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 光合作用

合集下载

植物生理学第三章植物的光合作用

植物生理学第三章植物的光合作用
返回
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能
H2O
光解 吸收
色素分子
O2 [H] 酶
供能
2C3


CO2
多种酶 定 C5

ATP


(CH2O)
ADP+Pi
光反应阶段
暗反应阶段
水的光解:H2O 光解 2[H]+1/2 O2

CO2的固定: CO2+C5 2C3
光合磷酸化:ADP+Pi+能量 酶
ATP
C3化合物还原:2 C3
光系统(PSII)
PSII的颗粒大,直径约17.5 nm,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膜的叠合部分。
➢ 晶体结构中的PSII为一个二聚体,二聚体的两个 单体呈准二次旋转对称。PSII单体具有36个跨膜α螺旋,其中D1和D2各5个,CP43和CP47各6个, Cytb559的α亚基和β亚基各自形成一个跨膜α-螺旋。 D1和D2蛋白与Cytb559的α和β亚基一起组成PSII 反应中心,是进行原初电荷分离和电子传递反应 的机构,CP47和CP43的主要功能是接受LHCII的 激发能量并传递到反应中心。
是否需光 需光 不一定,但受光促进 不一定,但受光促进
不同层次和时间上的光合作用
第二节 原初反应
➢ 原初反应 是指从光合色素分子被光激发,到引起 第一个光化学反应为止的过程。 ➢ 它包括: 光物理-光能的吸收、传递
光化学-有电子得失
原初反应特点 1) 速度非常快,10-12s∽10-9s内完成; 2) 与温度无关,(77K,液氮温度)(2K,液氦温度); 3) 量子效率接近1
表1 光合作用中各种能量转变情况

能量转变 光能 电能 活跃的化学能 稳定的化学能

植物生理学光合作用

植物生理学光合作用

植物生理学光合作用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的生命周期、生长发育、代谢和适应环境的科学领域。

其中,光合作用是植物的重要生理过程之一、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介绍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主要过程和影响因素,以及它对植物和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阳光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它是能量的转换过程,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光合作用发生在植物的叶子和其他绿色组织中的叶绿体中。

叶绿体内的叶绿素是发生光合作用的关键组分,它能吸收阳光中的能量,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光合作用主要包括两个阶段:光反应和暗反应。

在光反应中,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吸收太阳能量,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这个过程包括光能的捕获、电子传递和ATP合成。

叶绿体中的光刺激栗子吸收光能,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电子传递过程,最终生成ATP(三磷酸腺苷)和NADPH(二磷酸腺苷二核苷酸磷酸酯)。

ATP是能量的“货币”,用于植物的各种代谢反应。

NADPH则用作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还原剂。

暗反应是光合作用的第二个阶段,也称为卡尔文循环。

在这个过程中,ATP和NADPH参与将CO2固定成六碳糖分子(葡萄糖)。

这个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的叶绿体基质中,依赖于多种酶的参与。

暗反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三个主要的步骤:固定、还原和再生。

通过这些步骤,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可以用于植物生长和代谢的有机物。

光合作用的效率和速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光的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的浓度。

光的强度越高,光合作用的速率越快。

然而,当光强过于强烈时,光合作用的速率反而会下降,因为光合色素可能会受损。

温度也是光合作用速率的重要因素。

适宜的温度有助于酶的正常运作,从而提高光合作用的速率。

然而,当温度过高时,酶会变性,导致光合作用受到抑制。

二氧化碳的浓度对光合作用速率也有显著影响。

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可以促进暗反应中CO2的固定,并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总之,光合作用是植物生理学中的重要过程之一、它是植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的过程。

