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排水系统规划共59页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_排水管网设计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_排水管网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9576bde49649b6648d747e4.png)
雨水量计算
• 雨水量计算(L/s)
– 暴雨公式 – 重现期、径流系数、降雨历时
• 雨水排水区域的划分
– 地形情况——依地势就近排放 – 气候情况——干旱区面积可略大,多雨区应较小
合流制雨污流量计算
• 合流流量计算(L/s)
– 溢流井前:平均污水流量与雨水流量之和 – 溢流井后的截流管:旱流污水量乘以截流倍数加1
城市排水规划要注意的问题
• 不同城市如何因地制宜 – 干旱地区与多雨地区城市——排水与水资源利用 – 山区与平原城市——排水与防洪防涝 – 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城市——排水系统的性能与造 价 – 滨水与非滨水地区城市——水系的保护与建设 • 排水与竖向规划的关系
国内大城市排水系统简介
• 上海市排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系统
排水管网规划
• 管网的种类和级别
– 管网种类——污水管、雨水管、合流管 – 管网级别——总管、干管、支管
• 管网的形制确定
– 确定排水体制考虑的因素:经济方面、环保方面 – 确定排水分区考虑的因素:地形条件、分区面积 – 确定管网形式考虑的因素:管网级别、管网种类
• 排水体制的改变
给排水概述(PPT59页).pptx
![给排水概述(PPT59页).pptx](https://img.taocdn.com/s3/m/03c75d3e5ef7ba0d4b733b20.png)
械、系统、建筑等的总称。
02
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给水排水系统:是为人们的生活、生产和消防提供用水和 排除废水的设施总称。
重要性:人类文明进步和城市化聚集居住的产物 现代化城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城市社会文明、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
也叫“压强”。
构筑物:就是不具备、不包含或不提供人类居住功能的人工建造物。如
水池、水塔。
常用概念、名词
管道附件:就是用于管道连接的配件、设备的总称 常用单位: 压力:1MPa=106Pa=106N/㎡
1标准大气压=76cmHg≈0.1MPa
长度:米(m)、毫米(mm) 管径:公称管径也叫通称管径,是英制单位(DN)
给水管 网系统
城市
给
给水
取 水 供 管网 水水处水
源设理泵
施
设 施
站
企业 给水
管网
自然降水
居民生活用水 公共设施用水 市政用水 城市消防用水
工业企业生产用水 工业企业生活用水 工业企业消防用水
城市 雨水 管网
废水 处理 系统
城市
城市 污水
污水 管网
处理 设施
受 纳
工业 废水
工业 废水
水 体
管网 处理
3)给水管网系统:包括输水管渠、配水管网、水压调节设
施(泵站、减压阀)和水量调节设施(清水池、水塔等)又称输 水与配水系统,简称输配水系统。
4)排水管网系统:包括污水与废水收集与输送管渠、水量
调节池、提升泵站及附属构筑物。
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5)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各种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雨水)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雨水)](https://img.taocdn.com/s3/m/50a6513c83c4bb4cf7ecd11d.png)
不完全分流制
从初期投资看,不完全分 流制只建污水排除系统而 缓解雨水排除系统,便于 分期建设,能节省初期投 资费用,缩短施工期限, 较快发挥效益,以后随城 市的发展,再建雨水管渠。
1.3 城市排水体制的选择
(3)近远期关系方面 在城市发展的新区,可以分期建设,先建污水管,收纳污 染严重的污水,后建雨水管或用明渠过渡; 在城市发展进度很快,地形平坦,综合开发的新区,雨水 系统宜于一次建成。 在地形平坦,下游有一条较充沛的水流,污水浓度较大, 接到狭窄的地区,可采用合流制。 旧城区多为合流制,只需在合流管出口处埋设截流管,即 可初步改善环境质量,与分流制相比,工程量少,易于上 马且工时短。旧城区的合流制过渡到分流制涉及到许多问 题,需因地制宜,综合考虑,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1.2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的体制分类
排水体制:对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采用的不 同的排出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又称排水制度。
排水体制
合流制
直排式合流制 截分流制
1.2.1 合流制排水系统
概念: 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 一个管渠内排出的系统。 分类: (1)直排式合流制 (2)截流式合流制
任务:收集径流的雨水,并将其排入水体。 组成: (1)房屋雨水管道系统和设备 (2)街坊或厂区雨水管渠系统 (3)街道雨水管渠系统 (4)雨水泵站及压力管 (5)出水口(渠)
2.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布置
