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鉴赏姜夔《暗香·旧时月色》赏析

合集下载

《暗香·旧时月色》原文及赏析

《暗香·旧时月色》原文及赏析

《暗香·旧时月色》原文及赏析《暗香·旧时月色》原文及赏析《暗香·旧时月色》是宋代词人姜夔的作品,下面是《暗香·旧时月色》原文及赏析,欢迎阅读。

原文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

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赏析“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淡远蕴藉的笔墨描画出烟霭深沉的旅行,而这“韵最娇”的“新词”便是《暗香》《疏影》二首。

沈祖棻云,“《暗香》《疏影》虽同时所作,然前者多写身世之感,后者则属兴亡之悲,用意小别,而其托物言志则同。

”小诗流露出的才子词人姜夔于音乐中的那丝陶醉与忧郁,使人不禁想去赏析这首“读之使人神观飞跃”的《暗香》,走进笛里梅花,走进姜夔的清刚幽冷之境。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月光清美,梅花溢香,这位词人吹的想必是笛曲《梅花落》了。

笛韵悠然,当时的词人之心可是恬淡安闲,怡然自适,或是心有幽怀,黯然神伤,还是柔情蜜意,“相看好处却无言”?资人遐想,含有韵味。

“算几番照我”,回忆并勾勒往事。

“几番”约言其多,不止一次。

唯“当时只道是寻常”,才有今日的追忆与幽思。

“算”字送出一种回忆往事的凝神静思的状态,而这种回忆从根本上是缘于内心生发的感情,这是一种怀旧的情绪,于是引起下句对往事的`追述。

“唤起玉人”句,在月下、梅边、笛里复加一“玉人”,则美人梅花互衬,俨然有春日里“人面桃花相映红”之美。

著一“唤”字则静中有动,静止的美丽图景变得立体而鲜活,出现了情趣。

“不管清寒与攀摘”,冒着清寒,攀折梅花,则内心感情之热烈可知。

《暗香·旧时月色》译文及注释

《暗香·旧时月色》译文及注释

《暗香·旧时月色》译文及注释(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古诗文、作文大全、教学资料、试题大全、条据书信、公文素材、方案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ancient poems, essays, teaching materials, test questions, letter letters, official documents, project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暗香·旧时月色》译文及注释《暗香·旧时月色》译文及注释《暗香·旧时月色》作品无句非梅,同时又借梅喻人。

古诗文《暗香·旧时月色》赏析

古诗文《暗香·旧时月色》赏析

古诗文《暗香·旧时月色》赏析暗香·旧时月色宋朝:姜夔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旧时月色。

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

正寂寂。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

红萼无言耿想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暗香·旧时月色译文及注释【译文辛亥年冬天,我冒雪去拜访石湖居士。

居士要求我创作新曲,于是我创作了这两首词曲。

石湖居士吟赏不已,教乐工歌妓练习演唱,音调节律悦耳婉转。

于是将其命名为《暗香》、《疏影》。

昔日皎洁的月色,曾经多少次映照着我,对着梅花吹得玉笛声韵谐和。

笛声唤起了美丽的佳人,跟我一道攀折梅花,不顾清冷寒瑟。

而今我像何逊已渐渐衰老,往日春风般绚丽的辞采和文笔,全都已经忘记。

但是令我惊异,竹林外稀疏的梅花,谒将清冷的幽香散入华丽的宴席。

江南水乡,正是一片静寂。

想折枝梅花寄托相思情意,可叹路途遥遥,夜晚一声积雪又遮断了大地。

手捧起翠玉酒杯,禁不住洒下伤心的泪滴,面对着红梅默默无语。

昔日折梅的美人便浮上我的记忆。

总记得曾经携手游赏之地,千株梅林压满了绽放的红梅,西湖上泛着寒波一片澄碧。

此刻梅林压满了飘离,被风吹得凋落无余,何时才能重见梅花的幽丽?】【注释辛亥:光宗绍熙二年。

石湖:在苏州西南,与太湖通。

范成大居此,因号石湖居士。

止既月:指住满一月。

简:纸。

征新声:征求新的词调。

工伎:乐工、歌妓。

隶习:学习。

何逊:南朝梁诗人,早年曾任南平王萧伟的记室。

任扬州法曹时,廨舍有梅花一株,常吟咏其下。

后居洛思之,请再往。

抵扬州,花方盛片,逊对树彷徨终日。

杜甫诗“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但怪得:惊异。

翠尊:翠绿酒杯,这里指酒。

红萼:指梅花。

】耿:耿然于心,不能忘怀。

千树:杭州西湖孤山的梅花成林。

暗香·旧时月色评解下片写路遥积雪,江国寂寂,红萼依然,玉人何在!往日的欢会,只能留在“长记”中了。

南宋-姜夔《暗香 旧时月色》原文、译文及注释

南宋-姜夔《暗香 旧时月色》原文、译文及注释

南宋-姜夔《暗香旧时月色》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这首词创作于光宗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与词人《长亭怨慢·渐吹尽》为同年之作。

