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中意象组合的运用及其语言特征
古代诗歌意象比喻含义和意境特点
古代诗歌意象比喻含义和意境特点
1. 意象比喻的含义
古代诗歌中的意象比喻是通过通过运用具体的形象来表达抽象的意义。
通过意象比喻,诗人可以用生动的形象和隐喻来传达特定的情感和思想。
比如,《离骚》中使用了“翱翔”、“穷巫山”等意象来诠释诗人内心的自由向往和对世俗束缚的厌弃。
2. 意境特点
古代诗歌中的意境是指通过意象和表达方式所营造出的具体情景和氛围。
古代诗歌意境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抽象与具体相结合:意境中既有抽象的情感和思想,又通过意象和形像来具体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感受和情景。
- 自然与人文结合:古代诗歌中的意境常常通过自然景物来表达人的情感和思想,比如通过描绘山水、花草来表达内心的悲喜、对生活的感慨等。
- 朦胧与想象相融:古代诗歌意境常常给人以朦胧、虚幻、暗示的感觉,通过意象和修饰语言的手法来让读者进行联想和想象。
- 色彩与音韵交融:古代诗歌意境常常通过运用音韵和意象来营造出独特的氛围和情感,使读者能够在阅读中感受到美的享受和思考。
3. 总结
古代诗歌中的意象比喻含义丰富多样,通过具体的形象来传递抽象的思想和情感。
而古代诗歌的意境特点则展现了丰富的抽象与具体的结合,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朦胧与想象的融入,以及色彩与音韵的交融等。
这些特点使得古代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能够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和思考。
古典诗歌中的意象运用及其艺术价值
古典诗歌中的意象运用及其艺术价值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意象的运用是其艺术魅力的核心。
意象是指通过具体的形象、符号或意境来传达抽象的思想、情感、体验等内容的一种手段。
它能够使得诗歌达到深度和广度的表现效果,成为古典诗歌中不可或缺的艺术要素。
意象在古典诗歌中的运用可以分为形象、符号和意境三种方式。
形象意象是指用具体事物形象地直接表现周围环境或主题,例如《登高》中“百川霜天尽,万树雪色归”的描写表现了寒冷的冬季景象。
符号意象是指用具体事物来象征抽象的思想、情感或价值观,例如《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明月光和地上霜代表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思考和忧虑。
意境意象则是运用具体事物来传达抽象的感觉和意向,例如李白的《将进酒》所表现的豪迈和不羁的意境,让人在读诗时感触到一种激情澎湃的内心状态。
意象的艺术价值在于其具有高度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
首先,意象可以使诗歌文字具有深度和广度,从而增强其文化厚度,使其成为一种有独特思想性、情感性和审美性的文化符号。
其次,意象可以极大地丰富诗歌的形式和表现方式,拓展了诗歌表现手段的广度,使其成为一种充满灵气、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
最后,意象还可以塑造独特的文化氛围和情感氛围,成为文化传承和吸收的媒介。
然而,在今日,意象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因为现代语言和审美观念的转变而遭受挑战。
例如,现代汉语中许多具体形象的意象常常被视作杂糅和过时的文学手段,而被贬值;相反,抽象意象的运用更易受到欣赏。
然而,意象的价值并非因时代和文化而有所不同,这种文化遗产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意象是古典诗歌中不可或缺的艺术要素,其运用方式多种多样,可以直接描绘具体的形象或使用抽象的符号或意境来传达思想和情感。
其艺术价值在于具有高度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可以丰富诗歌的表现方式,成为文化传承和吸收的媒介。
虽然在现代语境下,意象的价值和地位遭受挑战,但它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和历史价值。
中国古代诗歌的意象表达
中国古代诗歌的意象表达中国古代诗歌以其独特的意象表达方式而蜚声海内外。
这些古老的诗篇通过运用隐喻、象征和比喻等修辞手法,以及婉约、豪放、抒情等不同风格,表达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社会和情感等方面的认知和感受。
本文将以几个具体例子为基础,探讨中国古代诗歌中意象表达的特点和艺术魅力。
其一,"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这是中国古代文学巨匠王国维所写的《浣溪沙》。
通过这两句简短而富有意境的语句,王国维运用了艺术手法,通过“一片伤心画不成”来直观地描绘了一位画家内心的情感和对现实的不满。
这种以意象表达抒发作者内心情感的方式,不仅令读者产生共鸣,还展现出了才情横溢的艺术才华。
其二,诗人杜牧的《秋夕》中有句“银烛秋光冷画屏”,这是通过对秋夜中的景象的意象表达,来描绘出寂寥孤寂的氛围。
通过运用象征与比喻,诗人将夜晚的烛光、秋季的寒冷等元素融入到诗中,使读者能够直观感受到作者心中的寂寞与孤独。
这种以意象表达情感的艺术手法,使读者沉浸其中,引发联想,留下深刻的印象。
另一个例子是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融合作者内心的思乡之情,诗人创作出了具有强烈感染力的作品。
古人常常将月亮比作乡愁,通过意象的表达,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在异乡漂泊时内心的孤独和对家乡的向往。
另外一个著名的例子是白居易的《长恨歌》:“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这首诗通过运用细腻而形象的描写,将宫室和情欲的暧昧、深邃的感觉表达得淋漓尽致。
通过意象的描绘,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那种对政治斗争的沉痛关注,以及作为官员的白居易内心深处的困惑和无奈。
以上例子只是冰山一角,中国古代诗歌中意象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
