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强化训练(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强化训练(含答案)1. 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野杜鹃又叫“映山红”。
花的衣苞像一粒粒小而饱满的花生米,花苞外面包着一层土黄色的皮。
当春风(吹着拂面刮来),桃花(绽开长开露出)的时候,野杜鹃也仿佛睡醒了似的,露出花芽来迎接春天了。
瞧,深红色的花芽裂开了小嘴,外面那一层皮(慢慢很快立即)被顶上去了,真像是在头上戴了一顶黄色的桂冠。
野杜鹃的第一朵花上有个小小的花瓣,其中一瓣上有七八个红色的斑点,很好看。
每朵花里有六七根白色的丝状花蕊。
一个花苞里开出的两朵花对坐着,它们是那么娇艳,那么鲜红,真像一对美丽的红蝶停在树枝上。
望着这(淡红火红淡黄)的野杜鹃,我想:野杜鹃不像人工栽培的花草那么娇,不怕风吹雨打,不要(贫瘠肥美肥沃)的土壤,却漫山遍野地盛开着。
它是多么可爱啊!我(认真出神仔细)地看着杜鹃花,看着,看着,仿佛自己也变成一朵美丽的杜鹃花,迎着春风盛开。
(1)给短文加个题目。
(2)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
①“桂冠”的“冠”是把______比作______。
②“漫山遍野”的“漫”意思是______。
(3)从文中括号里选出恰当的词语,它们分别是______
(4)文中用了许多比喻句,其中把花苞比作______。
(5)找出描写花芽样子的句子。
(6)本文写杜鹃花,分别写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时期花的______,表达了作者对野杜鹃的______。
2.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电饭锅使用说明
【特点和用途】本产品为保温式自动电饭锅,使用方便,清洁卫生,可以进行蒸、煮、炖等多种操作。
【使用方法】
①煮饭的米与水的比例,以1:1.5为宜。
②接上电源,红色指示灯亮,要按下“开始”键,才能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注意事项】
①不宜用内锅淘米,以免变形而影响使用。
②饭熟时,红色指示灯自动熄灭,黄色指示灯亮。
此时不要急着揭开锅盖,再焖10分钟左右,饭才好吃。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点亮一______ 麻烦一______
(2)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①只要一接上电源,电饭锅就可以正常工作。
②用内锅淘米,使用更方便。
①饭熟时,黄灯亮了,还要焖10分钟左右,饭才好吃。
3. 小小阅读秀。
鸟医生们
老熊的脖子上长了一个疖子,疼得他坐立不安,睡不着觉。
啄木鸟奉命前来给他治病。
他扳住老熊的脖子左瞧右看,看了半天,又想了半天,也没有作出决定。
“犹豫什么?”老熊不耐烦了,“把疖子啄破,就好了!”
“不行呀,”啄木鸟慢声细气地说,“再等一等吧。
如果这疖子到晚上还不破,我再想办法吧。
这事我一个人决定不了,要召集鸟医生们一起来会诊。
再说,谁都知道,猫头鹰的嘴比我的尖得多,就是啄疖子,他也比我……”
“快去请猫头鹰!”老熊打断了他的话。
结果,请来了猫头鹰,后来又请来公鸡,后来又请来仙鹤……这些医生和啄木鸟一样,都不肯由自己来承担医疗责任。
大家推来推去,最后还是决定等下去,让疖子自己破。
老熊在床上翻滚挣扎,疼得乱叫,无意之中碰到了一只蜜蜂。
蜜蜂狠狠蜇了老熊一针。
老熊浑身一哆嗦,病立刻好了。
鸟医生们这才松了口气。
(1)老熊病了都请了哪些鸟医生?
(2)是谁给老熊看好了病?
