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物治疗学第三章药物治疗基本过程-精品文档
最新第三章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课件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第三章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课件教学讲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5800dcda300a6c30d229fbc.png)
15
监测内容
——反映疗效的观测指标(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 ——反映毒性的监测终点(不良反应、血药浓度)
监测方式
——主动监测(进行必要的检查、确定复诊时间) ——依赖患者的被动监测(自行观察疗效、不良反应)
治疗终点判定
——疾病痊愈 ——治疗失败
——其他无法继续进行治疗的情况
2021/1/12
2021/1/12
35
维持剂量:为了在治疗范围内维持稳态血药浓 度,药物常多次重复使用或连续静脉滴注,此 时必须采用适当的维持剂量,使药物进入的速 率等于损失的速率。
负荷剂量:治疗开始时为迅速达到有效治疗浓度, 而给予的单剂量或系列剂量。
1. 特点:大剂量、快速达到所需浓度 2. 缺点:治疗窗窄的药物容易瞬间达到毒性浓度 3. 避免措施:将负荷剂量分成若干分剂量在一段
给药方式
舌下含服 口颊贴膜 皮肤贴膜
喷雾
2021/1/12
32
根据经济选择药物
药物
硝酸异山梨酯 单硝酸异山梨酯 单硝酸异山梨酯 缓释片
美托洛尔 美托洛尔缓释片
规格
5mg×100 20mg×48
60mg×7
25mg×20 47.5mg×7
价格
0.92 55.3
33.6
9.77 20.8
用法
10mg tid 20mg tid
27
合并疾病
糖尿病 高尿酸血症或痛风
肝功能不全
肾功能不全 甲减 甲亢 哮喘
慎用药物
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烟酸 阿司匹林、烟酸 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硝酸酯类、阿司 匹林、氯吡格雷 硝酸甘油、贝特类 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 硝酸酯类 阿司匹林
2021/1/12
临床药学复习题
![临床药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6842f6af111f18583d05a9f.png)
临床药物治疗学1、治疗肾移植排异反应得理想免疫抑制剂应该就是怎样得?答:1)与其她药物联合应用能减少排异反应得发生;2)可逆转器官排异反应,不增加感染得发生率或引起其她副作用;3)可减少慢性排异反应发生;4)无肝、肾毒性。
2。
白血病得治疗目得。
主要症状治疗阶段化疗治疗得原则答:目得:减少并最终彻底杀灭体内一切增殖得白血病细胞,同时保护正常造血细胞,以恢复骨髓造血功能,达到病情完全缓解,并延长患者生存期。
主要症状:(1) 贫血:约2/3AL患者在确诊时有中度贫血,随病情得发展而加重。
(2)出血:出血可发生于全身各处,但以皮肤、口腔及鼻腔粘膜最为常见、(3)发热。
治疗阶段:诱导缓解与缓解后治疗原则:早期、联合、充分、间歇、阶段、早期:几时尽快进行化疗就是因为早期白血病细胞克隆小,浸润越轻,化疗效果越明显,首次完全缓解越早、越彻底,期完全缓解期与生存期越长。
联合:联合用药可以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充分:充分得化疗时间与剂量才能发挥药物得杀灭白细胞得作用。
间歇:当一个疗程结束后,应间歇2~3周进行第二疗程。
阶段:诱导缓解与缓解后治疗3.急性肝炎治疗原则答:治疗原则:护肝治疗与抗病毒治疗合理用药原则:对肝炎患者得药物治疗,一定要权衡利弊,根据病情酌情给予保肝、降酶等治疗。
避免用对肝脏有损害得药物,如磺胺、四环素、氯丙嗪、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急性病毒性肝炎得治疗–治疗原则:如无特殊并发症,应以休息、营养等一般治疗为主,避免滥用药物、–对症治疗(急性期一般无需抗病毒治疗)降黄疸药物西药:熊去氧胆酸、腺苷蛋氨酸等中药:苦黄注射液、黄疸茵陈冲剂、丹参等降酶药物:联苯双酯、水飞蓟类、甘草甜素类、垂盆草或五味子制剂等4、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得药物类型临床药物治疗学1、治疗肾移植排异反应得理想免疫抑制剂应该就是怎样得?答:1)与其她药物联合应用能减少排异反应得发生;2)可逆转器官排异反应,不增加感染得发生率或引起其她副作用;3)可减少慢性排异反应发生;4)无肝、肾毒性。
临床药物治疗学-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
