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关于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

合集下载

古代官职晋升降级的文学常识

古代官职晋升降级的文学常识

古代官职晋升降级的文学常识概述古代中国的官职晋升和降级,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议题。

晋升官职意味着荣誉和特权,而降级则意味着丢失权力和地位。

本文将介绍古代官职晋升降级的一些文学常识,以增加对古代官员的了解。

贤能晋升古代中国的官员晋升的首要条件是贤能。

贤能包括品德高尚、才干出众以及对国家有出色贡献等方面。

贤能的官员通常会受到朝廷重用,他们的职位晋升往往较快。

考试选拔古代官员的晋升也与考试选拔有关。

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科举制度,其中通过考试取得功名成为官员的途径之一。

科举考试是非常严格的选拔制度,通过考试的人才有机会晋升为官员。

从小官到大官古代的官员往往需要从小职位开始,逐步晋升到高级官职。

官员的晋升通常需要经历多个层级,如从乡级官员晋升到县级、府级,再到省级官员。

每一级别的晋升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和表现。

失职和降级官员若失职或犯错,可能会遭到降级处罚。

降级是对官员的一种惩罚手段,它意味着被撤销原本的职位,并低级别地重新任职。

降级对官员的声誉和权力是一种重大打击,也是一种警示和约束。

禁止降级在某些情况下,官员也可能被禁止降级。

例如,当官员达到某个特定的职位时,即使犯了错,也不会被直接降级,而是会受到其他形式的处罚。

衡量晋升的标准古代官职晋升通常是根据官员的表现来决定的。

不同职位对官员的要求不同,包括工作成绩、声望、政绩等方面。

在考虑晋升时,朝廷会综合评估官员的各个方面,确定是否具备晋升的资格。

结论古代中国的官职晋升降级是一个复杂而有意义的社会现象,它关系到一个官员在社会地位和权力方面的变化。

了解古代官职晋升降级的文学常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社会的运行机制。

古代升迁降职的有关文学常识

古代升迁降职的有关文学常识

古代升迁降职的有关文学常识
以下是 7 条关于古代升迁降职的文学常识:
1. 在古代,科举可是个大宝贝呀!你想想看,范进中举后那高兴得疯了的样子,就知道科举成功意味着什么啦!一旦考中,那可是有机会青云直上,走向人生巅峰呢!就像一棵小树苗,突然有了充足的阳光雨露,开始茁壮成长,节节高升!
例子:唐朝的很多名臣不都是通过科举崭露头角,然后一路升迁的嘛!
2. 哎呀呀,要是在古代犯了错,那可惨咯!降职就像一盆冷水,“哗啦”一下浇下来,心都凉透啦!好比原本在高楼上欣赏美景,突然就被推了下来。

例子:像苏轼不就因为一些事被一再降职,那心情得多郁闷呀!
3. 古代的官员如果表现出色,得到上级的赏识,升迁就像是坐上了火箭,“嗖”地就上去啦!那感觉,就如同久旱逢甘霖,心里那个美呀!
例子:卫青因为战功赫赫,不就从一个小官快速升迁了嘛!
4. 你说这古代的官场复杂不复杂,有时候莫名其妙就被降职啦,就像走路好好的突然摔了一跤,多冤呐!
例子:有些清廉的官员可能就因为得罪了权贵而遭降职。

5. 要是在古代被升迁了,那真的是做梦都要笑醒呀!就好像一直在黑暗中行走,突然看到了光明,满心欢喜呀!
例子:包拯因为公正廉洁,不断得到升迁呢!
6. 降职有的时候就像是一场噩梦,让人措手不及呀!原本好好的日子,一下子变得艰难起来,这落差可真大呀!
例子:唐代有不少官员被无辜降职,那心里得有多难受呀。

7. 升迁在古代那可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呀!能从一个小角色变成大人物,这是多了不起的事呀,简直像变魔术一样!
例子:寇准不也是一步步通过努力获得升迁的嘛!
总之,古代的升迁降职那真的是充满了故事和波澜,让人感慨万分呀!。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它在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科举制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的汉代,直到1905年清朝废止为止,共有1300多年的历史。

