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临床与学习笔记

骨科临床与学习笔记
骨科临床与学习笔记

骨科临床与学习笔记

骨科学是一门实践科学,只有反复磨练才能得到真知,应注重在诊治时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以及如何合理地制定手术计划。因此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积累、实践、提高。而不断的交流沟通,学习他人的经验甚至教训能使自己提高得更快。“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是古来之道理。

手术时外科医生治疗患者的重要手段,手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结果,不断提高手术技能,把手术做得更好、更精是我们的期望。反复实践使我们“熟能生巧”,专业的交流使我们开阔眼界。

基层医院骨科开展的特点范围广泛,涉及骨科各个专业,繁杂、内容多,受设备和技术条件限制专业不精、不专。主要针对常见病、尤其是创伤骨科。尽管主观上做了努力,积极参加学术交流,通过多种途径学习新知识,但毕竟局限。鉴于此撰写学习笔记,予以总结、促进诊疗规范,并通过这种再学习,继续再教育方法力求把诊疗工作做得更好。

学习笔记涵盖以下内容:

1.经典的手术方法,经多年实践效果良好,并改进后继续临床使用。

2.基本操作技术,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3.骨科的常用、实用分型法,对指导手术的意义。

4.手术进路的选择,骨突、骨性标记,重要的解剖内容,显露技巧,如何

避开重要的神经、血管等以预防并发症。

5.术中的体位,肢体方位。

6.骨折的整复技巧,整复标准。

7.病变部位的探查,决定手术方案。正确选择内植入物、使用内植入物和

置放标准。

8.围手术期的处理。

9.骨科新药的使用。

肱骨干骨折

一.定义:肱骨干骨折指肱骨外科颈下2cm,肱骨髁上2cm之间骨折。

二.肱骨干骨折占全部骨折的3%,非手术治疗效果良好。传统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有牵引、外展位石膏托夹板、悬臂石膏等。功能支具目前被认为非手术治疗的金标准。但必须强调指南中可接受的复位标准为:缩短<3cm,成角<20度,旋转<30度。

三.手术适应证:

1.骨折闭合复位为达到满意效果。

2.多段骨折。

3.病理性骨折。

4.关节内移位骨折(肩、肘)。

5.合并伤。

四.手术诊疗问题

1.手术的目标:坚强的固定,恢复患肢长度、成角和旋转,6h便可早期活动和

早期负重。固定方法有钢板、髓内钉、外固定架。钢板接骨术是肱骨干骨折固定的“金标准”。有大样本统计平均愈合率达96.7%。

2.入路:肱骨的钢板固定可以采用多种入路。肱骨中部和近1/3病变常用前外

侧入路,远端1/3骨折多用后侧入路。当然后侧入路游离桡神经后也可用于中段病变的入路。肱骨下1/3骨折如有桡神经探查需要应取后外侧切口。3.后正中后侧入路双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下1/3骨折疗效满意值得推荐应

用。报告如下:

术前做好相应的各方准备,一般检查、照片、皮肤条件等允许,一般伤后2周内手术。

手术方法,取健侧卧位,患肢置放于体位架,伤肘屈曲90度,前臂自然悬垂胸前。以骨折端为中心,在肩峰与鹰嘴的连线上作切口进入。打开浅筋膜层,锐性切开深筋膜,纵行切开肱三头肌浅层,即外侧头、长头,深层打开肱三头肌内侧头至鼓面,骨膜剥离,不必刻意显露桡神经。复位骨折于远、近端各钳夹一把点状复位钳,克氏针、骨块螺钉等固定维持复位。可选用一长一短2块重建板塑形后置于肱骨后侧固定。必要时植骨,放置引流、缝合切口。

五.讨论:

1.入路问题:外侧入路容易损伤桡神经;巩固中下1/3段外侧弧度大,钢板塑形难度大,给手术带来困难;后侧入路术??无重要神经血管,肱骨下段平坦,宽大易于钢板置放,且符合张力带原则。

2.手术注意事项:①双重建钢板固定有抗扭力,可避免应力集中。内固定力学优势提升,降低内固定的失效概率,故主张不用平钢板。②术中必须显露尺、桡神经。③钢板塑形弧度“宁大勿小”,以防骨干前方固定后??断端开口。④术后因已坚强固定应早期功能锻炼,促进功能恢复。⑤需探查桡神经者建议行前外侧进路。上臂后侧入路在不移动桡神经的情况可暴露肱骨中下段1

3.9cm,相当于肱骨的47.6%,如果将桡神经经解剖向上移动可以增加6cm的暴露范围。肱骨中下段后侧没有重要神经血管。肱骨的滋养血管躲在前内侧。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一.股骨粗隆部之一,即股骨颈囊外至小粗隆下5cm的部位。粗隆间骨折是

老年人的常见骨折。与脊柱压缩性骨折和桡骨远端骨折并列为三大骨质疏松。文献报道老年髋部骨折约占老年人骨折的41%,粗隆间骨折与股骨颈骨折发病率相当。但粗隆间骨折发病年龄偏大,平均约高5-6岁,男女比例为1:3左右。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和人口的老龄化髋部骨折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老年人尤其70岁以上的老年人,认知能力下降,大脑应急反应降低,再加上骨质疏松、跌倒就容易发生粗隆间骨折。

二.骨折分型:AO分型为应用最广泛之一。AO分型强调粗隆间的内、后侧

皮质粉碎程度,强调外侧皮质是否累及。对骨折的形态,内固定物选择提出了合理的参考。

AO将粗隆间骨折分为A1、A2、A3三类型,每型中根据骨折形态有分为3亚型。(31A1:非粉碎性骨折;31A2:粉碎性骨折;31A3:反粗隆间骨折或者骨折延伸至粗隆下。)

A1型骨折:简单的两部分骨折,骨折线从大粗隆到远端内侧皮质,而内侧皮质只有一处断开。其中A1-1型骨折表现为内侧皮质位于小粗隆上;

A1-2型骨折表现为骨折内侧与远端骨折有嵌插;A1-3骨折线通于大、小粗隆至骨干部的两部分骨折。

A2型骨折:为经粗隆部多块骨折,骨折线也自外上往内下方向。但内侧皮质至少有两处断开。根据骨折块的数目和后侧粉碎程度进一步分型。

A2-1有一中间碎块;A2-2有二中间碎块;A2-3有二个以上的中间碎块。

A3型骨折即大小粗隆间骨折(大粗隆下缘与小粗隆间骨折),有横、斜和逆斜形骨折。A3骨折难以复位和固定。A3-1为反向(逆行)骨折,简单骨折;A3-2为横行骨折、简单骨折;A3-3伴有内侧皮质以外的骨折。

