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医药专业英语教学方式

合集下载

专业英语中药教学大纲

专业英语中药教学大纲

专业英语中药教学大纲专业英语中药教学大纲随着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选择学习中药。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制定一份专业英语中药教学大纲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专业英语中药教学大纲的制定原则、内容要点以及教学方法。

首先,制定专业英语中药教学大纲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中药学涉及大量的中医药名词和专业术语,学生需要掌握这些词汇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中药知识。

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应该学会运用专业英语进行中药方剂的制备、药材的鉴定和药效的评估等实践操作。

此外,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学生应该具备查阅和分析中药相关文献的能力,以便深入研究中药的发展和应用。

最后,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中药学是一个跨文化的学科,学生需要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中药文化,并能够与国际同行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其次,专业英语中药教学大纲的内容要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介绍中药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

学生需要了解中药学的起源、发展和分类等基本知识,并掌握中药学的核心理论,如中药的性味归经和药效特点等。

其次,要介绍中药药材的鉴定和质量控制方法。

学生需要学会通过外观、性状、气味和鉴别特征等方法对中药药材进行鉴定,并了解中药药材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方法。

此外,要介绍中药方剂的制备和应用。

学生需要学会运用中药方剂制备技术,并了解中药方剂的配伍原则和应用范围。

最后,要介绍中药的药效评估和临床应用。

学生需要学会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等方法评估中药的药效,并了解中药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

最后,专业英语中药教学大纲的教学方法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理论教学方面,可以采用讲授、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中药学的基本理论。

在实践教学方面,可以组织中药药材的鉴定实验、中药方剂的制备实验和中药药效评估实验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此外,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中药研究项目,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

中医专业英语教学设计

中医专业英语教学设计

目录
• Medical English terminology and expression skills
• Cultural exchange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 Course evaluation and feedback mechanism
Course Introduction and 01 Teaching Objectives
Cultivat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to use English for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nabling them to effectively communicate and cooperate in the international medical field.
Common Chinese medicines and their effects: List common Chinese medicines and their effects, such as ginseng, astragalus, angelica, etc., and explain their applications in prescriptions.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Knowledge objective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master the basic theor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ethods, as well as relevant English terminology and express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药英语》教材浅析

《中医药英语》教材浅析

《中医药英语》教材浅析【摘要】中医药英语课是中医学和英语相互结合的一门专业、公共交叉课程,《中医药英语》教材具有选材实用化,内容中医化,英译规范化和创新性的特点。

【关键词】中医药英语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医学的价值和优势已为外国及国际医学界所共享,并逐渐得到承认。

目前,一个研究和应用中医药的世界性热潮正在兴起。

面对中医学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必然趋势,正在大学学习而将于21世纪工作的中医药大学生必须熟练地掌握外语,特别是英语,应具备与国外同行进行专业交流的能力。

然而,仅仅学习公共英语是不够的,因为在中医学中使用的英语明显不同于在西医医学中使用的英语,前者应用了许多自己特有的术语及其英语表达方式。

因而大多数中医院校毕业生乃至研究生,即使通过了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也不能顺利的阅读、写作、翻译中医药论文。

因此,开设中医药的专业英语课程尤为迫切,势在必行。

中医药英语课是中医学和英语相互结合的一门专业、公共结合课程,它向学生提供和传授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固有的常用专业名词、词组、句型的正确英语表达形式,中医临床各科英语会话常用术语和句型,以及中医应用文英语写作的基本格式和要领,从而全面提升学生在说、读、听、写、译五方面从事中医药对外交流的语言表达能力。

本课程既是中医各专业大学生学完大学公共英语课之后的后续课程,又是培养学生把已学的中医知识、理论、技能用英语表述出来的应用课程,对学生的中医学和英语两种素质都有巩固及深化作用。

目前,各中医院校已相继开设了中医药英语教学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促进中医药文化交流与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选用教材的陈旧落后、缺乏系统性,极大程度地限制了本课程的发展。

为此,特介绍本校中医药英语课程选用教材的特点,以供同仁们参考借鉴。

1 选材的实用化我校选用的教材是由成肇智教授主编的《中医药英语》(Specialized English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人卫出版社,2000年4月第一版)。

