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制度》教学设计(精)
劳动合同制度的教案
教案劳动合同制度解析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劳动合同制度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2.使学生掌握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和解除的相关规定。
3.培养学生运用劳动合同制度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4.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提高合同意识。
二、教学内容1.劳动合同制度概述1.1劳动合同的定义1.2劳动合同的分类1.3劳动合同的特点2.劳动合同的订立2.1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2.2劳动合同的主要条款2.3劳动合同订立的程序3.劳动合同的履行、变更和解除3.1劳动合同的履行3.2劳动合同的变更3.3劳动合同的解除4.劳动合同制度在实践中的应用4.1劳动合同纠纷的处理4.2劳动合同制度的完善与发展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劳动合同制度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和解除的相关规定。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劳动合同制度在实践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角色扮演法:模拟劳动合同订立、履行、变更和解除的场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劳动合同制度的重要性,引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劳动合同制度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3.分析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和解除的相关规定。
4.案例分析:结合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劳动合同制度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5.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劳动合同制度在实践中的应用,分享经验和心得。
6.角色扮演:模拟劳动合同订立、履行、变更和解除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7.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劳动合同制度的重要性。
8.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考试成绩:通过笔试、口试等方式,检验学生对劳动合同制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劳动合同制度》教学设计
4、订立劳动合同的程序:(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2)增强劳动者的竞争意识、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3)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4)维护劳动者权利、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
3、通过对原有的固定用工制度与现代自主择业作比较,概括出劳动合同的意义。增强说服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并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促使思维不断深入。
4、在教学中通过我看、其次到我学、再次到我思、最后到我悟,层层深入启发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最后悟出学习对于自己今后就业的重要性。
总之,在教学风格上注重传授与参与、传授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升了了能力。
1、通过看劳动合同书,然后先总结出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
2、学生分组讨论,自拟劳动合同书。
让学生理解劳动合同和劳动合同制度的含义
1、让学生理解劳动合同书的基本内容,并学以致用。
2、明确今后就业后学会订立劳动合同。
3、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平等自愿原则;协商一致原则;合法、公平、诚实原则。
4、订立劳动合同的程序
让学生了解订立劳动合同的程序
明确自主就业观,现在没有“铁饭碗”。
了解实行劳动合同的意义,增强竞争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
使学生懂得订立劳动合同的重要性,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板书
设计
二、劳动合同制度
1、劳动合同和劳动合同制度的含义;
2、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1)合同双方当事人自己规定的条件;(2)按法律法规执行的条件。
解读教材
内容标准
识记: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订立劳动合同有原则、法定程序和基本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劳动合同制度的教案
劳动合同制度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劳动合同制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使学生掌握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和签订流程。
3、帮助学生理解劳动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4、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契约精神,引导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正确对待劳动合同。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和签订程序。
(2)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利与义务。
2、难点(1)如何理解劳动合同中的一些法律条款和术语。
(2)在实际情况中,如何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权益。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劳动合同制度的基本概念、法律法规和相关案例。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劳动合同中的热点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
3、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劳动合同制度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当你们毕业后参加工作,与用人单位之间是通过什么来保障双方的权益和义务的呢?”从而引出劳动合同制度的主题。
(二)讲授新课1、劳动合同制度的概念(1)解释劳动合同制度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通过订立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劳动关系的法律制度。
(2)强调劳动合同制度对于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
2、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1)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方式等。
(2)劳动合同期限,分为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三种。
(3)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明确劳动者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场所。
(4)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包括工作日、休息日、法定节假日的安排,以及带薪年休假等。
(5)劳动报酬,包括工资标准、支付方式和支付时间等。
(6)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企业福利等。
