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指导书(第二版)

合集下载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第2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第2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9.在利用概念层数据模型描述数据时,一般要求模型要满足三个要求。下列描述中,不属于概念层 数据模型应满足的要求的是 A A.能够描述并发数据 B.能够真实地模拟现实世界 C.容易被业务人员理解 D.能够方便地在计算机上实现 10.数据模型三要素是指 B
3
·4·
A.数据结构、数据对象和数据共享 B.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完整性约束 C.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的安全控制 D.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的可靠性 11.下列关于实体联系模型中联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个联系可以只与一个实体有关 B.一个联系可以与两个实体有关 C.一个联系可以与多个实体有关 D.一个联系也可以不与任何实体有关 D
·1·
第 1 章 数据概述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数据库管理系统与操作系统有关,操作系统的类型决定了能够运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类型 B.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库文件的访问必须经过操作系统实现才能实现 C.数据库应用程序可以不经过数据库管理系统而直接读取数据库文件 D.数据库管理系统对用户隐藏了数据库文件的存放位置和文件名 2.下列关于用文件管理数据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用文件管理数据,难以提供应用程序对数据的独立性 B.当存储数据的文件名发生变化时,必须修改访问数据文件的应用程序 C.用文件存储数据的方式难以实现数据访问的安全控制 D.将相关的数据存储在一个文件中,有利于用户对数据进行分类,因此也可以加快用户操作数 据的效率 3.下列说法中,不属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特征的是 C A.提供了应用程序和数据的独立性 B.所有的数据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因此是相互关联的数据的集合 C.用户访问数据时,需要知道存储数据的文件的物理信息 D.能够保证数据库数据的可靠性,即使在存储数据的硬盘出现故障时,也能防止数据丢失 5.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操作系统之间的关系是 A.相互调用 B.数据库管理系统调用操作系统 C.操作系统调用数据库管理系统 D.并发运行 6.数据库系统的物理独立性是指 D A.不会因为数据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B.不会因为数据存储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C.不会因为数据存储策略的变化而影响数据的存储结构 D.不会因为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7.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它负责有效地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它位于用户和操作 系统之间,属于 A A.系统软件 B.工具软件 C.应用软件 D.数据软件 8.数据库系统是由若干部分组成的。下列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组成部分的是 A.数据库 B.操作系统 C.应用程序 D.数据库管理系统 B D

数据库原理实验指导V2

数据库原理实验指导V2

数据库原理实验指导计算机学院2016/09修订履历目录目录 (3)1. 实验概要 (5)1.1. 实验内容一览 (5)1.2. 实验评分说明 (6)1.3. 实验要求 (6)1.4. 实验环境和配置 (6)2. 实验一:数据库和表的创建与管理 (7)2.1. 实验目的 (7)2.2. 实验内容 (7)3. 实验二:基本表的数据操作 (10)3.1. 实验目的 (10)3.2. 实验内容 (10)4. 实验三:数据完整性与安全性控制 (11)4.1. 实验目的 (11)4.2. 实验内容 (11)5. 实验四:视图与索引 (13)5.1. 实验目的 (13)5.2. 实验内容 (13)6. 实验五:触发器、存储过程和函数 (14)6.1. 实验目的 (14)6.2. 实验内容 (14)7. 实验六:ODBC/JDBC数据库编程 (16)7.1. 实验目的 (16)7.2. 实验内容 (16)8. 实验七:事务与并发控制 (17)8.1. 实验目的 (17)8.2. 实验内容 (17)9. 实验八:数据库综合实验 (19)9.1. 实验目的 (19)9.2. 实验要求 (19)9.3. 实验内容 (20)5.3.1. 题目一:零件交易管理系统 (20)5.3.2. 题目二:图书管理系统 (20)5.3.3. 题目三:民航订票管理系统 (20)5.3.4. 题目四:学生学籍管理系统 (21)5.3.5. 题目五:车站售票管理系统 (21)5.3.6. 题目六:企业人事管理系统 (21)5.3.7. 题目七:电话交费管理系统 (21)5.3.8. 题目八:医药销售管理系统 (22)10. 附录:实验报告格式 (23)1.实验概要1.1.实验内容一览表1 实验内容一览表说明:第8次实验,即数据库大作业,实验课内2小时主要是用于数据库的设计等、其余大量的编程等工作均需要自己安排课余充足的时间完成。

1.2.实验评分说明每次实验满分100分,最后取所有实验的加权平均分作为实验的总成绩。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1(二版)1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1(二版)1

实验一 SQL SERVER 2005的安装与组成一、实验目的及要求本实验主要是要求学生了解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安装过程、熟悉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工作界面以及数据库建立。

主要要求有:●了解安装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条件及其过程●了解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的结构体系及实例的含义●熟悉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工作环境●熟悉系统数据库的功能●了解数据库文件组成二、实验原理及背景知识(一)SQL server 2005安装环境安装数据库SQL Server 2005有很多软件要求,在安装数据库软件之前,必须准备好这些必要条件,依次按照以下顺序安装相应的内容:1、浏览器软件。

