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温病的辨证理论
【温病学】吴瑭《温病条辨》
1/5/2014 11:03 PM
12
吴 鞠 通 《温病条辨》
【注释】
1.作俑:指创始,但具贬义。
2.朗若列眉:所见真切,如人的眉毛那样
明朗,显而易见。
【提要】 温病的种类及其病因。
1/5/2014 11:03 PM
13
吴 鞠 通 《温病条辨》
3. 感传途径、治法、预后及与伤寒的区别
2.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
一、吴瑭生平
吴鞠通早年习儒。19岁时父亲病亡,悲痛欲绝, 认为“父病不知医,尚复何颜立天地间?”于是 买来医书细读,当读至张仲景《伤寒论· 序》“外 逐荣辱,内忘身命”之论时,慨然弃举子业,专 攻方术。1783年秋赴京师,当时“四库”馆开放, 得以读秘阁所藏医家各书,医道大进。读吴又可 《温疫论》,佩服其学说,于是认真研究此书。
34
吴 鞠 通 《温病条辨》
外感内伤治则的区别及三焦的治疗大法。
三焦分证的治疗大法:
治上焦之药物如羽毛那样轻。 治中焦如秤杆那样保持平衡,不平衡不平安。
治疗下焦则如秤铊一样,不用性质沉重的药物就不能 直达在下之病所。吴氏用“羽”、“衡”、“权”三 字,突出了三焦治疗上的主要特点。
1/5/2014 11:03 PM
35
吴 鞠 通 《温病条辨》
(七)名词术语解释
1.辛凉轻剂,辛凉平剂,辛凉重剂的区别和主治 辛凉轻剂指桑菊饮方,是治风热侵犯肺卫,邪浅病 轻之方. 5(上焦篇6)214: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
热,微渴者,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
1/5/2014 11:03 PM
36
吴 鞠 通 《温病条辨》
辛凉平剂指银翘散,是治疗温病初起,邪在卫分的
1/5/2014 11:03 PM
(完整)温病学
温病学各论1.风温2。
春温3.暑温4.湿热病5.湿温6。
伏暑7。
秋燥(温燥)风温属于感受春季风热邪气,有表证,有顺传逆传。
冬温是冬季感受风热邪气,与风温病变相同,只是季节不同风温概念的形成:《伤寒论》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
(若把这种病当伤寒发汗治,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叶天士:风温者,春月受风,其气已温相当于今天的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只有表证),急性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
病因病理:气分卫分(呼吸道感染)风热邪气由口鼻皮毛而入→犯肺系手太阴肺经→肺脏,中焦胃肠(阳明)逆↓传心包(营分证)风温病一般不入血肺络损伤:咳血,仍为气分证风温重证:痰热蒙闭心包,高热大汗亡阳证诊断要点:时令在早春和冬天,发病初起有表证,传变有特点鉴别,春温无表证或者表证很短。
以里热为主。
病程也不同。
辨证论治初用辛凉轻解,中期到气到清下清营,后期津液不足甘寒生津一、风热袭表(卫)两个类型:A。
发热为主症。
风热在表,正气调向体表,正邪相争于表,在表的功能亢奋而发热。
邪浅而初起,故热势不高,38度左右。
不象伤寒束表闭表发热干烫,但风热虽开泄腠理,但阳气的宣发由于邪欲内侵并不通畅,即表郁,体表阳气不足,故微恶风寒;皮肤不象伤寒那样发热干烫(津液可以渗出);汗可有可无,汗出不畅。
头痛咽痛,风热上攻,气血逆乱所致。
身痛没有伤寒明显。
表有邪郁,肺不能正常宣发肃降,故轻咳重喘。
阳邪在表,伤津仍轻,故口微渴或不渴。
舌边尖红脉浮数以应其候。
太阳伤寒恶寒重发热轻,周身疼痛,表闭无汗脉浮紧。
紧脉如拧螺丝钉相前进。
是因为经脉为寒收缩,血液凝滞所致。
太阳中风,有汗,卫强营弱,恶风,关门闭户则不恶.脉浮缓不数,舌边尖不红.风温表证,见风不见风,都恶风寒治法:辛凉轻(质地轻则扬)解。
老师:疏风清热,宣肺透邪方剂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吴鞠通按:温病忌(辛温发)汗,汗之不惟不解,反生它患→损伤心阳心阴,昏痉厥脱闭。
叶天士提出辛凉轻剂,吴鞠通创银翘散《温病条辨》上焦篇方.连翘一两,银花一两,苦桔梗六钱,薄荷六钱,竹叶四钱,生甘草五钱,芥穗四钱,淡豆豉五钱,牛蒡子六钱.上为散.每服六钱,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
《温病学》学习心得(3篇)
《温病学》学习心得《温病学》是中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对温病的发病机理、诊断与治疗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
在学习《温病学》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医学的独到之处和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
以下是我对《温病学》学习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温病学的基本理论在温病学的学习中,我首先了解到了温病的基本概念和诊断方法。
温病是一种由温邪引起的疾病,主要特点是高热、热毒炽盛和热势壮烈。
而对于温病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体温的变化、舌苔、脉象等因素,以及病因、病机和病情等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判断。
随后,我学习了温病的病机病机主要有温邪、正气、邪气、正邪交争和脏腑经络等。
其中,温邪是引起温病的根本原因,正气是人体抵抗邪气的力量,邪气是引起疾病的外因,正邪交争是温病发展进程中的关键环节,脏腑经络是温病的发病部位和传导通道。
二、温病学的诊断方法在温病学的学习中,我了解到了中医诊断的特点和方法。
中医诊断重视望、闻、问、切四诊相结合,以全面了解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体征。
在温病诊断中,望诊主要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象等;闻诊主要通过闻气、闻声等方式了解患者的病情;问诊主要通过与患者的对话了解病情;切诊主要通过按摩患者的腧穴、经络等,来判断体内的病变情况。
三、温病学的治疗原则温病学的治疗原则是根据温病的病程和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
在温病早期,应以疏散邪气、解表散寒的方法治疗,如辛凉解表法,以达到驱除邪气、恢复机体正常功能的目的。
在温病中期,应以清热解毒法治疗,主要是通过清热、解毒的方法来消除病邪。
在温病晚期,应以温通腑气法治疗,主要是通过温经通络、调和脏腑功能的方法来恢复机体的正常功能。
四、温病学的药物应用温病学的药物应用是温病治疗中的重要环节,在学习中我了解到了温病的常用药物和处方。
温病中常用的药物有石膏、阿胶、生石膏、麻黄、柴胡、黄芩等。
这些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散邪开表、清热利湿等药理作用,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温病患者。
同时,在温病的治疗中,常用的处方有麻黄汤、五苓散、桂枝汤等。
温病学温病的辨证
顺传:温邪→卫→气→营→血 逆传:邪从肺卫→营分心包
温病的辨证
主讲 高展翔
模拟病例(一)
• 患者发热2天,微恶寒,头痛,出汗多,咳 嗽,口渴,舌红,舌苔薄黄,脉数.