(7)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保障劳动者在工作中的安全和健康。
(8)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条件,以及相应的经济补偿和赔偿规定。
高一政治教案《劳动合同制度》
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地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
下面是为您推荐高一政治教案《劳动合同制度》。
一、关于“劳动合同制度”的教学建议一、关于“劳动合同制度”的教材分析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在《劳动法》当中有明确的规定,除此之外,劳动合同还详细规定了本单位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和义务。
本框题在上个框题的基础上,从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是通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的劳动合同体现出来的入手,主要讲述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原则、法定程序及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意义,由此可见,本框题是上个框题的延续。
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是本框题的重点,教师在授课时可以通过列举违背订立劳动合同原则的案例引出订立劳动合同应遵循的三项基本原则,即平等自愿原则、协商一致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原则。
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意义是本框题的难点,与学生将来的就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讲解此部分内容时,可以把劳动合同制度和过去实行的固定工制度进行一个对比,在对比中总结出劳动合同制度的四点重要意义,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实行劳动合同必要性。
二、关于“劳动合同制度”的教法建议教师授课时把劳动合同的含义及其内容放在一起讲解。
可以出示一份劳动合同的样本,例如教师所在学校每年要求教师签订的教职工岗位聘任协议书的样本,把这份劳动合同样本以大屏幕的形式展示给学生。
在学生浏览后,教师提问:你认为什么是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劳动合同的双方只要按照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的内容去做就可以了吗?在此基础上,教师把劳动合同的含义、内容以及劳动合同包括的两部分内容讲给学生。
订立劳动合同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是本框题的重点,在教法上建议采用通过分析案例引出订立劳动合同应遵守的原则的方法授课。
第一点原则和第二点原则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二点原则是第一点原则的延伸和结果。
所以,两点原则可以用一个案例来讲解。
首先用大屏幕展示案例,某小型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惨淡经营,想尝试转产,又囊肿羞涩。
劳动合同制度教案示例(人教版)
一、教案名称:劳动合同制度的基本概念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劳动合同制度的基本概念;(2)让学生掌握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方面的知识;(3)培养学生遵守劳动合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2. 教学重点:劳动合同制度的基本概念、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
3. 教学难点:劳动合同的具体签订流程、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的条件。
4. 教学准备:教材、PPT、案例分析材料。
5. 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通过讲解劳动合同制度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2)讲解基本概念:介绍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制度、劳动者、用人单位等基本概念;(3)讲解劳动合同的订立:介绍劳动合同的订立原则、程序、内容等;(4)讲解劳动合同的履行:强调劳动者、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合同的责任和义务;(5)讲解劳动合同的变更:介绍劳动合同变更的条件、程序等;(6)讲解劳动合同的解除:介绍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程序、法律后果等;(7)讲解劳动合同的终止:介绍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程序、经济补偿等;(8)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劳动合同制度的运用;(9)课堂互动:学生提问、讨论,解答疑问;(10)总结:强调遵守劳动合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性。
二、教案名称:劳动合同的订立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劳动合同的订立原则;(2)让学生掌握劳动合同的订立程序;(3)培养学生遵守劳动合同、履行合同责任的意识。
2. 教学重点:劳动合同的订立原则、订立程序。
3. 教学难点:劳动合同的具体签订流程。
4. 教学准备:教材、PPT、案例分析材料。
5. 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通过讲解劳动合同订立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2)讲解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介绍合法、公平、平等自愿、诚实信用等原则;(3)讲解劳动合同订立的程序:介绍要约、承诺、协商、签订等环节;(4)讲解劳动合同订立的内容:介绍合同条款、合同格式等;(5)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劳动合同的订立过程;(6)课堂互动:学生提问、讨论,解答疑问;(7)总结:强调遵守劳动合同、履行合同责任的重要性。
劳动合同制度 教案示例(人教版)
劳动合同制度教案示例(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合同制度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使学生掌握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方面的知识。
3. 培养学生遵守劳动法律法规,自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劳动合同制度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劳动合同的订立3. 劳动合同的履行4. 劳动合同的变更5.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劳动合同制度的基本概念、作用;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
2. 教学难点:劳动合同的具体操作流程;劳动争议的解决。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了解劳动合同制度的具体运用。
2.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对比法,比较不同类型的劳动合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劳动合同制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劳动合同制度的新闻报道,引发学生对劳动合同制度的兴趣。
2. 讲解基本概念和作用:教师讲解劳动合同制度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让学生了解劳动合同制度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教师呈现一个劳动合同纠纷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方面的知识,分享讨论成果。