科举制度的起源是为了选拔具有才学的官员,以维持社会秩序和帝国的稳定。

在古代中国,社会地位是与科举成绩有关的,通过考取功名,一个人可以从平民阶层进入士人阶级,有机会成为高级官员甚至能上升到王朝的最高统治者。

科举考试分为三个等级:乡试、会试和殿试。

考生在家乡的乡试中进行文化的考核,合格者可以参加会试,在会试中进行文化和政治的考核,合格者可以参加殿试,在殿试中进行文化、政治和答辩的考核。

最终通过殿试的考生被授予功名,获得官职。

这种制度保证了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考试,在其中一种程度上实现了社会的公平与民主。

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考试的内容通常包括文学、历史、哲学和政治等方面的知识,这促使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对各个领域的研究和深入思考。

科举考试成为了古代知识分子学习和发展自身才能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留下了众多杰出文人的名字,如欧阳修、苏轼、王阳明等。

其次,科举制度培养了大量有才学的官员,为国家治理提供了人才的保障。

科举制度使得大批人才有机会参与政治事务,不再仅仅依靠出身或财富,这为王朝和朝廷增加了许多能干的官员。

这些官员在政治决策、行政管理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国家的繁荣和进步。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科举制度导致了文官的垄断。

由于科举制度只考察文化才能,而忽视了实际能力和经验的重要性,因此官员往往只注重书本知识而忽视实践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官僚主义和偏颇的政策决策。

其次,科举制度在选拔官员时往往注重文化和政治知识,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能力和素质,这导致了官僚主义和体制僵化。

最后,科举制度依赖于考试系统,这种形式的选拔容易产生腐败和偏袒,有时甚至让考官和考生之间发生勾结和利益交换,从而败坏了考试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

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

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人制度,历经了数千年的演化,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最为影响深远的制度之一。

科举制度实行了文化优先的选人方式,使得文化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最为紧要的标志之一。

本文将从文学角度探讨古代科举制度的相关内容。

古代科举制度的进展历程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朝,但最为知名的当属唐代的科举制度。

唐代科举制度始于贞观年间,终究至安宝年间。

在唐代,科举制度相对比较完善,考试形式也比较规范,重要分为三个部分:廷试、殿试、状元及翰林院疏议等。

到了宋代,科举制度有了新的进展。

宋代科举制度重要分为两个层次:乡试和会试。

乡试以乡里为单位,负责选拔优秀的士子参加会试。

而会试重要是在省会或京城进行的,考试内容重要包括诗文和经史学问。

假如通过了会试,则可以进入殿试,最后获得功名成为一名官员。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渐渐式微,并渐渐被科举制度的弊端所取代。

最后,在清朝末年科举制度被彻底废除。

但是,科举制度在中国社会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对文学的影响。

古代科举制度对文学的影响古代科举制度的最大特点是采纳文化优先的选人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文学水平的高处与低处成为了评判士子成败的紧要标准之一。

因此,文学成为了古代科举制度中最为紧要的一环。

古代科举制度对文学的影响重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文学影响政治古代科举制度的建立,首先是为了选拔具有政治才能的人才,这其中又重要强调文学本领。

通过科举选人,并将之任用到政治岗位上,使得文学渐渐成为了古代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同时,文学的气力也随之得到了提升。

2. 文学作为科举考试的主题自唐代开始,科举考试开始重视文学本领的考察。

考生除了要谙习经史等学问外,还需要具备精湛的诗文写作本领。

因此,作为考试科目的文学也得到了高度重视。

3. 文学成为士人的必修课程在古代士人的教育中,文学是一个紧要的课程。

无论是读书人,还是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都需要通过学习文学来提高本身的本领。

古代科举制度文学常识

古代科举制度文学常识

古代科举制度⽂学常识古代科举制度⽂学常识 科举是封建时代最⾼统治阶级收买⼠⼈为之服务的⼀种⼿段,汉代的察举也是同样的性质。

以下是⼩编整理的古代科举制度⽂学常识,欢迎阅读。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种形式。