植物生理学 4.光合作用

植物生理学  4.光合作用

组成:由核心复合体、 PS ΙΙ捕光复合体和放氧复合体 (OEC)组成。
核心复合体:由6种多肽组成。 其反应中心=Tyr+P680+pheo
捕光复合体:LHCΙΙ
放氧复合体:OEC,位于PS ΙΙ的类囊体膜腔表面,
由多肽和与放氧有关的锰复合体、氯和钙离子组
成。水在光照下经过PS ΙΙ的作用,发生水裂解,
(二)光系统
1 红降现象:
2 双光增益效应(爱默生效应): 3 光系统:光系统Ι (PS Ι )、光系统ΙΙ (PS ΙΙ ) PS I 为小颗粒,存在于基质片层和基粒片层的非垛叠区。 组成:反应中心P700、电子受体和PS Ι 捕光复合体三
部分组成。 光反应:适合长光波反应。
PS ΙΙ
其颗粒较大,受敌草隆抑制。存在于基粒片层的垛叠区。
(二)叶绿体的结构
叶绿体膜 外膜:透性大 内膜:透性小,主要控制物质进出的屏障。
组成:主要为可溶性蛋白质(酶)和其它代谢活跃的
基质
物质,呈高度流动性状态,具有固定二氧化碳
(间质)
的能力。(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即淀粉的形成与
贮存是在此进行的 。)
嗜饿颗粒(滴)(脂滴):是一类易与饿酸结合的颗
粒,其主要成分是亲脂性的醌类物质。功能是:
叶绿素a/叶绿素b=3/1 叶黄素/胡萝素=2/1
2 红色: 气温、可溶性糖、花色素(红色)
3 黄色:
叶绿素受破坏
光反应:在光下, 1 原初反应(指对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
在叶绿体的类囊
换的过程。)
体膜上进行的, 由光所引起的光
光 化学反应。实质
光能 原初反应
电能(电子)
(光量子)
2 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指把原初反应

植物生理学中的光合作用

植物生理学中的光合作用

植物生理学中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生理学中一项重要的生理过程,它使植物能够利用阳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

本文将就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过程和调控因素进行讨论。

一、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光合作用是通过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在光合作用中,植物通过叶绿素等色素吸收光能,并利用该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质,同时释放出氧气。

这一过程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叶绿体中。

二、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可以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1. 光反应: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膜上。

当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到光子后,光能被转化为化学能,产生ATP和NADPH等高能化合物。

同时,水分子被光解,释放出氧气并提供电子供应。

2. 暗反应: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不需要直接依赖光能。

在暗反应中,植物利用光反应阶段生成的ATP和NADPH,将二氧化碳还原为有机物质,例如葡萄糖。

暗反应的最终产物是有机物质,它们被植物用于生长和代谢。

三、光合作用的调控因素光合作用的进行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1. 光照强度: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速率有着直接的影响。

当光照强度较低时,光合作用受限于光反应的速率;而在光照强度较高时,暗反应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更大。

2. 温度:温度是另一个重要的调控因素。

在适宜的温度下,光合作用可正常进行;然而,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均会抑制光合作用的进行。

这是因为较高温度下酶活性受到抑制,而较低温度下酶活性受到限制。

3. 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是暗反应的底物之一,其浓度的增加可以促进暗反应的进行。

然而,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中,二氧化碳排放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进而对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四、光合作用的重要性光合作用是生物圈中最为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

通过光合作用,植物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进而提供给其他生物。

此外,光合作用还能够释放出氧气,并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起到了调节大气组成的作用。

植物生理学之 第四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

植物生理学之 第四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

第四章植物的光合作用一、名词解释1.光合作用2.光合午休现象3.希尔反应4.荧光现象与磷光现象5.天线色素6.光合色素7.光合作用中心8.光合作用单位9.红降现象10.双光增益现象11.C3途径12.C4途径13.光合磷酸化14.非环式光合磷酸化l5. 量子效率16.暗反应17.同化力18.光反应19.CAM途径20.光呼吸21.表观光合速率22.光饱和点23.光补偿点24.CO2饱合点25.CO2补偿点26.光能利用率27.瓦布格效应28.原初反应29.碳素同化作用30.叶面积指数二、将下列缩写翻译成中文1.CAM 2.Pn 3.P700 4.P680 5.LHC 6.PSl 7.PSⅡ8.PQ 9.PC 10.Fd 11.Cytf12 12.RuBP 13.3-PGA 14.PEP l5.GAP 16.DHAP 17.OAA 18.TP 19.Mal 20.ASP 21.SBP 22.G6P 23.F6P 24.FDP 25.LAI 26.X5P 27. Fe-S 28. Rubisco 29.P* 30.DPGA三、填空题1.叶绿体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片层结构,片层结构又分为_____和______。

2.光合色素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3.叶绿素可分为______ 和______两种。

类胡萝卜素可分为______和______。

4.叶绿素吸收光谱的最强吸收带在______ 和______。

5. 光合作用原初反应包括光能的______过程。

6. 叶绿体色素中______称作用中心色素,其他属于______。

7. 缺水使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8. 卡尔文循环中,同化1分子CO2需消耗______分子ATP和______ 分子NADPH+H+。

9. 高等植物CO2同化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三条,其中最基本的是______。

植物生理学第三章植物的光合作用

植物生理学第三章植物的光合作用

植物生理学第三章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质(如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其反应方程式为:6CO2+6H2O+光能→C6H12O6+6O2光合作用是植物最重要的生理过程之一,它不仅是植物能够生存和生长的基础,还能为其他生物提供氧气和有机物质。

