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环境卫生完整版
家畜环境卫生学畜舍卫生
饲料设施
提供合适的饲料储存和加 工设备,确保家畜获得足 够的营养。
饲养用具
提供各种饲养用具,如食 槽、饮水器、保定设备等 ,提高饲养效率。
通风设备
自然通风
控制通风
利用自然风力进行通风,如设置天窗 、侧窗等。
根据家畜需要和环境条件,控制通风 设备的运行,保持适宜的空气环境。
机械通风
利用机械通风设备进行通风,如风扇 、送风口等。
总结词
温度是影响家畜健康和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
详细描述
适宜的温度对于家畜的生长、繁殖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可能对家畜造成不良影响 ,如热应激或冷应激,影响家畜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因此,畜舍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并根据家畜的种类和 生长阶段进行适当的调整。
湿度与畜舍
总结词
湿度是影响畜舍环境的重要因素,对家畜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具有显著影响。长ຫໍສະໝຸດ 育。畜舍卫生与动物健康的关系
降低疾病发生率
01
良好的畜舍卫生能够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传播,降低家畜
患病风险。
提高动物福利
02
舒适、卫生的生活环境有助于提高家畜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保
障动物福利。
保障人类食品安全
03
畜舍卫生直接关系到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对人类健康具有重
要意义。
02
畜舍环境因素
温度与畜舍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家畜环境卫生学将与智能化养殖相 结合,实现畜舍环境的实时监测、自动控制和预警预报,提高养殖效率 和管理水平。
绿色养殖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家畜环境卫生学将更加注重绿色养殖,即通过减 少药物使用、降低废弃物排放等措施,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完整版)家畜环境卫生学试题答案
家畜环境卫生学试题答案一、名词解释(共15分,每小题3分)1.环境应激:是指家畜对干扰或妨碍机体正常机能的内外环境刺激,产生生理和行为上非特异性反应的过程.2. 生物节律:动物由于光照时数的周期性变化,其生理状态、生化过程、行为习性也呈现周期性变化,这种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称为生物节律。
3.临界温度:指气温下降或升高时,引起机体代谢率开始提高时的环境温度,分上限和下限,一般指下限临界温度.4.动物福利:维持动物生理与心理的健康和正常生长所需的一切事物。
5.尘肺病:微粒侵入到肺组织的淋巴间隙和淋巴管内,并阻塞淋巴管,淋巴液潴留,导致结缔组织增生,肺组织坏死。
二、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1.自然环境的三大要素是指气候因素、土地因素、生物因素。
2家畜的体热调节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方式,体热调节中枢存在于下丘脑。
3.温热因素的综合评定指标温湿指数的值越大(THI>69),奶牛热应激越严重;气温低于0℃时,风冷却力的值越大,家畜冷应激越严重;温热因素中以气温为核心。
4.可见光的生物学效应,主要是通过眼、视神经导致动物的下丘脑兴奋,使其分泌促释放激素;这些促释放激素经下丘脑下部-垂体门静脉循环系统到达垂体前叶,并使之分泌促激素;这些促激素再作用于相应的腺体产生相应的激素,参与代谢。
5.空气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包括有害气体、微生物和粉尘三个方面的内容。
6.畜牧场粪便处理与利用的主要方式有用作肥料、用作饲料、生产沼气。
7、水资源的种类可分为:地面水、地下水和降水三大类。
8.根据外围护结构的封闭程度,畜舍可分为开放式畜舍、半开放式畜舍、封闭式畜舍等类型。
9.畜舍横向机械通风的方式有负压通风,正压通风、和正负压联合通风。
10. 高山病的发生,是由于海拔升高,气压降低,导致机体组织缺氧所致。
三、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在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小气候与大气候的不同在于个别气象因素的差异。
畜禽养殖环境整治方案范本(2篇)
畜禽养殖环境整治方案范本____畜禽养殖环境整治方案一、引言在当前的畜禽养殖业中,存在着许多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如水体、大气和土壤污染,养殖废弃物处理不当等。
为了改善畜禽养殖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制定适度的管理措施十分必要。
本方案将提出一系列的整治措施,旨在解决当前畜禽养殖环境问题。
