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挖桩重点难点
(完整版)旋挖桩质量控制重点

(完整版)旋挖桩质量控制重点旋挖桩质量控制重点一、工序:测量放样——埋置护筒——制备泥浆——钻机就位——清孔——验收——钢筋笼的制作和吊装——安装导管——第二次清孔——浇筑水下砼——拔导管并清洁。
二、钻孔前质量控制:(1)准备工作: 先熟悉图纸、规范、地勘报告。
再测量放样:桩(中心坐标)后再埋设护筒(注:内径比桩大10~20cm),护筒埋置深度不低于2m,护筒安装应高出地面30cm以上,再进行钢筋笼吊装,吊装完成后对钢筋笼及桩心位置进行重新复测。
(2)制备泥浆时需注意:(泥浆的主要作用:护桩壁、使沉渣浮起,泥浆能起到有效排水隔离、钻头降温)密度按 1.1 ~ 1.3 控制(卵石按1.2 ),黏度按16?22s,松散按19?28s (现场检测时需通知监理工程师见证)。
三、钻孔中质量控制:作好施工钻孔纪录(特别注意桩孔桩应两次取芯,分别控制在进入中分化岩层处及勘入3 倍桩径(设计桩底)时,需通知监理工程师对岩心进行见证取样检测)。
四、二次清孔后检测泥浆指标,检测沉渣厚度不大于5cm钻到设计标高时应报监理工程师查看、报验合格后应及时封孔成桩。
五、钢筋笼吊装在内侧下端每2m增加加固筋、钢筋笼下方定位后应检查保护层厚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重点)。
六、桩底沉渣测量方法:测针法+测饼法,所谓测针, 就是二根25 钢筋,长度约20cm,上面焊一个小提把,然后在测绳(细钢丝绳,上面适当做些长度记号)的底部固定一个可活动的螺栓活动扣与测针连接,测绳长度根据桩底到地面长度+2m左右;测饼:一个厚约1cm,直径约12cm 的钢板,钢板中心开一直径约5cm的孔,钢板上焊一个高15cm的由三根钢筋组成的等边三角形锥体, 在锥体上方也焊上一个小圈子作提把)。
七、测量复核桩的平面位置,单排桩允许偏差50mm桩身倾斜度小于1%,钢筋骨架与桩底间距50mm。
八、安装导管先确定长度,灌注砼时导管底口离孔底0.3?0.5m。
九、浇筑水下砼:(建议安装固定架体,浇筑砼时应用吊装机械设备配合)导管应逐级提升,导管应保证埋深不小于2m并连浇筑,注意桩顶控制(浇筑应高于设计桩底0.5?1m)。
旋挖桩质量控制重点

旋挖桩质量控制重点一、引言旋挖桩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为了确保旋挖桩的质量,需要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旋挖桩质量控制的重点,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以及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
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 方案设计:根据工程要求和地质条件,制定合理的旋挖桩施工方案。
方案应包括桩的类型、尺寸、布置、施工顺序等信息。
2. 设备准备:确保旋挖机具备足够的动力和稳定性,挖斗和钻头应符合规定尺寸和质量要求。
3. 地质勘察:对施工区域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地层的性质和承载能力,以便调整施工方案和控制施工质量。
4. 现场布置:根据施工方案,合理布置施工现场,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三、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1. 桩孔开挖:根据设计要求和地质条件,控制桩孔的位置、尺寸和垂直度。
桩孔应清理干净,无杂物和积水。
2. 钢筋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在桩孔内安装钢筋,包括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
钢筋的直径、间距和连接方式应符合规定要求。
3. 砼浇筑:在钢筋安装完毕后,进行砼浇筑。
砼的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浇筑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浇筑速度和浇筑高度,确保砼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4. 振捣处理:砼浇筑完成后,进行振捣处理,以排除空隙和提高砼的密实性。
振捣应均匀进行,确保砼的质量。
5. 桩顶处理:根据设计要求,对桩顶进行修整和处理,确保桩顶的平整度和垂直度。
四、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1. 观测测量:对已完成的旋挖桩进行观测测量,包括桩的直径、长度、垂直度等。
测量结果应与设计要求相符。
2. 钢筋检查:对已安装的钢筋进行检查,包括钢筋的直径、间距、连接等。
钢筋的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
3. 砼强度检测:对已浇筑的砼进行强度检测,确保砼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检测方法可以采用无损检测或取样试验等。
4. 桩顶检查:对桩顶进行检查,包括平整度和垂直度。
桩顶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五、总结旋挖桩质量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旋挖桩质量控制重点

旋挖桩质量控制重点引言概述:旋挖桩是一种常用的基础工程施工方式,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因此,对旋挖桩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详细介绍旋挖桩质量控制的重点。
一、桩基设计1.1 确定桩的直径和长度:根据设计要求和地质条件确定旋挖桩的直径和长度,确保桩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1.2 确定桩的材料和强度等级:选择适当的桩材料和强度等级,保证桩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1.3 考虑桩基的承载能力和变形限制:根据工程要求和地质条件考虑桩基的承载能力和变形限制,确保桩基的稳定性。
二、施工工艺2.1 确定施工方案:根据设计要求和地质条件确定旋挖桩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方法、施工顺序等。
2.2 严格控制施工参数: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旋挖桩的下沉速度、回转速度等参数,确保桩基的质量。
2.3 加强施工监控:加强对旋挖桩施工过程的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桩基的施工质量。
三、桩基检测3.1 钻孔检测:对旋挖桩的钻孔进行检测,包括孔径、孔深等参数,确保桩基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2 桩身检测:对旋挖桩的桩身进行检测,包括直径、长度、强度等参数,确保桩基的质量和稳定性。
3.3 负荷试验:进行负荷试验,检测桩基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情况,确保桩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四、质量控制4.1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旋挖桩的质量和稳定性。
4.2 加强施工人员培训: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确保施工质量。
4.3 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检查、质量记录等,确保旋挖桩的质量。
五、质量验收5.1 桩基验收:对旋挖桩的质量进行验收,包括桩基的尺寸、强度、承载能力等参数,确保桩基的合格性。
5.2 报告编制:编制旋挖桩质量验收报告,记录桩基的质量信息,确保施工质量的可追溯性。
5.3 质量保证:建立质量保证制度,对旋挖桩的质量进行跟踪和监督,确保桩基的长期稳定性。
旋挖施工重难点工作