• 卫气同病
温病的辨证
主讲 高展翔
模拟病例(二)
• 患者发热4天, 头痛,汗多,咳嗽,口渴不 欲饮,心烦不寐,大便带血,舌深绛,舌 苔黄厚,脉细数.
温病的辨证
主讲 高展翔
• 清代喻嘉言提出三焦治疗原则“上焦如雾, 升而逐之,兼以解毒;中焦如沤,疏而逐 之,兼以解毒;下焦如渎,决而逐之,兼 以解毒。”
• 后来叶天士亦多次提到三焦论治温病的观 点“温邪触自口鼻,上焦先受。”“上焦 不解,漫延中下”“上焦药用辛凉,中焦 药用苦寒,下焦药用咸寒”
• 吴鞠通则在前人基础上总结、完善了三焦 辨证
温病的辨证
主讲 高展翔
(三) 营分证
• 定义:温邪深入营分,劫灼营阴,扰神窜络 的证候类型。
• 形成:1. 气分邪热未清,或气分湿热化燥 化火,传入营分;2. 肺卫之邪径陷心营。
3. 伏邪自营分发出。4. 温邪直犯心营。
证候:身热夜甚,口干,反不甚渴饮,心烦 不寐,时有谵语,斑疹隐隐,舌质红绛,脉 细数。
热盛的表现
温病的辨证
主讲 高展翔
• 辨证要点:但发热,不恶寒,口渴,苔黄。 • 证候特点:病变广泛,类型较多
温病的辨证
主讲 高展翔
辨证要点:但发热,不恶寒,口渴,苔黄。 微恶风寒——卫阳受遏,失却温养 微恶风寒——卫阳受遏,失却温养
邪在气分所涉及病位及其表现: 他揭示温病发生和发展规律,把温病变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基本上符合临床实际情况。
2024年学习温病学的心得体会(2篇)
2024年学习温病学的心得体会《温病学》学习体会1、要明确伤寒与温病学的联系与不同。
在伤寒的基础上发展成为独立的较完善的对温病的系统论述。
早在清代就已经有了对温病的病因病机的阐述,经过不断发展,到了明清时期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也可以说,温病是在伤寒的基础上发展并独立出来的一个体系。
温病在伤寒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热病的更多的创见:病因上突出了致病的季节性,病机上突出了容易化燥伤阴的特点,辨证上尤其注重卫气营血辨证以及三焦辨证,病理传变上更加突出功能损伤到实质性损害,卫气营血不同阶段____三焦不同脏腑的传变规律,2、要运用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体系以及三焦辨证理论体系来学习温病、认识温病并相辅运用。
这两个辨证理论体系可以说是古人在对温病学的探讨上发展形成了两大理论体系,为温病的辨证论治奠定基础。
卫气营血辨证的实质是气血层次之辨,三焦辨证重点揭示脏腑的功能失常及其实质损害,一定程度上涉及营卫气血的病机变化。
从营卫气血的阴阳属性,辨析病变部位层次之浅深,阴阳偏衰之轻重,卫气营血辨证须横向看,三焦辨证须纵向看。
借用《温热经纬》的比喻,即是以三焦辨证为经,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纬,换句话说,以三焦辨证为纲,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目,就可以层次分明地掌握瘟病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层次、轻重、缓急,从而正确地施治。
3、明确温病学的任务以及意义。
阐明病因病机,揭示本质,研讨防治方法。
虽然温病学的辨证治疗目前并不能对所有热性病进行有效的预防以及治疗,但是却有西医不能代替的作用。
如对病毒感染的传染病具有独到之处,对乙肝、爱滋病用清热解毒、清热利湿、扶正固本的方法则有良好的疗效;对乙肝转阴及肠伤寒的治疗,配合温病治疗方法,用中药比单用西医西药效果要好等。
二、学习温病学的几点疑惑1、温病学中的卫气营血辨证与三角辨证之下,是否也着力结合了脏腑辨证。
如对于温热病邪热入特定部位进行辨治,分别取用辛寒清热、苦寒泻热、甘寒生津、咸寒滋阴,甘淡渗湿、芳谷化浊等治法,针对性地作用于热在肺经、胸膈、少阳、阳明、肠腑、心包、三焦、膀胱、清窍、胆经、血室、少阴、膜原、阴分等特定部位,选择性地达到辩证用药的一线贯穿。
第四章温病的辨证理论
③辨证要点:身热,腹痛,大便溏垢,苔黄腻、黄浊。
中焦温病的转归:邪盛,若正气未大伤,可祛邪外解;腑实津伤,真阴耗竭殆尽,或湿热秽浊偏盛,困阻中焦,弥漫上下,阻塞机窍,可威胁患者生命。吴鞠通指出,中焦温病死证有二:“一为阳明太实,土克水者死。”“二为秽浊塞窍者死”。
(1)邪犯肺卫证
①临床表现: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头痛,口微渴,舌边尖红赤,舌苔薄白欠润,脉浮数。
卫气受郁,肺气失宣。
③辨证要点:发热,微恶风寒,咳嗽。
(2)肺热壅盛证
①临床表现:身热,汗出,咳喘气促,口渴,苔黄,脉数。
②病理:邪热壅肺,肺气闭阻。
③辨证要点:身热,咳喘,苔黄。
(3)湿热阻肺证
①临床表现:症见恶寒发热,身热不扬,胸闷,咳嗽,咽痛,苔白腻,脉濡缓。
四、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的关系
卫气营血的病机变化与三焦脏腑的病机变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也是相互关连,但又有所不同。卫分的病变关系着上焦手太阴肺;气分病变的范围不仅涉及太阴肺,尚包括中焦阳明胃肠、足太阴脾等;营分病变与上焦厥阴心包相联系;血分病变也与上焦厥阴心包相关连,与足少阴肾及足厥阴肝也有一定关系。
三焦病机及证候的传变,一般是从上焦传中焦,中焦传下焦。病邪始于上焦手太阴肺,传至中焦阳明胃腑的过程,称为顺传。特点是:病邪以脏传腑,正气逐邪外出,病趋好转,预后好。温邪自手太阴肺传至手厥阴心包的过程,称为逆传。特点是:发病急骤,来势凶猛.病情重笃凶险,预后差。临床表现是:初病有短暂恶寒发热,甚或寒战高热,旋即热势骤降,神昏肢厥,濒于死亡。
②病理:湿热阻肺,肺失肃降。
③辨证要点:恶寒,身热不扬,胸闷,咳嗽,苔白腻。
温病的辩证(一、卫气营血辩证)(刘景源)
温病的辩证(⼀、卫⽓营⾎辩证)(刘景源)温病的辩证(⼀、卫⽓营⾎辩证)(转载)温病的辨证纲领,有卫⽓营⾎辨证和三焦辨证两⼤系统,它们对温病的辨证,各有各的指导意义。
⼀、卫⽓营⾎辩证卫⽓营⾎辨证是清代的温病学家叶天⼠提出来的,作为温病的辨证纲领,它有效地指导了临床实践。
叶天⼠说:“⼤凡看法,卫之后⽅⾔⽓,营之后⽅⾔⾎。