是年冬,姜夔载雪访范成大于石湖。

他在石湖住了一个多月,自度《暗香》、《疏影》二曲咏梅,使人神观飞越耳目一新,又深蕴忧国之思、寄托个人生活的不幸。

原文:暗香·旧时月色南宋-姜夔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

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翻译: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

辛亥年冬天,我冒雪去拜访石湖居士。

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居士要求我创作新曲,于是我创作了这两首词曲,石湖居士吟赏不已,教乐工歌妓练习演唱,音调节律悦耳婉转,于是将其命名为《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昔日皎洁的月色,曾经多少次映照着我,对着梅花吹得玉笛声韵谐和。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笛声唤起了美丽的佳人,跟我一道攀折梅花,不顾清冷寒瑟。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而今我像何逊已渐渐衰老,往日春风般绚丽的辞采和文笔,全都已经忘记。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但是令我惊异,竹林外稀疏的梅花,谒将清冷的幽香散入华丽的宴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江南水乡,正是一片静寂,想折枝梅花寄托相思情意,可叹路途遥遥,夜晚一声积雪又遮断了大地。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手捧起翠玉酒杯,禁不住洒下伤心的泪滴,面对着红梅默默无语。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昔日折梅的美人便浮上我的记忆,总记得曾经携手游赏之地,千株梅林压满了绽放的红梅,西湖上泛着寒波一片澄碧。

《暗香 旧时月色》赏析

《暗香 旧时月色》赏析

《暗香旧时月色》赏析
宋代词人姜夔的《暗香·旧时月色》。

这首词的全文如下:
旧时月色。

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

正寂寂。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

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这首词主要通过对过去月色下的回忆,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上阕主要写过去的回忆。

“旧时月色”点明了回忆的主题,“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描绘了曾经在月色下吹笛的情景。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则写出了与美人一起在寒夜中摘花的浪漫。

然而,如今的词人“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已经老去,失去了当年的才华和激情。

下阕回到现实,“江国。

正寂寂”描绘了当前的寂寞和冷清。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无奈。

“翠尊易泣。

红萼无言耿相忆”通过描写酒杯和梅花,进一步烘托出了孤独和思念之情。

最后,“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整首词情感细腻,意境优美,通过对月色、梅花等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同时也透露出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暗香·旧时月色注释赏析

暗香·旧时月色注释赏析

暗香·旧时月色注释赏析暗香·旧时月色朝代:宋代作者:姜夔原文: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旧时月色。

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

正寂寂。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

红萼无言耿想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译文:辛亥年冬天,我冒雪去拜访石湖居士。

居士要求我创作新曲,于是我创作了这两首词曲。

石湖居士吟赏不已,教乐工歌妓练习演唱,音调节律悦耳婉转。

于是将其命名为《暗香》、《疏影》。

昔日皎洁的月色,曾经多少次映照着我,对着梅花吹得玉笛声韵谐和。

笛声唤起了美丽的佳人,跟我一道攀折梅花,不顾清冷寒瑟。

而今我像何逊已渐渐衰老,往日春风般绚丽的辞采和文笔,全都已经忘记。

但是令我惊异,竹林外稀疏的梅花,谒将清冷的幽香散入华丽的宴席。

江南水乡,正是一片静寂。

想折枝梅花寄托相思情意,可叹路途遥遥,夜晚一声积雪又遮断了大地。

手捧起翠玉酒杯,禁不住洒下伤心的泪滴,面对着红梅默默无语。

昔日折梅的美人便浮上我的.记忆。

总记得曾经携手游赏之地,千株梅林压满了绽放的红梅,西湖上泛着寒波一片澄碧。

此刻梅林压满了飘离,被风吹得凋落无余,何时才能重见梅花的幽丽?注释:辛亥:光宗绍熙二年。

石湖:在苏州西南,与太湖通。

范成大居此,因号石湖居士。

止既月:指住满一月。

简:纸。

征新声:征求新的词调。

工伎:乐工、歌妓。

隶习:学习。

何逊:南朝梁诗人,早年曾任南平王萧伟的记室。

任扬州法曹时,廨舍有梅花一株,常吟咏其下。

后居洛思之,请再往。

抵扬州,花方盛片,逊对树彷徨终日。

杜甫诗“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但怪得:惊异。

翠尊:翠绿酒杯,这里指酒。

红萼:指梅花。

耿:耿然于心,不能忘怀。

千树:杭州西湖孤山的梅花成林。

赏析:下片写路遥积雪,江国寂寂,红萼依然,玉人何在!往日的欢会,只能留在“长记”中了。

《暗香疏影·旧时月色》诗词鉴赏

《暗香疏影·旧时月色》诗词鉴赏

《暗香疏影·旧时月色》诗词鉴赏《暗香疏影·旧时月色》诗词鉴赏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

