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__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层次分析法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语法·3(层次分析)

现代汉语·语法·3(层次分析)
• 4、在组合体中,有时出现不止一个修饰语,这 时候要区别这些修饰语之间是A+(B+C)结 构还是(A+B)+C结构。比如,“确实非常 吸引人”的实际组合可以是: • 确实 • 吸引──→人 • 非常 • 所以应该用A+(B+C)的结构方式表示,即: • 确实 非常 吸引 人 • ┗━┛┗━━━━━━━┛ • ┗━┛┗━━━━┛ • ┗━┛┗━┛
(四)综合练习
(四)综合练习1
• 她 能 不 能 马上 报到 还 是 一个 问题
主 谓 ┗━━━━━━━━━━━━┛ ┗━━━━━━━┛ 主 谓 偏 正 ┗━┛ ┗━━━━━━━━━━┛ ┗┛ ┗━━━━━━┛ 述 宾 述 宾 ┗━━━━┛ ┗━━━━━┛ ┗┛ ┗━━━━┛ 联 合 偏 正 偏 正 ┗┛ ┗━━┛ ┗━━┛ ┗━━┛ ┗━┛ ┗━━┛ 偏 正 ┗┛ ┗┛
大 风 = 主
吹 开 了 两 扇 窗 户。 - 谓
关于中心词分析法2
大 风



两 (
扇 定

户。
() = - 〈 〉 定 主 谓 补
) ~~~ 宾
关于中心词分析法3
风 ‖ 吹 (了) │ 窗户 —————————————— 。 │开 扇│ 大│ └─ ─┘ ─┘ 两│ ─┘
现代汉语· 语法
层次分析
一、层次
关于“扩展”
• 词与词组合之后,可以形成一个整体, 这个整体可以再与别的词或词组组合, 形成一个更大的整体。比如:



关于“层次”
• 当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词组合在一起的时候,这种 组合有先后顺序的。例如:“学习文化非常认真” 的组合模式应该是:
学习
文化 非常 认真
(三)综合短语的切分 1 • 述+补+宾: • 我 去了 一趟 北京 • │主││谓 │ • └─┘└──────────┘ • │述 ││宾 │ • └──────┘└──┘ • │述││补 │ • └─┘└───┘

现代汉语层次分析法

现代汉语层次分析法

目录一、层次分析法及与层次分析法相关的几点说明 (2)二、层次分析法的分析步骤 (4)三、层次分析法的原则 (4)四、层次分析法的基本精神 (4)五、层次分析法的优势及局限 (5)现代汉语层次分析法【内容摘要】层次分析法是美国描写语言学语法分析的一种方法。

这种析句方法可适用于各种语言单位的切分作业,小可以切分语素,大可以切分复句乃至篇章。

但也有不足之处。

本文回顾了与层次分析法相关的概念、分析步骤、原则、基本精神,明确了层次分析法的优势与局限性。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优势、局限正文一、层次分析法及与层次分析法相关的几点说明1.成分与直接成分这组概念在语法分析中,经常被混为一谈,事实上是有区别的。

成分就是构成一个词组或句子的所有结构单位(最小是一个词),这些单位无论处于何种层次,都是组成这个短语、句子的结构成分。

直接成分则是直接构成某一个结构的两个成分(一般来说就是两个),或者说是在短语或句子某一结构层面上的两个成分。

成分和直接成分是不同的概念。

成分的范围要大于直接成分,直接成分也是成分,但成分不都是直接成分,只有同一个层次中切分出来的两个成分才是直接成分,所以直接成分是相对而言的。

句子内部的结构成分之间并非全是直接关系,也有间接关系。

直接成分就是直接发生了结构关系而构成句法结构的成分。

两个直接成分总是优先组合,且按某种结构类型组合。

2.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即直接成分分析法(简称IC分析法),是美国描写语言学语法分析的一种方法。

三十年代布龙菲尔德在《语言论》一书中提出了直接成分的概念后,结构主义学派在语法分析上就逐渐用层次分析法取代了传统的中心词分析法。

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层次分析法被广泛采用,同时反复讨论了切分层次的标准,而且扩展应用到篇章结构的分析。

这样,从语素组合成词,词组合成短语,短语组合成句,句组合成篇,都作层次分析。

此外,也用于语音分析。

这种分析法是在结构语法理论指导下用以切分语言单位的方法,它是形象地表现结构语法理论的重要手段,结构语法学家用结构观点看待语言结构,认为语言结构不是如同传统语法学家所说的那样,是由一个一个的孤立要素简单相加而成,而是按照一定的结构层次组织起来的。

导学案答案:第二讲 短语与层次分析法

导学案答案:第二讲 短语与层次分析法

第二讲 短语与层次分析法【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和掌握短语结构类型与层次分析法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①能够正确判断短语的结构类型;②能够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短语和单句。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该讲的学习使学生深入了解现代汉语短语的结构与层次,为提高学生个人母语素养以及他们日后正确传授语言知识奠定基础。