光合作用通过光合色素和叶绿体等生理结构,具有高效和专一性的特点。

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光能捕获和光化学反应、以及碳固定和假单胞菌循环。

在光能捕获和光化学反应阶段,植物的光合色素(如叶绿素)能够捕获太阳光,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绿体内,主要以叶绿体膜的光合作用单位,光系统(PSI和PSII)为中心。

光系统中的光合色素吸收太阳光,并将其能量传递给反应中心,激发电子。

通过光合色素的电子传递链,电子在PSII和PSI之间进行转移,最终转移到还原辅酶NADP+上,形成还原辅酶NADPH。

在碳固定和假单胞菌循环阶段,植物利用还原辅酶NADPH和ATP的能量,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化合物。

这个过程称为Calvin循环,也叫柠檬酸循环。

Calvin循环包括三个主要步骤:碳固定、还原和再生。

首先,二氧化碳与从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核酮糖五磷酸(RuBP)结合,形成不稳定的六碳中间体。

然后,该中间体通过一系列酶的作用,将其分解为两个三碳化合物,3-磷酸甘油醇醛(3-PGA)。

最后,3-PGA经过一系列的加氢还原反应和磷酸化反应,合成出葡萄糖和其他有机物质。

光合作用的速率受到光照、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水分等环境条件的影响。

光合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增加,但达到一定的饱和点后,光合速率趋于稳定。

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是复杂的。

在适宜温度下,光合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因为反应速率加快。

然而,当温度超过一定范围时,光合作用会受到抑制,因为高温会破坏光系统和酶的结构。

二氧化碳浓度越高,光合速率越快。

水分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调节植物的气孔进行的。

植物生理学第四章光合作用

植物生理学第四章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全过程分为三大步骤:
①原初反应 ②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
(光反应)
类囊体膜上进行
③碳素同化 (暗反应)基质中进行
光反应
光能的吸 收、
传递和转 换
电子传递和 光合磷酸化
ATP 形成同化力
NADPH
一、原初反应 原初反应指从光合色素分子被光激发开始到引
起第一个光化学反应为止的过程。
一、原初反应(primary reaction)
四、叶绿素的形成
1. 叶绿素的生物合成(图4-8) ⑴起始物质:谷氨酸或α-酮戊二酸; ⑵重要中间产物:δ-氨基酮戊酸(5-氨基酮戊
酸,原卟啉Ⅸ (protoporphyrin Ⅸ)等;
2. 影响叶绿素形成的条件 ① 光:原叶绿酸酯转变为叶绿酸酯需要光照;但强光下
叶绿素会被氧化. ② 温:最低温2℃、最适温30℃、最高温40℃,高温下
光合链始端是H2O光解产生电子,终端是还原NADP+ 产生NADPH+H+ 。
过程:H2O→PSⅡ复合体→PQ→Cytb6f复合体→ PC →PSⅠ复合体→Fd→NADP+(产生NADPH+H+)
⑶非循环式电子传递 (noncyclic electron transport)
定义:高能电子从H2O到NADP+的跨类囊体膜传 递途径是非闭合的,称为非循环式电子传递。
H2O
Cytb6f
环式光合电子传递
⑸假环式光合电子传递 (pseudocyclic electron transport)
H2O光解所产生的电子不是被NADP+接受,而 是传递给分子态氧(O2),形成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O-·2)。
PSⅡ
O-·2 O2

植物生理学与光合作用

植物生理学与光合作用

植物生理学与光合作用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以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分支。

光合作用则是植物生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本文将探讨植物生理学与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以及光合作用在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的重要性。

一、1. 光合作用的定义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质的过程。

它是植物生命活动中最为基本的代谢过程之一。

光合作用通过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同时产生能支持植物生长和维持生命所需的能量。

2. 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可分为光依赖反应和光独立反应两个阶段。

光依赖反应发生在光合体内的类囊体膜上。

当植物叶片表面受到光线照射时,类囊体中的叶绿素分子吸收光能,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同时,水分子被分解,释放出氧气,电子和质子。

光能转化的化学能使得电子通过一系列的传递过程,最终以还原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质。

光独立反应则发生在质体中的质体基质或类囊体基质中。

光独立反应以由光合体产生的ATP和NADPH为能源,通过一系列酶催化的反应将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

这一过程称为卡尔文循环。

3. 植物生理学的研究植物生理学研究了光合作用以及其他与之相关的生理过程。

通过研究植物如何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研究人员可以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机制,并改进农业生产。

植物生理学还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中涉及的生化路径和相应的调节机制。

例如,光照强度、光周期、温度和湿度等因素都会对光合作用的速率和效率产生影响。

研究人员通过调控这些因素,可以优化光合作用过程,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二、光合作用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重要性1. 提供有机物质和能量光合作用是植物合成有机物质和能量的主要途径。