2.1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的布置形式 2.2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的布置要素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
一.城市排水体制与排水工程系统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PPT课件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76c7b80783e0912a3162a2c.png)
第14页/共116页
城市排水规划要注意的问题
• 不同城市如何因地制宜
• 干旱地区与多雨地区城市——排水与水资源利用 • 山区与平原城市——排水与防洪防涝 • 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城市——排水系统的性能与
造价 • 滨水与非滨水地区城市——水系的保护与建设
一般按主干管、干管、支管的顺序进行布置。
第34页/共116页
1.确定排水区界、划分排水流域
排水区界是污水排水系统设置的界限。它是根据城市规 划的设计规模确定的。在排水区界内,一般根据地形划 分为若干个排水流域。 (1)在丘陵和地形起伏的地区:流域的分界线与地形的 分水线基本一致,由分水线所围成的地区即为一个排水 流域。 (2)在地形平坦无明显分水线的地区:可按面积的大小 划分,使各流域的管道系统合理分担排水面积,并使干 管在最大合理埋深的情况下,各流域的绝大部分污水能 自流排出。 每一个排水流域内,可布置若干条干管,根 据流域地势标明水流方向和污水需要抽升的地区。
第三章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
• 第一节 城市排水体制与排水工程系统 • 第二节 城市污水工程系统规划 • 第三节 城市雨水工程系统规划 • 第四节 城市合流制排水系统规划
第1页/共116页
排水工程规划主要程序
• 污水量预测——确定城市排水系统规划的目 标——选择城市排水体制
• 污水处理的主体程序: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规 划——城市污水管网与输送设施规划——分 区污水管网与输送设施规划——详细规划范 围内污水管网规划
第21页/共116页
发达国家城市排水系统简介
• 德国
• 德国的排水系统是分流制和合流制并存的 。 • 德国是欧洲极力主张进行雨水利用的国家之一。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排水部分)4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排水部分)4](https://img.taocdn.com/s3/m/05d5a6345727a5e9856a61a1.png)
适用于生活水平高、环境 质量要求高的城镇。
(3)半分流制: 既有污水排 水系统,又有雨 水排水系统。
雨水跳跃井 初降雨水 后续雨水
污水厂
排入水体或再 利用 排入水体
雨水排水系统
特点:可以更好地保护水 环境,但工程费用较大,
目前使用不多。适用于
(2)不完全分流制 这种体制只有污水排水系统,没有完整的雨水排水系 统。各种污水通过污水排水系统送至污水厂,经过处理后 排入水体;雨水沿道路边沟,地面明渠和小河,然后进入 较大的水体。
如城镇的地势适宜,不易积水时,或初建城镇和小区可采 用不完全分流制,先解决污水的排放问题,待城镇进一步发展
后,再建雨水排水系统,完成完全分流制的排水系统。这样可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
第四章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
(1)完全分流制 既有污水管道系统,又有雨水管渠系统
生活污水 工业废水 雨水 污水排水系统 污水厂 排入水体或再 利用 排入水体
雨水排水系统
特点:比较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但对城市管渠的
一次性投资较大。适用于新建城市。
不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
适用于地形适宜、 有地面水体、可顺 利排泄雨水的城镇。
污染较严重地区。
主干管
溢流井
污水厂
混合制 既有分流制,又有合流 制,这种体制可称为混 合制。
(三).城市排水体制的选择
两个关键——地形和水系
三个目标——治污、排涝、综合利用
城市排水系统规划论
![城市排水系统规划论](https://img.taocdn.com/s3/m/a78de1b0240c844768eaee49.png)
可编辑ppt
1
城市排水种类
• 排水的分类——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降水 • 不同种类排水的要求:
– 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排除 – 工业废水——处理、收集、再处理、排除或直接排除 – 降水——收集、排除或收集、部分处理、排除
可编辑ppt
2
城市排水体制
• 排水系统的组成——管网、处理系统、最终受体,对应 收集、处理、排放的排水过程。
பைடு நூலகம்
可编辑ppt
8
国内大城市排水系统简介
• 广州市排水系统
– 目前正在同时推进四个污水治理项目的建设,城市污水处理 的能力在2005年达到162万吨/天。
– 广州市排水体制的混乱和脆弱既有城市发展历史的原因,又 有污水处理和城市排水系统建设长期严重滞后的原因。
– 污水系统的直接排放和通过合流制及雨污混接方式的污水排 放是造成城市水体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 北京市城市排水系统分为合流制与分流制两大类。 – 北京市形成了9个大小不等的污水系统。同时修建了一些雨水
干沟。 – 北京市建造污水截流工程后仍有大量污水溢流入河,关键问
题在于污水截流工程中的截流设施。北京市的污水截流则不 是在合流沟出口处设截流井,而是在各个污水支管进合流沟 干管(沟)处设截流井。
可编辑ppt
13
