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优质课教案多角度表现物体
从不同角度画物体美术教案
教案:从不同角度画物体一、教学目标1.理解从不同角度绘制物体的重要性;2.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描绘物体的技巧;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4.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角度对于绘画的重要性;2.不同角度观察和描绘物体的技巧;3.利用不同角度表达物体特征的示范作品。
三、教学方法1.演示法:通过示范不同角度观察和描绘物体的技巧,激发学生兴趣并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2.实践操作: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尝试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描绘物体,培养他们的技能。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识(5分钟)•引入话题:向学生展示两幅艺术作品,一幅是正面视角画的花瓶,另一幅是俯视角度画的花瓶。
请问两幅画有何不同之处?引导学生思考角度对于绘画的重要性。
第二步:讲解新知识(15分钟)1.角度对于绘画的重要性:–角度是指观察物体时的视角和位置,不同角度会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
–通过选择不同的角度,可以突出物体的某些特征,使画面更加丰富有趣。
2.不同角度观察和描绘物体的技巧:–正面视角:以物体正面为基准,直接观察并描绘。
–侧面视角:以物体侧面为基准,观察并描绘物体在平行于画布表面方向上的特征。
–俯视角度:以从上方向下看的方式观察并描绘物体,可以突出高度和形状变化。
–仰视角度:以从下方向上看的方式观察并描绘物体,可以突出高大和威严感。
3.利用不同角度表达物体特征的示范作品:–展示一幅正面视角画的水杯作品,并分析其特点;–展示一幅俯视角度画的水杯作品,并分析其特点;–展示一幅侧面视角画的水杯作品,并分析其特点;–展示一幅仰视角度画的水杯作品,并分析其特点。
第三步:实践操作(30分钟)1.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尝试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描绘物体。
2.给学生提供不同物体的实物或照片,如花瓶、水果等,让他们选择一个物体进行观察和描绘。
3.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描绘,可以使用铅笔、彩色铅笔或其他绘画工具。
第四步:展示与分享(15分钟)1.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
教案初中一年级美术立体的表现教学
教案初中一年级美术立体的表现教学教案:初中一年级美术立体的表现教学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1.了解立体的概念和特点;2.掌握不同的立体表现方法;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教学工具:1.画纸和颜料;2.不同形状的水果或蔬菜塑料模型;3.绘图工具:铅笔、橡皮、尺子等。
三、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通过介绍现实生活中的立体物体,激发学生对立体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立体与平面的区别。
Step 2 理论学习1.与学生共同探讨立体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立体的三维性和真实感。
2.介绍常见的立体表现方法,如阴影、投影、透视等,以及立体表现在不同艺术形式中的运用。
Step 3 示范与指导1.教师示范使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颜料绘制简单的立体图形。
2.指导学生根据教师示范,尝试使用不同的立体表现方法完成绘画作品。
Step 4 实践操作1.让学生自由选择水果或蔬菜模型,观察其形状和特点。
2.要求学生用铅笔在画纸上勾勒出模型的轮廓,并根据模型的特点使用不同的立体表现方法进行填充和绘制细节。
3.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可以尝试组合不同的模型,创造出自己独特的立体艺术作品。
Step 5 展示与评价1.学生完成绘画后,展示并交流作品,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
2.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表扬学生的努力和创造力,并给予帮助和建议,指导他们进一步提高立体表现能力。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立体的概念和表现方法,并通过实践操作提高了观察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了示范与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探索。
同时,通过展示和评价,激发学生展示作品的勇气和自信,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艺术素养。
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评价,为他们提供了进一步提高的方向和建议。
整体而言,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
初三美术教案研究立体造型的表现方法
初三美术教案研究立体造型的表现方法在美术教学中,立体造型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表现形式。
它可以使作品更加立体感强烈,增加观赏性,给人以真实感和空间感。
因此,研究立体造型的表现方法对于初三美术教学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立体造型表现方法,并给出相应的教学案例。
一、平面的投影法平面的投影法是一种常见的立体造型表现方法。
通过将立体物体在平面上的投影进行画画,可以使观众感受到物体的三维感。
可以根据不同的投影方向来表现不同的物体形态。
例如,当光源在目视线上方时,物体的正面会有明暗对比;当光源在目视线下方时,物体的背面会有明暗对比。
通过巧妙运用明暗的变化,可以使画面更加立体。
案例: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平面的投影法,并让学生尝试用铅笔画一些简单的立体物体的投影。
例如,一个立方体的侧面投影可以通过将正面和正方形的两侧画出来,然后连接线段得到。
这样,学生将会更好地理解平面的投影法,并能够尝试运用在具体的绘画中。
二、透视法透视法是另一种常用的立体造型表现方法。
通过透视原理,可以使画面呈现出远近的距离感,增加空间感。
透视法有单点透视、双点透视和多点透视等不同的形式,但都是基于目视线和视点的关系。
通过掌握透视法,能够将立体物体画得更加真实,给观众一种立体的感觉。
案例: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用简单的线条画出一些带有透视效果的建筑物,然后让学生模仿画出。
可以先以单点透视为例,教学生如何根据视点和目视线确定消失点,然后再利用消失点来画出立体的建筑物。
通过反复练习,学生将能够逐渐掌握透视法的运用。
三、造型的变形和剖面表现除了以上两种常见的立体造型表现方法外,还可以通过造型的变形和剖面表现来增加立体感。
变形是指将立体物体进行形状上的改变,通过增加或减少一些部分,使其更加立体感强烈。