5. 知识总结: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强调劳动合同制度的关键点。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劳动合同制度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次课堂教学进行小结,为学生下次课做好铺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劳动合同制度基本概念和作用的理解。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环节的表现,包括分析问题的深度和提出解决方案的合理性。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劳动合同教案设计稿
教案设计稿:劳动合同制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合同的定义、基本内容和作用。
2. 使学生掌握订立劳动合同的基本原则和法定程序。
3. 培养学生尊重劳动合同、自觉履行劳动合同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劳动合同的定义和作用2. 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3. 订立劳动合同的基本原则和法定程序4. 劳动合同制度的意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劳动合同的定义和作用2. 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3. 订立劳动合同的基本原则和法定程序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劳动合同的定义、作用、基本内容和订立原则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劳动合同纠纷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劳动合同的实际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劳动合同制度的意义,培养学生尊重劳动合同、自觉履行劳动合同的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劳动合同制度在我国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1)劳动合同的定义和作用讲解劳动合同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的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分析劳动合同的作用,强调劳动合同对维护劳动者权益、规范劳动关系的重要意义。
(2)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介绍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包括劳动者个人信息、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报酬、劳动条件、保险福利、违约责任等。
(3)订立劳动合同的基本原则和法定程序讲解订立劳动合同的基本原则,如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公平公正等。
阐述法定程序,包括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
(4)劳动合同制度的意义分析劳动合同制度在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社会和谐、保障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劳动合同纠纷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劳动合同的实际应用。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劳动合同制度的意义,培养学生尊重劳动合同、自觉履行劳动合同的意识。
5. 总结与布置作业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劳动合同的重要性。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劳动合同制度的小论文。
劳动合同制度 教案示例(人教版)
劳动合同制度教案示例(人教版)第一章:劳动合同的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合同的定义和作用。
2. 让学生掌握劳动合同的基本要素。
3. 让学生了解劳动合同的种类和形式。
二、教学内容1. 劳动合同的定义和作用2. 劳动合同的基本要素3. 劳动合同的种类和形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劳动合同的定义、作用及基本要素。
2. 难点:劳动合同的种类和形式的区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劳动合同的定义、作用及基本要素。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不同类型的劳动合同。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提问学生对劳动合同的了解。
2. 讲解劳动合同的定义和作用。
3. 讲解劳动合同的基本要素。
4. 讲解劳动合同的种类和形式。
5. 课堂练习:让学生分析案例,判断案例中的劳动合同类型。
六、课后作业1. 复习劳动合同的定义、作用及基本要素。
2. 分析案例,总结不同类型的劳动合同。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
2. 让学生掌握劳动合同订立的主体和程序。
3. 让学生了解劳动合同订立的相关法律规定。
二、教学内容1. 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2. 劳动合同订立的主体和程序3. 劳动合同订立的相关法律规定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主体和程序。
2. 难点:劳动合同订立的相关法律规定。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主体和程序。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劳动合同订立的实例。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提问学生对劳动合同订立的了解。
2. 讲解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
3. 讲解劳动合同订立的主体和程序。
4. 讲解劳动合同订立的相关法律规定。
5. 课堂练习:让学生分析案例,判断案例中的劳动合同订立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六、课后作业1. 复习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主体和程序。
2. 分析案例,总结劳动合同订立的相关法律规定。
第三章:劳动合同的履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合同履行的原则。
劳动合同制度的教案
劳动合同制度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劳动合同的概念、特征和重要性。
2、使学生掌握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的相关法律规定。
3、培养学生在未来就业中正确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劳动合同的订立程序和必备条款。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的情形及法律后果。
2、难点如何区分劳动合同的无效情形与可撤销情形。
经济补偿的计算方法和支付条件。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劳动合同制度的基本概念、法律规定和相关案例。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劳动合同中的热点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发表观点。
3、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劳动合同制度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0 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劳动合同在就业中的作用:“同学们,大家想象一下,当你们毕业后步入职场,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在正式上班之前,你们觉得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是谈好工资待遇,还是了解工作内容?其实,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那就是签订劳动合同。
那么,什么是劳动合同?为什么要签订劳动合同?它又有哪些规定和要求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劳动合同制度。