中医院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中“英语+中医”模式的有效整合

中医院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中“英语+中医”模式的有效整合
为“ 专门用途 英语 ( E S P, E n g l i s h f o r S p e c i i f c P u r p o s e ) ” 的一个分 支, “ 中医英语” 就 是把 中医知识 与英语 有机 结合 起来 , 进行 资
2 . 1 教 学 资 源 的整 合
源、 学科 和综 合能力的有效 整合 , 从而 提高教学 效率和效 果 , 提
健养生等传统文化 , 既是朴素唯 物论与 自然辩 证法思 想在 中医
中 的具体表现 , 也 体现 了东方 哲学 思维 特征 , 反映 着 中华 传统 文化的本质与特色 。但是 目前 中医在世界 的影 响力不 大 , 要想 中医造福世人 , 必 须加 强 中医 的传 播 , 加 强 国 内外 中 医文化 和
有扎实 的基本功 、 宽广的知识 面、 一 定的相关 专业知 识 、 较强 的 能力和较高 的素质 、 面向 2 1 世纪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结合新 的 培养 目标和学校 发展 特色 , 中医院校英语 专业 的教学 大纲需 突 出培养学生 英语方 面听 、 说、 读、 写、 译 5大方 面专业技 能 , 语 言 学、 英 美国家的文化 、 文学 、 文体学 、 修辞学 等英语专业 知识 以及
高学生在将来相关 的工 作环境 中实 际运 用英 语进 行交 际 的综
合能力 。
教学资源的整合包含教学 内容 和师资 , 教学 内容又 包含教 学大纲和考纲 、 教材 和教 学手段 等方 面。《 高等 学校 英语 专业
英语教学大纲修 订版 》 中明确提 出新 的培养 目标 : 即培养具
中医院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 英语 +中医” 模 式 的有 效 整
阮 先凤 , 黎 金 娥
( 湖北中医药大学外语系, 湖北 武汉 4 3 0 0 6 5 )

《中医专业英语(一)》教学大纲

《中医专业英语(一)》教学大纲

《中医专业英语(一)》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医专业英语(一)开课(二级)学院:外语教学中心课程性质:选修课学分:4分学时:56学时前期课程:中医英语基础授课对象:中医药类各专业(本科)考核方式:考试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以中医学专业知识和普通英语为基础的专业英语课。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英语表达、中西医文化差异、中医经典术语及常用短语翻译、中医门诊英语口语训练、中医药学科技讲座英语听力训练等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医英语翻译的基本方法与技巧,逐步具备运用专业英语从事医疗、科研及国际交流的能力。

This course is a specialized one based on common English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ts main contents include the English expression of basic theories of TCM,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he translation of classical terms and commonly used phrases in TCM, spoken English training for outpatient service, listening practice of TCM sci-tech lectures in English and so on. The purpose of the course is to train students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basic methods and techniques of TCM English translation and acquire the professional English skills for taking part in the clinic and research work as well as international exchange.大纲内容一、前言【课程目的】本课程是以中医学专业知识和普通英语为基础的专业英语课,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中医专业英语水平,掌握中医翻译的方法与技巧,逐步具备中医专业英语翻译能力,为进一步从事对外医疗活动以及国际学术交流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学模式研究1. 引言1.1 背景Background:With the increasing global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there is a growing demand for TCM practitioners who are proficient in English communication. However, it has been observed that many TC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are faced with challenges in their English teaching methods. The traditional lecture-based teaching approach may not effectively meet the needs of students who require practical communication skills in English for their future careers in TCM.1.2 研究目的Overall, the goal of this study is to contribute to the ongoing conversation about English language instruc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hools and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for educators, administrators, and policymakers seeking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English teaching in this specialized field.2. 正文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学模式在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探讨。

谈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谈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谈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中医药院校的英语专业是一个多元化的学科,涉及中西医药、医学翻译、国际交流等多个领域。

对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中医药院校培养英语专业学生应注重语言能力的提高,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

同时,还应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以便能够将中医药知识传达给国外的学者和医疗专业人士。

其次,中医药院校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比如,组织学生参加医学翻译、国际医学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最后,中医药院校还应该积极与国外知名的医学院校、研究机构等合作,开展联合培养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

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中医药国际化的发展。

总之,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在语言、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提高和培养,以满足中医药人才国际化发展的需要。

- 1 -。

对中医药专业外语教学中中草药简介翻译方法的探讨

对中医药专业外语教学中中草药简介翻译方法的探讨

对中医药专业外语教学中中草药简介翻译方法的探讨随着中医药国际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来中国学习中医药专业。

