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爱的家乡-扶风风景篇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指舍利
渭河扶风十里花海
渭河扶风十里花海
渭河扶风十里花海
段家镇大明寺
段家镇大明寺
大明寺位於陕西省扶风县段家镇,前 身为福荫寺,始建於隋大业元年(605年),已 有近一千四百年的历史。
相传,隋炀帝杨广为纪念其父隋文帝 的功业,保佑江山永固、福荫子孙万代, 在太陵旁边创建了此寺。福荫寺的创建有 皇帝支持,所以当时规模宏大、气势不凡
参观倒虹,最好选在行水的时候,你可以沿着砖石砌成的陡
峭台阶,顺着倒虹通上进水口的虹身,上到进水口,观赏那万马 奔腾、吼声震耳的万千景象。湍急的流水飞泻直下,勇士般呼啸 着扑下去,飞珠溅玉,震耳欲聋,看看真叫人振奋。
华严寺
贤山寺
贤山寺位于县南15里的午井镇南官村,面对秦岭同太 白山相望,背靠北莽山与法门寺相峙,低头能睹渭水长流东 去,足下可见陇海铁路输通神州各地。寺前两山环抱一沟, 远看不见,诚访即到,绿树成荫,包刹其中,依塬建寺,游 人有入山之感。这就足以说明当初开山祖师选地之佳,致使 贤山寺在隋唐宋元明清,各代均有振兴之日,有元顺帝来寺 问道拜贤齐和尚任国师之光也。清嘉庆县志载,张载(横渠) 隐此读书讲学,故名贤山。
建于北宋淳化五年(994年),从明杨博游贤山寺碑考 察,磨毁寺内原北朝造像碑所刻一事证明,(碑上部造像尚 存),其始建时代晚于北宋。这里道路蹊径幽奇,峰峦迂回 俊秀,眺望终南渭水,远山掩映,近水如带,每当夕阳西下, 霞光映古刹,葱郁古树,殿宇亭台,筛映光辉,曲回迂折, 暗洞通明。"贤山晚照"为扶风八景之一。明清以来,文人雅 士常游贤山,题吟甚多。明杨博游贤山碑尚存。
野河山生态旅游景区
野河山生态旅游景区
七星河国家湿地公园
中观山
秀丽的东观山、中观山、西观山坐落在扶风县北部的 乔山中段,三座山顶各有一座庙宇,从东到西分别敬奉着 云霄、碧宵、琼宵三位仙姑。相传是《封神榜》中“三宵” 修道之处。中观山顶峰高峻,青石叠出,犹如一块美玉镶 嵌在绵延的林带翠屏之上,夜晚白光如月,有如白昼。山 腰有清代建造的寺院净光寺,规模宏大,富丽堂皇,曾有 不少高人方士、佛教名流隐居修行。净光寺左侧,有一清 凤洞,洞口一尺有余,其深莫测,风声如雷。洞旁有一山 泉,俗名风泉,相传为“三宵”用瓦罐从东海提来,每遇 干旱当地人在此祈雨,留下了许多美妙离奇的故事传说。 近几年又整修了庙宇,再现了昔日风采。东观山又名马泉 山,跌宕起伏,颇有韵致,奇花异草布满山麓,昔日殿宇 辉煌,香客不断,现仍存石碑两通。西观山松柏苍翠,山 泉清幽,山顶有三教合一的庙观群,大雄宝殿气势宏伟, 殿内彩塑佛像栩栩如生,伴随着阵阵钟声,令人心旷神怡 。
杨珣碑
杨珣是唐朝宰相杨国忠的父亲。杨珣碑矗立于法门镇
石碑村西南古道旁,在法门寺东北不足三公里处,正在建 设中的关中旅游环线从石碑的南侧一公里处通过。如此巨 大的石碑,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现代化设备都无法运输。那 么,1200多年前这个庞然大物是如何翻山越岭来到这里的? 当地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唐天宝十二年的一个晚上, 法门石碑村方圆十几里农家牲畜槽上的骡马统统不翼而飞, 待雄鸡高叫东方发白时,这些骡马又回到了槽上,只见骡 马个个四肢颤抖,大汗淋漓,之后人们才发现石碑村西南 官道旁矗立起了一通两丈有余的大石碑。原来不翼而飞的 骡马是被天兵天将赶了去运石碑,从此,石碑旁的村子便 叫石碑村了。