”“⼤凡看法”,是讲规律性,也就是说,温病的辨证规律是卫分证之后才是⽓分证,营分证之后才是⾎分证。
这句话的重点不在卫与营,⽽在⽓与⾎。
也就是说,叶天⼠的卫⽓营⾎辨证,实际上是⽓⾎辨证,把温病分为⽓病与⾎病两⼤部分。
因为这两⼤部分范围太宽了、太笼统了,所以在“⽓”前⾯⼜衍⽣出“卫”,在“⾎”前⾯⼜衍⽣出“营”,从⽽把温病分为四个阶段,这样就使辨证过程更为精细、准确了。
实际上,从总体上来说他强调的是⽓⾎辨证。
为什么这么说?他的⽴论依据是什么?他为什么不⽤别的名词,不⽤别的辨证,⽽特意选择了卫⽓营⾎,这个问题很有深度,是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的。
要讲叶天⼠为什么⽤⽓病与⾎病来辨证温病,⾸先应该复习⼀遍卫、⽓、营、⾎的⽣理概念。
1.卫⽓营⾎的⽣理概念卫、⽓、营、⾎的⽣理概念主要在⽓与⾎,⽓中包括卫,⾎中包括营。
(1)⽓要谈这个问题,⾸先要讲“⽓”。
中医学所讲的⽓,作为⼈体来讲,应该说⾸先想到是⼈体⼀⾝之⽓,这个⽓称为“真⽓”,也称“正⽓”,还有⼈称为“原⽓”、“元⽓”、“真元之⽓”从⼈体⼀⾝之⽓的⽣成来说,它有三个来源:⼀是来源于先天的⽓,是受之于⽗母,与⽣俱来的⽓。
就是说,在⼈没有降⽣之前,还没有见天⽇的胚胎时期已经存在了,所以称之为“先天之⽓”。
⼀个是来源于⾃然界的⽓,也就是呼吸的清⽓。
婴⼉⼀降⽣,⾸先就要呼吸,所吸进来的氧⽓来⾃于⾃然界,所以称之为“⾃然之⽓”。
⼀个是来源于饮⾷的⽓,⼩孩要吃奶,长⼤了以后要吃⾷物,因为⼈类维持⽣存的营养物质来⾃于饮⾷物,所以称之为“⽔⾕之⽓”。
⼈体的⼀⾝之⽓就由这三种成分所构成,这三种成分从来源上看是三个途径,但是它们在⼈体内是混在⼀起相互化⽣、密不可分的。
《温病学》教学大纲
南京中医药大学《温病学》教学大纲总学时63学时开课对象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专业前言温病学是一门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方法的临床学科。
温病学的理论和诊治方法具有指导临床工作的实际意义。
温病学是中医专业的必修课,是中医学的理论和诊治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温病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诊治温病的基本技能,为诊治温病和其他有关疾病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内容主要由二个部分组成:其一是温病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介绍温病学的发展史、温病的概念、病因发病、辨证、诊法、治疗和预防等;其二是讨论主要温病,包括风温、春温、暑温、湿温、伏暑、秋燥、大头瘟、烂喉痧等病的病因病理、传变规律、辨证论治。
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上篇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一)了解温病学的定义、学习温病学的意义。
(二)了解温病学的发展概况,明确温病学是在对外感热病认识不断深入的基础上,为适应医疗实践的需要而形成的。
(三)了解对温病学形成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著作如《内经》、《难经》、《伤寒论》、《千金要方》等和医家如朱肱、刘河间、郭雍、王安道等人对温病学发展的主要贡献,熟悉主要温病学家如吴又可、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人的学术成就及其代表著作。
【教学内容】一、温病学的定义。
二、温病学研究对象和任务。
三、温病学的发展概况(一)战国~晋唐时期(介绍该阶段对温病的认识及《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肘后方》、《千金要方》等著作对温病的主要论述)(二)宋~金元时期(介绍朱肱、刘河间、郭雍、王安道等主要学术思想及代表著作)(三)明清时期(介绍张凤逵、吴又可、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人的主要学术思想和代表著作)(四)近现代温病学理论的发展四、温病学教材的主要内容和学习研究方法第二章温病的特点、范围和分类【目的要求】(一)明确温病的概念。
(二)掌握温病的特点。
(三)了解温病的范围及命名依据。
(四)熟悉温病的分类。
温病学
其实,世上最温暖的语言,“ 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 所以懂得才是最美的相遇!只有彼此以诚相待,彼此尊重, 相互包容,相互懂得,才能走的更远。 相遇是缘,相守是爱。缘是多么的妙不可言,而懂得又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否则就会错过一时,错过一世! 择一人深爱,陪一人到老。一路相扶相持,一路心手相牵,一路笑对风雨。在平凡的世界,不求爱的轰轰烈烈;不求誓 言多么美丽;唯愿简单的相处,真心地付出,平淡地相守,才不负最美的人生;不负善良的自己。 人海茫茫,不求人人都能刻骨铭心,但求对人对己问心无愧,无怨无悔足矣。大千世界,与万千人中遇见,只是相识的 开始,只有彼此真心付出,以心交心,以情换情,相知相惜,才能相伴美好的一生,一路同行。 然而,生活不仅是诗和远方,更要面对现实。如果曾经的拥有,不能天长地久,那么就要学会华丽地转身,学会忘记。 忘记该忘记的人,忘记该忘记的事儿,忘记苦乐年华的悲喜交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对于离开的人,不必折磨自己脆弱的生命,虚度了美好的朝夕;不必让心灵痛苦不堪, 弄丢了快乐的自己。擦汗眼泪,告诉自己,日子还得继续,谁都不是谁的唯一,相信最美的风景一直在路上。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你路过我,我忘记你;你有情,他无意。谁都希望在正确的时间遇见对的人,然而事与愿违时, 你越渴望的东西,也许越是无情无义地弃你而去。所以美好的愿望,就会像肥皂泡一样破灭,只能在错误的时间遇到错的人。 岁月匆匆像一阵风,有多少故事留下感动。愿曾经的相遇,无论是锦上添花,还是追悔莫及;无论是青涩年华的懵懂赏 识,还是成长岁月无法躲避的经历……愿曾经的过往,依然如花芬芳四溢,永远无悔岁月赐予的美好相遇。 其实,人生之路的每一段相遇,都是一笔财富,尤其亲情、友情和爱情。在漫长的旅途上,他们都会丰富你的生命,使 你的生命更充实,更真实;丰盈你的内心,使你的内心更慈悲,更善良。所以生活的美好,缘于一颗善良的心,愿我们都能 善待自己和他人。 一路走来,愿相亲相爱的人,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百年好合。愿有情有意的人,不离不弃,相惜相守,共度人生的每 一个朝夕……直到老得哪也去不了,依然是彼此手心里的宝,感恩一路有你!