安装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之前,需要安装Microsoft Internet 6.0SP1或更高版本。

2、IIS组件的添加:如果Windows服务器没有安装IIS,必须要安装该组件之后,SQL server 2005才能完整安装。

(1)对于Windows 7操作系统,开始”->“控制面板”->程序和功能->打开或关闭Windows功能界面中,添加上Internet信息服务,实现IIS组件的安装,如图2-1-1。

图2-1-1 Windows 7操作系统下加载Internet信息服务界面(2)对于Windows XP操作系统,请从“开始”|“控制面板”|“添加删除程序”|“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进行安装。

如果系统是ghost版本,要下载i386文件或者使用非ghost版本中i386文件。

3、.NET Framework 2.0在安装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开始之前,在电脑屏幕给出安装之前必须准备的必要条件信息之前,必须同意终端用户许可协议。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实验指导书(附答案) (2)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实验指导书(附答案) (2)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实验指导书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2008.1目录目录 (Ⅰ)前言………………………………………………………………………………………实验一初识SQL Server 2000…………………………………………………实验二数据库的创建和管理…………………………………………………实验三表的创建、管理及数据操作……………………………………………实验四单表查询……………………………………………………………实验五连接查询…………………………………………………………实验六嵌套查询……………………………………………………实验七视图的创建和管理……………………………………………………实验八游标的使用……………………………………………………实验九T-SQL语言编程基础…………………………………………………实验十函数…………………………………………………………………………实验十一索引、默认值约束和默认值对象………………………………实验十二数据完整性的实现…………………………………………………实验十三存储过程…………………………………………………实验十四触发器…………………………………………………实验十五系统安全管理…………………………………………………实验十六数据备份、恢复和导入导出………………………………………实验十七综合训练…………………………………………………前言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发展迅速、应用非常广泛,几乎涉及了所有应用领域。

例如,办公系统、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工业管理等,都广泛应用了数据库技术。

本实验指导书是《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配套实验资料。

通过安排实验及布置的任务,让学生熟练掌握使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 2000进行数据库及表的创建和管理、查询、Transact—SQL程序设计、各类约束的创建及使用、视图及索引的创建与管理、SQL Server 的存储过程的创建和管理、SQL Server 的触发器创建和管理、SQL Server的安全性管理、数据库的备份及恢复。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实验1 数据库模式设计及建立一、实验目的掌握数据库模式设计,依据实际要求设计表结构,建立表的关系;比较SQL命令方式和可视化环境管理器方式设计的异同点。

二、实验内容1.用sql查询分析器设计学生基本信息表student、课程表course和选课表sc,各表中字段及数据分别如表1、表2及表3所示。

表1 Student表表2 Course表表3 SC表2.用企业管理器设计学生基本信息表student、课程表course和选课表sc。

三、操作步骤1.熟悉SQL SERVER 的企业管理器和事件探查器2.创建学生选课数据库3.建立新表的SQL 语句;注意约束条件及表间关系4.启动“查询分析器”。

5.连接SQL SERVER;选择数据库6.在“查询分析器”中输入已编写好的SQL 命令7.执行SQL命令8.启动企业管理器9.在控制台中选择先前建立的数据库10.建立学生基本信息表student、课程表course和选课表sc11.设定表关系实验2 数据库的简单查询和连接查询实验一、实验目的掌握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的使用方法,加深对SQL和SQL语言的查询语句的理解。

熟练掌握简单表的数据查询、数据排序和数据连接查询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内容1.简单查询操作。

该实验包括投影、选择条件表达,数据排序,使用临时表等。

具体完成以下题目,将它们转换为SQL语句表示,在学生选课数据库中实现其数据查询操作。

1)查询数学系学生的学号和姓名2)查询选修了课程的学生学号提示:select distinct snofrom sc;3)查询选修课程号为‘C1’的学生号和成绩,并要求对查询结果按成绩的降序排列,如果成绩相同按学号的升序排列。

4)查询选修课程号为‘C1’且成绩在80~90之间的学生学号和成绩,并成绩乘以0.8输出。

5)查询数学系或计算机系姓张的学生的信息。

6)查询缺少了成绩的学生的学号和课程号2.连接查询操作。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指导书(第二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指导书(第二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指导书高荣芳编计算机工程实验室2011年9月目录1实验前的准备 (1)2 实验1数据库和数据表基本操作 (17)3 实验2 数据查询 (20)4 实验3 索引及视图操作 (22)5 实验4 存储过程和触发器 (23)6 实验5 T-SQL程序设计 (24)7 实验6 数据库的完整性控制 (26)8 实验7 安全管理 (28)9 实验8 图书借阅信息系统数据库模式设计及应用 (29)1实验前的准备1.1 课程实验标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及相近各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程。