三.临床表现:

老年患者居多,常为摔倒所致,年轻患者常为暴力、车祸等引起。表现为伤后髋部痛,下肢不能活动、无法站立和行走。检查时可见下肢短缩和外旋畸形,但外旋角度比股骨颈小。患侧大粗隆部可出现肿胀、瘀斑、纵向叩击足跟部可引起髋部剧烈疼痛。无移位或移位较小的症状和体征轻微,注意防止漏诊。X光照片可确诊,并明确移位程度和骨折类型。

四.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

必须准确的进行术前评估和适当的内科治疗。因为老年患者通常有多种内科慢性病(所谓的内科基础病)。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常见内科慢性疾病有:

1.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发作在3个月内禁忌手术;心功能衰竭者病情

稳定至少6个月;高血压应适当控制在<150/90mmHg;严重心律失

常、房颤与传导阻滞患者术前应安装起搏器;需请内科医师指导下用

药,如:降压药、扩血管药、调节心率等予以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和

心律失常等问题。

2.呼吸系统疾病的处理:常见慢性炎症、肺气肿、肺间质纤维化。术前

应预防和控制肺部感染,方法如雾化吸入,净化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应无气喘、气促。动脉血气PO2≥60mmHg,PCO2≤45mmHg,FVTI

≤70%。护理很重要,包括定时体位改为坐位、半坐位,扣背、做深呼吸、鼓励用劲排痰等。

3.糖尿病的治疗:空腹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即可手术治疗。对于

血糖过高难以控制者应用胰岛素泵。血糖在术前过高者可引起酮症酸中毒的发生,重症糖尿病可造成手术创口感染及对各脏器功能的损

害,尤其是对糖尿病合并心脏疾病时,术中可造成心肌梗死后心脏骤停。因为手术创伤又可使血糖更进一步增高。

4.精神及神经系统并存病的处理:合并脑血管后遗症改偏瘫不少,粗隆

间骨折又大部分在瘫痪%%。这类病人护理显得更困难,一是骨突部位受压引起褥疮,必须把肢体摆放于舒适、柔软部位,足踝置于90

度—95度位;二是定时对患肢进行按摩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合

并有老年性痴呆及老年性外伤后精神障碍患者不配合治疗经常白天

昏睡、夜晚吵闹出现“颠倒黑白”现象。严重者可用氟哌酸醇5—10mg 肌注,每晚1次,稳定后改为口服。

5.慢性肝肾功能不全的处理:这类患者主要表现为血浆白蛋白降低,而

胆红素、转氨酶、尿素氮、肌酐升高,或不同程度的蛋白尿等。较轻的患者避免使用对肝、肾功能有明显影响的药物。严重者同样应请专科医师会诊指导下进行治疗。比如肝功能差者用保肝药:肝泰乐、注射用谷胱甘肽等。

6.泌尿系统疾病的处理:老年髋部骨折后有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以至尿

潴留或尿失禁,特别是男性患者。因此为细菌的繁殖创造条件,可引起泌尿系感染。建议入院后予以导尿,定期冲洗膀胱。老年女性要定时清洗会阴。并嘱多饮水,保持足够尿量以降低感染机会。

7.抗生素使用问题:均需预防性的应用抗生素。选用对肝肾影响较小的

头孢类抗生素,用量为成年人的1/2—1/3,时间5—7天,术前及术

中均采用静脉给药。高龄患者勿超量用药,以免菌群失调,轻者造成脏器受损,严重者致命。

8.其他,患肢皮或骨牵引予以治疗和术前减轻疼痛、肌肉痉挛。预防下

肢静脉血栓问题,推荐术前行下肢血管彩超,并入院后即给抗凝药低分子肝素钠(钙)或利伐沙班(拜瑞妥)至术前一天停药,术后12

小时继续使用2—3周。

五.手术治疗优势、目的和内固定物的选择。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非手术治疗基本已放弃使用。理由有三:一是治疗时间长;二是并发症多;三是死亡率高。对一般情况太差,不能耐受麻醉和手术患者,才考虑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骨折复位、坚强固定、早期离床活动以减少因长期卧床带来的各种并发症。

在内固定选择和临床经验丰富程度等各方面存在很大的区别。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股骨近端髓外固定。包括动力髋螺钉DHS(鹅头钉板)、动力髁螺钉DCS、股骨对侧髁解剖钢板、股骨粗隆部解剖钢板和锁定钢板。目前后两种应用比较多。

第二类:股骨近端髓内固定。包括PFN、PFNA和重建钉,伽马钉(cammma 钉)等。目前推崇PFNA,认为效果较可靠。

第三类:人工关节置换。包括全髋半髋置换术。一般用于前两类固定失败或严重粗隆间粉碎骨折作为手术指征。

六.股骨粗隆间内固定手术

1.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PFLP)

采用全麻或椎管内麻醉,患侧臀部垫高12度,于牵引床行闭合复位,并维持牵引。取大转子顶点向远端大腿外侧做纵形切开长8—10cm的股外侧切口。倒“L”形切口大粗隆下股外侧肌,将及外侧推向前方暴露大转子外侧及骨折断端。清楚骨折断端淤血及软组织。直视下行骨折端进一步复位,尽量复位小转子和小转子以上内侧支撑结构。分别用复位钳、克氏针等钳夹、撬拨和固定,克氏针临时固定骨折块进一步维持复位。

在骨折部及远端外侧进行骨膜外钝性分离形成放置钢板的骨膜外隧道,使钢板紧贴估摸,并与外侧偏后12度,使钢板的轴线与股骨干轴线和股骨颈轴线一致。可在接骨板远端做一3cm小切口暴露,以确认接骨板与股骨外侧轴线对合良好。用克氏针临时固定钢板,借助锁定螺钉导向器在钢板近端螺孔经过股骨颈向股骨头钻入三枚导针。C臂机透视确认钢板轴线、股骨轴线、股骨颈轴线一致,三枚导针位于股骨颈内。对于较大的骨折块应在复位钳固定下经钢板螺钉孔或股骨干、粗隆部予以螺钉固定,否则在钻孔和丝攻时可能再度因顶、压而移位。钢板近端三枚导针分别钻孔拧入锁定钉,务必位于头颈内,长度在股骨头软骨面下1cm。