而中医药专业的学习离不开对中草药的学习,而对中草药的学习则需要进行相关资料的翻译。

对中医药专业外语教学中中草药简介的翻译方法进行探讨,是十分有意义且必要的。

一、中医药专业外语教学的特点中医药专业外语教学有其特殊性,首先是医药术语的专业性和规范性。

中医药学科的术语涉及到中草药的名称、特性、功效、应用等方面,需要外语教学者对中草药有较为深入的了解,才能够准确地进行翻译。

中医药学科的知识体系系统且独特,外语教学者需要理解中医药学科的理论体系和学科特点,方能够更好地进行教学和翻译工作。

在进行中草药简介翻译时,需要依据中医药专业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以确保翻译质量和准确性。

二、中草药简介的翻译方法1. 直译法直译法是指直接按照原文的语序和表达方式进行翻译的方法。

对于中医药专业外语教学中的中草药简介,可以采用直译法进行翻译。

对于“人参”,可以直接翻译成“ginseng”,对于“黄芪”,可以直接翻译成“astragalus”。

直译法在翻译中草药简介时,能够保持原文的结构和表达方式,有利于外国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中草药的名称和特性。

3. 加注释在进行中草药简介翻译时,可以采用加注释的方法,即在翻译后加上相关的注释信息,介绍中草药的名称、特性、功效、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这样可以在确保翻译准确性的也能够帮助外国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中草药的相关知识。

通过加注释的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中医药专业外语教学中关于中草药简介的翻译不足,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

三、建立规范的翻译标准针对中医药专业外语教学中中草药简介的翻译工作,有必要建立统一的翻译标准和规范,以确保翻译质量和准确性。

可以制定相关的翻译规范和标准,规定中草药名称、特性、功效、应用等方面的翻译原则和要求,以便教师和学生能够遵循统一的标准进行翻译工作。

基于POA理论的中医药高等院校专业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基于POA理论的中医药高等院校专业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基于POA理论的中医药高等院校专业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张倩王雪敏芦立平摘要:目前,国内中医药院校的ESP教学大多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单一,很难满足目前社会对复合型中医药人才的需求。

本文以学习通平台为例,尝试构建基于POA理论的中医药院校专业英语教学模式,以充分发挥线上学习与传统课堂的优势互补,提升中医药院校专业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模式一、引言国外对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Special Purposes,简称ESP)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以Barber、Halliday等为典型代表。

经过50多年的发展,国外ESP研究范围有了显著扩展,研究领域涉及到了ESP分类、教学方法、需求分析、教材设计、师资培训、语料库研究及评估测试等方面。

国内ESP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期间研究成果多是对国外ESP的理论探讨。

进入21世纪以来,研究文章数量上出现激增,研究领域和范围也更广泛和多元化,如蔡基刚论证了ESP与大学英语的关系,刘慧研究了ESP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有关ESP师资培训、语料库建设的研究也不断涌现。

然而,研究数量的激增并不意味着我国的ESP教学和研究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目前,我国高校的ESP教学在理论和实践上仍处于探索阶段,教材建设、师资力量尤其是教学模式落后严重制约了ESP教学的发展。

而现有研究中实证研究比例偏低且缺乏相关学科的理论支撑,导致国内ESP教学的研究显得过于粗糙,从而使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大打折扣。

二、基于POA理论的中医药高等院校专业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简称POA)是文秋芳教授团队为提高我国高校外语教学质量而构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

该理论源于“输出驱动假设”与“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以Swain的“输出假说”和语言学习的社会文化视角为理论基础[1]。