项目旋挖桩施工管理重难点工作一、项目地质条件复杂,主要表现为:1、场地内中风化岩面起伏大,桩长变化幅度将较大,不利于施工组织和把握工期。
2、地质岩性情况复杂,地勘报告界定了两种强风化岩和两种中风化岩,设计文件确定了三种持力层(即块状强风化、531层中风化和532层中风化),同时对岩面倾角超过30度有加强要求。
现场须准确区分土状强风化花岗岩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裂隙发育的中风化花岗岩531与较完整的中风化花岗岩532,岩性的辨别和岩面的分析是重点工作。
二、原始地貌高差较大,工程的实施需要综合考虑土方开挖、超前钻、试桩、工程桩、检测工作的合理搭接、穿插,场地内的平面布置(停机面的标高、钢筋笼加工场地、泥浆池场地、施工区域划分、出土坡道设置等),才能在计划工期内完成所有工作。
需要与施工方论证其上述工作的铺排,保证合理有效。
三、主塔楼大筏板承台下桩间净距只有 1.8m,桩数多,且集中在较小的区域内,为了保证不塌孔,须合理安排该区域的跳挖施工,同时还要兼顾主塔楼的总体进度要求,尽早完成该区域的工作。
四、本项目旋挖桩的最小直径为800mm,桩的直径小,桩深较深,预估桩长达到50m,钻孔垂直度的控制要严格,才能保证钢筋笼顺利下放安装。
五、旋挖施工质量控制重点工作:1、桩的定位:分为桩点位复核、护筒定位复核、旋挖机钻头定位复核。
2、护筒埋设:需要有一定的埋深,桩的钢筋笼安装后与护筒点焊固定,保证在浇筑的过程中钢筋笼不会上浮。
试桩时在浇筑混凝土前和混凝土后对桩身钢筋顶标高进行观测验证。
3、桩的垂直度:观察钻杆仪表读数,必要时用仪器验证钻杆垂直度。
4、泥浆护壁:设定合理的泥浆比重,采用膨润土造浆、必要时加入水泥。
5、沉渣控制:施工桩长测量、吊锤感知检查。
泥浆循环清渣工作分阶段进行,在下放钢筋笼前、钢筋笼安装后都要进行清渣工作,清渣工作需要持续进行至混凝土罐车就位为止,导管接料斗的速度要快。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取气举循环清渣的方式。
旋挖桩施工技术重难点及质量控制xxxxxxxx

旋挖桩施工技术重难点及质量控制xxxxxxxx旋挖桩施工技术及质量保证措施施工组织在现场水、电接通、场地平整和测量放线完成后,开始旋挖桩施工。
计划投入3台旋挖钻机,其中1#旋挖机施工区域不需要入岩,每台机工效暂按4~6根/天·台计;2#和3#机施工区域需要入岩,每台机工效暂按2根/天·台计。
3台桩机同时施工,每台可以完成8根。
共计324根支护桩和35根立柱桩,计划50天完成所有施工任务。
支护桩施工完毕后,施工高压旋喷桩,完成后直接施工锚索和冠梁。
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定桩位→泥浆处理外运→移机→砼灌注泥浆回收、外运→二次清孔→放入导管→钢筋笼制作、验收吊放钢筋笼→一次清孔→终孔→提升卸土→泥浆制作→沉淀池→循环池→补浆→旋挖钻进取土→排渣→注护壁泥浆→护筒埋设。
旋挖桩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一、成孔准备1、场地准备:施工前应根据施工地点水文、工程地质勘探资料及机具、设备、动力、材料、运输等供应情况进行施工场地布置。
设备进场前要做到“四通一平”即路通、水通、___、通迅通。
施工场地要平整坚固,满足机械行走需要。
场地布置合理,特别注意运输畅通,有利于平行交叉作业、废水、废浆、废渣的排放符合环保法规,做到文明施工。
生活、生产、办公分开。
2、护筒埋设:护筒用8mm钢板卷焊制作,其内径大于桩孔直径200-300mm。
测量人员将桩位样点放出后,施工员监督钻机工人将样点用十交叉线引出,然后开挖,一般以挖至护桶长度的为宜。
护筒埋设时,施工员应先进行位置复核,复核后护筒周围用粘土块或粘性泥块,填埋夯实,以防漏浆。
二、成孔控制本工程采用泥浆护壁,对于局部桩长较短的地方,可以试采用干成孔作业。
在定位时,需要施工员在现场进行监督,确认定位准确后报监理审核。
启动旋挖机的自动记忆功能。
施工时应注意桩机的水平,旋挖桩机具有垂直度自动调整功能,并通过深度计数器控制钻孔深度。
当旋挖斗钻头顺时针旋转钻进时,底板的切削板和筒体翻板的后边对齐。
浅谈旋挖桩施工过程中难点

浅谈旋挖桩施工过程中难点发表时间:2019-05-17T09:11:59.960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作者:吴柏成聂绍坤丁江勇廖威刘兰波[导读] 从多方面入手为提高旋挖桩施工质量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摘要:本文主要对旋挖桩施工中的质量控制难点进行研究与讨论,从多方面入手为提高旋挖桩施工质量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旋挖桩;施工;质量控制1.旋挖桩施工技术与现状分析旋挖施工技术发展至今已经相对成熟,其与传统的人工挖孔桩施工存在着较大差异,从成桩质量来说,旋挖施工所消耗的施工时间比人工成孔施工要少的多,并且对由于施工人员不用到井下进行作业,因此不容易出现施工安全问题,最大限度上的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并且在一些地形较为复杂或是岩层较为坚硬的地,人工挖孔难度较高,而旋挖桩所受到的外界影响因素较小,有着更强的适应性,更由于其有助于施工效率的提升以及施工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较小等优点,所以被广泛的应用开来,深受施工单位的喜爱,逐渐得到了我国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可,现阶段有很多地区的工程项目建设都是采用旋挖桩施工方式,该技术已经成为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2.旋挖桩施工技术难点的把控2.1钻孔质量与清孔的控制分析旋挖钻孔与传统的施工设备相比,其价格肯定是比较高的,所以施工单位应做好设备管理工作,对设备进行养护维修,有预见性的看到旋挖设备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进行处理。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钻孔是一个技术活,如果相关人员没有按照规定办事或是经验不足的话,很容易出现孔位偏差、成孔深度不足以及塌孔等问题,影响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
因此,相关人员在每次施工之前都应对连接销子进行检查,不能直接拿出施工钻斗,避免造成销子的损坏,并且在采用旋挖桩施工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1)在选用跳挖桩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到跳挖桩与一般挖桩方式在施工顺序上的差异,尊重其特殊性,跳挖桩主要是选用先成孔后成桩的顺序进行施工,因此在挖孔施工开始一段时间内,由于挖桩深度比较深,所以下层泥土会对产生一定的压力,并且在成桩的过程中,由于混凝土桩身浇筑完成时间较短,因此强度不足,所以如果孔洞四周的压力超过混凝土抗压强度时则会出现缩径问题,但是选择跳挖桩施工则能很好对缩径与塌陷问题进行把控,从而提升施工效果。
旋挖桩质量控制重点