课程概括性的介绍了数据库技术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阐述了数据库设计、实现的基本过程,同时也介绍了数据库系统的最新进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牢固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熟悉数据库系统的主要实现方法,能够根据应用需要分析设计实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实验实践,配合课堂教学内容加深对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理解,掌握数据库系统设计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步骤,熟悉关系数据库的标准语言SQL,并对关系数据库系统的某一典型系统(如SQL Server 2000)有较深入的了解,使学生对数据库系统有一个完整的、全面的认识。

1.课程实验的目标《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上机实验的主要目标是:(1)通过上机操作,加深对数据库系统理论知识的理解。

(2)通过使用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了解一种实际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并掌握其操作技术。

(3)通过实验题目的上机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主要软件实验环境操作系统为Microsoft Windows 2000或更高级的版本。

数据库管理系统为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标准版或更高级的版本。

3.课程实验的基本要求(1)每次实验前,教师需要向学生讲清楚本次实验的目的和基本要求;学生应当先弄清楚相关的理论知识,预习实验内容、方法和步骤,认真准备好实验程序和数据,避免出现盲目上机的行为。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书II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书II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II(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班级:学号:姓名:教师:陈培正医药信息工程学院·数据决策2012年2月目录实验二数据库的附加/分离、备份/还原与导入/导出 (1)实验四简单查询 (3)实验六带函数查询和综合查询 (5)实验八视图的操作、索引的创建与删除 (7)实验十数据完整性 (10)实验十二熟悉Power Designer数据库设计 (14)实验十四Transact-SQL编程 (15)实验十六用visual studio连接数据库 (18)附录:SchooI数据库说明 (19)实验二数据库的附加/分离、备份/还原与导入/导出一、实验目的1、理解备份的基本概念,掌握各种备份数据库的方法。

2、掌握如何从备份中还原数据库。

3、掌握数据库中各种数据的导入\导出。

4、掌握数据库的附加与分离,理解数据库的附加与分离的作用。

二、实验内容1、使用老师给的数据库文件“(中)学生-课程-选课_Data.MDF”在服务器上附加一个(中)学生-课程-选课数据库。

2、完成对该数据库的备份。

3、更改该数据库内容,比如,删除一个表,或者在数据库中增加一个新表。

4、还原该数据库,使它回到刚刚附加的时候的内容。

5、分离该数据库,并把它拷到自己带的U盘,回去后试着在自己机器上安装sql server 2005,然后再重复操作一遍。

6、把“(中)学生-课程-选课”数据库中的“计算机系学生”表转换到ACCESS数据库中,尝试将其导出到EXCEL表格中。

7、把实验一创建的ACCESS数据库“学生-课程数据库”导入到SQL Server 2005中。

注意:每次实验过程中创建的各种数据库及其他一切档案,建议同学们都保存好,以备接下来的实验课中使用。

每次上课前,请也请带上之前实验课的数据备份。

三、实验要求1、完成对数据库“学生-课程-选课”的附加分离、备份还原与导入\导出。

2、进行“实验内容”中的2-4,在完成3和4后,数据库分别有什么变化?四、实验小结1. 完整备份和完整差异备份有什么区别?2. 什么情况下应该使用数据库的备份和还原?什么情况下应该使用数据库的数据导入和导出?3.什么时候需要使用数据库的附加和分离?附加和分离的关系是什么?4.以后上实验课你会使用以上技术吗?你会选择哪一种?为什么?实验四简单查询一、实验目的1.掌握Management Studio的使用。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12(二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12(二版)

第二篇课堂实验实验存储过程与触发器一、实验目的及要求本实验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掌握存储过程的创建及使用方式、触发器的创建,具体要求有:理解存储过程的概念及类型,深刻理解存储过程的优点掌握创建各种存储过程的方法掌握调用存储过程的方法掌握查看、修改、删除存储过程的方法理解触发器的概念与类型理解触发器的功能及工作原理掌握创建、更改、删除触发器的方法掌握利用触发器维护数据完整性的方法实验原理及背景知识(一)存储过程知识存储过程是一种数据库对象,将执行计划存储在数据库的服务器中。

它的运行速度比独立运行同样的程序要快。

1、存储过程类型1)系统存储过程存储在master数据库中,以sp_为前缀。

可以在其他数据库中对其进行调用。

2)用户自定义存储过程由用户创建并能完成某一特定功能的存储过程,或称本地存储过程。

2、创建存储过程存储过程的三个组成部分:(1)所有的输入参数以及传给调用者的输出参数。

(2)被执行的针对数据库的操作语句,包括调用其他存储过程的语句。

(3)返回给调用者的状态值,以指明调用是成功还是失败。

3、T-SQL创建存储过程的基本语法格式:CREATE P ROC[EDURE]存储过程名称参数定义AS SQL语句(二)触发器知识触发器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存储过程,主要通过事件进行触发执行的。