”(二)讲解新课(50 分钟)1、劳动合同的概念和特征(15 分钟)概念: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特征:主体特定性、内容法定性、双务性、诺成性、有偿性。
2、劳动合同的订立(15 分钟)订立原则: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
订立程序:包括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
必备条款: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
可备条款:试用期、培训、保守商业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
3、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10 分钟)履行原则:全面履行、亲自履行、协作履行。
劳动合同制度教学设计
劳动合同制度教学设计【劳动合同制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劳动合同制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2. 掌握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和解除的相关规定;3. 理解劳动合同制度的意义和作用;4.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合同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劳动合同制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劳动合同制度的法律依据和基本特点;3. 劳动合同的订立条件和形式要素;4.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解除的程序与方式;5. 劳动合同纠纷的解决途径和相关法律规定。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提问或讲解的方式引入劳动合同制度的概念和基本内容,激发学生对劳动合同制度的兴趣。
2. 理论讲解(1)劳动合同制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该部分介绍劳动合同制度的含义,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基于平等自愿、共同遵守的约定关系。
(2)劳动合同制度的法律依据和基本特点讲解劳动合同制度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劳动合同法及其补充规定等。
同时介绍劳动合同制度的基本特点,如平等自愿、有偿服务、权利义务平等等。
(3)劳动合同的订立条件和形式要素讲解劳动合同订立的基本条件,如劳动者要具有劳动能力、用人单位要有劳动需求等。
介绍劳动合同中的形式要素,如书面形式、合同期限、工作地点等。
(4)劳动合同的履行和解除的程序与方式介绍劳动合同的履行和解除的相关程序与方式,如劳动者应按时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应按时支付劳动报酬等。
同时,说明劳动合同解除的几种情形,如双方协商解除、经济性裁员等。
(5)劳动合同纠纷的解决途径和相关法律规定讲解劳动合同纠纷的解决途径,如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介绍相关的法律规定,如劳动争议处理方式等。
3. 实例分析通过一些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加深学生对劳动合同制度的理解和应用。
4. 案例演练给学生分发一些劳动合同的案例,让他们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读和分析。
5. 小结和拓展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并展开相关的拓展讨论,如劳动合同制度的创新与发展等。
四、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或黑板、粉笔等;2. 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规;3. 劳动合同案例材料。
2024年-《劳动合同制度》教学设计(精)
《劳动合同制度》教学设计(精)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劳动合同的定义、特征和基本原则。
2.使学生掌握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法律规定。
3.培养学生运用劳动合同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素养。
二、教学内容1.劳动合同的概述(1)定义(2)特征(3)基本原则2.劳动合同的订立(1)订立主体(2)订立形式(3)订立程序(4)订立内容3.劳动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1)履行(2)变更(3)解除(4)终止4.违反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1)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2)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劳动合同的基本知识和法律规定。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劳动合同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劳动合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方面的问题。
4.角色扮演法:模拟劳动合同订立和解除的场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安排1.课时安排:共计16课时。
2.教学进度:第1-2课时:劳动合同概述第3-4课时:劳动合同的订立第5-6课时:劳动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第7-8课时:违反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第9-16课时: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五、教学评价1.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30%)2.期中考试:笔试,考查学生对劳动合同法律知识的掌握(30%)3.期末考试:笔试,考查学生对劳动合同法律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40%)附件:《劳动合同制度》教学案例集========本合同更广泛的场景,特设场景及条款========特殊应用场合及增加条款:1.针对临时工的劳动合同增加条款:条款1:合同期限应明确标注为临时性质,并具体规定工作结束日期。
条款2:工资支付方式应规定为按日或按工作周期支付。
条款3:应明确临时工不享有正式员工的福利待遇,如带薪休假、社会保险等。
2.针对实习生的劳动合同增加条款:条款1:合同应明确实习目的、实习期限和实习内容。
劳动合同制度教学设计
劳动合同制度教学设计一、背景介绍在现代社会中,劳动合同制度是管理和约束劳动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劳动合同不仅是雇主和雇员之间的约定,同时也是维护双方权益、规范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文件。
因此,加强劳动合同制度的教育和培训对于员工和组织都至关重要。
二、教学目标1.了解劳动合同制度的基本概念和法律依据;2.掌握各种形式的劳动合同内容要点;3.能够合理分析和评价劳动合同的条款;4.提高对劳动合同的订立和执行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劳动合同制度的基本概念•劳动合同的定义和作用;•劳动合同的主体和客体;•劳动合同的基本要素。
2. 劳动合同的形式和类型•国家规定的劳动合同形式;•不同类型的劳动合同(固定期限合同、无固定期限合同等)。
3. 劳动合同的内容要点•劳动合同中的基本条款(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等);•劳动合同中的特别约定(薪酬、保险福利、违约责任等)。
4. 合理评价劳动合同的条款•分析劳动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对合同条款进行合理评估和调整。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帮助学员建立对劳动合同制度的基本认识;2.讨论法:组织学员参与讨论活动,促进深入思考和学习;3.情景模拟法: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让学员在实际情境中练习和应用知识;4.实践教学:邀请专业人士进行实地操作指导,提高学员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1.期中测验:检测学员对基本概念和条款的掌握程度;2.课堂表现:评价学员在讨论、演练等活动中的表现;3.作业考核:通过书面作业评判学员的分析和评价能力;4.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员对全盘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总结劳动合同制度是劳动关系的基石,它的合理运用和执行对于员工和组织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次教学设计,希望学员们能够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劳动合同制度,提高自身在工作中的法律意识和执行力,从而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双赢发展。
