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式工建建筑典型性分析解析_法国教堂资料
法国哥特式教堂
![法国哥特式教堂](https://img.taocdn.com/s3/m/df8b7dcc8bd63186bcebbc5d.png)
法国哥特式教堂法国哥特式教堂概况亚眠主教堂是法国哥特式建筑盛期的代表作,长137米,宽46米,横翼凸出甚少,东端环殿成放射形布置七个小礼拜室。
中厅宽 15米,拱顶高达43米,中厅的拱间平面为长方形,每间用一个交叉拱顶,与侧厅拱顶对应。
柱子不再是圆形,4根细柱附在一根圆柱上,形成束柱。
细柱与上边的券肋气势相连,增强向上的动势。
教堂内部遍布彩色玻璃大宙,几乎看不到墙面。
教堂外部雕饰精美,富丽堂皇。
这座教堂是哥特式建筑成熟的标志。
法国盛期的著名教堂还有兰斯主教堂和沙特尔主教堂,它们与亚眠主教堂和博韦主教堂一起,被称为法国四大哥特式教堂。
斯特拉斯堡主教堂也很有名,其尖塔高142米。
百年战争发生后,法国在14世纪几乎没有建造教堂。
及至哥特式建筑复苏,已经到了火焰纹时期,这种风格因宙棂形如火焰得名。
建筑装饰趋于“流动”、复杂。
束柱往往没有柱头,许多细柱从地面直达拱顶,成为肋架。
拱顶上出现了装饰肋,肋架变成星形或其他复杂形式。
当时,很少建造大型教堂。
这种风格多出现在大教堂的加建或改建部分,以及比较次要的新建教堂中。
法国哥特时期的世俗建筑数量很大,与哥特式教堂的结构和形式很不一样。
由于连年战争,城市的防卫性很强。
城堡多建于高地上,石墙厚实,碉堡林立,外形森严。
但城墙限制了城市的发展,城内嘈杂拥挤,居住条件很差。
多层的市民住所紧贴狭窄的街道两旁,山墙面街。
二层开始出挑以扩大空间,一层通常是作坊或店铺。
结构多是木框架,往往外露形成漂亮的图案,颇饶生趣。
富人邸宅、市政厅、同业公会等则多用砖石建造,采用哥特式教堂的许多装饰手法。
法国哥特式教堂平面虽然是拉丁十字形,但横翼突出很少。
西面是正门入口,东头环殿内有环廊,许多小礼拜室成放射状排列。
教堂内部特别是中厅高耸,有大片彩色玻璃宙。
其外观上的显著特点是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尖塔和尖顶,西边高大的钟楼上有的也砌尖顶。
平面十字交叉处的屋顶上有一座很高的尖塔,扶壁和墙垛上也都有玲珑的尖顶,窗户细高,整个教堂向上的动势很强,雕刻极其丰富。
第十章 圣灵之光:欧洲哥特式建筑详解
![第十章 圣灵之光:欧洲哥特式建筑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c0956554a417866fb84a8edc.png)
在桑斯大教堂的南侧则是主教府邸,也是一座带有明显哥特式风格的建筑,建 于1235一1240年间,尽显奢华,拥有雕刻细致的扶壁、特有的锯齿形水平屋檐以 及镶嵌于一个尖弧中的两个连拱和一个玫瑰饰窗组成的窗口,这与近在咫尺的大教 堂相互辉映。
桑斯主教座堂是用来供奉圣司提反的。
桑斯主教堂的内部
拉昂大教堂
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教堂。它建造全部采用石材,其特点是高耸挺 拔,辉煌壮丽,整个建筑庄严和谐。站在塞纳河畔,远眺高高矗立的圣母院, 巨大的门四周布满了雕像,一层接著一层,石像越往里层越小。所有的柱子都 挺拔修长,与上部尖尖的拱券连成一气。中庭又窄又高又长。从外面仰望教堂, 那高峻的形体加上顶部耸立的钟塔和尖塔,使人感到一种向蓝天升腾的雄姿。 巴黎圣母院的主立面是世界上哥特式建筑中最美妙、最和谐的,水平与竖直的 比例近乎黄金比1∶0.618,立柱和装饰带把立面分为9块小的黄金比矩形,十 分和谐匀称。 圣母院平面呈横翼较短的十字形, 坐东朝西,正面风格独特,结构严谨,看上 去十分雄伟庄严。巴黎圣母院正面高69米,被三条横向装饰带划分三层:底层 有3个桃形门洞,门上于中世纪完成的塑像和雕刻品大多被修整过。
拱门上方为众王廊 (Galerie des Rois), 陈列旧约时期28位君王 的雕像。这些雕像都是 重建过的,原来的雕像 在1793年法国大革命时 被误认为是法国君王, 于是被破坏拆除,到了 1977年才被找到,现藏 于克吕尼博物馆 (Musee de Cluny)。 后来,雕像又重新被复 刻并放回原位。
拉昂大教堂远景
拉 昂 大 教 堂 夜 景
巴黎圣母院大教堂(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是一座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 西堤岛上的教堂建筑,也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圣母院约建造于1163年 到1250年间,属哥特式建筑形式,是法兰西岛地区的哥特式教堂群里面,非常具有 关键代表意义的一座。始建于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 德· 苏利决定兴建的,整 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历时180多年。 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哥特式风格基督教教堂,是古老巴黎的象征。它矗立在塞纳河畔, 位于整个巴黎城的中心。它的地位、历史价值无与伦比,是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建筑之 一。该教堂以其哥特式的建筑风格,祭坛、回廊、门窗等处的雕刻和绘画艺术闻名于 世。
法国哥特式建筑的神秘氛围
![法国哥特式建筑的神秘氛围](https://img.taocdn.com/s3/m/59e5b346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a8.png)
法国哥特式建筑的神秘氛围法国哥特式建筑凭借着宏伟壮丽的外观、神秘的氛围和精细的雕饰,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它们是法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座建筑背后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和背景。
本文将介绍法国哥特式建筑的特点、魅力以及它们所传递的神秘氛围。
一、法国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法国哥特式建筑最突出的特点是它们的尖顶尖塔和拱形的窗户。
哥特式建筑充满了垂直线条和尖锐的形状,给人一种向上延伸的感觉。