用微创方法经皮下小切口钻孔拧入锁定螺钉4枚固定远骨折端。置引流管,关闭切口。

骨科-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 1. 病人,女,38岁,5年前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双手指关节及手腕关节肿胀、疼痛,晨起时活动不灵活,1小时后可缓解,近一年来发现手开始变形。体检:双侧指间关节肿大,压痛明显,X线检查见指间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囊样变;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因子阴性,血沉15mm/h。试述诊断及治疗原则。 答案: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原则:控制炎症,消除关节水肿,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保持关节功能和防止畸形。 1. 男性,8岁,右小腿上端疼痛10天,伴高热、咽痛、食欲不振。有膝部扭伤史。体格检查:体温39.2℃,脉搏120次/分,右小腿上端红、肿、热,膝关节呈30°屈曲位,伸直时痛加重,X线片未见明显异常。该病人的初步诊断是什么? 答案:该病人的初步诊断是右胫骨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发病年龄、发病部位、临床表现及X 线表现均符合这一诊断。 2. 女性,9岁,8天前突发左髋剧痛,左下肢活动受限,伴畏寒、高热、全身不适及食欲不振,急重病容,贫血,体温38.7℃,脉搏100次/分,左大腿近端肿胀,皮温升高,但外观无异常,腹股沟韧带中点稍下方深压痛,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答案:最可能的诊断是左髋急性化脓性关节炎。发病年龄、发病部位、临床表现及X线表现均符合这一诊断。 3. 男性,13岁,左膝肿痛伴发热7天,有跌伤史,初始高热寒战,体温达到39℃,左膝肿痛,行走时痛重、拒压,浮髌试验阳性,白细胞计数增高。试问最可能的诊断、最有价值的进一步检查,以及此时应怎么处理? 答案:①最可能的诊断是左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②最有价值的进一步检查是膝关节穿刺,并作革兰氏染色涂片及脓培养;③及时的处理应该是膝关节腔冲洗闭式引流 4. 男性,13岁,跌倒后10天,左膝上疼痛5天,伴高热39℃以上,寒战,烦躁,膝上皮温高、压痛,左膝屈曲状,浮髌试验阴性,X线检查未见异常,此时行局部脓肿分层穿刺骨膜下抽出混浊液体。试问病人的诊断、应作哪些进一步检查,及治疗方案。 答案:①诊断应该是左股骨下端急性血源性骨髓炎;②进一步检查应该是抽出液行革兰氏染色涂片及脓培养;③治疗方案应该是手术开窗引流。 5. 男性,14岁,突然寒战、高热3天,左膝部痛,活动受限,发病前一周有跌伤史,浮髌试验阳性,左膝红肿热痛,心脏正常,X线片显示左膝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间隙增宽。试问比较准确的诊断、还需作哪些进一步的检查,以及其最佳治疗方案? 答案:①较准确的诊断是急性化脓性膝关节炎;②进一步的检查是膝关节穿刺抽液行革兰氏染色涂片及脓培养;③最佳治疗方案是膝关节切开引流。 1. 男性青年人,无意中发现左膝内下有一硬性肿物,触之不痛,质地硬,边界清楚,X线示左胫骨上端内侧有一边缘清楚,杵形肿块。试述疾病的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答案:初步诊断为良性骨肿瘤,骨软骨瘤的可能性大。应与骨软骨瘤恶变、异位骨化、骨化性肌炎、外伤后骨痂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处理原则:对于无症状者可以不予处理,观察病情的变化。如果具有手术指征,则选择手术治疗。

第七版 毒理学基础总结

毒理学基础总结归纳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毒理学(Toxicology):研究毒物性质与机体或生态系统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包括毒性、入侵途径、中毒机理和病理过程) 2、现代毒理学(modern Toxicology ):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living systems)和生态系统(ecosystem)的损害作用/有害效应(adverse/harmful effects)与机制,以及中毒的预防、诊断和救治的科学。 二、问答题 1、简述毒理学的基本功能以及三大领域: 答:⑴毒理学两个基本功能: ①检测理化因素产生的有害作用的性质(危害性鉴定功能); ②评价在特殊暴露条件下出现毒性的可能性(危险度评价功能); ⑵三大研究领域: ①描述毒理学(descriptive toxicology) ②机制毒理学(mechanistic toxicology) ③管理毒理学(regulatory toxicology) 2、毒理学方法: 答:体内试验(整体动物试验),体外试验,人体试验,流行病学研究 3、3R原则: 答:替代,减少,优化和改良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 一、名词解释 1、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s):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2、毒性(toxicity):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固有能力,毒性是一种内在的、不变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化学结构。 3、毒物(toxic substance , poison ,toxicant):在较低的剂量下可导致机体损伤的物质。 4、损害作用(adverse effect):指影响机体行为的生物化学改变,功能紊乱或病理损害,或者降低对外界环境应激的反应能力。 5、非损害作用(non-adverse effect):机体发生的生物学变化应在生物题适应代偿能力范围之内,生物体对其他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易感性也不应增高。 6、速发型毒作用(immediate toxic effect):某些外源化学物在一次暴露后的短时间内所引起的毒作用。 7、迟发型毒作用(delayed toxic effect):在一次或多次暴露某种外源性化学物后,经一定时间间隔才出现的毒作用。 8、局部毒性作用(local toxic effect):某些外源化学物在生物体暴露部位直接造成的损害作用。 9、全身毒作用(systemic toxic effect):外源化学物被机体吸收后并分布至靶器官或全身后所产生的损害作用。 10、剂量(dose):是决定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的重要因素。 11、暴露剂量:表示个人或人群暴露的物质的量;动物的暴露剂量被称为给予剂量。 12、内剂量:为经吸收到机体血液的外源化学物的量。 13、靶器官剂量:为发生损害作用部位的外源化学物的量,可更好地反映剂量-效应关系,也称到达剂量和生物有效剂量。 14、靶器官:外源化学物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 15、生物标志(biomarker):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学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通常把生物标志分为暴露标志、效应标志和易感性标志。 16、暴露生物标志(biomarker of exposure):是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吸收的外源化学物其代谢产物或与内源性物质的反应产物作为吸收剂量或靶剂量的指标,提供关于暴露于外源化学物的信息。包括内剂量标志和生物效应标志。 17、效应生物标志(biomarker of effect):机体中可测出的生化生理行为和其他改变