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

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暗香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疏影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

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

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

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

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

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赏析/鉴赏这两首词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咏梅词,是姜夔的代表作之一。

白石咏梅词共有十七首,古其全词的.六分之一,此二篇最为精绝。

张炎在所著《词源》中说:诗之赋梅,惟和靖一联而已,世非无诗,不能与之齐驱耳。

词之赋梅,惟姜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

所谓“和靖一联”,即宋初诗人林逋《山园小梅》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

姜夔非常欣赏其句,就摘取句首二字,以之为“自度曲”咏梅词的调名。

白石是南宋大音乐家,妙解音律,从此二篇咏梅词亦可看出其独创之功。

白石词往往有小序,或述作词缘起,或纪心绪行踪,要言不烦,与词的内容溶为一体,不可分割。

从题序看,这两首词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辛亥(1191)冬季,当时词人应邀到范成大退休隐居的苏州附近的石湖别墅作客。

范成大也喜爱梅花,买园种梅,并著有《梅谱》。

白石投主人之雅好,驰骋才华,创作了这两篇咏梅绝唱。

姜夔《暗香·旧时月色》原文解析创作背景

姜夔《暗香·旧时月色》原文解析创作背景

姜夔《暗香·旧时月色》原文|解析|创作背景《暗香·旧时月色》是宋代词人姜夔的作品,这首词不断在今昔之间往复摇曳,结构空灵精致,意境清虚骚雅。

下面就和儿童网小编一起来欣赏这篇宋词吧。

《暗香·旧时月色》原文宋代:姜夔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

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译文及注释译文辛亥年冬天,我冒雪去拜访石湖居士。

居士要求我创作新曲,于是我创作了这两首词曲。

石湖居士吟赏不已,教乐工歌妓练习演唱,音调节律悦耳婉转。

于是将其命名为《暗香》、《疏影》。

昔日皎洁的月色,曾经多少次映照着我,对着梅花吹得玉笛声韵谐和。

笛声唤起了美丽的佳人,跟我一道攀折梅花,不顾清冷寒瑟。

而今我像何逊已渐渐衰老,往日春风般绚丽的辞采和文笔,全都已经忘记。

但是令我惊异,竹林外稀疏的梅花,谒将清冷的幽香散入华丽的宴席。

江南水乡,正是一片静寂。

想折枝梅花寄托相思情意,可叹路途遥遥,夜晚一声积雪又遮断了大地。

手捧起翠玉酒杯,禁不住洒下伤心的泪滴,面对着红梅默默无语。

昔日折梅的美人便浮上我的记忆。

总记得曾经携手游赏之地,千株梅林压满了绽放的红梅,西湖上泛着寒波一片澄碧。

此刻梅林压满了飘离,被风吹得凋落无余,何时才能重见梅花的幽丽?注释辛亥:光宗绍熙二年。

石湖:在苏州西南,与太湖通。

范成大居此,因号石湖居士。

止既月:指住满一月。

简:纸。

征新声:征求新的词调。

工伎:乐工、歌妓。

隶习:学习。

何逊:南朝梁诗人,早年曾任南平王萧伟的记室。

任扬州法曹时,廨舍有梅花一株,常吟咏其下。

后居洛思之,请再往。

抵扬州,花方盛片,逊对树彷徨终日。

姜夔《暗香 旧时月色》原文及解析

姜夔《暗香 旧时月色》原文及解析

暗香旧时月色[宋] 姜夔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

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

乃名之曰暗香、疏影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想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分类标签: 宋词三百首婉约诗作品赏析原序: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

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

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注释】①辛亥:光宗绍熙二年。

②石湖:在苏州西南,与太湖通。

范成大居此,因号石湖居士。

③止既月:指住满一月。

④简:纸。

⑤征新声:征求新的词调。

⑥工伎:乐工、歌妓。

隶习:学习。

⑦何逊:南朝梁诗人,早年曾任南平王萧伟的记室。

任扬州法曹时,廨舍有梅花一株,常吟咏其下。

后居洛思之,请再往。

抵扬州,花方盛片,逊对树彷徨终日。

杜甫诗“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⑧但怪得:惊异。

⑨翠尊:翠绿酒杯,这里指酒。

cd红萼:指梅花。

耿:耿然于心,不能忘怀。

【评解】此词咏梅怀人,思今念往。

据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称:“作于辛亥之冬,正其最后别合肥之年”,而“时所眷者已离合肥他去”。