通过光合作用,植物可以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为其自身提供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

这些有机物质不仅满足植物生长发育的需求,也可供其他生物体利用。

2. 维持生态平衡光合作用通过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的过程,对维持地球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中的氧气释放,提供氧气供其他生物呼吸,同时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对减缓温室效应和气候变化具有一定的作用。

【植物生理学】第3章 光合作用

【植物生理学】第3章  光合作用

这一错误的假设是如何被纠正的呢?
(1)细菌光合作用
1930年,Stanford大学 Niel
细菌光合作用:
CO2 + H2S
CH2O + S
植物光合作用:
CO2 + H2O
CH2O + O2
三、光合作用的研究历史:
(2)希尔反应和希尔氧化剂;
4Fe3++2H2O
4Fe2++4H++O 2
希尔氧化剂
秋天叶片呈现黄色、红色。
影响叶绿素合成的条件 第二节 叶绿体与光合色素 (1)光照 黄化 度
(3)矿质元素 缺绿病 分
(5)O2
第三节 光合作用的机理
能量 变化
光能
电能
活跃的 化学能
稳定的 化学能
能量 物质
转变 过程
反应 部位
量子
电子
原初反应 电子传递
ATP NADPH2
碳水化 合物等
光合磷酸化 碳同化
光 合 链 的 特 点
光合链的特点
①电子传递链主要由光合膜上的 PSⅡ、Cytb6/f、PSI三个复 合体串联组成。
②电子传递有二处是逆电势梯度,这种逆电势梯度的“上坡” 电子传递均由聚光色素复合体吸收光能后推动,而其余电 子传递都是顺电势梯度进行的。
③水的氧化与PS Ⅱ 电子传递有关,NADP+的还原与 PSI电子 传递有关。
• 光系统Ⅱ (photosystem Ⅱ,简称PSⅡ)的颗粒较大,直径为17.5nm, 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膜的叠合部分。
• 两者的组成成分有所不同。
(二)光合电子传递体及其功能 1. PSⅡ (1)PSII的结构与功能

植物生理学第5篇光合作用

植物生理学第5篇光合作用
β-胡萝卜素在动物体内转变为维生素A, 可预防和治疗夜盲症。
β-胡萝卜素
叶黄素
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结构式
(三)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谱 1、对光合有效的可见光波长为400~700 nm 。 2、太阳光的连续光谱 (白光经三棱镜后形成)
光子携带的能量与光的波长成反比 E=N h c/λ
3、吸收光谱:光合色素将太阳连续光谱中 有些波长的光吸收,在光谱上出现黑线 或暗带,这种光谱叫吸收光谱。 叶绿素有2个最强吸收区: ※ λ=640~660nm的红光区 λ=430~450nm的蓝紫光区 叶绿素溶液呈绿色。
(6) 遗传
海棠 叶绿素的形成受遗传因素控制, 如水稻、玉米的白化苗以及花卉 中的斑叶不能合成叶绿素。有些 病毒也能引起斑叶。
花叶
吊兰
问题:指出植物有哪些黄化现象,并分析产生的原因。
植物体内的叶绿素在代谢过程中一方面合成,一方面分解, 在不断地更新。如环境不适宜,叶绿素的形成就受到影响,而 分解过程仍然进行,因而茎叶发黄,光合速率下降。
叶绿体
※绿色植物在光下,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 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其实质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H2O是电子供体(还原剂),被氧化到O2的水平; CO2是电子受体(氧化剂),被还原到糖的水平。
2、细菌光合作用 (Bacterial photosynthesis)
光、叶绿素
CO2 + H2S 如:紫色硫细菌
➢黑暗使植物黄化的原理常被应用于 蔬菜生产中,如韭黄、软化药芹、白 芦笋、豆芽菜、葱白、蒜白、大白菜 等生产。
(2) 温度
➢ 叶绿素的生物合成是一 系列酶促反应,受温度 影响。
➢ 叶绿素形成的最低温度 约2℃,最适温度约 30℃,最高温度约40℃ 。

植物生理学第三章_植物光合作用

植物生理学第三章_植物光合作用

植物生理学第三章_植物光合作用植物光合作用是植物生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是植物通过光能合成有机物的过程。

光合作用发生在植物叶绿体中,可以分为光依赖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光依赖反应,也称为光能转化反应。

在这一阶段,植物叶绿体中的叶绿素捕获光能,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植物叶绿素主要吸收蓝光和红光,在吸收光能的过程中,电子跃迁激发到较高的能级,形成激发态的植物叶绿素。

