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气体摩尔体积》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气体摩尔体积》是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1的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本章的标题是“从实验学化学”,教材把化学实验单独作为一章内容,且把它安排在第一章,一方面,突出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由此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学习化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体验实验探究过程,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提高科学素养。另一方面,揭示了本章教学内容在整个高中化学中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全章包括两节内容,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在强调化学实验安全性的基础上,介绍了几种混合物分离与提纯的方法。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将物质的量等基本概念作为基础,并与实验紧密联系,强调概念在实际中的应用,突出了化学实验淡化了化学计算,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教材把气体摩尔体积的内容放在物质的量、摩尔质量之后,便于前后衔接;并为以后学习有关气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方程式计算以及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作铺垫;也为物理学中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提供基础。

二、学情分析

能力分析:初三化学课本强调探究式教学,所以高一学生形成了一定的探究习惯。他们对化学现象、化学实验兴趣浓厚,有探究欲。而且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处理分析能力。

知识分析:在此内容之前学生已学习了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等知识,在物理课中还学过密度、质量、体积的公式,这些内容对气体摩尔体积的学习起到了铺垫和支持的作用。并且学生已经做过电解水的实验,通过验证电解水产生的氧气和氢气来判断水的组成,但并没有研究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另外不少学生还有一个错误的前概念,他们认为气体摩尔体积和摩尔质量相似,不同的气体摩尔体积不同。其实同温同压下,不同的气体摩尔体积相同。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气体摩尔体积和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②从微观上了解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

③从宏观上了解决定气体体积的因素。

④通过计算氢气、氧气物质的量之比和计算、比较几种气体、固体、液体的体积,培养

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分析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并从分析中得出规律,使学生体验发现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②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亲历合作学习的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体验目标学习、发现学习的成功与乐趣,提高自我效能感。

②通过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的建立,培养学生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③通过讨论,学会合作与交流。

四、重点难点

气体摩尔体积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概念中要素又多,而学生的相关知识较少,不少学生还有一个错误的前概念(他们认为和摩尔质量相似,不同的气体摩尔体积不同。),所以学生理解起来难度也较大。因此我确定气体的摩尔体积实质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

五、教学设计思路

1. 观察电解水实验(动画演示),利用初中知识和上世课知识,计算电解1.8g H2O生成物体积和物质的量相比,然后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并对其进行质疑:同温同压下,相同物质的量的气体是否相等?

2.探究物质体积大小的影响因素(动画演示)

①粒子的数目

②粒子的大小

③粒子间的平均距离(实验探究)

3.相同条件下,1mol固体或液体的体积不同的主要原因(动画演示)

粒子的数目相同,粒子间的平均距离大小相对于粒子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计的前提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主要决定于粒子的大小;不同的固体或液体的粒子大小不同,因此,1mol固体或液体的体积不同。

4.相同条件下,1mol气体的体积基本相同的主要原因(动画演示)

粒子的数目相同,粒子的大小相对于粒子间的平均距离可以忽略不计,而相同条件下,

不同的气体的粒子间的平均距离(统计的结果)基本相同,因此,1mol气体的体积基本相同

5.探究气体的粒子间的距离的影响因素(录像和动画模拟)

①温度对气体粒子间的距离的影响

②压强对气体粒子间的距离的影响

6.纳总结,导出气体摩尔体积概念、表达式、单位等。

指出: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

7.随堂检测

结合适当的练习,及时反馈并总结出使用22.4L/mol时的注意事项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二、气体摩尔体积

1.影响物质体积的三个因素标准状况:0℃、101Kpa

①物质的粒子数目(Standard Temperature and Preasure)

②粒子的大小

③粒子间的距离 2.气体摩尔体积

当微粒个数一定时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固、液体:粒子的大小为主要因素符号:Vm 公式:Vm=V/n 粒子间的距离为次要因素公式:Vm=V/n

气体:粒子间的距离为决定因素常用单位有L/mol和 m3/mol

关于运用《科学探究法》的设计反思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理念,本节课时(气体摩尔体积),运用科学探究的手段进行设计,并还没有真正在课堂上实施过,那么就理论上论述本课时的科学探究学习方法吧。既然说到科学探究法,那么就很有必要说明,化学学科上的科学探究到底指的是什么?下面先来介绍一下化学学科上的科学探究吧。

科学探究指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路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以探究为本的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以及真正理解科学的本质。这样,就将科学知识的学习与科学方法的学习以及科学本质的学习联系了起来。探究式教学要使学生的学习基于他们的直接经验并发展他们的好奇知的天性。这种科学探究的过程包含有创造性思维的要素,而且无论在幼儿园还是科学探究实验室,主体的智力活动都有许多相似之处。以这样的方式来组织学习民,将会使老师和学生通过科学思维习惯的培养达到知识的融合贯通,还会使学习活动的开展顾及到学生个体的智力发展和学生所处的某一特定年龄段的特点,这有利于培养终生学习能力。

以上小段是出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化学教学论》第四版,刘知新主编中,对科学探究的一些理解。探究式教学是进行科学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中学化学课程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开展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与其他教学方式相比,它具有综合优势。下面就针对本课时的设计,论述本节科学探究。

《气体摩尔体积》这节课为高一化学第三章第二节内容,从属于化学基本概念知识,对于高一学生而言,整体内容较为抽象,接受比较困难。为此,我在设计本节课时,首先通过利用熟悉的物理公式计算1mol的几种不同状态的物质的体积进行引入,然后让学生分析思考数据,找出其中的规律并对其进行质疑,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思考,进而通过一个个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本节内容。在问题的引导和任务的驱动下,学生的思维被逐渐激活,并能够积极参与到探究的讨论中来。

本节课重在学生的质疑、解疑,利用较多的时间进行思考讨论,用简短的时间进行归纳总结,导出气体摩尔体积概念、表达式、单位等。最后通过随堂检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