这种特点使得建筑看起来高大、庄重而优雅。
此外,法国哥特式建筑还注重对称和均衡,采用了复杂而精细的雕花和纹饰,充分展示了建筑师和工匠们的技艺和美学追求。
二、法国哥特式建筑的魅力法国哥特式建筑的魅力在于它们所营造出的神秘氛围。
进入一座哥特式教堂,仿佛进入了一个超凡的世界。
高大的拱形穹顶、彩色玻璃窗和千姿百态的雕饰将光线以奇特的方式照射进来,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氛围。
每一座教堂都散发着凝重而沉静的气息,让人们心生敬畏之情。
此外,哥特式建筑中的一些细节设计,如雕塑、花窗玻璃等,还散发出一种浪漫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情调,吸引人们不断地去探索其中的奥秘。
三、法国哥特式建筑的背景与历史法国哥特式建筑在中世纪盛行于欧洲,尤其在12世纪至14世纪达到了巅峰。
这段时期被称为哥特式时代,对建筑师和工匠们来说是一个创作的黄金时代。
哥特式建筑的兴起与当时的社会、宗教和经济环境密不可分。
它们大部分是为了教堂和修道院而建造,用来展示教会的权威和宗教信仰。
此外,法国哥特式建筑还受到了斯德哥尔摩大教堂、巴黎圣母院等建筑的影响,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风格和特点。
四、法国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品法国有许多著名的哥特式建筑,代表作品包括巴黎圣母院、巴黎圣心大教堂、斯特拉斯堡圣母大教堂等。
其中,巴黎圣母院是最为著名和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哥特式教堂。
它的建造始于1163年,历经两个世纪才完工,是法国的国家级文化遗产。
圣母院拥有壮丽的立面、精美的玫瑰花窗和细致的雕饰,是法国哥特式建筑的杰作之一。
法国巴黎圣母院哥特式建筑的杰作
![法国巴黎圣母院哥特式建筑的杰作](https://img.taocdn.com/s3/m/3ff9c479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52.png)
法国巴黎圣母院哥特式建筑的杰作巴黎圣母院,这座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西堤岛上的建筑瑰宝,是哥特式建筑的杰出代表。
它不仅是法国文化的象征,更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璀璨明珠。
当我们谈及巴黎圣母院,首先映入脑海的或许是它那高耸入云的尖顶、精美的雕刻以及神秘而庄严的氛围。
这座建筑始建于 1163 年,历时约 180 多年才完工,凝聚了无数建筑师和工匠的心血与智慧。
从外观上看,巴黎圣母院的哥特式风格极具特色。
它那高耸挺拔的尖塔,仿佛要刺破苍穹,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感和神圣感。
尖塔的存在不仅是为了美观,更具有实际的功能。
在中世纪,尖塔被认为是能够引导人们的灵魂升入天堂的通道。
而建筑的整体轮廓线条笔直、简洁,展现出一种冷峻而庄严的美。
圣母院的正面是其最为壮观的部分之一。
两座高耸的钟楼分立两侧,中间是巨大的玫瑰花窗。
玫瑰花窗由彩色玻璃镶嵌而成,当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教堂内部,五彩斑斓的光线交织在一起,营造出如梦如幻的效果。
这种彩色玻璃的运用是哥特式建筑的一大特色,它不仅为教堂增添了绚丽的色彩,还具有宗教寓意,象征着天堂的光辉和神圣。
走进巴黎圣母院,内部的装饰同样令人叹为观止。
高大的石柱支撑着穹顶,给人一种宏伟而庄重的感觉。
石柱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和圣经故事,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过去的岁月。
教堂的墙壁和天花板上布满了壁画和雕塑,每一处细节都展现着工匠们的精湛技艺。
哥特式建筑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飞扶壁结构。
巴黎圣母院的飞扶壁巧妙地分散了建筑的重量,使得教堂能够建造得更高更宏伟。
这些飞扶壁如同巨大的翅膀,环绕着教堂主体,不仅增强了建筑的稳定性,还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装饰元素。
在建筑的采光方面,哥特式建筑也有着独特的设计。
巴黎圣母院通过细长的窗户和尖拱的运用,让更多的自然光线能够进入室内。
这种充足的采光使得教堂内部显得明亮而神圣,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氛围。
巴黎圣母院不仅仅是一座建筑,它更是历史的见证者。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它见证了法国的兴衰荣辱,承载了无数人的喜怒哀乐。
法国哥特式
![法国哥特式](https://img.taocdn.com/s3/m/8768a660caaedd3383c4d3f5.png)
法国哥特式哥特式的起源最初的哥特式被赋予一整贬义,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眼中,哥特式建筑是离奇古怪的。
但后来欧洲人对中世纪的建筑与文物产生了兴趣,并以一种怀旧的浪漫主义精神来欣赏它们,这一术语便逐渐失去了贬义。
在18,19世纪哥特式复兴运动中,欧洲建筑师有意识地复兴了这一中世纪的艺术风格。
哥特式建筑发端于法兰西岛,确切的说诞生于巴黎城北的圣丹尼斯打修道院教堂,这座教堂是第一座哥特式教堂。
圣丹尼斯教堂建筑背景圣丹尼斯教堂始建于8世纪晚期,以早期基督教时期的一位圣徒圣丹尼斯命名。
他的圣堂也成为加洛林王朝的主要纪念性建筑。
在12世纪初叶,法国开始踏上了向强大中央集权国家发展的道路,而在这一期间有个人物起了积极的作用,他就是絮热。
絮热在1122-1151年期间,出任圣丹尼斯修道院院长,并在1137-1144年间对圣丹尼斯教堂进行了重建。
当时在巴黎地区没有发达的罗马式建筑传统,所以絮热必须到各地招募人才,在原有的巴西利卡式教堂的基础上,重建了西立面,在双塔之间加上了一个玫瑰花窗,这可能是哥特式教堂中最早出现的。
教堂其四尖券巧妙地解決了各拱間的肋架拱頂結構問題,有大面積的花窗玻璃,為以後許多教堂所效法。
1144年,在慶祝聖丹尼斯重修完成舉行的典禮上,各國的主教們吃驚地發現這種建築形式有著不可抵擋的魅力。