【重点和难点】1.短语结构类型。

2.层次分析法。

【学法指导】1.课前阅读纸质教材《现代汉语》下册44页-57页,并完成后面的预习要求。

2.通过课中学习和讨论,梳理该讲内容。

3.课后进行总结,构建知识体系。

【课前预习】一、指出下列短语的类型1.住了一年(述补)2.予以严厉批评(述宾)3.洗刷干净(述补)4.知道底细(述宾)5.阳光灿烂(主谓)6.进来歇一下(连谓)7.文化教育(偏正/联合)8.分析研究(联合)9.坚强无比(述补)10.他中等身材(主谓) 11.凯歌阵阵(主谓) 12.他去比较适合(主谓)13.态度和蔼(主谓) 14.富裕起来(述补) 15.硕果累累(主谓)16.热爱家乡(述宾) 17.十分壮丽(偏正) 18.喜欢清静(述宾)19.走了一个(述宾) 20.通知你所认识的(述宾) 21.坚持下去(述补) 22.读了三遍(述补) 23.吃得很饱(述补) 24.病虫害防治(偏正)25.我们大家(同位) 26.有人找你(兼语) 27.你们几位(同位) 28.互相支援(偏正) 29.船长老李(同位) 30.活跃学术气氛(述宾)31.独立思考(偏正) 32.禁止大声喧哗(述宾) 33.体育运动(偏正) 34.春秋两季(同位) 35.研究水平(偏正) 36.高兴得很(述补)37.“山”这个字(同位) 38.进京告状(连谓) 39.写文章做演说(联合)40.无比坚强(偏正) 41.伟大事业(偏正) 42.鼓励他学好功课(兼语)43.国庆节那天(同位) 44.战斗英雄黄继光(同位) 45.叫河水让路(兼语)46.迅速发展(偏正) 47.痛快极了(述补) 48.非常谦虚(偏正)49.摔交这种运动(同位) 50.称她为师姐(兼语) 51.史密斯先生(同位)52.打电话报警(连谓) 53.请他做东(兼语) 54.有决心搞好工作(连谓)55.出去闲逛(连谓) 56.使人聪明(兼语)二、下列短语都是多义短语,试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它们内部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的不同。

现代汉语层次分析法

现代汉语层次分析法

现代汉语层次分析法
现代汉语层次分析法是一个文学研究方法,它指导中文学程度,以便人们仔细检查原
典文献中使用的语言及其意向。

它罗列了这样一系列的语言等级,从非常公认的,官方批
准的古代汉语,到更有创造性的,表达个人选择和看法的文字。

因此,它可以帮助学者更
细致地解释和理解作品。

现代汉语层次分析法是形式主义的一种,有时也被称为格式主义。

它从一个结构层面,检查在原典文献中使用的语言及其含义,而不依赖文学分析方法,如叙事结构和其他象征
技法的分析。

核心的观点是,文学作品的理解必须从一个更完整的,探求语言本身精神及
寓意的角度出发,这个角度需要学者对各种文学表现的格式及构成,尤其是汉语的词语和
结构,作出相当的深刻的理解。

为了更好地提取文学作品的精神内涵,学者应当有效地检查使用语言的层次。

这里涉
及某一作品所使用语言不止一个层次。

它可能是普通文言,高级古文,书面语或者作者自
创的用语。

学者必须一一分辨出来,因为不同层次中使用的语言,表达的意思和精神会有
所不同。

识别出每个层次的使用语言,以及它们在文本中的意思,才能使学者更好理解作
者的选择和看法,深刻理解诗文的含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现代汉语层次分析法,讲述了它是形式主义的一种,让人们能更彻底
地解读一篇文献或诗文的方法。

它的核心观点是,学者在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精神内涵之前,应要从使用语言的层面出发,激发出其中的意义。

以此,人们可以把握出文学文本更
深处的精神及其关系,而不只是表面文字层次的内容理解。

现代汉语层次分析法

现代汉语层次分析法

目录一、层次分析法及与层次分析法相关的几点说明 (2)二、层次分析法的分析步骤 (4)三、层次分析法的原则 (4)四、层次分析法的基本精神 (4)五、层次分析法的优势及局限 (5)现代汉语层次分析法【内容摘要】层次分析法是美国描写语言学语法分析的一种方法。

这种析句方法可适用于各种语言单位的切分作业,小可以切分语素,大可以切分复句乃至篇章。

但也有不足之处。

本文回顾了与层次分析法相关的概念、分析步骤、原则、基本精神,明确了层次分析法的优势与局限性。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优势、局限正文一、层次分析法及与层次分析法相关的几点说明1.成分与直接成分这组概念在语法分析中,经常被混为一谈,事实上是有区别的。

成分就是构成一个词组或句子的所有结构单位(最小是一个词),这些单位无论处于何种层次,都是组成这个短语、句子的结构成分。

直接成分则是直接构成某一个结构的两个成分(一般来说就是两个),或者说是在短语或句子某一结构层面上的两个成分。

成分和直接成分是不同的概念。

成分的范围要大于直接成分,直接成分也是成分,但成分不都是直接成分,只有同一个层次中切分出来的两个成分才是直接成分,所以直接成分是相对而言的。

句子内部的结构成分之间并非全是直接关系,也有间接关系。

直接成分就是直接发生了结构关系而构成句法结构的成分。

两个直接成分总是优先组合,且按某种结构类型组合。

2.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即直接成分分析法(简称IC分析法),是美国描写语言学语法分析的一种方法。