PBL教学法在中药学《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PBL教学法在中药学《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学习计划并评价学习效果。学生真正体会到怎样运 用所 学 知识 , 过 英 语这 一 工 具 , 通 了解 专 业 前沿 , 获 取专业资讯 , 进行专业交流。在应用中学习 , 更能激 发 学生 的学 习兴趣 , 学到 的东 西也 掌握 得更 牢 固。
2 小组讨 论 式学 习 .
号分组 , 也可按学生意愿 自由组合, 每组都设一名组 长 , 每次课 中都 有小组 讨 论 的时 间和任务 , 在 主要 可 要性 针 对课 堂所 学 内容展 开 , 组长 的组 织下 , 在 小组针 对 中药学专业英语教学的 目 标是培养高素质双语 教 师提 出的问题运 用 英 语 进 行讨 论 , 成共 识 后用 形 中药学人才 , 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以英语为工具 , 英语 对 问题进 行 回答 阐述 。 进行 专业知 识 的学 习 和对 外 交 流 , 仅 掌握 扎 实 的 不 在 小组 中 , 有 英 语 水 平 较 高 , 得 较 好 的 同 既 学 专业英 语基 础知 识 , 在 于获 得 如 何运 用 学 到 的知 学 , 更 又有 英语 能力相 对弱 的同学 , 每次 小组 共 同完 在 识去解 决实 际问题 的能力 。现在我 们 的大多 数学 生 成任 务展 开讨 论 的过 程 中 , 仅基 础 较 好 的学生 能 不 通过 多年 的外 语 学 习掌 握 了不少 英 语 语 言 知识 , 却 有提 高 , 语相对 差 的学 生 也 能在 小 组 其 他 成员 的 英 缺乏实 际 的语 言应 用 能 力 , 其 是专 业 英 语 的应 用 帮助 下 , 断全 方 位 提高 自己 的专 业英 语 能力 。 同 尤 不 能力 。而专业 英语 P L教学 法 的 目标 是 : 习 的过 时小 组讨论 可让 每 一位 同学 都 有 说 的 机 会 , 助 于 B 学 有 程同时 就是语 言应 用 的过 程 , 而更 有 效 地 培 养语 提高 口语 能力 。 从 言应 用 能力 。 3 以问题 为引导 的 学 习 . . 传统 的教学方式 以教师为中心 , 学生处于被动 由教 师拟 定题 目, 学 生 就 自己感 兴趣 的 内容 或 服从 的地 位 , 以 照顾 学 生 的个 别 差异 及 发 挥 学 生 自选 题 目, 课外 查 阅英 文文 献 , 行 小 组 讨 论后 , 难 在 进 的主观 积 极 性 。P L教 学 强 调 的是 “ 学 生 为 中 形成 文字 材料 , B 以 并在课 堂上 , 由选定 的同学 进行英语 心 ”强 调学 生 主动 学 习和 自学 的重 要 性 , 励 学 生 发言 , , 鼓 小组 其他 同学 可补 充 , 他 各组 同学运 用英语 其 不是为 了应 付考试 而是为 了“ 习本身的价值” 学 学 发 问质疑 , 并展 开讨论 或辩 论 。 习。 4 学生 自主的 学 习 . 二、 中药 学专 业英 语 教学 中 P L教 学 法的 实 施 B 从准备资料开始 , 就要结合 问题去查阅文献资 方式 料 , 花 的精 力远 大 于普通课 堂 学 习 , 就要求 学 生 所 这 在专业英语的教学中 , 我们对 P L教学法进行 有较强的主动学 习的 自觉性 。通过这样的方式 , B 除 了有 益 的尝试 , 步形成 了有 自身特点 的教 学方 式 , 初 了课 堂 学习外 , 促进 学 生 课 外 查 阅大 量 英 文专 业 还 主要 体现 在 以下几个 方 面 : 文献, 可扩充学生的专业眼界 , 同时提高学生直接通 1 以学 生为 中心的 学 习 . 过外文文献获取专业知识信息 的能力 , 提高学生 的 不仅 教师 以双语 教授 , 要求 学生 以双语 学 习 , 更 专业 英语 阅读 能力 , 成 汇 报 文 字 材 料 的 过程 又 可 形 在师生互动及学生互 动中, 主要 以英语形式进行 。 锻炼学生的专业英语 写作能力 , 进行英语讨论和 口 学生 利用所 学专 业英语 的词 汇 、 达方 法 , 行专 业 头汇报又可提高学生的 口语能力 , 表 进 多方面锻炼提高

谈新时期中医院校中医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谈新时期中医院校中医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谈新时期中医院校中医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摘要】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正处于由基础英语向专门用途英语的转型期。

这一转型期对中医院校中医专业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但是,我国中医院校中医专业英语教学仍存在种种问题。

为了提高我国中医院校中医专业英语教学质量, 有必要进行改革,以适应新时期时代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中医院校;中医专业英语教学;改革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深化,中外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如何培养出具有国际化能力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中医人才来继承中医、发展中医成为当务之急。

在这一形势下,中医院校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其中,外语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人才质量的重要条件之一。

目前,我国中医院校的中医专业英语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 阻碍了中医药国际化的进程。

为适应中医药发展新形势的要求, 为国家培养外向型的中医药人才,中医专业英语教学应该随着时代和学科的发展, 不断完善和提高。

在此, 对中医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中医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1中医专业英语与中医专业英语教学中医专业英语,是指研究如何将中医知识系统而全面地用英语来表达及运用于实践的一门学科。