如何在中国开展临床研究

如何在中国开展临床试验:一个临床研究 者的经验分享 提示:原文转自晓拙君 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在我国开展。如何高质量地完成临床试验,成为有志于临床科研的医生的重要课题。 临床科研种类繁多。凡涉及人群研究的大凡有两种:一种是临床调查,如某种疾病的临床特点观察、注册研究等,一般对治疗不予干预;另一种是对新的诊断方法和新的治疗手段的评价(包括药物、器械、治疗手段等),一般称为临床试验。作为药物试验,可以分为Ⅰ~Ⅳ期,每一期都有不同的目的、试验人群和试验方法。目前我国参加的大规模临床试验多为Ⅲ期或Ⅳ期试验,以临床疗效或安全性为主要试验目的。本文重点介绍临床试验。 在我国,临床试验可以是国家项目,包括政府部门和学术组织发起的项目。也可以是医药器械厂家、研究单位自行或联合开展的项目。所谓研究者发起的科研项目应该挂靠在一个研究单位进行。近年来随着国际学术交往的增加,国际多中心大规模临床试验不断进入我国,使我们有了参与国际合作和介入世界顶级临床科研项目的机会。 无论试验的种类如何,有一个共同的原则必须遵守: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这是临床试验的精髓。国际上实行临床试验的GCP管理已经数十年。我国也在上世纪90年代颁布了自己的规范,目前实施的是2003年的版本。GCP内容十分丰富,但归结起来就是两个基本点:保证试验的科学性;保证受试者的权益和安全。一切措施和规定都要从这两个“保证”出发。既往一些试验受到批评,除了在学术上存在问题外,多数与没有完全遵从GCP有关。特别是试

验涉及新药或新器械批准上市的问题,国内外各级药监当局都十分重视试验进程中是否遵循GCP,这也成为稽查的主要内容。 试验前的准备 一项临床试验在实施之前最重要的是确定试验的目的、方法和方案。如果是多中心试验,由牵头单位(国际或国内)提出试验设想和初步方案,由试验指导委员会会议进行全面讨论,确定方案。在试验准备阶段,可以对方案提出修改意见,包括各中心的课题负责人。但一旦经伦理委员会批准确定后,任何人和单位都无权自行修改。此点在各中心申请立题,伦理讨论和以后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都必须遵守。 方案确定后,下一项工作就是试验的准备。这一工作十分繁杂。根据试验性质不同,需要得到不同级别管理部门的批准。我国的纵向课题临床试验,一般由研究者根据国家不同课题计划申报(招标),若涉及药物试验且为新适应证,应该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的批准。国际或国内非纵向课题的临床试验,若为药物试验,涉及到新药或新的适应证,一般也要取得SFDA批准,由申办单位负责申报。凡要取得批准的项目,必须得到审批批件。这一批件要一直保存在试验中心(多中心试验可为复印件)。若非新药或新适应证的药物试验及非药物试验不需此步骤,但应在试验单位进行科研立项。 试验的组织工作是试验前准备的一个关键。单中心试验,只在本单位组织课题组即可。多中心试验,试验中心的选择是国家协调中心的任务,所以凡是有志于参加临床试验的各中心,应该与国家协调中心保持经常性联系,以便在适合的课题中能够被选中。各中心的主要研究者(PI)一般由国家协调中心建议。根据我国GCP的要求,PI人选应该具备以下条件:在医疗机构中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和行医资格;具有试验方案中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临床试验方法具有丰富经验或者能得到本单位有经验的研究者在学术上的指导;熟悉申办者所

6.兽药临床前毒理学评价程序试验指导原则

兽药临床前毒理学评价试验指导原则 一、概述 (一)定义与目的 为保障新兽药对使用对象动物(靶动物)的安全,特别是人的食品消费安全,必须对临床前兽药的毒理学(或安全性)进行评价。目前,对兽药的安全性进行评价一般采取毒理学评价方法,包括三性(急性、亚慢性、慢性毒性)试验和三致(致突变、致畸、致癌)试验,以预测新兽药的安全性。临床前药物毒理学评价的目的是预测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为临床试验提供可靠的参考。毒理学评价结果不但为最后确定该化合物是否可以作为新兽药使用提供科学依据,还是制订动物性食品中最高残留限量(MRL)的重要依据。 (二)适用范围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评价兽用化学药品(化学合成药、抗生素、药物饲料添加剂)及消毒剂临床前的安全性。 1.兽用原料药需明确下列信息:①供试药品名称,包括通用名、化学名;②供试药品(必要时包括杂质)的化学结构、纯度、性状及物理、化学性质;③供试药品的质量标准及其说明;④供试药品的质量检验报告及稳定性报告;⑤供试药品的适用范围、使用方法和最低、最高推荐量;⑥供试药品的贮存条件、注意事项及保质期。 2.兽药制剂需明确下列信息:除提供第1条所要求的资料外,还需提供制剂配方和生产工艺。 3.供试药品样品数量要求:需提供每个供试药品同一批号的3份样品及其检验报告;每份样品应为检验需要量的5~10倍。必要时,还需提供适当的对照品。 评价兽药安全性的毒理学试验必须在农业部认定、并具有GLP试验条件的机构进行。 二、毒理学评价程序及内容

兽药毒理学评价试验一般分为五个阶段,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一)第一阶段:急性毒理学试验阶段 的测定:所有用途的原料药必做; 1.经口LD 50 的测定:注射用原料药必做,肌注、皮下注射或腹腔注射 2.注射途径LD 50 途径任选一种; 的测定:供皮肤给药的原料药必做; 3.经皮LD 50 4.皮肤刺激试验:供注射和透皮吸收的制剂必做; 5.肌肉刺激试验:供肌内注射的制剂必做; 6.眼结膜刺激试验:眼科用、喷雾和易挥发的制剂必做; 7.粘膜刺激试验:子宫注入剂、喷雾和易挥发的制剂必做; 8.溶血性试验:静脉注射用制剂必做。 (二)第二阶段:亚慢性毒性试验阶段 研究内容有:30~90天亚慢性毒性试验:所有原料药必做; (三)第三阶段:致突变试验阶段 原料药必做此阶段试验,各种制剂可不做此阶段试验。 1.Ames试验,必做; 2.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必做; 3.小鼠精子畸形试验或睾丸精原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试验任选一项,必做; 4.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试验,必要时选做; 5.显性致死试验,必要时选做; 以上致突变试验的组合必须考虑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生殖细胞与体细胞、体内和体外试验相结合的原则,任何原料药不能低于三项,必要时做四至五项;如果在1~3项试验有阳性结果或可疑时,可选做第4、5项试验。 (四)第四阶段:生殖毒性试验阶段 原料药必做此阶段试验,各种制剂可不做此阶段试验。 1.传统致畸胎试验:所有原料药必做; 2.繁殖毒性试验:选做;如果做此项试验,可不做第1项试验。