由此可知是指合肥旧事。

上片写“旧时”梅边月下的欢乐;“而今”往事难寻的凄惶。

两相对照,因而对梅生“怪”,实含无限深情。

下片写路遥积雪,江国寂寂,红萼依然,玉人何在!往日的欢会,只能留在“长记”中了。

低徊缠绵,怀人之情,溢于言表。

全词以婉曲的笔法,咏物而不滞于物,言情而不拘于情;物中有情,情中寓物。

情思绵邈,意味隽永。

【集评】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惟《暗香》、《疏影》二词,寄意题外,包蕴无穷,可以与稼轩伯仲。

张炎《词源》:白石《疏影》、《暗香》等曲,不惟清真,且又骚雅,读之使人神观飞越。

许昂霄《词综偶评》:二词(《疏影》、《暗香》)如绛云在霄,舒卷自如;又如琪树玲珑,金芝布护。

《暗香·旧时月色》原文及翻译

《暗香·旧时月色》原文及翻译

《暗香·旧时月色》原文及翻译《暗香》一词,以梅花为线索,通过回忆对比,抒写作者今昔之变和盛衰之感。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暗香·旧时月色》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暗香·旧时月色姜夔〔宋代〕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

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翻译:辛亥年冬天,我冒雪去拜访石湖居士。

居士要求我创作新曲,于是我创作了这两首词曲。

石湖居士吟赏不已,教乐工歌妓练习演唱,音调节律悦耳婉转。

于是将其命名为《暗香》、《疏影》。

昔日皎洁的月色,曾经多少次映照着我,对着梅花吹得玉笛声韵谐和。

笛声唤起了美丽的佳人,跟我一道攀折梅花,不顾清冷寒瑟。

而今我像何逊已渐渐衰老,往日春风般绚丽的辞采和文笔,全都已经忘记。

但是令我惊异,竹林外稀疏的梅花,谒将清冷的幽香散入华丽的宴席。

江南水乡,正是一片静寂。

想折枝梅花寄托相思情意,可叹路途遥遥,夜晚一声积雪又遮断了大地。

手捧起翠玉酒杯,禁不住洒下伤心的泪滴,面对着红梅默默无语。

昔日折梅的美人便浮上我的记忆。

总记得曾经携手游赏之地,千株梅林压满了绽放的红梅,西湖上泛着寒波一片澄碧。

此刻只见残梅片片,随风凋落,何时才能和你一起重赏梅花的幽丽?赏析:“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淡远蕴藉的笔墨描画出烟霭深沉的旅行,而这“韵最娇”的“新词”便是《暗香》《疏影》二首。