通过意象的运用,诗人们能够将世间万象与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相结合,用简洁而优美的语言传递出深情和思索的内涵。
这种独特的意象表达方式,不仅蕴含着文学的韵味,也体现了古代诗人高超的艺术才华。
谈古典诗歌的意象组合
谈古典诗歌的意象组合“意象”是我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是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在创作过程中相互融合的有机统一体,是“物我相融”而创造出来的可感可触的具象。
一首诗从字面上看,那是词语的连缀;但从艺术构思的角度看,则是意象的组合。
古典诗歌讲求言简意繁,辞约义丰,诗句中成分的省略、句子的紧缩、句与句之间的跳跃与空白,都是相当普遍地存在着的。
意象的物质外壳是语言。
在诗歌创作中,诗人将其脑海里孕育的意象借助词语固定下来,而读者在欣赏诗歌时则需运用艺术想象,把这些词语还原为一个个生动的意象,并进而把握全诗的意境。
如王维《使至塞上》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两句诗由四个意象构成:广袤无垠的大漠、冉冉上升的孤烟、横亘的长河和西沉的落日。
这四个意象构成一幅雄浑寥廓的立体画面,大漠与长河纵横交叉,孤烟与落日在形状和方向上形成对照,而这平面与立面的立体构图又与落日余晖的点染相映成画,显示出大自然的伟力。
意象之间似乎松弛的不确定的关系,却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充分余地。
在意象组合诗句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缺乏动词谓语,只由若干个名词连缀而成的诗句。
如元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这三句由九个名词组成,一句一景,似不相涉,诗句之间有很强的跳跃感。
但对其几个意象的组合细加寻绎,会发现其中贯穿着一条无形的意脉,使各句的内在情感似断实连,貌离神合。
这三句妙在以景物去点染情思,意象的组合形成流动的画面,画面的迭现组成一幅立体的深秋晚景图。
萧瑟凄冷的画面渗透着抒情主人公鲜明的感情,表达出天涯游子浓烈的羁旅愁思。
诗人常用对偶的方式把时间相异、空间相迥的意象巧妙地拼加组合,启发读者去寻思体味。
如: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杜甫《春日忆李白》)思妇楼头月,征人马上霜。
(章美中《初秋感怀》)“渭北”、“江东”相距甚远,“思妇”、“征人”远隔天涯,两种意象是靠对偶连接起来的。
再如黄庭坚《寄黄几复》: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解析古代诗词中的意象与修辞手法——领悟诗词的美妙魅力
解析古代诗词中的意象与修辞手法——领悟诗词的美妙魅力诗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以其独特的韵律和精妙的表达方式吸引了无数读者。
在古代诗词中,意象与修辞手法被广泛运用,为作品增添了丰富的内涵和艺术的魅力。
本文将从意象和修辞手法两方面进行解析,带领读者领悟古代诗词的美妙魅力。
一、意象在古代诗词中的运用意象是诗词中通过具体形象来表达抽象思想或感情的手法。
它以清晰、生动的形象来描绘事物,使读者能够通过感官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1. 自然意象自然意象在古代诗词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尤其是山水、花鸟等自然元素常被用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一句,通过描绘山河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壮丽自然的赞美之情。
2. 喻体意象喻体意象是通过将一种事物喻体化为另一种事物,以达到表达的目的。
这种意象常用来比喻人物的特点、情感或描述某种事物。
例如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余》中的“银烛秋光冷画屏”一句,通过将秋夜的明亮比喻为银烛的光芒,形象地描绘出了寂静的夜晚。
3. 心理意象心理意象是通过描绘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情感来表达思想。
古代诗词中常常通过描写人物的心理变化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例如宋代诗人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一句,通过描绘猎鹰的威武和鱼儿的游弋,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豪情和自由。
二、修辞手法在古代诗词中的运用修辞手法是诗词中通过运用特定的修辞手段来增强表达效果的方法。
它通过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 比喻比喻是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类比,以便更好地表达某种含义。
在古代诗词中,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一句,通过将原野上的草与人生的荣枯相比,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2. 拟人拟人是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点,使其具有人的形象和行为。
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组合技巧
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组合技巧意象是诗人表现情感的载体,更是诗歌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象与意象的完美组合,构成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表现形式。
中国古代诗人十分讲究诗歌意象的组合,常见的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形:一.真实意象与真实意象的组合“战士生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这是唐代诗人高适《燕歌行》中的著名诗句。