发达国家城市排水系统简介
• 德国
– 德国的排水系统是分流制和合流制并存的 。 – 德国是欧洲极力主张进行雨水利用的国家之一。德国城市雨
水利用技术已进入标准化、产业化阶段,并逐步向集成化综 合化方向发展。 – 德国的雨水系统包括屋面雨水集蓄和屋顶花园利用系统、雨 水截污和渗透系统
可编辑ppt
• 直排式合流制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污水)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污水)](https://img.taocdn.com/s3/m/b3822b5f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ac.png)
政策激励与支持
政府将出台相关政策,如税收优 惠、财政补贴等,鼓励企业加大 投入,推动城市排水工程系统的 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公众参与与信息公
开
政府将加强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 提高城市排水工程系统的透明度 和公信力,加强社会监督。
提高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
1 2 3
生态化建设
在城市排水工程系统中融入生态理念,通过湿地、 植被等自然方式净化污水,降低能耗和资源消耗, 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污水处理方法
物理处理法
化学处理法
通过沉淀、过滤、分离等物理手段去除污 水中的悬浮物和漂浮物,为后续处理创造 条件。
通过化学反应,如氧化还原、中和等,去 除污水中的溶解性物质和胶体物质。
生化处理法
深度处理法
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将污水中的 有机物转化为稳定的无机物,同时去除氨 氮、磷等污染物。
在生化处理基础上,进一步去除难以降解 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以满足 更高的排放标准或回用要求。
PART 04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原 则和步骤
REPORTING
WENKU DESIGN
规划原则
可持续性原则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的规划应与 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满足城
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防洪排涝原则
在规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城 市防洪排涝的需求,确保在雨 季和汛期能够有效地排水。
环境保护原则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的规划应注 重环境保护,减少污水对水体 和土壤的污染。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有效的排水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的可持续 发展提供保障。
维护生态环境
通过合理排放和处理污水,减轻对自然水体的污染,保护和恢复生 态环境。
第四章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
![第四章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a228e4c9aa00b52acfc7caf3.png)
第四章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第一节城市排水体制与排水工程系统一、城市排水工程系统的体制(一)城市排水分类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降水(道路冲洗用水、消防用后水归入此类)。
(二)城市排水工程系统的体制分类排水体制(排水制度):对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采用的不同的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
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
1.合流制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一个管渠内排除的系统。
(1)直排式合流制。
目前已经很少采用。
(2)截流式合流制在直排式合流制基础上,临河岸边建一条截流干管,在干管上设溢流井和污水厂。
晴天和初雨时所有污水都排送到污水厂,经处理后排入水体。
当雨量增加,混合污水的流量超过截流干管的输水能力后,将有部分污水经溢流井溢出直接排入水体。
这种排水只有雨水大时才有污水直接排入水体,比直排式合流制好,但仍有污水直接排入水体。
可进一步改进:在溢流井后设雨水调蓄池,待雨停后把积蓄的混合污水送到污水厂处理。
截流式合流制多用于旧城改造。
1 合流干管2 截流主干管3 溢流井4 污水处理厂5 出水口6 溢流出水口2.分流制排水系统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内排除。
(1)完全分流制。
设污水和雨水两个管渠系统各自排放,污水送到污水处理厂,雨水就近排入水体。
仍有雨水污水问题,投资较大。
新建城市和工业区一般采用这种排水制。
1污水干管2 污水主干管3 雨水干管4 污水处理厂5 出水(2)不完全分流制。
只有污水管道系统而没有完整的雨水管渠系统。
污水经污水管道送至污水厂,而雨水通过地面漫流先流入明沟和小河,再进入大水体。
1 污水干管2 污水主干管3 原有管渠4 雨水管渠5 污水处理厂6 出水口(三)城市排水体制的选择环境保护、工程投资、近远期发展、施工管理。