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叫荐举。

由侯国、州郡的地⽅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考核,再任命官职。

察举的主要科⽬有孝廉、贤良⽂学、茂才等。

《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

”《陈情表》:“前太守⾂逵,察⾂孝廉;后刺史⾂荣,举⾂秀才。

”(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种形式。

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到朝廷充任要职。

辟,是中央官署的⾼级官僚或地⽅政府的官吏任⽤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之⼀。

孝廉是孝顺⽗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别居。

”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选拔官吏的⼀种制度。

由于采⽤分科取⼠的办法,所以叫科举。

从隋代⾄明清,科举制实⾏了‘⼲三百多年。

《诗话⼆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句为题,规定⽂章格式为⼋股⽂,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员(秀才)资格,⽅能进⼊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叫⼊学考试。

应试者不分年龄⼤⼩都称童⽣。

《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史公”,这⾥就是指童⽣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录取史可法为⽣员(秀才),当时史可法⼆⼗岁。

《促织》“⾢有成名者,操童⼦业”,“操童⼦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试。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之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之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之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因此南方为阳,北方为阴。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之一。

阴阳相辅相成,相生相克,是自然界万物的根本规律。

在阴阳学说中,五行也是不可或缺的概念。

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方位、季节、器官、颜色等。

阴阳和五行的理论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影响深远,不仅在天文地理方面有所应用,也渗透到了官制科举、称谓礼俗等方面。

二、官制科举中国古代的官制是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从皇帝到普通百姓都有明确的身份和地位。

官制的核心是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使得社会上流动性增加,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科举制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但真正兴盛的是宋代。

科举考试分为三个等级:乡试、会试、殿试。

通过考试的人可以获得不同的官职,从而进入官场。

科举制度的实行,使得人才得以流动,也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官制和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人才选拔制度。

三、称谓礼俗中国古代的称谓和礼俗也是一套严格的体系,反映了社会等级和人际关系。

古代的称谓分为官衔、尊称、谥号等,不同的称谓代表着不同的身份和地位。

礼俗则包括了吃饭、穿衣、行走等方面的规定,也反映了社会等级和人际关系。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称谓和礼俗的遵守至关重要,是社会秩序和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现代社会中的称谓和礼俗已经有所改变,但中国古代的称谓礼俗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总之,天文地理、官制科举、称谓礼俗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非常重要的方面。

它们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人才选拔制度和人际关系,也是中国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了解和研究这些常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现代社会的发展。

秦汉称“丞相”,后改称“宰相”。

其他中央官职:尚书、中书、御史、大理、太常、司徒、XXX、司马、大将军、太尉等。

科举制度:唐代开始实行科举,明清时期达到鼎盛。

科举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

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

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实用版4篇】目录(篇1)一、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含义二、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三、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科目与内容四、科举制度对文学的影响五、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与评价正文(篇1)一、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含义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起源于隋朝,发展至清朝。

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手段,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制度的出现,是封建时代最高统治阶级收买士人为之服务的一种方式。

二、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科举制度从开创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一千二百余年。

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都是定期举行的,如唐朝科举与宋初科举每年举行一次,宋太宗时期改为每一年或二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 年)改为每三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

三、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科目与内容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孝廉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贤良文学主要测试考生的文学才能,茂才则侧重于考查考生的才艺。

四、科举制度对文学的影响科举制度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促进了文学教育的发展,使得文学成为士人必修的科目。

其次,科举制度对文学的评价标准产生了影响,使得文学创作更加注重功名利禄,从而影响了文学的内容和形式。

最后,科举制度选拔出了许多文学人才,如唐代的王之涣、杜甫等,他们的作品成为了中国文学的瑰宝。

五、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与评价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重要手段,它为封建王朝选拔了大量的人才,对维护封建统治、促进国家文化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考试舞弊、选拔不公等问题。

目录(篇2)一、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含义二、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三、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科目与内容四、科举制度对文学的影响五、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与评价正文(篇2)一、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含义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起源于隋朝,发展至清朝。