![临床药物治疗学-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c95aecb63186bceb18e8bb05.png)
第三章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学习要求1 •掌握: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治疗药物的选择;根据药动学参数设计给药方案的 方法;给药方案的制订。
2•熟悉:治疗药物监测;给药方案的调整;患者的依从性和用药指导。
3•了解:处方的结构、类型、规则和注意事项。
.第一节概述药物治疗是临床医师与药师利用可支配的药物资源对机体的异常生理、病理或病理 生理状态进行矫治的过程。
临床医师与药师在药物治疗过程中的一般思维过程为:首先 需要明确患者的问题,即对疾病的明确诊断,随后拟定治疗目标并选择适当的药物、剂 型、剂量与疗程,然后开具处方并指导患者用药,开始药物治疗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 监测临床与实验室各项指标,如符合预期结果则继续原治疗方案,如发现治疗效果不佳 则要找到原因、修正原治疗方案或制订新的治疗方案,直至完全达到预期治疗目标,使 患者获得痊愈或最大限度地改善病情。
本章将就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进行阐述(图3-1)。
图3-1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第一步:明确诊断正确诊断是开始正确治疗的关键性步骤之一。
正确的诊断是在综合分析各种临床信 息的基础上作出的,包括患者主诉、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其他特殊检 查。
正确的诊断意味着对疾病的致病因素、病理改变与病理生理学过程有较清楚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才能使治疗措施准确地针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起效,促使病情向好 的方向转归。
临床药师的主要职责是在医师作出正确诊断的前提下,协助医师制订完善 的药物治疗方案,实施正确的药物治疗。
实际工作中,有时确立诊断的依据可能并不充分,而治疗又是必须进行的。
此时仍 需拟治疗方案 终止治疗未愈或慢性疾继续原治疗万案(处方+ 有效 明确诊断确定治疗目标 选择各个环节开始治疗疗效评估 监测无效 治疗效果 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重新检查定一个初步诊断,才能进入下一步治疗。
例如:一位中年妇女有对称性的关节僵硬、疼痛和肿胀,晨起加重,无感染病史,可初步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
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ppt课件
![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4138c9cad51f01dc281f1be.png)
安全性原则
绝对安全不可能,也不符合科学原理,应权衡利弊。 ➢理想的药物治疗应有最佳的效益/风险比(benefit/risk ratio),许多新药的治疗风险较高;评价见表3-1。 ➢不同的药物治疗患者获益不同,对风险的可接受程度 也不一样。如: ➢考虑药物安全性主要着眼于禁忌症和药物相互作用, 尤其特殊人群。
1、根据半衰期设计给药方案
(1)t1/2 <30min的药物:
治疗指数小—— 一般静滴给药,如肝素 治疗指数大——可分次给药,但给药间隔越大则
维持量越大。如青霉素
(2)t1/2 在30min—8h的药物:
治疗指数大——给药间隔≥1-3个t1/2 治疗指数小——给药间隔≤1个t1/2 ,或静滴
(3)t1/2 在8h—24h的药物:
每个t1/2给药1次,初始负荷量可立即达到Css
(4) t1/2 在>24h的药物:
每天给药1次,初始负荷量可立即达到Css
2、根据平均稳态血药浓度设计给药方案
D = Css · CL · τ/F (注: CL=Vd ·k)
τ=AUC / Css
3、根据稳态血药浓度范围制订给药方案
经敏感度分析(药品价格下降 15 % ,治疗费、护理费各增加 10% ,化验费、检查费各增加5 %),以上结果并没有改变,说 明分析结果可靠。
临床药物治疗学第二章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及其原则
![临床药物治疗学第二章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及其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a5727668e53a580217fcfe5c.png)
• 正确的诊断意味着对疾病的病理生理学过 程有较清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才能使 治疗措施准确地针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 环节,促使病情向好的方向转归。