可以实现由主键和外键所不能保证的参照完整性和数据的一致性;强化约束;跟踪变化;级联运行;存储过程的调用等功能。

1、触发器的种类1)AFTER触发器:只有对表执行某一操作这后,才能被触发。

可以为表的同一操作定义多个触发器,其触发次序可使用sp_settriggerorder 来完成。

2)INSTEAD OF触发器:并不执行其所定义的操作而仅是执行触发器本身,对同一操作只能定义一个in stead of 触发器。

2、INSERTED和DELETE[临时表插入一行时,INSERTED表保存了一份插入行的拷贝。

删除一行时,DELETED表保存了删除行的拷贝。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指导书完整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指导书完整

数据库原理与应⽤实验指导书完整(快速切换页码⽅法:按住ctrl键再单击相关项⽬)实验⼀创建数据库与表1. 新建数据库(1) 利⽤向导创建数据库(新建⽂件/本机上的模板)(2) 创建空数据库2. 表的基本操作(1) 使⽤向导创建表(2) 复制表(3) 利⽤设计视图建⽴表(参考教材P25-P29)①设置查阅向导②设置标题属性(P42)③设置默认值(P44)④设置字段的“有效性规则”与“有效性⽂本”(P42)⑤设置掩码(P43)⑥设置⽇期格式:(P40)⑦设置主键(P49)⑧增加字段,在“姓名”字段后增加⼀个“年龄”字段(P48)⑨删除字段,将刚增加的字段删除。

(P49)(4) 表操作①在数据表视图和设计视图之间进⾏切换,熟悉切换的⽅法。

②在数据表视图中输⼊记录。

③隐藏/取消隐藏列(P53)——格式菜单④冻结(P64)——格式菜单⑤排序(P58)——记录菜单⑥筛选(P60)——记录菜单⑦调整表外观——格式菜单3. 表间关系(P64)4. 导⼊、链接、导出(P34)实验⼆查询⑴使⽤设计视图建⽴查询⑵使⽤设计视图建⽴查询⑶设置查询排序及准则⑷汇总查询⑸交叉表查询⑹参数查询⑺动作查询①删除查询②更新查询③追加查询④⽣成表查询:⑻利⽤SQL语句建⽴查询实验三窗体1. 掌握⾃动创建窗体、使⽤向导创建窗体的⽅法(1) 建⽴基于单表的窗体①纵栏式窗体②“表格式”窗体(2) 建⽴基于多表的“学⽣信息和成绩”窗体2. 在设计视图创建窗体⑴建⽴“学⽣信息简表”窗体⑵使⽤设计视图1⑶使⽤设计视图2实验四报表1. 建⽴“学⽣成绩单”报表2. 建⽴“学⽣档案”报表3. 建⽴“分数段统计”报表4. 建⽴“排名次”统计报表实验五宏实验六数据库设计理论实践《数据库原理与应⽤》实验指导书⼀、实验的性质与学习⽬的《数据库原理与应⽤》为⾮计算机专业的公共课程。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验证并掌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原理,具备数据库的基本设计能⼒、掌握利⽤数据库进⾏信息管理的基本技能,初步掌握数据库应⽤系统的开发⽅法,为以后更好地使⽤数据库应⽤系统打下坚实的基础。

03数据库系统原理及MySQL应用教程(第二版)实验指导书-2019-09-24

03数据库系统原理及MySQL应用教程(第二版)实验指导书-2019-09-24

数据库系统原理及MySQL 应用教程(第二版)实验指导书2019年9月24日目录实验1:概念模型(E-R图)画法与逻辑模式转换实验 (3)实验2:关系的完整性、规范化理解与应用实验 (7)实验3:利用POWERDESIGNER设计数据库应用系统实验 (10)实验4: MYSQL安装创建和维护数据库实验 (26)实验5:数据表的创建与修改管理实验 (27)实验6:MYSQL数据库表的数据插入、修改、删除操作实验 (30)实验7:MYSQL数据库表数据的查询操作实验 (31)实验8:索引创建与管理操作 (35)实验9:视图创建与管理实验 (37)实验10:存储过程与函数的创建管理实验 (39)实验11:触发器创建与管理实验 (42)实验12:数据库的安全机制管理上机实验 (44)实验13:数据库的备份与还原上机实验 (45)实验14:MYSQL日志管理上机实验 (46)实验15:使用PHP访问MYSQL数据库上机实验 (47)实验1:概念模型(E-R图)画法与逻辑模式转换实验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了解E-R图构成要素以及各要素图元。

2.掌握概念模型E-R图的绘制方法。

3.掌握概念模型向逻辑模型的转换原则和步骤。

二、验证性实验1.实验内容(1)某同学需要设计开发班级信息管理系统,希望能够管理班级与学生信息的数据库,其中学生信息包括学号,姓名,年龄,性别,班号;班级信息包括班号、年级号、班级人数。

