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鉴赏姜夔《暗香·旧时月色》赏析

合集下载

《暗香·旧时月色》原文及赏析

《暗香·旧时月色》原文及赏析

《暗香·旧时月色》原文及赏析《暗香·旧时月色》原文及赏析《暗香·旧时月色》是宋代词人姜夔的作品,下面是《暗香·旧时月色》原文及赏析,欢迎阅读。

原文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

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赏析“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淡远蕴藉的笔墨描画出烟霭深沉的旅行,而这“韵最娇”的“新词”便是《暗香》《疏影》二首。

沈祖棻云,“《暗香》《疏影》虽同时所作,然前者多写身世之感,后者则属兴亡之悲,用意小别,而其托物言志则同。

”小诗流露出的才子词人姜夔于音乐中的那丝陶醉与忧郁,使人不禁想去赏析这首“读之使人神观飞跃”的《暗香》,走进笛里梅花,走进姜夔的清刚幽冷之境。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月光清美,梅花溢香,这位词人吹的想必是笛曲《梅花落》了。

笛韵悠然,当时的词人之心可是恬淡安闲,怡然自适,或是心有幽怀,黯然神伤,还是柔情蜜意,“相看好处却无言”?资人遐想,含有韵味。

“算几番照我”,回忆并勾勒往事。

“几番”约言其多,不止一次。

唯“当时只道是寻常”,才有今日的追忆与幽思。

“算”字送出一种回忆往事的凝神静思的状态,而这种回忆从根本上是缘于内心生发的感情,这是一种怀旧的情绪,于是引起下句对往事的`追述。

“唤起玉人”句,在月下、梅边、笛里复加一“玉人”,则美人梅花互衬,俨然有春日里“人面桃花相映红”之美。

著一“唤”字则静中有动,静止的美丽图景变得立体而鲜活,出现了情趣。

“不管清寒与攀摘”,冒着清寒,攀折梅花,则内心感情之热烈可知。

《暗香·旧时月色》译文及注释

《暗香·旧时月色》译文及注释

《暗香·旧时月色》译文及注释(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古诗文、作文大全、教学资料、试题大全、条据书信、公文素材、方案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ancient poems, essays, teaching materials, test questions, letter letters, official documents, project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暗香·旧时月色》译文及注释《暗香·旧时月色》译文及注释《暗香·旧时月色》作品无句非梅,同时又借梅喻人。

古诗文《暗香·旧时月色》赏析

古诗文《暗香·旧时月色》赏析

古诗文《暗香·旧时月色》赏析暗香·旧时月色宋朝:姜夔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旧时月色。

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

正寂寂。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

红萼无言耿想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暗香·旧时月色译文及注释【译文辛亥年冬天,我冒雪去拜访石湖居士。