临床药物治疗学第二章药物治疗的 基本过程及其原则
• 实际工作中,有时确立诊断的依据可能并不充分, 而治疗又是必需的。此时仍需拟定一个初步诊断, 才能进入下一步治疗。
• 例如:一个中年妇女有对称性的关节僵硬、疼痛 和炎症,早晨加重,无感染病史,可考虑诊断为 类风湿关节炎。在无其他禁忌证的情况下开始阿 司匹林治疗,如症状很快明显改善则有助于确定 上述诊断。
临床药物治疗学第二章药物治疗的 基本过程及其原则
• 需要指出的是,在完全诊断不明的情况下 盲目地对症治疗,有时会造成严重后果。
临床药物治疗学第二章药物治疗的 基本过程及其原则
• 例如,急性腹痛的病人及其家属希望立即 止痛,而医生则希望诊断明确后再用药。 因此,要通过与病人的有效交流,使他们 对自己疾病的治疗效果产生正确的预期。
临床药物治疗学第二章药物治疗的 基本过程及其原则
第三步:确定治疗方案
• 针对一个治疗目标往往有多个治疗方案,多 种治疗药物。需要综合考虑病人的情况和药物 的药理学特征,按照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确定治疗药物、剂量和疗程。
临床药物治疗学第二章药物治疗的 基本过程及其原则
第三节 给药方案的制定与调整
• 给药方案通常指确定药物的 • 剂型
• 给药途径 • 给药剂量 • 给药时间 • 给药间隔时间
• 疗程 等
维持有 效血药
浓度
临床药物治疗学第二章药物治疗的 基本过程及其原则
用药过程中
• 根据
调整方案
• 药物产生的疗效
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概要ppt
![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概要ppt](https://img.taocdn.com/s3/m/77400afd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94.png)
针对耐药性疾病,开发新型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未来新药的研究与开发
THANKS
感谢观看
药物治疗是临床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疾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的重要性
药物治疗的定义
药物治疗分类
根据给药途径,药物治疗可以分为口服给药、静脉给药、皮肤给药、黏膜给药等。
药物治疗的优缺点
每种给药途径都有其优缺点,如口服给药方便,但药物起效慢;静脉给药起效快,但操作复杂等。
xx年xx月xx日
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概要ppt
CATALOGUE
目录
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药物治疗前的准备药物治疗的实施药物治疗的监控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及处理特殊人群的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未来发展
01
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
药物治疗是指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利用药物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临床过程。
药物治疗定义
选择药物
03
药物治疗的实施
给药方式
口服药物经过胃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口服给药
注射给药
吸入给药
外用给药
注射给药包括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等,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起效快。
吸入给药是将药物通过吸入器或其他装置进入呼吸道的给药方式。
外用给药是将药物涂于皮肤、黏膜或腔道表面,通过皮肤和黏膜的吸收达到治疗效果。
根据药物在体内的代谢特点,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给药,如每日一次或每日三次等。
给药时间
定时给药
在患者症状出现或加重时给药,如镇痛药、退烧药等。
症状控制
在疾病发生前给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如疫苗接种等。
预防用药
临床药物治疗学第三章药物治疗基本过程
![临床药物治疗学第三章药物治疗基本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634d76b63186bceb19e8bbec.png)
h
治疗达到预期效果? ADR影响药物治疗?
13
评估什么?