二、制定规范和标准1. 修订畜禽养殖排污标准:建立更为严格的排放标准,限制废水和废气的排放浓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制定畜禽养殖粪污处理技术标准:推广先进的粪污处理技术,确保畜禽养殖废物的合理运输、处理和利用,减少气味和废物的环境污染。
三、推广现代养殖技术1. 建设标准化养殖场:促进畜禽养殖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转变,降低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2.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应用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3. 提高养殖管理水平:加强对养殖场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四、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1. 建立监测系统:建立全面覆盖的畜禽养殖环境监测系统,监测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 加强执法力度: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对违法养殖场进行惩罚,提高执法的震慑力。
五、加强科技支持和创新1. 加大科技投入:增加财政对畜禽养殖环境整治的资金支持,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环境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
2. 鼓励创新和示范:支持和奖励那些在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养殖企业,推广其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
六、加强宣传和教育1. 加强养殖环境宣传:组织开展宣传活动,宣传畜禽养殖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升公众环保意识。
2. 强化教育培训:将畜禽养殖环境保护纳入院校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提高从业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技能水平。
七、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与国外的环境保护机构和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借鉴他国的经验和先进技术,共同推动畜禽养殖环境整治的工作。
八、资源利用和循环利用1. 推动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鼓励养殖场建立农田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系统,将养殖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提高土地肥力。
第一章(2003)家畜环境卫生
二.环境污染的分类 污染物质种类多,数量大,据它的来源可分为:自 然污染和人为污染。目前起重要作用的是人为污染,它 可分为:
1.工业上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 2.交通运输排放的尾气:主要有氮氧化物、光化学烟雾、 重金属元素等。 3.生活、生产污水和垃圾:包括大量病原微生物,寄生 虫及其虫卵,有机物、具异臭意味物质等。 4.农药和化肥等。 5.其它:放射性污染物、电离辐射、电磁辐射、噪声等。
第二节
环境与家畜机体的热平衡
一. 体热平衡 在正常情况下,机体通过体温调节,使代谢产热 量和从周围环境获得的受热量之间保持相对的平衡, 称体热平衡。 (一)机体热的来源: a.机体代谢;b.外界环境传入。 (二)机体热的散发: A.散发的途径:a.皮肤(主要);b.呼吸道, 少量消化道、泌尿道。 B.散发的方式:a.辐射;b.对流;c.传导; d.蒸发;e.排泄。
3. 气流(风)
a. 环境温度>皮温:气流促使机体从环境中吸热,热 感明显,不利体热平衡。但气流可促进蒸发散热。 b. 环境温度略低于皮温:气流促使机体热的逸散,有 利于体热平衡。 C.环境温度较低:气流促进机体失热,尤其在高温时, 机体失热明显而感到寒冷。
4. 辐射:太阳辐射、畜体与环境之间的辐射。 a 空气干燥时,畜体与环境因辐射而引起的热交换少; b 空气潮湿时,热交换多(因水的比热大)。 因此,在寒冷地区的冬季,畜禽要加强保温,降 低空气湿度。 c 在太阳辐射方面,注意防止大家畜野外作业或放牧 时的日射病。
4.环境与机体的平衡
a. 环境与机体的生态平衡: 环境与家畜之间进行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及环 境中各种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的因素对机体的作 用,使机体与环境经常保持着一定的平衡。 环境与机体的平衡是通过机体新陈代谢与周围环 境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而实现。新陈代谢的速 度和强度时刻受到周围环境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地 发生变化。