居士要求我创作新曲,于是我创作了这两首词曲。

石湖居士吟赏不已,教乐工歌妓练习演唱,音调节律悦耳婉转。

于是将其命名为《暗香》、《疏影》。

昔日皎洁的月色,曾经多少次映照着我,对着梅花吹得玉笛声韵谐和。

笛声唤起了美丽的佳人,跟我一道攀折梅花,不顾清冷寒瑟。

而今我像何逊已渐渐衰老,往日春风般绚丽的辞采和文笔,全都已经忘记。

但是令我惊异,竹林外稀疏的梅花,谒将清冷的幽香散入华丽的宴席。

江南水乡,正是一片静寂。

想折枝梅花寄托相思情意,可叹路途遥遥,夜晚一声积雪又遮断了大地。

手捧起翠玉酒杯,禁不住洒下伤心的泪滴,面对着红梅默默无语。

昔日折梅的美人便浮上我的记忆。

总记得曾经携手游赏之地,千株梅林压满了绽放的红梅,西湖上泛着寒波一片澄碧。

此刻梅林压满了飘离,被风吹得凋落无余,何时才能重见梅花的幽丽?】【注释辛亥:光宗绍熙二年。

石湖:在苏州西南,与太湖通。

范成大居此,因号石湖居士。

止既月:指住满一月。

简:纸。

征新声:征求新的词调。

工伎:乐工、歌妓。

隶习:学习。

何逊:南朝梁诗人,早年曾任南平王萧伟的记室。

任扬州法曹时,廨舍有梅花一株,常吟咏其下。

后居洛思之,请再往。

抵扬州,花方盛片,逊对树彷徨终日。

杜甫诗“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但怪得:惊异。

翠尊:翠绿酒杯,这里指酒。

红萼:指梅花。

】耿:耿然于心,不能忘怀。

千树:杭州西湖孤山的梅花成林。

暗香·旧时月色评解下片写路遥积雪,江国寂寂,红萼依然,玉人何在!往日的欢会,只能留在“长记”中了。

南宋-姜夔《暗香 旧时月色》原文、译文及注释

南宋-姜夔《暗香 旧时月色》原文、译文及注释

南宋-姜夔《暗香旧时月色》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这首词创作于光宗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与词人《长亭怨慢·渐吹尽》为同年之作。

是年冬,姜夔载雪访范成大于石湖。

他在石湖住了一个多月,自度《暗香》、《疏影》二曲咏梅,使人神观飞越耳目一新,又深蕴忧国之思、寄托个人生活的不幸。

原文:暗香·旧时月色南宋-姜夔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

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翻译: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

辛亥年冬天,我冒雪去拜访石湖居士。

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居士要求我创作新曲,于是我创作了这两首词曲,石湖居士吟赏不已,教乐工歌妓练习演唱,音调节律悦耳婉转,于是将其命名为《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昔日皎洁的月色,曾经多少次映照着我,对着梅花吹得玉笛声韵谐和。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笛声唤起了美丽的佳人,跟我一道攀折梅花,不顾清冷寒瑟。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而今我像何逊已渐渐衰老,往日春风般绚丽的辞采和文笔,全都已经忘记。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但是令我惊异,竹林外稀疏的梅花,谒将清冷的幽香散入华丽的宴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江南水乡,正是一片静寂,想折枝梅花寄托相思情意,可叹路途遥遥,夜晚一声积雪又遮断了大地。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手捧起翠玉酒杯,禁不住洒下伤心的泪滴,面对着红梅默默无语。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昔日折梅的美人便浮上我的记忆,总记得曾经携手游赏之地,千株梅林压满了绽放的红梅,西湖上泛着寒波一片澄碧。

《暗香 旧时月色》赏析

《暗香 旧时月色》赏析

《暗香旧时月色》赏析
宋代词人姜夔的《暗香·旧时月色》。

这首词的全文如下:
旧时月色。

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

正寂寂。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

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这首词主要通过对过去月色下的回忆,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上阕主要写过去的回忆。

“旧时月色”点明了回忆的主题,“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描绘了曾经在月色下吹笛的情景。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则写出了与美人一起在寒夜中摘花的浪漫。

然而,如今的词人“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已经老去,失去了当年的才华和激情。

下阕回到现实,“江国。

正寂寂”描绘了当前的寂寞和冷清。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无奈。

“翠尊易泣。

红萼无言耿相忆”通过描写酒杯和梅花,进一步烘托出了孤独和思念之情。

最后,“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整首词情感细腻,意境优美,通过对月色、梅花等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同时也透露出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暗香·旧时月色注释赏析

暗香·旧时月色注释赏析

暗香·旧时月色注释赏析暗香·旧时月色朝代:宋代作者:姜夔原文: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旧时月色。