评估为 治疗有效
疾病治愈:停止药疗
疾病未愈或呈慢性:继续药疗 出现严重ADR:调整给药方案
h
14
评估为治疗无效: ➢ 首先要慎重仔细地分析导致无效的原因(诊断、 选药、剂量、疗程、用法、依从性) ➢ 找不到原因应换药
h
41
➢ 比如选择硝酸甘油舌下含片0.3mg/次,急性发作时含服。 ➢ 向病人提供的指导是:疼痛一旦消失可取出口中剩余的药
片;如果疼痛仍不缓解,可在5~10分钟后用第2片药;如果 第2片用药后仍持续疼痛,应考虑是否是快速耐受性,还是 心肌梗死的先兆,应让病人立即就诊。 ➢ 由于这种治疗并不能逆转已发生的病理变化,无法预测病人 心绞痛的病程会有多长,疗程长短需视随访情况而定。
(武警总医院肿瘤生物治疗科主任纪小龙发表在《辽沈晚报》的文章《医生永远是无奈的》)
哈佛大学针对美国医疗事故的调查显示: ➢ 癌症最易被误诊,尤其是乳腺癌和直肠癌。 ➢ 美国的医疗误诊一年导致4.4万至9.8万人死亡。 ➢ 每年美国有120万人被医院诊断为癌症,其中1.6万人 接受了不对症的癌症治疗。
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住院的病人达250万, 住院病人中,每年约有19.2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 药源性疾病的死亡人数竟是主要传染病死亡人数的10倍。
h
30
全球关注药源性疾病
1. 据报告发达国家住院患者ADR发生率平均约为5%; 严重 ADR发生率为6—10%; 2. 2006年美国ADR报告已达49万份;平均每年约有10万住 院患者因ADR死亡,是住院患者死亡原因排序第4—5位; 3. 挪威平均每年因ADR死亡约占住院患者的11.5%; 4. 法国平均每年因ADR死亡约占住院患者的13.0%; 5. 英国平均每年因ADR死亡约占住院患者的16.0%。
1_临床药物治疗学
![1_临床药物治疗学](https://img.taocdn.com/s3/m/52fcb25f312b3169a451a42e.png)
2007-10-21
4
Drug/ Medical chemistry Bio-Parmaceutics
Pharmacokinetics
Pharmacodynamics
Therapeutics
2007-10-21
6
临床药物治疗学是适应临床用
药实践的需求发展起来的。
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用药不合理所造成的危害,已
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
经验用药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循证医学、药物基因组学等已用于指导合理用药
2007-10-21
2007-10-21
11
药物治疗的拓展
生物化学的发展 体内活性物质,如
激素、维生素
生物药学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
发展,对药物作用的认识也不断深入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为治疗学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18
疾病和千差万别的个体,如何正确地选择和使用药物,则关注不够
我国目前在体制和知识储备上,使多数药师还不具备与医师共同对病人的药物治疗负责的能力我国目前在体制和知识储备上,使多数药师还不具备与医师共同对病人的药物治疗负责
的能力
学习药物治疗学的必要性
目前不合理用药情况十分普遍
传统药学教育中偏重于化学、制药和分析的教学方式不能满足实践的要求
治疗学、精确的处方书写及熟练的沟通常被忽视
合理用药必须综合考虑利弊
大量的新药迅速上市
2007-10-2124。
治疗药物监测和给药个体化-精品文档63页
![治疗药物监测和给药个体化-精品文档63页](https://img.taocdn.com/s3/m/529768b402d276a200292edc.png)
14
• 通常我们只能测定血液中的药物浓度。血 液中的药物浓度与细胞外液及细胞内液的 药物浓度形成一个可逆的平衡。此平衡遵 守质量作用定律。