①确定班级实体和学生实体的属性。

学生:学号,姓名,年龄,性别,班号班级:班号、班主任、班级人数②确定班级和学生之间的联系,给联系命名并指出联系的类型。

一个学生只能属于一个班级,一个班级可以有很多学生,所以和学生间是1对多关系,即1:n③确定联系本身的属性。

属于④画出班级与学生关系的E-R图。

⑤将E-R图转化为关系模式,写出各关系模式并标明各自的码。

学生(学号,姓名,年龄,性别,班号),其码为:学号班级(班号、班主任、班级人数),其码为:班号2)请为电冰箱经销商设计一套存储生产厂商和产品信息的数据库,要求生产厂商的信息包括厂商名称、地址、电话;产品的信息包括品牌、型号、价格;生产厂商生产某产品的数量和日期。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第2版)高凯 第7章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第2版)高凯 第7章

E-R 图(续)

联系的表示方法
实体集1 1 联系名 1 实体集2 1:1联系 实体集1 1 联系名 n 实体集2 1:n联系 实体集1 m 联系名 n 实体集2 m:n联系
E-R 图(续)

联系属性的表示方法
课程 供应商
m
选修 n 成绩 m 零件
p 供 应
n 项目
供应量
学生
概念模型举例

【例7.1】为某百货公司设计一个E-R模型。
1
经理 1:1联系

请再举例……
一对多联系(1:n)

语义

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n个实 体( n≥0 )与之联系,反之,对于实体集 B 中的每一个 实体,实体集A中至多只有一个实体与之联系,则称实 体集A与实体集B有一对多联系。 记为1:n
部门 1 工作 n 职工 1:n联系


需求分析阶段
概念设计阶段
在物理设计阶段根据DBMS特 点和处理的需要,进行物理存 逻辑设计阶段 物理设计阶段 储安排,设计索引,形成数据 库内模式。
概念设计阶段形成独立 在逻辑设计阶段将E-R图转 于机器、独立于各个 换成具体的数据库产品支 DBMS产品的概念模式, 持的数据模型如关系模型, 用E-R 图来描述。 形成数据库逻辑模式。 需求分析阶段综合各 个用户的应用需求 然后根据用户处理的要求、安全性的 考虑,在基本表的基础上再建立必要 的视图形成数据的外模式。

对概念模型的基本要求


1、概念模型中的基本概念

实体

客观存在并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

例:一个学生、一个学校、一个操作流程

13-14(二)12软2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指导书(1)介绍

13-14(二)12软2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指导书(1)介绍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实验指导书学期:13-14(二)指导教师:闫蓉联系方式:csyanr@日期:2014/2/12前言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数据库技术已成为信息社会中对大量数据进行组织与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及软件技术,是网络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基础。

它不仅有完整的理论基础,而且随着硬件技术与软件技术的飞快发展,它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实验指导书通过大量的实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做好各章的实验。

根据实验教学大纲,编排了六个实验,其中前四个为理论部分上机实验,第五个为上机考试,第六个为实践性实验。

在实验之前,由教师对实验作一定的讲解后,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并对实验作好预习工作。

在实验中,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中的内容进行验证与总结,然后再去完成实验步骤中安排的任务。

实验完成后,学生按要求完成实验报告。

整个教学和实验中,我们推荐采用Oracle11g作为实验环境,强调学生切实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掌握数据库的建立、维护和使用的方法。

第一部分实验前期准备一、 实验标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及相近各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程。

课程概括性的介绍了数据库技术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阐述了数据库设计、实现的基本过程,同时也介绍了数据库系统的最新进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牢固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熟悉数据库系统的主要实现方法,能够根据应用需要分析设计实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实验实践,配合课堂教学内容加深对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理解,掌握数据库系统设计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步骤,熟悉关系数据库的标准语言SQL,并对关系数据库系统的某一典型系统,有较深入的了解,使学生对数据库系统有一个完整的、全面的认识。

1.课程实验的目标:《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上机实验的主要目标是:(1)通过上机操作,加深对数据库系统理论知识的理解。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4(二版)4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4(二版)4

实验四数据备份策略与数据转移一、实验目的及要求本实验主要是要求学生根据设计数据库特点在企业管理器中对数据进行各种类型的备份和还原,对数据进行转储操作,主要要求有:●了解备份设备的作用,会使用备份设备●了解备份的类型和使用●学会用企业管理器对数据库进行数据库备份、还原。

●学会用企业管理器对数据库进行各种类型的数据转换二、实验原理及背景知识(一)数据库备份与还原备份:备份就是指对SQL Server数据库或事务日志进行复制,数据库备份记录了在进行备份这一操作时数据库中所有数据的状态。

