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标准
![高效液相色谱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0588501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ec.png)
高效液相色谱标准高效液相色谱标准的发展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重要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已经成为了现代分析化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种方法以其极高的分离效能和灵敏度,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医药、环保、化工等。
然而,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高效液相色谱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原理、实验条件、标准制定原则与流程,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评估其优缺点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与概念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基于色谱分离技术的分析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不同的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实现对不同物质的分离。
这种方法的分离效能高,分析速度快,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低的检测限。
柱效能和检测限是高效液相色谱法中的关键概念。
柱效能反映了色谱柱的分离效果,而检测限则代表了方法的灵敏度。
二、实验条件与方法在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实验时,选择合适的固定相、流动相以及实验条件是至关重要的。
固定相是色谱分离的基础,不同的固定相对于不同物质的吸附能力不同。
流动相则决定了物质在色谱柱中的移动速度,从而影响分离效果。
实验条件包括温度、压力、流速等,这些因素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三、标准制定原则与流程制定高效液相色谱标准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流程。
首先,标准制定应基于广泛认可的方法和规范,确保实验过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其次,标准制定应注重可重复性和可操作性。
这意味着标准的制定应考虑到不同实验室之间的差异,确保实验结果具有可比性。
此外,标准制定还应关注样品处理、色谱柱条件优化、重复试验等环节,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实际应用案例分析在实际应用中,高效液相色谱法已经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例如,在医药领域,高效液相色谱法被用于药物的分离和纯化,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环保领域,高效液相色谱法被用于对环境样品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检测和分析。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9章-高效液相色谱法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9章-高效液相色谱法](https://img.taocdn.com/s3/m/1088da94227916888486d7da.png)
二、方法原理
5.亲和色谱法 主要利用生物大分子与固定相之间的特异亲和力 进行选择性分离及纯化的方法。
原理:于载体表面先键合具有一般反应性能的环氧或联氨(称 为间隔臂),然后再连接上配基。当含有复杂混合试样的流动 相流经这种经固定化的配基时,其中具有亲和力特性的生物大 分子与配基相互作用而被保留,无此作用的则被淋洗出;随后 ,改变流动相pH或组成,再将被保留的大分子组分以纯品的形 式洗脱出来。
1.高压输液系统 一般由贮液器、脱气装置、高压输液泵、过 滤器、压力脉动阻尼器以及梯度洗脱装置等组成,其中高压输 液泵是核心部件。
(1)贮液器 用来贮存流动相,其材料对流动相是化学惰性的 。常用的材料为玻璃、不锈钢或表面涂聚四氟乙烯的不锈钢等
(2)过滤和脱气装置 流动相在使用前应根据其性质选用不 同材料的滤膜过滤,一般选用市售的0.45 m的水性和油性滤 膜进行过滤 。样品溶液一般用市售的0.45 m针形滤器过滤。 另外,在流动相入口、泵前、泵和色谱柱间都配置有各种各样 的滤柱和滤板。
一、分离类型的选择 色谱分离类型的选择原则列于图9-3中。
图9-3 PHLC分离类型的选择参考表
二、固定相和流动相的选择
(一)固定相
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以承受高压能力来分类,可分为 刚性固体和硬胶两大类。固定相按孔隙深度可分为表 面多孔型和全多孔型固定相。
1. 表面多孔型固定相 它的基体是实心玻璃球,在玻璃 球外面覆盖一层多孔活性材料,如硅胶、氧化硅、离 子交换剂、分子筛、聚酰胺等。
