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的女性主义解读 by 杨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文学
《巴黎圣母院》的女性主义解读
杨洁 (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摘要: 女性主义批评是 20 世纪文学论坛中具有划时代意义
的一次革命,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文学作品,向
人们展示了文学经典中易被忽视的层面。 论文试在女性主义批评
理 论 的 指 导 下 分 析 雨 果 经 典 作 品 《巴 黎 圣 母 院 》,通 过 对 女 主 人 公
3.世俗的偏见
爱斯梅拉达从小无父亲,被人拐卖后与母亲断了联系,为了生 计她每日靠卖艺跳舞为生。 她跳舞时总有许多观众为她喝彩,但是 也有诅咒的声音, 她的美貌和美丽以及潇洒的舞步让她与世俗眼 中的淑女形象格格不入。 保守的中年妇女会指责她的衣着过于暴 露,庸俗的年轻女子也会嫉妒她的美貌而骂她是个吉普赛浪人。 [7] 她不像其他人一样嫌贫爱富,她生活在“黑话王国”-巴黎乞丐及流 浪者聚居的地方,是他们眼中的宠儿。 然而在当时极其保守封建的 社会, 她作为一个吉普赛流浪者是受排斥和鄙夷的。 就连她的生 母-女修士居尔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也多次的诅咒这个跳舞的吉 普赛女子。 另外,在爱斯梅尔达接受审判时,副主教克洛德用巫术 的罪名诽谤她。 副主教利用宗教制造血腥事件固然可恨,而民众们 呼声的背后其实也隐藏着他们内心的偏见, 在他们看来爱斯梅拉 达接近卫队长肯定图谋不轨。 当倒在血泊中的卫队长被抬走时,爱 斯梅尔达听到周围人在议论“一个巫婆刺杀了卫队长”。 [6]说她爱恋 卫队长根本是天荒夜谈, 这种偏见是造成爱斯梅拉达罪名成立的 又一原因。
首先,先看雨果笔下的女性形象,不管是《悲惨世界》里他花重 笔墨描写的“四人帮”-方汀,宠姬,大丽,瑟芬还是《巴黎圣母院》中
的爱斯梅尔达,她们都无一例外的是年轻美貌的女子。 作者在无形 中传递了一种他对女性的审美标准,女人应当首先是秀色可餐的, 光彩照人的。 这就含蓄的表达了作者的大男子主义,他在歌颂正面 人物的同时,都赋予了她们美丽的外形。
作者简介:杨洁(1988-)女,河南省开封市人, 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
文学界 . 76 .
外国文学
天生的聋人,审判就在稀里糊涂的状态下进行。 “这简直是吃人的 法 院 ”,法 官 被 称 为 “黑 猫 ”,法 庭 录 事 被 称 为 “野 猪 ”,皇 家 律 师 则 是 “鳄鱼”。 [6]不仅法院这样,整个社会都在吃人,尤其像爱斯梅尔达这 样的女性更是处在社会的最底层,受尽压迫。 贵族们歧视她,当权 者视她为草芥。 地位的卑微,大胆的个性都颠覆了这个时代对女性 的要求。
其次,作者的“宿命论”在《巴黎圣母院》中叶有所体现。 他在小 说的开篇写到,巴黎圣母院的石头上刻有清晰的希腊文字“宿命”。 让人们觉得似乎这些人物的命运都是上天注定的, 不管是爱斯梅 拉达,克洛德还是伽西莫多都逃不过命运的安排,所有的抗争都是 无谓的。 他笔下的爱斯梅拉达也暗示出了作者内心对女性的一些 偏见,女性的命运是与男性的命运紧密相连的,就算男性要抛弃自 己女性也少有反抗心理。 正如小说中的爱斯梅尔达,她一味的陷入 感情无法自拔,却不懂抗争,让自己摆脱内心对弗比斯的爱慕。 这 在《悲惨世界》里也有所体现,里面的“四人帮”都是美女但都没有 逃脱被花花公子耍弄的命运。 [7]总的说来,作者没有从女性主义的 角度来描写女性, 他对女性的同情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男尊女卑传 统思想的流露。
2. 封建专制主义的迫害
小说中爱斯梅拉达悲剧的导火索就是她爱上了年轻潇洒的卫 队长弗比斯。 他在爱斯梅拉达遇到危险时上演了英雄救美的一幕, 致使爱斯梅尔达对他一见钟情。 但是,这只是善良天真的爱斯梅拉 达的一厢情愿换罢了,当时的法国正处在黑暗的封建时期,唯利是 图和功利主义导致物欲横流、道德沦丧。 在这样一个社会里,女性 只是男人的附属品。
参考文献: [1]方向真.善与恶的较量 美与丑的舞台[J].顺德职业技术 报,
2009,(7):75-76. [2]付丹.巴黎圣母院人物形象的建筑解读[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
学报,2010,(27):58-59. [3]凯特.米利特.性的政治[M].钟良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
版社,1988. [4]柳鸣九.雨果创作评论集[M].漓江:漓江出版社,1983. [5]刘 艳 萍.论 《巴 黎 圣 母 院 的 悲 剧 性 》[J] 孝 感 学 院 学 报 ,2008,
(28):12-13. [6]雨果.论文学[M].柳鸣九.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7]雨果.巴黎圣母院[M].陈敬容.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8]雨果.悲惨世界[M].李玉民.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 [9]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1.宗教势力的压迫
小说中的副主教克洛德可谓造成爱思密达悲剧的始作俑者,
他对爱斯梅拉达因爱生恨最终导致了心理变态。 他尾随爱斯梅拉 达并趁她与卫队长法比约会之际偷袭法比,然后嫁祸于爱思密达。 小说中的法国正是处于黑暗的中世纪,人们思想愚昧,对宗教盲目 崇拜。 从某种程度上讲,克洛德本人就是教会势力的化身。 他的内 心极度空虚,每日沉溺于伪科学,一心想精通炼金术,并异想天开 的认为“如果我可以炼出黄金,那么统治整个世界的就不再是国王 而是我了! ”。 [5]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 年 2 月 26 日~1885 年 5 月 22 日),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19 世纪前期积极浪 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 被人们称为 “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巴黎圣母院》被誉为雨果最富浪漫主义的作品,小说主要描写了 三男一女的情感纠葛: 一个副主教、一个敲钟人、一个卫队长, 三个 人同时热烈地追求一个吉卜赛女郎。 [1]论文是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 该小说, 指出造成女主人公爱斯梅拉达人生悲剧的正是男权主义 社会的专制和冷酷并从三个方面即教会对女性的压迫, 封建专制 主义对女性的束缚,世俗偏见对女性的不公来加以分析。