如果数据库因意外而损坏,这些备份文件将在数据库恢复时被用来恢复数据库。

备份设备:备份或还原操作中使用的磁带或磁盘文件,备份设备是用来存储数据库、事务日志或文件和文件组的存储介质。

备份设备名称分为逻辑设备名称和物理设备名称。

如逻辑设备名称为SM_backup,而它的物理设备名称为d:\temp\SM.bak;备份内容主要是系统数据库、用户数据库和事务日志。

还原数据库的作用:数据库还原就是将数据库备份加载到SQL Server系统中的过程,备份是还原数据库最容易和最能防止意外损失的有效办法。

还原数据库时,系统会根据数据库备份文件自动创建数据库结构,并且还原数据库中的数据。

数据库备份对象:1、数据库:对整个数据库对象及状态进行备份。

2、文件和文件组:是指对数据库文件或文件夹进行备份,与数据库备份不同的是,其不对事务日志进行备份。

一般在完成文件或文件组备份后,应再进行事务日志备份。

数据库备份类型如下:1、完全备份:是对数据库的完整备份,包括所有的数据以及数据库对象。

优点:数据备份完整;恢复操作容易缺点:速度较慢;占用大量的磁盘空间适用场合:数据不是非常重要;损坏的数据手工恢复较容易;数据库变化频率不大2、事务日志备份:是指对数据库发生的事务日志进行备份,包括从上次进行事务日志备份、差异备份和数据库完全备份之后所有已经完成的任务。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何玉洁第二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何玉洁第二版
11
3、联系 实体内部的联系通常是指组成实体的各属
性之间的联系,实体之间的联系通常是指不 同实体之间的联系. 联系是数据之间的关联集合,是客观存在的 应用语义链.联系用菱形框表示,框内写上 联系名,并用连线将联系框与它所关联的实 体连接起来.
12
实体型之间的联系分为三类:
✓一对一联系:如果实体A中
22
网状模型
是用以实体型为结点的有向图来表示各实体 及其之间的联系.特点:
1) 可以有一个以上的结点无父亲. 2) 至少有一个结点有多于一个的父亲. 能表示 M:N 联系. 缺点:编写应用程序复杂,模型结构复杂.
23
A
B
C
D
E
24
学生/选课/课程的网状数据模型
25
一、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
关系数据模型源于数学,它用二维表来 组织数据,而这个二维表在关系数据库中 就称为关系.关系数据库就是表或者说是 关系的集合.关系系统要求只让用户所感 觉的数据库就是一张张表.在关系系统中, 表是逻辑结构而不是物理结构.
S
ABC a1 b1 c1 a2 b2 c1 a2 b3 c2
R-S
ABC a1 b1 c2
31
(3)乘积(Cartesian Product)运算 ➢严格地讲应该是广义的笛卡尔积
➢R: n目关系,k1个元组 ➢S: m目关系,k2个元组 ➢R×S
列:(n+m)列元组的集合 元组的前n列是关系R的一个元组 后m列是关系S的一个元组
数据模型.
支持的组织模型
8
2.2 概念层数据模型
一、基本概念
实际上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 概念层模型:是指抽象现实系统中有应用价值的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第二版)Chapter8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第二版)Chapter8

查询人员 数据录入员 系统管理员
成 绩 报 表
档案数据
2 成绩 管理
成绩查询条件
成绩数据 系统参数
系别专业数据 课程数据
数据录入员 系统管理员
4 课程 管理
系统 管理员
系统参数数据
5 系统 设置
系统第一层数据流图
系别专业数据 系别专业数据 数据录入员 系统管理员 档 案 报 表 档案表 1.1 档案 录入 1.2 档案 修改
1.登录过程 2.组合查询 3.错误控制
8.2.2 Cell组件
1.Cell组件概况 2.使用特点 3.Cell组件使用
2.部分界面设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登录窗口 主窗口 档案录入 按班级查询档案 组合查询档案 成绩录入与维护 按学号查询成绩 按班级查询成绩 系别信息维护 专业信息维护 课程信息维护 课程安排 密码设置
8.2 系统实现说明
8.2.1 系统主要流程的处理
3.系统数据流图
查询人员
数据录入员 查询条件、 录入修改数据 查询结果
系统管理员 查询条件、 录入修改数据、 系统设置数据
查询条件
查询结果 示范系统
查询结果
系统第0层数据流图
数据录入员 系统管理员
档案表
1 档案 管理
档案报表
档案查询条件
系别 专业 数据
系 别 专 业 数 据 3 系别专 业管理
成 绩 数 据
成绩数据
成绩查询 条件 查询入员
成绩报表
成绩管理数据流图
8.1.2概念结构设计
1.实体及其属性
系别 专业
系别 编号
系别 名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指导书高荣芳编计算机工程实验室2011年9月目录1实验前的准备 (1)2 实验1数据库和数据表基本操作 (17)3 实验2 数据查询 (20)4 实验3 索引及视图操作 (22)5 实验4 存储过程和触发器 (23)6 实验5 T-SQL程序设计 (24)7 实验6 数据库的完整性控制 (26)8 实验7 安全管理 (28)9 实验8 图书借阅信息系统数据库模式设计及应用 (29)1实验前的准备1.1 课程实验标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及相近各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程。

