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文言文对比阅读-田园老师(1)
初中文言文对比阅读(附答案)
(一)阅读下文,完成5—9题(16分)(甲)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5.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每句划一处)(2分)①或王命急宣②水皆缥碧6.下列加点词词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互相轩邈舍其文轩B.春冬之时不能称前时之闻C.其间千二百里其真不知马也D.不以疾也不以物喜7.解释加点词。
(3分)①夏水襄陵襄:②属引凄异引:③千转不穷转:8.翻译句子。
(5分)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分)②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3分)9.甲乙两文都写了“猿鸣”,其用处有何异同?(3分)阅读答案:5.(2分)①或/王命急宣②水/皆缥碧6. (3分)B7. (3分)上,漫上延长通“啭”,鸟叫声8.(5分)①(2分)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趣味无穷。
②(3分)横斜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9.(3分,每点1分)同:两文都以“猿鸣”反衬山林寂静;异:甲文侧重烘托三峡秋天的悲凉凄清;乙文则侧重表现富春江的生机勃勃。
文言文比较阅读课件(完美版)ppt
掌握常见特殊句式的特点及规律,通过上下文语境判断句子结构,注意省略成分的补充。
文言文文化背景的难点与对策
总结词
文化背景差异、历史典故、时代背景
详细描述
文言文作品所处的文化背景、历史典故和时代背景与现代存在较大差异,这增加了对文言文理解的难度。例如,古代 官职、地名、制度等与现代不同,同时文中可能涉及历史事件、人物等典故,需要了解相关背景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 。
逻辑推理
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推理的方 法,推断出作者未明确表述的观点和意图 。
练习题目的反馈与改进
自我评估
学生应定期对自己的练习结果进行自我评 估,发现自己在比较阅读中的不足之处,
并制定改进计划。
A 总结词
及时反馈和改进是提高文言文比较 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B
C
D
经验总结
学生应不断总结自己在比较阅读中的经验 和教训,不断完善自己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应对策略
了解古代文化、历史背景知识,积累常见的历史典故和人物故事,通过上下文语境判断相关内容含义。
05
CATALOGUE
文言文比较阅读的练习与提高
练习题目的选择与设计
总结词
选择与设计练习题目是文言文比较阅读的重要环节,需要注重题 目的针对性和层次性。
针对性
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水平,选择与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目, 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比较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详细描述
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书面表达形式,主要用于经典文献、历 史记录、文学创作等方面。其语言特点包括多用单音节词、 省略句子成分、使用修辞手法等,表达简洁而意义深远。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差异
总结词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题(含答案)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期中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题一、阅读选文,完成各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乙】郭淮救妻郭淮作关中都督,甚得民情,亦屡有战庸①。
淮妻,太尉王凌之妹,坐凌事②当并诛。
使者征摄甚急,淮使戒③装,克日当发。
州府文武及百姓劝淮举兵,淮不许。
至期,遗妻,百姓号泣追呼者数万人。
行数十里淮乃命左右追夫人还于是文武奔驰,如徇身首之急。
既至,淮与宣帝④书曰:“五子哀恋,思念其母。
其母既亡,则无五子。
五子若殒,亦复无淮。
"宣帝乃表,特原淮妻。
(节选自《世说新语》)【注释】①庸,功劳。
②坐凌事:受王凌事件牵连。
当时王凌与外甥令狐愚想废掉司马懿所立的皇帝曹芳,改立有智勇的曹彪,被司马懿杀害。
③戒:准备好。
④宣帝:司马懿。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至期期日中B.则无五子则是无信C.五子若殒未若柳絮因风起D.宣帝乃表去后乃至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待君久不至,已去。
(2)淮妻,太尉王凌之妹,坐凌事当并诛。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断两处)行数十里淮乃命左右追夫人还于是文武奔驰4.方正指人行为、品行正直,合乎道义。
【甲】文从元方对父亲友人说的话中让我们懂得:我们要做A 的人。
(请用四字词语概括)【乙】文“B___"能够体现出郭淮的“方正”。
(请用原文语句回答)二、阅读下文,完成各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初三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含答案)
第一周(打印2份)诗文默写《关雎》《蒹葭》1. 《关雎》中起兴的句子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及参差荇菜,左右流之2、《关雎》中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3、《关雎》中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4、《关雎》中最能表达诗人对心中恋人的爱慕之情的句子: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5、《关雎》中的男子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引起“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美好联想;“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抒写了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抒写了求而得之的美好愿望和喜悦心情.6.《蒹葭》在今天被我们引用来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的诗句是:所谓伊人在水一方7.《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用露珠化作白霜来表现恋人之间的朦胧之美,刻画出了可望而不可即的美好意境。