二、城市排水工程系统由排水管道(管网)、污水处理系统和出水口组成。
(一)生活污水排水系统1.室内污水管道系统和设备出户管、检查井。
2.室外污水管道系统组团污水管、检查井、控制井等。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96d25338580216fc700afd53.png)
排水管网布置要求
• 因地制宜 – 地形地貌和竖向设计 – 现状管网条件 – 路网情况 • 短捷节约 – 系统清晰(羽毛状) – 管道短捷 – 与道路坡向结合 • 合乎规范 – 坡度 – 管径 – 埋深 – 间距 – 管位
排水管网规划
• 管网设施
– 雨污水泵站与合流泵站 – 出水口 – 雨水口
• 管径计算
发达国家城市排水系统简介
• 日本
– 日本的排水体系基本是采用分流制。 – 日本的排水管道密度一般在20~30 km/km2,高的地区可达50 km/km2 。 – 从1965年起日本就开始有计划地处理和利用雨水,截止1993 年,使用雨水作为杂用水的设施日本共有28处,使用水量为 500万吨/天。1992年日本颁布了“第二代城市下水总体规划 ”,要求新建和改建的大型公共建筑群必须设置雨水就地下 渗设施。
– 上海市排水体制是合流制与分流制并存,规划排水系统341个 。已建和在建的排水系统中,有67个合流制排水系统,114个 分流制排水系统。中心城污水管网的普及率约为64%。 – 上海市已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普遍存在设施利用效率不高的 问题。主要原因是收集系统不完善。 – 上海城区铺设排水管道已有相当长的历史。旧的管道系统建 设标准低,均采用刚性接口,管道接口技术比较落后。 – 在越来越重视和控制点源污染的时候,雨水径流的非点源污 染变得越来越严重。污染物质未加处理直接排入河道中,极 大地污染了河道。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
城市排水种类
• 排水的分类——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降水 • 不同种类排水的要求:
– 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排除 – 工业废水——处理、收集、再处理、排除或直接排除 – 降水——收集、排除或收集、部分处理、排除
城市排水体制
城市给排水规划(全文)
![城市给排水规划(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528f73ba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a6.png)
城市给排水规划(全文)1: 城市给排水规划一、引言本章节主要介绍城市给排水规划的背景和目的。
首先,阐述城市给排水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然后,介绍本规划的目标和范围。
最后,概述本的结构和组织方式。
二、城市概况本章节详细描述了城市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统计数据等信息。
同时,还对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三、现状分析本章节通过对城市给排水系统的现状进行全面的调研和分析,评估了目前系统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同时,还对城市的环境特点温和候条件进行了分析,以便更好地制定规划措施。
四、规划目标和原则本章节明确了城市给排水规划的目标和原则。
目标包括提高给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提升水环境质量等。
原则包括可持续发展、依法依规等。
五、规划内容和方案本章节详细介绍了城市给排水规划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案。
包括城市供水系统的规划和优化、城市排水系统的改造和更新、雨水管理等。
六、投资估算及实施计划本章节对城市给排水规划的投资估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计算。
同时,还制定了实施计划,明确了各项工作的时间节点和责任部门。
七、风险评估与管理本章节对城市给排水规划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了评估和管理。
主要包括项目实施风险、环境风险、财务风险等。
八、监测与评估本章节介绍了城市给排水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监测与评估工作。
包括对系统运行情况的监测、对水环境质量的评估等。
九、附件1. 相关调研报告2. 规划图纸3. 相关法律法规十、法律名词及注释1. 城市建设法:指中国规定城市建设的法律。
2. 水法:指中国关于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法律。
3. 环境影响评价法:指中国规定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和要求的法律。
————————————————————————————————————————2: 城市给排水规划一、引言本章节主要介绍城市给排水规划的背景和目的。
首先,解释城市给排水规划的定义和作用。
然后,明确本规划的编制目的和范围。
最后,简要介绍本的组织结构和撰写须知。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 雨水共59页文档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 雨水共59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d212c7c70b4c2e3f572763fb.png)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