如何在中国开展临床试验_二_一个临床研究者的经验分享

P32 RAS,联合控制心肾损害的靶标 心脏和肾脏各自独立,却又紧密相联。多种危险因素可同时作用于心肾,造成两者联合损害。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是两器官联系的“纽带”,其激活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因此,抑制RAS,是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重头戏”。 ABSTRACT 重点导读 P26 对超说明书用药 多种意义上的完善思考 缺乏医院批准和行政许可的临床试验和实验性临床医疗程序而所采取的“超说明书用药”,本身既不科学,也不合法。“科学性”、“社会性”、“为患者好”必须建立在符合法律程序之上才具有正当性。 P10 如何在中国开展临床试验(二) 临床试验进行中的方案执行尤为重要,关乎整个试验的成功与否。临床试验团队应对方案执行中的每一细节力求按计划进行,如发生方案偏倚或违背时,要及时发现并积极处理,尽可能令方案始终按预定的基线进行。另外,试验进行中首先考虑的是患者的安全性,一切以患者为中心。 力量 P70 浅析临床试验中的偏离或违反方案问题 偏离及违反方案的情况及发生率尽管不可避免,但是要尽一切努力,并采取积极措施,减少 其发生,因为严重 的违反方案会直接影响试验数据的质量, 进而影响试验的结果,甚至左右该新药能否通过政府药政主管机构的核决。 范大超 P28 健康中国,掀起“心”革命 ——第21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报道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世界的“头号杀手”,并仍持续增长,其中大约有一半的病例发生在亚太 地区。而且与西方国家相比,亚洲地区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更趋年轻化。因此,对心血管的防治战线必须前移。 P38 ACEI,阻断RAS系统的领跑者 自第一个肾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问世以来,ACEI便以卓越的疗效活跃于降压药物的舞台,拥有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其适应证也在不断扩展。即便在RAS系统抑制剂的其他成员的挑战下,其光环依旧,王者地位尚不可动摇。 P50 氨磷汀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细胞保护剂已成为抗肿瘤药物研究与开发领域的“新星”,氨磷汀就是其中的一名佼佼者,在抗肿瘤、逆转耐药和保护正常细胞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目前已被广泛用于临床多种血液系统疾病。

药物非临床药理毒理研究与评价

药物非临床药理毒理研究与评价 张晓颖 2013/11/01

内容概要?药物非临床药理毒理研究主要内容 ?非临床指导原则体系的历史和现状 ?对修订后的非临床药理毒理指导原则的分析–药物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药物毒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药物单次给药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药物重复给药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QT间期延长潜在作用非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毒理学研究中应考虑的关键问题 ?个人感悟

药物非临床药理毒理研究主要内容?有效性:药效学研究 –体内和体外 –多种模型 –没有具体的指导原则(除了细胞毒类抗肿瘤药物) ?毒性:毒理学研究 –药物一般药理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药物毒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药物单次给药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药物重复给药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QT间期延长潜在作用非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PK行为:药代动力学研究 –药物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非临床指导原则体系的历史?1993版:卫生部药政局 –新药药理毒理学研究指导原则(西药、中药) –系统总结,探索经验 ?1999版:ICH指导委员会 –药品注册的国际技术要求 –系统介绍,制定全新指导原则 ?2005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转化国外现有指导原则 –丰富指导原则体系

非临床指导原则体系的现状 (2013版) ?关键点: –中化药合并 –毒代动力学常规要求 –动物数增加 –阶段性符合国际现状 –方法学问题 –受试物方面分别表述 –GLP相关要求 ?现有指导原则的修订/合并: –一般药理学研究合并修订 –急性毒性研究合并修订 –长期毒性研究合并修订 –刺激性研究合并修订 –药代动力学研究修订 ?新指导原则的制定: –供试品分析 –毒代动力学 –QT间期研究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和发表机制及实施说明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和发表机制及实施说明 Statement for Chinese Clinical Trial Registration and Publishing System 吴泰相1,李幼平1,李静1,钟紫红2,贾万年3,代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和发表协作网 Taixiang Wu, Youping Li, Jing Li, Zihong Zhong, Wanlian Jia, on behalf of Chinese Clinical Trial Registration and Publishing Collaboration 执笔人单位: 1.卫生部中国循证医学中心、Chinese Cochrane Centre、循证医学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四 川大学华西医院 Chinese Evidence-Based Medicine Center Ministry of Health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hinese Cochrane Centre, Ministry of Education Virtual Research Center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 Chinese Clinical Trial Register, West China Hospital, Sichuan University 2.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3.《解放军医学杂志》编辑部 Editorial Board of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2006年4月16~17日在成都召开第四届亚太地区循证医学研讨会期间,中国48家医(药)学期刊和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nese Clinical Trial Register, ChiCTR)、卫生部中国循证医学中心、循证医学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和Chinese Cochrane Centre的代表经过充分讨论达成共识,决定共同发起创建中国临床试验注册和发表机制,并成立“中国临床试验注册和发表协作网(Chinese Clinical Trial Registration and Publishing Collaboration, ChiCTRPC)”。这种临床医学研究管理新模式的创建和应用,将对提高中国临床试验信息透明度和质量、提高医学研究公信度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其结构特点和运作方式。 1.中国临床试验注册和发表机制的结构特点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和发表机制是医(药)学期刊、ChiCTR、技术支撑和教育体系三部分联合协调运行的机制。 1.1 医(药)学期刊是医(药)学科技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和交流医(药)学科技信息的主要载体,反映一个国家医(药)学研究和卫生事业发展水平,承载着为各类医疗卫生决策提供证据的重任,有着其他途径不可替代的重要导向作用[1]。 医(药)学期刊是医(药)学研究结果的主要出口,发表的文献数量占医(药)学文献总量的70%[1]。要实行临床试验注册制度,必须有医(药)学期刊严把出口关,只有完全做到不发表未注册的临床试验,才能保证临床试验注册制度的完全实施。 针对中国医(药)学期刊数量多,医(药)学从业人员数量大,对临床研究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不一,文章数量巨大质量偏低的特点,ChiCTRPC的成员期刊经讨论决定,从2007年1月1日起优先发表已注册的临床试验,根据各期刊情况,逐步过渡到只发表已注册试验报告。 全国各医(药)学期刊是中国临床试验注册和发表机制中极为重要的环节,是整个机制成功运转的保障。我们希望全国医(药)学期刊积极参与到这件关系到医(药)学研究社会公信度的大事中来,团结一致,共同推动中国临床研究水平的提高。