8.《蒹葭》中,用“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_”表现了追求伊人的道路之艰难。
9.“一切景语借情语”。
《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于浓浓的秋凉中折**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
10.《蒹葭》中,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的诗句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或“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或“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统领全诗的诗句是:,。
3.描写情感波澜的诗句是:,。
,。
4. 《蒹葭》中展现出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起笔就给全诗笼罩上凄清落寞情调的诗句是,。
4.《蒹葭》中描写顺流追寻时行程顺畅,伊人宛在,然而终不可近的美好幻想的诗句是,。
《论语》练习一、《论语》十二章与《颜回好学》【甲】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专题08 文言文对比阅读(一)(学生版) 备战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
专题08文言文对比阅读(一)(23-24九年级上·山东泰安·期中)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各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蔽,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颜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丰乐亭记(节选)宋欧阳修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涂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遂书以名其亭焉。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绝:断,断绝。
B.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以……为乐。
C.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既:已经。
D.掇.幽芳而荫乔木掇:收拾。
2.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B.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C.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D.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获,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2)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4.甲、乙两段文字的相同点有哪些?(23-24九年级上·山东威海·期中)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课内外对比阅读 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课内外对比阅读练习题一、《桃花源记》对比阅读(一)【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唐开元中,代州都督以五台多客僧①,恐妖伪事起②,非有住持者,悉逐之。
客僧惧逐,多权③窜山谷。
有法朗④者,深入雁门山。
幽涧之中有石洞,容人出入。
朗多赍⑤干粮,欲住此山,遂寻洞入。
数百步渐阔,至平地,涉流水,渡一岸,日月甚明。
更行二里,至草屋中,有妇人,并衣草叶,容色端丽。
见僧惧愕,问云:“汝乃何人?”僧曰:“我人也。
”妇人笑云:“宁⑥有人形骸⑦如此?”僧曰:“我事⑧佛。
佛须摈落⑨形骸,故尔。
”因问:“佛是何者?”僧具言之。
相顾笑曰:“语甚有理。
”复问:“宗旨如何?”僧为讲《金刚经》。
称善数四。
僧因问:“此处是何世界?”妇人云:“我自⑩秦人,随蒙恬筑长城。
恬多使妇人我等不胜其弊⑪逃窜至此。
初食草根,得以不死。
此来亦不知年岁,不复至人间。
”遂留僧,以草根哺之,涩不可食。
僧住此四十余日,暂辞,出人间求食。
及至代州,备粮更去,则迷不知其所矣。
中考语文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试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试题(一)【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
”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
”夫子曰:“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礼记·檀弓下》) 【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
②壹:真是,实在。
③舅:公公。
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
④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1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4分)①阡陌交通..:②便要.还家:③子.之哭也:④苛.政猛于虎也: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4分)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②今吾子又死焉19.从表达方式看,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填2字);从艺术表现手法看,甲文主要运用了(填2字)的手法寄托作者的理想,乙文主要运用了(填2字)的手法突出主题。
(每格限填2字)(3分)20.桃花源人、泰山妇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4分)(二)【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之对比阅读
文言文阅读之对比阅读(2023·湖南益阳·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而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节选自《愚公移山》)【乙】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①长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忽,辄以水沃面。