旋挖桩质量控制重点一、引言旋挖桩是一种常见的基础施工方法,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为确保旋挖桩的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本文将重点介绍旋挖桩质量控制的关键要点。
二、旋挖桩质量控制的重点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旋挖桩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包括但不限于:- 桩位的确定: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桩位,确保桩位的准确性。
- 设备的检查和调试:检查旋挖桩设备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并进行必要的调试。
- 施工方案的制定: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2. 桩孔的开挖旋挖桩的质量控制的第一步是桩孔的开挖。
关键要点包括:- 桩孔的位置和尺寸:根据设计要求,确保桩孔的位置准确无误,并控制桩孔的尺寸。
- 桩孔的土质检测:对桩孔的土质进行取样检测,确保土质符合设计要求。
- 桩孔的清理:清理桩孔内的杂物和泥浆,确保桩孔的清洁度。
3. 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是旋挖桩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控制要点:- 混凝土的配合比:根据设计要求,制定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并确保按照配合比进行配制。
- 浇筑过程的控制: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和均匀性,避免出现浇筑不均匀的情况。
- 混凝土的坍落度:根据设计要求,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确保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
4. 桩身的检测桩身的检测是判断旋挖桩质量的重要依据。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检测方法:- 钻孔取芯法:通过钻孔取芯,对桩身进行取样检测,判断桩身的密实度和强度。
- 声波检测法:利用声波检测仪,对桩身进行声波检测,判断桩身的质量和缺陷。
- 钢筋探伤法:利用钢筋探伤仪,对桩身的钢筋进行探伤,判断钢筋的质量和缺陷。
5. 桩头的处理桩头的处理也是旋挖桩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处理方法:- 桩头的修整:对桩头进行修整,确保桩头的平整度和垂直度。
- 桩头的加固:根据设计要求,对桩头进行加固,提高桩头的承载能力。
- 桩头的防腐处理:根据需要,对桩头进行防腐处理,延长桩头的使用寿命。
旋挖桩质量控制重点

旋挖桩质量控制重点引言概述:旋挖桩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为确保旋挖桩的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本文将重点介绍旋挖桩质量控制的五个关键点,包括桩身直径、桩身垂直度、桩身强度、桩底平整度和桩身质量。
一、桩身直径的控制1.1 选用合适的旋挖机在进行旋挖桩施工时,应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旋挖机。
旋挖机的功率和旋挖头的直径应能满足桩身直径的要求。
同时,还需考虑旋挖机的稳定性和操作性,以确保施工过程中桩身直径的准确控制。
1.2 控制挖孔尺寸在进行旋挖桩施工前,应根据设计要求控制挖孔尺寸。
挖孔尺寸应略大于桩身直径,以便于旋挖机进行操作。
同时,还需注意挖孔的垂直度和水平度,确保挖孔的形状和尺寸符合要求。
1.3 严格控制灌注混凝土的用量在灌注混凝土时,应根据设计要求严格控制用量。
过多的混凝土会造成桩身直径过大,影响桩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过少的混凝土则会导致桩身直径不足,影响桩的强度和稳定性。
因此,需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控制混凝土的用量。
二、桩身垂直度的控制2.1 确保旋挖机的稳定性在进行旋挖桩施工时,旋挖机的稳定性对桩身垂直度的控制至关重要。
应确保旋挖机的基础稳固,避免机器晃动或下沉,以保证桩身垂直度的准确控制。
2.2 采用水平仪进行监测在旋挖桩施工过程中,应使用水平仪对桩身垂直度进行监测。
操作人员应随时关注水平仪的指示,及时调整旋挖机的位置和姿态,确保桩身垂直度的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2.3 严格控制挖孔过程中的水平度挖孔过程中的水平度对桩身垂直度的控制有着重要影响。
应严格控制挖孔过程中的水平度,避免挖孔过程中产生倾斜或偏移,以确保桩身垂直度的准确控制。
三、桩身强度的控制3.1 选择合适的钢筋在旋挖桩施工中,应选择合适的钢筋,以提高桩身的强度。
钢筋的直径和数量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同时还需注意钢筋的布置和连接,确保钢筋的质量和稳定性。
3.2 控制混凝土的配比混凝土的配比对桩身强度的控制至关重要。
旋挖钻孔桩施工重点及难点分析