家畜环境卫生学---第八章---畜舍环境的改善与控制
家畜环境卫生学-第五章
基础下面承受荷载的那部分土层称 地基。 对地基的要求 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厚度。
适宜的地基 砂砾(li)、碎石、岩性土壤等,且不受 地下水冲刷的砂质土层都是良好的天然 地基。富含有机物质的土壤,不宜作为 天然地基。
质轻、隔热性能良好。
在寒冷地区: 可适当减少净高(屋高不变),可起好的保温作用;
在炎热地区: 可适当增加净高(屋高不变),可加强舍内通风作用。
天棚上放一些质轻的保温隔热的材料(如锯末等) 可以增强天棚的作用。
家畜环境卫生学-第五章
四.地面和畜床
它们是生产的场所,又是休息的场所,它的散热 量占总量的12-15%,但由于家畜与地面接触多,且 主要以传导散热散发出去,所以此散热对家畜也很重 要,尤其是夏天和冬天。
家畜环境卫生学-第五章
三.屋顶和天棚
1. 屋顶: 对防止风沙、风、雨、雪和太阳辐射有一定作用。 通过屋顶散热占36-44%。
屋顶材料: 要保温性能良好,质量要轻,坚固,不透水,价格低。
家畜环境卫生学-第五章
2. 天棚(天花板、顶棚): 主要功能:
加强畜舍冬季保温和夏季防热,且有利于通风换气。 对天棚的要求:
畜舍地面应具备下列基本要求: ①坚实、致密、不滑(麻面、网状的沟痕)。 ②有一定的抗极械能力,抗各种消毒液的能力。 ③温暖、不透水,易于清扫和消毒。 ④有一定的坡度:马、牛:1-3%,猪:3-5%。
所用的材料:水泥、三合土、沥青。在畜床上要加垫 草,以增加弹性。
家畜环境卫生学-第五章
五.门和窗
1.门:包括畜舍的门和运动场的门。 对门的要求:①一律向外开。 ②门口不设台阶及门垦,而是设斜坡, 舍内与舍外的高度差20-25cm。
家畜环境卫生学-第一章家畜环境的
如家畜吸入O2,排出CO2; 从环境中得到营养物 质。
b. 家畜不断接受外界环境的刺激,增强体质、提高 生产力。 如适度的温度变化能促进产蛋鸡的抗寒和耐热能 力,提高产蛋率。
2、有害的方面: 在有害因素的刺激下,当生理调节机能与有害因素
影响环境与机体平衡的因素: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的特性、变化强度、作用于机体 的持续时间等。 机体状态:种类、品种、个体特征(年龄、性别、健康 状况、生理条件等)。 环境因素与机体的接触方式:家畜破伤风疾病的产生。
第二节 环境应激
一、应激和机体的反应
(一)环境应激 1、概念 环境应激是指家畜对干扰或防碍机体正常机能的内外
的刺激保持平衡,机体产生保护反应而不出现病理状 态;当机体反应能力低下或外界刺激的性质、数量和 强度超过机体的适应能力时,机体呈现病理状态、甚 至死亡。
如 适度太阳照射:消毒空气,提高机体抵抗力,促 进新陈代谢;强烈太阳辐射:皮肤烧伤、中暑等。 研究外界环境因素的目的:
“趋利避害”,保证家畜健康生产。
理化环境 空气、土壤、
自然环境
水的理化特性。
外界环境
生物环境 动物、植物、
家
微生物
畜
社会环境 政策法规、宗教信仰、饲
环
养管理、选育利用、设
境
备条件、技术条件等
内部环境 体液的 温度、PH值、化学成分、离子
浓度、渗透压等
体内的微生物、寄生虫等
2. 家畜环境因素分类 (1) 物理因素: 主要指温热因素(气温、气 湿、气流、
气压、太阳辐射等)、光因素、音因素等。 (2) 化学因素:主要指空气、水和土壤的化学组成。 (3)生物因素 :有益微生物、有害微生物、寄生虫、昆
《家畜环境卫生》课件
智能化环境调控
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实现 家畜环境的智能化调控,根据家畜 需求自动调节环境参数,提高家畜 舒适度和生产效率。
可持续环境管理
研究和发展可持续的环境管理策略 ,降低畜牧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促进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家畜环境卫生对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01
02
03
提高生产效率
空气质量与家畜环境卫生
空气质量对家畜的健 康和生产性能有重要 影响。
养殖场应定期检测空 气质量,保持空气流 通,减少有害气体的 积累。
有害气体如氨气、硫 化氢等会导致家畜呼 吸系统受损、免疫力 下降。
光照与家畜环境卫生
光照对家畜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性能有重要影响。
适宜的光照强度和时间能够促 进家畜的采食、生长和繁殖。
加强饲养环境的监测与监管
01
建立健全家畜养殖环境监测体系 ,定期对养殖环境进行检测和评 估。
02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加大对 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保障 家畜养殖环境的持续改善。
05
CATALOGUE
家畜环境卫生的未来展望
家畜环境卫生研究的新进展
新型环境监测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的环境监 测技术如遥感、物联网等将被应 用于家畜环境卫生监测,提高监
养殖场应根据不同家畜的需求 合理设置灯光,避免过强或过 弱的光照对家畜造成不良影响 。
饮水与家畜环境卫生
饮水是家畜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和生产 性能的必要条件。