例1 有机氯农药的测定,采用液-固色谱法。
色谱条件:50cm×2.5mm(内径)色谱柱;
三、HPLC法应用实例
流动相:正己烷; 固定相:薄壳硅胶 CorasilⅡ37~50μ m);
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中流动相的要求
![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中流动相的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75c437b6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e5.png)
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中流动相的要求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一种用于分离和分析化学、生物和制药样品的色谱技术。
在高效液相色谱过程中,流动相的选择和性能对分析的准确性和分离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详细介绍高效液相色谱法中流动相的要求。
1.基础流动相特性:流动相应具有一定的极性和溶解性能。
常用的流动相包括水和有机溶剂,如甲醇、乙醇和乙腈等。
流动相的选择应考虑到待分离组分的性质和分析目的,要保证样品能够溶解并很好的分离。
常用的流动相配比为水/有机溶剂(如乙腈)的比例,比如常见的70:30、50:50等。
2.pH值调节:根据待分离物和色谱柱的性质,适当调节流动相的pH值可以改变待分离物的电离状态,从而影响它们在色谱柱上的分配行为。
比如,对于具有酸性基团的分析物,可以通过酸或碱的加入来调节流动相的pH值,以影响它们与色谱固定相之间的相互作用。
3.离子强度调节:有些样品中可能存在电解质,其离子强度会对分离产生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添加相应的盐来调节流动相的离子强度,以改变分析物与色谱固定相的相互作用。
常用的盐有甲酸铵、硫酸铵、三氟乙酸等。
4.流速控制:流动相的流速也对色谱分离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流速过快可能导致分离不充分,流速过慢则会增加分析时间。
流速的选择需根据待分离物的性质、色谱柱的尺寸和色谱仪的性能等因素综合考虑。
5.除气和过滤:流动相中的气泡和杂质会影响液相的流动性和检测信号的稳定性。
因此,在使用前应对流动相进行除气处理,以减小气泡对色谱分离的干扰。
同时,对流动相进行过滤处理,可以去除其中的固体颗粒和微生物等。
通常使用0.45μm的滤膜进行过滤。
6.流动相稳定性:流动相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一般来说,流动相中的溶液成分要充分溶解,不发生相分离和析出现象。
所以,流动相的配制要求严格,要遵循相应的配方和混合方法,并在使用前进行充分的搅拌和均匀。
什么是高效液相色谱(HPLC)
![什么是高效液相色谱(HPLC)](https://img.taocdn.com/s3/m/547442c8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8a.png)
什么是HPLC(高效液相色谱)?简史和一些定义液相色谱(LC)是俄国植物学家Mikhail S. Tswett在20世纪初定义的概念。
他当时专注于使用填充有颗粒的柱子分离用溶剂从植物中提取的化合物[叶色素],这是液相色谱史上的先驱性研究。
Tswett用颗粒填充开放式玻璃柱。
他发现粉状白垩[碳酸钙]和氧化铝这两种特殊材料对分离有用。
他将样品[均质化植物叶子的溶剂提取物]倒入柱中,使样品通过颗粒床。
然后使纯溶剂通过。
当样品在重力作用下穿过柱子时,可以观察到样品分成了不同颜色的谱带,这是因为某些组分的移动速度快于其他组分。
他将这些不同颜色的分离谱带与样品中最初包含的不同化合物联系起来。
根据各种化合物对颗粒的化学吸引力强度不同,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分析分离。
对颗粒有更强吸引的化合物移动速度减慢,而对溶剂有更强吸引的其他化合物移动速度较快。
该过程可以描述如下:样品中包含的化合物在称为流动相的移动溶剂与称为固定相的颗粒之间以不同的方式分布或分配。
这导致各种化合物以不同的速度移动,从而引起化合物的分离。
Tswett创造了色谱(chromatography)[来自希腊词chroma(意思是颜色)和graph(意思是书写)的组合,即“彩色的书写”)]一词来描述其色彩斑斓的实验。
[有趣的是,俄语名字Tswett的意思是颜色。
]目前,各种形式的液相色谱已成为分析化学领域的一种强大工具。
液相色谱(LC)技术液相色谱可使用平面技术[技术1和2]或柱技术[技术3]来实施。
柱液相色谱的功能更为强大,并且具有更高的样品容量。
在所有情况下,样品都必须先溶解在液体中,然后输送到色谱装置之上或色谱装置内部。
技术1.将样品以点状形式上样到固定在玻璃板表面上的色谱颗粒[固定相]薄层上,然后使液流流过该薄层。
板的底部边缘置于溶剂中。
当溶剂[流动相]扩散至干燥颗粒层并沿玻璃板向上移动时,通过毛细管作用产生液流。
这种技术被称为薄层色谱或TLC。
高效液相色谱法教学【全】精选全文
![高效液相色谱法教学【全】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f0109f6b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23.png)
例: 流动相极性变化对组分k’的影响
②更换色谱柱(改变N)
措施: a.选择长柱子(N=L/H) b.填料颗粒尽量小 c.低流速(溶质传质阻力小,峰扩展小) d.低的溶剂粘度(提高柱效)