旋挖钻孔桩施工重点及难点分析旋挖钻机成孔是以带动钻头旋转逐进逐次取土的一种孔桩成孔施工工艺, 钻孔机械设备是采用履带底盘承载行走, 方便灵活, 通常采用水下浇筑混凝土的方式进行浇筑, 保证桩身质量。
干、湿环境, 素土、岩石或淤泥等土质均能施工, 在国外已有几十年的历史, 但国内是在进几年才逐渐被认识和应用。
其特点是作业效率高、工期短、尘土泥浆少, 安全隐患小。
1.定位放线定位放线要准确, 并经现场质量控制人员复核无误后方能埋设护筒, 且护筒的埋设应准确, 保证其平面定位与垂直度。
2.塌孔处理因场内地局部的回填深度达5m以上, 回填土质结构松散, 存在大量孤石, 且地势低下, 汇水面积大, 导致地下存留大量的地下滞水, 成孔过程中极易出现塌孔现象, 避免孔壁坍塌, 保证桩身质量是难点及重点。
3.孔位偏移控制因地下土质软硬不同、钻头受力不均等现象, 导致孔桩倾斜或偏位, 因此桩位及孔桩垂直度的控制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点及难点。
4.持力层控制成孔过程中应根据地勘资料及现场护筒口标高, 计算出孔桩开挖深度, 提前半小时通知地勘及甲方等相关单位对持力层进行确定, 若现场情况与地勘资料吻合, 经地勘单位现场人员确定后, 可按设计要求进行嵌岩;若现场情况与地勘资料不符, 则应经地勘单位现场人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 重新确定进入中风化岩面的标高(孔深), 我方按此进行嵌岩施工。
5.沉渣控制因机械成孔没有护壁, 不能下人, 孔底沉渣的清理及检测难度较大, 加之吊放钢筋笼时, 钢筋笼与孔壁摩擦, 不可避免的会掉入部分泥渣, 施工过程孔底沉渣的控制是难点及重点, 孔桩挖到设计及地勘建议开挖深度后进行清底, 并反复测梁其厚度, 将其控制在允许范围, 钢筋笼安装完毕后应再次测量, 若不满足要求, 应进行二次清底, 确保孔底沉渣在控制范围内。
6.水下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采用水下混凝土浇筑方式进行施工, 导管安装要求导管连接严密、不漏水, 且导管应接到孔底。
旋挖桩施工质量问题及控制要点

土质原因。护筒底部进入黏土层,但其底部假设为软土、砂土、淤泥或杂填土时容易发生。 水位不够。当钻头、钻杆全部从孔中提出时,如果不注意及时补充稳定液,稳定液的液面 就会接近或低于护筒底,假设经常发生此种情况,便会导致护筒底端的地质层塌落【5】。 1.3 钢筋笼上浮 产生上浮的原因主要表达在所浇筑混凝土的坍落度过小。 导管在混凝土中埋置深度过大或导管发生挂笼现象,混凝土下沉太快,瞬时反冲力也易使 钢筋笼上浮【3】。 钢筋笼的长度尺寸较短、重量轻也同样会导致上浮。 1.4 钢筋变形 钢筋笼的长细比拟大会导致钢筋笼在吊运过程中由于吊点布置不合理而产生一定的挠曲, 从而导致某些钢筋存在变形现象。同时,桩的配箍可能存在箍筋缺乏或间距过大的问题。 1.5 桩端沉渣过厚 当钻进的地质层以砂层为主时,不可防止地会引起砂混进稳定液,稳定液一般都是周转使 用,当经过几次周转使用过的稳定液注入孔内时,经过几个小时的沉淀,砂便会沉积到孔底, 引起沉渣过厚【5】。 引起桩端沉渣过厚的另一个原因是施工人员操作不当。当每次钻头钻进过多,待钻头提升 时,局部颗粒较小的土会漏到稳定也中,逐步累积产生大量底部沉积。 2 质量控制要点 2.1 孔壁控制 采用泥浆护壁。对于泥浆,控制其比重在 1.1~1.25,其粘度不小于 18s,含砂率不大于 6%。 并定期测试泥浆的各项技术指标,出现问题及时解决【6】。泥浆时刻保持循环状态,添加泥 浆稳定液的正确方法是管口直对护筒壁添加。并经常使孔内水位高出地下水位 2m 以上。 旋挖机钻孔之前先对地基土采取一定措施。可以通过灌浆或夯实的方法来减小土的孔隙率, 增加土的密实性,使其承载力和稳定性都得到进一步提高,从而减少孔壁坍塌的可能。 标准钻孔速度。钻进进尺,一次钻进深度不宜太大。也应保持较慢的速度;同时提钻时, 应该做到缓慢、均匀,以免产生负压。根据不同桩径和地质情况采取不同的升降速度。经调 查,钻头提升速度宜控制在 0.6m/s 以内、下降速度宜控制在 0.8m/s 以内【7】。 尽量减少桩孔周边的堆载,重型机械不宜随意在附近行动。钻斗提升时的泥土应尽快运走, 防止产生多余的荷载。 钢筋笼在下放过程中应防止碰撞孔壁。 2.2 护筒底端控制 对于护筒底端土层塌落的情况,应根据地质情况,合理确实定护筒的埋深。一般情况下, 护筒埋深应不小于 5m,最大埋深可达 10m,以确保护筒底的地质层不坍塌【5】。 护筒直径应比桩孔直径大 200mm,长度应满足护筒底进入黏土层不少于 0.5m 的要求,护 筒顶端高出地面 0.3m,护筒埋设的倾斜度控制在 1%以内,护筒埋设偏差不超过 30mm,护 筒四周用黏土回填,分层夯实。 同时注意稳定液的高度,根据情况给予补充。 2.3 钢筋笼上浮控制 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假设混凝土下沉太快,瞬时反冲力易使钢筋笼上浮。故可能减少 混凝土从导管底口出来后对钢筋笼的冲击力。
旋挖桩质量控制重点