剖面表现则是将物体进行切割,展现出内部的结构和形态。
通过巧妙运用变形和剖面表现,可以使作品既有立体感又具有艺术创造性。
案例: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著名艺术家使用变形和剖面表现的作品,例如毕加索的立体洛克(Guernica)等。
(初中美术教案)物象的多视角表达教案
物象的多视角表达教案初中美术教案学科美术课题物象的多视角表达授课教师刘涛授课时间课型绘画任务项及其要点支点预设(引领、点拨、拓升)目标:(1)在对手绘线条表达物象多视角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从多视角观察事物的习惯,全面、整体认识事物的能力和理解分析的能力,培养综合能。
在绘画和设计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
(2)初步掌握用手绘线条表达物象的多视角的方法,表达物象的多个角度,对物象有个整体的认识。
教师在课前布置准备题,让学生准备与本课有关的学习材料,并出示学习提纲。
导入:实物举例。
教师拿一个实物,如水壶、汽车模型,将他的前面、侧面、背面多角度让学生观察,看同一物体不同角度的特征。
让学生说出物体的组成部分、结构关系,可以用简单的线条将物体的各个角度勾画出来。
引出正题。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多视角表达欣赏感知:1.让学生自读课文并出示思考题:a.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重点理解它的两种表达方法?b .赏析课本图例,认识手绘线条物象多视角表达方法的重要性?c. 对物象多视角的理解与表达的意义?教师板书并巡视学生自读情况探求新知、合作学习:2.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有:a.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多视角表达方法?b.对物象多视角的理解与表达的意义?以上问题教师让学生通过赏析图例.组织讨论.认真思考.教师让学生认真观察.分析、联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片段,然后教师可展示一系列的图例进行讲解并归纳出其表达方法:a.物象多视角的表达方法。
(1)将物体的结构关系进行表达,一般三个角度即可,如正面、侧面、顶面或背面,也称为“三视图”(2)将物体的形状与方位进行表达,一般有主体平面图,将物体的形象进行展示.(3)表达方法:用简练的线条将物体多角度形状、结构、方位表达出来b.对物象多视角的理解与表达的意义?举例:(1)你很熟悉的同学、老师,他们的正脸你认识,看到侧脸你也不会认错,他们的背面也认识。
(新疆专用)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市一等奖)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多视角表达》课题:《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多视角表达》课型:造型与表现年级:八年级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美版中学美术教材第十五册的第二课,这是一节属于“造型与表现”范畴的美术课。
在本教材第十四册的第二、三课中,曾向学生介绍了如何用手绘线条表达出立体的物体和物象的空间关系等知识,本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对物象进行多视角表达的重要性与实用性,认识物象的多视角表达,学习用手绘线条从多个视角表达物象,培养学生整体观察、多视角观察、细致比较和理性分析的能力,从而达到认识和理解物象的结构关系和空间关系的目的。
(一)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在美术的造型与表现能力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但是由于我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美术基础相对于兄弟学校较薄弱。
初二正处在青春叛逆期,他们可能会比其他年级的学生更容易对上课失去兴趣,所以本课的教学课件中减少了文字的表述,增加了图片的展示与他们比较感兴趣的事物,并且穿插设计了一些活动,尽量让大家都参与其中,这样既能使课堂的气氛轻松愉快,又能让大家真正的熟悉和了解物象的多视角表达。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多视角表达的意义、尝试能够运用线条大胆,果断,自信而有个性的去表现熟悉的事物。
2、过程与方法:在学习、讨论、读图过程中,学生探究出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多视角表达的意义和表达方法,用观察尝试的方法,锻炼学生全面、整体认识事物的能力和理解分析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信手画来的乐趣,认识手绘线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对美术、生活、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物象多视角表达的主要方法。
平面表达和立体表达2、教学难点:能理解物象多视角表达的方法,并用手绘线条的形式表达物象的多个视角。
3、教具、学具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2、学具:铅笔、橡皮、彩色笔或者彩铅、A4白纸或彩色卡纸(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1请同学们猜猜老师新买了什么物品教师出示一张顶视图,生:猜不出来,教师出示第二张背视图,生:笔筒,不确定那我们在来确定一下第三张图正视图。
八年级美术下册《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美版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明暗与立体的基本概念,理解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明暗与立体表现手法进行创作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让学生掌握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技巧。
2. 引导学生运用明暗与立体手法进行绘画创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审美素养。
2.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让学生掌握明暗与立体的基本概念及表现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明暗与立体手法进行创作的能力。
难点:1. 如何运用明暗与立体手法表现物体的立体感。
2. 如何引导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创作水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组明暗与立体表现的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明暗与立体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2. 教学新课:讲解明暗与立体的基本概念,分析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方法。