三十年代布龙菲尔德在《语言论》一书中提出了直接成分的概念后,结构主义学派在语法分析上就逐渐用层次分析法取代了传统的中心词分析法。

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层次分析法被广泛采用,同时反复讨论了切分层次的标准,而且扩展应用到篇章结构的分析。

这样,从语素组合成词,词组合成短语,短语组合成句,句组合成篇,都作层次分析。

此外,也用于语音分析。

这种分析法是在结构语法理论指导下用以切分语言单位的方法,它是形象地表现结构语法理论的重要手段,结构语法学家用结构观点看待语言结构,认为语言结构不是如同传统语法学家所说的那样,是由一个一个的孤立要素简单相加而成,而是按照一定的结构层次组织起来的。

现代汉语·语法·3层次分析

现代汉语·语法·3层次分析

?
│述││宾 │
?
┗━┛┗━━┛
(三)双宾语的层次切分
? 我 问 你 两个 问题
? │主││谓

? ┗━┛┗━━━━━━━━━━━━┛
?

述││宾

?
┗━━━━┛┗━━━━━━┛
?
│述││宾│┃ 定┃┃中 ┃
?
┗━┛┗━┛┗━━┛┗━━┛
(三)综合短语的切分 1
? 述+补+宾:
? 我 去了 一趟 北京
(一)层次分析法 2
? 把一个大的语言片段不断地一分为二,这样的分 析方法叫“从大到小分析法”。
这本书确实非常吸引人
这本书 主
确实非常吸引人 谓
这本 定 书 中 确实状 非常吸引人 中
这 指 本量
非常状 吸引人 中
吸引述 人 宾
(一)层次分析法3
这本书确实非常吸引人
┗━━━━━主┛┗谓━━━━━━━━━━━━━┛ 偏正 偏正

?
└─┘└────┘
?
│述││宾│
?
└─┘└─┘
? 连谓+兼语
│主││谓│
?
└─┘└─┘
(四)综合练习
(四)综合练习 1
? 她 能 不 能 马上 报到 还 是 一个 问题
主谓 ┗┗━━主┗━┛━━谓━━━━述━━━━━━宾━━━━━━━━┛┛┗┗偏━┗┛正述━━━━━━宾━━━━━━┛┛
┗┗联━┛━┗━━合━━┛┛┗┗━━偏━━━┛┗━━正━━┛┛ ┗┛┗┗偏━━━┛┗━━正━━┛┛ ┗偏┛┗正┛
?正是这种组合的先后次序构成了层次:先组合的 构成一个层次,后组合的构成另外的层次。
层次分析
? 词语组合的先后顺序,也可以这样认为: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第二节 层次分析法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第二节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的局限
1
1.它只能揭示句法结构的构造层次和直接组成成分之间的显性的语法 关系即语法结构关系,不能揭示句法结构内部所隐含的语义结构关系。
语义结构关系的不同而造成的歧义句式不能用层次分析法加以分化。
我在屋顶上发现了他
鸡不吃了/反对的是他
他在屋顶上;我在屋顶上,我和他都在屋顶上
1 辅层音次的分发析音法
1 辅层音次的分发析音法
四、每个层面上切分所得的直接组成成分,它们之间组合所依
据的规则在该语言中必须具有普遍性。
1
a.张三 喝啤酒
b.张三喝 啤酒
a意味着述宾结构可以作谓语 具有普遍性
b意味主谓结构可带宾语 不具有普遍性
a.他 属于白种人 (√)属于是黏宾动词 b.他属于 白种人 (×)
1 辅层音次的分发析音法
1 辅层音次的分发析音法
①主语
②述语
③宾语
④补足语
1
⑤形容性 (的) (介词)
附加语
领位 副位
⑥ 副词性
同⑤
附加语
同⑤
同⑥
②①横主线线下上::主主语语、、述述语语、、宾宾语语、、补补足足语语
/|| ((左主边语主、语宾、语右的边形谓容语性);附加语);
\| 之述后语是的述副语词连性带附的加宾语语成分;
规则一层一层地进行组合的,这种特征称之为句法构造的层次性。
①他刚来
他刚 来
他刚来
修饰
主谓

他刚 来

刚来
刚来
1 辅层音次的分发音析法
第一,句法构造的层次性对句法结构来说是隐性的,不是显性,
从句法结构表面是看不出的
1
A.发现了敌敌人人的哨兵回营房了 A.这篇文章不很好 B.发现过敌敌人人的哨兵回营房了 B.这篇文章很不好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doc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doc

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现代汉语实体研究第三章几种分析法的运用第一章绪论一、“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含义“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含义是什么?是下面A的意思,还是B的意思?A、现代汉语∕语法研究B、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正确答案是B,因为B的意思是“对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即“现代汉语语法之研究”),或者说是“研究现代汉语语法”,这正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含义。

A的意思是“现代汉语的语法研究”(即“现代汉语之语法研究”),这是一个错误的意思,因为现代汉语是一种语言,而语言本身并不包含对其要素的研究。

也就是说,语言包含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却不包含“语音研究”、“词汇研究”、“语法研究”。

二、“现代汉语语法研究”面临的三大问题现代汉语语法研究面临以下三大问题:1、研何(研究什么)2、为何研(为什么研究)3、如何研(怎么研究)第一大问题指的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研究对象,第二大问题指的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研究目的,第三大问题指的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研究方法。