往往饘粥②不充③,日昃④始食。
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朱熹《范仲淹有志于天下》【注释】①再适:改嫁。
②饘(zhān)粥:稠粥。
③充:这里是吃的意思。
④昃(zè):太阳偏西。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何苦.而不平昼夜苦.学B.指通.豫南遂大通.六经之旨C.甚矣,汝之.不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慨然有志于.天下【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发愁/刻苦;B.通向/精通;C.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到/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在;故选D。
2.对【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B.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C.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D.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
专题03 文言文对比阅读(纯文言篇)(解析版)-【好题汇编】2024年上海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03 文言文对比阅读(纯文言篇)(基础题+提升题+创新题三位一体)一、文言文阅读(2024上·上海青浦·九年级一模卷)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乙】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丙】庆历末,富文忠公①镇青州,会河决商胡②,北方大水,流民坌③入京东。
公劝所抚八州之民出粟以助赈给,因坊村择寺庙及公私空舍,又因山崖为窟室,以处流离。
择寓居官无职事者,各给以俸,即民所赘聚④,籍而受券,以时给之。
明年夏,大稔⑤。
计其道里,资遣还业。
八州之间所活者,无虑⑥五十余万人。
仁宗嘉之,拜公礼部侍郎,公曰:“恤灾赈乏,臣之职也。
”卒辞不受。
【注释】①富文忠公:北宋名相富弼。
②商胡:地名。
③坌:并;一齐。
④即民所赘聚:让他们到流民聚集的地方去。
⑤大稔:大丰收。
⑥无虑:大约。
1.【甲】诗的作者是。
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属.予作文以记之( ) (2)卒.辞不受( )3.对【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计算方圆百里的道路,出资修路让他们回去从事本业。
B.计算灾民回家的路程,出资修路让他们回去从事本业。
C.计算方圆百里的道路,资助路费让他们回去从事本业。
D.计算灾民回家的路程,资助路费让他们回去从事本业。
4.为【丙】文“籍而受券”中“籍”的注释选择最合适的一项是()A.通“藉”,凭借B.书籍,书册C.登记入册D.籍贯【丙】文“流民坌入京东”是因为“”。
6.【乙】文“,”两句反映了滕子京的政绩。
【丙】文富弼解决灾民食宿的具体措施是:(1);(2)(用现代汉语回答)。
以上表现出两位官员忠于职守、的人物特点。
【答案】1.杜甫 2.同“嘱”,嘱托最终 3.D 4.C 5.有吏夜捉人北方大水 6.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劝说所辖百姓捐赠粮食救济灾民选择寺庙、空舍和窟室安置灾民治理有方/善于治理【解析】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专题10 文言文比较阅读(一)(原卷版)- 备战中考语文精选题集(浙江专用)
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精选题集(浙江专用)专题10 文言文比较阅读(一)(2023·浙江宁波·统考一模)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方正》)(二)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①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②,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世说新语·政事》)(三)遭父忧,每哀至,辄呕血绝气,虽衰服已除,而积毁消瘠,殆将灭性。
豫州刺史嘉其至行,表上尚书,图象百城,以厉风俗。
(《后汉书·陈纪③传》)[注释]①绥:安抚,体恤。
②周旋动静:这里指思想和行动。
③陈纪(129-199),字元方,以至德称。
1.文言词语积累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限断四处)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友人惭,下车引之。
(2)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4.俄国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才华总是通过独立的活动才能成长起来的。
”请结合材料(三)里陈纪的具体活动,说说他成长了哪些“才华”。
(2023·浙江宁波·统考一模)班级开展“爱国人物故事会”活动。
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小题【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完整版))中考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推荐文档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唐雎日:,绕。
⑩[参考答案一、《桃花源记》与《苛政猛于虎》:1.C2.A3.D4. ①(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3分)②如今我的儿子又被老虎咬死了。
(2分)5.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参考译文:孔子路过泰山旁边,见到一个妇女在坟墓前哭的很伤心。
孔子用手扶著车轼侧耳听。
他让子路前去询问说:“听您的哭声,真像轼一再遇上忧伤的事。
”妇女于是说道:“是的。
以前我公公被老虎咬死了,我的丈夫也被咬死了,如今我儿子又死于虎口。
”孔子说:“那您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女、回答说:“这里没有苛政。
”孔子对子路说:“你要好好记住,苛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啊!”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与《孙叔敖遇狐丘丈人》:1.A(4分)2.D(4分)3.C(4分)4.(5分)(1)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错误。
