命级的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状况。
民生主义:旧三民主义只提出平均地权的主张;新三民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的内容。
①三民主义思想集中代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新三民主义提出了节制资本的主张
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2)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相同点
不同点
背景
①面临政治危机,改良道路行不通。 ②孙中山走上了革命道路,建立了中国同盟会。
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反袁、护国、护法斗争的相继失败 ② 陈炯明的叛变直接刺激 ③孙中山的个人作用 ④中共的支持和苏联的帮助
116页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根本区别
![116页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根本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a6362a3d2af90242a895e54c.png)
116页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根本区别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提出具体反帝斗争要求,认清了国内反动势力和帝国主义的本质及关系,以及对中国革命的危害。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的内容演变成排满兴汉→反满贵族→明确反帝斗争。
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强调国家政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即强调它的人民性、群众性。
“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这样将资产阶级民权政治与反帝民族主义斗争相结合,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和飞跃。
新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中国国民党之民生主义,其最重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
”更新解释了“平均地权”,提出了新的方针。
“农民之缺乏土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即“耕者有其田”,明确反对封建剥削。
“节制资本”,“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实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路、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尤当为之制定劳工法,以改良工人生活”。
民生主义和扶助农工政策紧密地结合起来,推动国民大革命。
总之,新三民主义有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内容,并且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结合起来,民权为“平民所共有”和“节制资本”的口号。
这表明对三民主义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思想,采取了批判的态度。
“反对帝国主义”和“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使它有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内容。
尽管它斗争的彻底性、革命最终目标、指导思想同阶级不同,与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还有着本质区别,但它与民主革命纲领的各种原则基本一致,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129页毛泽东写的文章毛泽东1928年10月和11月,写作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章,科学回答了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130页两个土地法1,井冈山土地法2,新国土地法149页第三段几个战役(了解)台儿庄战役是。
三民民权主义的内容
![三民民权主义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7fa3bf10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dd.png)
三民民权主义的内容
【答案】揭露和批判封建专制主义,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拓展】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所倡导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其民主思想的精髓和高度概括。
三民主义的发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
它为中国国民党信奉的基本纲领。
孙中山设想通过三民主义的实施能够“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进而实现国富民强、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
三民主义由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组成。
1、民族主义,反对清朝封建专制和列强的侵略,打倒与帝国主义相勾结之军阀,求得国内各民族之平等,承认民族自决权。
2、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它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又一个主要矛盾,即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民权主义的基本内容是:揭露和批判封建专制主义,指出封建的社会政治制度剥夺了人权,因而,决非“平等的国民所堪受”;必须经由“国民革命”的途径推翻封建帝制,代之以“民主立宪”的共和制度,结束“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外邦逼之”的严重状态。
与这种“国体”的“变革”相适应,关于政体的擘划也构成民权主义的重要内容。
民权主义即政治革命,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3、民生主义,其最重要之原则有两个,一为平均地权,二为节制资本(私人不能操纵国民生计)。
新旧三民主义之比较
![新旧三民主义之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3dd03d7d01f69e31433294e1.png)
第一次国共合作
原因 实现 方针的确定
共 产 党
国 民 党
共 产 国 际
国民党“一大” 1924年初
中共“三大” 1923年
(内因)
(外因)
黄埔军校建立
新旧三民主义之比较
三民主义 民族 主义 民权 主义 民生 主义 反对民族压迫,反 对满洲贵族的统治 新三民主义 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 各民族一律平等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建立国民的政府, 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 国民一律平等 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 自由及权利 平均地权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中国共产党称之为中国今日之必需的三民主义