以上为《劳动合同制度教学设计》的内容设计,希朋文能对学员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劳动合同制度的教案
劳动合同制度的教案教案题目:劳动合同制度的原理与应用一、教学目标:1.了解劳动合同制度的起源、目的和内容;2.学习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和终止的基本流程;3.掌握劳动合同制度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和问题。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1.劳动合同制度的起源和目的(20分钟)-介绍劳动合同制度的起源:工业革命后劳工权益受损,劳动合同制度出现;-解释劳动合同制度的目的: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平衡劳动关系。
2.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40分钟)-介绍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劳动双方当事人、劳动内容和条件、劳动时间和地点、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和安全等;-分析劳动合同中重要条款的意义和影响:比如福利待遇、劳动时间、加班费等。
3.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履行(40分钟)-解释劳动合同的签订:劳动合同的形式、签订的程序和要求;-强调劳动合同的履行:双方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和处罚;-分析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4.劳动合同的终止和争议解决(40分钟)-介绍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和方式:如期满终止、协商解除、违约解除等;-解释劳动合同争议的解决途径:劳动仲裁、劳动争议调解、劳动担保;三、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包括劳动合同制度的起源和目的、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履行以及劳动合同的终止和争议解决等;2.劳动合同法相关法律文件。
四、教学评估:1.提供案例分析,让学生解答相关问题,测试对劳动合同制度理解的深度;2.开展小组讨论,比较不同案例中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和终止的方式,评价其优缺点和合理性。
五、教学扩展:1.邀请相关从业人员,如人力资源管理师或劳动法律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提供实际应用案例和经验分享;2.组织参观企事业单位,了解和学习他们在劳动合同制度方面的实践经验。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劳动合同制度的起源、目的和内容,掌握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和终止的基本流程,并了解劳动合同制度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和问题。
劳动合同制度 教案示例(人教版)
劳动合同制度教案示例(人教版)第一章:劳动合同制度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合同制度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使学生掌握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方面的知识。
3. 培养学生遵守劳动合同制度的法律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劳动合同制度的定义和作用2. 劳动合同的订立3. 劳动合同的履行4. 劳动合同的变更5.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劳动合同制度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
2. 难点:劳动合同的具体操作和法律责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劳动合同制度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劳动合同制度的具体操作和法律责任。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劳动合同制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基本概念:讲解劳动合同制度的定义和作用。
3. 讲解劳动合同的订立:包括订立劳动合同的主体、程序、要求等。
4. 讲解劳动合同的履行:包括履行劳动合同的原则、方式等。
5. 讲解劳动合同的变更:包括变更劳动合同的条件、程序等。
6. 讲解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包括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的条件、程序、法律责任等。
7. 课堂互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劳动合同制度的理解和经验,提问解答。
8.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劳动合同制度的具体操作和法律责任。
9. 总结与展望: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预告下一节课的内容。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合同订立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2. 使学生掌握劳动合同订立的形式和内容。
3. 培养学生合法订立劳动合同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2. 劳动合同订立的程序3. 劳动合同的形式和内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程序以及形式和内容。
2. 难点:劳动合同的具体操作和法律责任。
劳动合同制度 教案示例(人教版)
劳动合同制度教案示例(人教版)第一章:劳动合同的基本概念与特征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合同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使学生理解劳动合同在劳动关系中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遵守劳动合同、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劳动合同的定义: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2. 劳动合同的特征:具有法律约束力、自愿签订、平等协商、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
3. 劳动合同的作用:规范劳动关系、维护双方权益、促进社会和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劳动合同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难点:如何理解劳动合同在劳动关系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劳动合同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劳动合同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劳动合同对双方的意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讲述劳动合同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2. 讲解劳动合同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3. 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劳动合同的实际应用。
4. 组织学生讨论,分享彼此对劳动合同的认识。