温病学考试重点
温病学重点(括号内内容看一下作为了解)上篇第一章绪论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一、萌芽阶段《黄帝内经》首次提出温病病名二、成长阶段1.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提出“六气皆从火化”的观点,为温病寒凉清热为主治疗方法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2.首先提出温病应从伤寒体系中分化出来的医家为元代末年的王履(王安道),将温病与伤寒加以明确区分,其《医经溯洄集》中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
故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评价王履“始能脱却伤寒,辩证温病”三、形成阶段1.明代医家吴又可所著第一部温疫学专著——《瘟疫论》,创立疠气学说2.明代医家张鹤腾所著第一部暑病专著——《伤暑全书》3.清代叶天士——《温热论》,创立了卫气营血学说。
为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4.清代薛生白——《湿热病篇》5.吴鞠通——《温病条辨》,倡导三焦辨证。
第一部理论方药具备的集大成之作6.王孟英——《湿热经纬》。
第一部优秀的温病文献汇集之作以上,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被誉为清代温病四大家。
此外,需要了解: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余霖——《疫疹一得》陈平伯——《外感温病篇》;柳宝诒——《温热逢源》雷丰——《时病论》;俞根初——《通俗伤寒论》戴天章——《广温热论》第二章温病的特点、范围及分类第一节温病的概念温病是指感受温邪而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第二节温病的特点: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2.多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温病的发生与季节有密切的关系,故有“四时温病”之称;东南沿海地区夏季炎热潮湿,易形成湿热病邪,所以湿热类温病易于发生)3.病程发展有一定规律性(①由表入里②由浅入深③由轻转重④由实转虚⑤由功能失常转为实质损伤)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①起病急,传遍快②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③易化燥伤阴④易内陷生变)(皮肤斑疹密布,腔道出血,神智昏迷,手足抽搐等。
其中斑疹、出血是热陷血分,迫血妄行所致,神智昏迷是热邪内闭心包的结果,手足抽搐是热陷肝经而热盛动风的表现)第三节温病的范围及命名一、温病的命名1.以发病季节为依据:发生于春季的春温;发生于冬季的冬温2.以时令主气为命名依据:发生于春季的风温(春季主气是风);发生于夏季的暑温(夏季主气为暑);发生于长夏季节的湿温(长夏季节主气是湿)3.根据发病季节结合季节主气命名:秋燥4.以临床表现特点为依据:大头瘟(以头面肿胀为特点);烂喉痧(以咽喉腐烂、皮肤丹痧密布为特点);疟疾(以寒热定时发作为特点);霍乱(以突然上吐下泻为特点)5.根据疾病流行情况命名:温疫,或称天行病、时行病等第四节温病的分类1.根据病因性质分类2.根据发病初起的性质分类(可将温病分为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两类。
浅论《温病条辨》治咽痛
浅论《温病条辨》治咽痛摘要温病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在宋金元时期刘完素提出“六气皆从火化”“六经传变皆是热证”,为温病学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到明清时期,一部《温病条辨》标志着温病学走向成熟,其三焦辨证理论更使温病辨证更趋于完善、系统。
吴氏继承《内经》、仲景及后世诸家,精研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对外感内伤杂病诊治亦颇精妙。
本文就温病中常见的风热、湿热、温毒、温热、风热时毒五种病因所致咽痛, 分别加以归纳总结, 从中学习其对中医先贤的继承与发扬。
关键词《黄帝内经》;《伤寒论》;《温病条辨》;咽痛;咽痛,中医学称之为“喉痹”是临床常见的一个症状。
咽痛既可发于风寒、风热、温邪等多种外感疾病,又可发于内伤疾病。
《素问·邪客》[1]载: “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灵枢·忧患无言》[2]载:“咽喉者,水谷之道也。
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说明咽喉不论是在呼吸系统还是消化系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于咽痛疼痛地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提取内经、伤寒和温病对于咽痛论治的核心思想进行梳理,以期完善辨证论治。