诗的主旨是谴责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兵士受到极大的痛苦和牺牲。
诗歌中多处使用了这种实景对比的方法,突出主题。
一边是士兵的效命死节,一边是汉将的怙宠贪功;一边是士兵的辛苦久战,室家分离,一边是汉将的临战失职,纵情声色。
作者把这两种实景叠加在一起,大大加强了作品的讽刺力量。
类似的还有如“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也采用了同样的组合方式,诗人把“一骑红尘”“妃子笑”两个特写镜头组接在一起,使之彼此叠映,形成鲜明对比。
简短两句十四个字,把唐玄宗的荒淫好色,贵妃的恃宠而娇,专使们的挥汗如雨、人马僵毙、相望于道的惨状形象地表达了出来。
诗人对统治者骄奢淫逸生活的愤怒谴责不言而喻,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二.真实意象与虚拟意象的组合“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是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的诗句。
此诗是作者溜滞巴蜀时怀念妻子之作。
夜雨绵绵,诗人设想日后重逢的光景:什么时候我们夫妻能在故园重逢,在西窗下剪烛夜谈。
从意象的组合上看,作者将此时此地的现实意象――巴山夜雨、独自客居异乡,与彼时彼地的虚拟意象――夫妻重逢、西窗共剪叠加在一起。
把想象的未来之虚景与现实之实景对接起来,突出了今夜之凄苦,设想的未来生活之情趣,则为诗人带来一丝心灵的慰藉。
当然,实景与虚景的组合还有象梦境与实境的组合。
如“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一边是战场上“誓扫匈奴”的征人白骨,一边是春闺少妇的梦境。
两个意象,两组画面组合在一起,使征人与思妇,现实与梦境,枯与荣、生与死两两鲜明对照,特别是“河边骨”“梦里人”的组合,再加上一个“可怜”一个“犹是”的深沉慨叹,便使全诗产生震撼人心的巨大悲剧力量。
分析古代诗词中的意象与意境描写技巧
分析古代诗词中的意象与意境描写技巧古代诗词中的意象与意境描写技巧在古代诗词中,意象和意境是传达作者情感与表达主题的重要手段。
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和含蓄深远的意境,古代诗人创造了许多经典之作。
本文将分析古代诗词中的意象与意境描写技巧,并探讨其魅力所在。
一、意象的运用意象,即通过具体形象来传达抽象意义的修辞手法,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方式。
诗人通过巧妙地选择和运用意象,使读者对诗歌的情感和主题产生更深的体验和理解。
1.自然意象:古代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是以自然景物为基础的描写。
比如“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杜甫《月夜忆舍弟》),通过描写绿蚁、红泥等自然事物,传达了诗人对家乡与亲情的思念之情。
2.动物意象:动物意象在古代诗词中也屡见不鲜。
比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将鹳雀与壮丽的自然景色相结合,表达了对壮丽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
3.人物意象:人物意象是表达人物心理、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法。
比如“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之涣《登鹳雀楼》),通过描写红豆发芽的景象,抒发了对远方恋人的思念之情。
二、意境的营造意境即通过诗词的语言和意象组合营造出的一种情感氛围。
通过选择恰当的词语和构建连贯的意象,古代诗人能够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沉浸于诗歌所创造的境界之中。
1.对景抒怀:古代诗人常常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主题。
比如“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杜牧《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通过描写深深的庭院和杨柳烟雨的景象,营造出安静、宁谧的秋夜意境。
2.意象相互印证:通过不同意象之间的对应或转换,古代诗人能够营造出丰富的意境。
比如“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杜甫《月夜忆舍弟》),通过将雨打梨花与青春失落相对应,加深了诗人对岁月流转和时光虚度的感慨。
3.音韵与意境的融合:古代诗词中的音韵美也是意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诗人通过巧妙运用平仄、押韵等手法,使得诗句具有韵律感和音乐感。
古诗鉴赏表达技巧 意象组合
例2:(2007广东卷)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Leabharlann 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
情感?(2 分)
参考答案:(1)用“日暮”即落日,“月初白” 即初升的月亮这两个意象,表现时间由傍晚到 明月初升的变化,表现作者的孤独寂寞情感。
[自主赏析]
(06年湖北卷)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①凤城:京城
本诗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
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 ——意象组合
[赏析指导]
意象组合,就是按照一定的美学原则把若 干个意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密集而 精致的意象群,使它们产生隐喻、对比、反衬、 递进、象征等艺术效果。好的意象组合会以诗 人的情绪或意念为线索,将意象作有机排列, 从而达到对主题的逼近。
古典诗歌有并列式、递进式、对比式、衬托 式等四种意象组合方式。
(三)对比式组合 对比式组合,是指诗的上下联中,以某类
性质相反或相对的不同意象组合在一起,借以 表达诗意的组合方式。如《诗经·小雅·采薇 》卒章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四)衬托式组合 衬托式意象组合是指以一个或多个意象去映