课后作业:1.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基本规定。
2. 思考并回答: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有什么意义?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与生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劳动合同的订立条件和程序。
2. 使学生了解劳动合同的生效要件。
3. 培养学生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劳动合同的订立条件:双方自愿、平等协商、符合法律法规。
2. 劳动合同的订立程序:要约、承诺、签订书面合同。
3. 劳动合同的生效要件:合法、真实、公平、自愿。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劳动合同的订立条件和程序。
2. 难点:如何理解劳动合同的生效要件。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劳动合同的订立条件和程序。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劳动合同的生效要件。
3. 模拟签订劳动合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劳动合同制度教案示例(人教版)
劳动合同制度教案示例(人教版)第一章:劳动合同的基本概念与特征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合同的定义和特征;2. 使学生掌握劳动合同的作用和意义;3. 培养学生遵守劳动合同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劳动合同的定义;2. 劳动合同的特征;3. 劳动合同的作用和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劳动合同的定义和特征;2. 劳动合同的作用和意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劳动合同的定义、特征、作用和意义;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劳动合同的认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劳动合同的概念;2. 讲解劳动合同的定义和特征;3. 分析劳动合同的作用和意义;4. 运用案例,加深学生对劳动合同的理解;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案例,谈谈自己对劳动合同的认识。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与生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合同的订立条件和程序;2. 使学生掌握劳动合同的生效要件;3. 培养学生正确签订劳动合同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劳动合同的订立条件;2. 劳动合同的订立程序;3. 劳动合同的生效要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劳动合同的订立条件和程序;2. 劳动合同的生效要件。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劳动合同的订立条件和程序、生效要件;2. 情景模拟法:模拟劳动合同签订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劳动合同的订立与生效;2. 讲解劳动合同的订立条件和程序;3. 讲解劳动合同的生效要件;4. 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参与劳动合同的签订过程;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模拟情景,分析劳动合同的生效条件。
第三章:劳动合同的主要条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合同的基本条款;2. 使学生掌握劳动合同的重要条款;3. 培养学生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劳动合同的基本条款;2. 劳动合同的重要条款;3. 学生权益保护的相关规定。
《劳动合同制度》教学设计精
《劳动合同制度》教学设计常州市第八中学王卫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劳动合同及劳动合同制度的基本含义,理解和掌握签订劳动合同的基本程序、基本原则和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意义;树立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法律意识,增强学生的劳动者的意识。
具体要求:1知识要求:识记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制度的基本含义2能力要求:理解和掌握签订劳动合同的基本程序、基本原则以及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意义。
3觉悟要求:使学生树立市场经济的竞争意识、法律意识。
增强学生的劳动者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签订劳动合同的基本原则和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自主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四、教学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多媒体显示:)年关将近,来自武进市“148”法律服务中心的信息显示,最近一段时间,向该中心求助的外来工者日渐增多,原因是没有拿到应有的劳动报酬。
来自湖南永州的杨某,前不久来到武进“148”法律服务中心求援。
他反映,去年3月起他在武进一家私营店里打工,当时讲好每月工资500元,以前曾多次催要工资,老板总是推托,现在想结帐回家过年,没想到钱没拿到,老板还将他解雇了。
由于劳资双方什么手续也没办,要打官司连证据都没有,法院也难以受理。
问:1、杨某为什么没有能够拿到自己应得的工资?2、如果是你是杨某,你应该怎么做?学生讨论、回答:(略)教师:看来我们同学对于劳动者怎样才能更好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一定的了解,在本案里如果杨某和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那么就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拿回自己应得的工资,那么,什么是劳动合同?怎样签订劳动合同?签订劳动合同有什么意义?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首先请同学们利用5分钟时间快速的阅读一下本框内容。
看看讲了哪几个问题?(学生阅读、回答)1、什么是劳动合同及劳动合同制度(板书)教师:(1)劳动合同和劳动合同制度的含义(板书)(学生答):略(教师讲授):①劳动合同的含义(板书):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劳动关系并确立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劳动合同制度教学设计
劳动合同制度教学设计前言劳动合同制度作为我国劳动法律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基本制度。
因此,高等院校的法律类专业必须认真对待劳动合同制度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该制度的法律意义和实际应用,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好坚实的基础。
本文旨在为劳动合同制度的教学设计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帮助老师们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学工作。
教学目标本课程主要旨在使学生:•掌握劳动合同制度的法律基础;•理解劳动合同制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为将来的职业升迁打好基础。
教学内容课程设置该课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讲解:•劳动合同制度的基本框架:该部分主要介绍劳动合同制度的法律基础、劳动合同的定义和要件、劳动合同的形式和种类、合同期限和终止、违约责任等内容。
•劳动合同的实际应用:该部分主要从实践角度出发,介绍劳动合同的具体操作,包括合同签订、变更、执行和解除等内容。
•劳动争议处理:该部分通过案例分析等形式,介绍劳动争议的解决程序和方式,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
教学方法本课程既要注重理论讲解,也要注重实践操作。
具体来说,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讲解、讨论和分析:通过案例分析、立法意图分析等方法,对劳动合同制度进行深入的讲解和分析,使学生对该制度有更深入的理解。