3. 课堂练习:教师示范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手法,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实践,体会明暗与立体的运用。
4. 学生创作: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独立完成一幅明暗与立体表现的绘画作品。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交流、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后作业:1.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回家后继续练习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手法。
2. 家长协助学生观察家庭物品,鼓励学生运用明暗与立体手法进行绘画创作。
3. 教师在下节课前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并进行点评。
六、教学策略:1. 采用讲授法:教师讲解明暗与立体的基本概念和表现方法。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手法,学生跟随实践。
3. 练习法:学生独立完成绘画作品,巩固所学知识。
4. 互动评价法:学生展示作品,相互交流、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七、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美术作品,用于导入和教学示范。
从不同角度画物体美术教案指导
从不同角度画物体美术教案指导从不同角度画物体美术教案篇一:美术第5课《从不同的视角表现》教案第5课从不同的视角表现课型:造型.表现(绘画练习)教学目标:1.理解用不同的视角去观察与表现的意义。
2.用不同的视角去观察世界,并尝试创作。
教学重点:理解用不同的视角去观察与表现的意义。
教学难点:观察与感受不同视角下的景物。
教学方法:讲授、欣赏、讨论、练习教具:欣赏图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材分析:从科学意义上来讲,视角是指由物体两端射出的两条光线在眼球内交叉而形成的角,当“视角”一词用于美术创作中时,则多指人们在进行美术创作时观察、思考与表现主题时所采取的不同角度。
对于本课来说,由于学生年龄尚小,不可能通过本课而对艺术的视角问题有透彻而全面的了解,因此,本课主要引导学生从观察时的不同角度出发,或俯或仰,或侧或偏,尝试用与平时不一样的角度去观察平时司空见惯的景象并进行表现,从这样的绘画作品中感受到不一样的情致。
从而也为将来能更好地理解与欣赏不同流派画家的艺术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欣赏几幅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作品,和学生一起赏析、分析作者从哪个角度来表达画面的。
例如:看长颈鹿的图片:这只长颈鹿的头怎么这么大呀?(学生回答:是从头上往下看的。
)师:原来如此。
从不同的角度看世界,会有不同的风景。
(揭题:《从不同的视角表现》)二、探究新知:1.深入欣赏分析,教师提出思考问题:你能从作品中看出作者所要表现的重点是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如果画面上是真实的情景的话,你知道画家是站在那个角度进行观察的么?作者为什么要选这个角度去观察表现?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去欣赏、分析,在小组内开展研讨、并汇报。
2.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每一位艺术家再创作之前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们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进行观察,最终选择最能表现自己创作意图的角度去观察表现自己最想表现的东西。
三、欣赏评述:1.教师准备一组从不同角度拍摄的统一景物的图片请学生观察,体验因观察角度不同而给画面带来的新鲜感。
初中美术课堂教案用线条和形状表现静物
初中美术课堂教案用线条和形状表现静物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应能够:1.了解线条和形状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2.掌握运用线条和形状表现静物的技巧;3.培养观察力和表现力,提高艺术创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静物实物(如水果、花等);2.教学工具:铅笔、彩色铅笔、画笔、纸张、橡皮擦等;3.教学环境:教室、画室或户外教学场地。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幅使用线条和形状表现的静物画作,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线条和形状在绘画中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艺术家喜欢使用线条和形状来表现静物?”2.知识讲授(15分钟)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线条和形状在艺术创作中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技巧:a)线条的分类:直线、曲线、斜线等;b)形状的分类: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c)线条和形状的运用技巧:通过线条的粗细、方向和形状的大小、比例来表现实物的外形和内部结构。
3.实践操作(40分钟)a)引导学生观察现实中的静物,并给予一些绘画要点提示,如观察物体的轮廓、阴影等。
b)学生使用铅笔和纸张进行素描训练,运用线条和形状表现观察到的静物,可以先简单地勾勒出物体的整体形状,再逐渐增加细节。
c)学生使用彩色铅笔或画笔进行上色,注意运用不同的线条和形状表现物体的材质、光照效果等。
4.展示与评价(20分钟)学生可以在课堂结束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相互欣赏、评价。
教师可以给予肯定和指导意见,鼓励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五、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静物,进行绘画,并用线条和形状表现出物体的特点和感觉。
作品完成后,写一份简短的感想,包括对线条和形状的运用的理解和体会。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实际操作,让他们亲自运用线条和形状表现静物,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和表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兴趣,进行细致的指导和辅导,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新疆专用)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多视角表达-“百校联赛”一等奖
课题:第2课《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多视角表达》十三团红桥中学金骥麟教学课时:1课时课业类型:造型·表现一、教学内容与目标教学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通过调查,了解生活中设计对物象多视角表达的实例,认真学习手绘线条多视角表达的重要性与实用性。