於是25年之後,凡有代表參加過慶典的地區都出現了哥德式教堂。
圣丹尼斯教堂圣丹尼斯教堂中唯一保留着原先面貌的只有后堂回廊,后堂回廊带有若干礼拜堂,这些礼拜堂与回廊融为了一体:以半圆形后堂为圆心,放射出七个礼拜堂,展示了一种新的几何学秩序。
两圈圆柱支撑着上部加肋的交叉拱顶,内圈讲后堂回廊与唱诗堂分开,中央一圈将后堂划分为双廊。
底层为三座透视门,分别正对中厅和侧廊。
此后,成对的钟塔、中央玫瑰窗,以及底层三座透视门的组合成为哥特式教堂西立面的基本模式。
居中的礼拜堂是献给圣母的,那里有一幅著名的玻璃窗画,表现的是絮热手捧着一扇彩色花窗敬献给圣母的情景。
法国哥特式建筑
![法国哥特式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218ed8fd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a5.png)
法国哥特式建筑法国哥特式建筑作为欧洲中世纪建筑的代表之一,以其雄伟壮丽的外观和独特的审美风格,深受人们喜爱。
这些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艺术的杰作。
一、哥特式建筑的起源哥特式建筑起源于12世纪的法国,它是从罗马式建筑发展而来。
罗马式建筑主要追求结构上的均衡和稳定,而哥特式建筑则更加注重垂直的线条和空间的高度感。
它在建筑形式上引入了尖拱、支撑拱和飞扶壁等设计,使得建筑的结构更加轻盈、通透,同时也提供了更广阔的内部空间。
二、法国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法国哥特式建筑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力图打破人与自然之间的边界。
它以高耸的尖形尖塔和尖顶教堂为特色,使得建筑物的垂直线条更加明显,给人一种向上的冲劲。
其立面装饰丰富多样,常见的有雕塑、凿字、镂空窗花等。
这些独特的装饰元素使得建筑物华丽而庄重,令人赞叹不已。
三、法国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品1. 巴黎圣母院:作为法国最著名的哥特式建筑之一,巴黎圣母院以其壮观的尖塔和华丽的西立面而闻名于世。
该建筑以其优秀的雕塑和玻璃窗花设计吸引了众多游客。
2. 图卢兹圣母院:位于法国南部的图卢兹,这座哥特式建筑在中世纪曾经是天主教的主教座堂。
其外观简洁大方,内部空间宽敞明亮,给人一种宁静和平和的感觉。
3. 勃艮第区圣母院:位于法国东部的勃艮第区,这座圣母院是哥特式建筑的典型代表。
其尖顶尖塔高耸入云,立面装饰精美,展现了完美的建筑比例。
四、法国哥特式建筑的影响法国哥特式建筑不仅在法国本土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对整个欧洲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建筑的空间感和垂直线条激发了许多后来的建筑师的灵感,在其他国家也出现了许多哥特式建筑的身影。
五、现代对法国哥特式建筑的研究和保护随着时间的推移,法国哥特式建筑面临着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的威胁。
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法国政府和学术界积极投入研究和保护的工作中。
他们使用先进的技术对建筑进行修复和保养,同时也通过开展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这些建筑的认识和关注。
雷恩大教堂法国哥特式建筑的杰作
![雷恩大教堂法国哥特式建筑的杰作](https://img.taocdn.com/s3/m/f065d7ab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6b.png)
雷恩大教堂法国哥特式建筑的杰作雷恩大教堂:法国哥特式建筑的杰作雷恩大教堂是法国雷恩市最重要的宗教建筑之一,也是法国西北部最壮丽、最具代表性的哥特式建筑之一。
它以其精湛的建筑技艺、华丽的装饰和宏伟的尖顶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深入探讨雷恩大教堂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以及其在法国哥特式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
一、历史背景雷恩大教堂的建筑历史可以追溯到12世纪,当时,雷恩是布列塔尼公国的首府,它的发展壮大使得当地需要一个更加宏伟壮丽的教堂来展示其政治和宗教地位。
因此,修建一座大教堂成为了当时的迫切需求。
二、建筑特点1. 建筑布局:雷恩大教堂采用的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布局,即十字形平面。
它由中央大堂、两侧的过道和两条穿插交叉的廊道组成。
这种布局使得教堂内部空间更加宽敞且开放,也为人们参观教堂提供了便利。
2. 石材建筑:雷恩大教堂的建筑主要采用石材,其中以灰色石材和红色砂岩最为常见。
石材的运用使得建筑更加坚固耐用,也赋予了教堂独特的质感和美感。
3. 祭坛与雕塑:雷恩大教堂的祭坛和雕塑是其建筑的亮点之一。
祭坛以金色和彩色玻璃制成,璀璨夺目。
雕塑则以圣人、圣像以及圣经故事为主题,栩栩如生地展现着基督教的神圣与美好。
4. 窗户与玫瑰花窗:雷恩大教堂的窗户采用的是玻璃镶嵌的艺术形式,这些窗户经过精心设计与装饰,以图案和色彩展现了基督教的经典故事和意象。
尤其是教堂正面的玫瑰花窗,其尺寸巨大,以精致的刻工和丰富的颜色展现了巨大的美学价值。
5. 塔楼与尖顶:雷恩大教堂的塔楼是其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尤其是主塔的尖顶。
塔楼高达80多米,由细长的石柱和拱门构成,展现了哥特式建筑的典型特征。
塔楼的尖顶更是塑造了整座教堂建筑的独特风貌,使其成为雷恩市标志性的地标。
三、雷恩大教堂在法国哥特式建筑史上的地位雷恩大教堂是法国哥特式建筑的杰作之一,它代表了中世纪晚期至文艺复兴时期哥特式建筑的最高成就。
作为法国西北部地区最重要的教堂之一,雷恩大教堂的建筑风格深受其他地区哥特式建筑的影响,同时也为后来的建筑师提供了一系列的设计灵感和创作思路。
哥特式建筑(从结构方面浅述)
![哥特式建筑(从结构方面浅述)](https://img.taocdn.com/s3/m/74e2bf2fff00bed5b9f31d6b.png)
圣 德 尼 教 堂
夏 特 尔 主 教 堂
世 纪 中 叶