(3)你觉得那些鸟医生做的对吗?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罐水
100多年前,法国军队侵占了西班牙。
一个炎热的夏天,在一个干旱的地区,西班牙人在井里下了毒,不让法国侵略者喝水。
有一小队侵略军在上尉维龙的带领下,到处找水喝。
走了很多路,冲进一个小屋。
屋里有位妇女,怀里抱着一个小女孩,冷冷地盯着他们。
士兵要水喝,她摇了摇头,什么也没说。
上尉命令:“搜!”士兵们到处乱翻,找到一罐水,一拥而上,争夺水罐。
上尉命令他们放下。
走过去,看了看满罐的清水,觉得喉咙像火烧似的,恨不得捧起来喝个精光。
可是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倒了一杯,递给妇女说:“请你先喝!”妇女接过杯,看了看怀里的孩子,把水喝光了。
维龙又倒了杯水递给女孩:“你也喝一点!”母亲缓缓接过杯子,亲亲女儿,用西班牙语低声说:“孩子,为了妈妈,喝吧!”女儿也喝了半杯水。
上尉见此,倒了满满一杯,一饮而尽。
士兵们也都喝了。
一罐水很快喝光了。
他们坐下休息,不料一个接一个倒地而死。
妇女和孩子也死了。
原来妇女早已在罐中下了毒。
人们都(纪念怀念钦佩)这母女俩的爱国精神。
西班牙解放后,大家为她们建了一座高高的纪念碑。
(1)根据短文内容理解词语。
①一拥而上:______。
②一饮而尽:______。
(2)“上尉命令:‘搜!’”表现了侵略者行为______(果断粗暴);西班牙妇女冷冷地盯着他们,说明她对侵略者的______(憎恨冷淡)。
短文中画横线
的句子反映了侵略者的______(狡猾无耻)。
(3)短文中画线的句子是什么意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4)在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括号里选择适当的词语画上对号,再说说最后一个自然段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情感?
5. 请认真阅读下列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挥师出祁山,准备一举歼灭曹魏大军。
但是,由于蜀将马设失守街亭,彻底打乱了诸葛亮的战略部署,诸葛亮只好率领大军退守西城。
司马懿攻占街亭、列柳城之后,率领十五万曾魏大军,直奔西城杀来。
这时,诸葛亮身边已经没有得力战将,只剩下一些文官。
他带来的五千军马,已派走一半去搬运粮草,只剩两千五百名士兵留守在城中,以备不时之需。
官员们听说司马懿率领十五万大军向西城杀来,个个吓得魂不附体。
诸葛亮登上城楼一看,只见东北方向尘土扬天,显然魏兵已向西城杀来。
诸葛亮仔细分析了一下,觉得逃跑已经来不及了,如果要拼死抵抗又缺兵少将,因此形势十分危急。
在这紧要关头,诸葛亮并没有慌乱,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诸葛亮下令,把城头旌旗全部藏起来,诸将各自坚守岗位,不得慌张,否则立即处死。
同时,大开城门,让一些士兵装扮成老百姓,在街道上洒扫,不得惊慌乱动。
诸葛亮自己则端坐在城门楼上,羽扇纶中,焚香抚琴,摆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司马懿的大军很快就来到西城的城楼之下。
此时,诸葛亮一人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掏,焚着香,弹着琴,还有两个童子伺候两旁,而且城门内外也只有二十多个百姓,只顾低头洒扫,脸上毫无惊慌的神色。
司马禁见此情景,怀疑城中有重兵埋伏,于是就急忙下令退兵。
(1)选文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是
(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①诸葛亮挥师出祁山,一开始就是在防守,而不是进攻。
______
②马谡失守街亭,让诸葛亮一方陷入了非常被动的局面。
______
③听说司马懿大军要杀来的时候,诸葛亮身边的人都非常镇定。
______
④故事的结局是,司马懿中了诸葛亮的计,怕有埋伏就退兵了。
______
(3)为什么说诸葛亮一方“形势十分危急”?
(4)为了应对即将到达的司马懿大军,诸葛亮做了哪些安排?