下面分别来看一看。

(一)“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研究对象顾名思义,“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是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的,因此,现代汉语中的语法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研究对象。

什么是语法?语法就是“语之法”,即语言的法则。

语言的法则,也就是语言的规则。

语言的规则,指语言实体的结构规则、变化规则、使用规则等。

什么是语言实体?语言实体是语言中的大大小小的音义结合体和音义气(指句子语气)结合体。

语言实体也就是语言单位。

现代汉语中的音义结合体主要有:语素、词、短语现代汉语中的音义气结合体主要有:单句、分句、复句现代汉语语法便是这些语言实体的结构规则、变化规则和使用规则等。

而这些语言实体的结构规则、变化规则和使用规则等,正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研究对象。

由于语法离不开语言实体,因此,语言实体的其他方面的情况,也算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研究对象。

于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研究对象便有了狭义与广义之分:1、就狭义而言,“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研究对象仅限于现代汉语中的各类语言实体的各种规则;2、就广义而言,“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研究对象既包括现代汉语中的各类语言实体的各种规则,也包括现代汉语中的各类语言实体的其他方面的情况。

第二讲 短语及层次分析法 ppt课件

第二讲 短语及层次分析法 ppt课件
第二讲 短语及层次分析法
1
第二讲 短语及层次分析 法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的”字结构的前一成分如果是名词性词语,加 “的”以后,词性没有改变,但意义变了;前一成 分如果是谓词性成分,加上“的”以后,词性变成 名词性的了, 语义也改变了。
注意加“的”后所指都有了很大变化。
“的”字结构的“的”与定语标志的“的”虽都是 结构助词,但作用有区别:
他说的是真事——他说的事是真事。 (前者构成“的”字结构,一起做主语,后者只是定语标志
远程教育 大海里 积极热情大方
复杂短语: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单词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上组合 而成的短语。
大力发展远程教育 在大海里 非常积极热情大方
(二)层次分析的三个基本原则
分析复杂短语结构层次关系的方法叫做“层次分析法”
部分都必须是“合法”的句法结 构体
三、简单形式的情态补语与可能补语相似,如“跑 得快”,但它们有不同的否定式、扩展式、疑问 式和意义。
(四)联合词组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部分组成,各部分语法地位平等, 在语义上可表示并列、承接、递进或选择等关系。
老师和同学 爸爸妈妈和哥哥姐姐 讨论并通过 判决并枪决 坚固而且耐用 聪明而且刻苦 一个或两个 出来或进去
(6)由动词“有/没有”跟其他动词构成。
有希望考上大学 有机会出国
(7)前面动词的受事宾语也是后面动词的受事。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第二讲讲解学习共38页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第二讲讲解学习共38页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第二讲讲 解学习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第二讲 成分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

第二讲 成分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
传统的句子成分分析法与汉语传统的句子成分分析法与汉语的层次分析法的层次分析法一传统的句子成分分析法的优点采用图解和线条符号分析句子简采用图解和线条符号分析句子简明清晰形象直观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第二讲 句子成分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
一、传统的句子成分分析法的优点
例句1:
这些工人立刻修好了一座桥。 这些工人立刻修好了一座桥。
如:大红花 大红绸子 Nhomakorabea(二)、层次分析法的优点与局限
1、层次分析法的优点 ⑴、适用范围广 传统的句子分析法只适用于单句的句子成 分分析,这些就把自己限定在很狭窄的适用范 围之内。 层次分析法不仅可以用于句法结构的层次 构造分析,而且可以用于音节、合成词、单复 句、句群乃至篇章的构造层次。 另外,对于一些句子成分分析法对付不了 的句法结构,运用层次分析法 则游刃有余。
﹙这些﹚工人〔立刻〕修〈好〉了﹙一座﹚桥。
传统的句子成分分析法与汉语 的层次分析法
一、传统的句子成分分析法的优点
⒈采用图解和线条符号分析句子,简 明清晰、形象直观。 ⒉有利于确定句型。 ⒊有利于识别病句。
例句2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语言的 要素,是研究词语的构成、意义、用法 的学问。
词汇是材料,是要素,是学问。
王冕‖七岁上死了父亲。≠王冕死
无原则的团结‖对革命事业有害。
≠团结有害
老妈妈‖哭瞎了眼睛。
4.同一句法结构析句时作不同 处理,缺乏一贯性。
如: 研究语法是很有价值的。 他想研究语法。 ﹙研究语法﹚的学者很清贫。
我们‖〔必须〕研究语法。
三、层次分析法:
(一)、什么是层次分析法:
所谓的层次分析法,实际上就是顺次逐层 地找出一个语言结构体的直接组成成分的方法。

现代汉语语法层次分析PPT课件

现代汉语语法层次分析PPT课件

偏正
┗━┛ ┗━━━━━━━━━━┛
┗┛ ┗━━━━━━┛




┗━━━━┛
┗━━━━━┛
┗┛ ┗━━━━┛






┗┛ ┗━━┛
┗━━┛
┗━━┛
┗━┛ ┗━━┛
偏正
┗┛ ┗┛
第25页/共35页
(四)综合练习2
• 从大 海 上 吹 来 湿润而新鲜的风
┗━━━━━━━┛