12
巴 黎 圣 母 院
成 熟 的 代 表
韩 斯 主 教 堂
最 繁 荣 时 期
亚 眠 主 教 堂
最 繁 荣 时 期
框架结构
哥特教堂的基本结构单元可以理解为:在 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 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 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又称尖肋拱顶 (图1)。为了平衡中厅拱脚的侧推力,从 侧厅外面的柱墩发券设飞扶壁(图2)。为 了增加稳定性,一般都在柱墩上砌尖塔。由 此可以看出,哥特建筑独特的框架结构。
法国的哥特式建筑,古典建筑的因素和手法基本是没有的,一方面由于他们完全不能适应哥特式的 结构体系和艺术追求,在实践过程中被淘汰了,另一方面是因为哥特式兴起的地区,在古罗马时代 算是偏远省份,古典文化和建筑遗产都比较少,传统的力量弱。
从演变到繁荣再到落寞,在文艺复兴时期又开始发展,成为世界建筑史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骨架券与普通十字拱的区别
A,原先的十字交叉拱的砌法; B,尖拱的常见砌法,先砌拱肋,然后再在拱肋上砌石板, 这种拱肋又称为骨架,这种技术的难度明显增大,但石板 的厚度可以显著减小,从而减轻结构的重量;
结构特征——交叉尖劵
在哥特式的设计者们为了使建筑物更高、让教堂内部变得 明亮,在交叉肋拱上又建交叉尖券,把肋拱的承重转移到 尖券上,使其承担穹窿四角的重量。这些尖券不仅可以使 拱的表面更为平滑,而且比半圆形拱顶更为稳固,并能够 跨越各种形状的开间。有了这种结构,艺术家就可在肋拱 之间的间隔中填以很轻的石片,从而只要纤细的墩柱或圆 柱便可支撑拱顶的重量了。
哥特式建筑特点赏析
![哥特式建筑特点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356e005de80d4d8d15a4f08.png)
哥特式建筑特点赏析文明的脚步时而轻盈,时而蹒跚,古老的城邦分分合合,几经易主,留下来的多是些远古的传说、史诗的记载和建筑的遗迹。
这其中,建筑对文明的记录较之前两类更加直观,更加准确,也更权威。
像古希腊城邦的柱式建筑;古罗马原始的混凝土和拱券结构;东罗马拜占庭帝国和中世纪欧洲的各类宗教建筑;以及近代欧洲客厅里、园林外的巴洛克艺术等等。
门窗向上突出,高耸云天的细长的尖塔、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这就是哥特式建筑给人最直观的印象。
中世纪欧洲在12至15世纪达到鼎盛,其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变革,其思想、文化和艺术也达到了空前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艺术风格,通常被称为哥特式风格。
它乃“罗马式”艺术的更高发展,为中世纪天主教神学观念在艺术上的一种反映。
哥特式建筑在不同国家也有各自的特点。
(一)法国哥特式建筑:11世纪下半叶,哥特式建筑在法国首先出现。
法国哥特式教堂建筑模式为:西面是正门入口,东头环殿内有环廊,许多小礼拜室成放射状排列。
教堂内部中厅高耸,有大片彩色玻璃窗,采光神秘幽暗。
外观上的显著特点是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尖塔和尖顶。
平面十字交叉处的屋顶上有一座很高的尖塔,扶壁和墙垛上也都有玲珑的尖顶,窗户细高,整个教堂向上的动势很强,雕刻极其丰富。
西立面一般是建筑的重点,典型构图是:两边一对高高的钟楼,下面由横向券廊水平联系,三座大门由层层后退的尖券组成透视门,券面满布雕像。
正门上面有一个大圆窗,称为玫瑰窗,雕刻精巧华丽。
法国早期哥特式教堂的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后期的亚眠主教堂、博韦主教堂、兰斯主教堂和沙特尔主教堂同称为法国四大哥特式教堂。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的天主教教堂。
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的斯德岛上。
1163年兴建,1345年完工,是哥特式建筑的早期代表作。
巴黎圣母院采用拉丁字母式型制,全长130米,宽48米。
大厅由4排列柱划分为1个中厅和4个侧厅,约可容纳9000人。
教堂用石材建造,结构采用二圆心的肋架式拱券,中厅高约35米。
法国巴黎圣母院(哥特式)ppt
![法国巴黎圣母院(哥特式)ppt](https://img.taocdn.com/s3/m/27e2c6a7680203d8ce2f2436.png)
二、哥特建筑(Gothic)
哥特建筑是12~15世纪欧洲以法国为中心流行 的建筑风格。主要形式经常表现在城市教堂上。
其建筑形象有挺拔向上之势与冲入云霄之 感。多采用比例瘦长的尖形发券。如凌空的飞 扶壁,全部都采用向上竖起线条的墩柱,并与 尖塔相配合,使整个建筑如拔地而起的尖笋。 哥特建筑的墙面很少,几乎全部都是高耸的尖 券窗。窗子又都采用从11世纪就已产生的彩色 玻璃,并作成各种图案,形成了珠光宝气、五 光十色的正厅。整个建筑内外几乎全部都是垂 直线条的装饰,使建筑显得轻盈、挺拔,从整 体到细部都是统一的风格,手法与技巧极为成 熟。
阿尔罕布拉宫
阿 尔 罕 布 拉 宫 - 石 榴 院
阿 尔 罕 布 拉 宫 -
石 榴 院
阿 尔 罕 布 拉 宫 -
石 榴 院 细 部
阿尔罕布拉宫-狮子院
阿 尔 罕 布 拉 宫 狮 子 院
阿 尔 罕 布 拉 宫 - 狮 子
院 细 部
阿 尔 罕 布 拉 宫 - 狮 子
院 细 部
思考题:(西欧中世纪的建筑)
意大利中世纪的建筑代表作(一)
比萨主教堂建筑群(11世纪-12世纪)
主教堂:拉丁十字平面、中厅木构架、侧廊 十字 拱、四层空劵廊、典型罗曼风格
钟 塔:八层、直径16米、高55米、底层浮雕连 续劵、中间6层罗曼式空劵廊、顶层收缩
洗礼堂:三层、圆形、直径35.4米、总高54米、 上两层空劵廊、哥特式细部
西欧中世纪主要有哪几种建筑风格? 哥特式的教堂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巴黎圣母院是哪种建筑风格的代表作? 钢笔建筑画-巴黎圣母院的西立面。 意大利中世纪的建筑成就是什么? 意大利中世纪的建筑代表作为哪些?各有什么建筑特色? 哥多瓦大清真寺、阿尔汗布拉宫、吉拉尔达塔是哪个时期、
哥特式建筑典型性分析_法国教堂
