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浙江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必修一专题一复习提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朝代变革: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唐宋元明清
奴隶社会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封建社会
▲一、商周——奴隶社会
1.分封制①内容: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②作用及影响:西周的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
2.宗法制①特点:宗法制是实行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
②内容:周天子以嫡长子继承最高执政权力
③结果:按血缘关系的亲疏就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神权与王权结合(史实:早期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和商代的占卜制)。
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史实:商代的宗法制和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
③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二、秦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初创
1.秦的统一:时间: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
巩固措施:修直道,北击匈奴,夺回河套地区;征讨岭南;“西南夷”开辟“五尺道”。
统一的影响:①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持续了数百年的割据混战局面。②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2. 皇帝制度的创立:皇权至高无上
3.中央官制——三公九卿
丞相:协助皇帝助理万机。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丞相助手,负责监察系统。(君权与相权矛盾产生)
4.地方制度——郡县制(中央与地方矛盾产生)
内容: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
特点: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影响: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三、汉——汉承秦制
1.汉初:地方上郡国并行
2.汉武帝:中央:设内朝(中朝)地方:设州刺史监察。
▲四、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完善
1.中央官制——三省六部
三省: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三省长官皆为宰相,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六部:尚书省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2. 地方制度:道州县
▲五、宋
1.中央官制: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设副丞相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设枢密院掌管军事权;设三司掌管财政权
2. 地方制度:路州县
▲六、元
1.地方制度:行省制度——中国省制的开端,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
注意点: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即中书省(直辖的“腹里”)和宣政院(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以及管理宗教事务)。行省与中央的关系:p16
意义:便利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
▲七、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顶峰(专制时代晚期)
明中央官制
1.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制,权交六部
2.明成祖朱棣设内阁制,目的:皇帝为加强皇权专制。职权: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非正式机构)。为防止内阁演变为事实上的丞相,以司礼监的太监予以牵制。
清中央官制
1.雍正帝军机处:清雍正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始设军机房(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不久改名军机处。职权:成为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特点:①军机大臣均由皇帝钦定,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帝之手。②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有官无吏,办事效率较高。③政治决策封闭性特征明显。
作用:军机处的设立,明显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知识点:(出大题的)
一、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两对矛盾
中央政治制度演变:
特点:相权日益分散削弱,君权日益加强。(中央日益集权于皇帝)
史实:①汉武帝从地位低微的士人中破格提拔选用人才,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皇帝亲自任命和直接指挥的高级将领也往往参议机要,形成了与属于丞相、御史大夫为首所构成的官僚机构“外朝”相对应的“中朝”,实际削弱了丞相权力。②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后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也等同于宰相,实际上分散了相权。③宋朝曾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相以分割相权。
地方管理制度演变:
特点:地方权力日益分散削弱,中央权力日益加强。(地方日益集权于中央)
史实:①西汉初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后逐步削弱王国势力,解除诸侯王军政大权;汉武帝后期分全国为13作为监察区,设刺史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②元朝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使权力受中央的节制(民政、军政、税收);行省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同时采取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
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①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有双重影响:一方面,它在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组织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和文化繁荣、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它在思想文化的控制、特务统治的腐败、人民处境的恶化等方面起着消极作用。
②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在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后期其消极因素增大,尤其是明清时期,妨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束缚了社会生产力,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