沈祖棻云,“《暗香》《疏影》虽同时所作,然前者多写身世之感,后者则属兴亡之悲,用意小别,而其托物言志则同。

”小诗流露出的才子词人姜夔于音乐中的那丝陶醉与忧郁,使人不禁想去赏析这首“读之使人神观飞跃”的《暗香》,走进笛里梅花,走进姜夔的清刚幽冷之境。

姜夔《暗香·旧时月色》原文译文创作背景

姜夔《暗香·旧时月色》原文译文创作背景

姜夔《暗香·旧时月色》原文|译文|创作背景《暗香·旧时月色》是宋代词人姜夔创作的一首借梅喻人的词作,整首词不断在今昔之间往复摇曳,意境清虚骚雅。

下面就和儿童网小编一起来欣赏这首宋词吧。

《暗香·旧时月色》原文宋代:姜夔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

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译文及注释译文辛亥年冬天,我冒雪去拜访石湖居士。

居士要求我创作新曲,于是我创作了这两首词曲。

石湖居士吟赏不已,教乐工歌妓练习演唱,音调节律悦耳婉转。

于是将其命名为《暗香》、《疏影》。

昔日皎洁的月色,曾经多少次映照着我,对着梅花吹得玉笛声韵谐和。

笛声唤起了美丽的佳人,跟我一道攀折梅花,不顾清冷寒瑟。

而今我像何逊已渐渐衰老,往日春风般绚丽的辞采和文笔,全都已经忘记。

但是令我惊异,竹林外稀疏的梅花,谒将清冷的幽香散入华丽的宴席。

江南水乡,正是一片静寂。

想折枝梅花寄托相思情意,可叹路途遥遥,夜晚一声积雪又遮断了大地。

手捧起翠玉酒杯,禁不住洒下伤心的泪滴,面对着红梅默默无语。

昔日折梅的美人便浮上我的记忆。

总记得曾经携手游赏之地,千株梅林压满了绽放的红梅,西湖上泛着寒波一片澄碧。

此刻梅林压满了飘离,被风吹得凋落无余,何时才能重见梅花的幽丽?注释辛亥:光宗绍熙二年。

石湖:在苏州西南,与太湖通。

范成大居此,因号石湖居士。

止既月:指住满一月。

简:纸。

征新声:征求新的词调。

工伎:乐工、歌妓。

隶习:学习。

何逊:南朝梁诗人,早年曾任南平王萧伟的记室。

任扬州法曹时,廨舍有梅花一株,常吟咏其下。

后居洛思之,请再往。

抵扬州,花方盛片,逊对树彷徨终日。

《暗香·姜夔》原文与赏析

《暗香·姜夔》原文与赏析

《暗香·姜夔》原文与赏析姜夔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

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

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

正寂寂。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

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冬,词人姜夔冒雪来到苏州石湖,拜访诗人范成大,并在此逗留了一个多月。

时值梅花盛开,作者应范成大的要求,自度新腔,谱写了两首音节谐婉、意象朦胧、托喻遥深的咏梅绝调。

对于这两首词,前人盛赞不已,然究其题旨,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或谓“《暗香》、《疏影》,恨偏安也”(宋翔凤《乐府余论》);或谓“《暗香》、《疏影》二章,发二帝之幽愤,伤在位之无人也”(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或谓“白石咏梅,《暗香》感旧,《疏影》吊北狩扈从诸妃嫔”(蔡嵩云《柯亭论词》),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今人多以为此二词写的是忆离别,怨飘零,借咏梅抒发个人的身世之感。

由于词境幽隐,含而不露,运化无迹,因此对其深层意蕴难以实指,只能就其表层兴象作一些推断和解说。

理解《暗香》一篇的关键,在上片歇拍二句:“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全词即由此而引发。

所谓“旧时月色”、“梅边吹笛”、“唤起玉人”、“曾携手处”、“西湖寒碧”等等画面,皆非眼前实景,而是作者对往事的回忆和联想。

原来词人在石湖的一次宴席上,闻到从竹林之外传来一股沁人心脾的幽香,从而触发了他的心事,于是从眼前之“疏花”想到了当年和“玉人”月夜摘梅、西湖赏梅的前情旧事。

如今寒梅又开,香气如故;可惜时过景迁,人各一方,不禁感慨系之,吟成了这首怀旧之作。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开篇即寓今昔之感。

“旧时”点明所叙为往事,“几番”谓月下梅边吹笛非止一回。

古诗暗香·旧时月色翻译赏析

古诗暗香·旧时月色翻译赏析

古诗暗香·旧时月色翻译赏析《暗香·旧时月色》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姜夔。

其古诗全文如下: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前言】《暗香·旧时月色》是宋代词人姜夔的作品。

作品无句非梅,同时又借梅喻人。

起句写旧时豪情,以月色、梅花勾连过去和现在,唤起与玉人月下摘梅的回忆;随即以“而今”转到当前,“长记”二字追忆赏梅雅事;末句又回到当下,惋惜片片落梅,暗含故人不知何日重逢之意。