•观摩和模拟: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劳动合同签订、执行和解除等模拟操作活动,使学生积累实践经验。
•实地调研和采访:组织学生前往企业、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等现场进行实地调研和采访,加深学生对劳动合同制度的实际应用了解。
教学评估为了确保教学效果,同时也为了及时修正教学过程中的问题,需要进行教学评估。
教学评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核:•知识掌握:通过考试、问答等方式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能力培养:在实践操作环节,可以通过观察和评估学生的表现情况,来判断学生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有效培养。
•评价反馈:通过学生问卷调查、教学反馈等方式获取学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和对教师的建议,以期不断改进教学工作。
劳动合同制度教学设计精
劳动合同制度教学设计精一、导言劳动合同制度是指雇主与劳动者之间签订的一种法律关系,旨在保护劳动者的权益,规范劳动关系。
作为现代劳动法的核心,劳动合同制度在各国的劳动法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教学设计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出每一堂课的详细教学计划。
本文将结合劳动合同制度的背景和特点,设计一份教学方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劳动合同制度。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劳动合同制度的背景和意义;2. 掌握劳动合同制度的基本要素和关键条款;3. 学会分析和解读劳动合同,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掌握劳动合同制度的基本要素和关键条款;2. 难点:学会分析和解读劳动合同,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授教师深入浅出地介绍劳动合同制度的背景、基本要素和关键条款;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的劳动合同案例,让学生学会解读劳动合同;3.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彼此交流和分享对劳动合同制度的理解和建议;4. 角色扮演法:学生扮演雇主和劳动者的角色,模拟签订和解除劳动合同的过程。
五、教学内容和步骤1. 背景介绍1.1 劳动合同制度的出现和发展1.2 劳动合同制度的意义和作用2. 劳动合同的基本要素2.1 合同当事人2.2 劳动合同的内容2.3 劳动合同的形式2.4 劳动合同的期限3. 劳动合同的关键条款3.1 劳动报酬3.2 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3.3 劳动保护和安全制度3.4 劳动纠纷处理机制4. 劳动合同案例分析4.1 案例一:劳动合同解除4.2 案例二:薪酬调整4.3 案例三:工时超标5. 劳动合同的解读和建议5.1 如何解读和理解劳动合同5.2 针对不合理条款的建议和改进措施六、教学评估1. 合作讨论:要求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提出解决方案;2. 个人写作:要求学生就劳动合同制度的意义和建议撰写一篇短文,评分标准包括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语言流畅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合同制度》教学设计常州市第八中学王卫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劳动合同及劳动合同制度的基本含义,理解和掌握签订劳动合同的基本程序、基本原则和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意义;树立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法律意识,增强学生的劳动者的意识。
具体要求:1知识要求:识记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制度的基本含义2能力要求:理解和掌握签订劳动合同的基本程序、基本原则以及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意义。
3觉悟要求:使学生树立市场经济的竞争意识、法律意识。
增强学生的劳动者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签订劳动合同的基本原则和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自主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四、教学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多媒体显示:)年关将近,来自武进市“148”法律服务中心的信息显示,最近一段时间,向该中心求助的外来工者日渐增多,原因是没有拿到应有的劳动报酬。
来自湖南永州的杨某,前不久来到武进“148”法律服务中心求援。
他反映,去年3月起他在武进一家私营店里打工,当时讲好每月工资500元,以前曾多次催要工资,老板总是推托,现在想结帐回家过年,没想到钱没拿到,老板还将他解雇了。
由于劳资双方什么手续也没办,要打官司连证据都没有,法院也难以受理。
问:1、杨某为什么没有能够拿到自己应得的工资?2、如果是你是杨某,你应该怎么做?学生讨论、回答:(略)教师:看来我们同学对于劳动者怎样才能更好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一定的了解,在本案里如果杨某和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那么就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拿回自己应得的工资,那么,什么是劳动合同?怎样签订劳动合同?签订劳动合同有什么意义?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首先请同学们利用5分钟时间快速的阅读一下本框内容。
看看讲了哪几个问题?(学生阅读、回答)1、什么是劳动合同及劳动合同制度(板书)教师:(1)劳动合同和劳动合同制度的含义(板书)(学生答):略(教师讲授):①劳动合同的含义(板书):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劳动关系并确立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②劳动合同制度的含义(板书):是指专门规范劳动合同的制度。
(2)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板书)(多媒体显示:合同图片资料):结合投影讲解:指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权利和义务的那些条件。
包括双方当事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经过平等协商后达成的有关权利和义务事项的条款,并且要按法律、法规必须执行的条件。
签订合同的具体内容,其目的就在于明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合同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由双方当事人自己经过协商议定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条款: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劳动纪律,劳动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劳动合同除以上的必备条款外,当事人双方也可以协商约定其它内容。
另一方面是由法律、法规执行的条件,这些条件对于当事人双方均具有强制性(过渡):劳动合同是与每一个劳动者息息相关,是每一个劳动者走上工作岗位都必须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协议,所以我们还必须要了解如何签订劳动合同?签订合同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需要遵循什么样的原则?2、怎样订立劳动合同?(板书)(1)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板书)多媒体显示:某公司出租汽车驾驶员胡某,因不服所在公司与其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经查,胡某调入该公司填写《录用人员情况登记表》时,隐瞒了自己曾先后两次受行政、刑事处分的事实,与公司签订了3年期限的劳动合同。
事隔3日,该公司收到区人民检察院对胡某的免于起诉判决书。
经公司进一步调查得知,胡某曾因在原单位盗窃电缆受到严重警告处分,同年,又盗窃原单位苫布被查获,因胡某认罪态度较好,故免于起诉。
该公司经调查之后,以胡某隐瞒受过处分的情况,不符合本单位录用条件为由,在试用期内解除与胡某的劳动关系。