养殖场应定期检测饮水质量,保持水 源清洁卫生,提供充足的饮水给家畜 。
不洁的饮水会导致家畜患病率增加, 如腹泻、寄生虫感染等。
04
CATALOGUE
重要性
家畜环境卫生教案复习资料完整版
家畜环境卫生教案复习资料完整版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家畜环境卫生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家畜环境卫生的重要性,了解家畜养殖环境的基本要求,掌握家畜环境卫生的评价方法和管理措施,提高家畜环境卫生管理水平,从而提高家畜生长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家畜环境卫生的重要性。
2. 掌握家畜养殖环境的基本要求。
3. 学习家畜环境卫生的评价方法和管理措施。
4. 提高家畜环境卫生管理水平,提高家畜生长效率和产品质量。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家畜环境卫生概述1.1 家畜环境卫生的重要性1.2 家畜环境卫生的基本概念1.3 家畜环境卫生管理的基本原则第二章:家畜养殖环境的基本要求2.1 空气环境的要求2.2 水质的要求2.3 土壤环境的要求2.4 噪声和辐射的要求第三章:家畜环境卫生的评价方法3.1 环境卫生质量评价方法3.2 环境卫生监测方法3.3 环境卫生风险评估方法第四章:家畜环境卫生管理措施4.1 环境卫生管理组织4.2 环境卫生管理制度4.3 环境卫生管理措施第五章:家畜环境卫生问题及对策5.1 常见家畜环境卫生问题5.2 家畜环境卫生问题的原因5.3 家畜环境卫生问题的对策四、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家畜环境卫生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实践报告、期末考试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全面考察学生对家畜环境卫生管理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
六、第六章:家畜粪便处理与资源化利用6.1 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方法6.2 粪便资源化利用技术6.3 粪便处理设施与操作管理七、第七章:家畜养殖废水处理与利用7.1 废水性质及污染指标7.2 废水处理技术及工艺7.3 废水处理设施与操作管理八、第八章:家畜养殖废气处理8.1 废气成分及污染指标8.2 废气处理技术及工艺8.3 废气处理设施与操作管理九、第九章:家畜养殖环境设计与改善9.1 养殖场选址与布局9.2 养殖舍设计要求9.3 养殖环境改善技术十、第十章:家畜环境卫生法规与标准10.1 相关法律法规概述10.2 环境卫生标准与规范10.3 法律法规的执行与监管六、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家畜环境卫生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
家畜环境卫生与设施
《家畜环境卫生与设施》讲课人:孝感市畜牧局高级兽医师卢志新(2008年4月22日)第一章绪论所谓“环境”,是相对于某项中心事物而言,是作为该中心事物的对立面而存在的。
对家畜环境而言,“中心事物”是家畜,环境则是家畜生存的环境,或者说是指环绕于家畜居住空间周围的各种客观环境条件的总和。
家畜与环境的关系,主要是通过家畜的生存、生长发育、繁衍后代表现出来的。
一方面,家畜从外界环境中不断获取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同时,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家畜也影响着周围环境,其影响的性质和深度则随着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事实上,家畜的环境是一种综合性的生态环境,包含着许多性质不同的单一环境因子。
根据环境因子的性质,家畜的环境包括空气环境、水环境、光环境以及其他环境因子。
空气环境因子主要包括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气流速度、热辐射等热环境因子,空气成分、有害气体、空气微生物、空气中的微粒等空气环境质量因子;水环境因子主要是指水源、水质以及供水、排水和污水处理系统;光环境因子主要为光照及辐射。
家畜环境卫生是指家畜饲养环境的条件,卫生状况是否适合家畜的生长与生活等。
家畜环境与设施是研究家畜养殖的健康和生产性能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利用工程设施为家畜的养殖生产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达到高产、优质、高效、安全、持续生产的目的。
畜禽养殖工程设施设备配套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畜禽养殖工艺与环境条件和畜禽养殖生产的经济效益。
工程设施配套技术是否到位、设备是否成套,不仅影响工程一次投资成本和长期运行费用的高低,而且直接影响畜禽的生产性能。
因此,家畜环境与设施被认为是现代畜禽生产的基础和重要支撑技术。