(3分,“恒”“过”各1分,语句通顺1分)(2)可以凭借这种做法免除祸害吗?(2分,“乎”1分,语句通1分)5.孙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
(3分)参考译文:《孙叔敖遇狐丘丈人》,孙叔敖遇到狐丘丈人,狐丘丈人说:“我听说,有三利必有三害,你知道吗?”孙叔敖吃惊不安地说:“我不聪明,怎么能够知道。
请问什么叫三利,什么叫三害?”狐丘丈人说:“爵位高的人,人们会嫉妒他;官大的人,君主会厌恶他;俸禄多的人,怨恨会集中于他。
这就是三利三害。
”孙叔敖说:“不是这样的。
我爵位越是高,心志越在于下层;我的官越是大,做事越小心谨慎,只想着人民百姓;我的俸禄越是多,(我对贫穷的人)布施越加广泛。
可以通过这种办法避免祸患吗?”狐丘丈人说:“说得好啊!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特别担心做不到呢。
”三、《爱莲说》与《夏日赏荷》:1.C(陪同、会同)2.A3.D(爱莲说不是游记)4.(1)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很少听说了。
文言文阅读对比训练题目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对比训练题目及答案文言文阅读对比训练题目及答案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
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
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
”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
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客曰:“其乐如何?”居士曰:“吾之乐可胜道哉!方其得意于五物也,泰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①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
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其大者有二焉,轩裳珪俎②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几③偿其夙愿焉。
此吾之所以志也。
”〔注〕①九奏:多种乐器同时奏响。
②轩裳珪俎:轩,官员出外乘坐的车。
裳,官服。
珪(ɡuī)俎(zǔ),举行朝会、祭祀典礼时所拿的'玉器等。
③庶几:这里指“希望”、“期望”之意。
1.解释下列划线词的含义。
(1)六一居士初谪滁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3)聊以志吾之乐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未足喻其乐且适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句中的“而”与“而屡易其号”中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既老而衰且病B.泰山在前而不见C.心未老而先衰D.委而去之3.翻译下列句子。
初中中考课内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35篇(有答案)
初中课内文言文35处对比练习集与答案目录一《湖心亭看雪》与《满井游记》练习二《湖心亭看雪》与《江雪》练习三《桃花源记》与《醉翁亭记》练习四《五柳先生传》与《醉翁亭记》练习五《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练习六《岳阳楼记》与《小石潭记》练习七《小石潭记》与《与朱元思书》练习八《答谢中书书》与《记承天寺夜游》练习九《答谢中书书》与《与朱元思书》练习十《送东阳马生序》与《孙权劝学》练习十一《饮酒》与《爱莲说》练习十二《桃花源记》与《结庐在人境》练习十三《三峡》与《与朱元思书》练习十四《爱莲说》与《记承天寺夜游》练习十五《与朱元思书》与《桃花源记》练习十六《桃花源记》与《岳阳楼记》十七《岳阳楼记》与《记承天寺夜游》练习十八《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与《记承天寺夜游》练习十九《江城子•密州出猎》与《记承天寺夜游》练习二十《记承天寺夜游》与《湖心亭看雪》练习二十一《小石潭记》与《记承天寺夜游》练习二十二《三峡》与《岳阳楼记》练习二十三《爱莲说》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二十四《陋室铭》与《爱莲说》对比阅读二十五《爱莲说》与《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二十六《三峡》与《湖心亭看雪》练习二十七《钱塘湖春行》与《满井游记》练习二十八《童趣》与《送东阳马生序》练习二十九《岳阳楼记》与《爱莲说》练习三十《小石潭记》与《大道之行也》练习三十一《钱塘湖春行》与《满井游记》练习三十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与《送东阳马生序》练习三十三《鱼我所欲也》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三十四《唐雎不辱使命》与《公输》练习三十五《出师表》与《隆中对》练习一、《湖心亭看雪》与《满井游记》练习(甲)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专题七 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
部编版语文七上专题七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1.【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陈太丘与友期行》)【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故人曰:“诺,期返而食。
”起曰:“待.公而食。
”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
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
②俟:等待。
(1)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i 陈太丘与友期.行ii 相委.而去iii 待.公而食iv 恐.其自食其言也(2) 请用“/”给【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3) 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i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ii 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4) 【甲】文和【乙】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
2.【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乙】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
建和元年正月日.食。
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