![哥特式建筑典型性分析_法国教堂](https://img.taocdn.com/s3/m/bc3da8cf581b6bd97e19ea9b.png)
•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6时35分10秒 上午6时35分06:35:1020.12.23
•
专注今天,好好努力,剩下的交给时 间。20.12.2320.12.2306:3506:35:1006:35:10Dec-20
•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0年12月23日 星期三6时35分 10秒 Wednesday, December 23, 2020
•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0年12月23日 上午6时 35分20.12.2320.12.23
•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因为相信而伟 大。2020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上午6时 35分10秒06:35:1020.12.2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让自己更加强大,更加专业,这才能 让自己 更好。2020年12月上 午6时35分20.12.2306:35December 23, 2020
兰斯主教堂
• Thanks
•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12.2320.12.23Wednes day, December 23, 2020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06:35:1006:35:1006:3512/23/2020 6:35:10 AM
•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2.2306:35:1006:35Dec-2023-Dec-20
•
相信相信得力量。20.12.232020年12月 23日星 期三6时35分10秒20.12.23
谢谢大家!
•
生活中的辛苦阻挠不了我对生活的热 爱。20.12.2320.12.23Wednes day, December 23, 2020
法国巴黎圣母院哥特式建筑的典范
![法国巴黎圣母院哥特式建筑的典范](https://img.taocdn.com/s3/m/77e0004f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d1.png)
法国巴黎圣母院哥特式建筑的典范巴黎圣母院(Notre-Dame de Paris)是法国巴黎最著名的教堂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哥特式建筑之一。
圣母院的独特设计和壮丽的外观使其成为巴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本文将探讨巴黎圣母院作为哥特式建筑的典范,从其建筑风格、结构和艺术价值三个方面来进行讨论。
一、建筑风格巴黎圣母院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兴起于12世纪的法国,并在欧洲广泛传播。
哥特式建筑以其特有的风格和结构而闻名,它强调垂直线条、尖形拱顶和雕刻精细的飞扶壁。
巴黎圣母院恰如其分地展现了这些特点。
其次,巴黎圣母院的立面设计也是哥特式建筑的典范。
它由数个分层组成,各个层次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最引人注目的是其中央的飞扶壁,飞扶壁是哥特式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起到了支撑墙体的作用,同时也为建筑增添了装饰性。
二、结构巴黎圣母院的结构也是哥特式建筑的典范。
其采用了经典的十字平面设计,交叉处处以尖顶拱穹作为支持结构。
这种结构组合的设计使得圣母院在当时被认为是一种革新。
除了十字平面结构,巴黎圣母院还有着细致入微的构件和柱廊,使整个建筑更加坚固和稳定。
三、艺术价值巴黎圣母院作为哥特式建筑的典范,其艺术价值是无可否认的。
首先,巴黎圣母院的外观是令人叹为观止的。
其独特的立面雕塑、镶嵌玻璃窗和尖顶拱穹都展现了哥特式建筑的精湛工艺和艺术表现力。
其次,在室内,圣母院保存着许多宝贵的艺术品,如绘画、雕塑和彩色玻璃等,这些艺术品不仅丰富了教堂的内部装饰,也反映了中世纪的宗教文化和艺术风格。
总而言之,巴黎圣母院作为法国巴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是哥特式建筑的典范。
其独特的建筑风格、结构和艺术价值使其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教堂之一。
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部装饰都彰显了哥特式建筑的独特魅力和精湛工艺。
巴黎圣母院的存在不仅是法国文化的象征,也是整个哥特式建筑史上的宝贵遗产。
建筑风格知识:哥特式建筑风格——深度研究与分析
![建筑风格知识:哥特式建筑风格——深度研究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6334659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0a.png)
建筑风格知识:哥特式建筑风格——深度研究与分析哥特式建筑风格——深度研究与分析哥特式建筑风格是指一种在欧洲出现于12世纪末17世纪初的建筑风格,这种风格特征是高耸且苗条的尖拱形和窗户、瘦削的尖塔、复杂的拱形和窗户、和刻有复杂装饰的浮雕石刻。
哥特式建筑风格的本质是一个教派和文化运动,以无与伦比的教堂建筑为标志。
本文将深入研究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历史起源、特征及其世界影响。
一、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历史起源哥特式建筑起源于法国,在12世纪末13世纪初在法国应用,随后在欧洲许多地方流行。
现代的哥特式建筑是基于15世纪到17世纪的建筑风格的改进。
哥特式建筑风格在中世纪欧洲的建筑中,极为受欢迎,并经过数百年的传承,成为了文艺复兴时期以后各国建筑的重要样式之一。
哥特式建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罗马时代的拱形构造和哥特人所采用的拱形结构。