初步掌握用手绘线条表达物象的多视角的方法,表达出物象的多个角度,对物象有整体的认识,并尝试运用这些方法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设计。
2、隐性内容与目标在对手绘线条表达物象多视角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习惯,全面、整体认识事物的能力和理性分析能力,培养综合能力。
在绘画和设计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
3、知识目标:(1)、了解生活中、设计中对物象多视角表达的实例,认识学习手绘线条进行物象多视角表达的重要性与使用性。
(2)、初步掌握用手绘线条表达物象的多视角的方法,表达出物象的多个角度,对物象有整体的认识,并尝试运用这些方法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设计。
4、能力目标:在对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物象多视角的学习过程中,培养从多视角观察事物的习惯,全面、整体认识事物的能力和理性分析的能力,培养综合能力。
情感目标:(1)、在绘画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
(2)、在对手绘线条表达物象多视角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习惯,全面、整体认识事物的能力和理性分析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对物象进行多视角观察后,能够对物象的结构、方位有明确认识。
三、教学难点:对一个物体的平面、正视、侧视图中所画的各个局部,能从空间上有正确的理解和表现。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提问:在生活中,当我们像别人介绍某种事物的时候用什么方式最直观学生回答,老师小结:用手绘线条图像的方式。
2、教师提问:如果我们要更清楚的说明物体的细节,那应该采用什么方法呢学生回答,老师小结:用视角表达的方式。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用手绘线条图像的方式表现生活中物象的多视角。
美术活动物体画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美术活动物体画教案引言:美术活动是培养学生创造力、想象力和观察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活动物体画,学生可以探索不同质地和形状的物体,并学习如何运用不同的技巧和材料来表现它们。
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来发展他们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
一、教学目标:1. 学习观察和描述不同形状和质地的物体;2. 掌握使用不同绘画材料和技巧来表现物体;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4. 提高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和参与度。
二、教学准备:1. 各种不同形状和质地的物体,如水果、玩具等;2. 不同的绘画材料,如铅笔、蜡笔、彩色铅笔等;3. 画纸和绘画工具;4. 教学板或白板;5. 讲解用的示例图片(可选)。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与学生分享不同表现物体的方式,如摄影、雕塑、绘画等;2. 引导学生思考绘画是如何通过线条、色彩和形状来表现物体的;3. 提问学生他们在绘画中遇到的挑战以及他们对绘画的兴趣。
步骤二:观察和描述物体(10分钟)1. 教师将不同形状和质地的物体展示给学生,并引导他们观察和描述这些物体;2. 学生可以触摸、感受物体的质地,并用自己的话描述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
步骤三:绘画准备(5分钟)1. 教师介绍不同的绘画材料和工具,并解释它们的用途;2. 学生选择他们喜欢的绘画材料,并准备画纸和绘画工具。
步骤四:绘画实践(20分钟)1. 教师示范如何使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和技巧来表现物体;2. 学生按照自己观察到的物体特征,尝试使用不同的材料和技巧来绘画;3. 教师提供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克服绘画过程中的困难。
步骤五:展示和分享(10分钟)1. 学生展示他们的绘画作品,并分享他们绘画的过程和体验;2. 学生可以互相欣赏和评论彼此的作品,鼓励积极的反馈。
步骤六: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本次美术活动的经验和收获;2. 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评价自己的绘画作品和进步;3. 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供建议和指导,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美术发展。
八年级美术上学期 物象多视角表达 课件
室内设计效果图
室内设计效果图
产 品 说
明 图
产品说明图
为什么学习物象多视角表达?
物象多视角的表达在生活中运 用十分广泛,如工业设计、环 境设计、家具设计等,学画物 象的多视角可帮助我们提高整 体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设计 创作水平。
物象多视角的表达方法 (1)
表达物体的结构关系,画出 “三视图”即正面、侧面和顶面。
初中美术八年级第十五册第二课
手绘线条图象 ----物象的多视角表达பைடு நூலகம்
学习目标
了解对物象多视角表 达的重要性与实用性, 学习用手绘线条从多 角度表达物象。
培养我们整体观察、多 视角观察及细致比较和 理性分析的能力。
思考: 生活中哪些地方都用到了 物象的多视角表达?
汽车造型展示
家具设计展示
环境设计效果图
室 内 设 计 ( 平 面 图 )
11、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2/1/152022/1/15January 15, 2022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2年1月2022/1/152022/1/152022/1/151/15/2022 18、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2/1/152022/1/15
九年级美术上册《立体构成》优秀教学案例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请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到了立体构成原理。
2.分析一个你喜欢的立体艺术作品,阐述其立体构成技巧。
3.如果你是一名设计师,如何运用立体构成原理创作一件具有创意的作品?
4.培养学生运用立体构成原理进行创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如环境布置、生活用品设计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立体构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立体构成的魅力,提高空间思维和创新能力。