太后诏问所食.多少。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
(《黄琬巧对》)(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i 俄而雪骤.ii 撒盐空中差可拟.iii 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iv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2)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i 未若柳絮因风起。
ii 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3)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建和元年正月日.食/吾日.三省吾身B.太后诏问所食.多少/饭疏食.C.即以.其言应诏/爱人以.德D.琬年.七岁/年.与时驰(4) 请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专题07:文言文比较阅读(解析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江苏专用)
专题07 文言文比较阅读(一)(2022春·江苏镇江·八年级丹阳市第八中学校考期中)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南阳刘子骥,好游山水。
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
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囷①。
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
欲还失道,遇伐薪人问径,仅得还家。
或说囷中皆仙方灵药及诸杂物。
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
长沙醴陵县有小水,有二人乘舟取樵,见岸下土穴中水逐流出,有新斫②木片逐流下。
深山中有人迹,异之,乃相谓曰:可试入水中,看何由尔。
”一人便以笠自障,入穴。
穴才容人。
行数十步,便开明朗然,不异世间。
(选自陶渊明《搜神后记》)[注]①囷(qūn):这里指似四形谷仓的巨石。
②斫:砍伐。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
①复.行数十步(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 ( )③尝.采药至衡 ( )④深入忘反.(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深山中有人迹,异之。
3.【乙】文中的“不异世间”与【甲】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相仿。
4.【甲】文写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乙】文写刘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
甲乙两文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答案】1.又,再值得曾经同返,返回2.(1)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练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含答案)
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乙】从山门右折,得石径。
数步闻疾雷声,心悸。
山僧曰:“此瀑声()。
”疾趋,度石罅,瀑见。
石青削①,不容寸肤②,三面皆郛③立。
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④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⑤如虹,忽卷掣折⑥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暮归,各赋诗。
所目既奇,思亦变幻,恍惚牛鬼蛇神⑦,不知作何等语。
(节选自《观第五泄⑧记》)【注】①青削:颜色青绿,陡峭如刀削。
②不容寸肤:指没有泥土。
③郛:此处指像城墙环绕一样。
④掉:摇动。
⑤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
⑥掣折:转折。
⑦牛鬼蛇神:比喻各种怪诞的形象。
⑧第五泄:第五级瀑布。
1.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词语方法提示解释斗折蛇行语境推断法①心悸成语印证法:心有余悸②水态愈伟以今推古法③山行之极观也课内迁移法: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④2.请为乙文画波浪线句子断句。
(用“/”标示,限两处)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3.请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4.根据上下文推断,“也”“哉”“欤”三个语气词,填入乙文画横线的句子末尾,最恰当一个是( )。
山僧曰:“此瀑声()。
”5.请从甲、乙两文中各找出一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①、②。
6.请阅读两篇选文,体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填写下表。
选文句子思想感情似与游者相乐快乐《小石潭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①山行之极观也赞叹《观第五泄记》而犹不忍去②文言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专题12 文言文对比阅读(原卷版)三年(2022-2024)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
三年(2022-2024)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2文言文对比阅读(原卷版)【2024·安徽·中考真题】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二十一年①春正月,夷进攻威远、靖远诸台。
守者羸兵数百,公②遣将恸哭请师,无应者。
初,公之以海运入都也,时从故人饮酒肆中……已而叹曰:“丈夫受国恩有急死耳!终不为妻子计.。
”公老母年八十余,长子奎龙,吴淞参将,前卒。
幼子先遣归。
及是,乃缄一匣寄家人,坚不可开。
公死后启视,则堕齿数枚,旧衣数袭而已。
公既自度.众寡不敌而援绝,乃决自为计,住靖远台,昼夜督战。
已而夷大䑸③奄至,公率游击麦廷章奋勇登台大呼,督厉士卒,士卒呼声撼山。
海水沸扬,杳冥昼晦,自卯至未,所杀伤过当,而身亦受数十创,血淋漓,衣甲尽湿。
(节选自鲁一同《关忠节公家传》)[注]①二十一年: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
②公:关天培,清末将领。