┗━━━━━━━━━━━━┛
┗━┛┗━━━━━━━┛

┗━┛┗━━━━┛

┗━┛┗━┛
第14页/共35页
(二)层次分析注意事项5
• “非常认真听我说话”的结构是:
非常
认真

听 ∶ 我说话
即: 非 常 认 真 听 我 说 话
┗━━━━━┛ ┗━━━━━━┛
┗━━┛┗━┛
┗┛┗━━━━┛
也就是应该用(A+B)+C的格式来分析。
第15页/共35页
(一)层次分析法2
• 把一个大的语言片段不断地一分为二,这样的分析方法叫“从大到小分析法”。
这本书确实非常吸引人
这本书 这本
主 确实非常吸引人

书 中 确实 状 非常吸引人
这 指 本量
非常 状 吸引人
谓 中

吸引 述 人 宾
第8页/共35页
(一)层次分析法3 这本书确实非常吸引人
┗━━━━━┛
┗━━━┛ 指
大│ │开
扇│
─┘ └─
─┘ 两│
─┘
第34页/共35页
感谢您的观看!

现代汉语语法__层次分析法

现代汉语语法__层次分析法

现代汉语语法__层次分析法现代汉语语法是对现代汉语词汇、句法和语义结构的规范和研究的体系。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研究语法的方法,通过将语法现象按照不同的层次进行分析,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

下面将从词法、句法和语义三个层次对现代汉语语法进行层次分析。

一、词法层面在现代汉语中,词语是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词法层面的分析主要关注词语的形态和意义。

词法层面的分析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词的形态学分析:对词的形态进行分析,包括词的构词法、词的派生、词的形音义变化等。

例如,“高兴”是一个由动词“高”和形容词“兴”构成的词语。

2.词类的划分:根据词语的形态、句法和语义特征,将词语划分为不同的词类。

例如,“大”可以用作形容词、副词或量词。

3.词语的义项划分:对词语进行义项划分,确定每个词义的不同概念和用法。

例如,“红”可以表示颜色、政治立场等不同义项。

二、句法层面句法层面的分析主要关注句子的成分和结构,揭示句子的语法规则和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

句法层面的分析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句子成分的分类和功能:对句子成分进行分类和赋予不同的语法功能,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

例如,在句子“我喜欢吃水果”,“我”是主语,“喜欢”是谓语,“吃水果”是宾语。

2.句子的句法结构:对句子的结构进行分析,了解句子的主要成分和次要成分之间的组合关系。

例如,在句子“他认真地写作业”中,“他写作业”是主要句子成分,“认真地”是次要成分。

3.句法关系的标记:通过语法标记或语序来表示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

例如,在汉语中,主语一般出现在谓语前面。

三、语义层面语义层面的分析主要关注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意义和逻辑关系。

语义层面的分析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词语的语义分类:对词语的意义进行分类,了解不同词义的概念和用法。

例如,“打”的词义包括“打人”、“打球”等不同意义。

2.句子的语义结构:通过句子中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来解析句子的意义和逻辑关系。

现代汉语语法层次分析法

现代汉语语法层次分析法

图解表示(切分法、组合法和树形图 )
③树形图 树形图是把有关的结构分析用竖线和斜线连接 起来,从而显示出句法单位内部的结构关系。例如:
优点
层次分析法能够揭示句法单位组合的层次关系,符 合语言结构的客观规律,从而有效地分化某些歧义 结构。例如:
• 照片放大了一点儿。
• 我们需要进口设备。
局限
分析过程
Text Text Text
首先将句子分为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找出全句 的主要成分——主语和谓语; 再看谓语由哪种动词充当,以及后面跟着的宾语 和补语; 在主语部分找出附加在主语前面的定语,在谓语 部分找出附加在谓语前的状语。
分析过程
单句分析例析
Text Text Text
句子成分分析法的作用
①显示意义之间的逻辑关系 句子成分分析法规定句子成分和词相对应,注意寻找句子成 分和词类之间的对应关系,因而能够直接反映句子成分所表示的 意义之间的逻辑关系。 ②有助于对句子的理解和掌握 使用句子成分分析法,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很快就能分析出 句子的主干和枝叶,有利于对句子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有助于发 现和纠正语法错误,常用的“紧缩法”就是从这种方法演变而来 的。 ③有利于句型归纳。 经过句子成分分析法的分析之后,句子的格局就比较清楚, 因此有利于归纳汉语的句型系统。
层次分析法的分析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是
切分结构层次,第二步是确定结构关系。
图解表示(切分法、组合法和树形图 )
①切分法 切分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将所要分析的短语或 句子作为一个整体,从大到小,逐层切分。例如:
图解表示(切分法、组合法和树形图 )
②组合法 组合法是把所要分析的短语或句子切分到单 词,然后从小到大,依次组合起来。例如:

现代汉语·语法-层次分析

现代汉语·语法-层次分析
本文档深入探讨了现代汉语中的层次分析法。首先阐述了层次的概念,即词与词组合形成整体的过程,以及这种组合如何构成不同的层次。进而详细介绍了层次分析法,包括从大到小和从小到大的分析方法,强调了在分析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和注意事项,如功能原则、述宾词组的修饰语处理、多修饰语的结构判断等。此外,还针对特殊结构如连谓词组、兼语词组、双宾语进行了层次切分的说明。虽然文档未直接提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库和答案,但通过对层次分析法的全面讲解,为读者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有助于读者自行构建题库并进行练习。