哥特式建筑在12世纪中叶开始出现,其首要特征之一便是庞大而高大的教堂,结构上能够支撑完整的墙壁和巨大而让人难以置信的拱顶。
这种建筑风格也有别于更早期的罗曼式建筑,后者在结构上较为简单并且在装饰上,使用较为简单的图案和花纹,而哥特式建筑则使用更加复杂的图案和花纹,并且更高大的建筑结构给人一种巨大而深刻的情感体验。
二、哥特式建筑风格的特征哥特式建筑的起源的确是因为教堂内部需要较大的空间来容纳更多的人,同时也为摆放大型装饰品提供了大量的空间。
而哥特式建筑的其它特点也因此逐渐形成,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尖拱形:哥特式建筑的最明显的特征之一,是在窗户、钢梁、弓形护栏中应用了许多尖锐而复杂的拱形。
2、突出的塔楼:哥特式建筑著名的塔楼,是其体系的核心。
塔楼突出在的建筑上方,有两个功能:一是标示工程项目的位置,二是为建筑提供了壮丽的结构。
3、高窗:哥特式建筑在窗户上采用比例精确且艺术感强的形式,窗户的整体尺寸较大,高窗则充分利用窗户提供的自然光线。
窗户的上部构造中有许多美丽的弓形、装饰性垂直支撑和飞拱。
4、中殿:哥特式建筑典型的教堂结构包括中殿,这是一种中央轴线对称的结构,使人们能够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感受到教堂内部的所有细节。
《巴黎圣母院》中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分析
![《巴黎圣母院》中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8dd3bbf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66.png)
《巴黎圣母院》中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分析1. 引言1.1 概述巴黎圣母院是法国著名的哥特式建筑之一,位于法国巴黎市岛屿地区的圣母院广场上。
作为中世纪的杰作,它展现了哥特式建筑风格的精髓和独特之处。
本文将对巴黎圣母院中的哥特式建筑风格进行详细分析,探讨其设计原理、艺术特点以及对当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
首先,在引言部分概述了文章内容和结构安排。
接着,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将介绍哥特式建筑风格的起源与背景,并深入探讨其特点与特色,并阐明其在建筑艺术领域中的影响与传承。
第三部分将重点关注巴黎圣母院的建筑风格概述,包括其设计和布局、石雕和装饰元素以及窗户与玫瑰花窗的创作等方面。
第四部分将通过具体细节分析揭示巴黎圣母院中典型的哥特式建筑特点,包括拱形与拱券的运用、尖顶和尖塔的景观效果以及空间布局和光线处理技巧等。
最后,在结论部分中,我们将总结巴黎圣母院中的哥特式建筑风格特点,并归纳其对当代建筑设计的影响,同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巴黎圣母院中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并通过分析其设计原理与艺术表现,加深读者对这一世界上最著名的教堂之一的认识。
同时,我们希望展示出哥特式建筑风格对当代建筑设计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并引发人们对于该风格在未来发展中可能的新方向和潜能的思考。
通过本文,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欣赏巴黎圣母院这一杰出作品背后蕴含的哥特式建筑之美。
2. 哥特式建筑风格:2.1 起源与背景:哥特式建筑风格起源于12世纪的法国,并逐渐传播到整个欧洲。
它是中世纪晚期罗曼式建筑风格的一种演变和延续。
哥特式建筑在设计和施工上具有革命性的创新,突破了以往平面布局简单、外部装饰少的局限性。
2.2 特点与特色:哥特式建筑最明显的特点是使用尖顶、尖塔和高耸的拱形结构,塑造出垂直向上感十足的外观。
这种纤细高大的垂直线条成为哥特式建筑的标志之一。
此外,哥特式建筑还采用了复杂而精美的石雕和装饰元素,如花窗玻璃、雕像、浮雕等,使建筑更具艺术性和华丽感。
建筑美学-哥特式教堂- 17页PPT文档
![建筑美学-哥特式教堂- 17页PPT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578ba4bcdd88d0d233d46a8c.png)
乌尔姆主教堂
LOGO
它是只在教堂正面建一座很高钟塔的哥特式教堂它的钟塔 高达161米,控制着整个建筑构图,可谓中世纪教堂建筑中 的奇观。
总结
LOGO
德国教堂很早就形成自己的形制和特点,它的中厅和侧厅高度相同,既无高侧 窗,也无飞扶壁,完全靠侧厅外墙瘦高的窗户采光。拱顶上面再加一层整体的 陡坡屋面,内部是一个多柱大厅。马尔堡的圣伊丽莎白教堂西边有两座高塔, 外观比较素雅,是这种教堂的代表。
意大利教堂并不强调高度和垂直感,正面也没有高钟塔, 而是采用屏幕式的山墙构图。屋顶较平缓,窗户不大,往 往尖券和半圆券并用,飞扶壁极为少见,雕刻和装饰则有 明显的罗马古典风格。
雕像最多的哥特式教堂
米兰大教堂
米兰大教堂是欧洲中世纪最大的教堂, 花100年才建成, 可供4万人举行宗教活动。 教堂全由白色大理石筑成, 有135个尖塔, 像浓密的塔林刺向天空, 每个塔尖上有神的雕像。 教堂总共有6000多个雕像,
15世纪以后,德国的石作技巧达到了高峰。石雕窗棂刀法纯熟,精致华美。 有时两层图案不同的石刻窗花重叠在一起,玲珑剔透。建筑内部的装饰小品, 也不乏精美的杰作。
德国哥特建筑时期的世俗建筑多用砖石建造。双坡屋顶很陡,内有阁楼,甚至 是多层阁楼,屋面和山墙上开着一层层窗户,墙上常挑出轻巧的木窗、阳台或 壁龛,外观很富特色。
固有风格 。
LOGO
德国哥特式教堂概况
科隆主教堂
LOGO
德国最早的哥特 式教堂之一科 隆主教 堂于1248年兴工,由 建造过亚眠主教堂法 国人设计,有法国盛 期的哥特式教堂的风 格,歌坛和圣殿同亚 眠教堂的相似。它的 中厅内部高达46米, 仅次于法国博韦主教堂 西面双塔高152米, 极为壮观。
巴黎圣母院结构类型
![巴黎圣母院结构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2c7ee6ca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fe.png)