高效液相色谱法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前言:
HPLC是70年代以后发展最 快的一个分析化学分支,现 已成为生化、医学、药物、 化学化工、食品卫生、环保 检测等领域最常用的分离分 析手段。
我国:
开始仅为少数研究实验室拥有, 现很多的生产、研究、质检部门都拥有。 广泛应用于: 质量控制、分析化验、制备分离。 讲课目的:入门 教材:《实用色谱法》(詹益兴 编著) 学习要求:记好笔记,
ⅰ大分子,扩散系数小 ⅱ小分子,扩散系数大
5. 影响分离的因素与提高柱效的途径
• 液体的扩散系数仅为气体的万分之一,在高效液
相色谱中,速率方程中的分子扩散项B/u较小,可忽略 不计,即 H = A + C u
• 降低传质阻力是提高 柱效主要途径。 •气相和液相H-u区别
§1-4 分离度 (Rs)
于世林编著)
第一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基本原理 §1-1 概述 一、色谱法
混合物最有效的分离、分析方法。 是一种分离技术。 混合物分离过程:试样中各组分在 固液两相间不断进行着的分配。 一相固定不动,称为固定相。 另一相是携带试样混合物流过固定 相的液体,称为流动相。
液相色谱仪
高效液相色谱仪流程图
(1) 存在着浓度差,产生纵向扩散;
(2) 扩散导致色谱峰变宽,H↑(N↓),分离变差; (3) B/u与流速有关:流速↓→ 滞留时间↑→ 扩散↑
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_概述及解释说明
![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_概述及解释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40ad40c1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3c.png)
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简称HPLC-EC)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和电化学检测原理相结合,实现对样品中化合物的分离和定量分析。
此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重复性好等优点,因而在环境科学、生物医药和食品安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五个部分进行阐述。
引言部分是对整篇文章的概述,介绍了HPLC-EC 技术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第二部分将对HPLC技术和电化学法以及它们之间的结合进行简要介绍。
接下来一节将详细讨论HPLC-EC的实验原理与分析过程。
第四部分将探讨HPLC-EC在环境污染物、生物医药和食品安全领域中的应用案例。
最后一节是总结与展望,回顾整篇文章所提到的内容,并展望该技术在未来发展中可能取得的进展。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的相关知识,深入探讨其原理及其在环境科学、生物医药和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
通过文章阐述,读者可以对HPLC-EC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且了解到该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实际应用和发展趋势。
2. 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概述:2.1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简介高效液相色谱(HPLC)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分析化学领域的分离技术。
它基于物质在溶剂流动下通过固定相的不同速率进行分离,可用于分析和检测各种化合物。
HPLC技术具有分离效果好、选择性强、重复性好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生物医药和食品安全等领域的样品分析中。
2.2 电化学法简介电化学法是利用电极与溶液中存在的化学反应产生的电流或电势来检测或测定物质的一种方法。
根据所使用的电极类型和测量参数,常见的电化学方法包括极谱法、电化学滴定法、恒定电位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实现对不同种类和浓度范围内的物质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和分析。
2.3 结合应用优势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HPLC-EC)是将HPLC技术与电化学方法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分析技术。
【大学课程】分析化学第20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
![【大学课程】分析化学第20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https://img.taocdn.com/s3/m/01c67d2b76a20029bc642d45.png)
梯度洗脱装置
外梯度(高压梯度): 利用两台高压输液泵,