现代汉语语法--层次分析法ppt课件

现代汉语语法--层次分析法ppt课件
扩展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扩展式在长度上 超过模型;2)扩展式与模型能有替换关系, 即能在相同的语言环境中出现;3)模型包含 在扩展式中,而且在扩展式中居核心地位。
.
a)买房子→买一所房子 b)洗衣服→洗干净衣服
a) 他爱干净→他爱干净的孩子 b) 吃面包→吃面包的皮
.
扩展有三种类型: 一是更迭性扩展(expansion by
其次,这种分析法虽然能适用于句法,但也只适用于对单句的 分析,不适用于对复句的分析。
再次,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分析方法即使用来分析单句也有 很大的局限性。例如不能分析“这张照片放大了一点儿”的歧义。
句子的内部构造都有层次性。句子成分分析法的致命弱点—— 严重忽视句法构造的层次性——决定了它在今后的汉语语法研究 中不能再给我们提供新的积极的东西。它只能在普及性的语法教学 中还可以用。
的特征,没有这个前提就没有对比的意义,其 次应该是对比成分之间存在着特征差异,这是 进行对比的价值所在。
.
墙上挂了一幅画
墙上挂了一张画
墙上画了一幅画
*墙上画了一张画
两岸青山与蓝天白云一起,倒在河波里,组成 一幅山水风景画。
这个创意是不能小看的,因为粉笔灰撒在煤堆 里,就与煤堆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
句子成分分析法的作用
句子成分分析法在汉语语法研究和语法 教学中起过积极的作用。在其他分析方法 借鉴、运用到汉语语法研究中来之前,就 是靠它建立了汉语语法学,普及了语法知 识。句子成分分析法的历史贡献是不能抹 杀的。
.
句子成分分析法的局限性
首先,这种分析法只适用于句法,即不能用它来分析合成词的 内部构造。
.
.
句子成分分析法
•这些 工人立即造好了一座桥。 •这些 工人立即造好了一座桥。

现代汉语之层次分析法

现代汉语之层次分析法
例子:我们班的新同学
二、介绍层次分析法产生发展的历史渊源,明确理论的来龙去脉,以及在当下
的研究进展情况、地位。弄清楚到底何为层次分析法。并对这一分析方法做出理论上的讲解与评价。
三、通过实例讲解如何使用层次分析法分析现代汉语句法结构
(一)要点:
1、基本精神:依据句法关系,逐层一分为二,直到分出的单位是词为止。
- 3 -
2、基本步骤:
①总观整体,把整个要分析的句法结构看作由两大块构成,根据这两大块的语法结构关系(14种)确定第一个切分点,把结构一分为二。
并标明关系。
②依次把分出来的每个部分,又看作一个独立的整体,按步骤一进行操作,直到分析到词为止。
例子:我国选手在比赛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
3、一些要注意的地方:
(1)多层定语、状语、补语要逐个“剥”,它们并不在同一个层次上。
2、判断层次分析是否正确的一些规则和技巧
教学重点:如何正确使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句法结构
教学延伸:
1、思考层次分析法能否应用于一些不适合二分处理的特殊结构,怎样
运用?是否有价值?有的话有何价值?
2、回忆中小学学习过的“中心词分析法”这种传统的汉语句子分析方
法,与层次分析法对比,探讨现代汉语句法分析的出路和前景。
第四节层次分析法
教学目标:1、从理论上把握层次分析法是一种怎样的方法(理论起源、依据、
目的、用途、优势与不足等)
2、从实践上掌握如何使用层次分析法分析现代汉语句法结构3、培养学生语言分析能力,形成良好语感;激发学生对经典方法论进行反思性探讨,形成科研意识;培养学生形成严谨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教学难点:1、把握层次分析法的两个关键因素:层次与关系
三、使用层次分析法分析现代汉语句法结构的要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讲__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层次分析法第二讲层次分析法2.1 句子成分分析及其局限句子成分分析法又叫中心词分析发。

要点大致如下:(一)以单句为分析对象。

(二)句子有六大成分——主语、述语(谓语)(主要成分);宾语、补足语(黎锦熙,如“他成了班长..”“他们请我做报告...”)(连带成分);形容词性附加语(今天的定语)、副词性附加语(状语和补语)(附加成分)。

(三)句子成分原则上只能是词。

(四)分析手续:先找出全句主要成分主语和述语,再决定述语后有无连带成分宾语或补语,最后指出句中所有的附加成分。

句子成分分析发的优点:可以让人一下子把握住句子的脉络。

在分析长句时,更能显示其优越性:(1)我国首升空的“神州-3号”模拟载人飞船经过264个小时在太空运行之后按照原先预定的时间安全、准确地返回原先计算好的我国西北某地区的地面。