• 因此,血液中的药物浓度间接反映了药物 在受体部位的浓度。
• 药理作用与血药浓度相关性
强于与每日总剂量的相关性
16.11.2019
15
举例:
• 如保泰松的抗炎有效剂量在兔与人分别为 300mg/kg及10mg/kg,相差达几十倍,但 有效血浓度都在10—20μg/ml之间。而剂 量与血药浓度之间的相关较差。
11
前者常被误认为是药物无效(或选择不当), 后者则被认为是病人对药物的耐受性太差, 因此放弃使用,甚至最终有可能认为该例 心律失常难以治疗。而实际上,患者的心 脏却可能一直未能处于有效的药物浓度控 制之下。
16.11.2019
12
多年来,国内外以充分肯定TDM对药物 治疗的指导与评价作用:
例如,通过TDM和个体给药方案,使癫痫 发作的控制率从47%:提高到74%。
16.11.2019
37
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
当荧光素同大的抗体分子结合时,它不能 自由地转动,且发出的绿光同蓝色激发光 在同一平面,偏振被保留下来。相反,若 荧光素没有同抗体结合,可以自由转动, 发出的绿光总是与蓝色激发光在不同的平 面,偏振便消失了。因此,在溶液中分子 的旋光偏振的程度与分子的体积大小成正 比,与荧光素转动速度成反比。
10
举例:
• 抗心律失常药普鲁卡因胺,其治疗浓度 范围较窄,当过量时亦会引发心律失常, 仅靠临床观察,有时无法区别是剂量不 足未达到疗效还是过量引起的毒性反应, 难以确定安全有效的剂量。
• 按常规剂量给药时,对有些人而言可能 过低,导致治疗失败;而对另一些人而 言,则可能引起毒性反应。
药物治疗_精品文档
![药物治疗_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22531d99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d0.png)
适应症
治疗精神分裂症 预防精神分裂症的复发 控制躁狂发作 其他精神病
锥体外系反应
1、急性肌张力障碍(acute distonia):出现最早。处理: 肌注东莨菪碱0.3mg,减少药物剂量,加服抗胆碱能 药苯海索,或换服锥体外系反应低的药物。
2、静坐不能(akathisia):在治疗1~2周后最为常见。处理: 苯二氮类药和β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等有效,而抗胆碱 能药通常无效。
▪ 急性期的治疗 一般1~2周逐渐加至有效治疗剂量 症状获缓解的基础上,仍要继续以原有效剂量
巩固治疗数周。一般为6~8周 剂量应个体化治疗
维持治疗 维持剂量可以减至治疗剂量的1/4~2/3。维持治疗
时间至少需要2~3年。 反复发作、经常波动或缓解不全的精神分裂症患
者常需要终身治疗。
四、不良反应和处理
性功能障碍等
▪ 2.对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
▪ (1)对心血管的作用:可致血管扩张、血 压下降、代偿性心率加快,易发生体位性 低血压,还可引起心电图改变如QT或PR 间期延迟,T波倒置等
▪ (2)抗胆碱能作 潴留等
(二)适应证与禁忌证
▪ 1.适应证: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精神分裂症和预防 精神分裂症的复发,控制躁狂发作,还可以用于 其他具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非器质性或器质性精神 障碍
后服药以减少碳酸锂对胃的刺激,减少消化道反 应。 ▪ 小孩与老年的剂量应低。
碳酸锂的不良反应
▪ 早期不良反应: 口干, 多饮, 多尿, 震颤,疲 劳乏力
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ppt
![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ppt](https://img.taocdn.com/s3/m/3f7f285a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c5.png)