全词不断在过去和现在之间往复摇曳,结构空灵精致,意境清虚骚雅。

【注释】唤起玉人:写过去和美人冒着清寒、攀折梅花的韵事。

贺铸《浣溪纱》词:“美人和月摘梅花。

”何逊:南朝梁诗人,早年曾任南平王萧伟的记室。

任扬州法曹时,廨舍有梅花。

以何逊自比,说自己逐渐衰老,游赏的兴趣减退,对于向所喜爱的梅花都忘掉为它而歌咏了。

但怪得:惊异。

竹外疏花:竹林外面几枝稀疏的梅花。

香冷:寒梅的香气透进诗人的屋子里。

瑶席:席座的美称。

江国:江乡。

寄与路遥:表示音讯隔绝。

这里暗用陆凯寄给范晔的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翠尊:翠绿的酒杯,这里指酒。

红萼:红色的花,这里指红梅。

耿:耿然于心,不能忘怀。

千树:写寒冬时千树红梅映在西湖碧水之中的美丽景色。

宋时杭州西湖上的孤山梅树成林,所以有“千树”之说。

【翻译】昔日皎洁的月色,曾经多少次映照着我,对着梅花吹得玉笛声韵谐和。

笛声唤起了美丽的佳人,跟我一道攀折梅花,不顾清冷寒瑟。

而今我像何逊已渐渐衰老,往日春风般绚丽的辞采和文笔,全都已经忘记。

但是令我惊异,竹林外稀疏的梅花,orG谒将清冷的幽香散入华丽的宴席。

江南水乡,正是一片静寂。

想折枝梅花寄托相思情意,可叹路途遥遥,夜晚一声积雪又遮断了大地。

姜夔《暗香》全词翻译赏析

姜夔《暗香》全词翻译赏析

姜夔《暗香》全词翻译赏析导读:暗香姜夔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

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注释】①辛亥:光宗绍熙二年。

(1191)。

②载雪:冒雪乘船。

③诣:到。

④石湖:在苏州西南,与太湖通。

南宋诗人范成大晚年居住在苏州西南的石湖,自号石湖居士。

⑤止即月:指刚住满一个月。

⑥授简索:给纸索取诗调。

简:纸。

⑦征新声:征求新的词调。

⑧把玩:指反复欣赏。

⑨二妓:乐工和歌妓。

⑩隶习:学习。

寄与路遥:表示音讯隔绝。

这里暗用陆凯寄给范晔的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千树:写寒冬时千树红梅映在西湖碧水之中的美丽景色。

宋时杭州西湖上的孤山梅树成林,所以有“千树”之说。

【译文】辛亥年冬天,我冒雪去拜访石湖居士。

居士要求我创作新曲,于是我创作了这两首词曲。

石湖居士吟赏不已,教乐工歌妓练习演唱,音调节律悦耳婉转。

于是将其命名为《暗香》、《疏影》。

昔日皎洁的月色,曾经多少次映照着我,对着梅花吹得玉笛声韵谐和。

笛声唤起了美丽的佳人,跟我一道攀折梅花,不顾清冷寒瑟。

而今我像何逊已渐渐衰老,往日春风般绚丽的辞采和文笔,全都已经忘记。

但是令我惊异,竹林外稀疏的梅花,谒将清冷的幽香散入华丽的宴席。

江南水乡,正是一片静寂。

想折枝梅花寄托相思情意,可叹路途遥遥,夜晚一声积雪又遮断了大地。

手捧起翠玉酒杯,禁不住洒下伤心的泪滴,面对着红梅默默无语。

昔日折梅的美人便浮上我的记忆。

总记得曾经携手游赏之地,千株梅林压满了绽放的红梅,西湖上泛着寒波一片澄碧。

此刻梅林压满了绽放的红梅,西湖上泛着寒波一片澄碧。

此刻梅林压满了飘离,被风吹得凋落无余,何时才能重见梅花的幽丽?【译文二】旧时皎洁的月光,曾多少次照着我,在梅花旁吹奏玉笛。

暗香注释译文赏析江国正寂寂【南宋】姜夔

暗香注释译文赏析江国正寂寂【南宋】姜夔

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 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 曰:”暗香”、”疏影”。
辛亥:光宗绍熙二年。(1191)。 载雪:冒雪乘船。 石湖:在苏州西南,与太湖通。南宋诗人范成大晚 年居住在苏州西南的石湖,自号石湖居士。 止即月:指刚住满一个月。 授简索:给纸索取诗调。简:纸。 征新声:征求新的词调。 把玩:指反复欣赏。 二妓:乐工和歌妓。 《暗香》《疏影》:语出北宋诗人林逋 《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 香浮动月黄昏。”
作者简介:
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往来鄂、赣、 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 辛弃疾等交游。在他所处的时代,南宋王朝 和金朝南北对峙,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十 分尖锐复杂。战争的灾难和人民的痛苦使姜 夔感到痛心,但他由于幕僚清客生涯的局限, 虽然为此也发出或流露过激昂的呼声,而凄 凉的心情却表现在一生的大部分文学和音乐 创作里。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一 生布衣,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 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 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 曲》等。
暗香
宋 姜夔
暗 香
姜夔(南宋) 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 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 使二妓肆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 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花吹笛?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樽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枝压,西湖寒碧。寒碧”。回忆当 年雪中赏梅的情景,“携手赏梅”更显出两人情 意深浓,情趣高雅。“压”为花多、雪大,千枝 花被雪压住,也暗含词人心情的沉重。红妆素裹, 雪压梅花的清影倒映在碧水中而清影满湖,“寒 碧”与上片呼应,使词始终在一种幽冷的环境之 中。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从回忆转入 现实,“片片”连用,突出一种凋零感以及词人 对梅落过程的关注、关情。“也”带有词人轻轻 地叹息。 “又”与“算几番”共同体现时间过 得久,以及词人思念之深。 此词将咏梅与思人交融,句句不离梅花,用 梅花寄托怀人情思。上片的月中赏梅与下片的雪 中赏梅融汇在幽冷的环境和词人感情的范围之中。 今昔对比,精神骤现,“清空中”有意趣,使物 性、人情与境共生,使得整篇词幽韵冷香,挹之 无尽。