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

正寂寂。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

红萼无言耿想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译文:辛亥年冬天,我冒雪去拜访石湖居士。

居士要求我创作新曲,于是我创作了这两首词曲。

石湖居士吟赏不已,教乐工歌妓练习演唱,音调节律悦耳婉转。

于是将其命名为《暗香》、《疏影》。

昔日皎洁的月色,曾经多少次映照着我,对着梅花吹得玉笛声韵谐和。

笛声唤起了美丽的佳人,跟我一道攀折梅花,不顾清冷寒瑟。

而今我像何逊已渐渐衰老,往日春风般绚丽的辞采和文笔,全都已经忘记。

但是令我惊异,竹林外稀疏的梅花,谒将清冷的幽香散入华丽的宴席。

江南水乡,正是一片静寂。

想折枝梅花寄托相思情意,可叹路途遥遥,夜晚一声积雪又遮断了大地。

手捧起翠玉酒杯,禁不住洒下伤心的泪滴,面对着红梅默默无语。

昔日折梅的美人便浮上我的.记忆。

总记得曾经携手游赏之地,千株梅林压满了绽放的红梅,西湖上泛着寒波一片澄碧。

此刻梅林压满了飘离,被风吹得凋落无余,何时才能重见梅花的幽丽?注释:辛亥:光宗绍熙二年。

石湖:在苏州西南,与太湖通。

范成大居此,因号石湖居士。

止既月:指住满一月。

简:纸。

征新声:征求新的词调。

工伎:乐工、歌妓。

隶习:学习。

何逊:南朝梁诗人,早年曾任南平王萧伟的记室。

任扬州法曹时,廨舍有梅花一株,常吟咏其下。

后居洛思之,请再往。

抵扬州,花方盛片,逊对树彷徨终日。

杜甫诗“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但怪得:惊异。

翠尊:翠绿酒杯,这里指酒。

红萼:指梅花。

耿:耿然于心,不能忘怀。

千树:杭州西湖孤山的梅花成林。

赏析:下片写路遥积雪,江国寂寂,红萼依然,玉人何在!往日的欢会,只能留在“长记”中了。

《暗香疏影·旧时月色》诗词鉴赏

《暗香疏影·旧时月色》诗词鉴赏

《暗香疏影·旧时月色》诗词鉴赏《暗香疏影·旧时月色》诗词鉴赏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

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

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暗香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疏影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

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

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

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

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

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赏析/鉴赏这两首词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咏梅词,是姜夔的代表作之一。

白石咏梅词共有十七首,古其全词的.六分之一,此二篇最为精绝。

张炎在所著《词源》中说:诗之赋梅,惟和靖一联而已,世非无诗,不能与之齐驱耳。

词之赋梅,惟姜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

所谓“和靖一联”,即宋初诗人林逋《山园小梅》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

姜夔非常欣赏其句,就摘取句首二字,以之为“自度曲”咏梅词的调名。

白石是南宋大音乐家,妙解音律,从此二篇咏梅词亦可看出其独创之功。

白石词往往有小序,或述作词缘起,或纪心绪行踪,要言不烦,与词的内容溶为一体,不可分割。

从题序看,这两首词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辛亥(1191)冬季,当时词人应邀到范成大退休隐居的苏州附近的石湖别墅作客。

范成大也喜爱梅花,买园种梅,并著有《梅谱》。

白石投主人之雅好,驰骋才华,创作了这两篇咏梅绝唱。

姜夔《暗香·旧时月色》原文解析创作背景

姜夔《暗香·旧时月色》原文解析创作背景

姜夔《暗香·旧时月色》原文|解析|创作背景《暗香·旧时月色》是宋代词人姜夔的作品,这首词不断在今昔之间往复摇曳,结构空灵精致,意境清虚骚雅。

下面就和儿童网小编一起来欣赏这篇宋词吧。

《暗香·旧时月色》原文宋代:姜夔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

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译文及注释译文辛亥年冬天,我冒雪去拜访石湖居士。

居士要求我创作新曲,于是我创作了这两首词曲。

石湖居士吟赏不已,教乐工歌妓练习演唱,音调节律悦耳婉转。

于是将其命名为《暗香》、《疏影》。

昔日皎洁的月色,曾经多少次映照着我,对着梅花吹得玉笛声韵谐和。

笛声唤起了美丽的佳人,跟我一道攀折梅花,不顾清冷寒瑟。

而今我像何逊已渐渐衰老,往日春风般绚丽的辞采和文笔,全都已经忘记。

但是令我惊异,竹林外稀疏的梅花,谒将清冷的幽香散入华丽的宴席。

江南水乡,正是一片静寂。

想折枝梅花寄托相思情意,可叹路途遥遥,夜晚一声积雪又遮断了大地。

手捧起翠玉酒杯,禁不住洒下伤心的泪滴,面对着红梅默默无语。

昔日折梅的美人便浮上我的记忆。

总记得曾经携手游赏之地,千株梅林压满了绽放的红梅,西湖上泛着寒波一片澄碧。

此刻梅林压满了飘离,被风吹得凋落无余,何时才能重见梅花的幽丽?注释辛亥:光宗绍熙二年。

石湖:在苏州西南,与太湖通。

范成大居此,因号石湖居士。

止既月:指住满一月。

简:纸。

征新声:征求新的词调。

工伎:乐工、歌妓。

隶习:学习。

何逊:南朝梁诗人,早年曾任南平王萧伟的记室。

任扬州法曹时,廨舍有梅花一株,常吟咏其下。

后居洛思之,请再往。

抵扬州,花方盛片,逊对树彷徨终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诗词鉴赏姜夔《暗香·旧时月色》赏析山的梅花成林。