张仙洞
城隍庙
扶风县城隍庙,位于县城东大街东头北侧,是关中西部唯一 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2006年6月被国务 院核准公布为全国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距今已有633年的历史,总 面积6668平方米。该庙居高临下,布局科学,结构错落有致,雄 伟、肃穆、庄严。庙内正殿、前后殿、碑廊、牌坊等17座古建筑 雕梁画栋、古色古香、气势恢弘、精美绝伦。城隍庙为明清建筑, 坐落在一个南北长,东西窄的夯土高台上。庙前有单檐歇山顶戏 楼一座。庙门面阔三间,东西另有砖砌便门。庙内建筑现存木牌 坊三间,东西厢房、钟、鼓楼、献亭、献殿和两侧配殿及正殿和 寝殿等。
走进我的家乡——扶风
美景篇
舍利塔
源自文库
真身宝塔
法门寺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原名阿育王寺。释迦牟 尼佛灭度后,遗体火化结成舍利 1981年8月24日,宝塔半 边倒塌。1986年政府决定重建,1987年2月底重修宝塔。适 逢四月初八佛诞日,“从地涌出多宝龛,照古腾今无与并”, 在沉寂了1113年之后,2499多件大唐国宝重器,簇拥着佛 祖真身指骨舍利重回人间。地宫内出土的稀世珍宝,不论在 中国社会政治史、文化史、科技史、中外交流史、美术史等 方面的研究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关中风情园
关中风情园
关中风情园
关中风情园
关中风情园
关中风情园
马援墓
距陕西省扶风县城约3.5公里的伏波村旁,有 一座圆锥形夯土堆,高约10米,直径约lO米,这便 是东汉初年的名将马援墓茔。墓前立有清代所刻 “汉伏波将军墓”碎石一通。
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是东汉的开国元勋,
他平定了边境的动乱,威震南方,被封为伏波将军。 光武帝时,“威武将军”刘尚在贵州阵亡,消息传 来,光武帝十分担忧那里的战局。马援年过花甲, 却自愿请求出征。他说:“好男儿为国远征,以马 革裹尸还葬!”他出兵贵州,勇挫敌兵,后来不幸 病死在战场。
韦水倒虹
扶风的韦水倒虹,是宝鸡峡引水工程总干渠跨越韦水的重大
建筑工程,在世界水利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的气势神态, 奇丽壮伟,令人惊叹不已。那双管结构的身姿,犹如两条奔腾的 巨龙自天而降,相挽并行。一头从南塬上扑扎下来,展筋舒骨, 扩腹伸腰,呼啦啦顺着山沟的地势铺排过去,然后高昂头颈,义 无反顾地沿着北塬冲腾而上,一口气窜上北塬顶端,整个虹身长 度达880多米,最大水头可达70米。其中,水头在50米以下为钢 筋混凝土管结构,管长622.9米,内径3.25米,管壁厚度0.65米;水 头在50米以上为钢管,管长257.3米,内径2.9米,管壁厚度1.2厘米.钢 筋混凝土管的平断是从人工修筑的石坝上通过的,坝长379米,高 21.2米;钢管是从架设在河谷地段的一座4跨双悬臂钢筋混凝土桥梁 上通过的,桥高9.1米,长11.2米,桥梁与石坝连接,负荷着横躺在沟底 的着段虹身.两头落差3.5米,这头在南塬顶上吞波饮浪,那头在北 塬顶上喷吐琼浆玉液,把一渠波连波的水流泻入万亩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