将两种不同极性的溶剂按 一定的比例送入梯度混合 室,混合后进入色谱柱。
内梯度(低压梯度): 一台高压泵, 通过比
例调节阀,将两种或多种 不同极性的溶剂按一定 的比例抽入高压泵中混 合。
2021/11/1
(2)进样装置
流路中为高压力工作状态, 通常使用耐高压的六通阀进样装置, 其结构如图所示:
3 L2
L2
0.75cm
2021/11/1
2021/11/1
液相色谱仪(3)
Agilent 1200 LC Systems
安捷伦1200 液相色谱系统
2021/11/1
液相色谱仪(4)
2021/11/1
二、流程及主要部件
1.流程
2021/11/1
2.主要部件
(1)高压输液泵:
主要部件之一,压力:150~350×105 Pa。 为了获得高柱效而使用粒度很小的固定相(<10μm),液 体的流动相高速通过时,将产生很高的压力,因此高压、高 速是高效液相色谱的特点之一。 应具有压力平稳、脉冲小、流量稳定可调、耐腐蚀等特性
以固体吸附剂为固定相,如硅胶、氧化铝等,较常使用的 是5~10μm的硅胶吸附剂。流动相可以是各种不同极性的 一元或多元溶剂。
(二)液-液分配色谱:LLC
有正相色谱和反相色谱之分
正相色谱(NPC)
反相色谱(RPC)
固定相极性
大
小
流动相极性
小
大
流动顺序 流动相极性↑,
极性小的组分先
流出 k↓,tR↓
极性大的组分先
2021/11/1
小结
• 掌握Van Deemter 方程在HPLC中的表现形式; • 掌握正相色谱和反相色谱的区别; • 掌握化学键合相色谱,特别是反相键合相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定义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50e98408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d2.png)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定义
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一种分离和分析化学物质的方法。
它利用液相作为流动相,将待检样品按照其在固定填充物上的亲和性差异进行分离。
HPLC的基本原理是:将样品溶解于流动相中,通过高压泵将流动相推动样品通过固定填充物(也称为色谱柱),然后根据样品组分的亲和性差异,在固定填充物上进行分离。
随后,通过检测器对分离出的组分进行监测,并以信号形式输出,从而可以获得各个组分的峰图谱。
HPLC方法具有如下特点:
1. 高分辨率:由于使用高效的填充物和流动相,HPLC方法能够提供较高的分离效果和分辨率,使得能够分离出复杂混合物中的各个组分。
2. 定量精确:通过检测器对分离出的组分进行定量分析,可以提供准确和可靠的定量结果。
3. 广泛应用:HPLC方法适用于多种化学物质的分析,包括无机物、有机物、生物大分子等,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生命科学研究等领域。
4. 多样选择: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HPLC柱和流动相,以实现对不同化合物的最佳分离效果。
5. 自动化程度高:HPLC方法通常配备有自动进样器、自动调节流速、自动数据采集与处理等设备,使其操作更加方便快捷,并提高
分析的自动化程度。
总之,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重要的分离和分析技术,具有高分辨率、定量精确、广泛应用等特点,为化学分析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方法。
现代色谱法分析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化学课件)
![现代色谱法分析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化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541f92c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2e.png)
分析乙苯及二甲苯三个异构体的样品,用归一化法定量结果如下,计 算各组分百分含量。
组分 峰面积A 重量校正因子
乙苯 120 0.97
对二甲苯 75 1.00
间二甲苯 140 0.96
邻二甲苯 105 0.98
(乙苯21.15%;对二甲苯17.50%;间二甲苯31.35%;领二甲苯24.00%)
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 ——内标法
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
目录
01 面积归一化法
02 外标法
03 内标法
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
什么是定量分析方法
实质是搞清楚样品里各组分含量有多少的问题 。
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将组分分离后再分析含量 。
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案例
怎样测出食品中的添加剂是符合标准的呢?
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案例
高效液相色谱定性分析方法
目录
01 高效液相色谱法定性分析原理
02 高效液相色谱法定性分析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定性分析方法
天麻为天麻片的主药,怎么鉴别 天麻片里是否真正含有天麻呢?