衬、垫托中心意象,并通过这种衬托,更加凸显 着力刻画的中心意象。例如刘桢《赠从弟》(其二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 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 ,松柏有本性。”
[赏析示例]
例1:(2011浙江卷)
古典诗词中意象组合的运用及其语言特征
古典诗词中意象组合的运用及其语言特征[摘要]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意象的营造是诗词魅力的核心。
诗词意象的组合及其特点、方法是我们品味诗词的重要手段,同时诗性语言的使用在诗词意象的营造上也有其特点。
[关键词] 意象诗词语言特征意象是中国古典诗学的重要概念,是诗歌艺术美的重要构成要素。
一首诗就是由若干个意象组合构成的。
意象是诗的基本单位。
诗歌重在意境的创造,而意境的创造过程实际上就是意象的营构组合过程。
意向的营构组合就形成了一首诗的意象系统,从篇章上看就是形成了诗歌的结构,因此意象组合属于诗歌篇章结构的修辞问题,是一首诗成败的关键。
同时,在意象的组合中,语言参与其中,以其特有的手段、方式呈现出独特的魅力,完成了古典诗词的审美意境的营造。
一、古典诗词的意象组合及其特点诗词语言是以普通的语言材料为基础,经过诗人的创造性提炼、突破而形成的艺术语言。
我们称之为诗性语言。
意象性是诗性语言的首要的根本的特点。
诗的语言实质上主要是物象、事象的符号,除了直抒胸臆或议论性成分外,诗词中的词语大都表示相应的物象和事象。
这些物象和事象就形成了诗词中的意象。
在众多的词类中,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以及由它们构成的词组,可以充当意象的载体。
孟浩然的《宿建德江》中就以泊舟、烟渚、暮日、旅客、野、天、树、江、月等为意象创造了一幅浸融着乡愁的日暮泊舟图。
通常情况下,在一首诗词中,总会存在着若干意象的组合。
如果说意象是组合成诗的基本单位,那么意象组合构成了诗的总体结构。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意象的运用和构建是其“诗性”的关键元素,而古典诗词中意象的构建主要有如下审美特性:(一)意象的有机组合才能产生效应意象只有在有机组合中,成为一个审美情景系统中的一个构成元素,才能从整体中获得生命。
所谓“有机组合”,也就是强调进入诗词的单个意象具有或此或彼的关联性,能够构成一个和谐圆融的“意象组合序列”, 单个独立的意象之间具有和谐、一致的审美情绪和审美色彩,从而形成一个整体意象。
【诗歌鉴赏中意像罗列表达效果分析】
诗歌鉴赏中意像罗列表达效果分析意像罗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特殊的表达方式,即全句以名词或名词短语组成,里面没有动词或形容词谓语,却同样能起到写景抒情、叙事述怀的效果。
中国的古人早就注意到这种现象,如明代李东阳在《怀麓堂诗话》中谈到:‚‘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人但知其能道羁愁野况于言意之表,不知二句中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而音韵铿锵,意像俱足,始为难得。
‛用散文的文字来诠释,可以这样来理解:鸡叫了,天还没有亮,残月挂在茅店的上空,赶路的人已经登途了,他走过满是凝霜的木桥,留下了一个一个的足印。
区区十个字,不仅有景有情,而且还有动态的叙述,妙就妙在没有一个动词。
如果写作‚鸡鸣茅店月,人行板桥霜‛,意思也许是完整的,但也就不会传诵至今了。
下面就结合一些例子来分别说明意像罗列的表达效果:【空灵美】什么是空灵?空灵是种意境。
美学家宗白华认为,空灵:是指意境包含的那个‚灵的空间‛。
这个空间,是画家灵想之所独辟的有灵气往来其间的有机的审美心理场。
这是中国人宇宙意识和生命情调的诗化,表现在意境里,便是一种空灵之美。
空灵作为‚灵的空间‛来理解,它是立体的、无边的,也就是庄子所描写的那种‚无极之境‛。
这个空间也有它的深度、广度和高度,所以能在意境中以壮阔幽深的空间呈现出一种高超莹洁的宇宙意识和生命情调的作品,方为空灵,方为至美。
空灵的另外含义在于透明澄澈。
古代文论家认为意境应该是全透明的,它的玲珑剔透宛如镜中花水中月。
那么意像罗列是怎样来体现空灵的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这是马致远的经典《天净沙·秋思》,三句由九个名词分别排列为三组,每组都是一个特写镜头,所述景物原是大自然中极平常的,但平凡的事物一经诗人的艺术组合,用国画中皴染之法浓重地渲染出一幅凄凉萧瑟的气象,并将读者带入荒僻冷寂、寒意彻骨的艺术境界。
这就是一个玲珑剔透的立体空间,有它的三要素,即深度、广度、高度,无意之间就作成了写景的绝唱。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意象以及技巧
1、 树木类: 黄叶:凋零 迟暮……(下同) 杨柳:送别 留恋 伤感 春天的美好 梧桐:凄凉 凄苦 悲伤 2、花草类: 落花:凋零 失意 惜春 绿草:生命力强 生生不息 希望 荒凉 离恨 地位的卑微 菊花:隐逸 高洁 脱俗 梅花:傲雪 坚强 不屈不挠 逆境 浮萍、飞蓬:漂泊 3、动物类 猿猴:哀伤 凄厉 狗、鸡:生活气息 田园生活 雁:孤独 思乡 思亲 音信 燕子:春光 惜春 美好爱情 思念 时事变迁 昔盛今衰 人事代谢 鹧鸪鸟:旅途艰险 离愁别绪 杜鹃鸟:哀怨 凄凉 思归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隋) 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 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李群玉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温庭筠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伴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文天祥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