在光系统II中,激发态的叶绿素通过光解水作用释放电子,产生氧气和高能电子。

这些电子被传递到光系统I中,通过电子传递链的过程产生足够的能量。

在这个过程中,氧气通过植物的气孔释放到外界,为植物提供氧气。

第二阶段是暗反应,也称为光独立反应。

在这一阶段,植物利用光能转化的化学能合成有机物,主要是葡萄糖。

这个过程发生在植物叶绿体中的光合体内。

在暗反应中,植物通过卡尔文循环合成葡萄糖。

该循环包括三个主要阶段:固定CO2、还原和再生。

首先,植物将甲酸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六碳分子,并通过还原过程将其分解成两个三碳分子。

然后,这些三碳分子在还原过程中转化为葡萄糖,并重新生成甲酸。

整个循环循环进行,不断合成葡萄糖。

在这个过程中,植物通过暗反应中的化学反应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将其储存为有机物。

这些有机物可以被植物利用为能量和营养物质,也可以用于生长和发育。

总的来说,植物光合作用是植物生理学中的重要过程,通过光能转化产生化学能,并将其转化为有机物。

这个过程不仅为植物提供了能量和营养物质,也为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了解和深入研究植物光合作用对于理解植物生长和发育,以及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生理学光合作用

植物生理学光合作用

植物生理学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生理过程,它使植物能够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能量丰富的有机物质。

在光合作用中,植物通过叶绿素等色素吸收光能,并在发生光合作用的叶绿体中进行一系列的反应,最终合成葡萄糖和氧气。

本文将从光合作用的过程、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以及光合作用的生理意义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分为光能捕捉、光化学反应和暗反应三个阶段。

首先,光合作用开始于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分子吸收光能,使其能够进一步参与反应。

光能被吸收后,植物中的色素将光能传递给特定的反应中心,如光系统Ⅱ和光系统Ⅰ,从而引发一系列电子传递反应。

光化学反应阶段中,植物利用光系统Ⅱ产生的能量促使水分子分解,释放出氧气和电子。

同时,光能也用于将电子转移到光系统Ⅰ,并最终用于产生能量丰富的三磷酸腺苷(ATP)和还原型辅酶NADPH。

这两种能量分子将在暗反应中进一步利用。

暗反应是光合作用的最后一个阶段,它需要依赖先前生成的ATP和NADPH。

在暗反应中,二氧化碳通过碳固定反应参与合成葡萄糖和其他有机物。

此过程中,一部分ATP提供能量,而另一部分NADPH则提供还原能力。

最终产生的葡萄糖可以用于细胞的能量供应、构建新的细胞结构以及储存为淀粉等形式。

然而,光合作用的效率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光强度对光合作用的效率起着重要作用。

光合作用的光化学反应依赖于充足的光能供应,适宜的光强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

另外,温度也是一个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会降低酶的活性,导致光合作用效率的降低。

此外,二氧化碳浓度也是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重要因素。

在二氧化碳浓度较低的情况下,酵素RuBisCO的催化效率下降,从而限制了光合作用的进行。

植物也通过调节气孔的开度来控制二氧化碳的吸收和水分的散失,以满足光合作用的需要。

光合作用在植物的生理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光合作用是所有植物生物体能够存活和生长的基础,通过合成葡萄糖和其他有机物,植物可以提供自身所需的能量和碳源。

植物生理学光合作用

植物生理学光合作用

2、光合色素化学结构与性质 ⑴叶绿素(chlorophyll) 叶绿素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酒精、丙酮和石油醚等有 机溶剂。 叶绿素是双羧酸二酯,其分子式为:
chla: C32H30ON4Mg chlb: C32H28O2N4Mg
COOCH3 COOC20H39
COOCH3 COOC20H39
极 性 头 部
第五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
CO2+H2O
(CH2O) +O2
光能 叶绿体
厂房 叶绿体
动力 光能
原料 二氧化碳和水
产物 有机物和氧
本章主要内容
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叶绿体和光合色素 光合作用过程机理 光呼吸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植物对光能的利用
第一节 光合作用及其重要性 一、碳素同化作用(Carbon assimilation)
(2) 温度
➢ 叶绿素的生物合成是一系列酶促反应,受 温度影响。
➢ 叶绿素形成的最低温度约2℃,最适温度 约30℃,最高温度约40℃ 。
受冻的油菜 ➢秋天叶子变黄和早春寒潮过后秧苗变白,都与低温抑制叶绿素形成有关。
➢ 高温下叶绿素分解大于合成,因而夏天绿叶蔬菜存放不到一天就变黄;相反,温度较低时, 叶绿素解体慢,这也是低温保鲜的原因之一
光子携带的能量和光的波长的关系:
E=N h c/λ E=(6.02×1023)×(6.6262×10-34)×光速/波长
阿伏伽德罗常数 普朗克常数 上式表明:光子的能量与波长成反比。
太阳光谱
10
390
770
100000nm
紫外光
可见光 红外光
390 430 470 500 560 600 650 700
叶绿素b 叶绿素a