. 77 . 文学界
克洛德只是当时众多宗教神权桎酷下的一员, 他身上所体现 的正是封建宗教对人们特别是对女性的束缚。 宗教是男权社会的 产物,并且被打上了男性优越论的烙印,宗教的神话传说里充斥着 男尊女卑的思想。 女权主义者耐特认为“宗教是造成妇女从属地位 的主要因素之一”,宗教一旦上升到信仰的层面其威力便不亚于政 治手段。 [3]从伊甸园中上帝取出亚当的肋骨创造出夏娃,女人就被 当成了男人的依附品。 《创世纪》更是贬低了妇女,认为女性的思想 都是邪恶的, 西方神话中潘多拉的故事更是将女性描写成了灾难 的根源。 在宗教思想中女性就是可诅咒的部落,是男人永远都无法 挣脱的瘟疫。 [3]而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就是女人所特有的产物--性欲。 因此宗教宣扬禁欲主义,将男女之情理解为人类堕落的导火 线。
4.作者的女性观
书中描写了一个那样的社会, 和在那个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人 物的状态,麻木的如那个为队长弗比斯,最底层的如老鼠洞里的女 修士居尔第,疯狂的副主教克洛德,还有尽全力反抗的最丑陋的伽 西莫多。 这部作品就是作家借用了中世纪题材对封建专制和天主 教会罪行的总清算,也是对 1815--1830 年的波旁王朝反动暴政的 深刻批判。 比如,小说中对流浪汉攻打圣母院的描写,实际上是巴 黎人民 1830 年七月革命的再现。 [4]从小说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反封 建,反教会的,他提倡人道主义。 人道主义的核心是仁爱,雨果相信 仁爱可以改变穷人们悲惨的命运。 文中爱斯梅拉达和伽西莫多其 实就是他笔下人道主义的化身。 但总的来说,雨果不是一个女性主 义者,虽然他的诸多小说中都描写了不同女性的命运个生活状况。 “写 女 性 的 小 说 ”不 等 于 “女 性 小 说 ”,作 者 认 为 雨 果 在 对 女 性 的 看 法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大男子主义。
5. 小结
通过论证,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巴黎圣母院》是一部惊世 骇俗的作品,作者描写了中世纪的社会生活, 但它并不留恋和美化 过去, 而是站在法国七月革命以后历史发展的新水平上, 歌颂和美 化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 [4]从女性主义的角度为我们解 读该作品提供了性的手段和研究方法, 也从另一个角度剖析了女 主人公爱斯梅尔达的悲剧成因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希望这篇文 章能引起更多人对女性主义及经典著作之间的关系, 为读者解读 经典开启一扇门。
爱思密达的女性形象重新阐释来发掘本小说的深层含义及作者含
蓄的女性观。
关键词:女性主义批评;《巴黎圣母院》;爱斯梅拉达;女性观
Abstract:Feminist criticism is one of the most epoch-making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revolutions among the 20th century literature, which provides us a
brand new perspective for appreciating literary works. It also shows
people the ignored levels in literary canons, opens a door for people
who are analyzing and studying literary phenomena. The thesis is try-
meralda
Key words:words Feminist Criticism; Notre-Dame De Paris ;
Esmeralda ; Feminist Concept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12)01-0076-02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诞生于 20 世纪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的欧 美,它是西方女性主义运动高涨并深入到文化、文学领域的成果, 因而有着较鲜明的政治倾向。 它要求以女性的视角对文学作品进 行全新的解读,探讨文学中的女性意识,研究女性特有的写作、表 达方式,关注女性作家的创作状况。 [9]
不仅如此,宗教禁欲主义也在他心中根深蒂固,这种畸形的道 德观让他时常压抑自己内心对异性的渴望。 “回避一切女人”是他 对自己的要求, 因此当他看到美丽动人的爱斯梅拉达后不仅惊呼 “自己失去的生命就在眼前”,但随即他又对自己“童男生理和血液 的复苏”感到了惊恐,他害怕自己压抑已久的感情爆发出来。 [1]
ing to analyzing the classic work of Hugo-- "Notre-Dame De Paris"
under the feminist criticism, explore the underlying meanings and
Hugo's feminist concept through re -interpreting the figure of Es-
弗比斯,贵族小姐还有法官他们都代表着封建专制者,在他们 眼中一介草民只能乖乖服从,根本无权争取所谓的权利和自由。 当 营救爱斯梅拉达的乞丐们要求放出爱斯梅拉达时, 邪恶的当权者 者竟然派出了军队去镇压他们,并且大放厥词“杀死他们,一个都 不要剩”。 [6]在封建专制者眼里,不服从的子民就是他们的敌人,格 杀勿论。 正如雨果评论法官审判卡西莫多时的情景,伽西莫多是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