浅析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

浅析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 发表时间:2018-07-26T14:52:20.777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5期作者:王栋李春龙杨占春沈建伟冯国萍[导读] 目的:研究分析脊髓损伤患者接受康复质量的功能恢复情况。 大庆市人民医院 163311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脊髓损伤患者接受康复质量的功能恢复情况。方法:根据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的80例脊髓损伤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使用康复质量,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巴氏指数为(57.56±10.13),功能独立性评定为(64.57±5.78),对照组为(20.67±3.78), (59.45±9.34)分,通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巴氏指数和功能独立性评分均要比对照组高,两组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脊髓损伤患者接受康复治疗后,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好,并发症几率比较低,临床中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对患者运动功能具有促进效果。关键词:康复治疗;功能恢复;疗效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functional recovery of patien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Methods:according to 8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5 to April 2016 to carry on the research analysis,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40 cases,control group using conventional treatment,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rehabilitation quality,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groups of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Results:after treatment,the observation group for the Barthel Index (57.56 + 10.13),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 for(64.57 + 5.78),control group(20.67 + 3.78),(59.45 + 9.34)points,by contrast,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Barthel Index and functional independence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compared two groups of 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 Conclusion:the patien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rehabilitation after treatment,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recovery is good,relatively low probability of complications,clinical quality of life was improved obviously,has positive effect on motor function in patients. Rehabilitation therapy;functional recovery;curative effect 脊髓损伤会导致患者残疾,治愈率低,患者患病后,身心均受到了严重的损伤,造成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为了让脊髓损伤患者的功能更快的恢复,早期康复治疗非常重要,此次我院就脊髓损伤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探讨患者功能恢复情况,现进行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对80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有男性12例和女性28例,观察组有男性10例和女性30例,两组平均年龄是36岁;损伤节段:对照组腰髓、胸髓、颈髓分别为14、18、8例,观察组腰髓、胸髓、颈髓分别为13、17、10例,两组的以上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性,能够比较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我们使用的是常规脊髓损伤治疗方式,研究组增加了早期康复治疗措施。⑴物理治疗。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坐立、翻身等活动,提供针对性的辅助治疗措施,改善患者的身体关节活动能力,让残存的肌力得到强化,让动作和体位转换更加协调。⑵心理治疗。患者因为疾病的因素,会有愤怒、抑郁、自卑等情绪,针对这些情绪,来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提供更加细致的治疗和护理[1]。⑶运动治疗。评定患者的病情以及术后恢复情况,为患者提供训练指导,逐渐的增加每天的训练时间,让患者的肌力和耐力能够得到提升。⑷饮食治疗。为患者制定特定的食谱,促进患者的体质增强,让患者的功能更好的恢复,指导患者的饮食计划,为患者的康复提供帮助。⑸康复工程。首先,为患者提供辅助肌体锻炼支具,让患者能够借助支具来自己站立和行走,结合特殊工具,来弥补患者的功能缺陷。其次,使用护理和药物治疗等措施来进行辅助干预,避免属猴的额并发症,让患者更快的恢复,最后,使用传统医学物理疗法,为患者进行按摩和针灸,结合重要内服外用,来治疗合并症,让患者更好的恢复健康[2-3]。 1.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3.0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患者巴氏指数以及功能独立性评定对比,在治疗前,观察组巴氏指数为(29.34±7.56),功能独立性评定为(19.35±3.0)。对照组巴氏指数为(30.24±8.5),功能独立性评定为(20.67±3.78)分,两组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巴氏指数为(57.56±10.13),功能独立性评定为(64.57±5.78),对照组巴氏指数为(20.67±3.78),功能独立性评定为(59.45±9.34)分,通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其主要对比项为泌尿系感染、肩痛、低血压、压疮、肺部感染、骨质疏松,观察组分别为3、1、1、1、2、1,对照组分别为8、3、2、1、3、1。 3 讨论 首先,脊髓损伤患者接受站立和步行训练,让患者避免长期卧床,导致其残损功能进一步加重,导致各种并发症的产生;此外,患者站立进行环境观察,对患者站立和行走意识的恢复和信心的增强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其次,早期强化能够让脊髓损伤患者的恢复受到非常大的积极影响。患者肌肉瘫痪以及关节制动卧床超过一个月,其肌力就会降低一半。中药治疗和针刺治疗联通现代康复治疗使用,对脊髓损伤患者的肢体功能具有比较好的恢复作用,早期患者的淤血阻滞、经脉不通、局部肿痛、腹胀等症状比较明显,中后期肿胀缓解,有尿潴留和乏力情况,所以必须要进行康复治疗。参考文献:

临床研究方案-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

临床研究方案 放疗同步替吉奥胶囊治疗鼻咽癌 临床研究 研究者放射肿瘤科 医院海军总医院 申办者:海军总医院放射肿瘤科

一:前言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头颈部恶性肿瘤中占首位。发病率有明显的地区分布。据估计,世界上80%的鼻咽癌病例发生在我国。治疗首选放射治疗,放疗后年生存率约为34-53%。 到目前为止,其标准的治疗方案仍为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化疗。由于铂类显著的肾毒性、消化道反应、血液学毒性,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在临床使用上受到限制。 替吉奥为抗代谢药物,有替加氟、吉美嘧啶、奥替拉西钾按1:0.4:1摩尔比组成。吉美嘧啶和奥替拉西钾通过对酶的抑制作用,使替加氟在体内生成5-氟尿嘧啶(5-FU)的有效浓度持续更长的时间,同时减少5-FU胃肠道副反应。适用于头颈部肿瘤及晚期胃癌、胰腺癌、结直肠癌、非小细胞肺癌等患者。临床荟萃分析显示,在晚期胃癌、胰腺癌、结直肠癌、非小细胞肺癌中使用替吉奥可以在提高疗效的同时,还能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替吉奥联合同步放疗既能使肿瘤细胞的增殖周期发生改变,增加放疗的敏感性,同时不增加患者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现进行放疗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研究,以探讨该方案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二:研究目的 ◆主要研究终点:疗效(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 ◆次要研究终点:不良反应(早期,晚期) 三: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单中心、随机、平行对照试验设计,拟纳入病人50例。研究采用随机分组方法:组别1(25例)为替吉奥胶囊同步放化疗,组别2(25例)为氟尿嘧啶+顺铂(PF方案)同步放化疗,在放疗结束后维持化疗3周期治疗结束时评价疗效。任何时间发现病情进展均可停止治疗。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关于开放临床试验公共管理平台(ResMan)的公告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中国医学研究信息管理中心 关于推广使用基于互联网的临床研究公共管理平台暨提供数据和安全监测服务的公告 Notification for opening the web-based medical research public management platform ResMan 为了促进临床研究的规范化管理,提高临床试验的质量和公信度,我们于 2010年 3月 1 日起正式开放基于互联网的临床研究公共管理平台(Research Manager, ResMan),供广大临床研究人员、医院科研管理部门、药物研发单位和 CRO 使用。现在,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已开始要求研究者在临床试验投稿时提供其原始数据(individual participants data, IPD)在公共数据库的信息,供编辑、审稿专家和公众共享【1】;共享临床试验原始数据(IPD)已经成为临床试验透明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什么是临床试验公共管理平台?临床研究公共管理平台(Research Manager, ResMan)是指将临床试验的管理流程、试验过程中记录的受试者基线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入组时检查的基线数据、试验过程中的实施情况、结果数据等相关资料即“病历记录表(case record form, CRF)”的所有内容,基于互联网在线记录并传送到中央数据库保存管理。每项试验只允许该课题组研究人员进入并实施操作;对基金资助课题,项目管理者、试验申办者或投资者有权浏览实时资料但不能对之做任何更改。由研究者决定是否公开研究结果数据。数据一旦录入并保存,以后对数据所做的任何改动都会自动显示和追踪。研究者决定可公开的资料后,公众可通过“公众浏览”看到,以了解试验的进展情况和试验数据,但不允许看到或不能通过公开资料追索到受试者的任何个人信息。 二、为什么要使用临床研究公共管理平台? 1. 临床试验是研究者和参与者为解决医学领域的科学问题一起共同承担风险,为全社会获得相关医学知识所做出的奉献,因此,让全社会了解研究的细节是对奉献者最大的尊重; 2. 所有临床试验所获得的结果都可能应用于大众,涉及每一位公众的健康,因此,公众有权知道临床试验的所有细节和结果。无论试验结果如何,都应该让公众了解临床试验的细节,这是医学研究伦理的需要; 3. 项目管理机构、试验申办者或投资人可根据需要随时了解临床试验的执行情况和进度; 4. 让公众了解临床试验执行细节和过程可保证临床试验资料的真实性,增加临床试验的公信度; 5. 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要求投稿时需提交在公众可及(public accessible database)的公共数据库查询到原始数据,供医学期刊编辑和审稿专家审核稿件时核查; 6. 便于试验研究者保存和管理试验资料; 7. 可免除使用纸张记录,减少集中录入数据的错误可能性和工作量,提高记录可靠性,利于提高临床试验质量;

