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病学
第一单元温热类温病
温热类温病指不兼湿邪的温病,主要包括风温、春温、暑温、秋燥等,具有起病急、传变快、易化燥伤阴之特点,治疗在清泄邪热的基础上,还要时时顾护阴液。本单元以风温、春温、暑温作为温热类温病之代表。
主要温热类温病的传变规律
一、风温病的传变规律
二、春温病的传变规律
三、暑温病的传变规律
温热类温病主要证治
卫分证治
邪袭肺卫
病机:风温初起,风热病邪袭于肺卫。
证候表现:发热,微恶寒,头痛,无汗或少汗,咳嗽,口微渴,或咽喉肿痛,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泄热。
方药:银翘散、桑菊饮。
银翘散(辛凉平剂)
银花、连翘、桔梗、薄荷、竹叶、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鲜芦根。
桑菊饮(辛凉轻剂)
杏仁、连翘、薄荷、桑叶、菊花、桔梗、芦根、生甘草。
气分证治
肺热腑实
病机:肺经痰热壅阻,肠腑热结不通。
证候表现:发热,痰涎壅盛,喘促,便秘,苔黄腻或黄滑,脉右寸实大。
治法:宣肺化痰,通腑泄热。
方药:宣白承气汤。
生石膏、生大黄、杏仁粉、瓜蒌皮。
此为肺与大肠的同病证,痰热壅阻,肺气不降,则腑气难以下行;肠腑热结,腑气不通,则肺热无从外泄。故当肺与肠同治。宣白承气汤取白虎汤、承气汤合用之义,有宣肺通腑之效。
燥热伤肺
病机:燥热之邪壅肺,气阴两伤。
证候表现:发热,干咳无痰或少痰,气逆而喘,胸胁满闷,鼻咽干燥,心烦口渴,乏力,苔薄白干燥或薄黄干燥,舌边尖红赤。
治法:清肺泄热,养阴润燥。
方药:清燥救肺汤。
生石膏、桑叶、甘草、人参、胡麻仁、阿胶、麦冬、杏仁、枇杷叶。
营分证治
营分证多由气分证不解,邪气深入而致。亦有卫分证不解,直接深入营分者,与邪气猛烈或正气已虚有关。风温、春温、暑温的病变过程中,都可以出现营分证。“心主血属营”,是说营分的病变会影响到心包的功能,所以出现心烦躁扰、甚或谵语等神志异常的表现;营和血都居于脉中,营分的病变也会影响到血分,因而出现斑疹隐隐之热窜血络、血热妄行的表现。
热灼营阴
病机:热灼营阴,扰神窜络。
证候表现:身热夜甚,心烦不寐,甚或时有谵语,斑疹隐隐,咽燥口干反不甚渴,舌质红绛,苔薄或无苔,脉细数。
本证纯属营分,见舌质红绛,苔薄或无苔。若邪热初入营分而气分热未解,则多兼有黄白苔。
治法: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方药:清营汤。
犀角(水牛角代)、生地、玄参、竹叶心、麦冬、丹参、黄连、银花、连翘。
本方为温病营分证治疗的主方,其中生地、玄参、麦冬甘寒清热养阴,水牛角、黄连清营热解毒,丹参化瘀以防瘀热互结,银花、连翘、竹叶轻清透热,配入清营养阴解毒之品中,可使气机宣达,营热外透,体现了叶天士“入营犹可透热转气”的营分证治疗大则。
热陷心包证治
热陷心包
病机:热入心包,炼液成痰,痰热闭窍。
证候表现:身灼热,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舌蹇肢厥,舌色鲜绛,脉细数。
治法:清心凉营,豁痰开窍。
方药:清宫汤送服安宫牛黄丸,或送服紫雪丹、至宝丹。
清宫汤
玄参心、莲子心、竹叶卷心、连翘心、犀角尖(水牛角尖代)、连心麦冬安宫牛黄丸(市售成药,组成略)
紫雪丹(市售成药,组成略)
至宝丹(市售成药,组成略)
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皆为凉开剂,有开窍醒神之功,又称为温病“三宝”。
热盛动风证治
热盛动风
病机:邪热亢盛,深入厥阴,引动肝风。
证候表现:高热,头痛头胀,心中躁扰,甚则神昏,手足抽搐,颈项强直,甚或角弓反张,舌红或舌绛,脉弦数。
治法:清热凉肝,息风止痉。
方药:羚角钩藤汤。
羚羊角、桑叶、菊花、钩藤、生地、白芍、竹茹、川贝、茯神、甘草。
若见壮热,烦渴,舌红,脉洪大有力,为阳明气分热盛,引动肝风,当配以生石膏、知母大清气热;若见身热夜甚,舌质红绛,为心营热盛,引动肝风,当配以清营汤类;若兼腑实便秘者,当配以大黄、芒硝通下泄热;若有窍道出血,或斑疹外发,当配以水牛角、生地等凉血止血;若同时有神昏者,为手足厥阴心包、肝的同病证,当与“三宝”同用。
血分证治
热盛迫血
病机:血分热毒炽盛,动血耗血,瘀热内阻。
证候表现:身灼热,躁扰不安,甚或昏狂谵妄,斑疹显露,色或紫黑,或吐衄血、便血、尿血,舌深绛,脉细数。(窍道出血、斑疹)是与营分证的不同之处。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散血。
方药:犀角地黄汤。犀角、生地、芍药、丹皮。
真阴耗竭证治
温邪久羁不退,进入下焦,耗伤肝肾之阴血,呈现邪少虚多之势,属温病后期的证候。
真阴耗竭
病机:温病日久,真阴耗伤,邪少虚多。
证候表现:低热不退,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干咽燥,齿黑,或心悸,或神疲多眠,耳聋,舌干绛或枯萎,或紫晦而干,脉虚软或结代。
治法:滋养肝肾阴液。
方药:加减复脉汤。
炙甘草、干生地、麦冬、阿胶、麻仁、白芍。
本方由《伤寒论》炙甘草汤去参、桂、姜、枣,加白芍而来,是温病后期邪入下焦、肝肾阴伤之主方。方中多滋润之品,邪少虚多时才可使用,邪热尚盛、正邪交争剧烈时不可用,以免敛邪助热。
虚风内动证
阴虚动风
病机:温病后期,水不涵木,虚风内动。
证候表现:低热,手足蠕动或瘈疭,心悸或心中憺憺大动,甚则心痛,形消神倦,咽干齿黑,舌干绛,脉虚细无力。
治法:滋养阴血,柔肝息风。
方药: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
三甲复脉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