(5)你觉得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请说说。
6. 读短文,做习题。
小蓝裙的故事
[美国]彼兰特
多年以前,一个小镇的小学来了一位新老师。
开学时,老师就向小朋友们宣布,这个学期谁最努力,对班级贡献最多,老师会亲自做一件礼物送给她。
学期结束时,有个小女孩得到了老师做的一条小蓝裙。
小女孩很高兴地跑回家,穿上小蓝裙给妈妈看。
妈妈却觉得有些不对劲。
原来小女孩的脸和上衣是脏的,与小蓝裙不协调。
于是妈妈给小女孩梳洗,换上干净的衣服。
哇,好一个漂亮的小公主!小女
孩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小女孩和妈妈都很高兴。
过了一会儿,妈妈又觉得不对劲了。
原来,平时不注重整理,家里乱糟糟的,与穿着小蓝裙的漂亮女儿不协调,于是母女俩一同收拾屋子,一个下午的工夫,家里焕然一新。
傍晚,爸爸回家,一进门就急着往外走,以为进错门了。
第二天,爸爸看到杂草丛生的庭院与整洁的家很不协调,于是决定整理庭院,粉刷墙面。
三天后,一栋整洁亮丽的房屋出现在街道上。
邻居们看到他们的房子如此干净整洁,觉得自己住的地方不对劲。
一个月后,一条整齐洁净的街道出现在这个城镇上。
(1)第五自然段中与“乱糟糟”形成鲜明对比的词语是______。
(2)第三自然段中,“不协调”具体是指()。
(3)这篇短文告诉我们()。
7. 现代文阅读
詹天佑(片断)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
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计算。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工作首先要()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
塞外常常(),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
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
白天,他(),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
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
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1)按原文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在文中空白处加上标点。
(3)描写詹天佑勘测铁路工作条件恶劣的句子是______。
(4)在这段话中找出一组近义词。
______
(5)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
①“‘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意思是说工程人员勘测、计算、设计都应周密,一点儿也不能马虎。
②詹天佑在勘测线路时,碰到的困难主要是气候恶劣。
(6)描写詹天佑想法的句子是______,这些想法表现了詹天佑______的精神。
(7)这段话是围绕______写的,这句话在这段中的作用是______。
8. 读一读《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做一做。
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
有的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sōu)索着每一条缝隙(xì),细心地捕捉着废墟里发出的声音;有的队员操作液压钳,剪断纵(zóng)横交错的一根根钢筋,搜寻着压在废(fèi)墟(xū)下的幸存者……当时气温高达34摄氏度,队员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汗水把衣服浸透了,队员们仍然坚持战斗。
(1)请从上文中找出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语。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迅速——______ 细心——______
(3)找出队员们进行救援工作的具体表现。
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爱动脑筋的孩子
华佗是我国古代的名医。
华佗七岁时,父亲就去世了。
他每天帮助母亲打柴、放、养蚕。
有一天,华佗和几个小朋友一起摘桑叶,一位老爷爷路过,问他们:“谁能摘下树顶上的叶子?”小朋友们抬头一看:树那么高,树顶上的枝条那么细,根本上不去呀!
华佗想了想,找来一根绳子,在绳子一头拴了块石头,把石头抛过枝条,枝条就被压弯了。
他又用双手使劲拽绳子,枝条更低了。
这样,他就摘到树顶上的叶子了。
老爷爷笑了,说:“这孩子爱动脑筋。
好,我就收你做徒弟吧!”原来,老爷爷是当地有名的蔡医生。
(1)读句子,对照上文加标点。
①华佗每天帮助母亲打柴______放牛______养蚕______
②谁能摘下树顶上的叶子______
③好______我就收你做徒弟吧______
(2)从文中找出几个带有“扌”的字,模仿一下它们的动作。
(3)我来问,你来答。
①华佗是什么时候的人?他从事什么职业?______
②为什么老爷爷只收华佗做徒弟,而不收其他的孩子?______
(4)华佗是怎样摘到树顶上的桑叶的?请从文中找出来。
你还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
10. 音乐课上,师生正在欣赏四川民歌《川江号子》,忽见一学生埋头大睡,老师叫醒他说:“你怎么把《川江号子》听成了《摇篮曲》?”学生面带愧色,却不失幽默地自我解嘲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老师的言外之意是______。
(2)如果你是那位学生,你解嘲的话是______。
1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走遍天下书为侣
对此,我回答是:是的,我愿意读上一百遍,我愿意读到背诵的程度。
这有什么关系呢?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你喜爱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
个!”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1)我会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熟悉——______ 喜爱——______
(2)我会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改为陈述句)
②书是朋友。
(扩句)
(3)作者把喜爱的书比作“一个朋友”的理由是什么?