![中国共产党称之为中国今日之必需的三民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eab864ec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e5.png)
中国共产党称之为中国今日之必需的三民主义
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进而实现国富民强、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
三民主义由民族主义(Principles of Nationalism)、民权主义(Principles of Democracy)和民生主义(Principles of People's Livelihood)组成。
民族主义,反对清朝封建专制和列强的侵略,打倒与帝国主义相勾结之军阀,求得国内各民族之平等,承认民族自决权。
民权主义,实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民主政治,而防止欧美现行制度之流弊,人民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权(政权)以管理政府,政府则有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五权(治权)以治理国家。
其核心观念强调直接民权与权能区分,亦即政府拥有治权,人民则拥有政权。
民生主义,其最重要之原则有两个,一为平均地权,二为节制资本(私人不能操纵国民生计)。
三民主义其实是孙中山一系列挽救民族危亡,探索中国近代化的思考与实践经验的总结和高度概括,这种思考与经验上升为理论以后,又对后来孙中山本人及其追随者的革命行动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三民主义是中国人民的精神遗产,是激励中国人复兴中华大力量。
三民主义有其不可避免的时代局限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三民主义之民生节制资本
摘要新的三民主义中,对民生也进一步修正并合理化。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民生问题关乎国家社稷,节制资本是为了对资本主义加以限制,对国有经济更加发展,这符合中国的方针政策。
所以节制资本作为民生的一个大的方面,对中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新三民主义;民生;节制资本
孙中山所说的新三民主义,是对其旧三民主义思想的充要与修改,是他晚年联俄联共、扶助和依靠农工的思想的体现。
其中增加了,民族主义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民权主义的民权为一般公民所共有;民生主义的节制资本。
我想要具体谈论的就是孙中山提出的节制资本。
节制资本主要是限制资本主义的发展,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的发展。
其中主要包括节制私人的资本,防止私人资本或外国企业太大难以控制,更甚者独占某一市场。
另一方面使国家资本发展壮大。
实现资本国有则需考虑到资本和社会生产的关系,资本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关系。
生产需要资本,不是解决资本问题不能发展社会生产。
资本的私人垄断是实现发达后出现贫富差距、阶级矛盾的源头。
社会不是一开始就存在阶级矛盾与斗争,阶级之间的斗争是因为工业革民后资本专制而产生的。
资本家的机器掠夺了工人的血汗,产生了悬殊的两个阶级。
这便带来了阶级斗争。
西方工业革命产生的社会问题在于资本专制,为了避免这一问题。
所以节制资本具有与时俱进创新思维的能力。
节制资本,已不再是将过去的大银行,工商收归国有,但“平均土地所有权”的基础上使用的资本发展经济,通过征收他们的利润市场宏观调控,建立科学的价格,质量保证,控制通胀,降低价格,振兴中国的股票市场,维护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建立中国股份制规范管理,限制过度竞争和垄断,开展绿色产品生产大型建筑工人和农民,解决人民的问题,人民的福祉;管理必须是标准化在发达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通过摩擦的基础上,转变政府管理方式的体制改革等方法,建立能有效解决国内现实管理问题的方法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节制资本成为社会的创新和运用,它成为中国特色社会的全面特点。
早在汉朝,汉文帝曾接受晁错在《论贵粟疏》中提出的“重农抑商”的富民强国的经济思想。
《论贵粟疏》中有说到:现在需要做的事情,莫过于让百姓扎实发展农业就足够了。
想让百姓安心务农,关键在于以粮食为贵,而要以粮食为贵的途径,就在于使百姓把粮食作为赏罚的标准。
古代人重视要吃的饱,现代人讲究要吃的好,节制资本中的粟就相当于绿色工农商品。
汉文帝接受晁错的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制定了以“精耕细作”为主的经济社会管理的方法,奠定了汉武帝后来统一天下所需的经济基础,也奠定了从唐朝到明朝中国一直都是世界经济中心的基础。
正当西方国家轰轰烈烈的进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工业化大规模转化和生产之时,满清政府却为了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闭关锁国 ,固步自封,始终拒绝接受西方国家的先进的资产阶级经济工业化的思想和方案。
所以,鸦片战争后的一百年间,萧条落败的中国始终处于被西方资本主义雷强压迫的状态。
后来,中国人民在毛主席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的带领下,依靠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使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也使得建国初期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功。
毛泽东一直认为:中国革命的第一是要建设一个更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是要进行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
只有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才会节制资本,才会没有剥削,才能减弱两极分化,实现广大人民所迫切希望的的共同富裕。
一些富人没有练习适度经济资本,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有机结合,最终导致了腐败、盲
目投资、地方债务、浪费资源、物价上涨、房价极度上升高,企业缺乏核心技术,产能过剩。
这严重阻碍了我国的发展和进步。
所以我们需要很好的节制经济资本。
坚持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节制资本作为新三民主义中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限制私人资本主义,控制私人资本主义过猛发展,又有利于国有制经济的发展,虽然早在百年前就已提出,但现在同样适合于现代中国,所以,继续的采用节制资本,是我们党和国家始终坚持的事。
【参考文献】
1.《节制资本——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老顽童的日志- 网易博客》
/tjjxzylzzz/blog/static/1663281...
2.《与时俱进三重解读》李焕云等《学习论坛》2003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