旋挖桩质量控制重点引言概述:旋挖桩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式,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因此,对旋挖桩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桩基设计、施工工艺、材料选用、质量检测和验收等方面,详细介绍旋挖桩质量控制的重点。
一、桩基设计1.1 确定桩的直径和长度:根据工程要求和地质条件,合理确定旋挖桩的直径和长度。
1.2 设计桩的承载力和变位性能:根据工程荷载和地基条件,设计旋挖桩的承载力和变位性能。
1.3 考虑桩基与周围结构的相互作用:在设计旋挖桩时,需考虑桩基与周围结构的相互作用,确保工程整体稳定性。
二、施工工艺2.1 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和工艺:根据工程要求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旋挖桩施工设备和工艺。
2.2 控制挖孔的垂直度和直径:在挖孔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挖孔的垂直度和直径,确保桩的质量。
2.3 控制灌浆浆液的配比和注浆质量:在灌浆过程中,需控制灌浆浆液的配比和注浆质量,确保桩体的密实性和承载力。
三、材料选用3.1 选择合适的桩身材料:根据工程要求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旋挖桩身材料,如混凝土等。
3.2 保证材料质量和供应稳定性:在选择材料时,需保证材料质量和供应稳定性,避免对桩体质量造成影响。
3.3 注意材料的存储和保护:在施工过程中,需注意材料的存储和保护,避免材料受潮或受污染。
四、质量检测4.1 桩基质量检测:在施工过程中,需对旋挖桩的质量进行检测,包括桩的强度、变位性能等。
4.2 桩孔质量检测:在挖孔过程中,需对桩孔的质量进行检测,包括孔的直径、垂直度等。
4.3 灌浆质量检测:在灌浆过程中,需对灌浆质量进行检测,包括灌浆浆液的配比、注浆质量等。
五、验收5.1 桩基验收:在旋挖桩施工完成后,需进行桩基的验收,确保桩基符合设计要求。
5.2 施工工艺验收:对施工工艺进行验收,包括挖孔、灌浆等过程的合规性和质量。
5.3 材料验收:对使用的材料进行验收,确保材料符合标准要求。
结语:旋挖桩的质量控制是地基处理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只有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设计、施工、材料选用、质量检测和验收,才能确保旋挖桩的质量和工程的安全稳定。
旋挖桩质量控制重点

旋挖桩质量控制重点一、引言旋挖桩作为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在建筑工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旋挖桩的质量,提高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对旋挖桩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本文将从旋挖桩质量控制的重点进行详细介绍。
二、旋挖桩质量控制的重点1. 施工前准备在进行旋挖桩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确定地质条件、地下水位等情况,以便确定旋挖桩的设计参数。
其次,要对旋挖机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最后,要准备好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设备,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2. 施工过程控制在旋挖桩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重点方面的控制:(1)孔壁稳定性控制:旋挖桩施工过程中,要保证孔壁的稳定性,避免土体坍塌。
可以采取加固孔壁的措施,如喷浆、套管等。
(2)桩身质量控制:旋挖桩的桩身质量对工程的稳定性和承载力有着重要影响。
要保证桩身的垂直度和直径符合设计要求,可以通过监测仪器对桩身进行实时监测。
(3)钢筋配筋控制:旋挖桩中的钢筋配筋要符合设计要求,保证桩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钢筋的布置和焊接,确保钢筋的质量和位置准确。
(4)灌注混凝土控制:旋挖桩施工完成后,要对桩孔进行灌注混凝土,确保桩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要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浇筑方式和振捣程度,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3. 质量检验与验收旋挖桩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检验和验收。
质量检验包括对旋挖桩的桩身、钢筋配筋和灌注混凝土等进行检测,以确保其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验收包括对施工过程的记录和档案进行整理,以备后续的工程管理和维护。
4. 质量管理与监督为了确保旋挖桩的质量,需要进行质量管理和监督。
质量管理包括对施工过程的组织和管理,确保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质量监督包括对施工现场的巡视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
三、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旋挖桩质量控制的重点,以下是一个案例分析:某工程项目中,需要进行旋挖桩施工。
旋挖桩施工技术重难点及质量控制20180418

旋挖桩施工技术及质量保证措施§1.1.1施工组织待现场水、电接通,场地平整和测量放线完成后即可开始旋挖桩施工,拟投入3台旋挖钻机,1#旋挖机施工区域不需要入岩,按照每台机工效暂按4~6根/天·台计,2#和3#机施工区域需要入岩,按照每台机工效暂按2根/天·台计,3台桩机同时施工,每台可以完成8根。
支护桩共计324根,立柱桩35根,计划50天完成所有支护桩和立柱桩的施工任务。
支护桩施工完毕后施工高压旋喷桩,完成后直接施工锚索和冠梁。
旋挖支护桩设计情况如下图:图1 支护桩设计大样图§1.1.2施工工艺流程(见下页)补浆 排渣 沉淀池 循环池泥浆制作 泥浆处理外运钢筋笼制作、验收 泥浆回收、外运 吊放钢筋笼 放入导管 二次清孔 砼灌注 移机 施工准备定桩位护筒埋设注护壁泥浆 旋挖钻进取土 终孔 提升卸土 一次清孔图2 旋挖灌注桩施工流程图§1.1.3旋挖桩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一、成孔准备1、场地准备(1)施工前应根据施工地点水文、工程地质勘探资料及机具,设备、动力、材料、运输等供应情况进行施工场地布置。
(2)设备进场前做到“四通一平”即路通、水通、电通、通迅通,施工场地平整坚固,满足机械行走需要。
(3)场地布置合理,特别注意运输畅通,有利于平行交叉作业、废水、废浆、废渣的排放符合环保法规,做到文明施工。
生活、生产、办公分开。
2、护筒埋设护筒用8mm钢板卷焊制作,其内径大于桩孔直径200-300mm。
测量人员将桩位样点放出后,施工员监督钻机工人将样点用十交叉线引出,然后开挖,一般以挖至护桶长度的为宜。
护筒埋设时,施工员应先进行位置复核,复核后护筒周围用粘土块或粘性泥块,填埋夯实,以防漏浆。
二、成孔控制本工程拟采用泥浆护壁,局部桩长较短处,施工前可以试采用干成孔作业。
在定位时需要施工员在现场进行监督,确认定位准确后报监理审核。
启动旋挖机的自动记忆功能。
施工时注意桩机的水平,旋挖桩机具有垂直度自动调整功能,并通过深度计数器控制钻孔深度。
旋挖桩质量控制重点