2023年必会的3000个文学常识3篇

2023年必会的3000个文学常识3篇

必会的3000个文学常识3篇必会的3000个文学常识1篇一、科举制度乡试-----------会试---------------殿试举人-----------贡士---------------进士解元1-----------会元---------------状元(榜眼、探花)二、地理1、中国:九州、华夏、四海、神州2、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3、阴阳:古时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4、南京:建康、金陵5、扬州:广陵6、苏州:姑苏7、成都:锦官城三、官职任免拜:授给官职;除:免除旧职任新职;授:授给官职;擢:提拨;迁:调职,一般指升官;左迁:降职调动;罢:免职停职;免:免除官职;黜:废黜,贬退;谪:降职并调动四、时间旦:早晨(夙)中午:(日中、亭午、晌午)傍晚:暝朔:农历初一望:农历十五既望:农历十六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五、并称1、王孟: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2、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3、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辙、苏轼、王安石、曾巩、欧阳修4、韩柳:韩愈、柳宗元5、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林、骆宾王6、苏辛:苏轼、辛弃疾7、孔孟:孔子、孟子8、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9、四大文化名人:屈原、哥白尼、但丁、莎士比亚10、三曹:曹操、曹植、曹丕11、三苏:苏轼、苏辙、苏洵12、苏黄:苏轼、黄庭坚13、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14、四大文学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15、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16、岁寒三友:松竹梅17、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18、文房四宝:笔墨纸砚19、风骚:《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20、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必会的3000个文学常识2篇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是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

它从内容上分风、雅、颂三类,其中风成就最大;《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它们与前三类合称为《诗经》的六义。

【文学常识】文言文中的科举常识汇总

【文学常识】文言文中的科举常识汇总

【文学常识】文言文中的科举常识汇总科举常识1.概念科举制,即隋以后各封建王朝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分科取士而得名。

明清形成了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

2.发展历程汉代已有考试取士之法,但系临时措施,并未形成定制。

隋文帝废除世族垄断的九品中正制,于开皇七年(587)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

炀帝时始置进士科。

唐代于进士外,复置秀才、明法、明书、明算诸科,又有一史、三史、开元礼、童子、道举等科。

诸科之中,唯进士科为常设,最为重要。

宋以后各朝科举制仅有进士科。

唐宋进士科主要考诗赋。

宋神宗熙宁时,王安石改用经义。

元、明、清均用其法。

明清两朝的经义以“四书”“五经”的文句为题,规定文章的格式为八股文,解释须依朱熹的《四书集注》等书。

光绪二十四年(1898),一度改变科举办法,废止八股。

变法失败后复旧。

光绪三十一年(1905)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即被废除。

5.与科举相关的内容(1)童生试明、清两代时取得生员(秀才)资格的入学考试。

简称“童试”,亦称“小考”“小试”。

应考者称童生,未被录取者虽至白首,不改童生之称,童生试包括县试、府(或直隶州、厅)试与院试三个阶段。

院试录取者为生员,送入府、县学宫,称“入学”。

岁考、科考则为考核已入学的生员的考试。

《促织》中“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2)进士及第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

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通俗地讲,考中一、二、三甲都可以叫进士及第。

及第后称考官为座主、恩门,对座主自称门生。

同科及第的人互称同年。

例如: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

”(《训俭示康》)(3)连中三元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贡生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 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 职。
【状元】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 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
【会元】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与科举相关的名词
与科举相关的名词
【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 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 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训俭示康》:“同 年曰:‘君赐不可违也。’”
【校】夏代学院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 场所。
子卯午酉年八月 桂榜 解元
2-10名为亚元
乡试次年三月 杏榜
会元
会试同年四月 金榜
状元
榜眼
探花
与科举相关的名词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 “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 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 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明清科举
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 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 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 为准。
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 试的人称为童生,录取后称为生员,又称为生,俗称秀才。这是 “功名”的起点。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明清科举简表
科别/内容/ 项目 考场主源自人院试乡试(秋闱)
会试(春闱)

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

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

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教育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被广泛应用于隋唐、宋元时期。

该制度起源于隋朝,发展到唐代成熟,并延续至明清时代。

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使得社会上层建筑中涌现了大量优秀的文人,对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科举制度的核心是科举考试。

每年举行的科举考试分为三个层次: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是在各地州县的县城进行的,考生来自全国各地。

