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性猪瘟的诊断和防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典型性猪瘟的诊断和防制

亢文华1,郝俊峰1,赵德明1,郑杰1,赵启祖2,张仲秋2,宁宜宝2,赵耘2

(1.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 100094;2.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北京 100081)

摘要:作者从非典型猪瘟的表现形式入手,分析了其病因,并提出了防制措施。

关键词:非典型猪瘟;表现形式;牛粘膜病;防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7236(2005)1120058202

猪瘟(s w ine classical fever)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流行广泛,发病率、死亡率高,危害极大。目前在各国的猪瘟流行中,除典型的病例外,猪瘟流行和发病的特点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是世界性的。我国由于多年实施以免疫预防为主的猪瘟防制策略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有效地控制了猪瘟在我国的急性发生和大流行。使流行形式转变为地区性散发流行,疫点显著减少,多局限于所谓“猪瘟不稳定地区”。病程由急性变为慢性,临床症状由典型变为非典型的温和型猪瘟。症状显著减轻,发病率不高,疫势较缓和,死亡率降低。仔猪死亡率较高;成年猪较轻或可耐过,病理变化也不特征。由于病原毒力降低,出现持续感染(亚临床隐性感染)、胎盘垂直感染(仔猪先天性感染),妊娠母猪带毒综合征(母猪繁殖障碍)及新生仔猪的免疫耐受等。这些带毒病猪的存在,成为猪瘟发生的祸根,尤其是亚临床感染猪。依靠常规方法很难确诊并剔除此类病猪,从而给猪瘟的防制工作带来新的困难。在出现这些现象的地区和猪场,往往还伴随有多种原因引起的免疫失败,严重威胁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1 非典型猪瘟的表现形式

1.1 繁殖障碍型猪瘟 主要发生于生产母猪,其本身呈隐性感染,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能通过垂直传播危害下一代,导致胚胎死亡和仔猪成活率下降。根据感染仔猪日龄的不同可分为2种类型:①带毒母猪综合征:感染隐性猪瘟的带毒母猪,病毒通过胎盘屏障传给不同时期的胚胎,产出木乃伊胎、死胎和弱仔。有的仔猪出生后就表现精神沉郁、震颤、间歇性腹泻;有的发生呕吐和运动失调,皮肤出现出血斑块,皮下水肿等症状。病仔猪常在2~3d内死亡,致

收稿日期:2005204220

作者简介:亢文华(1969-),男,内蒙古人,博士生,研究方向:预防兽医学。

通讯作者:赵启祖研究员,E2m ail:zhaoqizu@ 死率很高。这种病例一般不发生水平传播,发病率的高低,与带毒母猪的多寡有关。本病的剖检病变与典型猪瘟有相似之处,但病变程度较轻。典型病变出现的概率较少。②晚期侵袭性猪瘟:指感染隐性猪瘟的母猪所产的仔猪。这种仔猪出生后的一段时期内表现健康,在哺乳期内生长良好,一旦断奶后,仔猪即连续出现病状。表现体温升高到41℃左右,厌食。特征性症状是顽固性腹泻,粪便由褐色变成黄色。后期由于肛门失禁,粪便沿着后腿淌下,恶臭异常。病猪迅速消瘦,腹下部及耳根皮肤呈紫红色瘀血。治疗无效,病程1周左右,以死亡而告终。剖检的主要病变是胃肠道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大肠段有溃疡,全身淋巴结水肿、充血和出血,仅有部分病例(约占1 10)的肾、膀胱粘膜呈现小点出血。部分猪皮肤发绀,有的不显症状,病程长的多半在1个月左右,自愈后易成僵猪,哺乳仔猪病死率高,成年猪死亡率低。

本病必须依赖于实验室检查后才能确诊。无论是隐性感染母猪,还是其所产的带毒仔猪,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血清中猪瘟抗体的效价低于保护值。同时带毒猪对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很弱,虽经多次接种猪瘟疫苗,其抗体效价仍不能上升到应有水平。此外还可用EL ISA、免疫荧光等方法,从病死仔猪的脾、淋巴结等脏器中能检出猪瘟病原。

1.2 慢性(温和型)猪瘟 见于猪瘟流行的老疫区或流行后期的幸存病猪,也可能发生在猪瘟免疫接种制度不健全的农村散养猪。本病主要经水平传播,各种日龄的猪都可感染,但以青年猪和肥育猪较为多见。病程长达1~2个月,病情发展缓慢,呈散发流行,在一个地区或猪场内不易切断传染源。病猪体温稽留在40℃左右,症状时轻时重,食欲时好时坏,粪便时干时稀。病程较长者,皮肤出现瘀血斑和坏死块,以腹下部为多见。有时也出现紫耳朵、干尾巴、紫斑蹄。据报道,这种病猪的皮肤一旦破损或扎针后,局部流血不止,即血液凝固不良,也是本病的特征之

8

5

・流行病防治中国畜牧兽医 2005年第32卷第11期

一。病猪日益消瘦,日龄越小,病死率越高。部分肥猪经1~2个月后可能耐过,但失去经济价值。慢性猪瘟的主要病变与典型猪瘟接近,但较轻微,如淋巴结呈轻度出血或只有水肿现象。肾、喉及膀胱粘膜有少量出血点,脾稍肿,边缘有1~2处小梗死灶。回盲瓣肠段可出现溃疡、坏死,但难得见到扣状溃疡的病变。用多种实验室诊断的方法可查出猪瘟抗原。