临床诊疗过程

医学生临床诊疗过程注意要点 一、医生应诊过程: 1、辨认病人所带入的新问题最重要和核心的任务? 病人就诊的原因(Reasons) -问题的性质 -对病人的影响 -ICE(ldeas, concerns, expectati ons) ICE (想法,忧虑,期望) 可以采用询问以下3 个问题:病人为什么今天来?病人自己认为他是出了什么 问题?病人认为医生可以怎样帮助他? 2、管理病人所带入的新问题 诊断:注意临床思维的逻辑性(具体见本文第二部分)管理:在决定管理计划的过程中与病人,商议细节- 共同“合作” (Collaboration) 3、管理病人的持续性问题 共存的问题例如糖尿病/ 高血压/血脂异常是否得到控制? 4、机会预防性照顾 促进健康与预防疾病,早期或症状前诊断 例如- 测量血压;-子宫颈抹片检查提醒;-免疫状况-高龄人士的听力/ 视力5、改良病人寻求帮助的行为医生改良病人面对因病寻求帮助的行为,例如不足或过度 使用医疗服务 二、临床诊断的逻辑思维方法 诊断步骤的三步骤: 1.调查研究,收集资料(要求真实、系统、完整); 2.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形成诊断假设(初步设想); 3.进一步观察,实验室检查,抛弃、修正或明确诊断。 第一个步骤理论和实践已在行医学中体现(理论课和标准病人)资料收集后的诊疗过程需遵循: (一)临床思维中应注意的问题 1.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1.主要与次要的矛盾

3.局部与整体的结合 4.典型与不典型的区别 (二)临床辨证思维原则: 1.事实求是的原则:资料全面、尊重事实、认真观察、深入分析、事实求是地对待客 观临床资料,避免主观片面性; 2.一元论与多元论原则:一元论观点是尽量用一种疾病去解释多种临床表现,如有两 种或几种疾病同时存在,则不应受此限制,须将所患疾病分清主次,先后排列,此为多元论。 3.常见病与多发病原则:首先应考虑产生该症状或体征的常见病或多发病,同 时必须结合病人的性别、年龄、职业、发病季节与地域等具体分析。 4.器 质性与功能性疾病原则:首先考虑器质性疾病诊断,后考虑功能性疾病; 5.可治性疾病诊断原则:诊断首先考虑可治性疾病,争取治疗时机; 6.简化思维程序的原则:分清主次矛盾,即抓主要矛盾,选择最大可能诊断; 7.动态的思维方式原则:任何疾病都在不断变化发展之中。 8.个体化和社会化的原则 (二)临床诊断思维十步骤: 先结合病人具体情况大致判断病人的主要问题涉及人体哪些系统?注意局部器官、系统和人体整体之间的关系。 1.从解剖学的观点看有何结构异常? 2.从生理学观点看有何功能异常? 3.从病理生理学观点,提出病理变化和发病机理的可能性; 4.考虑几个可能的病因; 5.考虑疾病病情的轻重,抓重不放轻; 6.提出1?2个假说; 7.检验该假说的真伪,权衡支持与不支持的症状体征;(一个良好的假说性诊断应具 备:1)相容性;2)完备性;3)可推演性,即通过逻辑分析和实践对假说加以检验。) 8.根据症状、体征的组合,进行鉴别诊断;