功效 祛风除湿 舒筋通络 活血止痛
医学用途 治疗肢体拘挛 治疗手足麻木 治疗腰腿酸痛
高效液相色谱定性分析方法 01.定性分析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定性分析方法
课后思考
复方感冒片里主要有伪麻黄碱、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右美沙芬这四种成份,请你结合
前面所学知识,说一说如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性鉴别这四种成份呢? 如下图所示,这个样品中是否含有这四种有效成份呢?
高效液相色谱法概念
高效液相色谱法概述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介
液相色谱分析是在经典的液体柱色 谱基础上,引入了气相色谱的理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https://img.taocdn.com/s3/m/f8fdd36b27d3240c8447ef92.png)
60年代研制出气动放大泵、注射泵及低流量往复式 柱塞泵,但后者的脉冲信号很大,难以满足高效液 相色谱的要求。1970年代,往复式双柱塞恒流泵, 解决了这一问题1970年代后,科克兰制备出全多孔 球形硅胶,平均粒径只有7μm,具有极好的柱效, 并逐渐取代了无定形微粒硅胶。之后又制造出的键 合固定相使柱的稳定性大为提高,多次使用成为可 能。1970年后,适合分离生物大分子的填料又成为 研究的热点。1980年后,改善分离的选择性成为色 谱工作者的主要问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改变流动 相的组成是提高选择性的关键
• 流程:如左图所示,流 动相贮器⑴中的流动相 被泵⑵吸入,经梯控制 器按一定的梯度进行混 合然后输出,测其压力 和流量,导入(3)进样 阀(器)经(4)色谱柱 后到(5)检测器检测, 由(7)记录仪记录色谱 图,(6)为废液。
特点(高效液相色谱法有“四高一广”的特点):
①高压:流动相为液体,流经色谱柱时,受 到的阻力较大,为了能迅速通过色谱柱,必 须对载液加高压。 ②高速:分析速度快、载液流速快, 较经典液体色谱法速度快得多,通常 分析一个样品在15~30分钟,有些样 品甚至在5分钟内即可完成,一般小于 1小时。
HPLC已在环境监测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 适用于分子量大、挥发性低、热稳定 性差的有机污染物的分离和分析如多 环芳烃、酚类、多环联苯、邻苯二甲 酸酯类、联苯胺类、阴离子表面活性 剂有机农药、除草剂等,其中多数属于 美国环保局(EPA)清洁水法案中颁布的 114项优先有机污染物范围。
5.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 现在,在药品质量标准中,对有关物质检查的要 求越来越高,一个药物从合成原料到制备有 关的制剂,再经过贮备、运输、使用,要经过 一段较为复杂和漫长的过程,在此期间,每一 个过程都有可能产生有关的物质,如生产中 可能带入原料、试剂、中间体、副产物和 异构体等;在贮备和运输过程中,可能产生降 解产物,聚合物等。为了保证药物的安全有 效。同时也要考虑到生产的实际情况。因 此,对药物的研究,可以允许有一定量的无害 或低毒性的有关物质液相仪器各厂家的仪 器展。还有对药品的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ddf3dda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9b.png)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作为化学分析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色谱分析技术在现代化学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中,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是一种比较新的领域,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等优点,因此在分析化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这篇文章将介绍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的发展历程、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等方面的内容。
一、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的发展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析技术是指在固定相中,以流动相为介质,通过对生物样品、化学品等成分分离、检测和定量分析的过程。
它是在气相色谱分析技术迅速发展之后逐渐兴起的。
HPLC技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当时主要是采用传统的柱层析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HPLC技术逐渐往高效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
其中,随着毛细管电泳和质谱联用技术的兴起,该技术的分析速度不断加快,并且对于微量化、高灵敏度和分析精度等方面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1. 色谱柱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必不可少的就是色谱柱。