儿童禁用药物
有些药物在儿童中是禁用的, 如喹诺酮类药物、部分抗肿瘤
药物等。
儿童慎用药物
有些药物在儿童中使用需慎重 ,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糖皮
质激素等。
老人的药物治疗
01
02
03
老年人用药特点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肝 肾功能减退,对药物的耐 受性和敏感性也不同于年 轻人。
老年人禁用药物
有些药物在老年人中是禁 用的,如部分抗凝药、刺 激性泻药等。
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药物治疗的简介 • 药物治疗的流程 • 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 • 特殊人群的药物治疗 • 药物治疗的发展趋势
01
药物治疗的简介
药物治疗的定义
药物治疗是指使用药物进行预 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过程。
药物治疗涉及药物的选择、使 用方法、剂量、给药途径、频
率、疗程等多出现过敏反应,例如青霉素过敏 。
过敏症状
过敏反应的症状可能包括皮疹、呼吸急促等症状。如果出现 这些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药物,并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 。
04
特殊人群的药物治疗
孕妇的药物治疗
孕前咨询
孕妇在用药前应先咨询医生, 了解所用药物是否会对胎儿产 生影响,以及是否会对孕妇本
控制症状
通过使用药物缓解疾病症状,提高 患者的舒适度。
治愈疾病
通过使用药物对疾病进行彻底治疗 ,使患者完全康复。
延缓病情发展
通过使用药物控制疾病的发展,减 轻疾病对患者的损害。
预防疾病发生
通过使用药物降低患者发生特定疾 病的风险。
02
药物治疗的流程
处方药的购买
处方药购买凭证
购买处方药需要医生开具的处 方,以及医保卡、身份证等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达到预期效果? ADR影响药物治疗?
评估什么?
评估为 治疗有效
疾病治愈:停止药疗
疾病未愈或呈慢性:继续药疗 出现严重ADR:调整给药方案
评估为治疗无效: 首先要慎重仔细地分析导致无效的原因(诊断、 选药、剂量、疗程、用法、依从性) 找不到原因应换药
评估为发生严重ADR: 考虑疾病是否允许停药 分析导致的原因
当医生确定的药疗目标与病人及其家属对治疗结果的期待 不同时,怎么办? 例如,急性腹痛的病人及其家属希望立即止痛,而医 生则希望诊断明确后再用药。 要通过与病人的有效交流,使他们对自己疾病的治疗 效果产生正确的预期。
第三步:确定治疗方案
理想的:安全(低ADR)、有效 、经济、方便 考虑: PK、PD、 影响药物效应的诸多因素 注意:用药少而精
(5) 危重病情急需用药时,应在处方上注明“急”。 (6) 处方时应认真慎重,用钢笔书写,不得涂改。
(武警总医院肿瘤生物治疗科主任纪小龙发表在《辽沈晚报》的文章《医生永远是无奈的》)
哈佛大学针对美国医疗事故的调查显示: 癌症最易被误诊,尤其是乳腺癌和直肠癌。 美国的医疗误诊一年导致4.4万至9.8万人死亡。 每年美国有120万人被医院诊断为癌症,其中1.6万人 接受了不对症的癌症治疗。
(一)医师处方:医师根据病情,为患者诊断、治疗 和预防用药所开具的处方。 (二)简化处方:书写已制成各种制剂的药物,写出 药物的名称、制剂、规格、数量即可。 (三)法定处方:是以简化处方形式开写国家药典或 国家标准收载的处方集上的药物处方。 (四)协定处方:以简化处方形式开写医院制剂。
书写处方的一般规则和注意事项
(1) 认真填写一般项目: (2) 每个药物占一行,药名在左,剂量在药名的右边。除法
定或协定制剂外,应写明药物的浓度。注意药名应用正 规名称,避免使用缩写。 (3) 药物用量单位应按照药典规定的法定计量单位,固体药 品一般以克(g)为单位,液体以毫升(ml)为单位。用量数 量必须写清楚,小数中有效零不能省略。
思考:“首选药物”和“标准方案”对病人一定产生最佳效果 吗?