中医专业英语隶属于专门用途英语范畴。

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是社会语言学对语言变体研究的成果在外语教学系统中的应用。

其目的和内容都具有明确的特殊性,一方面,与专业知识或特定职业密切相关, 要求学习者能够在所从事的工作范围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另一方面,未经过专门训练或系统学习就难以获得的专门化内容。

中医专业英语教学旨在培养既能系统掌握中西医学理论体系和临床知识,又能熟悉运用英语对外交流;既能从事中医药专业口语会话,又能从事教学文献资料翻译和国际对外交流等工作的高级专门医学英语人才。

可见,中医英语教学承担着英语语言教学与中医专业知识教学的双重任务。

其一,它要组织运用英语交流与中医专业知识密切相关的语言教学活动。

其二,它又面临着学习者不具备中医专业知识的难题。

对中医药院校大学生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的思考

对中医药院校大学生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的思考
高校 论 坛 2 0 1 3年 9期 ( 上)
对 中医药院校大学生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的 思考
陈光 先 ( 云南 中医学院 云南 昆明 6 5 0 5 0 0)
摘 要 :利用先进 的技 术手段 建立网络与计算机的大学英语教 学体 系势在 必行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掌握学习策略 ,获得 自 主 学习能力,课堂教 学 以培养 学生读写译能力为主 ,兼顾听说能力的培养 ;适合 于普通 中医药大学英语课 堂教 学的 “ 主体综合先行教 学模式” 包括 自学 、小组讨论、答疑 、精讲 、多练 等
大 学英 语课 程教 学模 式 直接 影响 教 学质 量 .而符合 语言学 习规律 的教学模


式, 有助于扩大学生的语言知识和 目的语文 化知识 , 培养学生语言技能和跨文化交 际能 力 。而且还 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 。 获得 自 主学习能力 。 传统 的大学英语教学 以教师为 中心 。通常是将重点放在语言点的教学上 , 注重语法 和词汇搭配的介绍 ,忽视 了学生 的 语言综合能力培养 , 课堂上无法体现学生 的 主体作用。在这种基于应试的教学模式下 , 大部分学生读写能力强 ,听说 能力差 , 综合 运用 能力得不到提高。事 实上 , 这种重知识 轻能力 , 重考试轻教学模式下培养 出来 的学 生与社会需求存 在着很大 的差距 。 随着 多媒 体技术的不断发展 , 现在有学者 已经提 出基 于网络以及多媒体辅助的教学模式 。如 : 情 境 教学 、 演 示型课 堂教学 、 交互式英语学 习 等模式 。 这些模式都是在 多媒体辅助下 的学 习模式 , 多媒体和 网络 的快速发展无疑 给我 们的教学带来了新 的活力 。比如 丰富了教学 内容 ; 使得教学方 法多样 化 ; 提高 了教学效 率。 但是如果在教学过程 中老师完全依赖 于 计算机及多媒体 网络进行教学 。给学生提供 大量的信息 , 忽 视学生 的反馈 , 不能与学生 很好的互动 , 最 终会物极 必反 , 造成学生 吸 收不 了, 抓 不住 重点 , 厌倦学 习。因此 不管 是采用哪一种教学模式 , 我们都不能忽视 与 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和沟通 , 真正 的开展 以 学生 为 主体 ,教师 为主导 的互 动式教 学模 式。 二 、根据 “ 交际能力”的内涵 , 语 言知 识并不等于语言能力 , 语 言知识 只有转化为 英语技能才可以说具有 了英语语言能力 。同 理, 语 言能力也不 等于交 际能力 , 交际能力 是通 过运 用语 言形式 规则 和使 用规则 来实 现的 。 掌握语言形式规则 主要通过技能训练 来完成 , 掌握语言 的使用规则则 主要通过真 实情 景或模 拟 真实情 景创 造性地 运用 外语 进 行交 际来 实现 。要 培养 学生具 有能 在何 时、何地 、对谁恰 当地使用语言形式 的交 际 能力 , 教师就必须在课堂上创设真实 的或模 拟真实的交际情景 , 使学生在建立在 “ 信息 差 ”基础上的言语交际语境 中建立语言形式

中医专业英语教学与学习方法探究

中医专业英语教学与学习方法探究

中医专业英语教学与学习方法探究摘要:根据中医药进一步走向世界的战略要求和面对一些发达国家正规知名高校开设高层次中医专业教育及国际中医热的挑战,国内多所中医院校近年来开设了中医专业英语,简称中医英语,是研究如何将中医知识系统而全面地用英语来表达及运用于实践的一门学科。