【创作背景】
【赏析】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月光清美,梅花溢香,这位词人吹的想必是笛曲《梅花落》了。

笛韵悠然,当时的词人之心可是恬淡安闲,怡然自适,或是心有幽怀,黯然神伤,还是柔情蜜意,“相看好处却无言”?资人遐想,含有韵味。

“算几番照我”,回忆并勾勒往事。

“几番”约言其多,不止一次。

唯“当时只道是寻常”,才有今日的追忆与幽思。

“算”字送出一种回忆往事的凝神静思的状态,而这种回忆从根本上是缘于内心生发的感情,这是一种怀旧的情绪,于是引起下句对往事的追述。

“唤起玉人”句,在月下、梅边、笛里复加一“玉人”,则美人梅花互衬,俨然有春日里“人面桃花相映红”之美。

著一“唤”字则静中有动,静止的美丽图景变得立体而鲜活,出现了情趣。

“不管清寒与攀摘”,冒着清寒,攀折梅花,则内心感情之热烈可知。

这里清而不凄,清而非冷,清寒而不刺骨。

“清”本是极普通的字,作者信笔写来,则天气之清寒,月色之清美,梅花之清香,都可融而为一,这里似乎凝含着往日的幸福之感与甜蜜之情。

回视起句清空,它既可能是在“玉人”身旁的“吹笛”,也可能是孤身一人,因思念而吹笛,更可能是兼而有之,以“几番”二字囊括。

和次句意脉似断非断,似
连非连。

这三个分句以寻常的字眼包蕴了广阔的时空,构造了悠远的意境,暗含了凄婉的感情,可谓很有笔力的开篇。

【赏析二】
《暗香》一词,以梅花为线索,通过回忆对比,抒写作者今昔之变和盛衰之感。

全词可分为六层。

上片,开篇至“不管清寒与攀摘”五句为第一层,从月下梅边吹笛引起对往事的回忆。

那时,作者同美人在一起,折梅相赠,赋诗言情,境界何等幽雅,生活何等美满!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何逊而今渐老”两句,笔锋陡转,境界突变,作者年华已逝,诗情锐减,面对红梅,再雉有当年那种春风得意的词笔了。

正如作者所说:“才因老尽,秀句君休觅”(《蓦山溪》)。

与上五句相比,境界何等衰飒。

这是第二层。

从“但怪得”至上片结尾为第三层。

这两句点题,写花木无知,多情依旧,把清冷的幽香照例送入词人的室内,浸透着周围的一切,尽管你“忘却春风词笔”,却仍免不了撩起深长的情思,引起词人的诗兴。

下片承此申写身世之感。

从“江国”到“红萼无言耿相忆”是第四层,感情曲折细腻而又富于变化。

这两句说明词人最难忘情的是西湖孤山的红梅,它傲雪迎霜,幽香袭人,压倒了凛冽的冬寒,似乎带来了春天的信息。

携手共游,何等惬意!词脉发展至此,终于形成高潮。

结尾两句又是一层,词笔顿时跌落,终于又出现了万花纷谢的肃杀景象。

“几时见得”一句埋伏下许多情思,引起无限悬念。

其次是,对比照应,似纵旋收。

作者本来以梅花为线索来抒写个人身世之感,但他善于把今昔盛衰之情捏在一起,在对比中交替进行,给人以强烈印象。

如第一层写的是昔盛,第二层便接写今衰;第五层写昔盛,六层又以今衰作结。

这二者形成强烈对照,境况十分鲜明。

再次是,抒情写意,曲折尽致。

这是一首抒情词,侧重于叙写词人激烈起伏的内心活动。

以第四层为例,短短六句,却有三次转折,感情上的波澜回荡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是音节谐婉,字句精工。

《暗香》、《疏影》与《扬州慢》一样,前无古人,纯属自创。

这两首词经过歌伎演唱的实际检验,作者自认为“音节谐婉”。

当时曲谱,今已不传,但读起来仍能琅琅上口,叮当成韵。

如前所说,作者是很注意研辞炼句的。

这首词,词句秀美,用字精工,“冷”、“压”的准确鲜明,虚字的恰当适度,都有益于诗意的增强。

【作者简介】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