切记
无论何种原因停止药物治疗时,应切记不是所有 的药物都能立刻停药。
为防止出现停药反跳或撤药综合征,有些药物(如 精神神经系统用药、糖皮质激素、β受体拮抗剂 等)需要经过一个逐渐减量期才能停药。
第2节 药物治疗的书写
药物处方的功能和意义
(4) 药物总量应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性质确定。 普通药品一般为3日量,慢性病一般不超过两周量,最 多不超过一个月量; 医疗用毒性药品不得超过2日极量; 一类精神药品不超过3日常用量,二类精神药品不超过 7日量,如有超量,由医师在药名下再签名; 麻醉药品注射剂不超过2日量,片剂、酊剂、糖浆等不 超过3日,连续使用不超过7日量。 药品剂量,不应超过药典规定的极量,如特殊情况需 要达到或者超过极量时,医生应在药品名称下再签名。
临床药物治疗学
第三章 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
第1节 药物治疗的程序
1 明确诊断 2 确定治疗目标 3 确定治疗方案 4 开始治疗 5 评估和干预
第一步: 明确诊断
开始正确药物治疗的决定性步骤。是医疗前提。 特殊情况:治疗性诊断。
例如:一中年妇女对称性关节僵硬、疼痛和炎症,早晨加重,无 感染病史,可考虑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可以用阿司匹林试治。
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尽量不用Fra bibliotek 可单用就不要联合用药, 联合用药的药物品种尽可能少。
例如: 类风湿关节炎(RA)病人用药方案确定。 考虑:是否对阿司匹林发生过不良反应,
有无溃疡病史, 药费是否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考虑因素, 是否要求每日一次服药。 基于这些信息,选择合适的药物。如果病人不能耐受阿 司匹林,没有溃疡病史,但要求低费用治疗,则可考虑 选用布洛芬。
使用新药或新技术时一定签署知情同意书。 需要监测的药物(血药浓度及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一
定要书写在病历,并约定复诊。
第五步:评估和干预
评估的实质是积极开展治疗药物监测(TDM),据TDM 监测结果决定是否调整给药方案。
TDM
TDM 开展方式
治疗药物效应监测
血药浓度监测(狭义TDM)
被动监测方式: 由病人进行监测评估
注意:急则治标时,对症药物治疗应尽量不要妨碍疾病进一 步检查与诊断。在完全诊断不明的情况下盲目地对症治疗, 有时会造成严重后果。 例如:对急性腹痛的病人如未诊断清楚就给以解痉镇痛药治 疗,虽然能一时缓解疼痛,但有可能掩盖急腹症病情恶化的 临床表现,导致弥漫性腹膜炎。
关于误诊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如果在门诊看病,误诊率 是50%;如果你住到医院里,年轻医生看了,其他医生 也看了,大家也查房、讨论了,该做的B超、CT、化验 全做完了,误诊率是30%。”
药物处方基本结构
(一)处方前记:姓名、性别、年龄、处方日期等等。 (二)Rp符号。什么意思? (三)处方正文:药品名称、剂型、规格、总用量。剂量、
服药时间及次数。 注意:每一种药品写一行;整张处方所用文字统一。 (四)处方后记:医师、配方人、核对人、发药人签名 (五)处方者签名
后记
前记 正文
处方类型
第四步:开始治疗
药物治疗的开始:开具一张书写清楚、格式规范的处方 如何确保病人依从性:知情并同意,向病人解释:
药物将会怎样影响其疾病过程或症状; 为什么在症状缓解后不要立即停服抗生素; 哪些不良反应是常见的和不影响继续用药的(如头晕,
只要不开车); 哪些反应即使轻微却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如服用有潜
在骨髓抑制作用的药物后出现咽痛)。
警示—知情同意
警示指对产品可预见的致害危险采用合理的说明或警示 条款以减少或避免致害危险的发生。 例如:一心肌梗死患者拒绝住院,医生让他在病历上 签“一切后果自负”,后来患者死亡,判医院高额赔 偿,理由是医生未告知什么是“一切后果”,释明不 足。
对于处方药, 生产商通过说明书或其他手段向医生尽法 定警示义务, 医师处方时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对患者尽 法定警示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