植物生理学中的光合作用

植物生理学中的光合作用

植物生理学中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生理学中的重要过程,它是植物能量来源的基础,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有机物质。

本文将从光合作用的定义、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光合作用的定义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太阳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

在光合作用中,光能被植物中的叶绿素吸收,经过一系列反应,最终产生光合产物,其中最重要的产物是葡萄糖。

二、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主要包括光能吸收、光合色素的激发、光合电子传递链和碳酸化反应等几个过程。

1. 光能吸收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其中最主要的吸收峰位于可见光的蓝色和红色波长区域。

当叶绿素吸收光能后,能量将被转移至反应中心,进入下一步骤。

2. 光合色素的激发在反应中心,叶绿素分子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将能量传递给反应中心的特殊叶绿素分子——反应中心叶绿素a。

这一过程称为光合色素的激发。

3. 光合电子传递链叶绿素a激发后,光合电子传递链便开始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叶绿素a释放出高能电子,并将其传递至不同的细胞膜蛋白上。

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电子传递过程,氢离子(H+)被运输至细胞膜内腔,形成负向电压差。

这一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可以用来合成三磷酸腺苷(ATP)和一氧化二氢(NADPH)。

4. 碳酸化反应ATP和NADPH经过光合作用供能反应后,参与碳酸化反应。

这一反应是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

在叶绿体中存在着一种称为RuBisCO的酶,它能够催化二氧化碳与一种五碳物质结合,形成六碳物质,再分解成两个PGA分子。

PGA接着经过一系列反应,最终生成葡萄糖。

三、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光合作用的效率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三个方面。

1. 光照强度光照强度是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重要因素。

适宜的光照强度能够提高光能的吸收和利用效率。

然而,过强的光照则会引起叶片的光合反应受抑制,甚至损伤叶绿素分子。

2. 二氧化碳浓度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有助于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因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底物。