讨论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形成共识。我会适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解决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邀请各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总结立体构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在此过程中,我会对学生们的发言进行点评,强调立体构成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此外,我会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掌握立体构成的知识。
此外,我还将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览、博物馆等,让他们亲身体验立体艺术作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灵感。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中,我将运用问题导向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针对立体构成的知识点,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什么是立体构成?”“立体构成的基本元素有哪些?”“如何运用立体构成原理进行创作?”等。通过问题驱动,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深入理解立体构成的内涵和技巧。
初中美术《丰富多彩的现实多种多样的表现(造型-表现)》教案一等奖3篇
1、初中美术《丰富多彩的现实多种多样的表现(造型-表现)》教案一等奖一、教材分析:本章通过“欣赏·评述”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欣赏·评述”的活动兴趣,让学生多角度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内容特征。
本节课是本章第一课时,本节课通过象征、寓意、夸张、变形以及抽象等艺术语言,使学生能理解塑造生动、自然的绘画形象,就要善于观察和把握表现对象的形象特征、内在结构、明暗以及色彩关系,包括局部结构、特征与整体结构、特征的主次关系,使之达到和谐统一和具有美感。
二、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视觉形象的分类和造型要素的基本知识。
2、通过对美术作品中形的认识和分析,提高学生对艺术形的欣赏能力。
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美术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从而提高学生对艺术形式美的欣赏能力,以及美术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掌握写实造型、变形造型和抽象造型的区别,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识别美术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
难点:掌握基本要素的特点,并能运用基本要素分析作品。
四、教具、学具准备:教具;自制造型要素挂图一张,不同表现形式的作品若干幅。
学生:课本、作业本、软心铅笔、尺。
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生活真实场景视频资料片及其对应术作品,指导学生加以分析,逐步导入新课,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我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是极其丰富多彩和时时运动变化的,由艺术来反映现实生活,由于它所选择的对象不同,采用的媒介不同和表现的方式不同,也就会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有的侧重再现客观的真实形象,有的注重表现主观世界的意象与感情.但是再现和表现往往共处同一作品之中,而不能简单地加以截然划分。
现在让我们进入艺术作品的殿堂,感受达芬奇臻于完美的生动人像;希施金弥漫着野花芳香和枯叶气味的橡树林;凡高精神备受折磨的画家的独特个性;蒙德里安兼有理性和感性划分的条块,表现一种平衡而有变化的和谐……。
美术初中造型表现领域教案
美术初中造型表现领域教案课程名称:初中美术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2.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的观察能力、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教学内容:1. 绘画技巧的讲解与实践2. 自然景物和人物的观察与表现3. 美术语言的表达与创作教学重点:1. 绘画技巧的掌握2. 观察能力的培养3. 美术语言的应用教学难点:1. 绘画技巧的灵活运用2. 观察能力的提升3. 美术语言的创新表达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绘画技巧PPT和作品案例2.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优秀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绘画的认知和感受,教师总结并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解与实践(15分钟)1. 教师讲解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并结合PPT展示相关作品案例。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实践,尝试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进行创作。
三、观察与表现(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观察校园内的自然景物和人物,引导学生用心感受生活中的美。
2. 学生根据观察到的景物和人物,进行绘画创作,尝试将所学的绘画技巧运用到实际作品中。
四、美术语言的表达与创作(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并进行讲解和示范。
2.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运用美术语言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总结和评价,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和亮点,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互相欣赏和学习。
2.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绘画比赛或展览,提升学生的绘画水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绘画技巧、观察与表现自然景物和人物、运用美术语言进行创作等环节,旨在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审美素养。
初中身边的物品美术教案
初中身边的物品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身边的物品,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2. 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环境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观察身边的物品,分析其造型、色彩、材质等特点。