会试是对乡试考生的进一步选拔,由皇帝亲自主持,仅供前一届乡试中的前几名考生参加。

殿试是最终的考试环节,由皇帝亲自考官,在皇宫内进行。

科举制度的推行使得文学成为一种社会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通过科举,大量的文人士子官员由此产生。

他们在政府中担任重要职务,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才智,参与国家政务,从而获得高贵的地位和丰厚的收入。

因此,参加科举考试一度成为晋升社会地位和提高家族声望的最主要途径之一。

科举制度的实施对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方面,科举制度的推行导致文学形式和内容发生了变化。

为了应对科举考试的要求,文人们开始注重诗歌、散文和策论等文体的写作,并将这些作品作为科举考试的参考资料。

这导致了唐宋时期文学的繁荣,出现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另一方面,科举制度的实施也直接推动了古代文学理论和批评的发展。

科举考试注重语言和文学的运用,使得文人们开始研究文学的规范和风格,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文学批评体系。

这些文学理论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科举制度的实施也为古代文学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表达渠道。

考生在科举考试中发挥才智,可通过答卷来展现自己的文学才华。

这对古代文学创作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使得文学创作成为一种社会行为和历史活动。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弊端。

首先,科举制度过于注重应试技巧和知识的灌输,忽视了人才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

这使得一些考生为了迎合考试要求,片面追求形式,而忽视了思想和创新。

其次,科举制度的实施也导致了文人士子集体的保守和套路化。

古代科举制度文学常识

古代科举制度文学常识

古代科举制度文学常识古代科举制度文学常识科举是封建时代最高统治阶级收买士人为之服务的一种手段汉代的察举也是同样的性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代科举制度文学常识欢迎阅读【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e)元【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进士】参见“殿试”条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读书毕竟中进士是个了局”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据统计在我国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98749人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如唐代的贺知章、王勃、宋之问、王昌龄、王维、岑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状元】参见“殿试”条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名左右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会元】参见“会试”条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解元】参见“乡试”条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的“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贡士】参见“会试”条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举人】参见“乡试”条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儒林外史》第三回写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屋范的丈人胡屠户也立时变了嘴脸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得了消息高兴得发了疯说明古代中举后便可升官发财【生员】即秀才参见“童生试”条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如王安石《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阿Q正传》中称赵少爷“茂才公”表示讽刺【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破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起讲”概括全文是议论的开始;“入手”引入文章主体;从“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为重心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发挥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八股文起到了束缚思想、摧残人才的作用【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训俭示康》:“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庠xiang】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序】周代学校的名称《孟子·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得名当时的儒、法、墨、道、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他们兴学论战、评论时政和传授生徒孟子和荀子等大师都曾来此讲学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太学”《送东阳马生序》:“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国子监jian】参见“太学”条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如明代设“国子监”而《送东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太学”【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的作者)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三国志·吕蒙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送东阳马生序》:“有司业、博士为之师”【司业】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学政】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促织》:“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使即学政的别称《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指左光斗任京城地区的学政【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助教】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监生】国子监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祝福》中的“四叔”就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则是一个吝啬鬼的典型【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则是指在国子监学习的各类监生。

文学常识--糊名法

文学常识--糊名法

⽂学常识--糊名法
【例题】我国科举制度在北宋时期得到了进⼀步的发展,创⽴了( C )。

A. 武举
B. 殿试
C. 糊名法
D. 进⼠科
从宋代开始,科举开始实⾏糊名和誉录,并建⽴防⽌徇私的新制度。

从隋唐开科取⼠之后,徇私舞弊现象越来越严重。

对此,宋代统治者采取了⼀些措施,主要是糊名和誉录制度的建⽴。

糊名,就是把考⽣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称“弥封”或“封弥”。

宋太宗时,根据陈靖的建议,对殿试实⾏糊名制。

后来,宋仁宗下诏省试、州试均实⾏糊名制。

但是,糊名之后,还可以认识字画。

根据袁州⼈李夷宾建议,将考⽣的试卷另⾏誉录。

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仅知道考⽣的姓名,连考⽣的字迹也⽆从辨认。

这种制度,对于防⽌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确发⽣了很⼤的效⼒。

但是,到了北宋末年,由于政治⽇趋腐败,此项制度也就流于形式了。

宋代在考试形式上的改⾰,不但没有⾰除科举的痼疾,反⽽使它进⼀步恶化。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官职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官职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官职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被广泛运用于中国历代封建王朝。