巴黎圣母院结构类型巴黎圣母院是法国巴黎的一座著名的哥特式大教堂,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教堂之一。
它的建造始于1163年,历经两个多世纪的时间才完工。
巴黎圣母院的建筑结构类型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它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魅力。
一、哥特式建筑的特点哥特式建筑是中世纪欧洲的一种主要建筑风格,它在12世纪兴起于法国,并迅速传播到整个欧洲。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高大的尖顶、拱形的穹顶和尖拱形的窗户。
这些特点使得巴黎圣母院成为了一座独一无二的建筑。
二、巴黎圣母院的结构类型1. 整体结构巴黎圣母院采用了典型的哥特式建筑的结构类型。
它由一座主教堂和两座塔楼组成,整体呈十字形。
主教堂的内部被分为三个部分:中殿、两侧的廊道和后殿。
中殿是教堂的主要空间,廊道则用来容纳更多的人群。
整个教堂的结构非常庞大,给人一种庄严而壮观的感觉。
2. 石柱和拱顶巴黎圣母院的内部支撑结构是由大量的石柱和拱顶构成的。
这些石柱和拱顶不仅起到了支撑作用,还增加了教堂的美观性。
石柱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和雕像,展示了中世纪的艺术风格。
拱顶的设计则使得教堂内部空间更加开阔,给人一种宏伟的感觉。
3. 窗户和玫瑰窗巴黎圣母院的窗户是哥特式建筑的标志性元素之一。
它们采用了尖拱形和玫瑰窗的设计,使得教堂的内部充满了光线。
玫瑰窗是教堂的重要装饰,窗户上雕刻着宗教故事和圣经故事的图案,给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感觉。
4. 尖顶和尖塔巴黎圣母院的尖顶和尖塔是它最显眼的特点之一。
教堂的两座塔楼高达69米,尖顶高达90米,是巴黎市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这些尖顶和尖塔给人一种向上伸展的感觉,象征着人们对天堂的向往。
三、巴黎圣母院的历史意义巴黎圣母院不仅是一座美丽的教堂,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意义。
它见证了法国历史上许多重要的事件,包括拿破仑加冕仪式和法国大革命期间的起义。
巴黎圣母院也是法国文学巨匠雨果的作品《巴黎圣母院》的背景,使得它的名气更加广泛。
在2019年的一场大火中,巴黎圣母院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尖顶和尖塔被毁,但幸运的是主教堂的结构得以保留。
巴黎圣母院哥特式分析
![巴黎圣母院哥特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f340baf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a6.png)
平面图与内部
内部
构造
、框架式骨架券作拱顶承重构件, 其他填充维护部分减薄,使拱顶 减轻;
构造特点
2、独立旳飞扶壁 在中厅十字拱旳起 脚处抵住其侧推力, 和骨架券共同构成 框架式构造。
拱顶和飞券构造
拱顶和飞券构造
构造特点
哥特式这种新旳构造体系形成 旳原因?
1、旧体制罗曼式存在弊端,拱顶厚重挥霍石 材,同步空间狭小闭塞
玫瑰窗是圣母玛丽亚旳老式象征。其上方十二道细密旳联拱,以及玫 瑰窗里十二个小圆形与松子形镂空装饰,都是象征耶稣旳十二门徒。
建筑简介 -巴黎圣母院
设计1205班 陈秀秀
目录
历史 构造 (一)构造特点 (二)外部特点 (三)内部空间
巴黎圣母院模型
历史
巴黎圣母院不但是位于巴黎旳一座大主教教堂, 还是象征法国旳一种神奇旳标志。大教堂是为表 达对宗教旳崇敬而建造旳。法国旳每座大城市里, 都有一座大主教教堂(小城市里会有小教堂), 而巴黎圣母院则是这些主教教堂里最享有盛名旳。 巴黎圣母院位于巴黎塞纳河中城岛旳东端,始建 于1163年,1323年落成。该教堂以其哥特式旳建 筑风格,祭坛、回廊、门窗等处旳雕刻和绘画艺 术,以及堂内所藏旳13~17世纪旳大量艺术珍品 而闻名于世。巴黎圣母院坐落于巴黎市中心塞纳 河中旳西岱岛上,始建于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 莫里斯· 德· 苏利决定兴建旳,整座教堂在1345 年才全部建成,历时180数年。目前成为法国旳旅 游圣地。
2、束柱(beam-column) 柱子不再是简朴旳圆形,多根柱子合在一起,
强调了垂直旳线条,愈加烘托了空间旳高耸峻峭 3、玫瑰窗,彩色玻璃窗
圣母院旳正外立面风格独特,构造严谨,看上去十分
雄伟庄重。它被壁柱纵向分隔为三大块;三条装饰带
博雅娜评建筑丨哥特式经典:巴黎圣母院
![博雅娜评建筑丨哥特式经典:巴黎圣母院](https://img.taocdn.com/s3/m/6d4af4e3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27.png)
博雅娜评建筑丨哥特式经典:巴黎圣母院巴黎并不以教堂出名,可是它却有不少出名的教堂,其中最重要的要数“圣母院”了。
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风格的教堂,是古老巴黎的象征。
从外面仰望它整体呈上升趋势,使人感到一种向蓝天升腾的雄姿。
巴黎圣母院是一座著名的天主教教堂,坐落在法国巴黎市中心塞纳河的斯德岛上,于1163年开始兴建,1345年完工,历时182年。
它是巴黎第一座哥特式建筑,开欧洲建筑史先河,因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巴黎圣母院的建造全部采用石材,其特点是高耸挺拔,辉煌壮丽,整个建筑庄严和谐。
正面塔楼高68米,屋顶正中直插蓝天的尖塔高达90余米。
底层有3座并排的桃形大门,中间门上是《最后的审判》浮雕。
南北两门上为圣母子浮雕。
巴黎圣母院产生的背景及渊源法国天主教大教堂巴黎圣母院,矗立在巴黎塞纳河流域岛的东面,于1163 年开始修建,整座教堂在1345年才全部建成,整个建筑历经了 180 多年。
是巴黎天主教莫里斯德苏利决定兴建的。
圣母院正厅顶部的南钟楼有一口巨大的钟,铸造这座钟楼的材料中加入了大量金银,这些金银都是巴黎虔诚的女信徒捐赠的。
敲击时钟声宏亮,全城可闻。
然而北侧钟楼则有一个387 级的阶梯与之对应。
站在钟楼顶可以俯瞰巴黎如诗如画般的美景,不仅有欧洲古典及现代感的建筑物,还能欣赏到那一艘艘观光船穿梭游驶于塞纳河面上的美景。
巴黎圣母院为欧洲早期哥特式建筑和雕刻艺术的代表,它是巴黎第一座哥特式建筑。