③䑸:舰队。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臣本布衣..布衣:(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顾:(3)终不为妻子计.计:(4)公既自度.众寡不敌而援绝度: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需要断句,请在相应位置用“/”标出。
丈夫受国恩有急死耳!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2)公遣将恸哭请师,无应者。
4.诸葛亮和关天培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品质?请结合【甲】【乙】文段概括并简要分析。
【2024·重庆·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专题13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原卷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专项复习
13 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2022春·江苏盐城·八年级校联考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今年以来,京畿①诸县,夏逢亢旱,秋又早霜田种所收十不存一。
至闻有弃子逐妻以求口食,拆屋伐树以纳税钱,寒馁②道涂,毙踣③沟壑。
有者皆已输纳,无者徒被追征。
臣窃见陛下怜念黎元④,同于赤子⑤。
至或.犯法当戮,犹且宽而宥之,况此无辜之人,岂有知而不救?今瑞雪频降,来年必丰,急之则得少而人伤,缓之则事存而利远。
伏乞特敕⑥京兆府,征今年税钱及草粟等在百姓名下者,咸.停征,容至来年蚕桑,庶得少有存立。
(节选自韩愈《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有删改)【注】①京畿(j ī):都城及其周边一带。
②馁(n ěi ):饥饿。
③踣(bó):仆倒。
④黎元:百姓。
⑤赤子:婴儿。
⑥敕(chì):诏书。
1.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两处。
秋 又 早 霜 田 种 所 收 十 不 存 一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1)才.通人(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3)至或.犯法当戮(4)咸.停征3.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伐树以.纳税钱 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B .犹且.宽而宥之 年且.九十(《愚公移山》)C .况此无辜之.人 何陋之.有(《陋室铭》)D .岂有知而.不救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臣窃见陛下怜念黎元,同于赤子。
怜:①怜爱;疼爱。
②同情;怜悯。
(《古代汉语词典》)5.从甲乙两文来看,陶渊明和韩愈对待现实社会的态度与行为有什么异同?【2022春·江苏泰州·八年级统考期中】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9分)1.苏轼是_________时期著名的文学家,_________词派的代表词人,与_________并称为“苏辛”。
2. _________________,把酒问青天。
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
3.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第一部志人小说是《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南朝宋的_________________。
北宋豪放辛弃疾明月几时有千里共婵娟只缘身在此山中世说新语刘义庆5.仿写句子。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翻译(3分)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屋内,(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
家中物品,只被褥一床、单人床一张、和米缸一口、缸中米三五升罢了。
课后作业三、文言文阅读(8分)答①谢中书②书③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④。
青林翠竹,四时⑤俱备。
注释①答:回复。
②谢中书:即谢微(一说谢徵),字元度,陈郡阳夏(河南太康)人。
曾任中书鸿胪(掌朝廷机密文书),所以称之为谢中书。
③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④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
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指交相辉映。
⑤四时:四季。
课后作业晓雾将歇,猿鸟乱⑥鸣;夕日欲颓⑦,沉鳞⑧竞跃。
实是欲界⑨之仙都。
自康乐⑩以来,未复有能与⑪其奇⑫者。
注释⑥乱:此起彼伏。
⑦颓:坠落。
⑧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
⑨欲界:佛家语,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
⑩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
是南朝文学家。
⑪与(yù):参与,这里有欣赏领略之意。
⑫奇:指山水之奇异。
课后作业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分)(1)四时俱备___________ (2)晓雾将歇____________(3)夕日欲颓___________(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__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2分)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都消散将要参与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和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8分)(1)怀民亦未寝:________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3)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________ (4)思欲就亭止息: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句子。
(8分)(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睡觉只,只是曾经到,靠近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草交叉错杂,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于是(或“因此”,“由于这”等)(我)如同上钩的鱼儿,忽然得到解脱3.甲乙两文分别为苏轼被贬黄州、惠州期间所作,虽然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但所展露的胸怀却有共同之处,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乐观、旷达(或“豁达、洒脱”等);随缘自适(或“随遇而安”“善于自我排遣”等)东施效颦西施病心而颦其里。