植物生理学-光合作用完整版本

植物生理学-光合作用完整版本
2. 双羧酸尾部:
一个羧基在副环(E)上以酯键与甲醇结合—甲基酯化; 另一个羧基(丙酸)在D环上与植醇(叶绿醇)结合— 植醇基酯化; 非极性,亲脂,插入类囊体膜的疏水区,起定位作用。
叶绿素提取:
纯的有机溶剂不能打破叶绿体色素与蛋白质的联系,所以 必须用能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并有少量水存在时,才能将 叶绿体色素提取出来。
人类面临 五大问题
人口 粮食 能源 资源 环境
依赖 光合生产
因此,深入探讨光合作用的规律,揭示光合作用的机理, 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愈加显得重要和迫切。
第2节 能量转换细胞器 —— 叶绿体
叶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叶绿体(chloroplast)是光合作用最重要的细胞器。
叶绿体的基本结构:
绿 490~ 550 230
黄橙红 550~ 585~ 640~ 585 640 700 212 196 181
远红 700~ 740 166
红外 >740
85 低
光合色素分子对光能的吸收及能量的转变示意图
基态:能量的最低状态 激发态:高能、不稳定状态
物质吸收光子→原子中的e重新排列→分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对于Chl分子: Chl + hγ= Chl* Chl*处于不同激发态:吸收红光→第一单线态;吸收蓝光→第二 单线态。第二单线态的能量>第一单线态。
荧光(fluorescence): 第一单线态的叶绿素分子回至基态时所发出的光。
荧光现象: 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绿色,而在反射光下呈红色 的现象。
叶绿素的荧光 (反射光下)叶绿素是叶绿酸的酯(叶绿酸是双羧酸,其中一个羧基被甲醇酯化, 另一个被叶绿醇酯化)。 叶绿素可以与碱起皂化反应而生成醇(甲醇和叶绿醇)和叶绿酸的盐, 产生的盐能溶于水中,用此法可将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分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类胡萝卜素 吸收光谱:主要吸收蓝光和蓝绿光。
•6 60
3) 光合色素对光能的吸收、传递,以及 叶绿素光化学反应
基态: 能量最低、最稳定状态 激发态: 能量高、不稳定状态
chl
hv
释放能量
chl*
中心色素分子吸收光能以后,发生电子跃迁,至高能级的轨道 上,为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的分子释放能量回到基态。
d)光化学反应 光化学反应:是指作用中心色素分子吸收光能所引 起的氧化还原反应。
中心色素:
少数特殊chla分子
•光合作用起始阶段
原初光化学反应:
中心色素分子吸收光能或接受其它色素分子传递能 量,处于激发态;被激发的高能电子转移到其它分子 ,产生电荷分离,发生氧化还原的化学反应。
DPA
light
DP*A
2.类胡萝卜素carotinoid (1) 分子结构 胡萝卜素 C40H56 不饱和碳氢化合物 (α β γ 三种同分异构体 ) 茶色或黄色 叶黄素 C40H56O2 含氧胡萝卜素(醇) 浅黄色 (2) 物化性质
1)脂类化合物,不溶于水,溶于非极性的有机熔剂。 2)极性:叶黄素>胡萝卜素 极性不同可以将它们分开。
2. 光能化学能(能源) 3. 环境保护: 吸收CO2,释放O2、净化大气;
第二节 叶绿体的成分及结构
一、叶绿体的超微结构
双层被膜
垛叠的类囊体 (基粒片层)
叶绿体
基粒内膜系统 基质 高度流动性
非垛叠的类囊体 (间质片层)
二、叶绿体的化学组成
水 75~80%
•蛋白质 30~50%(膜蛋白,核蛋白,酶蛋白) •脂类 20~30% 膜 8% •色素 色素蛋白复合体 •代谢产物10~20% •无机盐 1% 灰分
概念:离体的叶绿体在光下,可以将水光解释放 O2 的反应 光 2H2O+ 2A O2+ 2AH2 条件:氢受体存在 (如2,6-二氯酚靛酚、苯醌、NADP+) ----表明了光合作用中氧的释放与CO2的还原是两个的相 对分离的过程。 3. 其它电子传递体
荧光猝灭剂 P680
PSII
e 光
680nm
Q Q+
DP+A-
D+PA-
•D 原初电子供体 •P 中心色素分子 •A原初电子受体 •光合反应中心:在类囊体中进行原初光化学反应的 最基本的色素蛋白复合体。
光合机理研究:
1)Blackman(英国)20世纪初,在研究光合速率与环境变化的关 系时,提出可能存在光反应与暗反应两个过程的假设。 2)Hill(英国)1937,Hill反应。表明了光合作用中氧的释放与 CO2的还原是两个相对分离的过程。
Formation of proton gradient is light-dependent
•释放能量方式: • ①能量传递-诱导共振---主要方式 • ②以热能或荧光的形式释放; • ③转入长命三线态,或以磷光的形式释放 • ④光化学反应,光能-电能-化学能(中心色素)
当一个叶绿素分子a的电子从激发态回到到基态的去激过程 中,一小部分激发能(3-9%)以红色的荧光形式耗散。
a)荧光现象 叶绿素的乙醚溶液在直射光下为翠绿色,在发射光 下为棕红色。这个红光就是叶绿素受光激发后回到基 态所发射的光,称为荧光(寿命10-8~10-9 s)。 b)磷光现象 当荧光出现后,立即中断光源,借助于灵敏的光学 仪器仍可在短时间内看到微弱的红色“余晖”,这就 是叶绿素分子吸收光量子后从三线态回到基态发射的 磷光。(寿命10-2 s) c)能量传递效率(诱导共振) chla chlb----- chla 100% 类胡萝卜素---chla 20-50%
DCMU e
PQ
Q是结合在PSII中的质体醌
1)PQ(质体醌)
•苯醌衍生物,脂溶性; •光合链中唯一非蛋白成员; •传递电子、质子 •含量高,形成跨膜质子梯度 PQ
O H3C H3C O + 2H H3C -2H H3C (R) OH
OH
(R)
2) cytb6-cytf复合物:
PQH2 氢醌
•cyt b559、cytb6、cytf、 cytb6-cytf复合物(Fe-S蛋白) •与PQ和PC有很高的亲和力( PQ-PC氧化还原酶) •形成跨膜质子梯度 •联系PSI和PSII,调节PSI和PSII之间能量分配及NADPH和 ATP比值
3)PC(质体箐 含Cu++的蛋白质,Hg++是抑制剂 Cu2+ 与类囊体膜结合较松,PSI的稳定的电子给体。 作用:被cytf还原,被PSI氧化
4)Fd(铁氧化蛋白) 含有2(Fe-2s)和4Fe -4s 5)铁氧还蛋白-NADP+还原酶
Cys Cys
+e -e
Cu+
S 3+ S 3+ S Cys Fe Fe S S Cys S
指PSII的P680在光激发下放出的高能电子,不再回到P680,而用于最 终还原NADPH,在电子传递过程中引起ATP的形成,并释放O2。在这个 过程中,电子传递是一个开放的通路,因此称为非环式光合磷酸化。
3. 环式光合磷酸化
PSI接受光照发出高能电子,经过一系列传递降低了能位,经过PC回 到PSI:P700Fd Cytb6 Cytf Pc P700 ,形成一个闭合回路,这 个过程为ATP合成提供能量,称为环式光合磷酸化。 • 特点:只引起ATP的形成,不放O2,不还原NADP。
2)功能 PSII 吸收光能、氧化水,
将电子传递到PQ
3)放氧复合体 (H2O氧化, O2释放 )
位于类囊体膜上; 含Mn蛋白; 辅助因子Mn,Ca,Cl。
氧化水的复合物
e
1/2H2O
++
放氧酶(Mn ,Cl )