科举制度的核心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以期能选出品德高尚、才华出众的官员,以促进社会稳定和国家治理。

在古代中国,科举官职一般指的是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后所任职的官员。

大致可以分为进士、举人和秀才三个等级。

首先是进士,进士是科举制度中最高级别的官员。

进士考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难的考试,合格者可以进入国家高级机构和高级官府。

进士分为三元及第、二元及第和一元及第,其中以三元及第的称号最为荣耀。

其次是举人,举人是中级别的官员,也是科举制度的关键环节。

举人考试一般每三年举行一次,是为选拔出将来可以进士考试的人才。

合格者可以选担任县官或地方机构中的中级官员。

再次是秀才,秀才是科举制度中的低级别官员,称为“擢用”。

秀才考试一般每年举行一次,是为选拔县级机构中的文职官员或者做为地方教育机构的教员。

合格者可以选担任县级机构中的低级官员或者地方教员。

除了进士、举人和秀才三个等级,还有一些特殊的官职可供选择。

比如,庶吉士是进士考试中考取九十余名次的考生,他们负责撰写文章和作为皇帝的谋士。

翰林院士和编修是皇帝身边的重要官员,负责起草、校勘和编撰重要文件。

科举官职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职的人有着极大的特权,不但可以享受权利和财富,还能实现社会地位的提升和荣誉的增加。

科举官职也被认为是社会成功和家族荣耀的象征。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

其一,科举考试只重视文化学识,对于才艺和实践能力并不关注,导致文人专制和功利思想的滋生。

其二,科举制度存在贪污腐败、买官卖官等问题,使得人才选拔不公平。

其三,科举制度的存在妨碍了社会的流动与发展,使得社会阶级固化,阻碍了社会变革和进步。

总之,古代中国的科举官职是一种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科举官职一般分为进士、举人和秀才三个等级,以及一些特殊的官职。

科举官职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古代科举制度文学常识

古代科举制度文学常识

古代科举制度文学常识简介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文官的制度。

在这个制度下,通过一系列考试来选拔人才,从而培养和选拔出各级别的官员。

这个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持续了近1300年,对中国的文化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古代科举制度对文学的常识。

科举制度的起源古代科举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南朝时期的梁武帝时代(502年-549年)。

梁武帝制定了一套考试制度,以选拔优秀的人才为官。

此后,这种制度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成为唐代后期至清代废除的中国古代官方主要的选拔文官的方式。

科举考试的内容古代科举制度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经部考试和明经考试。

经部考试是科举制度中的第一关。

考生需要在经学方面有一定的基础,掌握经书的内容,包括《论语》、《孟子》、《大学》等。

这一关的考试主要考察对经典文献的理解和诠释能力。

明经考试是科举制度中的第二关。

这一关的考试主要考察对经学的应用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考生需要写出能够分析、评论经典文献的文章,以展示自己的学识和才华。

科举制度对文学的影响古代科举制度对文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和发展科举制度为文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

为了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考生们需要有扎实的文学功底,能够写出优秀的文章。

这些考生们的作品不仅仅是为了考试,也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一部分,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和发展。

2. 塑造了文学的风格和主题科举制度要求考生能够写出精彩的文章,这对文学的风格和主题产生了影响。

科举考试中,往往提供一些特定的题目,如议论某个观点、分析某个问题等。

这些题目鼓励了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探讨,塑造了文学的风格和主题。

3. 形成了文人的社会地位通过科举制度考中进士后,考生将获得官职,并成为文官。

这些文官们享受着相对较高的社会地位。

他们在文化和政治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力,成为文艺、文学的主要执牛耳者。

这种社会地位的确立,使得文人在文学创作方面具有了更大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备考2024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职官科举(含答案解析)

备考2024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职官科举(含答案解析)

备考2024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职官科举一、单选题1.(2024八下·信宜月考)下列不是“表降低官职”的词语是()A.请B.左迁C.擢D.贬【答案】A【知识点】职官【解析】【分析】A 选项“请”,在古代官职任免中,通常表示官员请求辞官或退休,而不是降低官职。