1 《内经》、《伤寒论》从六经论治1.1.少阳咽痛《伤寒论》[3]载:“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足少阳胆经是本火标阳之经,易火化生热,胆火上炎或郁热,继而出现口苦、咽干咽痛、目眩目赤、心烦喜呕、胸胁不适等症状;治以清少阳胆火,和解少阳; 方用小柴胡汤。
胆火偏旺者,随证加入栀子、龙胆草、菊花等;太阳与少阳合病者,用柴胡桂枝汤;少阳阳明合病者,用大柴胡汤。
1.1.阳明咽痛《灵枢·经脉》[2]载: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
”《伤寒论》[3]载: “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必咽痛。
温病学-考试向总结-赤砂小医
第一章绪论1.《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出“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的观点,此为后世温病伏邪学说的渊薮。
2.刘完素提出“六气皆从火化”的观点,为温病寒凉清热为主治疗方法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王履,“始能脱却伤寒,辨证温病”。
4.明代医家吴又可,第一部温疫学专著《温疫论》。
5.明代医家张鹤腾,第一部暑病专著《伤暑全书》。
6.清代医家叶天士,《温热论》,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创立了卫气营血学说。
7.薛生白,《湿热病篇》,立湿热专论。
8.吴鞠通,《温病条辨》,三焦辨证,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温病的专著。
9.王孟英则“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著《温热经纬》。
第二章温病的特点、范围及分类一、定义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其中既有风寒性质外感热病,又包括温热性质外感热病。
狭义伤寒,则为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
温病:是感受温邪而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温疫:指除外感六淫外,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大流行的一类疾病。
新感温病:是指感受时令病邪后即时而发,病发于表的温病。
伏邪温病:是指感受外邪后未立即发病,邪伏体内经过一个以上季节后发病,病发于里的温病。
温毒:一是为疾病名称,指温病中具有独特表现的一类疾病,即温毒疾患;一是为病因,之温病中的一中致病因素,即温热毒邪。
二、温病的特点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叶天士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2.多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起病急,传变快;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易内陷生变。
三、温病的命名1.发病季节-春温、冬温2.时令主气(四时主气)-风温、湿温、3.季节主气结合-秋燥4.临床表现特点-大头瘟、烂喉痧5.流行情况-温疫四、分类1.病因性质-温热性(风温、春温等),湿热性(湿温、暑温夹湿、伏暑等)2.发病初起特点-新感(风温、秋燥、冬温等),伏邪(春温、伏暑等)第三章温病的病因与发病一、定义温邪:是外界致病邪气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
高等教育出版社《温病学》名词解释
高等教育出版社“十二五”规划教材《温病学》名词解释一览第一章绪论1、寒凉派金元时代医学上的学派之一,其代表人物是刘完素,认为疾病多因火热而起,倡“六气皆从火化”之说,治疗上主张以寒凉药为主,后世称为寒凉派。
2、温病学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治的一门学科。
3、广义伤寒把伤寒作为所有外感热病的总称,如《难经五十八难》中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4、戾气明代吴又可提出的温疫病因,认为温疫并非风寒暑湿等六气所感,而是自然界中独特的致病物质“杂气”所致,其中致病暴戾的称为“戾气”。
第二章温病概念1、温疫指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可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
2、天行指病名,即流行病,也叫时气、时行。
3、时行之气出自王叔和《伤寒例》,是指非其时而有其气的反常之气。
4、新感温病凡感受当令之邪,感而即发,初起病发于表,以表热证为主的温病。
5、伏邪温病凡感受外邪,过时而发,初起病发于里,以里热证为主的温病。
6、新感引动伏气温病初起即见里热症状,又有表证者。
传统认为这是原有伏邪内伏,又感受时令之邪而发,故称为新感引动伏气。
7、温病是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8、温毒一为病因,系指温热毒邪而言;一指病名,指感受温热毒邪而引起,除具有一般急性热病的临床见证外,还具有局部红肿热痛、溃烂或肌肤有显著斑疹等特征。
第三章温病病因与发病1、温邪指外邪中具有性质属热、致病迅速、病位有别等特点的一类病邪。
包括风热、暑热、湿热、燥热病邪以及温毒、戾气等。
2、伏寒化温根据《素问》中“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认为冬感寒邪,伏于体内,郁久化热而形成的温热性质的温邪。
3、天受见于《温疫论》,指通过空气传染。
4、传染见于《温疫论》,指通过接触传染。
5、邪伏少阴是伏气温病的一种类型,一般指冬伤于寒,寒伏于少阴,而有少阴亏虚者。
6、邪舍营分是伏气温病的一种类型,一般指营分素虚而邪伏于营分,因新感外邪引动而致内伏营分之邪外发。
温病学——中医主治考试.