目前世界畜禽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动物行为与福利研究畜禽动物福利定义为“满足动物与它的环境相协调一致的精神和生理完全健康的状态的一种要求”,其基本含义就是:善待活着的动物,减少动物死亡的痛苦。
2.室内空气质量研究3.畜禽场粪污处理与利用技术4.畜禽运输过程的环境问题5.畜禽生产中的工艺定型及配套设备6.畜舍设计及通风系统近二十多年来,我国家畜环境与设施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一定进展,为推动我国畜禽设施养殖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家畜环境卫生学复习题(完整)
家畜环境卫生学复习题(完整)家畜环境卫生学是研究家畜生产环境与健康关系的学科。
其中涉及的一些重要概念包括适应、应激、气候服、气候驯化、温热环境、小气候、散热调节、产热调节、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等热区、临界温度、过高温度、舒适区、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和露点。
适应是指生物体在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刺激下,产生有利于生存和生产的生物学反应或遗传学改变。
而应激则指动物机体对各种非特异所产生的总体应答反应。
气候服和气候驯化则分别指动物对于某种气候环境的逐渐适应和对气候环境的长期影响导致生理机能和生产性能的改变。
温热环境是指与家畜体热调节密切相关的外界环境因素的总和,而小气候则指由于地形、土壤和植被等因素导致局部地区具有独特的气候状况。
散热调节和产热调节则分别指在热调节中,通过增加或减少散热和产热来维持体温平衡。
气温日较差和气温年较差则分别指一天和一年中最高和最低气温之间的差异。
等热区是指恒温动物在物理调节的作用下能够维持体热平衡的环境温度范围。
而临界温度则是指气温下降或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家畜必须通过提高代谢率来增加产热量或通过蓄热来维持体温平衡的临界点。
过高温度则指因高温而导致代谢率升高的外界温度。
舒适区则是指家畜在等热区内能够通过自身代谢产热和散热来维持体温平衡的温度范围。
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则分别指单位体积空气中含有的水汽质量和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之比。
而露点则是指在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且气压一定的情况下,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水汽开始析出形成露水的温度。
34.生化需氧量(BOD)是指在有氧条件下,水中有机物被需氧微生物分解时消耗的溶解氧量。
35.细菌总数是指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中,经过24小时在37℃下培养的1毫升水样中生长的细菌菌落数。
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大肠菌群限制在每毫升100CFU以下。
36.大肠菌群指数是指每升水中所含的大肠菌群数量。
37.大肠菌群值是指含有一个大肠菌群的最小水量。
38.水体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水体,改变水的理化特性和生物特性、组成,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造成水质恶化,危害人体健康和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家畜环境卫生教案复习资料
一、教案基本信息家畜环境卫生教案复习资料完整版课时安排: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目标:1. 了解家畜环境卫生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家畜环境卫生的主要内容和措施;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家畜环境卫生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二、教学内容1. 家畜环境卫生的定义和重要性家畜环境卫生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对家畜生活环境的卫生状况进行科学管理,以保障家畜健康、提高生产性能和产品质量的过程。
家畜环境卫生对于家畜健康、生产性能、产品质量和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家畜环境卫生的主要内容家畜环境卫生的主要内容包括:(1) 环境清洁:保持畜舍、运动场和其他养殖区域的清洁,及时清除粪便、污水和其他污染物。
(2) 环境干燥:保持畜舍内干燥,避免潮湿和积水。
(3) 通风换气:保证畜舍内空气流通,及时更换新鲜空气,降低有害气体和尘埃的浓度。
(4) 温度和湿度控制:根据家畜种类和生产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5) 光照管理:合理配置光源,保证家畜生活和工作环境有适宜的光照。
3. 家畜环境卫生措施(1) 畜舍建设:根据家畜种类和生产需要,合理设计畜舍布局、结构和规模。