句子成分分析法的局限性:第一:离了枝叶,主干不成立或站不住,或不是原句子的意思。

(2)他贪图安逸。

(3)于福的老婆是小晴的娘.。

第二:离了枝叶,主干虽能成立,但意思发生了变化。

(4)我们都不懂。

(我们懂)(5)祥林嫂死了当家人。

(祥林嫂死了)(6)不合格的党员清除了。

(党员清除了)第三:不能有效分化歧义。

(7)照片放大了一点。

(“放得不是很大”,“放得过于大了”)(8)我也去上海。

第四:不利于发现某些词语的用法特点。

(9)a.我们白白浪费了几个小时。

*b.我们白浪费了几个小时。

2.2 句法构成的层次性一个句子或句法结构总是按一定的句法规则一层一层地进行组合的。

例如:(10)他刚到。

“刚”跟“他”不发生直接的关系,“刚”先跟“到”构成修饰关系,然后“刚到”一起再跟“他”构成主谓关系。

这种构造特性一般称为“句法构造的层次性”。

2.3 关于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实际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切分,一是定性。

切分解决一个结构的直接组成成分到底是哪些(从哪儿切分);定性解决切分所得的直接成分之间在句法上是什么关系。

(张三吃苹果/ 张三吃苹果(主谓?述宾?))切分一般用画线法,也用树结构;定性一般用阿拉伯数字标示,再加简明的文字说明。

(11)他抽烟。

a 他抽烟b 他抽烟c 他抽烟1 __1_ __2___1 22 _3_ 4他抽烟3 4抽烟a 1 述宾关系b 1-2 主谓关系c 1-2 主谓关系2 主谓关系3-4 述宾关系3-4 述宾关系(由小到大)(由大到小)(树结构)层次分析的基本精神:第一:承认句子或句法结构在构造上有层次性,并在句法分析中严格按照其内部的构造层次进行层次分析。

第二:每一次分析都要明确说明每一个构造层面的直接组成成分。

第三:分析中只管直接成分之间的语法结构关系,不管简介成分之间的语法结构关系,也不管句法结构中实词与实词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

层次分析可以避免上文句子成分分析法的局限....................。

2.4 运用层次分析法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第一:切分不能根据语感,因为语感不可捉摸,往往因人而异。

(12)张教授写的一篇文章a. 张教授写的一篇文章b. 张教授写的一篇文章c. 张教授写的一篇文章第二:不能根据语音停顿,因为语音停顿跟语法成分的界限不是一一对应的。

例如:(13)我明天也要去黔灵公园。

a |我明天也要去黔灵公园b 我|明天也要去黔灵公园c 我明天要去|黔灵公园第三:切分得出的两个部分都必须是合法的句法结构体(符合结构原则)。

例如:(14)一本旧书a. 一本旧书b. 一本旧书c. 一本旧书第四:切分出来的两个部分,可以根据汉语句法的组合规律再重新结合起来(符合功能原则)。

例如:(15)刚到的水果a. 刚到的水果b. 刚到的水果c. 刚到的水果第五:切分出来的两个部分语义上要符合逻辑常理(符合意义原则)。

例如:(16)一位犯人的家属a. 一位犯人的家属b. 一位犯人的家属2.5 层次分析法的作用单就句法来说,层次分析法的作用大致如下:第一:能更好地分化歧义句式。

例如:(17)咬死了猎人的狗(18)看打乒乓球的少先队员(19)贵州和云南的部分地区第二:有助于发现新的语法现象,揭示新的语法规律。

例如:(20)父亲的父亲的父亲a. 父亲的父亲的父亲(祖父的父亲=曾祖父)b. 父亲的父亲的父亲(父亲的祖父=曾祖父)(21)a. 大哥的岳父的儿子a’. 大哥的岳父的儿子b. 老张的儿子的老师b’. 老张的儿子的老师c. 主任的妻子的弟弟c’. 主任的妻子的弟弟d. 我们的班长的姐姐d’. 我们的班长的姐姐(22)a. 7 +3 X 1 =7 +3 =10(正确的运算方法)b. 7 +3 X 1 =10 X 1 =10(不正确的运算方法)2.6 层次分析法的局限第一:层次分析只能揭示句法结构的构造层次和直接成分之间的显性语法关系(语法结构关系),不能揭示句法结构内部所隐含的语义结构关系。

例如:(23)我吃米饭/ 我吃大碗/ 我吃食堂/ 我吃劳保/ 我吃包月(24)咬死了猎人的狗/ 咬死了猎人的鸡(25)牛不吃了/ 鸡不吃了/ 饭不吃了第二:层次分析是一种静态分析,对有些现象的解释无能为力。

例如:(26)a. 八一队打胜了明珠队b. 八一队打败了明珠队(27)a. 刘芳看望被丈夫打伤的张伯伯。

b. 张伯伯看望被丈夫打伤的刘芳。

(28)a. 王敏的书里有自己童年生活的照片。

b. 王敏的书里有自己童年生活的描写。

观察下列句子中“在”短语的语义差异:兰兰在屋顶上看月亮。

康司令员在司令部指挥实弹演习。

兰兰在钢笔上刻记号。

明明在帽檐上别校徽。

兰兰在冰柜里取饮料。

明明在碟子里抓花生米。

明明在词典里查生词。

芳芳在兰兰头上数白发。

明明在河东食堂买饺子。

兰兰在房间里扫垃圾。

芳芳在操场上打篮球。

兰兰在房顶上浇花。

明明在汽车上喷油漆。

芳芳在地板上写字。

兰兰在树上摘花。

明明在池塘里钓鱼。

芳芳在树上浇花。

冬冬在汽车上数螺钉。

“N1+在+NPL+V+N2”歧义格式解析0 引言0.1 吕必松(1988)举过留学生造句练习中的一个病句:“我把饺子吃在五道口食堂”。

[1]该“句”可以认为是由原式“我在五道口食堂吃饺子”变换来的“把字句”。

可以看出,原式很通顺。

我们把原式抽象为“N1+在+NPL+V+N2”。

这是表示活动或事件发生过程中相关事物所处场所的常用表达格式。

1该格式的特殊性在于,“在+NPL”表示的处所可以有四种情形:(二)(一)说明N1的处所,如“冬冬在屋顶上数星星”;说明N2的处所,如“冬冬在手背上写字”;(三)表明N1、N2同时所处的环境,如“冬冬在教室里擦黑板”;(四)在表明N2处所的同时,是否也说明N1的处所,依语境而定,如“冬冬在汽车上喷油漆”。