2. 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法,创作出具有创意的物品作品。
3. 欣赏和评价身边的物品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观察身边的物品,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难点:如何将观察到的物品特点运用到绘画和手工制作中,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身边的物品,如塑料瓶、纸杯、一次性筷子等。
2. 学生准备绘画和手工制作所需的材料,如画纸、颜料、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身边的物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美。
2. 观察与分析:学生分组观察教师提供的物品,分析其造型、色彩、材质等特点,并讨论如何将这些特点运用到绘画和手工制作中。
3. 创作实践:学生根据讨论的结果,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将完成的作品进行展示,互相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关注身边的物品,发现生活中的美,并能够运用观察到的特点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
在创作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同时,学生也培养了热爱生活、关注环境的情感态度。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部分学生对身边的物品观察不够仔细,导致创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观察和分析身边的物品,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我也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在创作过程中相互帮助、相互学习。
总之,身边的物品美术教案旨在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美术作品空间表现的教案
美术作品空间表现的教案。
教案名称:美术作品空间表现适用对象:初中美术教师教案目标:1、了解美术作品空间表现的技巧和方法;2、学习如何在教学中遵循科学和合理的教学方法;3、促进学生对美术作品空间表现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内容:1、美术作品的空间感:美术作品中的空间感包括:深度感、体积感、明暗关系、远近关系、透视关系等。
2、美术作品的空间表现技巧:(1)透视法:透视法是一种在平面上表现三维物体深度的方法,在画画中应用非常广泛。
透视法分为单点透视法、两点透视法和三点透视法,要想在画画中表现好透视关系,需要理解这些透视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空间灰度:空间灰度涉及到光影关系,是指同一物体在不同距离和不同角度下的色调变化,用来表现物体的阴影和高亮。
(3)比例:比例是指物体在不同距离、角度下的大小关系。
比例关系直接影响到物体的空间表现。
教学方法:1、学生操作实践法:教师通过展示各种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研究作品中的空间表现技巧,并让他们实践使用这些技巧绘制自己的美术作。
2、交互式教学法:教师通过问题导向式教学和学生互动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美术作品的空间表现技巧。
3、比较示范法:教师通过展示不同水平学生的绘画作品,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并向学生演示如何利用不同的空间表现技巧来改进作品。
教学步骤:1、导入:老师在课堂上介绍美术作品空间表现的概念和意义,并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美术作品中的空间表现技巧。
2、学习:老师通过展示各种美术作品,为学生讲解透视法、空间灰度和比例等空间表现技巧,并让学生通过对实际对象的观察学习这些技巧。
3、实践:老师向学生提供绘画素材并让他们实践运用所学的空间表现技巧,画出自己感兴趣的美术作品。
4、总结:在实践学习过后,老师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总结,并从中提取出自己在空间表现技巧上的不足,让老师为他们详细指导。
5、展示:教师在课堂上展示学生所绘制的作品,并鼓励学生互相鼓励、批评和学习。
拉奥孔美术初中教案
拉奥孔美术初中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雕塑作品《拉奥孔》的构图、造型、艺术效果等特点,并能够多角度欣赏雕塑作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观察、讨论等方法,了解作品的艺术特色,提高对雕塑作品的欣赏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雕塑作品所承载的文化底蕴,树立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拉奥孔》的艺术特色。
难点:雕塑作品的欣赏方法。
三、教学过程活动一:激趣导入教师讲述有关于特洛伊之战的故事:当希腊人施木马计进攻特洛伊城时,身为祭祀的拉奥孔揭穿了希腊人的阴谋,因而触犯了天神,天神于是指派两条巨蛇将他与两个儿子缠死。
思考问题:1.如何看待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拉奥孔?(英勇、无畏)2.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呢?(绘画、雕塑、文字等)学生回答,教师引导:拉奥孔为了拯救自己的国家而触怒天神,自己与孩子都被巨蛇缠死,其精神可歌可泣,因而从古至今有很多艺术家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展现了这一场景,呈现出拉奥孔牺牲时的紧张场面,今天就来我们看一看如何用雕塑把这一紧张的场面记录下来。
活动二:作品欣赏教师展示《拉奥孔》雕塑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作品描绘了哪些形象?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画家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人物的形态、比例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
活动三:深入探究请学生深入分析作品《拉奥孔》的艺术特色,从构图、造型、色彩、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活动四:创意实践请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拉奥孔》的感受,可以采用绘画、写作、表演等形式。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雕塑作品《拉奥孔》的艺术特色,提高了对雕塑作品的欣赏能力。
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作品所承载的文化底蕴,树立了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意识。
五、课后作业请学生课后查找其他关于拉奥孔的艺术作品,下节课分享给同学们。
初中美术教案绘制具有立体感的静物