(4)作者把喜爱的书比作“家”的理由是什么?
(5)“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的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谈谈你的想法。
12. 阅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完成练习。
禹在外治水13年,曾经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一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
禹的儿子十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1)这一自然也告诉我们大禹治水的______很大。
我们可以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数字中体会到。
(2)假如你是和大禹一起治水的人,当大禹路过自己家门的时候,你会对他说什么?
1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苏联红军攻进了柏林,德军拼死挣(zhēng zhèng)扎,与红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
突然,从一条街道中间的废墟中传来丧子的哭声,是个德国小孩。
此时,苏军与德军正在街道的两头对射,小孩随时可能丧命。
这时,苏军士兵奥沙罗夫不顾战友们的劝说,站起来径直朝小孩走去,战友们只好停止射击,把所有火力都对准奥沙罗夫的前方,准备火力接应。
没想到的是,街道那边的德军也停止了射击。
奥沙罗夫安静地走到小孩身边,把小孩抱起来,朝街道边的一个安全掩体走去。
此时,整个街道一片安静,一位随军记者完整地记录下了这个感人的瞬间。
当奥沙罗夫把小孩抱进掩体,并把小孩放下时,双方的枪声再次响起,奥沙罗夫随后被一发子弹击中(zhōng zhóng),送进了战地医院。
第二天,奥沙罗夫解救小孩的全套康片被印在传单上,标题是《柏林,请停止枪声》。
许多柏林市民看到传单,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许多化装成平民的德国士兵也交出武器。
奥沙罗夫成了大英雄。
记者问奥沙罗夫,为什么敢在枪林弹(tán dàn)雨中站起来,奥沙罗夫说:“爱,会让枪声停止。
”然后,他流着泪讲述鲜(xiān xiǎn)为人知的故事:
那一年,德军攻进莫斯科,同样遭到了苏联人民的顽强抵抗。
在一条小巷里,几个德国士兵正警惕地举着枪小心地向前推进。
突然,前方传来一连串汪汪的叫声。
他们循声找过去。
一只小狗正蹲在一个受伤的少年身旁,轻轻地舔着少年的脸。
少年惊恐地看着几个德国士兵,用手指了指小狗,然后又摇了摇头。
德国士兵明白,少年是在乞求他们不要杀小狗。
小狗依然不停地重复着刚才的动作。
德国士兵也明白,小狗是在乞求他们救救它的主人。
几个德国士兵
沉默了许久,绕过少年和小狗向前方走去……那个少年正是奥沙罗夫。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
(2)给文中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挣______(zhēng zhèng)扎击中______(zhōng zhóng)
枪林弹______(tán dàn)雨鲜______(xiān xiǎn)为人知
(3)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径直:______。
②鲜为人知:______。
(4)用文中的词语填空。
______的战斗又打响了,八路军战士冒着敌人的______,英勇地冲了上去,打得日本鬼子落花流水,垂死______。
(5)短文记叙了______件事,事件的主人公都是______。
我觉得他是一个______的人。
(6)“此时,整个街道一片安静,一位随军记者完整地记录下了这个感人的瞬间。
”此时“感人的瞬间”在你的脑海中一定已定格为一幅感人的画面,请你给这幅画面配上简要的文字说明。
(7)读完短文,你有什么感受?