临床试验各期l临床试验周期和案例数量

新药研发临床前研究周期及案例数量 临床试验一共分成四个阶段(即四期),前三期为新药上市前的临床试验,第四期为上市后的临床试验。具体包括: I期临床试验:是新药进行人体试验的起始期。以20一30名健康志愿者为主要受试对象,进行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观察人体对于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代动力学,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Ⅱ期临床试验:是以新药预期应用的患病人群样本为对象,初步评价治疗作用的阶段。其目的是初步评价药物对目标适应证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也包括为Ⅲ期临床试验研究设计和给药剂量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 III期临床试验:试验的设计是采用多中心开放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分组方法和药物编码方法与Ⅱ期临床试验类似,通过增加样本量(试验组病例不少于300例和对照100例)并根据试验目的的调整选择受试者标准,适当扩大特殊受试人群,及更为丰富的观察项目或指标等措施,进一步考察不同对象所需剂量及依从性。Ⅲ期临床试验的条件应尽可能接近该药的正常使用条件,试验药要经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检定合格,供药时,标明药物系专供临床试验用。 Ⅳ期临床试验:是新药上市后由申请人自主进行的应用研究阶段。其目的是考察在广泛使用条件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在普通或者特殊人群中使用的利益与风险关系;改进给药剂量等。新药Ⅳ期临床试验是新药临床试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是上市前新药I、Ⅱ、Ⅲ、期试验的补充和延续。它可以验证上市前的结果,还可对上市前临床试验的偏差进行纠正,更重要的是可以弥补上市前临床试验缺乏的资料和信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新药研发的几个周期 新药研发是一个耗时耗资都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完成前期的基础研究(药理、毒理、药效等动物研究)后开始申请进入人体临床试验阶段。您所问的临床试验的周期,应该就是临床试验的期别(I、II、III、IV 期): I 期临床试验: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观察人体对于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代动力学,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II 期临床试验:治疗作用初步评价阶段。其目的是初步评价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也包括为III 期临床试验研究设计和给药剂量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此阶段的研究设计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采用多种形式,包括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 III 期临床试验:治疗作用确证阶段。其目的是进一步验证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评价利益与风险关系,最终为药物注册申请的审查提供充分的依据。试验一般应为具有足够样本量的随机盲法对照试验。 I V 期临床试验:新药上市后应用研究阶段。其目的是考察在广泛使用条件下的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在普通或者特殊人群中使用的利益与风险关系以及改进给药剂量等。生物等效性试验,是指用生物利用度研究的方法,以药代动力学参数为指标,比较同一种药物的相同或者不同剂型的制剂,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其活性成份吸收程度和速度有无统计学差异的人体试验。至于说每个具体的品种临床试验阶段的要求,

新药非临床研究与评价

新药非临床研究与评价 王庆利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药理毒理学部部长) CDE机构改革正式成立了药理毒理学部,体现出药理毒理专业在新药技术评价中的重要性,对于建立良好的审评制度、科学的审评模式和合理的新药风险控制机制都具有重要意义。药理毒理学部集中了原来分散的从事中药、化药、生物制品药理毒理专业技术评价的审评人员,对于统一专业认识、协调审评进度、交流审评经验展现了积极作用,方便了专业交流和国内外沟通的统筹。经过充分讨论,对于当前新药非临床安全性评价形成了一些基本考虑。 指导原则体系建设是监管机构评价能力的体现。在安全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方面应涵盖广泛且深入,既要涉及所有安全性研究领域,满足注册法规的要求,又要逐步建立针对特异性研究内容的指导原则,比如器官毒性指导原则、QT间期延长相关指导原则,满足评价的需要;而在非临床有效性方面,难以用统一的指导原则涵盖某一适应症的大多数受试物的有效性研究,特别是指导原则的相对固定性不能满足更不能阻碍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根据国际惯例,在有效性方面不应建立过多的技术指南而限制药物创新。 药物非临床安全性研究应严格执行GLP规范,保障药物非临床安全性研究数据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科学客观的数据才能是新药研究和技术评价的基础。随着国家加大新药非临床研究技术平台发展建设的力度,目前已有40余家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机构通过了GLP认证,认证工作已经常态化,在新药研究中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试验实施GLP管理的条件已经具备。基于药物安全风险控制的考虑,为保障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试验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以及可溯源性,提高药物研究质量和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水平,在我国非临床研究应严格执行GLP 要求。 随着对药物安全性认知的不断深入,灵敏度更高、针对性(靶向性)更强的评价手段显得越来越重要,比如清醒动物安全药理学遥测技术、细胞水平QT间期研究技术,对于心血管系统活性的药物尤为重要。生物标志物对于更好地认识新药安全性是十分重要的,可能比传统项目更有优势。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新的方法不断出现,但

骨科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文本本

兰考县中心医院 外五科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 病员姓名:焦延娥性别:女年龄:61岁床号:44 住院号:97326 参加讨论人员:科主任张新勇,主治医师刘涛,住院医师肖金城、韩盼盼、胡爱民。 讨论日期:2013年6月10日主持人:张新勇主任主管医师:胡爱民医师主管医师胡爱民汇报病史:患者焦延娥,以“摔伤胸、腹、腰及右腕部肿痛、畸形、活动受限3小时”为主诉入院。目前情况:患者神志清、精神差。双侧肋部及前胸部肿胀、压痛、畸形明显,可扪及骨擦音及异常活动,胸廓挤压试验阳性。双肺部听诊可闻及轻度湿啰音,双肺呼吸音轻度增强。上腹部轻度明显,无反跳痛,局部软组织肿胀明显,肠鸣音减弱。腰椎部肿胀、压痛明显,叩击痛阳性,腰椎生理曲度轻度减小,腰椎功能活动受限。双下肢肌力四级,左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右腕部肿胀、压痛、畸形明显,可扪及骨擦音及异常活动,纵轴叩击痛阳性,右腕部背侧挫伤明显,局部肿胀、渗血,右腕功能活动受限。辅助检查:①胸部CT(影像号:13060938):两肺片状较高密度影,提示肺挫伤表现。左肺上叶部分实变。胸骨体部骨质不连续,部分骨质移位。左侧第4-9肋骨近末端骨质不连续,部分骨质移位。右侧第5、7肋骨骨质连续性欠佳,提示骨折改变。②腰椎CT(影像号:13060939):L2椎体变扁,骨松质密度增高。L5椎体骶化表现。L3/4、L4/5椎间盘向边缘膨出,同水平硬膜囊受压,所示骨性椎管未见狭窄。③右腕部DR(南丈卫生院):右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骨折端移位明显,对位、对线不良。④上腹部CT(影像号:13060938):肝、脾、胆囊、胰腺、双肾未见明显外伤性改变。初步诊

断:1.左第4-9肋骨骨折;2.右第5、7肋骨骨折;3.胸骨体骨折;4.L2椎体压缩性骨折;5.右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6.双肺挫伤;7.右腕部软组织挫伤; 8.上腹部软组织损伤;9.L3/4、L4/5椎间盘膨出。 住院医师韩盼盼发言:患者目前病情较重,年龄较大,体质较差,肋骨骨折并挫伤肺部,L2椎体压缩性骨折,下肢已出现神经压迫症状,建议早期手术,减少下肢神经损伤。患者长期卧床,易发褥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脂肪栓塞、心脑肺栓塞、患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及时完善相关检查,准备早期手术。 主治医师刘涛发言:结合患者目前病情,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体质差,病情重,不能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建议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较快,能避免或减少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应与患者及其家属谈清病人的情况,手术的风险及术后的恢复。 科主任张新勇发言:同意以上两位意见,患者不适宜保守和大型手术方案,首选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主管医师应积极术前准备,完善各项相关检查,待病情稳定后,早期手术。 记录人:肖金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