姜夔《暗香 旧时月色》阅读答案及赏析

姜夔《暗香 旧时月色》阅读答案及赏析

姜夔《暗香·旧时月色》阅读答案及赏析【阅读理解题目】:暗香姜夔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①。

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

石湖把玩不已,使工伎肄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疏影》略)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②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注】①石湖:在苏州西南,与太湖通。

南宋诗人范成大晚年退居石湖,自号石湖居士。

②何逊:南朝梁诗人,任扬州法曹时,廨舍有梅花,作《咏早梅》。

这里作者以何逊自比。

1.张炎在《词源》中说:“诗之赋梅,惟和靖一联而已,世非无诗,不能与之齐驱耳。

词之赋梅,惟姜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

”和靖指的是北宋哪位诗人?姜夔咏梅词的调名出自该诗人的《山园小梅》,请写出与此匹配的相关诗句。

(2分)2.本词着墨于梅,抒情委婉含蓄,请结合词句简析这首词的抒情特色。

(5分)【参考答案】:1.林逋(1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写对1句就可得1分)2.①通过今昔对比,抒写盛衰之感。

如由“旧时月色”展开回忆,到“而今渐老”回到现实(或现实中的“叹寄与路遥”与“相忆”“长记”引出往昔的“携手”),都表现出作者内心的跌宕变化,情感的波澜起伏。

(手法1分,情感1分,例子1分)。

②最后两句写梅花的凋落飘零,“又片片吹尽也”,语似平淡却满含感叹惋惜之情。

“几时见得”,一语双关,梅花何时开?相忆之人何时再逢?语义重叠,韵味深长。

(手法1分,情感1分)简析作品无句非梅,同时又借梅喻人。

起句写旧时豪情,以月色、梅花勾连过去和现在,唤起与玉人月下摘梅的回忆;随即以“而今”转到当前,“长记”二字追忆赏梅雅事;末句又回到当下,惋惜片片落梅,暗含故人不知何日重逢之意。

暗香·旧时月色语文阅读赏析

暗香·旧时月色语文阅读赏析

暗香·旧时月色语文阅读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古诗文、作文大全、教学资料、试题大全、条据书信、公文素材、方案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ancient poems, essays, teaching materials, test questions, letter letters, official documents, project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暗香·旧时月色语文阅读赏析暗香·旧时月色语文阅读赏析暗香·旧时月色姜夔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

暗香·旧时月色语文阅读赏析

暗香·旧时月色语文阅读赏析

暗香·旧时月色语文阅读赏析暗香·旧时月色语文阅读赏析暗香·旧时月色姜夔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

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译文】辛亥年冬天,我冒雪去拜访石湖居士。

居士要求我创作新曲,于是我创作了这两首词曲。

石湖居士吟赏不已,教乐工歌妓练习演唱,音调节律悦耳婉转。

于是将其命名为《暗香》、《疏影》。

昔日皎洁的月色,曾经多少次映照着我,对着梅花吹得玉笛声韵谐和。

笛声唤起了美丽的佳人,跟我一道攀折梅花,不顾清冷寒瑟。

而今我像何逊已渐渐衰老,往日春风般绚丽的辞采和文笔,全都已经忘记。

但是令我惊异,竹林外稀疏的梅花,谒将清冷的幽香散入华丽的宴席。

江南水乡,正是一片静寂。

想折枝梅花寄托相思情意,可叹路途遥遥,夜晚一声积雪又遮断了大地。

手捧起翠玉酒杯,禁不住洒下伤心的泪滴,面对着红梅默默无语。

昔日折梅的美人便浮上我的记忆。

总记得曾经携手游赏之地,千株梅林压满了绽放的红梅,西湖上泛着寒波一片澄碧。

此刻梅林压满了飘离,被风吹得凋落无余,何时才能重见梅花的幽丽?【注释】辛亥:光宗绍熙二年。

石湖:在苏州西南,与太湖通。

范成大居此,因号石湖居士。

止既月:指住满一月。

简:纸。

征新声:征求新的词调。

工伎:乐工、歌妓。

隶习:学习。

何逊:南朝梁诗人,早年曾任南平王萧伟的记室。

任扬州法曹时,廨舍有梅花一株,常吟咏其下。

后居洛思之,请再往。

抵扬州,花方盛片,逊对树彷徨终日。

杜甫诗“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但怪得:惊异。

翠尊:翠绿酒杯,这里指酒。

红萼:指梅花。

耿:耿然于心,不能忘怀。

千树:杭州西湖孤山的梅花成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诗词鉴赏姜夔《暗香·旧时月色》赏析山的梅花成林。