(2) 饲养管理:合理调整饲养密度,定期进行畜舍消毒和疫病防控。
(3) 粪便处理:采用合理的粪便处理方式,减少环境污染。
(4) 废弃物处理:对畜舍内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演示和实地考察,提高学生对家畜环境卫生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问答、小组讨论、课后作业和实地考察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家畜环境卫生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教案、多媒体演示、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教学资源。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家畜环境卫生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对家畜环境卫生的兴趣和关注。
2. 讲授内容:详细讲解家畜环境卫生的定义、重要性和主要内容,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畜禽环境卫生--畜牧场环境保护-PPT演示文稿
第四章 畜牧场环境保护
第二节 畜牧场环境保护
化学工业出版社 畜禽环境卫生
一、畜牧业废弃物的处理与利用
畜牧场废弃物主要有:家畜粪尿、污水、 尸体、废弃蛋壳、死胚。
1.对其处理的基本原则: (1)畜牧生产所有的废弃物不能随意弃置。 (2)也不可以弃置于土壤,河道。 (3)必须加以适当的处理。
畜禽粪便用作饲料的方法 ①新鲜粪便直接利用 ②青贮 ③干燥 ④生物处理 ⑤氧化发酵
化学工业出版社 畜禽环境卫生
(4)用作肥料
高温堆肥法 经高温堆肥法处理后的粪便呈 棕 黑色、松软、无特殊臭味、不招苍 蝇、卫生上无害。
化学工业出版社 畜禽环境卫生
3.畜禽病、残、尸体的处理
(1)坑埋法 优点:简单,费用低,不易产生较大
化学工业出版社 畜禽环境卫生
化学工业出版社 畜禽环境卫生
4. 化学消毒法
适用性
毒性
消毒力 价廉易得
①化学消毒剂的 选择原则
化学工业出版社 畜禽环境卫生
②常用的化学消毒剂
氢氧化钠烧碱 草木灰 石灰乳 漂白粉 石炭酸
高锰酸钾 过氧乙酸 来苏儿 甲醛 次氯酸钠
化学工业出版社 畜禽环境卫生
③使用方法
不会污染地下水和空气。 堆肥法是处理死畜的最佳选择之一。
化学工业出版社 畜禽环境卫生
堆肥法
化学工业出版社 畜禽环境卫生
(4)废弃法 将死畜禽运送到废弃物加工厂处理。 优点:本单位无须处理死畜禽,无须
任何资本投入(甚至有所回报),也不 会产生环境污染问题。
缺点:死畜禽在交接和运送过程中易 造成交叉感染。
表示水中所含悬浮物多少的指标。 它与水中夹带的泥沙、有机物、矿物 盐等悬浮杂质的含量和性状有密切关 系。
家畜环境卫生教案复习资料
家畜环境卫生教案复习资料完整版第一章:家畜与环境1.1 课程目标:了解家畜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理解家畜环境卫生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家畜与环境的关系家畜环境卫生的意义家畜环境卫生的目标第二章:家畜饲养环境2.1 课程目标:掌握家畜饲养环境的基本要求,了解影响家畜饲养环境的因素。
2.2 教学内容:家畜饲养环境的基本要求影响家畜饲养环境的因素如何改善家畜饲养环境第三章:家畜排泄物处理3.1 课程目标:了解家畜排泄物的处理方法,掌握家畜排泄物处理的技术。
3.2 教学内容:家畜排泄物的处理方法家畜排泄物处理的技术家畜排泄物处理的意义第四章:家畜饮用水卫生4.1 课程目标:了解家畜饮用水的卫生要求,掌握家畜饮用水的处理方法。
4.2 教学内容:家畜饮用水的卫生要求家畜饮用水的处理方法如何确保家畜饮用水的卫生第五章:家畜环境卫生管理5.1 课程目标:掌握家畜环境卫生管理的基本原则,了解家畜环境卫生管理的实践方法。
5.2 教学内容:家畜环境卫生管理的基本原则家畜环境卫生管理的实践方法家畜环境卫生管理的意义第六章:家畜舍建筑设计6.1 课程目标:了解家畜舍建筑设计的原理,掌握家畜舍建筑设计的要点。
6.2 教学内容:家畜舍建筑设计的原理家畜舍建筑设计的要点如何提高家畜舍建筑设计的质量第七章:家畜饲养密度与空间管理7.1 课程目标:掌握家畜饲养密度与空间管理的关系,了解如何合理控制家畜饲养密度与空间。
7.2 教学内容:家畜饲养密度与空间管理的关系如何合理控制家畜饲养密度与空间家畜饲养密度与空间管理的重要性第八章:家畜饲料与环境8.1 课程目标:了解家畜饲料与环境的关系,掌握如何保证家畜饲料的环境卫生。
8.2 教学内容:家畜饲料与环境的关系如何保证家畜饲料的环境卫生家畜饲料环境卫生的意义第九章:家畜疾病与环境卫生9.1 课程目标:了解家畜疾病与环境卫生之间的关系,掌握预防家畜疾病的环境卫生措施。
9.2 教学内容:家畜疾病与环境卫生之间的关系预防家畜疾病的环境卫生措施如何降低家畜疾病的发生率第十章:家畜环境卫生法规与政策10.1 课程目标:了解我国关于家畜环境卫生的法规与政策,掌握家畜环境卫生管理的相关法律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科072班《家畜环境卫生学》复习参考1.家畜环境:是存在于家畜周围的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家畜的自然与社会因素之总体。
2.影响家畜环境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