课程概括性的介绍了数据库技术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阐述了数据库设计、实现的基本过程,同时也介绍了数据库系统的最新进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牢固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熟悉数据库系统的主要实现方法,能够根据应用需要分析设计实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实验实践,配合课堂教学内容加深对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理解,掌握数据库系统设计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步骤,熟悉关系数据库的标准语言SQL,并对关系数据库系统的某一典型系统(如SQL Server 2000)有较深入的了解,使学生对数据库系统有一个完整的、全面的认识。

1.课程实验的目标《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上机实验的主要目标是:(1)通过上机操作,加深对数据库系统理论知识的理解。

(2)通过使用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了解一种实际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并掌握其操作技术。

(3)通过实验题目的上机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主要软件实验环境操作系统为Microsoft Windows 2000或更高级的版本。

数据库管理系统为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标准版或更高级的版本。

3.课程实验的基本要求(1)每次实验前,教师需要向学生讲清楚本次实验的目的和基本要求;学生应当先弄清楚相关的理论知识,预习实验内容、方法和步骤,认真准备好实验程序和数据,避免出现盲目上机的行为。

(2)实验1人1组,在规定的时间内,由学生独立完成,出现问题时,教师要做好指导,但不能包办代替。

(3)任课教师要在实验课前清点学生人数,实验中按要求做好学生实验情况及结果记录,实验后认真填写实验记录、批改实验报告。

(4)学生最好自备计算机,课下能多做练习,以便能够熟悉和精通实验内容。

4. 实验项目设置及考核本课程设置了八个实验项目,共计20学时。

具体情况如下:实验1 数据库和数据表基本操作 4学时实验2 数据库的完整性控制 2学时实验3 数据查询 2学时实验4 索引及视图操作 2学时实验5 存储过程和触发器 2学时实验6 T-SQL程序设计 2学时实验7 安全管理 2学时实验8 图书借阅信息系统数据库模式设计及应用 4学时实验1 数据库和数据表基本操作 4学时实验2 数据查询 2学时实验3 索引及视图操作 2学时实验4 存储过程和触发器 2学时实验5 T-SQL程序设计 2学时实验6 数据库的完整性控制 2学时实验7 安全管理 2学时实验8 图书借阅信息系统数据库模式设计及应用 4学时本课程实验采用实验结果检查登记和课后实验报告相结合的方式,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应用多种测试数据进行验证,检查结果的正确性。

实验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制记载。

1.2 SQL Server 2000 简介Microsoft SQL Server起源于Sybase SQL Server。

1988年,由Sybase公司、Microsoft公司和Asbton-Tate公司联合开发、运行于OS/2操作系统上的SQL Server 诞生了。

1992年,两公司将SQL Server移植到了Windows NT操作系统上。

之后,Microsoft公司致力于Windows NT平台的SQL Server开发,而Sybase公司则致力于UNIX平台的SQL Server的开发。

SQL Server 2000是运行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新一代电子商务、数据仓库和数据库解决方案。

它功能强大、操作简便,用户能方便快捷地管理数据库开发应用程序。

1.2.1 SQL Server 2000 的主要版本1.企业版Enterprise Edition支持所有的SQL Server 2000 特性,可作为大型Web站点、企业OLTP联机事务处理以及数据仓库系统等的产品数据库服务器。

2.标准版Standard Edition用于小型的工作组或部门。

3.个人版Personal Edition用于单机系统或客户机。

4.开发版Developer Edition用于程序员开发应用程序。

这些程序需要SQL Server 2000 作为数据存储设备。

等等……。

1.2.2 SQL Server 2000的安装下面以在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上安装SQL Server 2000 Personal Edition为例,详细介绍其安装过程。

步骤如下:1.将SQL Server 2000的光盘放入光驱,则会出现安装程序启动画面;2.选择安装SQL Server 2000 组件,出现安装组件画面;3.选择安装数据库服务器,出现SQL Server安装向导,点击下一步;4. 在计算机名对话框中,选择本地计算机,点击下一步;5.在安装选择对话框中,选择创建新的SQL Server实例,点击下一步;6.在用户信息对话框中,输入用户、公司,点击下一步;7.在软件许可证协议对话框中,点击是;8.在安装定义对话框中,选择服务器和客户端工具,点击下一步;9.在实例名对话框中,安装默认方式的实例,点击下一步;10.在安装类型对话框中,选择典型安装,点击下一步;11.在服务账户对话框中,接受默认选项;在服务设置中,选择使用本地系统账户,点击下一步;12.在身份验证模式对话框中,选择混合模式,并为sa添加密码,点击下一步;13.当完成以上选择后,出现开始复制文件对话框,点击下一步,安装程序开始复制文件,安装完成。