旋挖桩质量控制重点一、引言旋挖桩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港口等工程中。
为确保旋挖桩施工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旋挖桩质量控制的重点,包括桩身质量、桩端质量和桩孔质量三个方面。
二、桩身质量控制1. 桩身材料选择:根据工程要求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桩身材料。
常用的材料有钢筋混凝土、钢管等。
材料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桩身直径和长度控制:根据设计要求,控制桩身的直径和长度。
直径应符合设计要求,长度应满足地基承载能力的要求。
3. 桩身质量检测:对桩身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检测和材料检测。
外观应无明显缺陷,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
三、桩端质量控制1. 桩端形状控制:根据设计要求,控制桩端的形状。
桩端形状应符合设计要求,能够提供足够的承载能力和抗拔能力。
2. 桩端质量检测:对桩端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检测和材料检测。
外观应无明显缺陷,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
3. 桩端连接质量控制:对桩端连接进行质量控制,确保连接牢固可靠。
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螺栓连接等,连接部位应符合相关标准。
四、桩孔质量控制1. 桩孔开挖控制:根据设计要求,控制桩孔的开挖。
开挖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桩孔的直径和深度,避免超过设计要求。
2. 桩孔土层质量控制:对桩孔土层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土层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可以采取加固措施,如注浆、灌浆等。
3. 桩孔清理控制:对桩孔进行清理,确保桩孔内无杂物。
清理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桩孔壁,避免损坏桩孔。
4. 桩孔灌注控制:对桩孔进行灌注,确保灌注质量。
灌注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灌注过程中应注意均匀灌注,避免空隙。
五、总结旋挖桩质量控制的重点包括桩身质量、桩端质量和桩孔质量三个方面。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控制,并进行质量检测和监控。
只有确保旋挖桩的质量,才能保证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及重难点

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及重难点1. 旋挖钻孔灌注桩的概述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旋挖钻孔灌注桩这门“高深莫测”的工艺。
首先,什么是旋挖钻孔灌注桩呢?其实,它就像是在地面上“画圈”的一种方法,目的是为了在地基上打个牢固的“基座”。
用旋挖钻机把孔挖出来,然后灌注混凝土,形成坚固的桩基。
这种方法不仅效率高,还能在很多复杂地质条件下游刃有余,真是“巧妙绝伦”啊!2. 施工工艺流程2.1 准备阶段说到施工流程,我们得从准备阶段说起。
你想想,盖房子可不是随便来的,得先把工具准备齐全。
我们通常要选择合适的旋挖钻机,确保它“精神饱满”。
然后,先做个地质勘察,了解一下土壤的“脾气”,这样在钻孔的时候就能做到心中有数,避免“打草惊蛇”。
2.2 开始钻孔接下来,就进入我们的主角——钻孔环节。
先把钻头放下去,像是在地上插个“旗帜”。
这时候,机器开始旋转,钻头就像是“打游戏”一样,不断地往下钻。
你可能会好奇,这个过程需要多长时间?其实,这得看土质,像是“千层饼”的软土,钻起来顺滑得很,但遇到硬土,就得“拼命挣扎”了。
不过,现代化的设备加上经验丰富的工人,基本上能做到“如鱼得水”。
3. 灌注混凝土3.1 混凝土的准备钻孔完毕后,接下来就得灌注混凝土了。
这里面可有很多讲究呢!首先,我们得调制好混凝土,确保其强度和流动性达到标准,这就像做菜,调料得放对了,才能好吃。
要是混凝土搅拌不均匀,那可真是“自作自受”,后患无穷。
3.2 灌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然后,灌注的过程中也要小心翼翼,像是在“呵护”一个新生宝宝。
要确保混凝土均匀灌入,不留死角。
这个过程可不能急,得稳扎稳打,慢慢来,别一不小心搞成“泥沙俱下”。
而且,灌注完之后,还要进行养护,确保混凝土能“睡个好觉”,才能保证强度的提升,绝不能掉以轻心。
4. 重难点分析4.1 地质条件的复杂性说完流程,咱们再聊聊施工过程中的重难点。
首先就是地质条件的复杂性。
不同的土壤类型对钻孔和灌注都有很大影响。
旋挖桩质量控制重点

旋挖桩质量控制重点引言概述:旋挖桩作为一种常见的基础施工方式,在建筑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旋挖桩的质量控制对于保证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旋挖桩质量控制的重点。
正文内容:1. 桩的设计和施工参数:1.1 桩的直径和长度的选择:根据工程的要求和设计规范,选择合适的桩直径和长度,以确保桩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1.2 桩的布置间距和排列方式:根据土层的承载能力和建筑物的荷载要求,合理安排桩的布置间距和排列方式,以确保桩群的整体承载性能。
2. 施工设备和工艺:2.1 旋挖桩机的选择和调试:选择适合工程要求的旋挖桩机,并进行必要的调试和检测,确保其工作性能和稳定性。
2.2 施工工艺的控制: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施工,包括桩孔的开挖、清理、灌注等环节,确保施工质量和效率。
3. 桩身质量控制:3.1 桩身的强度和密实度:通过合理的配比和施工工艺,确保桩身的混凝土强度和密实度,以提高桩的承载能力。
3.2 桩身的垂直度和直线度: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措施控制桩身的垂直度和直线度,以确保桩的稳定性和整体结构的准确性。
4. 桩顶和桩底的处理:4.1 桩顶的处理:对桩顶进行必要的修整和加固,确保桩顶的平整度和承载能力,以便与上部结构连接。
4.2 桩底的处理:对桩底进行必要的清理和加固,确保桩底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以便与地基土层良好结合。
5. 桩的检测和验收:5.1 桩身的质量检测:采用无损检测等方法,对桩身的强度、密实度和质量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5.2 桩顶和桩底的验收:对桩顶和桩底进行验收,检查其平整度、连接性和承载能力,确保与上部结构和地基土层的良好连接。
总结:通过以上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旋挖桩质量控制的重点包括桩的设计和施工参数、施工设备和工艺、桩身质量控制、桩顶和桩底的处理以及桩的检测和验收。
只有严格按照这些重点进行质量控制,才能保证旋挖桩的安全可靠性,从而为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旋挖桩质量控制重点