李白二常见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表现手法虚实关系动静关系托物言志象征抑扬白描对比烘托反衬借古讽今联想与想象正面和侧面对面写来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通感用典赋比兴等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双关设问反问互文等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画龙点睛等一关于描写从正侧的角度来分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王昌龄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 后。 ——徐再思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陈亮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
古诗词典型意象及其表现特点(最终定稿)
古诗词典型意象及其表现特点(最终定稿)第一篇:古诗词典型意象及其表现特点古诗词典型意象及其表现特点中国古代的诗歌,真可谓是汪洋恣肆,仪态万方。
其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
阅读鉴赏诗歌时,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的诗歌意象为突破点,去领悟诗中意象的意蕴,进入诗歌的意境,深入品味诗中蕴涵的情感。
在这方面,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有所积累。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作者心境的不同,同一个物象在不同诗词中表现出的意蕴往往不尽相同,因而体现出意象的丰富性,我们在阅读鉴赏古诗词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否则,就容易犯囫囵吞枣、生搬硬套的错误。
一、爱情诗及其意象例:《一剪梅红藕香残》(李清照)《锦瑟》(李商隐)特征(意象):青鸟、鸿雁、燕子、鸳鸯、桃花、红豆等。
表现要点:绵绵思念款款深情离情别恨二、田园山水诗及其意象特征(意象):高山、流水、明月、清风、农家风光、山间胜景等。
表现要点:宁静、闲适、恬淡、农家乐(丰收喜悦)、隐逸情怀等。
三、咏物诗及其常见意象特征(意象):松、竹、梅、菊、蝉、蜂等。
表现要点:托物言志,以中心物象的本质特征,寄寓诗人的情怀。
四、送别诗及其意象例:《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别董大》(高适)《赠汪伦》(李白)特征(意象):文题(送、赠、别等),柳,酒,歌,船,长亭短亭,灞陵亭(灞桥),南浦等。
表现要点:离情别恨深情厚谊激励劝勉五、边塞诗及其意象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凉州词》(王之涣)《出塞》(王昌龄)等特征(意象):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
表现要点: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亲、同情批驳六、行旅诗及其意象特征(意象):驿道、征铎、马、船(舟)、杜鹃、鸿雁、客、浮萍、飞蓬等。
表现要点:旅途艰辛漂泊无依浪迹天涯归期遥遥孤独彷徨思乡思亲七、古诗词中的燕子意象燕子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
浅谈古代诗歌中的意象组合
浅谈古代诗歌中的意象组合诗就广义而言,就是诗歌,包括古体诗、近体诗,也包括词和曲。
从感性的描述上说,鉴定诗的优劣、好坏的基本尺度,就是诗味的有无浓淡。
诗味也称为诗意,就是诗的本质属性。
诗主要有三味:诗情美、意象美和意境美。
“三味”愈浓则诗愈好。
本文主要谈诗的意象美方面的问题。
意象包括意和象两种元素,“意”指情思,“象”指物象,意象是意与象、主观与客观的有机统一体,是客观的外在物象与诗人的内在情思相融合而成的艺术形式。
如黄巢的《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香正气透长安,满城尽是黄金甲。
”诗中的菊花透出了作者的反叛情绪。
李清照笔下的菊花则渗透着作者孤芳自赏、顾影自怜的情怀。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同样是浮云,在李白不同的诗里也表达不同的意思。
意象组合方式最主要的是剪影式。
在一定的时空领域内截取生活里富有典型性的转瞬即逝的横断面就叫一幅剪影,其特点是富有凝固感。
如岑参《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就是截取了一位戎马倥偬的诗人回马遥望看不见的家园泪水沾湿衣襟时,遇到回京使者,让他捎个口信以报平安这样一个横断面构成的一幅剪影。
也可以由几幅剪影组成一首诗,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式:1.层递式:即以空间位移或时间流动为线索来组合意象。
有多种具体方式:1.1时间层递式。
主要以时间流动为方式组合意象,串联若干幅剪影。
此类诗往往有较强的叙事性和情节性,有鲜明的节奏感,造成诗的多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如蒋捷《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作者截取了一生中少年、壮年、老年三个时期的三个典型性片段,构成三幅剪影,以时间为序层层递进展示意象,营构全词意境。
同时以“听雨”为线索,描绘这三个不同的人生阶段、生活境遇中“听雨”的内心感受。
依次写了“少年听雨歌楼上”的温馨柔情、“壮年听雨客舟中”的苍凉凄清、“老年听雨僧庐下”的孤凉幽情。
古代诗歌7大类意象、古代诗歌14类语言特色简释
古代诗歌7大类意象、14类语言特色简释一、古代诗歌7大类意象集释(一)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主要意象有:1.杨柳。
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
“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
如柳永《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2.长亭。
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
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
”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
如柳永《雨霖铃》中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3.南浦。