初中美术教案绘制具有立体感的静物在初中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绘制具有立体感的静物作品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准确的绘画技巧,还需要他们对光影、透视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本文将以初中美术教案的形式,详细介绍如何绘制具有立体感的静物作品。
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应能够:1.了解立体感的概念和重要性;2.掌握绘制静物的基本技巧;3.运用光影、透视等原理,绘制具有立体感的静物作品;4.培养观察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选取合适的静物进行欣赏和示范;2.准备必要的绘画工具:铅笔、彩色铅笔、素描纸等;3.准备课件,展示静物艺术作品。
学生准备:1.准备好课前作业;2.携带绘画工具。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幅具有立体感的静物艺术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同时提出问题:为什么这幅画给我们一种立体的感觉?2.新知讲授(15分钟)为了让学生掌握绘制具有立体感的静物作品的技巧,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
重点包括:1.光影的运用:阴影、高光等;2.透视原理的应用:近大远小、平行线收敛等;3.线条和层次的运用。
3.示范与演练(20分钟)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具有立体感的静物进行现场示范,同时解说自己的绘画思路和技巧。
学生可以跟随教师的示范,尝试绘制同样的静物。
4.学生练习(30分钟)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示范和讲解,自行选择静物进行绘制练习。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绘画过程进行指导和纠正,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
5.作品欣赏与分析(15分钟)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进行互相欣赏和分析。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构图、色彩运用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6.总结与延伸(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和探索。
可以推荐一些相关的书籍、网站或艺术家的作品供学生参考。
四、课堂作业1.练习绘制一个具有立体感的静物作品,并尽量运用光影和透视原理;2.写一篇感想,介绍你对立体感绘画的理解和体会。
初中美术优质课教案《多角度表现物体》教学设计欣赏.doc
实录《多角度表现物体》
湖州十二中任昱
一、教学目标
了解手绘的特点。
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表现生活。
获得美术创作的体验,提高造型表现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徒手画是一种独特的绘画方式,它不仅不受技法的约束,而且还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是一种以简便的工具和简练的线条来描述对象、进行表达与交流的有效手段。
学生在正式学习绘画之前,首先要学习的就是具有美术特有的审美思维,即想法,这节课所要带领学生学习的就是一个多角度的观察能力训练为接下来的想法养成做铺垫。
三、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多角度观察的方法。
难点用多角度观察去表现物体。
四、课前准备
教具教材、课件、音乐、板书、叶子道具、示范
学具深色硬笔、图画纸、叶子道具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①.师我们先来欣赏几张图片,看完之后谈谈你的感受。
播放从水底往天空拍摄的摄影作品,学生欣赏。
②.学生谈感受跟以往不一样的视角……井底之蛙,青蛙的视角……世界变的不一样……
师那么今天我们也从不一样的角度去表现一样物体。
新授
①.打出课题《多角度表现物体》。
师老师给你们每个人都准备了一份礼物,就放在桌上,现在可以打开了。
学生拆礼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美术优质课教案《xx 表现物体》教学设计欣赏实录《xx 表现物体》xx 十二中xx一、教学目标1.了解手绘的特点。
2.学会xx 地观察生活表现生活。
3.获得美术创作的体验,提高造型表现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徒手画是一种独特的绘画方式,它不仅不受技法的约束,而且还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是一种以简便的工具和简练的线条来描述对象、进行表达与交流的有效手段。
学生在正式学习绘画之前,首先要学习的就是具有美术特有的审美思维,即想法,这节课所要带领学生学习的就是一个多角度的观察能力训练为接下来的想法养成做铺垫。
三、重点难点1.重点:学会多角度观察的方法。
2.难点:用多角度观察去表现物体。
四、课前准备1.教具:教材、课件、音乐、板书、叶子道具、示范2.学具:深色硬笔、图画纸、xx 道具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①.师:我们先来欣赏几张图片,看完之后谈谈你的感受。
播放从水底往天空拍摄的摄影作品,学生欣赏。
②.学生谈感受:跟以往不一样的视角•…井底之蛙,青蛙的视角•…世界变的不一样……师:那么今天我们也从不一样的角度去表现一样物体。
2.新授:① .打出课题《xx 表现物体》。
师:老师给你们每个人都准备了一份礼物,就放在桌上,现在可以打开了。
学生拆礼物——XX——欣赏观察。
②.师:秋天落叶很多,每当你经过路边、公园的时候,会不会注意到他们呢?这样一样平凡的、普通的叶子可以创造出什么样的美?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打出副标题《一片XX, —个世界》。
③.师:大千世界,是不是每一片叶子都一个样子啊?生:不是•…各种各样师:现在我们每个人手中都有一片叶子,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它的外形,从外形的角度出发,先来画一画你手中的这片叶子,如果你不喜欢它,那么你可以回忆一下生活中见到过的外形让你印象深刻的叶子。
学生在草稿中上练习表现叶子的外形,教师巡回。
师:老师看到很多同学已经完整地把叶子的外形表现出来,我想请一位同学上来画一画,我们猜一猜他画的是哪片叶子?学生上来示范半分钟。
师:我们来看一看,他画的好不好啊?生:略。
师:那么,现在老师也来画一片,我们来猜一猜老师画的是哪一片?教师黑板示范,学生点评。
④.师:那我们现在来比较一下,这位同学画的和老师画的有什么不同之处?生:略。
教师引出“多角度”如何去寻找去观察,跟学生一起观察手中的道具叶子发现不一样的视角。
播放音乐,教师继续与学生一起表现这片叶子外形不同以往的独特视角。
教师巡回辅导,选出几幅比较代表性的作品放在实物投影仪下,请学生起来点评。
教师点评部分作品示范方法并作出总结,引出也“叶纹”就是我们美术语言中的“线”。
⑤.师:我们再来欣赏一些图片素材,看完之后,看看从中我们是不是能够获得更多的想法,更加深入的思考这片的叶子的表现。
播放叶子图片,从整体到局部、从概括的外形到生动的细节,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去发现去观察去寻找。