温病学第一单元序言中医历史:战国期间出现的中医学第一部著作《黄帝内经》确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从这个期间此后,中医学有几次重要的打破,第一次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的问世,它大体成书于公元150-219年间,这个过程距离《黄帝内经》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第一部临床著作,它确定了中医学的辩证诊治系统,对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它是《黄帝内经》以后的又一部经典著作。
在《伤寒杂病论》以后,再一次重要的打破,就是金、元期间的“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是寒凉派代表,李东垣是补土派的代表,张子和是攻邪派的代表,朱丹溪是养阴派的代表,从《伤寒杂病论》的问世到金元四大家的出现经历了快要一千年的时间。
以后就是温病学说的形成,这是又一次重要的打破,这个打破是明清时代达成的,与金元四大家又相隔了几百年的时间。
温病学形成的期间是清朝中期,距今约260年时间。
温病与伤寒都是急性外感热病,但伤寒是外感寒邪所致使的外感热病,它的病因是寒邪,而温病是外感热邪所致使的外感热病,它的病因是热邪。
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成温病,至夏变成暑病。
暑病者,热深重于温也。
太阳中风是表虚证,太阳伤寒是表实证,而太阳温病则属于表热证。
太阳温病为何不恶寒呢?它是伏气发病,是冬季感寒,邪气伏在体内,郁而化热,到春季腠理开泄时,从里向外发,它不是新感觉的邪气,它是郁热从里向外发,因此表现出来就是“发热而渴不恶寒。
”冬伤于寒,至春发者,谓之温病。
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
伏气温病以里热为主,它能够没有表证,一发病就见高热,称为伏邪自觉;有的伏气温病初起也能够有表证,但不是纯真的表证,而是表现为表里同病,并且以里热为主,称为新感引动伏邪。
而新感温病与伏气温病不一样,它初起必定有一个显然的表证过程,而后再由表入里。
叶天士:温邪上受,第一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温病学讲稿-讲温病学形成与发展:《温病条辨》
05《温病学》形成与发展:温病学四大家之吴鞠通和《温病条辨》上节课咱们讲了叶天士和薛生白对温病学的贡献,温病学派可以说,自从叶天士的《外感温热篇》问世以后,就正式的形成了。
他形成之后又有很大的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吴鞠通的著作《温热条辩》作者叫吴瑭,字配珩,号鞠通,他生于1758年到1836年,江苏淮阴人,他的著作比较多,除了《温病条辨》之外,还有《医医病书》,《吴鞠通医案》,这些书今年都有再版,都可以看得到,本来吴鞠通,他不是学医的,他是读孔孟之书,考科举的是一个儒者,他为什么学医?他在《温病条辨》自序里面说“瑭19岁时父病年余”,他父亲病了一年多,“至于不起”,最后病故了,“瑭愧恨难名,哀痛欲绝,以为父病而不止医,尚复何言立于天地间”,遂“慨然弃举子业,专事方术”,从此就不考科举了,开始学医,所以说吴鞠通是一个自学成才的,也是个大家,“又越四载”他叫“犹子”,“犹子”就是侄子,“犹子巧官病温。
开始喉痹,外科就给他吹冰硼散,吹完以后呢?喉遂闭,就完全闭住了,然后又遍延诸时医治疗,请了很多医生治疗,一般用药都是双解散,人参败毒散这一类的,最后发黄而死,没治好,所以吴鞠通当时也认为这个方法不好,但是他自己也不知道应该怎么治?因为当时对温病的治法大家都不熟悉,也都不了解。
所以更激励他发奋读书。
过了三年,他来到北京,参加了检校四库全书,看到了明末吴又可的温疫论,中医学,温病学这个领域里边,进入四库全书的只有一本温疫论,因为什么呢?在温疫论之前,没有温病的专著,所以在修《四库全书》的时候,只有温疫论收进去去了,其他温病学著作都没有收进去,所以他就在书海里面博览群书,这个过程,他自己也有说法,我给大家念一下,他在问心堂温病条辨里面说,“盖张长沙悲宗族之死,作《玉函经》,为后世医学之祖。
奈《玉函》中之《卒病论》亡于兵火”还是讲这个《卒病论》在伤寒论里面已经丢失了。
“后世学者,后世学者无从仿效,遂至各起异说,得不偿失。
北京中医药大学《温病学》邵学红
晋唐时代对温病认识的发展: 1、晋代王淑和阐述了温病的病因学说: (1)伏寒化温说:冬伤于寒,寒毒藏于肌肤,至 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 (2)伏邪新感说:受寒为病的过程中更感异气 重感于寒——温疟,更遇于风——风温 更遇温热——温毒,更遇温气——温疫 (3)时行之气说: 《伤寒例》: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反大寒, 夏时应大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 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 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