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
南朝文学家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4.酒。
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
”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
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主要意象有:1.月亮。
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特别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从良好的祝愿出发,写兄弟之情。
古代诗歌意象暗示含义和意境特点
古代诗歌意象暗示含义和意境特点
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化瑰宝之一,其独特的意象表达方式给人以强烈的触动和想象空间。
本文将探讨古代诗歌意象的暗示含义和意境特点。
意象是诗歌中通过感官形象直观表现的具体事物或形象。
通过用意象修辞,诗人在诗歌中暗示了更深层次的含义。
古代诗歌的意象多以自然景物为主,例如山水、花草、鸟兽等。
这些意象通过诗人的运用,与诗歌的主题和情感相互结合,产生丰富的意义。
古代诗歌的意象暗示了丰富的含义。
例如,通过山水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所思所想。
山水意象可以暗示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山的高远代表着诗人对事物的追求和理想,水的流动代表着生活的变化和不确定性。
通过这种意象的暗示,诗歌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引发读者共鸣。
古代诗歌的意象还具有鲜明的意境特点。
意境是通过意象构建的,是诗歌独有的艺术特色。
意境通过意象的排列组合和象征性的意义传达,使诗歌产生了独特的情感和美感。
例如,通过描绘花开
的意象,诗人可以构建出春天的意境,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和生机。
古代诗歌的意境特点还表现在语言的简练和意蕴的深远上。
古
代诗歌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用词精炼,能以最简单的词语表达最
深刻的含义。
同时,意蕴深远,诗歌中的每个意象都有深刻的含义,涵盖了哲学、人生、情感等方面的思考。
因此,古代诗歌的意象暗示了丰富的含义,具有鲜明的意境特点。
通过意象的运用,诗人使诗歌更具深度和内涵,给人以强烈的
感受和思考。
古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文学
艺术的宝藏。
2019年高考语文古诗鉴赏专题04诗歌的语言特点__内容意象组合课件2019022024
两句各为一副剪影,时空上有较大飞跃:一为冬景,一为秋景;一在东南 (瓜州),一在西北(大散关)。诗人凭借高超的想象,把两幅剪影并列起来, 概括当年抗金的壮举。
以上是第一类。诗人选取若干内涵相近或相似的意象,综合组织
在诗中,仿佛是同一或近似的旋律,反复鸣奏,敲击读者的心灵,造
成强烈的印象。
2019年4月20日
全诗以江南为大背景,围绕“莲叶”这一中心意象将嬉戏于碧水 中的鱼置于莲叶的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形成辐辏式意象结构, 如同众星拱月一般,突显了“江南可采莲”这一主题,是一首淳朴而 优美的劳动的赞歌,也是一曲水乡的赞歌。
2019年4月20日
翠宇专享
14
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温庭筠《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古时旅人为了安全,总是“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这些都是富有早行特征的景物,而且这些名词性意象组合在一
起,就很形象地写出了早行的情景:旅人住在旅店里,听到鸡鸣声就赶紧起来查
看天色,见天上有月就马上收拾行装,踏上旅程,诗人于“雄鸡报晓,残月未落”
之时起程,可谓是早行了,没想到铺满寒霜的板桥之上,早已是人迹斑斑,真所
谓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所以诗人羁旅之苦、怀乡之情就溢于言表了。
2019年4月20日
翠宇专享
4
典例:宋 陆游 《书愤五首·其一》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古代诗词的意象与修辞手法解析
古代诗词的意象与修辞手法解析古代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其独特的意象和精妙的修辞手法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对古代诗词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进行解析,并探讨它们对诗词创作的影响。
一、意象的表达意象是古代诗词创作中的重要元素,通过生动的描绘和艺术化的表现,诗人能够通过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形象,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转化为文字。
在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主题有自然景观、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等。
1. 自然景观意象自然景观意象是古代诗词中最为常见和典型的表现形式之一。
诗人通过描绘山、水、花、鸟等自然元素,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激荡。
例如,在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他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观意象,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将壮丽的自然景色融入到诗歌中,展现了壮丽的场景和丰富的感情。
2. 人物形象意象人物形象意象指的是通过描绘人物的外貌、性格和行为等,表达诗人的思想和感情。