播放音乐,教师下发装裱好的作品用纸,继续与学生一起完成最后的作品一片叶子,一个世界》,并提示学生作品是靠着一步步修改才得以完成的。
⑥.师生一起欣赏选出的完成度高的作品,作者起来阐述自己的创作想法,教师总结,引出“线”的装饰。
3.拓展:师生一起欣赏大师创作的叶子,有摄影作品,也有国画不同表现形态的叶子,也有毕加索创作的叶子。
4.总结:师:今天我们从这片平凡的、普通的叶子出发,发现了以往我们可能忽略的角度去深入生动地表现了它,最后老师把一句摄影师的名言送给大家,是老师非常喜欢的一句话“创造的快乐,就是让最平凡的东西,焕发出不平凡的光彩。
”好,下课!实录《多角度表现物体》xx 十二中xx一、教学目标1.了解手绘的特点。
2.学会xx 地观察生活表现生活。
3.获得美术创作的体验,提高造型表现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徒手画是一种独特的绘画方式,它不仅不受技法的约束,而且还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是一种以简便的工具和简练的线条来描述对象、进行表达与交流的有效手段。
学生在正式学习绘画之前,首先要学习的就是具有美术特有的审美思维,即想法,这节课所要带领学生学习的就是一个多角度的观察能力训练为接下来的想法养成做铺垫。
三、重点难点1.重点:学会多角度观察的方法。
2.难点:用多角度观察去表现物体。
四、课前准备1.教具:教材、课件、音乐、板书、叶子道具、示范2.学具:深色硬笔、图画纸、xx 道具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①.师:我们先来欣赏几张图片,看完之后谈谈你的感受。
播放从水底往天空拍摄的摄影作品,学生欣赏。
②.学生谈感受:跟以往不一样的视角•…井底之蛙,青蛙的视角•…世界变的不一样……师:那么今天我们也从不一样的角度去表现一样物体。
2.新授:① .打出课题《xx 表现物体》。
师:老师给你们每个人都准备了一份礼物,就放在桌上,现在可以打开了。
学生拆礼物 ----- XX -- 欣赏观察。
②.师:秋天落叶很多,每当你经过路边、公园的时候,会不会注意到他们呢?这样一样平凡的、普通的叶子可以创造出什么样的美?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打出副标题《一片XX, —个世界》。
③.师:大千世界,是不是每一片叶子都一个样子啊?生:不是•…各种各样师:现在我们每个人手中都有一片叶子,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它的外形,从外形的角度出发,先来画一画你手中的这片叶子,如果你不喜欢它,那么你可以回忆一下生活中见到过的外形让你印象深刻的叶子。
学生在草稿中上练习表现叶子的外形,教师巡回。
师:老师看到很多同学 已经完整地把叶子的外形表现出来,我想请一位同学上来画一画,我们猜一猜 他画的是哪片叶子?学生上来示范半分钟。
师:我们来看一看,他画的好不好啊?生:略。
师:那么,现在老师也来画一片,我们来猜一猜老师画的是哪一片?教师黑板示范,学生点评。
④ .师:那我们现在来比较一下,这位同学画的和老师画的有什么不同之 处?生:略。
教师引出 “多角度 ”如何去寻找去观察,跟学生一起观察手中的道具叶子发 现不一样的视角。
播放音乐,教师继续与学生一起表现这片叶子外形不同以往的独特视角。
教师巡回辅导,选出几幅比较代表性的作品放在实物投影仪下,请学生起 来点评。
教师点评部分作品示范方法并作出总结,引出也 中的“线”。
⑤ .师:我们再来欣赏一些图片素材,看完之后, 够获得更多的想法,更加深入的思考这片的叶子的表现 体到局部、从概括的外形到生动的细节,教师引导学生进 寻找。
播放音乐,教师下发装裱好的作品用纸,继续与学生一起完成最后的作品 一片叶子,一个世界》,并提示学生作品是靠着一步步修改才得以完成的。
⑥ .师生一起欣赏选出的完成度高的作品,作者起来阐述自己的创作想 法,教师总结,引出 “线”的装饰。
3.拓展:师生一起欣赏大师创作的叶子,有摄影作品,也有国画不同表现形态的叶 子,也有毕加索创作的叶子。
叶纹”就是我们美术语言看看从中我们是不是能 播放叶子图片,从整 步去发现去观察去师:今天我们从这片平凡的、普通的叶子出发,发现了以往我们可能忽略的角度去深入生动地表现了它,最后老师把一句摄影师的名言送给大家,是老师非常喜欢的一句话“创造的快乐,就是让最平凡的东西,焕发出不平凡的光彩。
”好,下课!实录《xx 表现物体》xx 十二中xx一、教学目标1.了解手绘的特点。
2.学会xx 地观察生活表现生活。
3.获得美术创作的体验,提高造型表现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徒手画是一种独特的绘画方式,它不仅不受技法的约束,而且还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是一种以简便的工具和简练的线条来描述对象、进行表达与交流的有效手段。
学生在正式学习绘画之前,首先要学习的就是具有美术特有的审美思维,即想法,这节课所要带领学生学习的就是一个多角度的观察能力训练为接下来的想法养成做铺垫。
三、重点难点1.重点:学会多角度观察的方法。
2.难点:用多角度观察去表现物体。
四、课前准备1.教具:教材、课件、音乐、板书、叶子道具、示范2.学具:深色硬笔、图画纸、XX道具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过程设计① .师:我们先来欣赏几张图片,看完之后谈谈你的感受。
播放从水底往天空拍摄的摄影作品,学生欣赏。
②.学生谈感受:跟以往不一样的视角•…井底之蛙,青蛙的视角•…世界变的不一样……师:那么今天我们也从不一样的角度去表现一样物体。
2.新授:① .打出课题《xx 表现物体》。
师:老师给你们每个人都准备了一份礼物,就放在桌上,现在可以打开了。
学生拆礼物——XX——欣赏观察。
② .师:秋天落叶很多,每当你经过路边、公园的时候,会不会注意到他们呢?这样一样平凡的、普通的叶子可以创造出什么样的美?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打出副标题《一片XX, —个世界》。
③.师:大千世界,是不是每一片叶子都一个样子啊?生:不是•…各种各样师:现在我们每个人手中都有一片叶子,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它的外形,从外形的角度出发,先来画一画你手中的这片叶子,如果你不喜欢它,那么你可以回忆一下生活中见到过的外形让你印象深刻的叶子。
学生在草稿中上练习表现叶子的外形,教师巡回。
师:老师看到很多同学已经完整地把叶子的外形表现出来,我想请一位同学上来画一画,我们猜一猜他画的是哪片叶子?学生上来示范半分钟。
师:我们来看一看,他画的好不好啊?生:略。
师:那么,现在老师也来画一片,我们来猜一猜老师画的是哪一片?教师黑板示范,学生点评。
④.师:那我们现在来比较一下,这位同学画的和老师画的有什么不同之处?生:略。
教师引出“多角度”如何去寻找去观察,跟学生一起观察手中的道具叶子发现不一样的视角。
播放音乐,教师继续与学生一起表现这片叶子外形不同以往的独特视角。
教师巡回辅导,选出几幅比较代表性的作品放在实物投影仪下,请学生起来点评。
教师点评部分作品示范方法并作出总结,引出也“叶纹”就是我们美术语言中的“线”。
⑤.师:我们再来欣赏一些图片素材,看完之后,看看从中我们是不是能够获得更多的想法,更加深入的思考这片的叶子的表现。
播放叶子图片,从整体到局部、从概括的外形到生动的细节,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去发现去观察去寻找。
播放音乐,教师下发装裱好的作品用纸,继续与学生一起完成最后的作品一片叶子,一个世界》,并提示学生作品是靠着一步步修改才得以完成的。
⑥.师生一起欣赏选出的完成度高的作品,作者起来阐述自己的创作想法,教师总结,引出“线”的装饰。
3.拓展:师生一起欣赏大师创作的叶子,有摄影作品,也有国画不同表现形态的叶子,也有毕加索创作的xx。
4.总结:师:今天我们从这片平凡的、普通的叶子出发,发现了以往我们可能忽略的角度去深入生动地表现了它,最后老师把一句摄影师的名言送给大家,是老师非常喜欢的一句话“创造的快乐,就是让最平凡的东西,焕发出不平凡的光彩。
”好,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