0.2 “在+NPL”有的可以挪至补位,如“冬冬在手背上写字”可以说成“冬冬写字在手背上”。

但“在+NPL”有时是不能挪至补语位置的,如“冬冬在屋顶上数星星”不能说成“冬冬数星星在屋顶上”。

有时“在+NPL”表面上可以挪至谓语动词后做补语,但这样挪动位置后,句子的意思与原句迥然有别,如把“冬冬在脸盆里洗手绢”说成“冬冬洗手绢在脸盆里”,意思便发生了变化。

0.3朱德熙(1980)[2]、(1981)[3],施关淦(1980)[4],邵敬敏(1982)[5],齐沪扬(1994)[6]、(1998)[7],俞咏梅(1999)[8]等对该格式中V的语义特征和“在+NPL”的语义关系做过富于启示性的研究。

本文的目的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在+NPL”的语义指向1 表示状态的“N+在+NPL+V”格式,如“邮票在信封上贴着”、“一群儿童在湖边走着”,其中的“在+NPL”明确指向N,而且当后置做补语时,其语义关系基本不变。

因此该格式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为视点,力求分化出该格式的歧义类例,并扼要分析其内部成分的语义关系。

1 “在+NPL”专指N1“在+NPL”专指N1,表示N1从事“V+N2”这一活动时所在的“定点”位置。

因为“在+NPL”在语义上跟N2无涉,所以不能被移至句尾,也不能同时通过“把”字将N2置于V前。

例如:(1)兰兰在屋顶上看月亮。

*兰兰看月亮在屋顶上。

*兰兰把月亮看在屋顶上。

(2)康司令员在司令部指挥实弹演习。

*康司令员指挥实弹演习在司令部。

*康司令员把实弹演习指挥在司令部。

变换式不能成立的原因显然跟“在+NPL”的语义指向有关。

原式的“在+NPL”前指N1,而变换式的“在+NPL”则就近指向了N2。

[9]然而,虽然“屋顶”和“司令部”都具有[+容人][+容物]的语义特征,但经验证明(1)和(2)的原式及其变换式中的N2客观上与“在+NPL”并不存在语义上的联系。

换言之,客观上不可能有“月亮在屋顶上”“实弹演习在司令部”的情形。

有一种基于隐喻造成的句子,如“她在心里骂我”“领导在电话里批评我”,表达的意思是N1的观念、想法等存在于“在+NPL”,“在+NPL”并非表示N2的所在。

这种情形可以跟上述情况等同看待,即是说,这类句子没有“她骂我在心里”“她把我骂在心里”的变换式。

“在+NPL”定点指向N1时,它跟V的关系比较松散,可以自由地出现在各类动词前而不受其意义的制约。

[8]§1原式中“在+NPL”的语义关系可以简单表述为:“在+NPL”{定点指向N1}。

简化为:“在+NPL”{定点N1}。

2 “在+NPL”专指N2“在+NPL”专指N2,有三种情形值得注意。

2.1 “在+NPL”可以直接移至句尾做补语,“在+NPL”后移的同时也可以通过“把”字将N2置于V前。

原式和变换式中“在+NPL”的语义关系保持不变。

例如:(3)兰兰在钢笔上刻记号。

→兰兰刻记号在钢笔上。

→兰兰把记号刻在钢笔上。

(4)明明在帽檐上别校徽。

→明明别校徽在帽檐上。

→明明把校徽别在帽檐上。

综合§1的讨论,(3)和(4)原式能变换为变换式,且“在+NPL”的语义关系保持不变的原因是原式同时满足了两个条件:一是NPL的[-容人][+容物]的语义特征表明,客观上存在N2 跟“在+NPL”语义上的选择关系,这是变换的基础;[10]二是V具有的[+使附着]2的语义特征能够致使N2附着于“在+NPL”表示的处所,这是原式和变换式的“在+NPL”能够保持相同语义关系的条件,即都是N2在V的作用下最后的落脚点,或称为“终点”。

但是,原式和变换式在语义上还是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原式中“在+NPL”置于V前,强调的是事件的动作阶段,凸现的是动态。

因此,“在+NPL”也可以说成“往+NPL”,如“芳芳在汤锅里加食盐”可以说成“芳芳往汤锅里加食盐”。

变换式的“在+NPL”置于句尾充当补语,强调的是事件的结束阶段,凸现的是动作的结果。

因此,“在+NPL”有时也可以说成“到+NPL”,如“芳芳加食盐到汤锅里”、“芳芳把食盐加到汤锅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