古代诗词中的人物形象意象常常充满着浓厚的文化和时代氛围,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现象、人性和人生的思考。
苏轼的《水调歌头》中,他通过描写卓文君的形象,展现了女子的痴情与对婚姻的思考。
3. 情感意象情感意象是古代诗词表达感情的重要手段。
通过细腻而独特的意象描写,诗人能够用最简练的文字表达出复杂的情感。
例如,辛弃疾的《夜雨寄北》中,他以细腻的意象描绘雨夜的寂寥和孤独,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哀伤和思念之情。
二、修辞手法的运用修辞手法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语言艺术手段,通过运用修辞手法,诗人能够使作品更具艺术感和表现力。
1. 比喻比喻是诗词中最为常见的修辞手法之一,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比较,以突出特点,加强表达效果。
比喻可以使用形象直观的比喻词,如“白玉堂前”、“秋水共长天一色”,或使用隐喻性的比喻,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通过比喻,诗人可以给读者一种耳目一新的感受,增强诗歌的艺术性。
2. 赋予生命在古代诗词中,赋予生命是一种富有表现力的修辞手法。
通过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生命,使其具有感情和动态。
古典诗词意象组合艺术
古典诗词意象组合艺术古典诗词意象组合艺术诗的意象组合是诗人创作的一种艺术方法。
诗人往往通过“景”与“情”相融合,而成为意象,并以意象组合的艺术手法,表达独特的艺术意境与复杂的内心感受。
一、横向组合。
即以空间的移动来组合意象。
意象间的关系是并列的、互补的。
诗词中的对仗句都是并列的意象。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诗人采用了意象并列组合的艺术手法,同时从多角度描绘了一副色彩明快、富有生命气息的立体春景图。
第一句写初春的景物(近景),第二句写空中的远景,第三句横向展开特写远处积在山上的雪,第四句又特写近处泊在河上的船,这四句诗的意象,经诗人的艺术组合,有色有音,有动有静,景物准确、明快,对比鲜明,生动的表达了诗人对无限春光的喜悦之情。
二、纵向组合。
即以时间的移动或感情上的承接关系来组合意象。
表现了感情的纵向运动,有较强的叙述性、流动性。
李白《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诗人按照时间移动来组合意象,第一、二句只是一简要的先后地叙述,便把读者带入了一个特定的境界里。
“生白露”与“夜久”相对应说明只有夜久才能有白露生,只有夜深在台阶上站久了,脚上的罗袜才能被寒露湿透。
当她有感阶寒露冷难忍时,才想回室安睡,接着,从放下的帘子外又透进了月光,更引得她对月凝望。
这月之玲珑,人之幽怨,重新产生了许多想象。
描写了一位难以入寐的女子,秋天深夜对月痴望,情浓怨深的情景。
三、错综式组合。
这种组合有两种基本情况,即较简单地交叉和较复杂的意象结构的错落交织。
●简单的交叉是指用较少的字使意象的组合更紧密表达更多的内容。
如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中的第一句“月”和“关”两个意象从字面上看是分属秦、汉,但在内涵上是合指的,即“秦时明月秦时关,汉时明月汉时关。
”省掉了七个字。
古人写边塞诗,常突出“明月”和“雄关”这最富有边塞特征的景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古典诗词中意象组合的运用及其语言特征
作者:韩凝
作者单位: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
刊名:
科学时代(上半月)
英文刊名:KEXUE SHIDAI
年,卷(期):2010,""(8)
被引用次数:0次
1.严云受诗词意象的魅力 2003
2.贺新辉宋词鉴赏词典 1987
3.上海辞书出版社唐诗鉴赏辞典 1983
4.古远清.孙光萱诗歌修辞学 1995
5.中国修辞学会华东分会修辞学研究 1982
1.期刊论文李晓明.LI Xiao-ming论纳兰性德诗词的自然意象-船山学刊2007,""(4)
将纳兰性德诗词意象分为自然意象、社会意象、人类自身意象、人的创造物意象和人的虚构物意象五个部分,本文专论其自然意象.
2.期刊论文李强.LI Qiang论古代诗词中的远志意象-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3)
远志作为文学意象的发生首先是从<诗经>开始的.传统文化的浸润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人物故事,促使远志文学意象不断发展和丰富,最终成为内涵稳定的诗词意象.历代文人选用它作为自己的诗歌或词的抒情意象.除此之外,谢肇淛还用它作为自己的书斋名和文集名.
3.学位论文苏小华帕尔莫文化语言学视角下李煜诗词译本的意象翻译研究2008
美国语言人类学家帕尔莫在(1996) Toward A Theory of Cultural Linguistics一书中将认知语言学和人类语言学的三大传统:博厄斯语言学,民族语义学以及民族言语学相结合,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语言学研究视角“文化语言学”。
他将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作为研究重点,认为意象,文化、语言密不可分。
本文以帕尔莫文化语言学中的意象理论为基础,探索南唐后主李煜词中丰富的意象美,并通过对许渊冲等人的译本分析,探讨了这些意象是如何传达和翻译出来的。
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理论背景及本论文的研究方向。
第二部分为理论部分,先介绍帕尔莫文化语言学的产生,接着介绍了认知语言学对于意象的分析以及帕尔莫文化语言学对于意象的分析理论,指出意象,文化和语言之间密不可分。
第三部分对李煜词的文本意象之美进行分析,然后分析译本是如何处理原文意象的。
第四部分为李煜词的意象翻译方法,并阐述了影响意象翻译的因素。
第五部分为结论部分。
4.期刊论文陈曦.CHEN Xi从接受美学视角看中国诗词中模糊意象的翻译——以《天净沙·秋思》为例-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5)
中国诗词意象的强烈模糊性使其翻译困难重重.接受美学中所提到的概念对于意象的理解和鉴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接受美学的意义空白理论和期待视野理论与中国传统艺术表现手法的契合,为诗词意象的翻译提供了理论依据.