【创作背景】
【赏析】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月光清美,梅花溢香,这位词人吹的想必是笛曲《梅花落》了。

笛韵悠然,当时的词人之心可是恬淡安闲,怡然自适,或是心有幽怀,黯然神伤,还是柔情蜜意,“相看好处却无言”?资人遐想,含有韵味。

“算几番照我”,回忆并勾勒往事。

“几番”约言其多,不止一次。

唯“当时只道是寻常”,才有今日的追忆与幽思。

“算”字送出一种回忆往事的凝神静思的状态,而这种回忆从根本上是缘于内心生发的感情,这是一种怀旧的情绪,于是引起下句对往事的追述。

“唤起玉人”句,在月下、梅边、笛里复加一“玉人”,则美人梅花互衬,俨然有春日里“人面桃花相映红”之美。

著一“唤”字则静中有动,静止的美丽图景变得立体而鲜活,出现了情趣。

“不管清寒与攀摘”,冒着清寒,攀折梅花,则内心感情之热烈可知。

这里清而不凄,清而非冷,清寒而不刺骨。

“清”本是极普通的字,作者信笔写来,则天气之清寒,月色之清美,梅花之清香,都可融而为一,这里似乎凝含着往日的幸福之感与甜蜜之情。

回视起句清空,它既可能是在“玉人”身旁的“吹笛”,也可能是孤身一人,因思念而吹笛,更可能是兼而有之,以“几番”二字囊括。

和次句意脉似断非断,似
连非连。

这三个分句以寻常的字眼包蕴了广阔的时空,构造了悠远的意境,暗含了凄婉的感情,可谓很有笔力的开篇。

【赏析二】
《暗香》一词,以梅花为线索,通过回忆对比,抒写作者今昔之变和盛衰之感。

全词可分为六层。

上片,开篇至“不管清寒与攀摘”五句为第一层,从月下梅边吹笛引起对往事的回忆。

那时,作者同美人在一起,折梅相赠,赋诗言情,境界何等幽雅,生活何等美满!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何逊而今渐老”两句,笔锋陡转,境界突变,作者年华已逝,诗情锐减,面对红梅,再雉有当年那种春风得意的词笔了。

正如作者所说:“才因老尽,秀句君休觅”(《蓦山溪》)。

与上五句相比,境界何等衰飒。

这是第二层。

从“但怪得”至上片结尾为第三层。

这两句点题,写花木无知,多情依旧,把清冷的幽香照例送入词人的室内,浸透着周围的一切,尽管你“忘却春风词笔”,却仍免不了撩起深长的情思,引起词人的诗兴。

下片承此申写身世之感。

从“江国”到“红萼无言耿相忆”是第四层,感情曲折细腻而又富于变化。

这两句说明词人最难忘情的是西湖孤山的红梅,它傲雪迎霜,幽香袭人,压倒了凛冽的冬寒,似乎带来了春天的信息。

携手共游,何等惬意!词脉发展至此,终于形成高潮。

结尾两句又是一层,词笔顿时跌落,终于又出现了万花纷谢的肃杀景象。

“几时见得”一句埋伏下许多情思,引起无限悬念。

其次是,对比照应,似纵旋收。

作者本来以梅花为线索来抒写个人身世之感,但他善于把今昔盛衰之情捏在一起,在对比中交替进行,给人以强烈印象。

如第一层写的是昔盛,第二层便接写今衰;第五层写昔盛,六层又以今衰作结。

这二者形成强烈对照,境况十分鲜明。

再次是,抒情写意,曲折尽致。

这是一首抒情词,侧重于叙写词人激烈起伏的内心活动。

以第四层为例,短短六句,却有三次转折,感情上的波澜回荡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是音节谐婉,字句精工。

《暗香》、《疏影》与《扬州慢》一样,前无古人,纯属自创。

这两首词经过歌伎演唱的实际检验,作者自认为“音节谐婉”。

当时曲谱,今已不传,但读起来仍能琅琅上口,叮当成韵。

如前所说,作者是很注意研辞炼句的。

这首词,词句秀美,用字精工,“冷”、“压”的准确鲜明,虚字的恰当适度,都有益于诗意的增强。

【作者简介】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