旋挖桩质量控制重点引言概述:旋挖桩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中。
为确保旋挖桩的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本文将重点介绍旋挖桩质量控制的五个重点方面。
一、土层勘察与分析1.1 土壤类型的分析在进行旋挖桩施工前,必须对工地的土壤类型进行详细的分析。
不同的土壤类型对旋挖桩的施工和质量控制有着不同的要求。
例如,对于黏土地层,需要采取措施防止土壤坍塌;而对于砂质地层,需要注意砂土的稳定性。
1.2 土壤的承载力分析土壤的承载力是旋挖桩能否承受设计荷载的关键因素。
在进行旋挖桩施工前,需要对土壤的承载力进行详细的分析。
通过进行土壤试验,可以确定旋挖桩的设计参数,确保其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
1.3 土壤的水分含量分析土壤的水分含量对旋挖桩的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过高或过低的水分含量都会导致旋挖桩的质量问题。
因此,在进行旋挖桩施工前,需要进行土壤的水分含量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持土壤的适宜水分含量。
二、桩身材料选择与检验2.1 桩身钢筋的选择与验收旋挖桩的桩身通常采用钢筋加固,因此,桩身钢筋的选择与验收是确保旋挖桩质量的重要环节。
在选择桩身钢筋时,需要考虑其强度、抗腐蚀性能等因素。
在验收过程中,需要检查钢筋的质量、规格、连接方式等。
2.2 混凝土材料的选择与检验旋挖桩的桩身通常采用混凝土填充,因此,混凝土材料的选择与检验也是重要的质量控制环节。
在选择混凝土材料时,需要考虑其强度、流动性、抗渗性等因素。
在检验过程中,需要进行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试验、流动性试验等。
2.3 桩身材料的储存与保护桩身材料的储存与保护也是确保旋挖桩质量的重要环节。
桩身钢筋和混凝土材料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受潮、受污染等问题。
在施工现场,需要对桩身材料进行临时保护,防止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三、施工工艺与操作规范3.1 施工工艺的选择与优化旋挖桩的施工工艺直接影响桩的质量和效率。
在选择施工工艺时,需要根据工程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旋挖桩质量控制重点