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其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选自《庄子·天运》)【甲】讽刺了那些不知自丑,不识时务的人,只知道盲目效仿,结果却适得其反,成为人的笑柄。
其父善游有过于江上①者,见人方引②婴儿而欲③投之江中,婴儿啼。
人问其故。
曰:“此其父善游。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④善游哉?,亦必悖⑥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注释①过于江上:经过江边。
于,介词,在。
②方引:正拉着,牵着。
方,正,正在。
引,带着,抱着。
③欲:想。
④岂遽(jù):难道就。
遽,就。
⑤任:对待。
⑥悖(bèi):违反,谬论。
【乙】思考:结合【甲】【乙】两篇文章,你领悟到了什么?知识与技能是无法遗传的。
一个人单纯强调先天智力和体能因素的作用,而忽视后天刻苦学习的重要性,那是幼稚可笑的。
知识积累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2.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3.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4.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思考:1.以上句子的意思你都理解了么?2.这些句子翻译成白话文后,你发现和原来的句子在顺序上有什么不同吗?1.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
2.你太不聪明了。
3.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
4.况且哪里放土石呢?文言文精讲【甲】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pān)仲永环谒(yè)于邑(yì)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chèn)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mǐn)然众人矣。
”【乙】李贺作诗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
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①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②就如素构③,自名曰《高轩过》④。
二人大惊,自是有名。
注释①皇甫湜(shí):唐朝著名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参与者。
著有《普察集》。
②辄(zhé):立即,就。
③素构:早就构思好的。
④《高轩过》:(杂言古诗)题目名。
意思是高贵的车子来临,指韩皇二人来访。
【乙】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⑤,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
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⑥程课⑦者。
及暮归,足成之。
非大醉、吊丧日率⑧如此。
过亦不甚省⑨。
母使婢女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⑩心乃已耳!”注释⑤从小奚奴:带着小奴仆。
奚奴,童仆,奴仆。
⑥牵合:牵强符合。
⑦程课:定额,定限,固定的格式。
⑧率:一概、一律、全部。
⑨省:反省。
⑩呕:吐。
1.将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稍稍宾客其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渐渐地请他(仲永)父亲到家中做客(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这孩子要把心呕出来才肯罢休啊!2.《李贺作诗》选段中与《伤仲永》一文中“指物作诗立就”一句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方仲永与李贺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仲永最后的结局是“泯然众人矣”,而李贺成了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
他们童年时的相同点和成年后的不同结果给你的启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援笔辄就如素构他们小时都很聪明后天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家庭环境及教育的重要性。
(答对其一即可)【甲】扁鹊见蔡桓公扁鹊①见蔡桓公②,立有间③。
扁鹊曰:“君有疾④在腠理⑤,不治将恐深。
”桓侯曰:“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⑦,不治将益深。
”桓侯不应。
注释①扁鹊(què):战国时医学家。
②蔡桓公:齐国国君,田齐桓公,因迁移国都至河南上蔡被称为蔡桓公,下文称“桓侯”。
③有间:一会儿。
④疾:古时“疾”与“病”的意思有区别。
疾,小病、轻病。
病,重病。
⑤腠(còu)理:中医学名词,指人体肌肤之间的空隙和肌肉、皮肤纹理。
⑥居十日:过了十天。
居,停留,经历。
⑦肌肤:肌肉。
注释⑧应:答应,理睬。
⑨还(xuán):通“旋”,回转,掉转。
【甲】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桓侯又不应⑧。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⑨走。
【甲】桓侯故⑩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⑪之所及⑫也;在肌肤,针石⑬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⑭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⑮,无奈何也。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桓侯遂死。
注释⑩故:特意。
⑪汤(tàng)熨(wèi):汤熨(的力量)所能达到的。
汤熨,中医治病的方法之一。
汤,用热水或药水敷治。
这个意义后写作“烫”。
熨,用粗盐或艾草等东西外用热敷。
⑫及:达到。
⑬针石:古代针灸用的金属针和用砭石制成的石针,这里指用针刺治病。
⑭火齐(jì):火剂汤,一种清火、治肠胃病的汤药。
齐,调配,调剂。
这个意义后写作“剂”。
⑮司命之所属:司命神所掌管的事。
司命,传说中掌管生命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