(四)明清时期--形成阶段 温病学发展至明清时代已渐趋成熟,特别是清代,温 病学获得蓬勃发展。表现在对温热病的认识更加深化,理 论日益完善,治疗方法不断丰富,创造性地总结出一套比 较完整的温病辨证施治的理论和方法,从而使温病学在理 论方药等方面形成了完整体系。
明代温病学的主要成就:
1、汪石山首创“新感温病”说,丰富发展了温病发病学内 容。 汪氏认为发于春天的温病,除了冬寒化温者之外,尚 有感受春令温暖之气而病的新感温病,打破了长期以来认 为温病都是伏寒化热的传统观念。 他说,“有不因冬月伤 寒而病温者,此特春温之气,可名曰春温。……此新感之 温病也。” 需要指出的是,汪氏的”新感温病“说,可能受宋代 医学家郭雍的影响。
3、明末清初喻嘉言提出温疫防治新见解,创立秋 燥致病新理论 a:温疫防治大法:“未病前预饮芳香正气药,则 邪不能入,此为上也。邪既入,则以逐秽为第一 要义:上焦如雾,升而逐之,兼以解毒;中焦如 沤,疏而逐之,兼以解毒;下焦如渎,决而逐之, 兼以解毒。” 这种逐秽解毒的方法实为后世创立芳香化浊 法的开端。而疫病分三焦论治的立论,未尝不可 说是给予吴鞠通创立三焦学说的启示。 b:补充《内经》“秋伤于燥”缺文,制清燥救肺 汤:喻氏还认为,《内经》只有春伤于风,夏伤 于暑,秋伤于湿,冬伤于寒等论述,而没有论及 燥气,不够全面,乃撰写《燥气论》,提出了秋 伤于燥之说,并制定清燥救肺汤作为治疗燥病的 主方,这确是发前人所未发。
《温病条辨》学验传承精要——中原版《温病条辨》导读精编
光明中医2020年12月第35卷第24期CJGMCM December 2020. Vol 35. 24・3873・《温病条辨》学验传承精要**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刘景源传承工作室项目作者单位:l.长春中医药大学温病教研室(吉林 长春130117) ;2.北京知医堂门诊中和国医馆(北京100031 );3.中华中医药学会光明中医杂志社(北京100036) ;4.北京中医药大学 名老中医刘景源传承工作室(北京100100)△通讯作者:E-mail :jianyu66@ 163. com※指导老师——中原版《温病条辨》导读精编岳冬辉'杨建宇"A 李杨2" 刘言言'刘景源*摘要:《温病条辨》是中医温病学(含瘟疫)的临床基础典籍,学习《温病条辨》的三焦辨证、运气论病、经方发挥、理法方药等,必 须要牢记条文,传承精华,联系临床,以经解经,把握核心,守正创新,才能在瘟疫面前,沉着应对,药到病除。
关键词:《温病条辨》;吴鞠通;温病学;瘟疫学doi :10. 3969/j. issn. 1003-8914. 2020. 24.014 文章编号:1003-8914(2020)-24-3873-03《温病条辨》作为温病学的一部代表著作,系统阐述了温病学的重要理论,对各种常见温病提出了具体 的诊治和理法方药,具有重要的理论引领价值和临床指导实用价值。
该书不仅是诊治温病的重要参考书, 而且近来被作为中医的重要典籍,成为学习、研究和掌 握中医的必读之书⑴。
1 概要《温病条辨》作者为吴鞠通,名璃,字佩術,号鞠 通,生于1758年,殁于1836年,江苏淮阴人士。
吴氏少习儒学,19岁时,父患病年余,终至不治,此颇觉愧 恨难名,以为父病而不知医,无颜立于天地间。
于是“慨然弃举子业,专事方术”,广购医书,发愤学医。
越四载,在其23岁时,犹子巧官病温终不治至发黄而死, 因其初学,未敢亲试而愧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上意义: 作为分析温病病机的理论基础、作为 辨别温病各种证候类型的基本纲领、作为 判断温病过程中病位病情的标准、作为确 立温病治则治法的依据。
一、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是叶天士在《内经》及 历代医家有关营卫气血生理与病理等方面 论述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在临床上对温病 发生发展规律的观察和总结,把卫气营血 的概念用于对温病病机的演变规律、病程 发展阶段性的分析,从而形成了卫气营血 辨证理论。
(3)病机分析:
卫分证是温邪初袭人体后,与人体卫气
相争所出现的一系列表现。如风热或燥热等
温邪通过呼吸而犯于肺经,肺合皮毛,主一
身之表,而卫气主卫外,所以卫气首先与温 邪相争,引发了以体表见证为主的证候表现。
温邪与卫气相争的病机变化: 一方面是温邪对人体的影响,表现在卫受邪郁, 肌肤失于温养,而见恶寒。邪留肌表,卫气受阻, 郁而不伸,腠理开合失职,则无汗或少汗。同时, 温邪袭于头部,经气不通,加之阳热上扰清空而头 痛。如邪犯肺经,导致清肃失司则咳嗽。温邪易伤 津,所以可见口渴。 另一方面是正气具有御外功能,邪气入侵,导 致邪正相争,卫阳亢奋而发热。虽然温邪抑郁卫阳 而致恶寒,但因温邪属阳热之邪,故恶寒较轻而短 暂。如湿热病邪犯于中焦脾胃,除了影响脾胃的功 能外,也可因卫气被邪郁遏,邪正相争而引起发热, 微恶寒等卫表症状。综上所述,卫分证的病理特点 是:邪郁卫表,邪正相争。