集宗教、文化、建筑艺术于一身的,原为纪念罗马主神朱庇特而建造,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成为巴黎圣母院早期基督教的教堂。
Boyana:哥特式,原是从哥特民族中演化过来的,指的是北方野蛮民族,含有贬义。
但后来也就失去了它的褒贬性,变成了当时一种文化的名称了。
哥特式建筑特征最重要的就在高直二字,所以也有人称这种建筑为高直式。
哥特式教堂的平面形状好像一个拉丁十字。
十字的顶部是祭坛,前面的十字长翼是一个长方形的大厅,供众多的信徒做礼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为什么哥特式建筑起源于法国
•
社会背景
• 政治层面:在中世纪,宗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治几乎可以抗
衡王权的威力,而那些神职人员可以说对建筑物 建造风格影响很大,他们成为了城市里主要角色。 当时巴黎已取代罗马而成为中世纪天主教世界的
中心,而天主教信仰的虔敬气氛,教会权
力的至高无上,以及中世纪经院哲学所强调的
哥特式建筑技术高超精致,又带有艺术性,
在建筑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亚眠主教堂
• 亚眠主教堂是法国哥特式建筑盛期的代表作,长 137米,宽46米,横翼凸出甚少,东端环殿成放 射形布置七个小礼拜室。中厅宽 15米,拱顶高达 43米,中厅的拱间平面为长方形,每间用一个交 叉拱顶,与侧厅拱顶对应。柱子不再是圆形,4根 细柱附在一根圆柱上,形成束柱。细柱与上边的 券肋气势相连,增强向上的动势。教堂内部遍布 彩色玻璃大宙,几乎看不到墙面。教堂外部雕饰 精美,富丽堂皇。这座教堂是哥特式建筑成熟的 标志。
“柳叶窗”,圆形的则被称为“玫瑰窗”。
•
花窗玻璃造就了教堂内部神秘灿烂的景象,从而改变
了罗曼式建筑因采光不足而沉闷压抑的感觉,并表达了人
们向往天国的内心理想。
• 十字平面
• 这也是继承自罗曼式建筑,但扩大了 祭坛的面积。
门
• 层层往内推进,并有大量浮雕,对于即将 走入大门的人,仿佛有着很强烈的吸引力。
天主教,基督新教、东正教、伊斯兰教和 犹太教。
• 哥特式建筑的设计风格
•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 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
• 在设计中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 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 支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 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常结合镶着彩色玻璃
叶,哥特式建筑首先在法国兴起。当时法
国一些教堂已经出现肋架拱顶和飞扶壁的 雏型。
法国文化:法国文化本身就具有浓厚的哥德式和 天主教式融合的风格。
• 历史角度:法国在远久的历史中,就一直夹杂着 古罗马古典的文化气息和以前被认为“蛮族”的 法兰克、哥特人和高卢人的文化特色;这一点在 后来频临罗马帝国灭亡的3世纪到4世纪彰显得更 为鲜明
• 飞扶壁(Buttress),也称扶拱垛,是 一种用来分担主墙压力的辅助设施,在罗 曼式建筑中即已得到大量运用。
• 但哥特式建筑把原本实心的、被屋顶 遮盖起来的扶壁,都露在外面,称为飞扶 壁。由于对教堂的高度有了进一步的要求, 扶壁的作用和外观也被大大增强了。
• 花窗玻璃
•
哥特式建筑逐渐取消了台廊、楼廊,增加侧廊窗户的
通过理智的探索,通过复杂而精微的思考去得到 天主的感召等因素,都力求在高大、明快、奢华 的教堂建筑之神学意境和审美情趣中得以表述和 体现。
• 经济层面:宗教资产也十分雄厚,主教和资产阶 级投资,建造更加宏伟的新教堂.。 哥特式建筑恰恰符合这点,所以这种艺术风格最 先被法国人的青睐。
• 社会群体:当时法国的手工业和商业行会相当发
• 束柱
•
(beam-column)
•
柱子不再是简单的圆形,多根柱子合在一起,
强调了垂直的线条,更加衬托了空间的高耸峻峭。
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装饰
细部如华盖、壁龛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题,建筑风
格与结构手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个建筑看
上去线条简洁、外观宏伟,而内部又十分开阔明
亮。
•
达,城市内实行一定程度的民主政体,市民
们以极高的热情建造教堂,以此相互争胜来表现 自己的城市。
• 另外,当时教堂已不再是纯属宗教性建筑物,它 已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的中心,成为市民大会堂, 公共礼堂,甚至可用作市场和剧场。在宗教节日 时,教堂往往成为热闹的赛会场地。
• 创新典型性的建筑出现:11世纪下半
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
• 尖肋拱顶
• 从罗曼式建筑的圆筒拱顶普遍改为尖肋拱顶 (Pointed Arch,或者干脆称为Gothic Arch), 推力作用于四个拱底石上,这样拱顶的高度和跨 度不再受限制,可以建得又大又高。并且尖肋拱 顶也具有“向上”的视觉暗示。
• 飞扶壁(Flying Buttress)
兰斯主教堂
• Thanks
法国巴黎
12世纪末到13世纪中叶
法国哥特式建 筑的经典时期
11世纪下半叶,哥特式建筑首 先在法国兴起。当时法国一些 教堂已经出现肋架拱顶和飞扶 壁的造型。一般认为第一座真 正的哥特式教堂是巴黎郊区的
圣丹尼教堂。这座教堂
四尖券巧妙地解决了各拱间的 肋架拱顶结构问题,有大面积 的彩色玻璃窗,为以后许多教 堂所效法。
面积,直至整个教堂采用大面积排窗。这些窗户既高且大,
几乎承担了墙体的功能。
•
并应用了从阿拉伯国家学得的彩色玻璃工艺,拼组成
一幅幅五颜六色的宗教故事,起到了向不识字的民众宣传
教义的作用,也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花窗玻璃以红、蓝
二色为主,蓝色象征天国,红色象征基督的鲜血。
•
窗棂的构造工艺十分精巧繁复。细长的窗户被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