3.小气候:是由于地表性质不同,或人类和生物的活动所造成的小范围内的特殊气候。
4.太阳辐射是造成温热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
5.体热的来源:1)基础代谢产热2)热增耗3)肌肉活动产热4)生产产热5)外源热。
6.体热的散发途径:1)辐射散热2)传导散热3)对流散热4)蒸发散热(皮肤蒸发、呼吸道蒸发)5)加热饲料和饮水。
7.决定蒸发散热量多少的因素是:空气湿度;胡额定非蒸发散热量多少的因素是:空气温度。
8.等热区(TN):指恒温动物依靠物理和行为调节即可维持体温正常的环境温度范围9.温度应激的危害有哪些?1)体温上升2)呼吸循环系统急促3)消化系统(消化不良)4)繁殖机能下降5)泌尿、神经系统(运动失调、泌尿系统出现问题)。
10.露点: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且气压一定时,因气温下降,使空气达到饱和,这时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
11.相对湿度:指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当时饱和水汽压之比。
12.绝对湿度:指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汽的质量,用g/m3表示之。
绝对湿度直接表示空气中水汽的绝对含量。
13.防寒指标:冬季低限热阻防暑指标:夏季低限热阻.14.畜舍降温的四种形式:蒸发降温,冷风设备,地能利用装置,机械制冷。
15.根据二氧化碳,水汽,热能计算畜舍通风量。
16.负压通风形式: 两侧排风, 屋顶排风,横向负压通风,纵向负压通风。
17.畜产公害:畜牧生产过程中,产生多种有害气体,在畜产品中由于某些元素的积累和富集,药物的残留,可对人类健康和生命产生一定的危害,称为畜产公害。
18.生物富集:生物体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污染物质,使这些污染物在生物体的含量超过其在环境中的含量,称为生物富集。
19.环境污染:有害物质的排放,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所允许的量。
20.负压通风(排气式通风或排风)是指通过风机抽出舍内空气,造成舍内空气气压小于舍外,舍外空气通过进气口或进气管流入舍内。
21.热阻:是指空气层或材料层阻止热传递能力的热物理特性指标。
22.采光系数:是指窗户有效采光面积与地面面积之比。
23.风向玫瑰图:将某一地区某一时间内各种风向的次数占全部风向次数的百分比,即风向的频率5,按罗盘方位绘制的几何图形就叫风向频率图。
风向玫瑰图可以表明在一定地方一定时间内的主风方向,在选择牧场场址、建筑物配置和畜舍设计上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4.有效温度:测定气温和气流对机体产生温热感觉的综合指标。
25.自然光:主要波长范围在150-4000nm,可见光范围在380-760nm,波长小于380nm是紫外线,波长大于760nm的是红外线。
26.可见光因子对家畜的影响:1)对家畜繁殖性能的调节作用2对家畜生物学节律的调节作用3光照决定被毛脱换、角脱落、鸟迁徙、冬眠等习性调节的作用。
4不同颜色光源对家畜影响。
27.畜舍内产生最多、危害最大的有害气体主要有:氨气、硫化氢、一氧化碳、恶臭物质等。
28.我国农业行业标准对缓冲区、场区和畜舍内都有具体的空气环境质量标准3.0g/m3。
29.空气中为例的卫生学指标有俩个:1)总悬浮颗粒物(TSP)2)可吸入颗粒物(IP)。
30.减少畜舍内微粒的措施:1)畜舍选址2)畜牧场的规划布局3)加强日常的生产管理4)选择适当的饲料类型和喂料方法5)注意通风换气6)绿化7)必要时安装空气过滤设备。
31.空气中微生物的传播方式:1)飞沫传染2)尘埃传染。
32.如何对畜牧场进行选择:(1)自然条件因素:1)地形要求:整齐开阔,有足够的面积2)地势要求:高燥平坦有缓坡3)水源:深层地下水。
原则:水量充足水质清洁便于防护取用方便(2)土壤要求:透气透水性好,吸湿性小毛细管作用弱导热性小保温良好在保证没有被有机物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前提下选择砂壤土最理想。
33.畜牧场功能分区:生活管理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隔离区。
34.畜牧业建筑物的排列形式:单列式、双列式和多列式35.畜舍布置要求:合理、整齐、紧凑、美观。
36.隔离区是畜牧场污物、病畜集中之地是卫生防疫和保护的重点,应设在全场的下风向和地势最低段,并远离生产区,宜单设道路通往隔离区37.畜舍朝向:南向或南偏东、西一定角度38.畜舍采光设计步骤:(1)确定窗户位置(2)窗户面积的计算(3)窗的数量,形状和布置39.人工照明的设计步骤:①查表得畜舍照度标准②选择灯具的种类,查表每w/m2光源给出的照度lx③用①除②乘畜舍的面积等于光源总瓦数④(1)根据每盏灯具的瓦数,计算灯具数量(2) 根据灯具数量,计算每盏灯具的瓦数40.自然通风设计步骤:(1)确定每间畜舍的通风量,查表畜舍所需通风量(2)求采光窗热压通风量41.机械通风设计步骤:(1)确定通风形式(2)确定通风量(3)确定风机台数(4) 确定每台风机的数量(5) 确定风机全压(6)根据风机查径,求排风速度(7) 确定进风口总面积(8) 确定进风口数量和尺寸大小.42.环境应激的来源有哪些?(1)物理的:光照,高温,高湿,低温,低湿,低气压,突发噪音(2)化学的:有害的化学物质,重金属,用药过量,有害气体(3)生物学的:传染病(4)饲养方面的:饥饿,过饱,饲粮营养不平衡,引水不足,更换日粮(5)管理方面:转群,断奶,称重,驱赶,运动不足,饲养密度过大(6)外伤的:断尾,断喙,去势,打耳号(7)心理的:社群地位低下、隔离单养(8)运输方面的:(9)其他:选育。