目前一些中医院校采取与外语院校联合办学的培养方式.对于中医英语这个专业,存在着其特有属性以及一定的规律性,只有掌握好这两点,才能保证接下来的教学任务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中医英语;专业术语;实践技能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为国家培养外向型的中医人才,国内多所中医院校近年来开设了中医专业英语,作为一门新兴课程,中医专业英语的教学既不同于中医专业课的教学,也有别于公共英语的教学。

目前一些中医院校采取与外语院校联合办学的培养方式。

文章对中医英语教学特点进行了研究,并且针对此专业的学习方法做出了科学的分析。

1.教学上有所突破1.1授课安排以及如何选择教材现中医院校教授的中医英语的目的其实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专业的中医知识技能,而且还要求学生英语口语能达到相互交流的水平,同时也能够翻译中医方面的资料,相关术语等。

要达到这样的标准,就需要教师对中医英语专业学生们的英语掌握情况严格要求,从一开始就不能够放松,打好英语基础。

1.2教师与学生互动式教学课堂中的师生互动能为学习者提供更多可理解性输入,提醒学习者对语言形式的注意,并为他们提供更多机会进行输出。

为了使中医专业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能够被学生更好地接受,并积极参与进去,常用的英语课堂的师生互动模式可分为以下几种:首先是话题讨论模式。

由于中医专业的学生所处的语言环境问题,实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比较少,教师可以设置一个与中医英语教学内容相关的、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话题,要求每个学生都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并在课后搜集相关的中医方面的资料,在课堂上根据他们的观点进行分组,每一组都要将自己的主要观点和内容进行英文表述。

中医药大学的中医专业英语教材

中医药大学的中医专业英语教材

中医药大学的中医专业英语教材Introduction:中医药大学(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是中国著名的医学院校之一,以其卓越的中医学专业而闻名。

作为中医专业学生,学习中医英语至关重要,因为它是与国际医学交流与合作的桥梁。

本篇文章将介绍中医药大学的中医专业英语教材。

Section 1: Importance of English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ducation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自古以来在中国广受尊重和推崇。

然而,在当今全球化的世界中,中医药也需要拓展其国际影响力。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成为中医药专业学生必备的技能。

中医药大学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开发了专门的中医专业英语教材。

Section 2: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s English Textbooks for TCM为了满足中医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中医药大学的教师团队经过多年的努力,设计了一系列中医专业英语教材。

这些教材涵盖了中医学的各个领域,包括中医理论、中药学、针灸学等。

它们被精心编写和编辑,以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英语与中医药相关的知识。

Section 3: Structure and Content of the Textbooks中医药大学的中医专业英语教材采用模块化结构,便于学生的学习和复习。

每个模块都按照特定的主题进行组织,包括相关的英文词汇、短语和句子。

教材内容涵盖了中医药的基础知识、疾病诊断与治疗、中药药理学等方面,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面掌握中医英语。

Section 4: Teaching Methods and Resources为了更好地教授中医专业英语,中医药大学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

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学生还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平台获取教材相关的练习题、听力材料和学习资源。

中医药英语教学探析

中医药英语教学探析

中医药英语教学探析摘要:随着中医药日益走向世界,中医药英语教学日显重要。

中医药英语教学应准确课程定位,精选教学内容,注重教学方法,塑造一支精良的专业师资队伍,以适应新形势下中医药英语教学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中医药;英语;教学;研究中医药学历史悠久,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融为一体,业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近年来,中医药以其独特的优势和神奇的魅力,正走向世界。

许多国家和地区不断邀请我国中医界知名人士出访、讲学、诊病,并派遣留学生来我国进修、学习和学术交流。

随着世界各国日渐关注中医药,掀起了中医药翻译的热潮,中医药英语新兴专业的建立和其教学也越发显的重要。

目前,各中医院校已相继开设了中医药英语教学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促进中医药文化交流与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由于受到诸于教材缺乏系统性、教学方法的陈旧、教学师资严重缺乏等原因,严重制约了该学科教学的发展。