热盛阳明证: 壮热,不恶寒,但恶热,汗多,口渴饮冷,舌 苔黄燥,脉洪大等,即一般所说的“四大”见症。 热壅于肺: 身热喘咳;热扰胸膈,可见身热心烦不眠;热 结肠腑,可见日晡潮热,腹胀便秘;热郁胆腑,可 见身热口苦,干呕心烦等。
湿热性质的病邪所引起的气分证,临床症 状表现较特殊。 其共有的症状:发热,脘腹痞满,苔腻。 其发热的类型随湿热偏盛程度而异: 湿偏盛者:热为湿遏而多表现为身热不扬; 热偏盛者:因湿热交蒸,身热较盛而不为 汗衰。
温病学多媒体教学课件
— —温病的辨证理论
南京中医药大学 温病学教研室 2008.9
概述
温病辨证除了要有中医学八纲、脏腑、 气血津液等辨证理论作指导外,还有独特 的辨证理论,即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 并以此构成了温病辨证理论体系的核心。
在温邪侵袭人体后,会导致卫气营血 及三焦所属脏腑功能失调及实质损伤,从 而产生复杂多样的临床症状。以卫气营血 辨证及三焦辨证理论为指导,对这些临床 表现进行分析,可以了解温病各种症状产 生的原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判断出病变 深浅部位及性质,归纳证候类型,了解邪 正消长,掌握病变的发生、发展、传变规 律等,从而为治疗提供依据。
(2)主要证候: 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 或有咳嗽,口微渴,舌苔薄白,舌边尖红, 脉浮数等。其中以发热与恶寒并见,口微渴 为辨证要点。 确定病邪在卫分的主要依据,是发热与 恶寒并见,一般是发热重恶寒轻。是否出现 口渴则是判断病证寒热属性的重要症状之一, 如见口渴,则提示所感之邪为温邪。因此通 常将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作为卫分证的 辨证要点。
不同类型的温邪侵犯卫分,症状各具特点,其 病理也各有所不同。 风热病邪犯于卫分,病位主要在肺卫 证见发热,微恶风寒,鼻塞流涕,咽痛,扁桃 体红肿,头痛,咳嗽,口微渴,舌边尖红赤,舌苔 薄白,脉浮数等。其中以发热,微恶风寒,鼻塞流 涕,头痛等为辨证要点。 燥热病邪犯于卫分,病位主要在肺卫 证见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少痰或无痰,咽干 鼻燥,口渴,舌红苔白欠润,脉浮数等。其中咳嗽 少痰,或无痰,咽干鼻燥为辨证要点。
(2)主要证候: 气分证的临床表现可因病邪性质及病变 部位不同而各异。 其共同的特点: 热势壮盛,不恶寒,汗多,渴喜饮凉, 尿赤,舌质红,苔黄,脉数有力等,其中以 但发热,不恶寒,口渴,苔黄为辨证要点。
各种气分证的病机变化和临床表现虽 大体相似,但因病变部位不同和病邪性质 各异,各种气分证的临床表现不完全相同, 除上述典型的共有症状外,还可见邪热盛 于某一脏腑部位的症状表现。
脘腹痞满为湿热郁阻气机的表现,苔腻 为湿热征象。 湿热初入气分,湿邪偏盛者多为白腻苔; 湿邪化热,热重湿轻或湿热俱盛时则变 为黄腻苔或黄浊苔。
在论述气分证时每把热盛阳明证作为 代表,而其他病变部位的气分证临床表现, 将在三焦辨证中叙述。 温病邪在半表半里者也归属于气分证 范围,但其往往发热恶寒交替出现,或表 现为寒热起伏,与一般的气分证不恶寒者 有别。
(4)发展趋势: 卫分证的进一步发展大致有以下两种 情况: 一是温邪犯于卫分,病情较轻,正气 未衰,能够驱邪外出,或加上及时恰当的 治疗,温邪从表而解,疾病得愈。 二是感邪较重,或治疗不及时或不恰 当,正气不能祛邪外出,温邪可从卫入气; 如患者正气极虚,温邪可由卫分而直接传 入营分甚至血分,此时病情较为重险。
2、气分证
(1)概念: 气分证是温邪在里,引起人体脏腑或 组织气机活动失常的一类证候,属于外感 病里证的范畴,同时还包括了半表半里证 在内。 气分证的病变较广泛,凡温邪不在卫分, 又未传入营(血)分,都可属气分证范围, 涉及的病变部位主要有肺、胃、脾、肠、 胆、膜原、胸膈等。
气分证的形成途径
一是在卫分的温邪传入气分; 二是温邪直接犯于气分,例如暑热病邪可 以直犯阳明,湿热病邪则直犯于脾胃等; 三是气分伏热外发,如伏寒化温病邪伏于 气分而内发; 四是由营分邪热转出气分等。
(一)卫气营血的证候与病机
激发体内防御机能,出现一 系列由邪正相争所引起的反 应
温邪入侵人体
导致了卫气营血及有关脏器功 能失调及实质损害。
卫气分 营血分
功能失调为主 实质损害为主
卫分证
属表
气分证 营分证 血分证
属里
气分证较浅 营分证较深 血分证更深
1、卫分证
(1)概念: 卫分证是温邪初袭人体,引起以卫外 功能失调为主要表现的一类证候,属于外 感病表证的范畴。
如湿热病邪犯于卫分,病位主要在脾胃 证见恶寒发热,身热不扬,少汗,头重如裹, 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舌苔白腻,脉濡缓等。其 中以恶寒,身热不扬,头身重着,苔白腻为辨证 要点。 但单纯的湿热卫分证少见,因为在出现卫分 证的同时,同时已有湿热内郁脾胃,中焦气机失 调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