旋挖桩质量控制重点引言概述:旋挖桩作为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在建造工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旋挖桩的质量控制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
本文将重点介绍旋挖桩质量控制的四个重点方面。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1 地质勘察: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工作,了解地下情况,包括土层的性质、地下水位、地下障碍物等。
这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旋挖桩施工技术和工艺参数。
1.2 设计方案: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和工程要求,制定旋挖桩的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应包括桩的类型、直径、长度、间距等参数,以及桩的布置图纸和施工工艺。
1.3 施工方案:根据设计方案,制定旋挖桩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应包括施工工艺、施工序列、施工设备和人员配置等。
二、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2.1 施工设备的选择和检查:选择合适的旋挖桩施工设备,并进行设备的检查和试运行。
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和安全性能。
2.2 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在施工现场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场地平整、标定桩位、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等。
确保施工现场的整洁和安全。
2.3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对旋挖桩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
包括土层的钻进、孔壁的清理、注浆、钢筋的安装等。
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三、施工后的检测和验收3.1 桩身的检测:对已完成的旋挖桩进行桩身的检测。
包括桩身的直径、长度、竖直度等参数的测量。
确保桩身的尺寸和形状符合设计要求。
3.2 注浆质量的检测:对注浆材料进行取样,进行注浆质量的检测。
包括注浆材料的浓度、流动性、固化时间等参数的检测。
确保注浆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3 钢筋的验收:对旋挖桩中的钢筋进行验收。
包括钢筋的直径、弯曲度、表面质量等参数的检查。
确保钢筋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四、质量记录和文件管理4.1 施工记录的填写: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填写施工记录,包括施工日期、施工人员、施工设备、施工工艺等信息。
确保施工过程的可追溯性。
4.2 质量检测报告的编制:对施工过程中进行的各项质量检测进行报告的编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旋
挖
桩
施
工
质
量
控
制
难
点
编制人:XX
日期:2016/6/6
旋挖桩施工质量控制难点
目前,C1-2项目即将进入旋挖桩施工,为让我项目部管理人员能较容易掌握旋挖桩施工重点难点,故编此文件。
一.旋挖桩施工的特点
首先我们必须熟悉旋挖桩具有哪些特点:
1.成孔速度快一般情况下,旋挖钻机的钻孔与成孔速度可以达到1-1.5m/min,与国内桩基础工程中传统的循环钻机相比,其优势极为明显。
由于旋挖钻机的成孔速度快,在保证整体施工进度的基础上,有效减少了施工的人力、物力投入。
2.适应性广泛由于传统的循环钻机自身重量有限,在进行硬土地层的钻孔时,难以保证钻头施加足够的压力,从而影响了成孔的速率和质量。
而旋挖钻机钻头则增加了先进的动力头装置,在进行钻孔操作时,在钻杆重量与动力头给进力的作用下,保证了钻进的强度。
据国内机械技术部门研究:旋挖钻机的成孔速度是循环钻机的5-10倍之间。
3.环保性能突出国内传统的循环钻机普遍采用连接钻杆与掏渣桶掏渣的泥浆循环方式,在施工现场必须设置一定容积的泥浆池,从而难以保证文明施工。
而现阶段使用的旋挖钻机则是采取动力头的循环形式,其基本工作原理为:使用螺旋钻头与旋挖斗,通过强大的扭矩将土、砂砾等钻进中产生的钻渣直接进行旋转挖掘,并快速提指至孔外。
由此可见,旋挖桩在施工中无需设置泥浆支护结构,实现了较为环保的干法施工,必然使施工作业过程
的污染源明显减少,有利于改善施工现场的作业环境。
二.旋挖桩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前必须全面掌握旋挖桩的施工工艺。
其主要施工工艺流程为:场地平整→孔位测定→埋设护筒→钻机就位→开钻成孔→提钻清孔→检孔→安放钢筋笼→下导管→水下混凝土灌注→提拔导管→成桩→拔出护筒→检测。
三.旋挖桩施工阶段质量控制难点
1.钻孔
1.1每根桩在钻孔前均应安设钢护筒。
根据地质情况和地下水位情况以及孔内泥浆高度的需求确定钢护筒的安设深度,钢护筒的最小长度不宜小于4.0m;钢护筒应采用4mm~8mm厚钢板制作,其内径应大于钻头直径100mm,上部应对称设两个溢浆孔口;钢护筒起吊时应采用钢扁担,埋设应准确稳固,护筒周围应用粘土填封紧密。
护筒中心和桩位中心偏差应小于50mm,护筒安设垂直度偏差应不大于0.5%。
护筒顶面宜高出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2米,还应满足孔内泥浆面的高度要求,在旱地或筑岛时还应高出施工地面0.5m。
1.2旋挖钻机重量大、机架高、设备昂贵,施工时应保证作业安全,必要时应在地面先垫设能保证其安全的钢板或路基板,防止塌陷、倾覆。
旋挖钻机成孔前和每次提出钻斗时,应检查钻斗和钻杆链接销子、钻斗门连接销子以及钢丝绳的状况,并清除钻斗内的土渣。
当桩距小于3.5倍桩径时应跳打施工,这是基于混
凝土初凝时间考虑的,也就是说对于桩距过小,不满足相关要求,在混凝土初凝前如若不采取跳打施工,很容易造成相邻桩混凝土初凝前内部扰动,影响混凝土正常凝结,降低强度,影响工程质量。
2.清孔
当钻孔达到设计桩长以及进入持力层规定深度后,直接利用钻具进行换浆清孔工作,利用钻头叶片的搅动作用和泥浆对沉渣的浮力,将孔底沉渣排出孔外。
清孔时应另行输入比重在 1.1g/cm3以下的经沉淀除渣后较洁净的泥浆,逐步置换出孔内较粘稠、含较多泥砂的泥浆,而不能直接输入清水,以防止发生孔壁坍塌。
清孔后孔底500mm以内泥浆比重应小于1.25,含砂率不大于8%,粘度不大于28s。
第一次清孔是能否达到技术要求的根本基础,第一次清孔的冲力大,清孔能力强,可以把绝大部分沉渣和较大的泥块都清除孔外,而第二次清孔是利用导管来进行的,冲力要小得多,不能让它来承担主要的清孔任务。
如果第一次清孔能达到规定的沉渣厚度要求,第二次清孔作为储备,要保险很多。
沉渣厚度(第一次清孔孔深—混凝土灌注前实测孔深)必须满足:端承型桩,不应大于50mm;摩擦型桩,不应大于100mm;抗拔、抗水平桩,不应大于200mm。
3.钢筋笼制作与安装
钢筋笼比较容易出问题的是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够。
为保证保护层厚度,钢筋笼上应设置保护垫块,设置数量一般是每节钢筋笼
不少于2组,每组3~5块,且应均匀对称布置。
本工程监理部中就明确要求每3m布置一组。
为避免保护层垫块陷入孔壁泥层内,造成桩位偏移,应采用中心穿孔的圆形砂浆块,其半径即为保护层的厚度,钢筋笼制作时就穿挂在螺旋筋上,这样垫块与孔壁的接触面积大,效果好。
钢筋笼下沉时应采用对称的两根吊环,确保钢筋笼下沉时的垂直度与下沉速度,避免钢筋笼碰撞孔壁和自由下落,就位后应立即固定钢筋笼。
4.导管安装
4.1确保导管质量良好,壁厚均匀(不宜小于3mm),内壁光滑、圆顺,内径一致,橡胶圈质量良好,螺旋丝扣用加力杆拧紧,接口严密。
导管使用前应试拼装和试压,试水压力为0.6mpa~1.0mpa。
每次浇注完混凝土后应及时对导管内外进行清洗,使用前应检查是否有水泥浆块附着在导管内壁。
4.2导管接头应采用丝扣或双螺纹方扣快速接头,不宜采用法兰接头,可设置三角形加劲板或设置锥形法兰护罩。
导管应设在钢筋笼中间,导管接头处外径应比钢筋笼的内径小100 mm以上。
提升导管时,避免挂碰钢筋笼。
导管应有多种可调节长度,除3米的标准节和4米的接头外,还应有2m、1.5、1m等短节,根据每根桩的成孔深度进行导管长度配置,将导管下端下放到距孔底渣面0.3~0.5m范围。
5 混凝土灌注
5.1混凝土灌注质量控制的关键在于第一斗混凝土的灌注,而第一斗混凝土的控制最紧要的是初灌量的计算。
要保证将导管内的泥浆一次性排出,里外隔绝。
混凝土浇筑时应使用隔水栓,如预制混凝土隔水栓球、砂包、细石混凝土隔水栓外裹棉布等,本工程从施工的方便程度、可靠性和经济性,以及对桩身影响等方面综合考虑,采用在料斗卸料口处设置料闸,将料斗与导管接口堵住,待料斗灌满并大于初灌量后再打开料闸,这样才能保证后续灌入的混凝土不会混入泥浆造成夹桩。
初灌后导管下口应被埋入混凝土1.2m以上。
5.2控制好导管提升高度,随时检查导管在混凝土中的埋置深度,导管埋深任何时候不得小于1m,一般宜为2m~6m,使桩内混凝土在灌注过程中自然密实。
严禁将导管提出混凝土灌注面,并赢控制提拔导管速度,应设专人同步测量导管埋深及管内外混凝土灌注面的高差,埋深太浅容易出现断桩,埋深太深容易出现堵管等意外情况。
并以此要求来计算确定导管每次提升的高度与拆除的节数。
5.3在灌注桩无钢筋段的混凝土时应尽量加快,当孔内混凝土面接近钢筋笼时,应保持较深的埋管,放慢灌注速度,控制在20m3/h以内,即每斗在2min内慢慢滑入导管内,以控制混凝土上返速度,减少其对钢筋笼的携带能力,防止钢筋笼上浮;当混凝土进入钢筋笼5m左右(h=5m)时,要把导管底端提升到笼底以上2m处,导管组配时应预先计算好,如不满足2m要求,则应
继续浇灌混凝土,既能保证取管又能满足导管埋深要求。
此时导管以下2m钢筋笼便被该段非流动混凝土压住,再继续灌注时,随着混凝土面的上升,该段钢筋笼受到的压持力也随之增加,有了这段安全距离,钢筋笼就不易上浮。
5.4混凝土灌注到桩顶后必须进行翻浆超灌,将和泥浆混合在一起的混凝土浮浆翻出孔外,直至新鲜混凝土冒出桩顶,不让浮浆裹入桩内而影响桩身混凝土质量。
超灌高度宜为0.8~1.0m,超灌部分最终作为浮浆层被凿除,从而保证桩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等级。
四.总结
在旋挖桩施工管理中,我监理部人员对于相关技术问题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并且积极制定有效、科学的对策,这是保证旋挖桩施工进度和质量的重要条件。
XXXXXXXX
编制人:XX
日期:20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