现结合多年的英语教学体会,谈谈笔者对中医药英语教学的一点认识和思考。

1 准确课程定位,精选教学内容在中医药院校,基础阶段的英语教学不是专业课,它有别于综合性大学的英语系。

中医院校的学生不仅要学习大学英语,还有医学英语(西医英语)和中医药英语,对于硬件和软件方面有很多要求。

中医药英语教学,除了应遵循一般课程的共同规律外,若能在实施的具体过程中,寻根溯源,弘扬国粹,将可以更大程度地保证教学成功。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医院校的英语教育创特色、上水平的着眼点在于第一、二学年完成好基础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任务,第三、四年设法开展后期专业英语教学,即中医药英语教学,使培养的中医药人才能以英语为工具,拓展专业渠道。

因此英语教学应立足于服务于中医人才的培养,后期专业英语为专业课,其良性发展应在现有基础上适度发展,其规划应逐步由英语部转向专业教师,在学院(校)整体规划下英语部在过渡阶段配合学院开展好后期专业英语教学,发展后期专业英语教学,探索教改新途径。

中医药英语作为一门专业英语课,是为中医药院校或医药院校的中医药专业的硕士生、高年级本科生以及在职的中医药工作者所开设的必修课、选修课及继续教育课。

中药专业英语教学设计

中药专业英语教学设计

Curriculum design and class hour arrangement
• Course content: Professional English knowledge in basic theor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harma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s, identif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
•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Expla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equipment principles, and other knowled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s, so d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key control poi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s.
feedback • 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of
teaching resources • Teacher Team Building and
Training
01
Course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s

对中医药专业外语教学中中草药简介翻译方法的探讨

对中医药专业外语教学中中草药简介翻译方法的探讨

对中医药专业外语教学中中草药简介翻译方法的探讨中药学是中医药专业的一个重要分支,而中草药则是其中最基本的课程之一。

随着中国药物市场的快速发展,在国际贸易中,中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学习中药充满了无限商机。

然而,不同国家和地区使用不同的语言,因此,在中药学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外语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草药的翻译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深入了解中药学和中草药学。

首先,翻译者必须有充分的中药学和中草药学知识,这才有可能在翻译过程中理解中药名词的含义和特点,为学生提供准确的翻译和注释。

其次,对中药学的历史和发展也要有一定的了解,中药学的发展过程中,汲取了古老的经验和日益增长的科学技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

在翻译中,应该充分体现这种独特的文化和历史,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药学的本质。

二、选择合适的翻译工具和方法。

在中药学的翻译中,要选择合适的翻译工具和方法,以便更快、更准确地翻译中药名词。

在翻译名词时,可以使用在线的中英文词典、术语库、词汇表等工具,这些工具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速度,可以帮助翻译人员快速对中草药的名称、功效、剂量等进行翻译。

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中药名词,翻译人员可以使用机翻等高效的翻译方法进行翻译,然后再进行人工修正,以提高翻译效率和准确度。

三、特别注意药材效用和中药组成成分。

在翻译中草药学专业外语时,要特别注意药材效用和中药组成部分。

一些中药成分名称和药效描述可能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差异,因此,在翻译中要谨慎处理,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此外,还应给学生提供完整的中药学常用名词,特别是药草的名称、种类、质地、性质、功效、剂量等信息,提供可靠的翻译和解释,以便学生真正掌握中药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四、注重中医药专业英语词汇的学习。

在中药学的翻译教学中,还要注重中医药专业英语词汇的学习。

中医药专业英语词汇是中药学专业的基础和关键,学生需要了解和熟练掌握这些术语和词汇,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药学的知识。

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学模式研究随着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涌入中国的中医药院校学习中医药知识和技术。

然而,中医药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还相对较少,迫切需要深入研究中医药院校的英语教学模式,为中医药院校提供更多的教学参考和思路。

本文旨在探讨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和改进方向。

一般而言,中医药院校的英语教学模式主要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采用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注重知识传递,强调理论教学;另一种是采用交互式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

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中医药院校可以结合两种方法,采用混合式教学,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中,教师主要通过演讲、讲解和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

这种方式虽然能够传达知识,但往往缺乏足够的互动性和实践性。

学生难以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且不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因此,这种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在中医药院校的教学中逐渐失去了优势。

交互式教学模式是在传统授课方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主要思想是鼓励学生在教学中积极参与,主动探讨,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这种方式注重学生主动性和互动性,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有时候会压缩知识整合的时间,或依赖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当然,交互式教学模式在中医药院校的英语教学中仍具有很大的优势。

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医药院校的英语教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采用多媒体技术。

鉴于中医药院校的英语教学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如动画、图像、录像等,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机结合,以便更好地掌握中医药知识和技术。