14.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我掩着面叹息。
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文中写出了在洗手时、时、时、时、天黑躺上床上休息时、时、时,写出了时间的。
(2)文中表示时间流逝的词有:过去、、、、、闪过。
这是为了避免使用相同的词会造成语句的重复。
(3)文中“伶伶俐俐”写出了;“我”掩面叹息,“我”叹息的是。
(4)孔子曾经叹息时间流逝而不复返,请填下半句。
子在川上曰:。
(5)请你仿照作者具体描述日子匆匆而逝的写法,再写上几句。
1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竹子
竹子是极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青青翠竹,全身是宝。
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
竹皮可编织竹器;竹沥和竹茹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
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
我赞美竹子的无私奉献精神,但更欣赏竹子那种顽强不屈的品格,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笋就悄悄地在地下舒展身子。
春雨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土层,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
暑尽冬来,迎风斗寒,经霜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
自古以来,它和松、梅被人们誉为“岁寒三友”,历来竞相为诗人所题咏,为画家所描绘,为艺术家所雕刻,为游人所向往。
我想,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我们每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1)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用途出发,表现了“青青翠竹,全身是宝”。
(2)短文重点写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
请你用波浪线画出表现竹子生命力顽强的语句;用横线画出作者由竹子引发联想的语句。
(3)短文在写法上同《白杨》一课相似,都是______的文章。
(4)“息”字的解释有:A.呼吸时进出的气。
B.停止。
C.消息。
D.利钱;利息。
短文中的“息息相关”的“息”应选______解释;“自强不息”的“息”应选______解释。
(5)将文中划线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6)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①这段文字写了竹子的用途和品格。
②“岁寒三友”指的是竹、松、菊。
③短文把翠竹比作绿色的宝矿,用来说明竹子全身都是宝,用途非常广泛。
16. 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伯父逝世以后,我见到他家的女佣阿三。
阿三是个工人的妻子,她丈夫失了业,她愁得两只眼睛起了蒙,看东西不清楚,模模糊糊的像隔着雾。
她跟我谈起伯父生前的事情。
她说:“周先生自己病得那么厉害,还三更半夜写文章。
有时候我听着他一阵阵接连不断地咳嗽,真替他难受。
他对自己一点也不在乎,倒常常劝我多休息,不叫我干重活儿。
”
(1)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蒙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模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2)给这段加个小标题。
(3)通过这段话,你认为鲁迅先生是一个______的人。
17. 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爱玩的太阳娃娃
天上的太阳娃娃喜欢吹白云玩儿。
瞧,她把嘴巴鼓得(圆圆园园)的,朝着身边的云吹呀,吹呀,吹出了一对长(cháng zhǎng)耳朵,一条短尾巴,一个胖肚子,一个圆脑瓜。
哈,她把
那朵白云改成一只小白兔啦!
太阳娃娃一边在天上跑,一边吹,把这朵白云吹成荷花,把那朵白云吹成白雪公主……她越吹越开心,一不小心把一朵白云吹进海里去了,自己也一起滚进大海中。
啊,她在海里把(那哪)朵白云吹成了一朵漂(piāo piào)亮的白浪花。
(1)选择括号中正确的词或读音。
鼓得______(圆圆园园)长______(cháng zhǎng)耳朵
(那哪)______朵白云漂______(piāo piào)亮的
(2)短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第2自然段有______句话。
(3)太阳娃娃喜欢吹白云玩,她把白云吹成了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短文中写小白兔样子的词语。
18. 【材料】城市地名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
泉州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古城,在正式名称之外还有自己的“别称”。
据史料记载古代的泉州城不是很大,城郭形似鲤鱼,城里种植了很多的刺桐树。
宋元时期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写的《马可·波罗游记》,就用了一个“别称”来称呼泉州。
(1)请写出泉州的两个“别称”:______
(2)汉语里不仅有“别称”,还有约定俗成的“简称”。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起来简称:______
1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玉林绽琼花
雾凇之美,美在壮观、奇绝。
人们把观赏雾凇的过程叫“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
“夜看雾”,是在雾凇形成的前夜观看松花江上出现的雾景。
大约在黑夜里十点多钟,松花江上开始有缕缕雾气,继而越来越大,越来越浓,那大团大团的白雾,从江面滚滚而起,不停地向江岸漂流,使江边路上的行人,像是在云中走来走去。
“晨看挂”,是早起看树挂。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棵棵杨柳宛如玉枝垂挂,簇簇松针恰似银菊怒放,江风吹拂,银丝闪闪,玉菊摇曳,太阳升起,碧空如洗,雾凇晶莹多姿。
“待到近午赏落花”,是说树挂脱落的情景。
一般在上午10时左右,树挂开始一片一片脱落,接着是成串地往下滑落。
微风吹起脱落的银片在空中飞舞,明丽的阳光辉映到上面,空中形成了五颜六色的雪帘。
吉林雾凇这一罕见的自然奇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
每年凡来吉林参加雾凇节并亲眼观赏过吉林雾凇的人,都对这飘逸绝妙的风姿叹为观止,赞叹吉林雾凇是“美之绝境”。
(1)读了文章,雾凇给你留下的总体印象用一个字来描述就是“______”。
(2)人们把观赏雾凇的过程叫作“______”。
海内外游客赞叹吉林雾凇是“______”。
(3)在文中找出一处比喻句。
(4)默读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这两段的关系是______。
(5)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话想说?