2 病因分析

2.1 持续性感染和免疫耐受 由于免疫水平低下,种公猪和繁殖母猪在感染野毒后不能及时清除病毒,继而转为持续性感染,它们虽不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可将病毒垂直传播给胎儿。研究结果表明猪的胎盘屏障可阻挡抗猪瘟母源抗体通过,但猪瘟病毒则可能穿过胎盘屏障感染胎儿,引起胎儿持续感染猪瘟。这些先天感染的胎儿出生后常可表现出免疫耐受,从而导致常规免疫失败,一旦母源抗体水平降低或感染新的流行毒株,即可造成猪瘟流行。

2.2 免疫水平低下 疫苗接种仍然是目前我国防制猪瘟的唯一手段,且多用C株疫苗。然而,当前疫苗的免疫效果通常是以能防止临床感染为标准。应用这一标准进行免疫,常有部分猪免疫后,抗体水平达不到防止亚临床感染水平,这部分猪感染强毒后常可引起亚临床感染等。用质量较差的C株疫苗免疫猪,用强毒攻击后,虽不死亡,但可造成持续感染等,并可从这些猪中分离出强毒。此外,目前国内外在疫苗的使用剂量上差异也较大。欧洲药典规定,用C株疫苗免疫时,肌肉注射剂量为400R I D(100 PD50)。我国目前猪瘟疫苗生产均用犊牛睾丸细胞培养,免疫剂量为每头份150R I D(37PD50),远低于欧洲标准。免疫剂量不足导致免疫后抗体达不到保护亚临床感染水平,以致出现持续性感染是近年猪瘟流行和发病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2.3 感染牛粘膜病(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猪瘟病毒与牛粘膜病病毒具有共同的抗原,猪能自然感染该病毒。牛粘膜病病毒与猪瘟病毒在基因水平上有较高的同源性,而且血清学上又有明显的交叉反应,注射入猪体内可诱导一定程度的交叉免疫。用这种病毒的抗血清与猪瘟病毒株作中和试验,可将猪瘟病毒分为B群、H群。B群能被牛粘膜病病毒的抗血清中和,为弱毒株,可引起慢性猪瘟。H群为强毒株,不能被中和,以牛粘膜病病毒免疫的猪,能抵抗B群病毒的攻击,但对H群的攻击则无保护力。目前我国猪感染牛粘膜病病毒的情况,疫苗生产所需的牛血清对制剂的影响和对疫苗免疫效力的干扰及临床鉴别等方面均不甚清楚,尚待进一步研究。

2.4 猪体免疫功能下降 影响免疫功能的因素很多,如猪繁殖障碍与呼吸道综合征、圆环病毒等传染病都能损害免疫器官;滥用某些药物,如链霉素、氯霉素及磺胺类等药物,以及长期或大量饲喂霉变饲料,管理不善、环境污染等因素,都能导致猪体免疫功能下降,对疫苗的应答能力减弱,对疾病的易感性增加。3 防制措施

3.1 坚决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使兽医防疫、检疫,特别是防制猪瘟工作走向法制管理的轨道。

3.2 猪瘟的免疫监测 随时掌握猪群的免疫状态,制订适合于不同猪场合理的免疫程序,随时淘汰免疫耐受猪(疫苗接种后不产生或仅产生低水平抗体的猪),保持猪群的整体免疫水平(免疫群体保护率应在90%以上)。此外,结合猪瘟抗原检测,坚决淘汰隐性感染或潜伏感染的种公猪和母猪,清除引起仔猪先天感染和免疫耐受的传染源。

3.3 规范免疫接种操作规程,建立合理的免疫程序 为避免猪瘟免疫接种技术上的失误,特别是规模化猪场,应规范免疫接种的操作规程。至于免疫程序,各猪场应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建立,在此我们提供一个许多猪场采用的猪瘟免疫程序,供参考。20~25日龄:猪瘟活苗首免;60~70日龄:猪瘟活苗二免;种用成年公猪每年补防2次。经产母猪在断奶时或配种前补防1次。在猪瘟流行威胁,推荐使用超前免疫,超前免疫的抗原能够避开母源抗体并在机体内复制,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应答,较早地产生抗体从而发挥主动免疫作用,形成坚强的免疫力。

3.4 应急措施 一旦确诊为非典型猪瘟,应查明病因,分析传染来源,封锁病猪场,扑杀病猪并焚烧后深埋,作无害处理。对可疑病猪就地隔离观察,凡被病猪污染的猪舍、环境、用具等都要进行彻底消毒。对假定健康猪以及在疫区受威胁的猪,都要用倍量的猪瘟活苗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3.5 加快新型猪瘟疫苗的研制步伐 由于常用的猪瘟弱毒疫苗在免疫后并没有彻底阻断猪瘟病毒的传播途径,猪瘟病毒野毒仍然存在并以低水平传播,致弱疫苗毒还存在因基因突变或与野毒发生基因重组而造成毒力返强的危险;另外,弱毒疫苗的普遍使用,促使了猪瘟的变异,造成近期流行毒株与疫苗毒在分子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应该积极研制并开发可克服传统疫苗不足之处的基因工程疫苗如标记疫苗、毒力基因缺失疫苗。

9

5

中国畜牧兽医 2005年第32卷第11期流行病防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