5.期刊论文张娅丽.陈清贵.ZHANG Ya-li.CHEN Qing-gui从东西方意象的异同探讨中国古代女性诗人诗词翻译-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4(3)
中国古代女性诗人的诗词构成了古典文学王国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女性诗人的创作笔触细腻而温婉,感情内敛而真挚,栖鸟、浮云、晓风等意象常常出现从而为女性诗词塑造了清丽脱俗的优美意境.本文试图从东西方意象的异同方面通过两个实例的具体分析对中国古代女性诗人诗词翻译作初步探讨,以期在翻译过程中更好地传递意象再现原诗的意境.
6.期刊论文孙克诚中国古代诗词中楼意象探论-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3)
中国古代的楼居文化,渗透到诗歌中,形成了诸多楼意象.从不同角度,可分为有出典意象与无出典意象、显性意象与隐性意象、静态意象与动态意象等,涵数10种之多.从语言学能指与所指的关系看,能指无限,所指有限,中国古代诗歌在形式上呈现出一种语言的狂欢.对中国诗歌的欣赏与阅读,必须超越诗歌的当下性、现场性,超越语言形式上的狂欢,去寻找隐于其后的历史的、文化的意蕴,开拓所指的有限,实现与无限能指的对应.这样才能真正领悟中国诗歌的魅力所在、精髓所在.
7.学位论文李晓丹唐宋诗词颜色意象及其翻译研究2006
唐宋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精品,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
借助于颜色唐宋诗人向我们呈现了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卷。
唐宋诗词中的每一种颜色都充满了感情,或是写景状物,或是抒发情感。
纷繁的颜色表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唐宋时代广阔的社会生活。
颜色意象的艺术表现力在唐宋诗词中达到了顶峰。
尽管翻译界对唐诗宋词翻译有一定的成果,但目前为止鲜有人对唐宋诗词的颜色意象及其翻译作以研究。
本论文立足中国传统意象理论,结合中外学者从意象角度研究诗歌及诗歌翻译的成果,对唐宋诗词颜色意象及颜色意象的翻译作了探讨。
本文共分五章进行阐述。
首先概括介绍了研究范围和研究背景。
第二部分回顾了中国和西方传统文论中对意象概念的阐释和论述,研究了意象与文化的密切关系。
第三部分分析了唐宋诗词的颜色意象,颜色意象的分类及其翻译,发现颜色意象也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第四部分阐述了不同诗歌翻译学派都认为意象翻译在诗歌翻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讨论了唐宋诗词颜色意象翻译的本质和翻译的困难性并详细介绍了翻译界在处理翻译问题,以目的语或以源语为导向的两种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并在这两种策略的框架下具体讨论了颜色意象翻译的几种方法,直译原文颜色意象,通过注解保留原文颜色意象,改换颜色意象以及省略原文颜色意象,取舍需根据具体的情境而定。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这些方法是有效的,但是为了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以及保留读者的想象空间,译者应尽量以源语为导向,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
第五部分结论
总而言之,译者应该尽可能传达颜色意象的表层形式和深层次的文化含义,并充分信任读者,随着民族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已经有一定的能力接受带有外来文化印记的各种颜色意象。
随着世界人民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加,不同文化间的沟通日益深化,不同文化背景下诗歌的颜色意象也越来越被异域读者所接受和欣赏,所以不同语言间诗歌的翻译从某种角度可以实现。
8.期刊论文张猛刚心灵感悟,诗意人生——浅论唐宋诗词中的景观意象及其人生意蕴-文教资料2010,""(4)
研究诗词要从景观意象入手,意象作为诗词意境的构成单位,在文学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意象是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结合的产物,表现在内则是作者的主观情意,反映在外则为具体的客观物象.本文试图从景观意象的几种代表性建构类型上加以探讨,并对其深层意义进行概要分析,揭示其所反映的人生意蕴和内涵.
9.期刊论文辛志凤.XIN Zhi-feng诗词中的冰雪意象-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9,11(4)
"意象"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冰雪"这一自然现象蕴涵了人类的文化情感 ,因此"冰雪"具有了一定的原型意义,并成为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之一,我国诗词中"冰雪"意象的营构方法主要是赋、比、兴.这一意象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蕴,成为冰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0.期刊论文曹瑞娟.商光锋.Cao Rui Juan.Shang Guangfeng"折柳"与送别诗词中的杨柳意象-济宁师范专科学
校学报2006,27(2)
"杨柳"是我国古代送别题材诗词的主要意象之一,这一现象源于中国古代自汉朝以来形成的"折柳赠别"的社会习俗.杨柳意象在送别诗词中有着多姿多彩的表现和生动感人的特点,为历代诗人所沿用不衰."折柳"习俗与杨柳意象在送别诗词中的频繁出现,反映了中国古人的诗意性情及其万物有灵的哲学观念,同时也是"诗语"作用的结果.
本文链接:/Periodical_kxsd201008124.aspx
授权使用:梧州学院(wzxy),授权号:5c0160e4-16dd-494d-9c65-9e35017b4b89
下载时间:2010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