Z(D) e H+ 1/4O2
P680
e
Q
2H2O
O2+4H++4e-
4)Hill反应
干物质 25~20%
(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合色素
两大类 叶绿素 chla/chlb =3:1 (3:1) 类胡萝卜素 叶黄素/胡萝卜素=2:1 比例决定叶色
1.叶绿素(chlorophyll)
种类:a、b、c、d、e等九种。 在高等植物中只有chla and chlb两种及其衍生物。
(1) 分子结构
•chla 蓝绿色, C55H72O5N4Mg •chlb 黄绿色, C55H70O6N4Mg
第三章 光合作用 ( Photosynthesis )
• C 碳素同化(carbon assimilation) 空气营养 • H 2O ------水分代谢 • N S P K Ca Mg Fe Mn B Zn Cu Mo Cl Ni-----矿质营养
• • • 碳素营养是植物生命活动的基础 (1)有机物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45% (2)组成有机物的骨架
C32H30ON4Mg
O C-O- CH3 C-O- C20H39 O
C32H28O2N4Mg
O C-O- CH3 C-O- C20H39 O
化学本质: 二羧酸酯 叶绿酸是双羧酸 叶绿醇(C20H39OH 一个双键 烯醇) 甲醇 A. 亲水性卟啉环头部: 与蛋白质结合,功能基团。 (色素蛋白复合体) B. 疏水性叶绿醇尾部: 插入类囊体膜中,定位作用。
•红光 100个单位,远红光20个单位,红光+远红光160个单位
推测:存在两个化学反应,接力进行,现证实两 个光系统存在。
中心色素 •光系统II •光系统I P680
特征 水光解和放氧 ,将电子传递 PSI •NADP的还原
分布 类囊体垛叠区 类囊体非垛叠区
P700
二、光合电子传递链(photosynthetic chain)
•与波长反比 •与频率正比
2) 吸收光谱 一种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程度吸收,将这 种吸收作波长函数,得到吸收光谱。 a. 叶绿素的吸收光谱 • 吸收峰: 蓝紫光区(430~450)红光区(640~660)
•chla 蓝光 410 •chlb 蓝光 429 430 453 红光 662 红光 642
第一节 光合作用的概念及意义
一、定义 绿色植物吸收太阳的光能,利用光能将水分解,放出 氧气,并将CO2还原为有机物,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并贮藏在有机物中。这样一个过程被称为光合作用。
£ 6 CO2 + 6 H2O £
二、意义:
光能
绿色植物
C6H12O6 + 6 O2£
1. 无机物H2O、CO2有机物(食物、生活资料)
(2)理化性质:
• • • • • • ① chla 是蓝绿色 chlb 是黄绿色 ②不溶于水,溶于酒精,丙酮,石油醚等有机溶剂。 ③酯键可以被碱水解,形成皂化叶绿素 ④Mg原子 可以被H+取代——去镁叶绿素 Cu2+取代——Cu2+代叶绿素 Zn2+取代——Zn2+代叶绿素 (3) 在光合作用中的生理作用 小部分chla 大部分chla chlb 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化成电能----中心色素 吸收光能,传递光能————捕光色素 (天线色素)
(光下进行,基粒上完成)
•暗反应
利用光反应形成的活泼化学能,将CO2的固 定和还原成糖的过程。 (不需光, 基质中完成)
类囊体的功能
•光反应及光合磷酸化主要在类囊体膜上进行 •碳固定主要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
一、红降和双光增益现象
•红降现象: 照射波长在586~685 nm之间,小球藻量子产量大 体相等,当波长超过685nm时,量子产量显著降低。这 种现象称为~~
•在光照不足或者过强形成光抑制条件下,满足ATP合成需要
光合电子传递的”Z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