B 选项“左迁”,是降低官职的意思。

古人以右为尊,左迁表示被贬官。

C 选项“擢”,是提拔、晋升官职的意思。

D 选项“贬”,也是降低官职的意思。

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

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

2.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特别想念那东坡的月光,梦想跟随在放翁的身旁”,歌词中涉及的古人有苏轼、陆游。

B.“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谪”表示降职或远调,“左迁”表示升职。

C.“衔觞赋诗”“觥筹交错”“强饮三大白”中的“觞”“觥”“白”都有“酒杯”的意思。

D.“大河上下”中的“河”指黄河,“崇祯九年”中的“崇祯”是年号,“相公”是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答案】B【知识点】职官【解析】【分析】ACD.正确。

B选项中的“左迁”一词表示的是降级、贬职,而不是升职。

在中国古代,“左”常常与降低、贬抑相关联,而“右”则与提升、尊贵相关。

因此,“左迁”是指官职的降低或贬谪,与“谪”这个词的意义相近,都是指官员被降职或远调。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

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

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3.(2023九下·牟平期中)下列各选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与朱元思书》中“书”即书信,古时又称“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用于记事、陈情或写景。

B.在世人的心目中,诸葛亮是奇谋巧计的策略家;是雄才大略的外交家;是高瞻远瞩的政治家;是运筹帷幄的军事家。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科举制 年龄称谓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科举制 年龄称谓

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
会试,是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 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 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 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 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 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 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 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 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知天命)、艾服 之年、大衍之年;
《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 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 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 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是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 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 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 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元, 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在中国,科举制从隋朝(一说唐朝)开始实行,直至清光绪卅一年(1905年) 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 朝),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

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专题练习

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专题练习

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专题练习1.下列文化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莫泊桑与契诃夫、欧•亨利并列世界三大长篇小说巨匠,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

B.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月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比如七月的“节气”是立秋,“中气”是中秋。

C.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继孔子之后的儒家代表人物,提出“民贵君轻”“有教无类”的主张,宣扬“仁政”,反对战争。

D.科举制度是指古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共分为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这四级,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

2.下列说法无误的一项是()A.中国是礼仪之邦,很讲究礼貌用语,献物于他人说“请笑纳”,请人指点说“请赐教”,他人送己说“请留步”,中途离开说“失陪”。

B.族是古代书写用的木片,"案族"指代书信,此外“尺牍”“鸿雁”“ 双鲤” “彩笺”也是书信的别称。

C.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叫“乡试”。

乡试中举,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亚元”。

D.文言文中有很多表示年龄的词语,“垂髫”“ 加冠” “不感”“ 始龁” “耳顺”五个词语在这里的顺序,是按它们所表示的年龄由小到大排列的。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闻特写以形象化的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兼具新闻和文学的特点,但更接近于通讯体裁。

B.明清科举时,秀才或监生参加每三年举行一次的乡试,考中者为举人,如“范进中举”。

C.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的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为一种文体,如《陋室铭》。

D.《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据战国时史料编写的国别体断代史,《唐雎不辱使命》即出自此书。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们常用“而立”指三十岁,“不惑”指四十岁,“耳顺”指六十岁。

B.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叫“乡试”。

乡试中举,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C.《屈原》是郭沫若历史剧中的代表作,写于抗日战争时期,借屈原的时代来反映当时的时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关于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
隋朝以后各王朝都有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因分科取士,故称科举。

到了明清,科举制度已达鼎盛。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和殿试。

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

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生试:也叫“童试”。

明清两代取得生员(秀才)资格的人学考试。

明、清时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都要先参加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

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如:“不是个秀才,也不是个童生,只是个小本生意人。

”(《儒林外史》第十六回)。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科举时代称考场)。

参加乡试的是秀才,但是秀才在参加乡试之前先要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参加乡试。

乡试取中后称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

各省的举人皆可应考,考中者称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

殿试分三甲录取: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

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

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人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

“破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起讲”概括全文,是议论的开始;“人题”引人文章主体;从“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为重心。

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

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所谓代圣贤立言,考生不得自由发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