色谱柱的选择决定了整个分析过程中的分离和检测效果。
2. 固定相借助色谱柱内填充的固定相,样品被分离出来的原理实质上是基于样品中成分在固定相上吸附、分配和扩散等不同作用力的平衡。
因此,固定相的选择对分析结果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3. 流动相流动相是指在样品分离过程中,以流体为载体进行的移动相。
不同的样品需要不同的流动相,并且流动相的选择也对分析精度有一定的影响。
与气相色谱不同,高效液相色谱其中一种重要特点在于它的流动相可以是液体。
4. 检测器检测器是分离出来的组分检测和定量的重要工具,不同的检测器都有着自己的优缺点。
例如,紫外检测器能够测出大部分有色、近紫外和紫外区的物质,而荧光检测器可以通过脱羧机制测定不含色团的化合物等。
三、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的应用领域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逐渐走向提高灵敏度和分辨率方向,因此在有机化学、医药化学、农药检测等众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分析化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
![分析化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https://img.taocdn.com/s3/m/f607b32e9ec3d5bbfd0a74ef.png)
'
2
W
H eff
L neff
2、 分离度
R 2(tr2 tr1 ) neff • 1 (W1 W2 ) 4
3、 速率方程
H A B Cu u
B 2DM
溶质在液相流动相 中的扩散系数,约 为气相中扩散系数
的万分之一
在大多数情况下, B 0 u
修正的速率方程: H A Cu
柱径:0.9 cm
F:30 mL/h
t分离: >20 h
高效液相色谱仪
经典液相色谱 HPLC
150-200 μm 3-10 μm 重力或低压泵 高压泵
HPL C
t分离:1 h
很慢
快(1-10mL/min)
与经典液相色谱法相比
颗粒极细(一般为10m以下)、规则均匀的固定相,(键合相) 传质阻抗小,柱效高,分离效率高;
注意:
流动相的pH一般应在3-8,否则会引起硅胶溶解;(也有适用宽pH 范围的键合相)。
固定相
固体吸附剂
硅胶-强极性 氧化铝-弱极性 活性炭-非极性 分子筛-强极性 高分子多孔微球(GDX)
硅胶表面结构
硅胶表面结构经热处理发生的变化
二、化学键合相色谱法的流动相
对流动相的要求:
与固定相不发生化学反应。
2、固定相
键合烷基的疏水性随碳链的延长而增 加,溶质的k也增大。 硅胶表面键合烷基的浓度越大,则溶 质的k越大。
3、流动相
极性越强,洗脱能力越弱,使溶质的k越大
溶剂种类:水为弱溶剂,醇为强溶剂
溶剂比例:水的比例增加,使k增大 中性盐的加入:使中性溶质的k增大
pH:影响弱酸、弱减的离解
流动相的pH降低,弱酸k增大,tR增大; 弱碱k变小。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d55e8c4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89.png)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原理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一种分离和分析化学物质的常用技术。
它基于样品在流动相中的相互作用,利用不同化学物质在固定相上的差异来实现分离。
HPLC的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流动相选择:HPLC中的流动相由溶剂组成,根据分析物性质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流动相。
溶剂的选择应使得分析物在流动相中有适当的溶解度,并且不与固定相发生显著的反应。
2. 固定相选择:HPLC中的固定相通常是一种多孔的固体材料,它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以增加分离效果。
常用的固定相有疏水性相、亲水性相、离子交换相等。
固定相的选择应根据分析物的化学特性和分离要求进行。
3. 样品处理:样品需要经过预处理,通常包括提取、浓缩、净化等步骤。
样品处理的目的是去除杂质和提高分离效果。
4. 进样:样品通过进样器引入色谱柱。
进样时要保证样品量的准确控制,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5. 色谱柱:样品在色谱柱中进行分离。
色谱柱是由固定相填充的管状结构,样品在固定相中的相互作用与时间有关,这将导致样品分离。
分离的准确性和效率取决于固定相的性能和色谱柱的尺寸。
6. 检测器:色谱柱输出的混合物被送入检测器进行检测。
常见的检测器包括紫外可见光检测器、荧光检测器、质谱检测器等。
检测器将染料信号转化为电信号,通过数据处理系统得到分析结果。
7. 数据处理:色谱仪将检测到的信号传输到计算机上进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数据处理的步骤包括峰面积和峰高计算,峰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等。
通过以上步骤,HPLC可以实现对复杂混合物的高效分离和定量分析。
它在制药、环境监测、食品分析等领域被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