1.2.3 SQL Server 2000 客户端工具介绍SQL Server 安装成功后,可在开始菜单中看到客户端工具,如下图所示:1.服务管理器在开始菜单中打开服务管理器,按开始/继续按钮,启动SQL Server服务。

启动SQLServer服务暂停SQLServer服务停止SQLServer服务2.企业管理器在开始菜单中打开企业管理器,展开树状目录,可创建新表、添加数据、新建用户等。

选择对象(表、视图、存储过程、用户、角色……),点击右键可进行相应的操作3.查询分析器在开始菜单中打开查询分析器,先选择Northwind数据库,并在在编辑器窗格中创建脚本,执行脚本,显示执行结果。

选择数据库编辑器窗格执行脚本1.2.4 查询分析器介绍SQL Server 2000的查询分析器是一种特别用于交互式执行SQL语句和脚本的极好的工具。

下面简单介绍查询分析器的启动,如何在查询分析器中实现建表、插入记录、查询记录等操作。

1.启动数据库服务软件SQL Server 2000的查询分析器:在程序菜单中选择Microsoft SQL Server,如下图所示:再选中查询分析器,点击查询分析器后,出现连接到SQL Server窗口:点击按钮,出现选择服务器窗口选择本地服务(Local),点击确定按钮。

再点击连接到SQL Server窗口的确定按钮。

出现SQL查询分析器主界面,如下图所示。

选择查询菜单,点击更改数据库,如下图所示。

出现选择数据库窗口,如下图所示。

选择在上次实验中建立的数据库Test,点确定按钮。

2.在查询分析器中建立表:在查询分析器的查询窗口中输入SQL语句,如下图所示。

点击按钮,执行该SQL语句,在查询窗口下部出现一个输出窗口,如下图所示。

提示命令成功完成,或者报告出错信息。

3.在查询分析器中向表添加数据:在查询分析器的查询窗口中输入SQL语句,如下图所示。

点击按钮,执行该SQL语句,在查询窗口下部出现一个输出窗口,如下图所示。

4.使用查询分析器从表中查询数据在查询分析器的查询窗口中输入SQL语句,如下图所示。

点击按钮,执行该SQL语句,在查询窗口下部出现一个输出窗口,如下图所示。

1.3 实验报告格式实验名称(居中)一、实验目的二、实验环境三、实验内容四、实验步骤五、实验总结2 实验1数据库和数据表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1.巩固数据库的基础知识。

2.掌握利用企业管理器和使用Transact-SQL创建数据库、表和修改、删除数据库、表等。

3.掌握使用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接收Transact-SQL语句和进行结果分析、保存。

4.掌握使用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向已经建好的表中添加信息、修改信息、删除信息和进行信息的简单查询。

二、实验环境硬件环境:PC机软件环境:操作系统为Microsoft Windows 2000或以上版本。

数据库管理系统为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标准版或企业版。

三、实验内容1.熟悉SQL Server的安装步骤和环境。

2.熟悉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和查询分析器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

3.利用企业管理器和使用Transact-SQL创建数据库、表和修改、删除数据库、表等。

4.查看数据库属性,查看和修改表结构和表内容。

5.练习使用SELECT、INSERT、UPDATE语句对数据表进行基本的操作。

四、实验步骤1.熟悉SQL Server 2000安装步骤和环境。

2.使用企业管理器完成:(1)建立学生_课程数据库;(2)查看学生_课程数据库的属性,并进行修改,使之符合要求;(3)在建好的学生_课程数据库中建立学生、课程和选课3个表,其表结构为:学生S(学号,姓名,性别,年龄,所在专业名称)课程C(课程号,课程名,任课教师名,开设的学期)选课SC(学号,课程号,成绩)要求为每个表定义其主键,每个字段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设置是否允许空值和默认值,给每个表中至少插入5条学生信息等;举例:学生表S课程表C选课表SC(4)向各表中输入数据,查看各表的结构和内容;(5)修改数据库、表等;(6)删除数据库、表等。

3.通过查询分析器,使用Transact-SQL完成:(1)建立学生_课程数据库;(2)在建好的学生_课程数据库中建立学生、课程和选课3个表;(3)查看各表的结构;(4)修改数据库、表等;(5)删除数据库、表等;(6)将使用Transact-SQL完成的建立数据库、表等操作的语句序列保存;(7)在学生表中至少再插入10条新生信息;在课程表中至少再插入5门新课程信息;在选课表中至少再插入10条学生选课信息;(8)检索“软件工程”专业女生的学生的学号和姓名;检索全体学生的姓名,年龄和所在专业;(9)将“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全部课程成绩全部提高5分;(10)删除学号为“200213808”的退学学生的有关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