43.应激预防措施有哪些?(1)改善饲料管理、饲养方式、饲料营养方式(2)合理设计牧场(3)抗应激添加剂或药物使用(4)抗应激育种44.应激对家畜生产力的影响有哪些?(1)影响生长和增重(2)影响动物繁殖力(3)影响泌乳(乳腺发育、乳汁生成、产奶质量和数量)(4)降低肉品质。
45.高温热调节:(1)提高可感散热(2)增加蒸发散热(3)减少产热量46.低温热调节:(1)减少散热量(2)增加产热量47.影响等热区的因素有哪些?(1)动物种类:一般体型较大、每单位体重体表面积较小的动物,较耐低温而不耐热,其等热区较宽,临界温度较低;(2)年龄和体重:临界温度随年龄和体重的增加而下降;(3)皮毛状态:被毛绵密或皮下脂肪较厚的动物,等热区较宽,临界温度较低;(4)饲养水平:家畜因有饲料的体增热可以用于维持体温,饲料水平越高,体增热越多,临界温度越低(5)生产力:泌乳、产蛋、劳役、妊娠、生长、肥育等生产家畜,不但需给较多的饲料,而且在生产过程中代谢率亦提高,因而临界温度较低,生产性能越高,临界温度越低;(6)对气候的适应性:寒冷地区的临界温度较低(7)管理制度(8)其他气象因素。
48.等热区的实践意义是什么?各种家畜在等热区内,用以维持的能量降到最低限度,代谢率最低,产热量最小,饲料利用率、抗病率、生长率较高,饲料成本最低,经营畜牧业最有利,所以确定家畜的等热区和临界温度为制定畜舍的饲养管理方案、设计畜舍,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49.红外线(1)光热效应(2)用红外线御寒(3)红外线能消炎镇痛50.紫外线的作用是什么?(1)红斑作用(2)杀菌作用(3)抗佝偻病作用(4)色素的沉着作用(5)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6)皮肤组织的再生作用(7)不良反应51.如何防寒?(1)调整饲养密度(2)利用垫草(3)控制湿度(4)控制气流,防止贼风(5)利用温室效应防寒52.如何防热?(1)建筑防热:通风屋顶,建筑遮阳,采用浅色、光平外表面,加强舍内通风的建筑措施(2)设置凉棚(3)绿色防暑53.我国采光间距L应根据当地的纬度日照要求以及畜舍檐口高度H求得,采光一般L=1.5-2.0H通风与防疫间距一般要求取3-5H 综上所述,畜舍的间距应在3-5H之间54.畜牧场在安排建筑物的位置时考虑哪些因素?1)功能关系:指建筑物在畜牧生产中的相互关系,在安排其位置时,应将相互有关,联系密切的建筑物和设施相互靠近安置,以便于生产联系。
例:商品猪场的生产工艺流程:种猪的配种—妊娠—分娩—泌乳—育成—育肥—上市种公猪舍妊娠母猪场产崽舍断奶仔猪舍肥猪舍装猪台2 )卫生防疫:考虑卫生防疫要求是根据当地全年主风向和地势,尽量将办公和生活用房,种畜舍、幼畜舍安排在上风向和地势较高处。
商品猪舍安排在下风向和地势较低处,病畜和粪便处理设施安排在地势最低处和最下风向。
当地势和主风向不一致时可利用与主风向垂直的对角线上的俩个安全角。
55.畜舍的外围护结构:畜舍的外墙、屋顶、门窗和地面构成了畜舍的外壳。
56.表示建筑材料的温热特性指标主要是导热系数和蓄热系数。
57.容重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单位为kg/m3 。
58.增大冬季外围护结构的总热阻值是保温的根本措施。
59.畜舍通风的目的:冬天:保证新鲜空气;排除水汽;排出有害气体夏天:排热;提高对流散热、蒸发散热、防暑。
60.无论采用何种通风方式,通风设计的任务就是要保证畜舍的通风量,合理组织气流,使之分布均匀,合理设计自然通风的进风口、排风口的面积和数量、形状、位置。
合理设置机械通风的风机流量、风机和进风口的数量、位置。
61.通风换气量的确定主要根据畜舍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水汽、热能计算,但通常是根据家畜通风换气的参数来确定。
62.自然通风步骤:1确定排气口的面积(确定所需通气量)2检验采光窗夏季通风量能否满足要求3冬季通风设计。
63.进风口面积可按风管面积的50%-70%设计。
64.自然通风:是指依靠自然界的风压或热压,产生空气流动,通过畜舍外围护结构的空隙所形成的空气交换。
自然通风的动力为:风压或热压。
(记住P162图8—10,8—11)。
65.机械通风的方式可分为:正压通风、负压通风、联合式通风三种。
66.正压通风的形式:俩侧壁送风形式屋顶送风形式侧壁送风形式。
67.正压通风的优点在于可对进入的空气进行加热、冷却以及过滤等预处理,从而有效地保证畜舍内的适宜温湿状况和清洁的空气环境,在严寒炎热地区适用。
但是这种通风和那个方式比较复杂造价高、管理费用很大通风效率低.68.联合式通风系统:根据舍内气流的流动方向分为横向通风、纵向通风、斜向通风和垂直通风。
69.纵向通风是指舍内气流方向与畜舍长轴方向平行的机械通风方式。
70.纵向通风的优点:1提高风速2 气流分布均匀 3改善空气环境 4节能、降低费用 5提高生产力71.畜舍的光照根据光源分为自然光照和人工照明72.影响自然采光的因素:1)畜舍的方位;2)舍外情况;3)窗户的面积;4)窗户的入射角;5)窗户的透光角;6)玻璃的透光性能;7)舍内反光度。
73.采光设计的任务:通过合理设计采光窗的位置、形状、数量和面积,保证畜舍的自然光照要求,并尽量使照度分布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