讨论:胡某为什么会被解除劳动关系?(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总结:该案例违反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具有欺骗行为的劳动合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
①平等自愿原则(板书):这是劳动合同签订的核心原则,它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在法律地们上是平等的,应以平等的身份,依法律规定由双方共同协商签订的劳动合同。
②协商一致原则(板书):这是平等自愿原则的延伸和结果。
它是指劳动合同的签订要依照双方当事人的意志,不能使用强加于人和欺骗等手段。
多媒体显示:“企业与职工签订的‘生死合同’有效吗?”赵某,男,35岁,是北京市某出租车公司的司机。
1992年该公司与其签订承包合同。
合同规定,赵某每年向单位上缴承包利润后,本人的病、伤、残、亡等企业均不负责。
赵某开的是“面的”车,一次发生交通事故,赵某负伤致残。
根据双方签订的合同,该出租汽车公司不负担赵某任何伤残待遇费用,赵某和该公司发生了争议并起诉到劳动行政部门,要求解决其伤残保险待遇问题。
经了解,赵某所诉情况属实。
劳动行政部门认为企业单位在“承包合同”中将伤、残、亡风险推给职工个人,这种作法不符合我国宪法和职工社会保险的政策规定。
1988年由于有的企业在招工登记表注明“工伤概不负责”,便发生了职工上诉事件,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复是:这种行为既不符合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也严重违反社会主义公德,属于无效的民事行为。
因此,该企业与职工签订“生死合同”是无效合同,企业必须按照宪法及其有关社会保险政策支付职工的一切有关伤残待遇费用。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总结:这一案例说明,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企业不论采取什么用工形式,搞什么样的承包,都不能违背宪法和劳动法“保障劳动者权利”这一基本原则。
③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原则(板书)(过渡:我们知道了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那么具体该如何签订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2)订立劳动合同的程序(板书)先由当事人双方根据订立劳动合同的内容、基本原则,以及书面形式订立劳动合同,然后由劳动行政部门对劳动合同进行签证,依法审查劳动合同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要以书面形式订立,因为劳动合同是建立劳动关系的法律凭证,用书面形式订立劳动合同严肃、慎重,有利于劳动合同的履行和管理机关的监督。
(讨论):订立劳动合同是否与自主择业相矛盾?是否会妨碍人才流动?(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提示):第一,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劳动关系并确立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因此,在订立劳动合同之前,用人单位有选择劳动者的权利,劳动者也有选择职业的权利,经过双方的双向选择,才达成协议。
这与劳动者自主择业并不矛盾。
第二,劳动合同制度的实施,不仅不会妨碍人才流动,而且会促进合理的劳动力流动。
劳动合同制度这一新的用工制度的建立,恰恰解决了过去“固定工”制度的弊端(一次分配定终身,职工基本没有流动)。
职工自主选择职业,根据市场需求状况与自身条件选择用人单位,通过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可以使劳动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提问):有人认为订立劳动合同制度只是用人单位的事情,与劳动者无关。
这种说法对吗?(学生答):略(教师提示):第一,要明确订立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的事情,是在用人单位行使选择劳动者的权利以及劳动者行使选择用人单位权利的基础上制定的。
第二,订立劳动合同是对用人单位以及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规定与法律保障。
一旦对方违反劳动合同规定,可以据理力争,依照协议规定将自己的权利找回来。
第三,持这种观点的人,要彻底摆脱劳动者是受雇佣的误解,提高自己的主人翁意识。
(过渡:那么在我们国家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有什么意义呢?)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固定工制度,这种制度与现在的劳动合同制度相比有什么不足之处呢?3、为什么要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板书)多媒体显示:(逐行显示对比)(学生根据表格思考、交流、回答)(教师讲解):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实行的是以固定工为主的劳动用工制度。
这种固定工的缺点有两个方面。
①对劳动者的招收分配,统得过死,包得过宽,劳动力需求单位没有录用职工的自主权,只有按国家规定的指标安置的义务,就业者也无权选择最适合自己条件的就业岗位。
长期实行这种固定工制度,使用人单位不可能根据生产情况与市场的变化调配劳动力数量,也使劳动者个人不能做到人尽其才,造成劳动力资源不能得到合理配置,导致经济效益差。
而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使用人单位真正行使劳动用人自主权,可以根据市场情况与企业发展的需要,选择录用劳动者,并与劳动者签订有限的劳动合同,灵活地变动职工的数量和结构;同时使劳动者也是了选择职业的自主权,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情况与自身条件选择职业,从而使劳动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②不管劳动者是否具有适合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劳动能力,只要到了一定年龄,都可以就业,而且一旦到某个经济组织就业,就只能进不能出,只能上不能下,即使不需要也只能养着不能辞退。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固定工制度,使劳动者的就业完全靠国家下指标实现,劳动者成为固定工后,不管其劳动态度好坏,技术水平高低,用人单位都一包到底,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铁饭碗。
这种缺乏竞争机制的劳动用工制度阻碍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不利于劳动者自身素质的提高。
而建立劳动合同制度,用人部位与劳动者双方的择优录用、择业选优都必须通过竞争机制加以实现,这必然增强劳动者自身素质提高。
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势在必行的选择。
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意义有哪些?(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1)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板书)(2)促进劳动者自身素质的提高(板书)(3)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板书)(4)维护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板书)课堂巩固练习:(多媒体显示)思考题: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山绿了眼红了》中曾报道:吉林永吉县农民勒万仁几年前与村里签订了荒山承包合同。
经过勒万仁的辛勤耕作使荒山绿了,且初见经济效益。
但村委会却眼红了,在承包合同未到期的情况下,单方毁约,要收回承包的荒山。
勒万仁为讨回公道,诉诸法律,最后胜诉。
请同学们根据以上材料,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勒万仁与村委会签订的是什么合同?2、村委会单方面毁约行为为什么会败诉?3、勒万仁的胜诉给我们什么启示?(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教师总结)专家点评:本课围绕“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这三个问题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结构安排合理,逻辑体系缜密。
能较好的处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重视教师的引领与点拨,注意在学习中提倡合作与探究,并能将多媒体教学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
若设计中能多反映学生对本课内容学习情况的反馈则更好。