二是鼓励互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采用互动式教学,让学生不仅仅是听课,而更要让他们参与其中,这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性。

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互动竞赛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是强化实践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中医药专业英语教学方式
1提高专业英语教师的中医药知识
中医药院校的英语教学主要分为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两部分,专业英语学习建立在公共英语教学的基础上。

而对中医药专业英语教师的素质要求应区别于大学英语教师,应提高其中医药知识素养。

只有专业教师本身对中医药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才能把备课做到更细更好,进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

当学生开始面对阴阳五行、数百味中药,数百首方剂及针灸穴位的时候,他们会把大量时间用于记忆和理解,单独留给专业英语的时间相对较少,有的学生对专业英语失去了
兴趣、忽视它的重要性,甚至有些同学选择放弃。

此时专业英语教师应该用英语的思维方式来解释中医药,使专业英语教学成为对所学知识的又一次巩固和加深。

2优化英语教学模式
改进公共英语教学模式
这两个阶段不是相互独立的。

公共英语作为学生掌握基本英语应用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必修课,是进行专业英语教学前的基础。

我国大多数中医院校基本采用大班授课和公共的授课模式。

这种模式适用于英语专业学生的课程设计,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中医药院校的学生往往会为了应付期末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而听课,没能给中医药专业英语学习打下语言基础。

中医药院校的公共英语课应摆脱以教师单独讲授的“高中式”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课络教学,比如观看医疗题材的美剧如《》、《Coma》、《cis》和《Grey’sAnatomy》等,将医疗专业知识与美国的社会、人文风情融为一体,实现人机之间的互动式学习;针对性的增加健康、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情景对话与交流,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在情景模式的锻炼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总结在情境中遇到的专业术语,在情景结束后由教师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专业词汇运用能力进行评估,指出学生的优点与不足,引导其在专业英语学习阶段有针对性的学习,使英语课堂真正成为一个发现、解决问题的地方。

笔者将中医药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模式归纳于表1。

优化专业英语教学模式
专业英语学习属于英语的应用与提高阶段,经过中医药专业知识和英语基础阶段的学习后,专业英语教学就应更具“中医特色”,专业英语教学也应该
有“君、臣、佐、使”之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途径,中医药学知识在整个中医药专业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应处于“君”的位置,只有对专业
知识的充分理解才能做到准确的翻译;专业英文术语则处于“臣”,具有专业术语的英文翻译才能准确表达中医药学知识,更好发挥中医药优势来服务于医疗。

因此专业英语的教学应在中医基础理论的科学辨析中引导学生掌握专业英语。

中医强调“天人合一”的复杂系统,很难将人体或疾病作为简单的机械性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在专业英语教学中就可以根据对某一具体病症的描述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中医理论,比如:“肝郁侮脾”的具体病理表现为因生气(anger)或者病毒(virus)因素导致肝功能(liverfunction)受损,从而影响胆汁的分泌(bilification),进而引发消化不良(dyspepsia),患者往往不思饮食(loseappetite)、面色萎黄(sallowplexion)、形体消瘦(emaciation)等症状(symptom)表现,在中医理论中肝主疏泄属木,脾主运化属土,木对土有相克(restriction)的作用,“肝郁侮脾”即是脾土对肝木的反克(anti-restriction)作用。

相比单纯的专业词汇记忆和机械的翻译,这种科学辨析的教学模式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引导学生学会如何用英语思维来理解和解释中医抽象概念。

笔者用以下概念图(图1)对该教学模式进行概括性表述:图1.专业英语教学思维模式:
3.积极开展专业英语第二课堂活动
在当代大学校园生活中,学生社团活动和多种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成为大学生交流和娱乐的主要项目。

随着大学校园中英语角、英文广播站、英文电台等组织的推广和普及,它们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学习英语的重要平台。

中医药院校的专业英语教学也不应仅局限于课堂内,大学英语教研室应积极主办关于中医药专业英语的第二课堂活动组织,例如可以在校园内开办模拟的“国外中医诊所”,积极与学校的外国留学生展开互动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角色扮演,场景模拟等寓教于乐的方式,对所学知识有更加生动的理解和应用。

结语:我国中医药专业英语教学起步较晚,各中医药院校应鼓励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敦促教师积极总结教学经验,发表个人的见解和观点。

在中医翻译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中医药翻译的实践技巧和自学能力。

此外,我们应邀请国外的汉学家和中医药专家来校传播交流经验,这对中医药专业英语教学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