2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公园的一角
我们踏着石级登上半山腰,迎面是圆形的喷水池,池中有一座假山。
假山上有崎岖小路,有悬崖峭壁,有精致的楼阁和小巧玲珑的凉亭。
假山上还有四个小喷水管,欢乐地喷着水花。
秋风阵阵,水花随风飘洒而下,迷迷蒙蒙,像是给假山罩上一层薄薄的轻纱,景色迷人,就像仙境一般。
池中各色各样的金鱼鼓着一双双大眼睛,自由自在,有时潜入水草中,有时浮游到水面上,好像在听我们快乐的歌声。
池中的水竹倒映水中,和蓝天白云的倒影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围绕着喷水池种满了奇花异草,凤尾花扬起脸蛋,它的脸颊似火一样红,像是在热情地欢迎我们;鞭炮花像节目的礼花,在祝贺我们祖国繁荣昌盛,发达兴旺。
在喷水池的四周,有许多高大的树木:榕树、木棉、银槐等。
这些绿树、红花映衬着假山喷泉,真是美丽极了。
(1)在文中找出一个拟人句,并写下来。
(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1. 阅读课文片段,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752年7月的一天,天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
富兰克林在儿子的帮助下,把一只风筝(zhēn zhēng)放在高高的天空。
风筝上拴(shuān shān)了一根细铁丝,用来吸收云中的“天电”。
放风筝的线是用麻绳做的,绳子下端结上一段丝带,在麻绳和丝带的接头处,系(jìxì)着一把铜钥匙,富兰克林站在房子里攥(cuàn zuàn)住丝带。
风筝越飞越高,远远望去,犹如云海里的一叶小舟,颠簸着,摇晃着。
一片乌云掠过风筝上方,富兰克林发现麻绳上的纤(xiān qiān)维“怒发冲冠”般地竖了起来。
这是麻绳带电的信号!突然,一道闪电劈开云层,在天空划了一个“之”字,接着一个炸雷,大雨倾盆而下。
麻绳淋湿后就成了能使电流通过导体。
这时,富兰克林用手指靠近铜钥匙(shi shí)“啪”的一声,聚然闪现一道蓝色的火花,他的手臂一阵发麻。
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抓住‘天电’了!”
(1)填空。
富兰克林用来做实验的工具是一只拴了______的风筝,线是用______做的,下端结上了一段______,在它们的接头处还有一把______。
(2)请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这一段的大意。
(3)读完本段内容,你最大的感受是:______。
(4)选择合适的读音。
风筝______(zhēn zhēng)栓______(shuān shān)了系______(jìxì)着
攥______(cuàn zuàn)住纤______(xiān qiān)维钥匙______(shi shí)
2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那时候的语文叫国文,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二,三,四年级的课文,都是如此。
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
从事文学创作,需要丰富的想象力。
在这方面田老师培育了我,给我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